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两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1课第1页学习古诗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读诗句,悟诗意。第2页亦奇
duàחchŭgūfān断楚孤帆第3页
唐代诗人李白天门中止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第4页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出色诗人,也是我国最伟大诗人之一。号青莲居士。四川绵州昌隆人。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诗以磅礴雄伟气势、炽烈奔放情感、丰富奇丽想象、大胆惊人夸大、清新自然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艺术形象,到达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艺术效果,被称为"诗仙"。
第5页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止/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看,往远处看。第6页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在江北叫西梁山,在江南叫东梁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第7页第8页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止/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远看天门山)第9页
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长江两岸,在江北叫西梁山,在江南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行同门户。
楚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称流经这里长江为楚江。
开:通。词语注释第10页
朗诵这首诗时,一定要感情地读出“磅礴(pángbó),雄壮,充满阳刚之气。”第11页天门/中止/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清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第12页楚
帆孤断duànchǔgūfán中止断开楚江清楚孤帆孤独帆船风帆第13页天门中止楚江开了解词语:天门—高高天门山。中止—中间断开。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楚江开—被长江水拦腰劈开。第14页
天门中止楚江开,
开----断开。高高天门山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第15页1、第一句“天门中止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楚江,冲破天门飞跃而去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联想:天门两山原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江流。因为楚江怒涛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止而成为东西两山。
(借山势写出了水汹涌)第16页碧水东流至此回。了解词语:碧水—碧绿江水。东流—从东流下至:到;此:这儿,这里;回:旋转,盘旋。至此回—流到这里,就盘旋。因为东、西梁山夹在长江两岸,江水流到这里打盘旋。第17页
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绿江水东流到此盘旋澎湃。第18页碧第19页2、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天门山对汹涌飞跃楚江约束力和反作用。因为两山夹峙,浩阔长江流经两山间狭窄通道时,激起盘旋,形成波涛汹涌奇观。假如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奇险。第20页天门中止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前两句诗意思:高高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劈开,成为两山,碧绿江水飞跃东流,流到这里突然盘旋澎湃,向北流去。
1、断、开,这两个动词描绘出江水声势浩大。
2、回,字写出了江水盘旋湍流而激荡,气势不可阻挡。第21页两岸青山相对出第22页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青山相对耸立。相:相互第23页
孤帆一片日边来第24页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叶孤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了解下面词语:孤帆:帆:船上挂在桅杆上布篷,常被用来代指船。孤:单独、一个。孤帆:指一只小船。第25页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后两句诗意思:两岸青山相互对耸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只小船从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1、出,字写出了静止不动山带上了动态美,十分逼真地表现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姿态。2、日边来,写出了诗人望天门山位置,是在孤帆上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情景。第26页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立脚点和表现诗人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一片孤帆”。
第27页
高高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劈开,成为两山,碧绿江水飞跃东流,流到这里突然盘旋澎湃,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相互对耸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只小船从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小资料袋:天门中止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整首诗意思:第28页
这首诗描写了雄伟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身临其境感觉。第29页天门中止楚江开第30页碧水东流至此回第31页两岸青山相对出第32页孤帆一片日边来第33页
表示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感情。第34页欢迎欣赏长江美景第35页第36页第37页第38页第39页第40页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歌曲观赏第41页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晴方好,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水光潋滟山色空蒙liànyànyìzhuānɡ第42页宋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辽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大、比喻,独具格调。第43页饮湖上初晴后雨饮湖上:在西湖上饮酒。诗人在西湖上游宴饮酒,起初阳光明丽,以后下起了雨。第44页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第45页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第46页湖:指杭州西湖。潋滟:波光闪动样子。空蒙:云雾迷茫样子。词语注释潋滟空蒙第47页湖:第48页湖:指杭州西湖第49页第50页第51页第52页第53页第54页第55页第56页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第57页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注释:
潋滟:波光闪动样子。晴:晴朗。方好:恰好
空蒙:云雾迷茫样子。亦:也。
奇:奇妙。第58页水光潋滟晴方好1、诗句中哪个字提醒了我们天气?2、诗人告诉我们晴天西湖是什么样?理诗句晴
在灿烂阳光照耀下,水波荡漾,波光闪闪样子第59页水
光
潋
滟晴天西湖,水上波光闪动,十分刺眼,漂亮极了。第60页山色空蒙雨天西湖,云雾迷茫,别有一番奇妙景色。第61页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诗意:
水上波光粼粼,晴天西湖景色多么美好。山色迷茫,雨中景致也很奇妙。第62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欲:想,假如,想要。西子:西施淡妆:淡雅朴素妆饰。抹:涂脂抹粉。浓抹:浓艳华丽打扮。相宜:适宜,适当。第63页1.“欲把西湖比西子”中“西子”是谁?2.诗人为何要把西湖比作西施?西施因为西施是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美女,说明了西湖美。因今后人也称西湖为西子湖。第64页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是春秋末期越国人,姓施,名夷光,世居苎(zhù)萝山苎萝村。苎萝山现属绍兴诸暨市城关镇。苎萝有东、西两村,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叫她“西施”。第65页西施第66页第67页西湖十景曲院荷风苏堤春晓断桥残雪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南屏晚钟柳浪闻莺双峰插云花港观鱼雷峰夕照第68页诗意: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总是那么漂亮多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第69页诗意:
水上波光粼粼,晴天西湖景色多么美好。山色迷茫,雨中景致也很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总是那么漂亮多娇。在西湖上边饮酒边观赏先晴后雨时美景第70页
这首诗是写西湖在不一样气候下展现不一样风姿,表示了作者热爱大自然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慢性脓胸患者护理查房
- 小白脱白系列课程
- 感应与灵敏度
-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际沟通与礼仪》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方音乐史与作品欣赏(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杜郎口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天津市西青区2024-2025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练习(一)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小兔和乌龟课件
- 海南大学《食品工程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新改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精编版)
- 颈腰椎疼痛预防与危害
- 老人夏季腹泻预防和治疗
- 海底捞销售净利率分析报告
- 安全警示教育护理课件
- 佛教协会学习管理制度
-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度评价表(DAS28)
- A4纸笔记本横格线条打印模板
- 2023年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事业编制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完整性和编制水平
-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共读指导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