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理念 方法和路径_第1页
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理念 方法和路径_第2页
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理念 方法和路径_第3页
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理念 方法和路径_第4页
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理念 方法和路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理念方法和路径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思路与标准摘要:精准监督体现为监督理念、监督方式、监督范围、监督对象等各方面的适当性。实现民事检察精准监督既要准确定位监督思路、又要精准把握监督标准。在监督思路上,要做到“五求”,即转变观念求新、监督重点求精、程序规范求严、审查手段求全、监督质效求好。在监督标准中,要重点关注生效裁判结果监督领域重点问题,准确把握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标准,实现民事检察精准监督。关键词: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监督思路监督标准新一届最高检党组明确提出,民事检察监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精准监督的监督理念,为新时期如何做强民事检察工作提供了理念指引。精准监督是对民事诉讼监督标准、监督方式的重塑性变革。当前,坚持精准化为导向,创造优质民事检察产品,以精准监督实现强化监督是实务界面临的重要任务。一、“精准监督”的内涵和必要性“精准监督”是做强民事检察的基本遵循,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监督方向精准。即检察机关聚焦关键问题,找准监督方向,在监督范围、监督对象、监督方式的选择上准确回应现实需求。二是监督质量过硬。在多元化的监督视野下,精准监督要求在抗诉目的之外有更高的监督诉求,抽丝剥茧,将监督触角引向深入。三是监督效果良好。即聚焦实体纠错、程序保障、化解矛盾和优化治理等方面,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精准监督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做强民事检察工作的现实需要。长期存在的“重刑轻民”传统思想导致民事检察队伍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对监督重点和社会效果研判不到位导致“精准识别”能力不足,办案精力有限和技术设备配备不到位造成办案审查方式和办理结果精准度不够。当前,“唯数量论”的粗放式监督模式亟待改变,要以理念变革为引领,精工细作民事检察产品,通过做好一个个精品案件,做强民事检察工作,树立检察权威。二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需求。精准监督是民事检察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动力,事关民事检察监督事业的发展,事关司法规范化发展。精准监督在准确把握检察权与审判权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将单一的监督视角延伸至“监督与支持”并重的领域,适时纠偏纠错,震慑司法不公行为,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三是履行检察职能,服务大局、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精准监督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发挥监督作用,将民事检察更好地与党的中心工作、大局工作结合起来,有助于扩大服务民生,提升检察公信力。切实发挥民事检察在依法治国中的积极作为,通过发挥检察职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法治化进程。二、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思路指出: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精准监督”理念恰恰是检察官秉持工匠精神、维护公平正义的集中体现。监督的精准把握源于检察官的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源于对社会大局的契合,源于对法律原则和规则的正确理解。精准监督体现为监督理念、监督方式、监督范围、监督对象等各方面的适当性。(一)转变理念求“新”理念一新天地宽。长期以来“重刑轻民”思想严重,导致民事检察工作成为检察格局中的“短板”。实现精准监督理念,首先就要把民事检察放置于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的“一盘棋”中布局,变“配角”为“主角”。将现有资源均衡有效布局到民事检察工作中,在宏观与微观的良性互动中精准发力,使检察职能最优实现。要从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硬件支持等方面加大对民事检察工作的倾斜力度,保证民事检察部门人员配备与其所承担的办案量以及其他工作相适应,改变以往“样样通、样样松”的局面,以提高办案效能,推动检察官办案团队职业化建设。(二)监督重点求“精”“精准监督”强调监督的社会实效,那么实现“精准监督”的一个重要节点就是如何在庞杂的监督案件中准确判断监督的重点范围以及甄别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即“精准识别”。随着民事检察制度的发展,监督范围由过去单一抗诉向全面发展转变,向结果监督与诉讼过程监督、实体违法监督与程序违法监督、对事监督与对人监督相结合发生转变。找准民事检察与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契合点、着力点,以人民为中心,主动作为、深度融合,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要求。应牢牢把握生效裁判结果监督这个重点,有诉必理、有错必纠,依法监督,居中监督,综合运用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办理一批司法理念有偏差、社会意义和法律意义重大的典型案、精品案;同时也要全面激活民事检察职能各项要素,可以“小专项”的形式确定民事检察的阶段性重点,如春节前夕开展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工作,以此形成精准监督经验。(三)程序规范求“严”在办案中应严格遵循受理条件、办案期限、审查标准、文书送达等程序性规则。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实行繁简分流工作机制,实现简案快办、繁案精办,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不断提高办案效率。综合发挥好办案组、检察官联席会议等不同团体合作形式各自的功能作用。落实办案组集体讨论、部门负责人、主管院领导严格把关的办案程序。提请抗诉案件须经检察官联席会讨论、由部门负责人审核、报主管院领导审批。建立案件管理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司法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通过常态化开展案件抽查和评查工作,促进案件规范化管理。规范案卷装订,办案全程留痕,卷宗及时归档,检察副卷应记载办案整体流程经过以备查阅。针对检察建议类型的案件,在文书制作上更要遵行严格的标准,以其充分的论理达到易被法院接受的效果,确保检察建议做到刚性、做成刚性,以法律文书的说理性、逻辑性、严密性、可行性保证民事检察监督的权威。(四)审查手段求“全”办案中,可通过调阅卷宗、组织当事人听证、调查核实及借助“外脑”等方式,对案件事实进行核实和审查,这是程序精准的体现和保障。但实践中,多采用调阅卷宗为主、调查核实为辅的办案方式,这就导致了对案件争议焦点、事实认定和审查结论精准度不够,监督的针对性、客观性和确当性不强。实践中,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应组织对案件的合议讨论,对案件进行充分论证,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力。必要时也要组织听证,通过听取双方当事人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精准确定争议焦点,精准识别监督问题,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和证据。依托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法学专家、律师以及有法律背景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新型、重大、疑难、复杂“把脉问诊”。用足用好“检答网”,加强咨询交流,寻求业务指导,从而解决案件理论盲点,促进办案水平的提升。(五)监督方式求“优”现行《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规定了抗诉、再审检察建议、检察建议等多元化监督方式,实践中要准确把握各类监督方式适用的范围、条件和情形,合理运用监督方式。对于在司法理念方面有纠偏、创新、进步、引领价值的典型案件,适宜采用抗诉、提请抗诉方式进行监督;对不具典型意义但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首先利用再审检察建议的手段进行监督,对法院有错不纠,不采纳再审检察建议,案件确有必要跟进监督的,可提请上级院跟进监督;对无须改变裁判结果的瑕疵类案件,可选择提出检察建议的方式进行监督,并倡导进行类案总结制发检察建议,不提倡多发个案检察建议(六)监督质效求“好”精准监督强调社会实效,要突出时代感、人民性和实践性。检察官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不仅要追求裁判结果的实质意义上的公平公正,还要考量社会效果,是否做到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否做到平等保护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是否做好防范重大风险工作。如,人民群众对虚假诉讼深恶痛疾,就要办好虚假诉讼监督案件,并通过虚假诉讼案件、执行监督案件的办理,深挖案件背后可能存在的审判人员违法行为案件。弱势群体维权意识强烈,就要支持农民工等群体提起诉讼,帮助其寻求司法保护。还要从把握民意、服务人民的角度出发,加大普通民众对涉及人身损害赔偿、劳动争议、财产权属、房屋买卖、婚姻继承、征地拆迁补偿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案件的监督力度。三、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标准民事检察监督发挥着制约法院民事审判权力与执行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滥用的作用,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突破口。在民事检察各项职能中,生效裁判结果监督居于基础性、核心性地位,是做强民事检察的基石,而精准监督恰恰是检察权与审判权既“监督”又“支持”的集中体现。检察官在审查案件时,应坚持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析案查疑,吃透案情,准确认定,自觉做到“四到位”,即对案件争议焦点精准分析到位,对涉案证据精准调取核查到位,对审判卷宗精准审查到位,对案件适用的法律精准选择到位,真正把有“理”有“据”的抗点找准、抓牢。如何准确把握精准监督的标准,与法院形成良性互动,共同维护司法公正,需重点把握以下监督标准:一是关于明确不适宜监督的具体情形的问题。民事诉讼精准监督要求坚持法定性标准和必要性标准,法定性标准是指检察机关应当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的相关规定来审查民事裁判结果和审判活动的合法性;必要性标准是就监督效果而言,具体指检察机关应当结合监督的社会效果、裁判作出时的司法政策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对监督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在对相关因素综合考量后再作出是否予以监督的决定。例如对于终审判决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方面存在一定错误,但实体判决结果正确或者相对公正的,一般不宜抗诉;对于终审判决存在程序瑕疵,但未影响实体判决结果的,一般不宜抗诉。二是关于充分尊重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问题。不论是证据审查中的自由心证制度,还是实体法和程序法适用过程中,都为法官自由裁量权提供了广阔空间,例如承担民事责任的比例分配、补偿的标准等。对于法律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应充分尊重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对行使过程中有合理依据,但在比例分配方面稍有偏差的案件,一般不宜过度干涉和进行监督。因为自由裁量权本身并无对错而言,是给予法官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处理各类案件的一种权力,检察官应结合案件实际、裁判作出的时代背景、自然规律、生活交易习惯以及公平原则、公序良俗等对法官自由裁量权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在合理范围的责任和结果分配应当给予尊重,以维护法院裁判的稳定性。但这并不否定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规范,对于那些超出必要限度、明显违反公平原则的案件,应当进行监督。三是关于“法无明文规定或者对法律解释存在争议性认识”情形下的裁判监督的问题。对于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通常要遵循民事审判的基本规律和民事诉讼的基本规则,合理把握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基本限度。检察机关可与法院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对法律适用上存在的分歧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统一认识,了解法官在作出裁判时的思路,提升法院对检察监督主张的认同感,在确保司法公正和统一司法的基础上形成和谐监督的关系。在法律解释存在争议性认识的情形下,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应尊重和维护法院裁判为宜,对于争议性的法律解释并无对与错原则性区分,法官基于自身的法律认知、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等作出裁判,是民事审判运行规律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法律界定不明确且无法定监督理由的情况下,不宜启动监督程序。而对于这类不支持监督申请案件,检察机关要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对法律解释存在争议性的问题做到说理精准,体现检察官在审查案件过程中的理性思考和价值评判,以期得到当事人的理解和认同。四是关于精准运用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的问题。调查核实权属于民事检察监督的范畴,具有法律监督权的属性,是在检察官客观义务下对审判权的一种制约,设置这一权力的目的是通过调查核实案情、澄清迷雾,建立检察官对案情的内心确信,以便作出正确的检察监督决定。实践中,大量申请监督案件,法院基于证据不足作出驳回诉讼请求的不利于原告的裁判,在这种情况下,行使国家公权力的检察机关应否启动调查程序呢?笔者认为,应视情况区别对待: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的规定,对于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或者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属于法定监督事由,检察机关应当予以监督,以便提高检察监督的准确性。2.对于原告一方未尽全面举证责任导致败诉的情形,检察机关应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精准把握好调查核实的“度”,以不破坏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分配法则为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了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基本遵循,即“谁主张谁举证”,检察监督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居中审查,不能破坏诉讼当事人“两造”对抗的平衡,不能因此而代替当事人举证,不应成为任何一方当事人的代理人,以免破坏“法之天平”。对于调查核实的内容,检察机关不能取代审判机关的司法职能,对审判程序进行“复制”,其调查核实的事项应当与判断法院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有关,即调查的是“违法审判事实”,而非解决纷争所需要的“民事争议事实”,切忌陷入对客观事实无限追求的怪圈中。五是关于准确把握类案监督统一尺度的问题。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第112条的条文释义,类案监督可理解为检察机关对进入民事诉讼监督程序的同类问题和不同类案件中存在的同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监督意见的监督模式,类案监督有助于统一监督和裁判标准,防止同案不同判,提高办案质效,维护法治统一。准确把握类案监督的统一尺度应首先厘清个案监督和类案监督的关系,民事诉讼精准监督在性质上属于个案监督,类案监督是对个人监督的提升,精准的个案监督可以发挥对类案监督的案例指导作用。实践中,在个案办理过程中,应培养类案检索敏感度,树立类案监督的意识,注重提炼重点办理对具有普遍性法律适用、同案不同判等案件的类案监督,发出的类案检察建议要重点总结研究监督思路、裁判标准、监督要点,达到类案参考的实际效果。检察官办案中要注重积累实践经验,不仅对证据的真伪进行甄别,还要充分发挥司法智慧进行逻辑分析对事实和真相进行判断,通过大量积累,对法院的常见错误进行类型化区分,在办案中总结发现法官违法行为的方法,举一反三,形成检察监督独特思路。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思路与标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大数据+检察工作新模式,借助自行研发的智慧民行系统,助推民事检察监督工作有序开展,形成了一套“智能排查+人工审查+深入调查+移送侦查”的“四步式”虚假诉讼监督模式,将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从个别、碎片、偶发、被动的监督,转变为全面、整体、系统、主动的监督,实现了由传统民事诉讼监督向智慧民事诉讼监督的转型升级。笔者认为,利用大数据促进民事检察监督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适应形势要求,转变监督理念。检察机关转型发展带来新的要求,民事检察监督要与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实现平衡、充分、全面发展。处在这一新的时代基点,转变民事检察监督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一是由被动监督转为主动监督。以往的民事检察监督,以当事人向检察院申请监督为主要案件来源,其中不乏无理缠讼案件,检察人员将大量时间花在与当事人的沟通解释上,但往往收效甚微。依法加强依职权监督,转变为主动监督,能够摆脱这一被动局面,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确有问题的案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二是在注重个案监督的同时强化类案监督。就监督效果而言,既要重视个案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时,也要积极开展类案监督,能够发现系列案件中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而对类案的办理起到规范指导作用,扩大监督效果。三是由片面监督转为系统监督。如果只是被动监督、仅关注个案监督,就可能会使得整个监督工作处于碎片化监督状态,系统监督就是要对监督对象进行梳理,分层次、分步骤开展监督工作,要制定长期的监督规划,每年确定一个或几个监督重点开展工作,对所辖区域范围内民商事案件进行系统的监督筛查。打造智慧民行,践行科技强检。一是找准监督切入点。民事诉讼活动周期长、内容多,涉及程序、事实、证据、适用法律等多方面问题,研发智慧民行系统,需要找到准确的切入点,经过分析,我们确定以民事裁判文书监督为切入点。通过技术部门努力,截至2023年8月底,智慧民行系统共收集裁判文书15万份。二是明确软件处理方法。以裁判文书为基础数据库,先由软件对海量文书进行分析处理,从中抽取出结构要素信息,使之可以检索及进行大数据分析;然后使用相关算法对某一类型案件进行机器筛选,目前主要有四类算法:抓取特征法、数据碰撞法、统计分析法、自定义筛选法。智慧民行系统接受指令执行任务,即根据预先设定的筛选条件,在对基础案件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搜索后,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案件信息并列表展示。而发出何种指令,即确定对哪一类案件进行检索、如何设置检索条件,这些都需要进行预先设置。三是设置智能检索条件。在确定检索目标时考虑两个前提:一是该类型案件数量在所有案件中所占比例较高,二是该类型案件在审理过程中较有可能出现问题。以民事案件案由作为分类标准,在对民事裁判文书基础数据进行梳理后发现,我们将借贷纠纷案件、劳务合同案件、婚姻家庭案件列为重点检索对象。针对上述三类案件,我们又分别设置了以下具体检索条件:借贷纠纷案件为“原告为同一人”“短时间密集起诉”;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为“相同的被告、被执行人”;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建立了“基础案件”和“关联案件”两个模块,列出两个模块中可能涉及的案由。强化人工审查,创新监督模式。运用智慧民行系统办案必须坚持电脑筛查与人工审查相结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从海量文书中将异常裁判文书筛选出来,将文书数量降到人工可以处理的量级。智慧民行系统的作用在于发现可疑案件线索,但其检索结论还仅仅是可疑,需要进一步进行人工审查办理。检索出来的案件虽然已经大大缩小了范围,但仍具有相当的数量,且由于仅仅展示裁判文书,要在有限的资料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需要逐份细致审查,进行关联分析。我们将人工审查程序分成三个步骤:一是组织人工初步审查;二是启动深入调查;三是作出审查决定,需要移送相关部门的,移送相关部门处理。三个步骤有机结合、环环相扣,实现对目标案件及相关人员的全面审查。在获取民事诉讼监督的有效证据的基础上,及时向法院提出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要求纠正错误裁判。以某民间借贷纠纷系列案为例,在智慧民行系统检索出以彭某为原告的72件案件后,我们立即实施第一步组织人工初查,对相关信息进行制表比对,发现一案件当事人在一年时间内在上一法院频繁进行起诉与申请执行,存在基础事实虚构或涉嫌非法利益的可能。我们即将该案移交区检察院,实施第二步启动深入调查。区检察院在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经过综合分析,得出该案涉嫌“套路贷”、黑恶势力性质犯罪的结论,随即实施第三步,制作审查报告,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加强内外协作,形成监督合力。一是借力上下联动机制。对于重大疑难案件、系列案件,注重及时向省检察院汇报,通过指定管辖、上下协同办案、集中优势力量办案、异地交办等多种形式,有效整合办案力量,实现重点案件快速突破,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二是依托内部联动机制。民行部门与其他内设机构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与公诉、案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线索移送机制。同时,整合内设机构的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整体监督优势。三是构建外部联动机制。比如,柯桥区检察院与该区公安局出台了完善办理虚假诉讼案件协作机制的意见,对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同步介入、侦查取证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积极加强与人大、法院、律协等各部门的联系沟通,形成长效协作机制。以维护经济社会秩序为共同目标,努力寻求各方支持,对案件展开有效调查。同时,要进一步拓宽思路,积极听取各方意见,有条件时可以举行案件研讨会,从不同角度展开对案件的思考与探索,在此基础上确定每年的重点工作,有效运用智慧民行系统开展监督工作。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思路与标准在强劲的司法需求和民事诉讼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民事检察制度的内涵不断拓展,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监督手段和程序方式。在深化检察改革的进路中,应当将精准化作为民事检察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动力,以监督准、质量高、效果好为具体目标,在精准化的路径下合理配置现有检察资源,破解民事检察监督的突出问题,增强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法律监督需求。民事检察制度肇始于1982年3月发布的民事诉讼法(试行),经过近40年的探索和完善,已经完成基础制度的构建,其在中国特色司法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得到强化。当前,检察改革正深入推进,在机构改革中,各级检察机关成立了专司民事检察的部门或者办案组,由此在实践层面将民事检察从以往笼统的民事行政检察中独立出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民事检察必须坚持走精准化发展的路径。2023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2023—2022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提出:健全以“精准化”为导向的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机制。明确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标准,突出办理具有社会意义、有指导价值的典型案件,增强监督的精准性和监督效果。然而,何谓民事检察的精准化?为什么在现阶段要提出民事检察精准化这一命题?如何实现民事检察的精准化目标?对于这些问题均需给出明确的答案。精准监督的内涵界定精准监督体现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事检察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也是对以往民事检察中粗放办案方式的一种革新。在强劲司法需求的推动下,在检察机关接续开拓性的探索中,民事检察的制度内涵不断丰富,无论是监督对象和范围,还是监督手段和方式都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具体的监督需求面前,检察机关必须选择最佳的监督进路,在方法与目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实现匹配和平衡,这实际上就是精准监督的问题。精准监督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监督资源的节约、监督程序的深入、监督效果的理想等方面,简言之,即监督准、质量高、效果好。一是监督准。监督是民事检察的发力点和行使检察权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当前的实践中,民事检察监督所要关注的问题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精准监督要求检察机关聚焦关键问题,找准监督方向,针对案件的实际情况,在监督范围、监督对象、监督方式的选择上更加准确地回应实践需求,以最少的司法资源投入推动更多实际问题的解决。二是质量高。随着立法规范的不断完善,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呈现逐步拓展之势,即由抗诉层面的监督到检察监督基本原则层面的监督再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层面的监督。在多元化的监督视野下,精准监督要求检察机关摒弃“就案办案”的模式,在抗诉目的之外有更高的监督诉求,抽丝剥茧,深挖造成具体案件失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将监督触角引向深入。三是效果好。检察监督是民事诉讼制度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资源之一。精准监督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履行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领域的监督职能实现多元化的功能和价值,在实体纠错、程序保障之外,还能在政策表述、公益保护、化解矛盾、优化治理等方面给出“检察方案”,以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高度统一。精准监督的外延展开在强劲的实践需求及民事检察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精准监督不仅是监督理念的更新,更需要对民事检察工作在外延上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一)范围精准监督范围的不断扩大是近年来民事检察制度最重要的发展动向,其具体体现在由诉讼向非诉讼、由审判向执行、由裁判向调解、由诉后向诉中、由实体向程序、由案件监督向案件检察等多个方面。范围精准要求检察机关准确把握监督重点,特别应关注从诉讼监督向诉讼外法律监督的拓展,注重在案件监督纠正、法律实施、社会治理等不同的层面考虑检察机关能够进行监督的领域和方式,通过程序载体的选择最大限度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能作用,在民事检察中解决案件所反映的实际问题。精准监督必须正视民事检察的内容在各地发展的不均衡及地缘性特征,在监督重点的选择上也应有所侧重。如某地虚假诉讼成风,那就可以将此作为该地民事检察工作的重点;如春节之前农民工讨薪讨债问题高发,就可以将涉及农民工讨薪讨债的支持起诉工作作为民事检察工作的阶段性重点。由此形成的精准监督经验,又可以通过积累和共享,逐步在民事检察中产生规模效应。(二)对象精准监督对象的不同决定着监督程序和方式的选择,因此在民事检察监督启动之初首先应确定监督对象,以精准定位民事检察在具体案件中的正确走向。对象精准不仅包括复杂案件中监督方位的选择,还包括在整体的监督诉求中对个案的遴选。民事检察因应监督范围扩大的发展动向应当坚持全面监督的原则,意即民事检察监督的视角应遍及民事诉讼各个环节。但全面监督并非不受约束,民事检察监督权运行的边界除了考虑民事检察的权能属性,还应当考虑实施监督的必要性。民事检察监督应正视现有资源配置上的稀缺性,坚持合比例性原则,将监督的力量实施于最需要监督的案件之中,切忌将全面监督等同于每案监督。如对不同程度的程序违法或结果不公的案件,显然应将更多的监督力量投入到存在严重失范问题的案件中,对于情节轻微的则可以通过息诉、和解等方式进行化解。(三)程序精准程序精准是精准监督的题中之义。程序精准首先要求民事检察监督程序的规范,在办案中应遵从受案条件、办案期限、审查标准、司法文书等程序规则。当然,这仅是一般民事检察工作必须遵守的要求,精准监督还要求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程序设计,通过更加完善的程序机制解决民事检察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当前实践中主要包括合议制、听证及调查核实等内容。其一,合议制。合议制是指通过组织对案件的合议讨论,共同完成对具体民事监督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这一程序旨在对办案人员的专业素养、业务水平和办案经验等进行整合,凝聚合力,以弥补民事检察当前监督能力方面的短板。当然,合议制的适用必须坚持繁简分流,一般在复杂案件或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中适用。其二,听证制度。听证制度是通过召开听证会的方式,就具体案件听取双方当事人及社会各方代表的意见建议,以利于检察机关精准确定案件争议焦点,强化在所涉具体问题处置上的针对性、客观性和确当性。检务公开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事项,听证制度是检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其体现了检务公开的实质化、深入化,为检察机关的精准监督提供了客观公正的信息来源,也是对民事检察精准监督的程序检验。其三,调查核实权。调查核实权是检察机关落实法律监督权最为重要的手段支撑。在精准监督的视野下,调查核实权的行使首先应着眼于对案件真实情况的发现,以保障审查结论的精准性;其次,调查核实权的行使还有利于弥补证据缺陷,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民事诉讼结构的实质平衡,体现民事检察监督的公正性;再次,调查核实权的行使有利于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施全面监督,拓展民事检察的监督空间。可见,调查核实权的行使既是程序精准的体现,也是检察机关把握范围精准、对象精准等标准的程序保障。(四)方式精准监督方式是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中呈现给监督对象及社会公众的、承载着监督结论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方式精准是彰显精准监督要求的最直观标准。在强劲的实践需求之下,在传统的抗诉方式之外,检察机关探索出诸多新型的监督方式,尽管有些还不完善,但依然发挥了开拓性作用,显现出监督方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精准监督要求监督方式与监督对象相适应,既考虑监督所涉及的问题类型,还要考虑监督事项所涉及的违法程度,方式精准是民事检察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结果。从当前民事检察的实际情况来看,方式精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据监督所处的诉讼阶段选择监督方式。诉讼阶段主要分为诉前、诉中、诉后三个节点,相应地,诉前监督方式主要着眼于程序的启动,包括支持起诉、督促起诉等;诉中监督方式主要着眼于程序存在的瑕疵,包括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等;诉后监督方式最为典型的方式即为抗诉,还包括再审检察建议、移送犯罪线索、检察和解等方式。二是根据监督内容选择监督方式。如对审判结果监督通常采用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等方式,但这些监督方式对不涉及实体内容的执行活动则难以适用;在诉讼程序和非诉程序的监督方面也存在相同的逻辑,对于没有再审纠错程序设计的非诉程序也不能适用抗诉等监督方式;在对程序性事项和实体性事项的监督中,对于前者主要采取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等方式,对于后者则主要依赖于抗诉等方式。三是根据监督事项所涉及的违法程度选择监督方式。对于重大违法情形应当采用强度最大的监督方式,最典型的即为抗诉;对于违法情节稍轻的一般违法情形,可以抗诉也可以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对于轻微的违法情形,如存在程序瑕疵但并未影响案件实体结果公正的情形,通常可以通过检察建议、和解等方式进行监督。方式精准除了考虑具体监督方式适用的程序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应针对具体情形适用强度不同的监督手段,特别是对抗诉等强监督方式要有必要的限制,倡导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监督方式的分流处置。此外,方式精准并非意味着在具体的民事监督案件中只能采取单一的监督方式,实践中应针对具体情况,该抗诉的抗诉、该提出检察建议的提出检察建议,必要时还可以结合纠正违法通知、移送违法违纪线索等,将多种监督方式辩证配合使用。方式精准主要是使民事检察保持适度的张力,除了在程序选择上关注抗诉与检察建议等监督方式的分野外,还应注重诸多监督方式之间的接续、配合、转换和升级。如对于裁判结果的违法问题采用再审检察建议实施监督后,若法院拒不采纳,检察机关则应当适时启动抗诉程序进行跟进监督,确保发现的问题得以妥善解决。(五)说理精准民事检察必须强化检察官的客观义务,尽可能从民事检察监督的目标定位出发,保持各种价值的平衡、融合,减少其对立、冲突带来的内耗。这既是检察机关在精准监督中应当秉持的理念,也是彰显民事检察正当性、权威性所必需。增强说理性是检察机关深化检务公开的要义之一,精准说理能够将检察机关的观点进行充分展示,由此使民事检察监督更加令人信服。说理精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所针对问题及其认定依据的说理,即监督的必要性。检察机关应准确地指出民事监督案件所存在的违反法定程序、诉讼结果不公等具体情形,并就如何推理出这一审查结论进行说理,释明认定的法律依据和推理过程,由此得出认定存在具体问题的必然性和唯一性。二是对监督方式选择的说理,即监督的适当性。监督方式的选择实质上为监督对象的整改限定了方向,如抗诉必然引发案件的再审。对此,检察机关需要就其选择的监督方式与所针对问题的相适应性及其程度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