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元年(1821年)七月,“京城内外,时疫传染”,京城没有常设性的措施,致使“贫民不能自备药剂,多有仓猝病毙者,其或无力买棺殓埋,情殊可悯”。由此可知,当时(
)A.国家对疫病缺乏制度性的部署 B.医务人员的疫病应对失范C.各级官员贪污救灾物资和钱财 D.民间应对疫情的措施无效2.他“因族人大量死于伤寒,立志从医,博采众方,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是他行医的信条。“他”的代表作(
)A.是重要的中医临床学著作 B.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C.建立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 D.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3.“自欧化输入,吾国始有所谓新医学。新医学者,以最新之科学为根据者也。其言生理也,根据于解剖、组织等学……其言病理也,根据于种姓之遗传微生物之研究,各种仪器之测候……故新医学兴,而旧医学不得不衰歇”。对材料中“新医学”解读正确的是(
)①新医学依托实验科学借助仪器及数据分析②用牛痘接种法防治天花是其突出贡献之一③澳门白马行医院是中国第一家西式医院④明末清初新医学已传入并取代中医地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项目材料结论A《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B《本草纲目》总结千百年来中药学的经验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C《伤寒杂病论》以阴阳、虚实、表里、寒热进行辨证施治奠定中医基础理论D《肘后备急方》提到了防治狂犬病的方法对西汉防疫起到积极作用A.A B.B C.C D.D5.对如表的解读,合理的是帝王年号(公元)疫病情形太宁三年(325年)元帝虑勒南寇,使王导率众讨勒。勒军粮不接,死疫太半。永和七年(351年)三月,中原大乱,因以饥疫,人相食,无复耕者。隆安五年(401年)十一月,(刘裕追击大破孙恩)三战并大获,俘馘以万数。恩自是饥馑疾疫,死者太半。义熙四年(408年)(敬宣)军次黄兽,与伪将谯道福相持六十余日,遇疠疫,又以食尽,班师,为有司所劾,免官。A.唐代的疫情比较频繁 B.自然灾害导致疫病频发C.疫病主要集中于北方 D.疫病往往与战乱相伴生6.《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C.是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 D.得益于政府力量的支持7.罗马法规定:“如果从某处向人们经常通行或逗留之地投掷或倒泼某物,针对居住在那里之人,我将给予双倍于他所造成的损害之诉。”这表明当时罗马人(
)①已具有较强的公民意识
②对城市卫生有管理要求③强调私有财产的合法性
④注重维护社会公共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据统计,唐朝(618—907年)时期,长安有明确记载的疫灾共发生5次,北宋(960—1127年)时期,开封有明确记载的疫灾共发生14次。这主要基于(
)A.城市地理位置差异 B.都城人口规模差异C.居民卫生习惯差异 D.城市管理模式差异9.唐代对御医的管理很严格,唐律中明确规定,制作御药如果跟处方不相符,包括药量不符、合成方法不对、服药说明书写错误等,依律可处以绞刑。据此可推A.理学观念主导古代司法 B.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C.中医临床固守辨证施治 D.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10.有一位台湾中医在研读一本古代中医典籍时,根据书中提出的核心理法做了如下图示。据此,有关这本古代中医典籍的信息正确的是(
)A.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B.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C.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D.是中医临床百科全书11.在古代中国,疾疫往往被认为是鬼神的作为或阴阳失序(疫气说)所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自办刊物中,微虫(细菌)致疫的解释日益增长,疫气说则呈递减趋势,鬼神致疫说则基本绝迹了。这些变化表明A.国人普遍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B.鬼神致疫说已被医学界遗弃C.西方文明不断冲击传统认知 D.晚清政府重视公共卫生教育12.1934年初,中央苏区通过建立由广州到瑞金的秘密交通线和在苏州成立中华商业公司,积极开展西药运输和采购工作,仅三个月就采购了价值20万银元的西药。中央苏区的努力(
)A.彻底突破了国民党的军事封锁 B.为坚持革命战争提供医疗保障C.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发展 D.提高了根据地的医学教育水平13.清中期,医家王清任为探求真理,用42年时间对百余具尸体进行解剖研究,在临终前出版了《医林改错》一书,后英国人德贞氏将其译为英文,发表在英国的《博医会报》上,并将王清任尊为近代解剖学家,向全世界作了介绍。据此判断(
)A.中国古代人体解剖学长期领先世界 B.明清时期中国古典科技开始进入总结阶段C.该书出版标志着现代解剖学的诞生 D.中西医之间的交流利于推动医疗技术发展14.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医学研究团队,受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素抗疟记载的启发,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这说明A.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 B.重视总结实践经验是中医特点C.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 D.中国医学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15.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包括很多神父也染病死亡。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产生了极大地转变;卫生观念得到更新;女性地位有所提高;城乡流动变大;科学技术取得进步。由此可见,这场疫情(
)A.证明了神学理论的荒诞 B.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C.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基础 D.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兴起16.东汉和帝时,太医郭玉强调:“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其之,必尽其力”。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指出,自己“留神医药,精究方术”就是为了“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据此可知(
)A.仁德之心是医生的重要品质 B.理学精神影响古代医生的实践C.中国古代医学重道德轻技术 D.平等的思想是从医的重要资格17.《痘疹定论》记载:宋代丞相王旦,因苦于自己的孩子们均有出天花之疾,遂请峨眉山医师为其幼子王素种痘。王素种痘7日后发热,12日后结痂。这是史料记载的最早的一次天花疫苗人痘接种获得成功的案例。由此可知宋代(
)A.佛教兴起推动中医发展 B.对于瘟疫防治有所认知C.经济发展推动医疗进步 D.医疗卫生水平领先世界18.《唐六典》中记载:“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以消息引导之法,以除人八疾:一曰风,二曰寒,三曰暑,四曰湿,五曰饥,六曰绝,七曰劳,八曰逸。”材料反映了唐代A.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医疗体系 B.中医按摩疗法注重实用功效C.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中医依赖 D.中医理念和治疗领先于世界19.古罗马人把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因此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古罗马人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古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所。这说明古罗马A.人民对疾病预防治理愚昧无知 B.重视从公共卫生角度防治疫病C.疫情推动国家城市治理的发展 D.宗教观念影响医疗技术的进步20.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却谷食气》(局部)是--篇充满道家思想观念的养生学著作。其中“食气”部分与帛画《导引图》结合,教给练习者一种通过模仿动物的跳跃、攀悬、飞翔姿势,将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医疗体育方法。这一做法(
)A.反映了古代道法自然的价值观 B.印证了中华先民重视卫生保健C.证明中华传统中医技术的先进 D.有利于避免流行性疫病的传播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北宋仁宗时,因京师大疫,仁宗命太医和药,内侍拿出犀角二本,其一为“通天犀”,内侍李舜举请求留下供皇帝御用。仁宗曰:“吾岂贯异物而贱百姓?”竟碎之以和药。又命官办旅客和私家旅馆一律免收10天房费,以收治染疫者,并“令太医择善察脉者,即县官授药,审处其症状予之,无使贫民为庸医所误。”——摘编自徐仪明《论孟子“仁术”说对北宋儒医文化发展的影响》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防疫工作。1949年10月,察哈尔省鼠疫爆发时,毛泽东遂亲自电请斯大林派遣防疫队来华协助防疫。1950年2月,党和政府发动全国军民联合开展了春季防疫运动,成绩显著。1952年,为反对美国细菌战为目的,全国军民把卫生防疫提高到移风易俗、保卫国家的高度来认识,开展了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应对严重疫情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套卫生防疫机制:成立疾疫防控决策领导机构、建立各级卫生防疫队、实行疫区封锁和国内交通管制等。经丈坚持不懈的努力,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等发生蔓延的情况逐步降低甚而绝迹,人民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全国城乡人口也逐步上升。——摘编自李共河《新中国国家卫生防疫机制的建立》(光明日报2020.3.1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仁宗的抗疫措施所体现的治国理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防疫工作卓有成效的主要原因及意义。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山西一地在明代276年间曾37次出现灾疫,且多在成化十八年(1482年)之后,尤以万历、崇祯两朝为甚。疫灾常常与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尤与饥荒并发的频率最高。战祸一起,疮痍满目,疫疠丛生。面对频发的灾疫,朝廷常常发布诏令减免税粮田租,也常发帑赈济直接救济灾民,减缓灾情。在疫病流行时期,军营将士会食用特定草药预防疫病,并将染病患者与健康士兵隔离开来,以免扩大传染。地方官府常常采取施医送药的救疗手段,扩大救疗面。明时对疫病发生虽已有较为科学的认识,但仍然存在以天命解释灾难和疫病发生的情况,认为天意不可违,因而一些地方官也常采用斋戒祈祷的方法驱避疫气。一些深怀济世思想的医生不避疫气,不辞劳苦,施医送药。深受儒家爱民思想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也主动出资出力,救助于民。——摘编自张丽芬《明代山西疫灾特点及救疗措施述略》材料二
14至17世纪中期,伦敦先后爆发过20多次大小瘟疫。面对最初的黑死病疫情,教皇亲自设计弥撒驱逐瘟疫,教会则通过教堂担负起医疗救治的责任。政府规定严禁暴尸街头,死者必须深埋;限制出入病疫区。许多地方当局还规定有传染嫌疑的房屋及家具要通风熏蒸、曝晒消毒,并向民众普及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英王对疫病重灾区免除征税,同时发布公告严控伦敦城内的屠宰活动,禁止污血流入街道或泰晤士河。随着疫病的扩散,政府进一步制定卫生法规,管制医药行业,推进医疗的正规化进程,并新建或重建多家医院。城市也开始设置清道夫清扫街道。到了16世纪,关注公共健康成了欧洲各大城市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摘编自魏晨光《从黑死病反观14—17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和医疗状况》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山西地区防治疫情的措施和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4—17世纪英国应对疫情措施的背景并说明“卫生革命”的意义。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624年,唐太宗下诏成立太医署。629年,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开始在某些州郡建立。至此,传统"师徒相授"模式有所改变。太医署非常重视考试,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每月、季及年都有考试,以评核成绩,并规定学习九年仍不合格者,即令退学。而医师们的升迁制度也是基于他们的成功治愈率。公元713年,地方政府可自行委任教师到这些地方医学院教授。公元723年,地方政府已被授权可指派医师为本地民众服务。——摘编自李成文《中医发展史》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医进入中国,中医学的有识之士迫于生存压力,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口号。北洋政府开设新式学校,但把中医药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中医界人士意识到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遂有业界名流向政府请愿,也有一些人开始着手筹建学校。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中国医学院、浙江中医专门学校等纷纷成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高度重视传统经典的教授,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开设了金匮要略等17门中医课程,也教授学生西医知识。中医在推行学校教育的同时,仍继承了师徒相传的模式,部分名医公开教学之余,仍带徒授业。民国中医学校重视临床能力培养,各校都设有临床实践季度,部分学校甚至安排半天课堂教学半天随师临床时间的教学模式。——摘编自朱建平《百年中医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医学教育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中医学教育得到发展的原因。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A2.A3.A4.B5.D6.D7.C8.B9.D10.B11.C12.B13.D14.A15.B16.A17.B18.B19.B20.B21.(1)以仁治国,民为国本或者以民为本(2)原因: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效的卫生防疫机制的建立;人民当家做主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形成群防群治局面;苏联的帮助。意义: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卫生和文明形象;大大提升了中国人的身体及精神素质;党和政府赢得人民的信赖与拥护;为新中国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access知识点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三5月定时练习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管理学院《药剂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美学与医学美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精确农业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
- 网购行业发展现状
-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外语粉体建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脊柱疾病病人的护理
- 2025年辽宁省阜新二中高三5月阶段检测试题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值班岗亭施工方案
-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体温单绘制(护理技术课件)
- 2024年金华市中考数学试卷
- 建筑工地食堂承包协议(2024版)
- 红绿灯路口施工合同
- 血液透析抗凝技术的应用及护理
- 北京海淀区重点高中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中药种植技术》课件-第九章 药用植物的采收、加工与贮运
- 2024年4月自考00155中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