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学_第1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学_第2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学_第3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学_第4页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的第5课《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是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的第五课。本课要求学生统一使用同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单位来测量,体验统一使用标准物测量带给比较的公平与方便。通过让学生使用小立方体合作测量较长的物体,渗透合作意识,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感知合作的乐趣。

教材分为四个部分聚焦板块∶选择标准物来测量。是对上节课探索活动的延续,让全班统一使用同一个物体来测量。探索板块∶用小立方体测量桌面和讲台的长度。指导学生经历"预测-测量-记录"的科学探究过程。

研讨板块∶用小立方体测量,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准确。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要反思测量过程,思考如何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拓展版块∶用小立方体来测量家里的物体。巩固运用本节课测量的方法,再次体验用小立方体组合成的工具测量更长的物体时,更便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一些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起点、终点、测量时需要首尾相连,用不同学生的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不一样等,学生对于这些现象感到好奇,充满探究的兴趣,同时产生想要比较规范地描述物体长度的欲望。

从能力上看,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对科学观察有一定的热情,但动手操作力、识字量、自我控制力、注意力、倾听习惯、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都需要培养与发展。三、说教学目标1、能使用多种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

2、能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

3、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4、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与习惯。

5、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四、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方法。教学重点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尝试对测量结果进行解释。教学难点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本节课中教师应该通过有结构的活动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梳理出正确的比较距离的步骤,建构起正确的测量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

1、上节课用不同物体作为单位测量的结果不同,不能进行比较,需要统一用同一长度的个物体作标准物进行来测量。2.选择统一的测量的标准物(出示实物回形针、小木棍、橡皮、小立方体)(1)这几种不同的物体,我们选择哪一个作为标准物测量比较好呢?(2)分组讨论标准物并讨论。(3)全班汇报。鼓励学生客观地分析几位不同标准物的优缺点。提问: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希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说出观点产生的依据)。(4)教师可视情况小结小立方体的特点。板块二、探索测量桌面子和讲台的长度[材料准备:每小组50个小立方体,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带]1.预测桌面的长度(1)提问:请同学们预测一下,我们的书桌大约是多少个小立方体呢?(2)学生观察桌面和小立方体,然后做出预测并记录到表格中。2.制作组合立方体(1)用一个小立方体测量会很慢,有什么好办法吗?(此问也可在学生测量遇到问题后再问,增强学生的感悟;如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可提前问,减少组织教学的难度。)可以将10个小立方体,用透明胶带粘贴成一组,然后测量,可以提高测量效率。(2)学生演示制作组合立方体。10个一组立方体,用透明胶连接起来。3.讲台只有一张,大家挤在一起测量是不行的,有什么办法?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替代物(纸带、棉线等)。4.学生分小组测量桌面和讲台面的长度实验。教师观察学生测量,提醒注意事项:(1)小立方体制作组合立方体时,每个小立方体要紧挨着,不能有缝隙;

(2)测量过程中要也做到首尾相连;重复测量三次;(3)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上。5.汇总数据在黑板上展示班级记录表,学生上台填写数据,或者汇报后由教师填写。板块三、研讨实验发现[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小组交流(1)研讨1:同一物体,测量结果一样吗?一样或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一样或近乎一样:采用了同一种物体进行测量;不一样:采用了不同种物体、测量误差、读数出错等,如果是因为读数出错,建议重新测量并读数)(2)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小组内选派一名同学或多名同学准备全班汇报。2.全班交流(1)每个小组汇报小组交流的结果;(2)达成共识:对于同一个物体,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是测量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也可能是采用了不一样的标准单位物体进行测量;用物体比用手测量更准确;对于同一个物体,采用同一种标准单位物体测量的结果基本相同;3.归还小组材料板块四、拓展1.讨论: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回答这个问题。用相同物体测量同样物体,结果相同吗?用不同的物体测量同样物体,结果相同吗?(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讨论: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

学生可能的观点有:用相同物体测量同样物体,结果一样。比手测量更准确。所以测量需要统一标准。板块五、课堂小结用相同的物体作为标准物进行测量时,可以更加简单、快捷地比较出被测物体的长短;还利用了十进制的方法进行计数。七、说板书设计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第2单元比较与测量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复习旧知第1组(小棒):6+

第2组(回形针):25第3组(橡皮):14+第4组(小立方体):36他们测量的是什么?能不能比较?问题聚焦

jǐzhǒnɡbùtónɡdewùtǐwǒmenxuǎnzénǎyìzhǒnɡláicèliánɡne几种不同

物体,我

们选择哪一种

来测量呢?探究新知

yònɡxiǎolìfānɡtǐcèliánɡzhuōmiànhéjiǎnɡtáidechánɡdù讲台的长是多少个小立方体?课桌的长是多少个小立方体?探究新知怎样测量又快又准确呢?探究新知1.用10个小立方体制作更长的测量工具时,小立方体之间要紧紧挨着,不能有缝隙。2.测量过程中也要做到首尾相连。3.重复测量三次。4.把数据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想一想:用小立方体作标准物有哪些优势?探究新知1.单位小,测量准确性高。2.每一条边长都相同,容易首尾相连,便于多个单位随意连在一起,方便测量。3.可测量长度,也便于测量高度。4.每十个小立方体一组便于计数。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测量物体时,一个物体只测量一次就可以了。()(2)“十进制”对测量没有帮助。(

)(3)预测能帮我们节省测量的时间。(

(4)用同样的物体测桌子的长度,测量结果之间可相互进行比较。(

)基础达标×√

×√

2.选择题。(1)

选择小立方体作标准物的原因不包括(

)。A.每边一样长,方便使用B.比较小,可减少最后一个单位的读数问题,减小误差C.方便粘在一起D.只用一个小立方体,会降低测量的速度。(2)

讲桌只有一个,我们这么多小组要怎么快速准确地测量它的高度呢?(

)A.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轮流测量。

B.截取多条与讲桌高度同样长的纸带,每个小组测量纸带即可。

C.选一个小组为代表进行测量,其他小组等着就行。D.老师测量,学生观察。基础达标DB综合探究把小立方体组合起来测量桌子的长度,请排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②③①拓展延伸1.下面的测量方法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利用小立方体测量家里的衣柜、沙发、冰箱、电视的高度(或长度)并填写下面的记录单。注意:①先预测,再测量;②利用十进制的方法测量。预测实际(个)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衣柜高度沙发长度冰箱高度电视高度拓展延伸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