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同名10425)_第1页
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同名10425)_第2页
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同名10425)_第3页
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同名10425)_第4页
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同名104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页共19页考生须知;

1.本科目考试时问15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磨砺三十年,陈长方的书法融真、草、篆、隶于一炉,走出窠(kē)臼,自成遒劲风骨,其作品《观云》“提顿藏露,张弛有度”,已初臻(zēn)“拙、重”的真妙。B.一些人虽然每天花费不菲(fěi)的的时间阅读报刊,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各种奇闻逸事、庸俗的雷人八卦(guà),这种阅读行为,一言以敝之可称为“浅阅读”。C.昔日,放爆竹和吃饺子是过年的盛事。而今,观看春晚也算一大盛景。政府想着办法尽(jìn)可能给百姓准备一场晚会。晚会明星荟萃,载(zài)歌载舞,精妙绝伦。D.被称为主子的人背对沉默,玉树般挺拔的身躯俨如高垣睥(pì

)睨的城墙巍然屹立。面容被一张雍华威武的金模(mú)面具掩盖着,黑洞洞的眼眶有说不出的森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中国的文人历来有出游的嗜好。【甲】李白的狂放,除了金樽对月“将进酒”,还是仗剑浩歌“行路难”;而在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途中,大诗人陆游有不同于“铁马冰河”的全新感受。【乙】相对于逼仄的书斋来说,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缤纷浩阔的人生体验,“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这又是何等的令人神往!于是,他们打点一下行装,收拾起几卷得意的诗文,潇潇洒洒地出门了。【丙】一路上访友、拜客,登临名胜,走到哪里把诗文留在哪里。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些彬彬弱质的文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要消磨在旅途中,而驿站,便成了他们诗情流溢和远游行迹的一个汇聚点。2.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还是B.逼仄C.潇潇洒洒D.汇聚3.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原创】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原创】A.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要用于实现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观测脉冲星等科学目标和空间飞行器测量与通讯等。B.《传灯》在黄梅戏剧本的基础上,通过电影的艺术手法,巧妙地串联黄梅戏、禅宗祖师传说两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为一体。C.本品选用上等艾绒及其他活血中药,通过发热系统有效地增强药性渗透,作用于足三里穴,提高机体内部环境,调节关节,治疗各种关节炎。D.文明不仅是支撑人类社会结构的重要基础,也是保持人类与生态平衡的关键,不幸的是这个最重要的因素不断地为拜金主义所腐蚀。5.根据提供的信息,拟写一份自我介绍。要求语言简洁得体。字数不超过100字。(4分)【原创】XXX同学,他是XX中学高三学生。他品行端正,待人真诚,性格活泼幽默,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强,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他学习努力,平衡发展,成绩一直在年级前10名之内;语文、数学、化学、生物、英语等均获得过市级含以上的荣誉证书。他业余时间喜欢文艺、体育,会弹钢琴、电子琴、吉他等乐器;也创造过女子跳远和800米的校运会记录。他最向往的高校是XX大学,经推荐参加了该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并获得面试资格。自我介绍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我叫XXX,是XX中学的高三学生。▲。谢谢老师。6.根据下面的摄影作品,写一段以“父爱”为主题的短文。要求:从父亲或者孩子的视角来写;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不超过100字。(5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在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杂居,以及“拟态环境”对文化空间的重构,导致了知识在获取、存储、交流、再生产等诸多环节发生深刻变化。如何面对由此带来的挑战成为摆在广大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大数据时代首先带来了传播话语权的迁移。在印刷时代,知识分子常常是报纸书籍等纸媒话语权的拥有者。比如,民国时期的《新青年》、《新潮》、《语丝》、《晨报·副镌》等报刊,其编者常常具有大学教师、编辑、作家等多重身份,这为他们重构文化空间、进行文化启蒙打下了重要基础。而在大数据时代,由于媒介身份和教育身份的分离,当今学者难以形成占据主导地位的话语权。文化话语权逐步从传统学者移至媒介巨头,尤其是以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为代表的传媒机构。无论如何,大数据重构了文化传播的空间形态,也打破了原有的话语体系平衡,缔造出新的话语权分布,进而带提忍之一字,则尤直接捷而痛快也。大抵小忍小益,大忍大益,暂忍暂益,久忍久益,半忍半益,全忍全益。闾里忍,无讼可挑;士大夫忍,无党可击;边疆忍,无衅可开;宫府忍,无题可借。正如猛火聚而沃之千丈之寒冰迅雷鸣而豁以万里之碧汉有事化为无事不平化为太平《百忍箴》者真两藏之大总持五伦之大药石也。忍之,忍之,又重忍之。既鬼神且无奈我何,又何纷纷之虚舟飘瓦哉?读此,庶不负仇公救世之苦心矣。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谁复悬之座隅隅:角落B.有忍乃济济:成功C.诃詈噪击之声亦渐细渐夷夷:平息D.乃知儒者多言繁称称:说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原创】A.好挺好斗者无如寡人之用心者B.此之谓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C.哄于三家之村乃设九宾礼于廷D.既鬼神且无奈我何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本文用神医治病类比“至人”教人,不管是个人的为人处事,还是为国的救民济世,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忍”。

B.作者认为,《百忍箴》这本书可以用来警醒一些争强好胜、不可一世的人,孔子和颜渊是“忍”的最高境界的代表,而孟子不在此列。C.本文思路开阔,有现实针对性,有能引古论今。文中不仅联系《易卦》解释“忍”的含义,而且还涉及佛道儒为到标的诸子百家。D.“忍”既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可以让天下太平,长治久安。“忍”都快成了万能的灵药了。作者的观点似有夸大之嫌。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原创】正如猛火聚而沃之千丈之寒冰迅雷鸣而豁以万里之碧汉有事化为无事不平化为太平《百忍箴》者真两藏之大总持五伦之大药石也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原创】(1)道岂远乎哉,术岂多乎哉?即今紫巘仇公梓行《百忍箴》是已。(4分)▲(2)如仲尼之微服,颜子之不校,忍之上也。(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8分)南乡子·送述古①(宋)苏轼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注]①述古:陈襄,字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时苏轼为杭州通判,陈襄先调知杭州后又调离杭州。19.分析“荧荧”一词的妙处。(2分)【原创】20.简要分析本词两处“衬托”的艺术效果。(4分)【原创】▲(三)阅读两则材料,完成21-22题。(6分)材料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材料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材料三:子曰:“事父母,几谏①,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②。”《论语·里仁》材料四: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③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孟子·告子下》【注】①几::轻微,婉转。②劳,操劳。③矶:激怒。21.结合第一、二则材料,概括出“孝”的本质。(2分)【原创】 ▲22.结合第三四则材料,简要分析孔孟关于“孝”的主张。(4分)【原创】▲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原创)(1)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2),凝绝不通声暂歇。,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3)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王勃《滕王阁序》)(4)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5)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原创】 时下,经常有这样的流行语:“颜值担当”“颜值爆表”“外貌协会”“小鲜肉”“颜值即正义”“颜值也是生产力”“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这些流行语的看法加以评说。【注意】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答卷选择题(共26分)除第3题2分外,其余每题3分)题号1234—78—141516答案——5.(4分)—————6.(5分)9.(4分)10.(5分)11.(4分)12.(5分)13.(6分)17.(3分)正如猛火聚而沃之千丈之寒冰迅雷鸣而豁以万里之碧汉有事化为无事不平化为太平《百忍箴》者真两藏之大总持五伦之大药石也18.(8分)=1\*GB2⑴=2\*GB2⑵19.(4分)20.(4分)21.(2分)22.(4分)23.(6分)()()()24.(60分)100200300400600700800900命题说明命题说明1.本试卷严格按照2018年全国考纲与浙江省考试说明命置试题,所有试题均属于原创试题。2.本卷所选的材料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社科文阅读关注的是大数据时代传播话语权的变化性问题,文学作品则选用了著名散文家琦君的《家庭教师》,写人叙事,文风朴实,意蕴隽永。古代散文则是明朝陈继儒所写的《百忍箴》序,谈就医论人生之道,属于妙趣横生的小品文,诗歌则关注词语的赏析与表达技巧的分析,论语则聚焦“孝道”这一传统思想,比较孔孟思想的异同。 3.本试卷的设题带有极强的预测性。很多题目是将最近5年浙江已考的知识点排除后再行设题的。比如字音、字形、词语、名句默写、诗歌鉴赏、论语的儒家思想等等。第5.6两题是研究了近10年浙江试卷命题规律后设置的。同样,诗歌鉴赏的第2道试题,也是在结合近6年浙江高考已考情况下确定考查的重点的。4.作文依然是任务驱动型的,该题目紧扣时代,关注社会,贴合学生,注重思辨,有人文情怀。人人可以有话说,但要写出深刻的论述严密的有个性的文章也不是一件易事,理应有较好的区分度。5.三篇较大篇幅的社科文、文学作品、文言文的阅读,网络上没有对这些文章的解读,鉴赏或者翻译。因而设题以及相关答案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判指正。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选DA.将“融”改为“熔”,将“zēn”改为“zhēn”;B.将“敝”改为“蔽”,C.将“jìn”改为“jǐn”。【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和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的能力。本题通过8个字,尤其是其中5个多音字考查学生在声调、声母、后鼻音等方面的学习水平。字形方面,围绕音同形近与音同形不近两点考查了学生正确书写使用汉字的能力。已考字音:2017年:靡、疮、噬、穴、卒、禁、咋、缉2016年:煲、恫、脐、划、刹、钵、挑、掣、卤、处、寅、笃、痤、恹、血、为2015年:葛、蔓、癣、为、惬、觊、蒙、扺、谄、轴、溜、发、豉、箴、轧、揖2014年:摭、哄、擎、钻、屏、扎、夹、凿、孱、坊、干、铩、哦、皲、胳、蜚2013年:旋、捺、饯、即、梓、鬈、昭、匕、混、桓、喷、扛、潜、偻、拙、戛已考字形:2017年:密—秘2016年:燥—躁

B搏—博拔—跋2015年:原—员,雀—鹊,蔽—敝2014年:萃—粹,泊—舶,奇—其2013年:箭—剑,井—肼,陆—录2012年:倍—备,轰—-哄,急—疾2011年:闲—娴,订—定,装—妆2010年:意—义,缈—渺,燥—噪,鹜—骛,烦—繁◆2.选A不合语境,改为“就是”。“逼仄”意指地方狭窄,“潇潇洒洒”指人的举止大方自然,“汇聚”聚集或者水流成河。【命题分析】考点: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根据近几年的浙江高考命题特点,一个成语,两个实词,一个连词的形式命制题目。主要是辨析词语在具体语境下的运用是否合理。【已考情况】2017年:开启、付与、不管、独一无二2016年:甘之如饴、亦庄亦谐、言之凿凿、竹筒倒豆2015年:何况、结余、息息相关、蔚然成风2014年:推托、不只、不瘟不火、大而化之2013年:以至、热忱、细大不捐、不忍卒读◆3.选C“访友”“拜客”是并列的谓语,之间应该用逗号。【命题分析】考查学生对标点的应用能力。标点符号的考查之所以在2017年回归,因为标点的背后关乎的是对语段的意思、层次以及行文的思路的理解。强调在语境下的运用分析。据此,命题者常以“顿号、逗号、分号、引号、冒号”为主要考察对象,辅之于“问号,书名号、破折号”等标点。◆4.选DA.成分残缺,句末应加上“应用目标”。B.句式杂糅。“串联起……”和“将……融为一体”杂糅,“串联”改为“将”C.搭配不当,将“提高”改为“改善”【命题分析】注意病句的六种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从近几年浙江卷考的语病类型来看,成分、结构、搭配、语序为主要考查内容。【已考情况】2017年: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2016年:成分残缺、语序不当、表意不明2015年:成分赘余、句式杂糅、成分残缺2014年:成分赘余、搭配不当、成分残缺2013年:搭配不当、句式杂糅、语序不当◆5.我性格活泼,适应能力强;成绩优秀,语数等多门学科在竞赛中获奖;文体有特长,会弹钢琴等乐器,创造过女子跳远等校运会记录。XX大学是我梦想的殿堂,渴望贵校能相我抛出橄榄枝。(每个要点1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字数超出扣1分)◆6.答案示例:阳光明媚的郊外。自行车后座的男孩看着“嗖嗖”地旋转不停的风车,额头紧贴着父亲如山的脊背,正咧嘴微笑,满脸荡漾着快乐。看着如此温馨的场景,恍惚间,风车仿佛在我的记忆深处慢慢地旋转,转出一副优美的画卷,画卷里记流淌着深深父爱!(写作时须重点抓住构图要素“郊外、花草、父子、风车”中的“我”与“风车”“父亲”,将“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玩风车”这一主要事件拉长,补充相关细节。修辞须准确,画面宜温馨,虚实有要求,字数有限制。描写生动2分,修辞准确1分,虚实合理2分;字数超出扣1分。)【命题分析】2017年之前的浙江高考5、6、7三题主要立足考查学生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运用能力。从09年至16年,三题的总分一直是12分。在多变的内容形式中逐渐形成了三条考查主线。其一是句子的衔接;其二是对材料的概括分析;三是篇幅短小的微表达。而2017年新高考后三题压缩为两题。从17年的两道考题(归谬法与场景描写)来看,考查的能力点没有变,但综合性与思维性的进一步提升。生活化的应用写作与充满文学色彩的描写,一直被浙江命题专家喜欢。前者微观生活,实用性强,可考察分析概括能力;后者表达灵动精巧,力求生动,富有文学气息。前者在17年稍作改变,18年极有可能再回正轨。而后者描写类试题呢?作文可以考查学生的议论分析,思辨论述的能力,那么如何考查学生描写的能力呢?17年不出意料,如约考察了场景描写,所写材料是一首现代小诗。今年应该依然可能考。而2018年全国卷考纲明确提出了对图表、应用类考查的力度的要求,故而形成了第5、6题的考查形式。【已考情况】17年:根据小诗描绘场景17年:根据小诗描绘场景16年:补写倡议的理由和具体内容。15年:解析人名取字14年:小诗仿写13年:小诗仿写12年:串词成段/新闻时评11年:句子仿用/广告简评10年:拆字仿写/撰写海报09年:拟写图片解说词07年:写清稿件处理的理由06年:简谈读某部作品的感受05年:设计公益广告04年:句子仿用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7.选C项。C项中“资本力量渐渐成为传媒文化的主宰”是导致话语权迁移的原因,不符合题干要求。◆8.选A项。A项中原文为“在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杂居,以及‘拟态环境’对文化空间的重构”,选项表述曲解了文意。◆9.面对大数据时代传播话语权的迁移,广大学者必须积极应对文化空间和教育背景的深刻变化,除了要秉承传统的“为学”精神,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获取及交流方法。(每个分句1分,意思相近即可)【命题分析】研究近几年浙江卷考查试题,主要考察以下内容:文中主要概念或者重点语句的含义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而主观题的考查以分析概括作者所持观点的理由、原因或者某句话的内涵为主,需要学生概括文意,归纳中心,然后分角度作答,一般是2—3点。【已考情况】年第7题(3分)第8题(3分)17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1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15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14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13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12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11不属于“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的一项

下列各项中,最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项10下面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特征说明,最恰当的一项对文章引用丰子恺先生所引哲语的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10.通过“红珠碟子放在手腕上”“抽笔”等细节的描写,突出突出老师教学的认真严格。(2分)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4分)◆11.内容上,写出了“我”学业上的进步以及突出“我”调皮的性格。结构上既承接了上文老师教“我”习大字的情节,又用“我”的调皮的性格凸显老师严格教学的必要性。(4分,每点2分)◆12.①严厉的。从他因“我”背错书仍茶杯垫子以及后来的罚跪可以看出。②善反思。会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惩罚方式又扔茶垫改为罚跪,较为温和。③富于人情味。从他会给“我”生日的假期以及春节的假期可以看出。④爱护学生。从他在“我的生日以及新年时要求我念经拜佛,并为我祈福可知。(6分,每点2分,其中性格1分,分析1分;答对三点及分析即可)◆13.将第⑨段作为结尾段好。①结构上,这样写既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有使得前文描写的老师的不徇私情的严格教导在此有了回应,结构完整。②在人物形象上,丰满了老师勤恳、严格的启蒙教师的形象,也侧面体现出老师教育的成功。③思想情感上,“饮水思源”“归功于”表达出作者对老师为自己打下深厚基础的感激之情,简单明确又饱含深情。将第⑧段作为结尾段好。①结构上,文章到此,戛然而止,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②在人物形象上,这样结尾使得老师的形象突然高大,有隐士高人的风范;前文的诸多怪癖,在这个结尾的映衬下似乎都成了高人逸事;③思想情感上,“飘然隐去”四个字更能表达老师的神秘感和对老师的钦佩敬仰之情。(6分,每点2分,这篇文章主要写的就是老师的形象以及“我”对老师的情感,故应从“人物形象”、“思想情感”的角度作答。而好的结尾,一般也对文章的结构有所讲究,所以还应该从“文章结构”上进行思考。每一个角度2分)【命题分析】从近几年的考查来看,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写人叙事的风格特点非常鲜明。选材立意重在引导考生关注底层人物的生存状况以及基本的人性人情之美。而命题则主要聚焦:理解词语的丰富内涵,赏析精彩的句段,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以及次要人物的作用,揣摩人物心理,鉴赏作品的写作特色、叙述方式等,探究作品的意蕴。故选用了《家庭教师》这样一篇文风质朴,情感真挚的文章,并围绕上述问题命制了试题。【已考情况】年文题体裁16《母亲》散文,作者借用小说笔法叙事。15《捡烂纸的老头》小说,但汪式作品极具散文风格14《走眼》中国短篇小说13《牛铃叮当》散文(记叙类散文,侧重状物)12《母亲的中药铺》散文(记叙类散文,侧重写人)11《第9车厢【俄】外国小说10《静流》或小说或散文09《魔盒》(英)外国小说08《乌米》【俄】外国小说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14.选A隅:边,旁◆15.选B前一个“之”宾语前置标志;后一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者:助词,构成者字结构,“……的人”;C.于:介词,在;D.且:表递进关系,况且。◆16.选C“以儒道佛为代表的诸子百家”错。本文涉及佛道儒对于“忍”的表述。但没有涉及诸子百家,且佛家不属于诸子百家。”17.正如猛火聚而沃之千丈之寒冰/迅雷鸣而豁以万里之碧汉/有事化为无事/不平化为太平/《百忍箴》者/真两藏之大总持/五伦之大药石也(每断对两处得1分。基本原则是具备单句的主要条件,兼顾特殊情况。“正如猛火聚而沃之千丈之寒冰”虽长但中间不能断开,“《百忍箴》者”与后文构成判断句,按照古人习惯,判断句中间一般有停顿。)◆18.(1)道理哪里远离我们?办法哪里需要很多?就在目前先生出版发行的《百忍箴》这本书中。(“道”“术”“梓行”各1分,句意通顺1分)(2)像孔子为隐蔽身份而改换平民服装,颜渊遇到有人冒犯时不与人计较,都是忍的最高境界。(“微服”“校”“上”各1分,句意通顺1分)【命题分析】2017年分值增加了1分,但试题考查内容不变,依然是“实词判断、虚词辨析、断句、翻译”四道题目。从选文来看,文意理解的难度呈下降趋势,但考察的内容更灵活广泛。理解文意,注重句间的关系,具体语境下的推断能力等成为考查的重点。据此,命制了上述4题。【近五年高考虚词参考】2017年:以、之、其、而。2016年:与、若、所、而。2015年:也、则、而、之。【近五年高考虚词参考】2017年:以、之、其、而。2016年:与、若、所、而。2015年:也、则、而、之。2014年:而、者、于、以。2013年:且,也,则,之。2012年:以、而、其、所。2011年:之、因、以、于。【【近七年浙江高考卷出的文言文】2017《上池州李使君书》唐杜牧2016《琅嬛福地记》(明)张岱2015《宋史•孙傅传》2014《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2013《送丁琰序》(宋)曾巩2012《与荆南乐秀才书》(宋)欧阳修2011《新唐书·张文瓘传》◆19.、“荧荧”一词既渲染了环境的清冷幽寂,又将“荧荧”比作泪光,表现了作者凄凉孤寂的心境。(2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20.上片“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以高塔的静止无情反衬人之有情;下片“秋雨晴时泪不晴”用秋雨的停止衬托泪流不止。这两处衬托将山塔、秋雨拟人化,赋予作者自身的感情,情景交融,形象的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苦。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答出两处衬托给4分,效果分析2分)【命题分析】近几年,浙江诗歌鉴赏均分为两小题,一题2—3分,一题4—6分。前者以背诵、意象、情感的简要填空为主,后者主要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叙述与对比手法”“叙事特色”“描写角度”“抒情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等。值得注意的是从11—13年考查的范围宽泛,而接下来的4年都选择考查表达技巧的某一个点,以此作具体的分析。切入口变小,对诗歌的本身内容的理解加强了。而今年的考查的重点有可能是虚实、是衬托或者诗歌的议论。【已考情况】2017年: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6分)

2017年: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6分)

2016年: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2015年: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2014年: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2013年: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5分)2012年: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2011年: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21.敬爱的态度情感。(2分,意思相近即可)◆22.孔子认为子女不能对父母有怨恨,即使父母有过错,即使劝说无效,都不能怨恨。其强调的是对父母“孝”的绝对性。孟子认为子女对父母可以有怨恨,认为有大错时,子女的怨恨就是孝的表现。孟子认为“孝”有主次轻重之别,特定情况下,可违而并非盲从。(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命题分析】近几年,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的考查均分为两小题,一题1—2分,一题3—4分。前者以名句、儒学思想的概括填空为主,后者主要考查对儒学思想的理解、分析、评价。每年选择一个内容作为具体的考查,作答时需要紧扣材料。【已考情况】2017年: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2017年: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2016年: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4分)2015年: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3分)2014年: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2013年:分析孔子安贫乐道的具体内涵?(4分)2012年: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2011年: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23.(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冰泉冷涩弦凝绝,别有幽愁暗恨生(3)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淸气满乾坤【命题分析】近三年一般不重复;必学规定篇目四句,其中一句则选自《论语》背诵的规定篇幅;选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句;诗文兼顾;立足名句。去年新增三篇文章,《五人墓碑记》《诗经·氓》已考,故今年尤其要重视《陈情表》。【已考情况】2017年:《论语》《五人墓碑记》《诗经2017年:《论语》《五人墓碑记》《诗经·氓》《蜀道难》2016年:《劝学》《廉颇蔺相如列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