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莆田文化生活调查报告_第1页
家乡莆田文化生活调查报告_第2页
家乡莆田文化生活调查报告_第3页
家乡莆田文化生活调查报告_第4页
家乡莆田文化生活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乡莆田文化生活调查报告因为疫情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也随之遇冷。以民间信俗文化见长的莆田,文化生活也在接受中尝试摸索新的出路。2022年即将过去,梳理今年发生的文化事件,试图整理出一份莆田版文化答卷。疫情后,文艺抗疫首先复工复产。蜴够优先〃力吠新媒体传播力度,近300条10万+新闻、公告、资讯市斯B录疫倩发展;防控疫情视频《同心战疫我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我在春天等你》先后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播出。微视频《福建莆田:海娃溪游记》在由〃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主办的"我爰我的祖国〃微视频、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T奖;《五朵金花〃疫"线绽放》被评为2022年上半年"中国梦福建故事"短纪录片征集三类作品……家国同心,这一刻没有藩篱的文艺形式把爱与感动注入城市复苏脉搏。疫情也给城乡社会管理体系带来一次大考。莆田以文明实践为主线,把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文化点串成文明点,催开文明花。将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三心”合为文明实践中心,线上建系统、线下搭平台、招纳志潴、布局月薪网,哧荫时代的文B腌风集〃三地〃为"一地〃,将镇(街)文明实践所依托在各地现有的教育基地、科普基地、文体基地的阵地资源,融为文明实践基地,文明莆田风帆高扬。妈祖文化与"国字号〃非遗莆仙戏在特殊的2022年也迎风奔跑。第五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暨第二十二届中国•莆田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在湄洲岛举行,带动农业发展、健康产业、旅游业态、高新技术等方面的项目合作签约30个,总投资220亿元。电影《妈祖回家》全国上映,影片用独特视角诠释两岸人民难以割舍的血脉情缘和妈祖文化的巨大魅力,引起两岸观众共鸣。下半年,文化莆田收获诸多惊喜:成功蝉联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木雕《清明上河图》作者郑春辉获得“大国工匠”称号;迎来湄洲岛5A景区的升级;建成60周年的东圳水库,通过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实地复核;由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创作排演的莆仙戏《踏伞行》被评为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12月亮相首届中国-东盟文化艺术周戏剧展演暨第八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入选第二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成绩与挑战并存,在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过程中,成立莆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委员会W专家顾问组,在《莆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莆田市兴化府、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全域规划中,留住、留好地方文脉,步步为营地在守"旧"中〃嬉"新。落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工作部W,〃发布一批",发布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6个;"启动一批",12个项目正在施工8个,进入招投标程序4个;“展U批",11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并向市民开放;〃完成T比〃,4个项目已全g院匚传承优秀莆阳文化,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传统工艺振兴工程、莆仙戏抢救保护工程,还须久久为功,持续增重。新年将至,过莆田人自己的年,寻的是那熟悉的老滋味。荔城区〃走出去〃〃引进来〃哺育文旅新热土8月7日,荔城区阔口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开放,开启社区生活新模式。随后莆田"邻里中心〃遍地开花。今年,荔城区把惠民工程摆在提升市民文化生活重要位置,在公共服务领域取得新成效。黄石镇桥兜村、拱辰街道张镇村、黄石镇华中村、北高镇渡岭村等30多个村居加大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力度,体育场地数量与2022年相比增加73个,体育场地总面积为115.08万平方米,全区人均占地2.19平方米,超额完成"十三五〃计划。止匕外,积极组织推荐莆田市曙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莆田威力艾健康咨询有限公司、青春之家(福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申报福建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引导体育企业实施品牌战稍不断做强做精。荔城区文化馆在西天尾镇后黄村直播,介绍荔城^遗文化。(资料图片)受疫情影响,旅游业遇冷,荔城区实施"走出去""引进来〃两步走战略,开放文旅战线招商,北上考察调研,对接北京专业文旅运营公司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及运营找秘方。眼下,该街区庙前路和坊巷基本完成古街风貌修缮,县巷、后街、衙后路、大路街等进入修缮施工阶段,招商和业态哺育等工作同步日前,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发布,荔城区五府桥、龙山汀渚桥、洞湖龙江陡门、白际灵宫、斗南奉政祠、东甲镇海堤记念馆、北高永禄书院等11家单位入列。聚焦保护传承,为文化遗产保驾护航,荔城区不仅重点盘点保护文化遗产老宝贝,同时通过科学研判,全面提升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大刘白第、伯棠医院、崇功祠已开展文物维修工作,做好新时代守门人。城厢区传承保护发力云上招商建设村(社区)18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投资954万元对全区未实现有线广播村村响的53个村进行全覆盖……今年,城厢区公共文化场所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在文化保护传承领域,城厢区着重开展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工作。推荐南山月峰寺、后山法林寺、马院白马院宫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评选城厢区第二批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人,推荐申报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人。落实文物的〃四有〃(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工作,对龙德井片区中的万寿庵、龙德井以及城北片区的西岩广福寺、西隐寺设立文物保护单位标志进行保护。东汾皂隶舞表演易振环摄在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方面,该区组织重点非遗3个项目多件实物作品参加海峡非遗博览会;组织非遗小吃项目16个、商家5个点,参加莆田市首批非遗小吃商家评选申报;组织市级项目2家、区级项目3家,参加非遗购物节;推荐2名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省非遗见面会抖音直播活动……同时,大力推进文旅项目招商,举办城厢区文旅战线招商云端推介会,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城厢独特的文化元素和丰富的旅游资源。2022年,共策划对接文旅产业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46.82亿元。其中,竣工投产项目1个、前期项目1个、意向签约项目2个、正在洽谈项目8个。秀屿区以文化旅拓展新业态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驻地旧址林氏宗祠、英田林氏宗祠等文物保护单位开辟为爱国主义和廉政教育基地,社会效益和宣教阵地作用显著;汀港特色民居建设成汀港民俗馆,展示汀港村的风俗世情,参观人气颇旺;平海天后宫、东庄青峰岩、东庄嵩山寺仙姑妈祖庙、肆头天云洞等发挥品牌效应,助推文化旅游发展;以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和玉皇文化为纽带,推动对外对台交流合作。今年,秀屿区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教育产业优势。此外,该区还创新利用方式,拓展利用模式,鼓励发展"文化+""非遗+〃新业态,多措并举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在"七夕〃上塘银饰缤纷季活动中,开展〃非遗+文创〃活动,展示宣传非遗工艺;不间断地举办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展示、体验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秀屿区玉雕(非遗项目)展览、秀屿区首届非遗小吃商家评选等活动,积极组织推荐非遗传统工艺精品参加省、市非遗传统工艺精品展览和文物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创作大赛,营造文化遗产保护良好氛围。涵江区助力申报历史名城涵江区委、区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扎实开展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助力莆田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东起霞徐街,西至白塘街,南至集奎老街万寿桥,北至宫口河,涉及青年、延宁、楼下、涵西、保尾、前街、集奎、霞徐8个社区,总面积56.79万平方米。其中,核心保护范围20.48万平方米。修缮一新的东方二十五坎再现水乡柔情。黄智三摄涵江区高起点规划街区水脉,依托涵江区水环境综合管理一期工程建设,于今年7月16日启动水心河整治工作,开展清淤、河岸加固、沿河排污管道修复等。聚焦重点区域,投资800多万元用于真实保护街区,改善基础设施与居住环境,完善街区功能,房屋征收、文物修缮、建造丈量、公产摸底等工作有序开展。对街区范围内列入省住建厅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城区派出所旧址、真华堂、黄氏民居等6处历史建造,开展测绘建档、规范挂牌保护及修缮保护维护和活化利用等工作,并积极发动民间资金对历史建造进行修缮重建。红砖骑楼,光影交织。经过修缮,萝苜田街区里的东方二十五坎重现昔日风采。老街区吸引大批年轻人入驻,康国政、黄丽丽、安安等年轻人将文创文旅软硬件资源聚合形成团体,参预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协力打造现代商业需求的新商贸生态圈基地。仙游县大美仙游打造三张王牌精彩的文艺表演、特色农产品展销、丰富的体验活动,10月2日,2022年第五届书峰乡村文化旅游节暨农特产品展销节活动举行;10月3日,以"两岸情・丰收颂”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仙游分会场暨仙游县第五届文旦柚、第四届甜柿文化旅游节在度尾镇举行……今年,仙游县环绕〃把仙游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工作目标,推动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开展旅游品牌创建等工作,做好〃生态、文化、工艺"三篇文章,全力打造旅游强县。在仙游书峰乡村文化旅游节上,果农喜获枇杷丰收。张力摄为展示非遗技艺、文化魅力,今年,仙游县共举办中国(仙游)红博会、世界木文化节、仙作中国行、仙作文化周等活动,积极鼓励企业创办博物馆,现有德古博物馆、福森博物馆、仙游竹木人家文化艺术博物馆等多家民办博物馆。立足地方优势,仙游着力把"红木香〃转化为“产业香"。全县已形成仙作供应链平台、京东(仙游)数字经济产业园、园区平台(〃一溪一街四走廊〃、〃三园六个城"、8个淘宝镇、15个淘宝村)、服务平台(9个行业协会)等多个立体发展平台。截至目前,该县共靛典磋家具"六编A雕’、古玩布艺、国画、油画、漆画、唐卡等生产厂家4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艺企业156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22年产值440亿元。北岸经开区立足特色资源打造文化强区近日,北岸经济开辟区新增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港里受符井、港里造像塔、莆禧八卦井、梯亭石塔、西域郑氏民居、大参将胡公遗爱碑、西龙寺碑近年来,北岸加大力度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切实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妈祖文化作为北岸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妈祖信众需求,促进妈祖文化交流活动,北岸积极推进贤良港天后祖祠朝圣下广场项目,该项目落成仪式于30日举行。12月19日,北岸孝文化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妈祖阁一楼举行。陈强摄得益于对移风易俗常态化、基层管理人性化的持续探索和生动实践,近年来,北岸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文体活动在推动移风易俗中的作用,结合当地乡村文化特点,在辖区38个村(社区)组建100多支群众文艺队伍,涵盖十音八乐、广场舞、健身操、车鼓队、太极拳、合唱团等各种文艺门类,形成文脉民俗有传承、百姓生活有温度、乡村教化有内涵的独特风俗人文。12月19日,北岸孝文化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妈祖阁一楼举行,基地内设四个展区,全面展现优秀孝道文化实例,成为北岸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打卡地。今年,北岸全方位深化全区上下学孝、论孝氛围。湄洲岛升级5A认证擢升景区标准12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示,拟确定21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莆田市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榜上有名。为创〃5A〃,湄洲岛做足了准备。妈祖安全塔、大牌坊、盼归亭、源流馆、妈祖故居,随着天妃故里遗址公园逐斩完善,湄洲岛又多了融妈祖文化、自然景观、园林艺术千俗的独特人文景观。此外,今年湄洲妈祖祖庙还着力开辟建设祖庙后山片区,优化妈祖文化影视园观光资源,打造旅游示范景区。第二十二届中国•莆田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湄洲岛天后广场举行。卢德山摄随着持续加大对基5出设施建设、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