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1页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2页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3页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4页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第五课)(第六课)文化第七课: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活的

灵魂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2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0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中心

成立于1957年的乌兰牧骑是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种小型文艺演出队。“乌兰牧骑”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募布,以地为舞台,在大草原上起舞、放歌,将演出送到牧民身边,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截至2017年,乌兰牧骑已经从最初的一支9人队伍发展到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犹如怒放的鲜花点缀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阅

考乌兰牧骑为什么得到广大农牧民的认可和赞扬?乌兰牧骑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农牧民群众,接地气,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艺创新,满足群众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乌兰牧骑的长生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语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语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习近平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

语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习近平(1)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2.文化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

回顾知识: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三个方面)

国家大剧院自运营以来,常年持续不间断的艺术普及教育活动助推文化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景观。国家大剧院将每年的12月22日定为“公众开放日艺术节”。每年的这一天,近万名观众在这里与高雅艺术零距离互动,与艺术大家面对面交流。徜徉其中,人们耳之所闻、目之所见,皆为艺术。◎文化单位应该怎样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阅

考文化单位要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创作并提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提供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音乐欣赏:灯火里的中国(2)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1)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2.文化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

(1)出发点与落脚点角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

(2)文艺创作者角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3)国家、政府角度: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3.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方面满足群众需求0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一本好书,可以记录一个时代。路遥的现实主义作品,平凡的世界描绘了巨大的社会变迁,给中国乡村的冲击,刻画了两代农民在变革潮流中的命运浮沉,塑造了艰苦劳动和敢闯敢拼的新农民形象。这本书以人民为主角,为改革立传,为奋斗歌唱,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着万千青年的不朽经典",正如书中所说:"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思考:经典文化作品能够广泛流传的原因。阅

考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时代问题。经典文化作品之所以具有恒久的魅力,往往是因为它们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1)必要性: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1.文化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的原因语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习近平(2)重要性: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1.文化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的原因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03观点一:

博古可以通今,既然我们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我们就直接从古人那里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好了。观点三:

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他的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的认识、改造世界。观点二:

西方发达国家是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我们只需要将其价值观移植过来即可。阅

考P117思考:

上面的三种观点对吗?你认为:如何处理古今中外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虽然肯定了深厚的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但是它认为传统文化可以解决一切现实问题则是片面的强调了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的有益成果,但是它认为可以将西方的价值观移植过来事错误的是正确的观点。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敦煌莫高窟,古丝绸之路不同文明对话和交流的见证—敦煌文化1.融通不同资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2.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拓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不忘本来”,就是不忘初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吸收外来”,就是放眼世界,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此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这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则与遵循。要坚决摒弃心胸狭隘的排外主义和妄自尊大的自我中心主义“面向未来”,就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前景,准确判断世界文明发展趋势,传承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同时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不断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创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2.文化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3.文化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1.融合不同资源的要求

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2.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1.文化作品要立足时代之基的原因

2.文化作品要回答时代问题的依据

本框小结1.(2022·天津)自1987年创办以来,中国艺术节始终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通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艺术惠民活动和特色文旅活动,致力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国家开展艺术惠民活动是基于(

)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

②人民是文化创作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