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字词解释篇(教师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文言文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纽带。从小学开始进行文言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美好的意思。文美好的意思。文美好的语言文章言文言文美好的语言文章言文言文表述,记载等意思。表述,记载等意思。文文作品、文章等意思。作品、文章等意思。解词方法①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解词方法①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③遵循四个原则:③遵循四个原则:1.联(联系课内,知识迁移);2.组(链字组词,结合现在);3.转(转换表述,转换词性);4.猜(联系上下,大胆猜测)。文言实词文言实词。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文言实词文言实词。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字词解释篇字词解释篇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文言虚词。虚词着重掌握的有:文言虚词。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1(2023·浙江金华·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欧阳询观古碑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为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袭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节选自《书林记事》【注释】①行:赶路.②索靖:晋朝书法家,③伫立:长时间地站立。④布裘:展开皮衣。⑤因:于是。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①唐欧阳询尝行____________
②数百步复反____________③及疲____________
④三日方去____________【答案】1.曾经返回等到离去【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唐欧阳询尝行”意思是欧阳询曾经有一回骑马赶路。尝:曾经。“数百步复反”意思是走了几百步又返回来。反:返回。及疲:等到疲劳的时候。及:等到。三日方去:三天三夜方才离去。去:离去。【点睛】参考译文:唐代的欧阳询在做太子率更令时,出行时看到了一块古碑,写在上面的字是索靖所写,就停下马来观看,很久才离去,离开数百步又回来,从马上跳下来站着看,疲倦了就以地为席坐下观看,还在这块碑下住下来,三天后才离去。2.(2023·湖南岳阳·小升初真题)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练习。塞翁失马①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③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④。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⑤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注释:①塞上:长城一带。塞,边塞。②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③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④髀(bì):大腿骨。⑤引弦(xián):拿起武器。1.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近塞上之人:_______
A.靠近
B.亲近②有善术者:_______
A.善良
B.擅长、精通③马无故亡而入胡:_______
A.逃跑
B.死亡2.下列各组中“之”字与《学弈》中“虽与之俱学”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近塞上之人 B.人皆吊之C.此独以跛之故【答案】1.ABA2.B【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①近塞上之人: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其中“近”的意思是靠近。故选A。②有善术者: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其中“善”的意思是擅长、精通。故选B。③马无故亡而入胡: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其中“亡”的意思是逃跑。故选A。2.本题考查的是一字多义。分析题干可知,《学弈》中“虽与之俱学”中的“之”代词,是指(那个专心学奕的人)。A.近塞上之人: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之:指居住的人。B.人皆吊之:人们都前来慰问他。之:代词,指所说的事物,文中指塞翁。C.此独以跛之故: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之:助词,用作书面语。故选B。【点睛】参考译文: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3(2023·河南驻马店·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1)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
(2)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3)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
(4)非然也__________【答案】1.引,拉代词,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因为这样【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1)思援弓缴而射之: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援:引,拉。(2)虽与之俱学: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之:代词,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3)为是其智弗若与: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为:因为。(4)非然也:不是这样的。然:这样。【点睛】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4.(2022·浙江金华·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②以为轮,其曲中规③。虽有④槁⑤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⑥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注释】①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②: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③规:圆规。④有,通“又”。⑤槁,枯。⑥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1.请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1)学不可以已:________
(2)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____(3)虽有槁暴:________
(4)使之然也:________【答案】1.停止代词,指冰。晒这样【解析】1.本题考查了对文言字词的理解。(1)“学不可以已”的意思是: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已”的意思是停止;(2)“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意思是:(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之”代指冰;(3)“虽有槁暴”意思是:即使又被风吹晒而干枯。故“暴”同“曝”,晒干;(4)“使之然也”意思是: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故“然”这样。【点睛】参考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熨木使弯曲成车轮,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5.(2023·安徽合肥·五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为设果,果有杨梅。_______(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______【答案】1.摆放,布置。听说。【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1)句意:杨氏子为孔君平摆放水果,水果中有杨梅。设:摆放,布置。(2)句意: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闻:听说。【点睛】参考译文: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6.(2023·山东德州·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根据课文内容,选出每句中“之”字的含义。之:A.弈秋的教导
B.鸿鹊
C.他,这里指前一个人
D.的(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3)思援弓缴而射之。()(4)虽与之俱学。()【答案】1.DABC【解析】2.本题考查的是一字多义。(1)句意为: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其中“之”的意思是“的”。故选D。(2)句意为: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其中“之”的意思是“弈秋的教导”。故选A。(3)句意为: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其中“之”的意思是“鸿鹊”。故选B。(4)句意为: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其中“之”的意思是“他,这里指前一个人”。故选C。【点睛】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7.(2022·广东惠州·四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1.照样子,用组词的方法理解下列带点字的意思。例;凰恭勤不倦(疲倦)
(1)胤恭勤不倦()(2)家贫不常得油()
(3)博学多通()【答案】1.勤勉贫穷精通【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字词理解。(1)胤恭勤不倦: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其中“勤”的意思为勤勉。(2)家贫不常得油:(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其中“贫”的意思为贫寒、贫穷。(3)博学多通:知识广博,学问精通,其中“通”的意思为精通。8.(2022·广东云浮·四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选文中的“之”字的意思是(
)A.结构助词,的。B.指代李太白C.指代铁杵。D.指代老媪。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1)是:______
(2)方:______
(3)还卒业______【答案】1.D2.这正在回去完成了学业【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解释。“问之”的意思是问老媪,“之”字的意思是指代老媪。故选D。2.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解释。(1)“过是溪”的意思:(李白)经过这条小溪。是:这。(2)“逢老媪方磨铁杵”意思是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方:正在。(3)还卒业: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点睛】参考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9.(2021·浙江金华·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怀素练字怀素居零陵①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②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注释】①零陵:今湖南零陵。②庵:住所。1.联系上下文,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乃种芭蕉万余株_______
盘板皆穿_______名其庵曰“绿天”_______
贫无纸可书_______2.“乃漆一盘书之”中“之”的用法和下面相同的一项是()A.通国之善弈者也 B.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答案】1.于是,就穿透命名书写2.B【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乃种芭蕉万余株: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乃:于是。盘板皆穿:板子和木板都被磨穿。穿:通过,透过。名其庵曰“绿天”: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名:命名,取名。贫无纸可书: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书:书写。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乃漆一盘书之”的意思是又漆了一个木盘来书写。之:代词,指字。A.句意:全国的下棋高手。之:助词,的。B.句意:反复地书写,最后木盘和方板都被磨穿了。之:代词,指字。C.句意: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之:助词,的。故选B。【点睛】参考译文: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贫穷得没有纸来写,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蕉叶来挥文洒墨,把他的庵命名为“绿天”。这样还是不够书写,又漆了一个木盘来书写,又漆了一块方板来书写,反复地书写,最后木盘和方板都被磨穿了。10.(2021·湖南长沙·小升初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②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心神安适)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其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注释】①蹊:踩,践踏;②曷:通“何”为什么。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听已()
(2)或牵牛来责蹊田()(2)父怒,挞之()
(4)冕因去()【答案】1.以后有人打离开【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字词解释。(1)听已:听完以后。已:以后。(2)或牵牛来责蹊田:有人责备说踩了他们的田。或:有人。(3)父怒,挞之: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挞:打。(4)冕因去: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去:离开。【点睛】参考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责备说踩了他们的田,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对他感到惊异,就收(录取)他为弟子,王冕努力学习,于是成为当时的大儒。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子罕弗受()
(2)以示玉人()(3)故敢献之()
(4)不若人有其宝()【答案】1.接受给……看所以不如【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字义。(1)“子罕弗受”意思是子罕不接受。受:接受。(2)“以示玉人”意思是把这块玉给琢玉的人看。示:出示。(3)“故敢献之”意思是所以我才敢把它献给您。故:所以。(4)“不若人有其宝”意思是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不若:不如。【点睛】参考译文: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石,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把它给雕琢玉器的工匠看过了,玉匠认为是一块宝玉,所以敢把它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石作为珍宝;如果把玉石给我,那么两人都失去了珍贵的东西,不如我们各人都固守自己的珍贵的东西。”2.文言文阅读理解。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②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④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注释:①诵:背诵。②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③喧:遗忘。④戒:警告。1.解释画线的子的含义。(1)孟子辍然中止()(2)呼而问之:“何为中止?”()2.在文中找出同义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1)失:__________
(2)此:__________【答案】1.……的样子什么2.喧是【分析】翻译:孟子年少的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再背。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并问他说:“为什么要中间停下来了?”孟子回答说:“有些忘记了,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用来警告孟子,说:“这些丝断了,能再继续织吗?”从此以后,孟子不再遗忘了。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1)“然”位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2)“何”位于句首,且末尾为问号,可知“何”是疑问词,表示“什么”。3.本题考查学生查找同义词的能力。学生需要先理解本字的意思,再回到原文查找其同义词。(1)“失”的意思是失去,遗失。结合文章注视可知“喧”的意思为遗忘,二者为同义词。(2)“此”是代词,表示这。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自是之后”翻译为从此以后。“自”意思为从,“之后”为以后,由此可知“是”的意思是此。二者为同义词。3.文言文阅读。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①狙之欲。俄而匮②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③之日:“与若芋④,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日:“与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注】①充:满足。②匮:缺乏,不足。③诳(kuáng):欺骗,迷惑。④茅(xù):栎实。1.在《古汉语常用字典》中,“损”字的义项如下:①减少②损害③丧失。“损其家口”中损”,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宋有狙公者
者:______
(2)狙亦得公之心
得:______(3)俄而匮焉
而:______
(4)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之:______【答案】1.①2.…的人了解,懂得不久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分析】译文: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他很喜欢猕猴,他家养了一大群猕猴,养猕猴的人能理解猴子们的意思,猕猴们也能够懂得狙公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口粮,也要满足猕猴的欲望。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吃橡实的数量,但又怕猕猴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猕猴说:“给你们的橡实,早上三个,晚上四个,足够吗?”猴子们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足够吗?”猴子们听了都顺从了,感到很高兴。1.本题考查的是加点字词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损其家口”的意思是他宁可减少全家的口粮,所以“损”的意思是减少。2.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结合语境的特点及含义进行分析。(1)“宋有狙公者”意思是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所以“者”的意思是什么样的人。(2)“狙亦得公之心”意思是猕猴们也能够懂得狙公的心意,所以“得”的意思是了解,懂得。(3)“俄而匮焉”意思是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所以“而”的意思是不久。(4)“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意思是但又怕猕猴不顺从自己,所以“之”的意思是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文言文阅读。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答案】1.下棋这样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智力2.C【解析】译文:弃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弃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弃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奔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模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1.此题考查字词的识记能力。①使弈秋诲二人弈。句意:让弃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弈:下棋。②非然也。句意:不是这样的。然:这样。③思援弓缴而射之。句意: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④为是其智弗若与。句意: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智:智力。3.考查了对句式的理解。“奔秋,通国之善奔者也”是判断句,A、B、D与之相同。C.不同,“甚矣,汝之不惠”是倒装句,状语提前。5.阅读《乘船》,回答下列问题。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歆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下面句中的“之”与“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歆辄难之 B.默而识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D.友人惭,下车引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俱乘船避难()(2)幸尚宽()(3)纳其自托()(4)遂携拯如初()【答案】1.C2.都,一起幸而,恰巧接纳,接受救助【解析】译文: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1.考查多义字。“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的”。A项“之”是代词,代替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这件事。B项“之”是代词,指所要记的对象。C项“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项“之”是代词,他(指元方)。2.考查词语的解释。先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楚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狂泉昔有一国,国有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唯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恙。国人既并狂,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共执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具。国主不任其苦,遂至泉所酌水饮之,饮毕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众乃欢然。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汲()
②既()
③执()
④任()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
愿为市鞍马 B.疗其狂疾
其狂若一C.莫不毕具
饮毕便狂 D.众乃欢然
蒙乃始就学【答案】1.打水已经抓住承担、承受2.D【分析】译文:从前,某国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国内的人喝了这泉水,没有不发狂的。只有国君食用井水,不患狂病。全国的人已经都狂了,反而认为国君的不狂是真狂。于是合伙捉住国君,要治疗他的狂病。他们对国君又用火艾烧,又拿银针扎,又熬药汁灌,什么办法都施出来。国君受不了折磨,也只好喝下“狂泉”,也开始发狂。国家群臣大小,个个都颠狂成一个样子,大家才欢心乐意。1.本题考查的是解释加点字词,结合语句所在语境进行分析。“唯国君穿井而汲”意思是只有国君食用井水,所以“汲”的意思是打水。“国人既并狂”意思是全国的人已经都狂了,所以“既”的意思是已经。“共执国主”的意思是于是合伙捉住国君,所以“执”的意思是抓住。“国主不任其苦”意思是国君受不了折磨,所以“任”的意思是承担、承受。2.本题考查的是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结合原文的语境进行分析。在本题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D项。A项:“反谓国主之不狂为狂”意思是反而认为国君的不狂是真狂。“为”的意思是“是”。“愿为市鞍马”意思是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为”的意思是“为此(指代父从军)”B项:“疗其狂疾”意思是要治疗他的狂病。“其”是指他的。“其狂若一”意思是个个都颠狂成一个样子,“其”是指每个人。C项:“莫不毕具”意思是什么办法都施出来。“毕”的意思是都。“毕便狂”意思是也开始发狂。“毕”的意思是开始。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以学自损不如无学夫①学者②,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③。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颜氏家训》)注释:①夫:发语词。②学者:学习的人。③鸱枭:两种鸟。古人认为是恶鸟。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字词。(1)所以求益耳___________(2)人疾之如仇敌__________(3)恶之如鸱枭__________(4)凌忽长者__________【答案】1.是为了怨恨,痛恨厌恶,讨厌轻视【解析】译文:说到学习这件事,本是为了求取知识的。看到别人只读了十卷书,便自高自大起来,轻视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以至于)别人怨恨他就像怨恨仇敌一样,厌恶他就像厌恶恶鸟一样。像这样用学习到的东西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本题考查的是对字词的解释,结合原句的内容进行分析。写出相应的解释即可。(1)本句话“所以求益耳”意思是本是为了求取知识的。“所以”的意思是是为了。(2)本句话“人疾之如仇敌”意思是(以至于)别人怨恨他就像怨恨仇敌一样。“人疾”的意思是怨恨,痛恨。(3)本句话“恶之如鸱枭”意思是厌恶他就像厌恶恶鸟一样。“恶之”意思是厌恶,讨厌。(4)本句话“凌忽长者”意思是轻视长者。“忽”的意思是轻视。8.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据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选自《鹤林玉露》)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张乖崖为崇阳令()(2)乖崖命杖之()(3)尔能杖我()2.解释句中的“自”字。(1)一吏自库中出()(2)自仗剑下阶斩其首()【答案】1.做用木棒责打你2.从自己3.责问他,查出钱是库房中拿出来的。【解析】译文:张乖崖在崇阳当地方官。有一个库工从库房出来,张乖崖看见他的鬓傍巾下藏有一钱,就责问他,查出钱是库房中拿出来的,张乖崖就命令下属棍棒惩罚。那个库工狡辩,说:“一文钱,小事情,你怎么能棒打我呢?你就算能棒打我,也不能杀我。”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日偷一钱,千日偷千钱,时间长了,绳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他就自己走下台阶,用剑就将那个库工斩了。然后到府中详细说明经过揭发自己的罪行。1.本题考查的是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写出字词的解释即可。(1)本句话中“张乖崖为崇阳令”意思是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所以“为”的意思是做。(2)本句话中“乖崖命杖之”意思是张乖崖就命令下属棍棒惩罚,所以“杖”的意思是用木棒责打。(3)本句话中“尔能杖我”意思是你就算能棒打我,所以“尔”的意思是你。2.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解释,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进行分析。(1)本句话中“一吏自库中出”意思是有一个库工从库房出来,所以“自”的意思是从。(2)本句话中“自仗剑下阶斩其首”意思是然后到府中详细说明经过揭发自己的罪行。所以“自己”9.文言文阅读。神童庄有恭①粤中②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③,偶入将军府,将军方与客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喷沙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半自动打码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氯乙烯棒长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版鞋子环保材料研发与应用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房产抵押贷款逾期罚息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收益分成合同4篇
- 起重吊装安全管理制度(共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电商平台销售返利协议3篇
- 机电矿长考试题及答案
- 建设工程测绘合同协议书
- 2024年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 神农架研学课程设计
- 文化资本与民族认同建构-洞察分析
- 2025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
- 【超星学习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南开大学)尔雅章节测试网课答案
- 《锡膏培训教材》课件
-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
- 福建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费用参考指标
- 2024年中国工业涂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投资方向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化工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考试卷(后附答案)
- 工伤赔偿授权委托书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