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茶厂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1页
毛坦厂茶厂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2页
毛坦厂茶厂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3页
毛坦厂茶厂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4页
毛坦厂茶厂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安市优质茶叶精加工及其

附属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总论项目概要项目名称年产5000吨优质翠牙精加工及其附属产品加工基地项目项目性质: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项目主管单位:六安市人民政府政府(2)项目实施单位:六安茶叶产业有限公司(3)所有制形式:民营股分制有限公司(4)公司地点:六安市毛坦厂镇(5)经营范围:茶叶加工、销售1.1.4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投资规模:699万元固定资产:408万元流动资金:291万元1.1.5资金筹措本项目共需资金699万元,其中:现有资产折价评估价值99万元,出口茶类的比例红茶11.8%,绿茶62.46%,乌龙茶8.5%,特种茶17.24%。⑷4、加入WTO对我国茶叶发展有利。茶叶生产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发达国家主销,且现行关税率很低,加入WTO后受影响较小,贸易壁垒减少,有望增加出口。国际、国内茶叶贸易方式转向产区批发。国际上茶叶拍卖近年来向产区转移,14个拍卖中心,已有12个建在产区,1839年建立的伦敦茶叶拍卖中心在经营160年以后,被迫于1999年关闭。国内茶叶交易已有30-50%是通过产区专业化批发市场销售的。2.3.3我市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基础、资源、和历史等三大优势1、基础优势。六安茶叶生产加工体系基本形成,全市现有茶叶初、精带'J/m工厂和生产企业约860家.并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茶叶龙头企业,拥有1家省级和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六安茶叶流通市场已初具规模.全市现有茶叶初级市场310多个.茶叶集散地110多处.其中六安茶叶大市场和大别山绿色商城已成为两处较具规模的茶叶专业市场.同时在南京.上海.北京等省外城市建立销售网点。2、自然资源优势。六安市茶区地处大别山北麓.海拔在200米一800米.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佛子岭、梅山、龙河口、晌洪甸、磨子潭等五大水库贯通其中,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寒暑温度分明,优越的生态环境非常符合茶叶生长要求。六安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拥有舒茶早、金鸡种、棋江种、独山中叶种等适宜栽培的茶树品种, 孕育了六安茶叶优良的内在品质。3、历史名优茶品牌显赫六安是我国著名的古老茶区之一.据史书记载,汉代就有茶树的栽培利用,唐代霍山黄芽已成为当时名茶之一。在明清时六安瓜片茶更是作为朝廷贡品,解放后六安瓜片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宾,如2022年中俄文化年.胡锦涛主席就向普金总统赠送六安瓜片茶。除六安瓜片.霍山黄芽外,舒城兰花.金寨翠眉.华山银毫等均是省级知名品牌.受到泛博茶叶消费者的欢迎.六安市茶叶产业发展拥有显著的历史名优茶品牌优势。3.4茶叶产业化建设具有良好外部环境条件。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我国国内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加入WTO,中央、省、市上级政府对发展我市茶叶生产十分重视和支持,将六安市列入了安徽100万担品牌茶项目的基地县和全省农业综合开辟茶叶发展项目的重点市。从上述4个方面分析,茶叶产业化目标是切合实际的,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2.4发展茶叶生产的意义茶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饮茶有利于健康,已为世人所共知。我国的《神农本草经》、《本草拾遗》等古籍中,者配述了茶有明目、止渴、利尿、防病和除病等功能。它对防治感冒、痢疾、眼疾、咳喘以及心血管病等疾病,都有疗效。在中药处方中,把茶叶列入方剂的就有近百种。据近代科学研究,茶叶中的化学物质有500多种。这些物质大体上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对人体具有营养价值的成份,如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另一类虽然并非人体所必需,但对健康有益或者具有某种药效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脂多糖有防辐射的作用。边疆少数民族,食用肉类、乳类较多,由于茶叶能溶解脂肪、匡助消化,所以饮茶风更盛。有的民族人均年饮茶量在2.5千克以上,认为“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可见饮茶的重要了。茶叶是一项外贸出口的重要物资,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茶叶享有很高的声誉。不少国家的人民都以喝中国茶为快。远在公元5世纪末,阿拉伯的商人就开始在我国的边境进行以物换茶。6世纪我国茶叶开始销到日本。17世纪远销欧洲。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的销路更广。红茶主销美国、法国、利比亚、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绿茶,由于香高味醇、汤清、色绿,尤受世界各国特殊是非洲人民的欢迎,现已主销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福建、广东生产的乌龙茶,在日本和东南亚是十分畅销的抢手货。茶叶的出口贸易,每年给国家创汇至少4亿美元,既换回国家建设急需的物资,又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长期以来,茶叶向来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一些主要产茶省(区)的重点产茶乡,普通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60%,所以,发展茶叶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产,开辟山区经济,扩大集体积累等都有着重要意义。⑸种茶受旱、涝影响较少,产量比较稳定,只要栽培措施得当,较易获得丰产;加工茶叶经济收入高,山区种茶又不与粮食等作物争地,所以种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项目区有利条件分析自然资源条件适合茶叶种植六安市茶区地处大别山北麓.海拔在200米―800米.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佛子岭、梅山、龙河口、晌洪甸、磨子潭等五大水库贯通其中,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寒暑温度分明,优越的生态环境非常符合茶叶生长要求。六安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拥有舒茶早、金鸡种、棋江种、独山中叶种等适宜栽培的茶树品种, 孕育了六安茶叶优良的内在品质。全市红壤土126667公顷,占旱土、林地的96.93%,平均有机质含量2.465%,碱解氮73PPM,速效磷0.9PPM,速效钾463PPM,全氮0.1725%,全磷0.095%,全钾1.83%。政府重视、政策护航注入了茶叶产业开辟活力我市是农业大市,茶叶是我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茶叶生产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安徽茶叶发展项目的省级重点县、安徽省100万担品牌茶项目基地县之一。为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成立了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六安茶叶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按期制定全县茶产业发展规划,划定相关责任到各局、乡镇负责人,定期检查评比,狠抓落实。县委、政府结合乡村道路改造工程,茶叶主产区道路进行了水泥路面硬化,制定了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最为宽松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即《六安市鼓励投资的若干规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特殊鼓励投资者投资以下项目:①、高新技术项目;②、茶叶精(深)加工项目;③、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型项目;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它公益事业项目;⑤、旅游景区、景点开辟项目;⑥、收购、兼并国有工业企业;⑦、民办职业教育项目。2、用地政策:①、项目用地,按国家规定标准优先安排,通过挂牌取得。工业用地每亩土地价格8万元。②、工业项目投资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年内产生的税收(建安税除外),县级财政所得部份,作为工业发展基金全额奖励给投资者,但奖励总金额不得超过取得项目用地的总价款。③、属国家级、省级重点工业项目,且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或者年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的,县人民政府另行确定奖励政策。④、投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型项目用地,可以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通过“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承包权取得土地,承包期限不超过30年,改变土地用途的,必须依法办理手续。3、特殊鼓励投资项目,收费优惠、财政奖励政策如下:①、投资者办理有关审批、审核、批准、核准、允许、认可、确认、登记、签署意见等许可手续,除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外,一律不得收费。有偿服务性收费,原则上按物价部门核准的最低标准减半收取。②、对固定资产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生产型企业、商贸企业享受财政奖励政策。从应征所得税年度起,前两年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份由县财政作为工业发展基金全额奖励企业发展再生产,第三年至第六年按50%奖励企业发展再生产。③、对生产型外资企业,经营期限10年以上,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④、税收奖励政策与工业用地奖励政策不重复享受。4、对投资项目在用水用电方面实行优惠。在用水方面,项目投资选址在县城规划范围内的,其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即供水主干道管网由县自来水公司承担主管道铺设至厂区外。工业项目的用水价格根据用水总量定价,价格按核定价格可优惠20%,具体价格由供用双方商议确定,尽量赋予较大幅度的优惠。在用电方面,项目申报用电实行“一站式服务”,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除按工程预算收取工程相关费用外,再也不收取其它任何规费,并提供优质服务。5、对投资项目实行全程代理服务。所有外来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的登记注册手续,以及在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由政府职能部门办理的各种行政审批手续,均可委托县政务服务中心全程代理、无偿服务,并限时办结。凡本县职权范围内的审批,自投资企业提供完备资料之日起,办结时间不得超过20日。独特的自然人文风景,有利茶叶品牌开辟与持续发展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皖西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其山水兼得、名胜众多而跻身于省内外著名旅游区.形成以天堂寨、万佛湖、寿县古城.金寨红色旅游等具有大别山特色的旅游基地和观光带。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年接待游客从2004年的210万增加到2022年的4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从9亿元上升到20亿元。茶叶作为六安主要的旅游特色产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六安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扩大了六安茶叶的市场和客户群,传播了六安茶叶的美名。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在我市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今天,空气、水质依然保持相对优级质量,全县未来的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项目更是紧紧环绕改善环境质量进行,特殊有利于实施有机茶的开辟;其它产业和行业发展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茶叶生产是一项投资收益期长的产业,正因为其生长的长期稳定性,它具有明显的有害物质易累计特性。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残留期长的剧毒有机磷、碑制剂农药使用,比如六六六粉剂、1059、1605、DDT飘流到茶园,引起茶叶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出口受阻,许多茶园被毁,由此可见,地域生态环境质量对茶产业开辟影响之重大,我县独特自然人文风景、环境有利茶叶品牌开辟与持续发展。整合有效资源形成创建知名产品的拳头纵观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是计划经济,实行的是:政府抓生产计划与技术,基层组织生产,由供销社收购、加工、销售的模式,总体品位不高。进入到上世纪末期,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我市茶叶生产浮现了茶园分散承包到户、供销社改集体所有制为个人承包经营的新局面。部份茶叶种植户没有形成专业化种植,造成不采不管荒废园达1140公顷;满足自给或者小量自产自销,粗放管理,掠夺式经营的衰弱园达3525公顷;正在生产上发挥作用,进行专业化生产、管理、经营的茶园2335公顷。经过市场机制的洗礼,全县现有茶厂100多家,市场成就的桃江商花茶、茶坯占全国花茶和茶坯市场总量的15%以上,一批茶叶私营企业主活跃在全国各地茶叶市场,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六安市委、政府总结全县茶叶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分析我市茶叶生产现状。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整合全县茶业有利与有效资源的决定,以六安市为主组建的六安市茶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经营宗旨: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和项目资金引进力度,开展对外联营和技术合作;对内加大基础性投入,完善种苗无性繁育、新产品研发机构,进行不堪负重老茶园改造,改进和统一茶叶生产、加工标准,以有机茶生产提升产业水平,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减少能耗、避免内部不正当竞争、降低生产、管理、营销成本,凝结我县现有茶叶生产企业,合力打造市场行情好、知名度高,具有收藏价值,市场风险小的六安瓜片茶品牌。通过品牌打造至少带动其它5个茶叶品种的销量增加30%摆布。初步估计,全市茶业资源整合后,品牌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等无形资产将增值8000万元以上/年;直接减少产品宣传费用200万元以上/年;减少管理费用300万元以上/年;减少旅差、运输费用200万元以上/年;减少能耗20%、节省包装设计费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00万元/年。3.1.6低成本、高起点技术创新,创造高效益随着社会和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超过正常想象,茶叶作为非主食的饮料食品,率先进入高消费品市场,时下几百、上千元一斤的茶叶消费成为一种时尚。当前,高品位茶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受茶叶市场容量局限性的影响,靠高投入、高广告费用打造的市场品牌,实际上是一种高风险。我们采用目前国内生产的高效生物菌肥做茶叶种植的肥料,是通过牧草发酵接种非豆科植物固氮菌、土壤解磷菌、土壤解钾菌后,施于茶园,以低成本解决茶园有机肥问题;再配合茶园放养蚯蚓,不仅可以改良土壤,最终实现茶园持续、高效的有机茶生产,是实现我市茶叶产业低成本、高起点技术创新,创造高效益的可靠保证。⑹3.1.7现有资源是再现产茶大县辉煌成就的可靠保证我市拥有全市已形成为了以六安瓜片为首.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兰花等众多名优茶共同发展的格局;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高产优质的地方野生品种一个;在明清时六安瓜片茶更是作为朝廷贡品,解放后六安瓜片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宾,如2022年中俄文化年.胡锦涛主席就向普金总统赠送六安瓜片茶。除六安瓜片.霍山黄芽外,舒城兰花.金寨翠眉.华山银毫等均是省级知名品牌.受到泛博茶叶消费者的欢迎.六安市茶叶产业发展拥有显著的历史名优茶品牌优势;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茶叶副产品深加工项目——“茶花油”制品开辟,该品是天然茶叶籽油与茶叶花等,按比例浸泡而成的皮肤外伤用药。具有立竿见影的止血、止痛、止痒、消炎、生肌功效,主治刀伤、烫伤、烧伤、跌打损伤,对防止休克、清创液化、生肌愈合、皮肤溃疡、蚊虫叮咬、乌发黑发、破伤风预防等有特效;⑺具备茶叶生产整套技术、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县农业局主管全县茶叶生产技术,各乡镇有主管茶叶生产领导与农技员,县茶科所负责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产品研发、引进、组装配套、推广,各茶厂自主经营,全市拥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62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28人。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2.1九十年代后我社茶叶生产连续滑坡,行业规模急剧萎缩茶园种植粗放标准不高虽然六安茶园面积较大.但区域化、规模化尚未形成.良种化程度不高.相当一部份是低产茶园.茶树品种老化.稀疏分散.加之管理粗放、重采轻管.导致茶叶产量低.质量不高.效益不理想。截至2022年.经过认证的有机,绿色茶园面积仅7万亩.这些都制约了六安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短六安茶茶园入股135万元,县供销社现金入股79万元,申请银行贷款341万元,请求上级政府部门扶持45万元。1.1.6建设规模(1)改造低产茶园3500亩;⑵改扩建茶叶精加工茶厂1个,建造面积1500米2;达产时年产有机茶5000吨;(3)新建副产品提炼厂一个,拥有1500米2生产车间,年产茶油等产品80吨;(4)新建茶叶专业批发部与产品展示市场一个,面积2000米2;1.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生产能力①年产优质品牌茶436吨;②霍山黄芽1313吨;③六安瓜片3171吨;④茶油80吨;(2)财务指标①达产年销售收入2959万元;②达产年利润净额493万元;③达产年利税总额849万元;④销售收入净利润率16.68%⑤销售收入利税率28.71%⑥达产年固定资产投资净利润率120.98%⑦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2.3年叶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存在大量的个体小茶厂.大部分设备简陋且老化.卫生条件差、加工水平及管理落后.导致茶叶生产力低下.茶叶的质量卫生难以保证,,近年来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快速发展.但茶叶龙头企业还显得相对脆弱,影响带动能力有限.不能主导某一位优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产业的集中化程度较低,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六安茶叶生产销售的基本是初级产品,茶叶深加工基本处于空白.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2.2茶叶生产萎缩的原因造成我市茶叶生产多年连续滑坡,严重萎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生产加工的,也有市场流通的。主要原因有市场疲软,价格下跌;茶园老化衰弱,良种面积太少;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茶叶品质低劣,生产成本高昂;体制转型滞后,管理水平低下;生产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不高;先天基础不足,后天投入太少等等。归根结柢,一条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彻底转变;没有找到一条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茶叶生产的发展模式。借鉴浙江、湖北等地的茶叶生产发展的成功经验,惟独实现茶叶产业化、组建茶业产业集团公司,才是实现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再创茶叶生产辉煌的必由之路。3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纵观本项目在前进发展过程中存在主、客观妨碍因素,只要我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全面、客观、科学地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主要原因,对症下药,茶叶产业就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辉煌之路。具体解决方案是:3.1组建茶叶产业龙头企业优质品牌茶的开辟将按产业化经营的方式运作。在开辟过程中把资源、市场、效益联系起来;把产前、产中、产后联结起来;把生产、加工、销售衔接起来,按照自然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建成种、力口、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我们将主动与省优质品牌茶开辟项目的龙头企业省茶叶总公司、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省茶叶果品公司、省农垦茶厂等单位联合,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运作模式,以六安市茶厂为基础,整合改组成立“六安市茶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3.2成立茶叶专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由种植、加工、流通、技术推广各方面的骨干成员组成。主要负责协调内部关系,开展信息、技术、物资、设备、法律等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3.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集团公司应多方筹措资金;政府应在立项、申报等方面赋予产业化资金的扶持;银行应赋予信贷优惠;同时还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面筹措资金。3.4技术上采取过硬措施1、茶园种植牧草代替茶园铺草。1、茶园种植牧草代替茶园铺草。提供天敌栖息场所、提供茶园足够肥料养分,一举多得。牧草生物产量高,根系深,地下部份占近一半的生物量腐烂产生大量有机质,具有培肥、改良土壤作用;地上部份堆妪发酵后接种非转基因的非豆科植物固氮菌、土壤解磷菌、土壤解钾菌,这种高效生物有机菌肥施于茶园,彻底可以代替化肥。2、茶园采取放养蚯蚓的复合生态栽培。2、茶园采取放养蚯蚓的复合生态栽培。茶园种植牧草,牧草作肥料后,土壤有机质在半年之内得到显著提高,为放养蚯蚓提供了可能。蚯蚓的作用是松土、降解有机物、培肥土壤、省去茶园深中耕程序,同时收获高蛋白蚯蚓作饲料,可谓一举多得。3、不用农药的病虫害防治综合措施。茶园种植牧草提供天敌栖息场所,是害虫生物防治积极有效手段之一;茶园种植牧草复合蚯蚓放养,提供土壤丰富有机质、改良土壤通透性能、保水保肥性能提高,植株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提高,是病虫害的防治关键技术;根据茶叶生长特性的防护与遮阳树种植,有利于反抗病虫害;配合辅以及时采收、杀虫灯使用、色板粘虫、生物制剂防病治虫。⑻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市场分析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质量安全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有机食品迅速风靡全球。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有机茶作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营养最丰富、最安全的食品,越来越受到泛博消费者的欢迎,有机茶价格是同类品种普通茶叶的3-5倍,且供不应求。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特殊是西方国家相继对进口我国茶口槐一步削减关税,有利于我国茶叶出口。但是,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特殊是西方国家对进口我国茶叶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如从2000年7月1日起,欧盟茶叶进口国对茶叶进口实施了更为严格的农残检测标准,新标准较原来的标准高10-100倍,使我国茶叶出口受到了较大影响。有机茶就是在无任何污染地域,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有机农业方法生产出茶叶原料,在加工包装和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品污染,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认证,颁发证书的茶叶产品或者其再加工制品。1990年浙江临安的有机茶经荷兰颁证组织颁证出口,至199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开始进行有关有机茶的研究工作;1999年成立有机茶中心,开始了我国有机茶的认证。至今:全国共有200余家生产企业获得了有机茶认证。经审查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达12万余亩,生产有机茶4000多吨。我国有机茶主要是外销,我国有机茶出口数量占全年产量的60%o但是,我国有机茶还比较少,审查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仅占全国茶园面积的 0.7%,生产的有机茶仅占全国茶叶产量的0.5%,离市场需求量相差甚远。茶花油用途广泛,该品是天然茶叶籽油与茶叶花等,按比例浸泡而成的皮肤外伤用药。具有立竿见影的止血、止痛、止痒、消炎、生肌功效,主治刀伤、烫伤、烧伤、跌打损伤,对防止休克、清创液化、生肌愈合、皮肤溃疡、蚊虫叮咬、乌发黑发、破伤风预防等有特效;具有红花油、万花油、白花油的功效,据相关资料报导,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刀伤外用药达500吨。2市场前景分析茶叶作为非主食的饮料食品,在国内生活水平条件下,对人体生命健康有利的有机茶,作为高端消费食品容易为大众接受。而我国有机茶园面积仅占全国茶园面积的0.7%,生产的有机茶仅占全国茶叶产量的0.5%,且60%用于出口。世界茶叶总产量约为296万吨,而有机茶销售量约为6000T,且主要是红茶。止匕外,国内外消费者越来越注意到茶是一种低糖份、多营养价值的绿色饮料,茶叶消费量将逐步增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茶叶生产提供了一个良好发展机遇,世贸组织成员国将大大降低进口我国茶叶产品的关税。现在主要进口国的绿茶、特种茶进口关税明显偏高,如美国5.1%,法国、德国为6.7%,英国为6.9%,俄罗斯为12.72%,进口中国绿茶数量最多的摩洛哥为44.6%,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则分别为49.5%和67.58%,日本和韩国分别是340%和300%o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享受发达国家平均3.8%,发展中国家14%的关税水平,因此有望扩大绿茶和特种茶的出口。随着茶文化活动的兴起与茶叶深加工,多种药理功能开辟等科学研究的深入,对引导消费和开辟茶叶新的利用途径将起到推动作用,拓展茶叶的消费领域,拉动生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一方面茶叶市场的销量将会扩大;另一方面对茶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市场对茶叶的内外品质,特殊是卫生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惟独努力提高品质,实施优质品牌茶的战略,才干适应今后国内外市场的要求。以上可见,有机茶生产的市场空间大,附加值高,代表着食品发展前进的方向,具有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优势。本项目制定的有机茶产量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不存在市场过量问题。茶花油的加工主要原料为茶叶籽和茶叶花,在没有发明茶花油以前,均为茶园的废料,故其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1.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本项目严格按《有机产品标准》执行,其主导产品六安瓜片,我市历来在市场占有率高、声誉好,实施按有机产品标准改造后,产品质量性能自然更好,产品效益更高。本项目提出的茶园套种牧草、牧草发酵生产高效生物有机菌肥,放养蚯蚓的复合生态栽培模式,是我县有机茶栽培的技术创新,不仅能保证我县有机茶生产的顺利稳当实施,而且能提高茶品质量,稳定产品处于竞争优势地位。茶花油生产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市场销售价格仅为红花油、万花油、白花油的1/2,而功效过之而无不及,在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中具有无可匹敌的竞争优势。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和进度等在落实茶园有机种植到位的前三年转换期,有机转换期茶和普通茶并存;本项目实施到第四、五年,有机茶、有机转换期茶,三种茶采取不同包装,分不同档次、不同价格,利用现有销售体系完成销售。有机茶主要出口,国内采取上超市专柜方式进行。3市场风险分析本项目是我县现有生产、加工、销售能力下的经营体制改革与产品升级,产品升级为有机茶后,市场更加巨大,不存在市场风险。在有机茶、有机转换期茶、普通茶并存的时间内,主导产品茯砖茶耐收藏,根据我们拥有的市场销售份额,同样不存在市场风险。茶花油的原料来自于有机茶叶的副产品,价格便宜,功效与国际上同类产品等同,能够取代同类产品的进口,且能争取到出口,不存在市场风险。生产技术方案1工艺技术方案按照NY/T5198-200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实施,实行春茶与茯砖茶加工相衔接,配套建设冷库冷藏原料、初制品,提高加工设备利用率,减少单位产品加工成本。2工艺技术可行性和先进性国家《有机产品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NY5196-2002《有机茶》、NY/T5197-2002《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8-200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Y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等技术标准中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和细化指标。3名优茶加工技术3.1六安瓜片加工技术(一)工艺流程:采摘一摘片一炒片一烘干(二)操作要点:(1)采摘标准为多采一芽二叶,可略带少许一芽三四叶(2)将采来的鲜叶与茶梗分开,摘片时要将断梢上的第一叶到第三四叶和茶芽用手一一摘下,随摘随炒。第一叶制“提片”,二叶制“瓜片”,三叶制或者四叶制“梅片”,芽制“银针”(3)炒制时,每次投鲜叶100克摆布,翻炒1—2分钟,叶片变软,色泽变暗时,转至熟锅,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六安瓜片的颜色、香味之所以与其它茶叶不一样,其奥妙主要在于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4)拉毛火的后一天开始拉小火,每烘笼投叶5—6斤,火温不宜太高,烘到足干。拉老火,场面很大,木炭通红,火焰冲天,两个人抬着烘笼烘上3-5秒钟.拾下翻茶,如此这般,连续翻烘81次.直至叶片绿中带霜.趁热装桶密封。这样,六安瓜片就形成为了特殊的色、香、味、形。如宋代梅尧臣《茗赋》所言:“当此时也,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机制名优茶,当含水量达到10%时,可用茶叶提香机低温慢烘以提高茶叶香气,温度80-100℃,时间约30分钟,当手捏茶叶成粉末,含水量达到5-6%,并散发浓香时即可下机。5.4霍山黄芽加工技术4.1生产工艺霍山黄芽鲜叶细嫩,因山高地寒,开采期普通在谷雨前3-5天,采摘标准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黄芽要求鲜叶新鲜度好,采回鲜叶应薄摊散失表面水分,普通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晚制完。霍山黄芽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4.2生产流程1、霍山黄芽工艺流程:杀青一初烘一摊放一复烘一足烘结论与建议本项目经过全面论证,科学分析,专家评审一致认为:本项目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符合产业化、集约化生产大宗农业要求。项目建设地条件优越,茶叶资源丰富,生产工艺技术设计合理,加工生产设备先进,产品具有品牌优势,发展目标明确,内部管理严密。是投资少、见效快、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项目;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惠农产业,阳光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项目。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尽快组织资金,抓紧立项,组织实施,近快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万国鼎,《茶书总目提要•中国农业遗产研究集刊》,1958[2]王泽农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农业出版社,1988[3]农业部农业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编,《中国茶树优良品种集》,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4]孙宇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分析,2022[5]吴觉农主编,《茶经述评》,农业出版社,1988《甘肃农业科技》⑹孙之美,张秀彦,杜孝甫高效复合生物菌肥一一肥力高的特点及使用技术,1998(07)《甘肃农业科技》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8]王泽农,《茶叶生化原理》,农业出版社,1981投资总额+(第1-3年净利润+折旧)+3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本项目带动了全市多个有机春茶品种开辟;茶油副产品科技项目一个;本项目直接安排社会闲置劳动力上千人;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的阳光产业、福民产业。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农业部《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3、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辟产业化经营项目相关政策》;4、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局《有机产品标准》;5、农业部行业标准:NY5196-2002《有机茶》、NY/T5197-2002《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8-200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Y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等技术标准;6、《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考核管理规定(试行)》;7、国家计委、经贸委《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标准》;8、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9、安徽省“十一五”经济建设规划;10、《六安市鼓励投资的若干规定》;n、《六安市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3综合评价生态资源条件优越六安市茶区地处大别山北麓.海拔在200米一800米.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佛子岭、梅山、龙河口、晌洪甸、磨子潭等五大水库贯通其中,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寒暑温度分明,优越的生态环境非常符合茶叶生长要求。六安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拥有舒茶早、金鸡种、棋江种、独山中叶种等适宜栽培的茶树品种,孕育了六安茶叶优良的内在品质。历史名优茶品牌显赫六安是我国著名的古老茶区之一.据史书记载,汉代就有茶树的栽培利用,唐代霍山黄芽已成为当时名茶之一。在明清时六安瓜片茶更是作为朝廷贡品,解放后六安瓜片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宾,如2022年中俄文化年.胡锦涛主席就向普金总统赠送六安瓜片茶。除六安瓜片.霍山黄芽外,舒城兰花.金寨翠眉.华山银毫等均是省级知名品牌.受到泛博茶叶消费者的欢迎.六安市茶叶产业发展拥有显著的历史名优茶品牌优势。区域茶文化丰富六安市茶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千百年来皖西人民在采茶.制茶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六安茶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诗篇和赞誉之词。唐代大诗人李白称颂”扬子江中水.齐山顶上茶“,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赞誉”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竟有80多处提及六安茶。由此,六安瓜片2022年成功申报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茶叶是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茶叶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项目来源茶叶源泉于我国西南部,那里至今还生长着许多高大的野生乔木大茶树。传说在神农时代就知道茶能解毒,到了唐代,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民间饮茶逐渐普及。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就是唐代陆羽写成的。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种茶、制茶和饮茶经验。书中的许多内容,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意义。尽管我国劳动人民在茶叶生产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在解放前茶叶生产日益衰落,到1949年,全国茶叶产量惟独4.1万吨,出口量仅1万吨。新中国成立以后,茶叶生产虽然走过一些蜿蜒的道路,但总的发展是快的。1988年全国茶叶产量达到53万吨,出口茶叶19.82万吨,创汇4亿美元,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我国的茶区,南抵海南的五指山,北达山东的荣成县,西迄西藏的察隅河谷,东至台湾的阿里山,遍及18个省(市、区)的946个县(市)。纵横数千里,地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在260万平方公里内,都有茶的分布。世界各国的茶种、栽茶和制茶技术,以及饮茶风尚,也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由我国传播出去的,如日本从公元805年开始,直接由我国引种茶树。苏联、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也从19世纪开始由我国输入茶籽试种。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应许多国家的邀请,先后匡助许多亚非国家发展茶叶生产。目前全世界已有51个国家种茶,总产量达258万吨摆布。⑵项目建设背景2.1国家宏观政策建设背景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5个”一号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对六安市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过去的5年是农业发展最好,农业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加强“三农”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O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保护体系;坚持市场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因此大力发展我市茶叶产业,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五个”一号文件的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措施,国家宏观政策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2区域产业建设背景六安市是安徽省两大重点产茶区之一.2022年可采茶园面积40.4万亩.其中通过认证有机茶基地2.8万亩.绿色食品茶园认证4.2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25万亩.茶区主要分布在舒城.霍山、金寨、裕安、金安五县区86个乡镇,金寨、霍山两县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全市已形成为了以六安瓜片为首.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兰花等众多名优茶共同发展的格局.2022年干茶总产量13万吨.产值近5亿元.主产区茶农人均茶叶纯收入1000元摆布,茶业已成为六安泛博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E3]我市茶园种植粗放标准不高虽然六安茶园面积较大.但区域化、规模化尚未形成.良种化程度不高.相当一部份是低产茶园.茶树品种老化.稀疏分散.加之管理粗放、重采轻管.导致茶叶产量低.质量不高.效益不理想。截至2022年.经过认证的有机,绿色茶园面积仅7万亩.这些都制约了六安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同时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短六安茶叶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存在大量的个体小茶厂.大部分设备简陋且老化.卫生条件差、加工水平及管理落后.导致茶叶生产力低下.茶叶的质量卫生难以保证,,近年来公司+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