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子生产基础-小麦种子田水分管理技术_第1页
小麦种子生产基础-小麦种子田水分管理技术_第2页
小麦种子生产基础-小麦种子田水分管理技术_第3页
小麦种子生产基础-小麦种子田水分管理技术_第4页
小麦种子生产基础-小麦种子田水分管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麦田涝渍害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多雨导致土壤水分过多,产生了“三水”(地面水、潜层水、地下水)危害。因此,根治涝渍的关键就是治水,即尽可能地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潜层水。一、搞好治渍基础工程筑造干、支、斗、农、毛等灌排渠系,并注意在小麦生育期间对它们加以检修(清淤),争取达到田间积水排得快、地下水位降得下的目的。二、“三沟”配套,排除“三水”整地播种阶段造出厢沟、腰沟、边沟(地头沟)等“D一沟”,使厢沟深于犁底层10cm,腰沟、边沟又深于厢沟。厢宽因地制宜,一般3~8米。播种后清理“三沟”。全田做到深沟高厢,沟渠相通,“三沟”配套,“三水”排除。三、提高耕作与栽培技术水平,改善土壤环境

1.合理轮作,杜绝水包旱实行粮食作物(如小麦)和绿肥及豆科牧草轮作制,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环境。作物统一布局,连片种植,杜绝水包旱或水旱互包。2.加深耕层

加深耕层,破除坚实的犁底层,可以有效地减少潜层水。三、提高耕作与栽培技术水平,改善土壤环境3.中耕培土与清沟理厢小麦生育期间勤中耕培土,勤清沟理厢。这不仅可以破除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调节土壤含水量。4.增施有机肥和磷肥增施有机肥,并配合施用磷肥,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加快雨水渗漏速度,防止涝渍危害。小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也是小麦植株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土壤--小麦--大气生态系统中,水是贯穿整个系统的动力因素,它把矿质从根系运往地上部,又把地上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运输到根系;此外,水分又是调节地温和植株体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的主要生态因子。一、小麦的耗水量与耗水系数(一)小麦的耗水量(需水量)当其生育正常并获取一定产量时(不限制小麦生长发育和形成产量的条件下),小麦一生中(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间)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损耗于棵间蒸发(30%~40%)、健壮植株蒸腾(60%~70%)和重力水下渗(在北方,重力水下渗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等方面的水分总和,称作小麦的耗水量。耗水量(mm或m3hm-2)=播种时土壤含水量+生长期总灌

水量+有效降水量-收获期土壤贮水量

一般地,小麦一生中总耗水量为400~600mm(3900~6000mm或m3hm-2)。小麦的耗水量随气候、产量水平和栽培技术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变化:一般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时,耗水量较大;气候条件相同,水浇地耗水量较多;产量水平高时,耗水较多;栽培技术水平提高,增强了土壤的抗旱保墒能力,耗水量减少。(二)耗水系数(需水系数)

耗水系数(K)是指每生产1公斤小麦子粒所消耗的水分重量,即耗水量与产量的比值(kg/kg)。一般随产量水平和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K值相应降低。(三)耗水量和耗水系数的变化

根据各地研究分析(表1),在小麦产量2250~7500kg/hm2范围内,耗水量随产量的提高呈线性增加,耗水系数随产量的提高而降低,水分生产率则随产量的提高而提高。耗水的变化与根系生长进程有密切关系。黄土高原旱地麦田根系发育深,土壤耗水量在拔节后达2m以下,最深可达5m,并靠深层吸水保证旱地麦田后期正常生长。说明培肥地力,提高小麦栽培管理水平,增加产量,是降低耗水系数、节约用水的根本途径。注:资源来源于单玉珊等编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原理》,2001年。产量(kg/hm2)耗水总量耗水系数(kg/kg)水分生产率[kg/(mm·hm2)]m3/hm2mm2250369036916406.1053000405040513507.4137504380~4425438~442.51168~11808.565~8.47545004725472.510509.52552504875487.592910.7760004920~4950492~495820~82512.195~12.1267505025502.574413.447500540054072013.89小麦产量与耗水总量、耗水系数、水分生产率的关系二、小麦各生育时期的耗水特点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耗水量与气候条件、冬春麦类型、栽培管理及产量水平有密切关系。(一)小麦日耗水量

日耗水量是指单位面积麦田在1天之内损耗于棵间蒸发与叶面蒸腾的水分总量。小麦日耗水量过程线说明了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日耗水量变化。(一)小麦日耗水量

出苗前后,小麦日耗水量为0.5m2/亩上下;

越冬以前,随着分蘖的发生,日耗水量稍有增加,约为0.6~0.7m2/亩;

越冬期间,由于麦苗幼小,群体覆盖度低,植株蒸腾较弱,同时此期气温亦低,棵间蒸发量较少(但棵间蒸发量大于植株蒸腾量),因此,该期日耗水量最少(甚至比冬前还低),一般在0.5m2/亩以下;(一)小麦日耗水量

返青以后,随着气温日渐回升和植株生长速度加快,植株蒸腾量明显增加,尽管此一阶段棵间蒸发量较小,但小麦日耗水量却迅速增加,即从返青期的1m2/亩左右增加到挑旗期的3m2/亩以上(需水高峰期);

高峰期过后,随着植株逐渐衰老,蒸腾量慢慢减少,日耗水量随之下降,到成熟时仅为2m2/亩左右。(二)耗水模系数(简称模系数)

小麦某一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百分比,叫小麦耗水模系数。模系数说明了小麦某一生育阶段耗水的相对比例,是确定灌水时期与灌水量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产量水平对模系数几乎没有影响,但物候期出现早晚、生育时段长短,以及当年的气象条件等对模系数则有很大影响。一般年份,不同地区模系数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下表)。拔节期以前,模系数为5~20;拔节期以后,模系数为30~35。(二)耗水模系数(简称模系数)生育阶段历期(天)阶段耗水量(m2/亩)耗水模系数(%)播种~越冬始7548.9~59.814~17越冬始~返青4014.4~20.85返青~拔节4020.8~71.15~20拔节~抽穗3594.2~106.427~30抽穗~成熟40117.6~143.635

高产田小麦耗水模系数的变化(三)不同生育时期耗水的一般特点

a.冬小麦出苗后,随气温降低,日耗水量下降,播种至越冬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15%左右(表3)。入冬后,生理活动缓慢,气温降低,耗水量进一步减少;b.越冬至返青阶段耗水只占总耗水量的6%~8%,耗水强度在10m3/(hm2·d)左右,黄河以北地区更低;(三)不同生育时期耗水的一般特点

c.返青至拔节期,随气温升高,小麦生长发育加快,耗水量随之增加,耗水强度10~20m3/(hm2·d),耗水量只占全生育期的15%左右,由于植株小,棵间蒸发占总耗水量的30%~60%;d.拔节以后,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期,耗水量急剧增加,并由棵间蒸发转为植株蒸腾为主,植株蒸腾占总耗水量的90%以上,耗水强度达40m3/(hm2·d)以上,e.拔节到抽穗一个月左右时间内,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25%~30%;(三)不同生育时期耗水的一般特点f.抽穗前后,小麦茎叶迅速伸展,绿色面积和耗水强度均达一生最大值,一般耗水强度在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