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导论水环境课件_第1页
环境科学导论水环境课件_第2页
环境科学导论水环境课件_第3页
环境科学导论水环境课件_第4页
环境科学导论水环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科学导论水环境环境科学导论水环境环境科学导论水环境环境科学导论水环境环境科学导论水环境环境科学导论水环境1第一节水环境概述一、地球上的水海洋、陆地、大气中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构成的一个连续、相互作用又相互不断交换的圈层。水的分布2第一节水环境概述一、地球上的水2水的循环第一节水环境概述(1)水的自然循环

特点:①由降雨和蒸发起动②水的性质基本不变水的循环第一节水环境概述(1)水的自然循环特点:3(2)水的社会循环

第一节水环境概述特点: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产生与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源②水的性质不断变化(2)水的社会循环第一节水环境概述特点:4第一节水环境概述二、水资源水资源的含义广义的水资源是指自然界的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水分。狭义的水资源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部分动态水体。主要指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土壤水等淡水,个别地方还包括微咸水。5第一节水环境概述二、水资源5第一节水环境概述循环再生性和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上的多用性利和害的两重性水资源的特征6第一节水环境概述循环再生性和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上第一节水环境概述水资源的利用生产用水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城镇农村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的水资源总量7第一节水环境概述水资源的利用生产用水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城镇农第一节水环境概述三、天然水天然水的组成天然水是由溶解性物质和非溶解性物质所组成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的溶液综合体。8第一节水环境概述三、天然水8第一节水环境概述各类天然水的水质特点大气降水:取决于地区条件。杂质较少、矿化度很低、以HCO3-含量占优势,pH一般在5.6~7之间,溶解气体常是饱和或过饱和的。地表水:河水、湖泊和海洋河水:河水的化学成分受多种因素影响湖泊:湖水组成成分及湖泊所处的气候、地质、生物等条件有密切关系。海洋:地表径流的最终场所,汇集了大量化学物质。地下水:透明、无色,有极少悬浮物质、极少细菌,含盐量,硬度和矿化度也会较大9第一节水环境概述各类天然水的水质特点9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一、水质指标水质(waterquality):水体质量的简称,是指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等)的特征及其组成状况。水质指标(Waterqualityindex):描述水质状况及其量化的具体表现,主要表示水中存在的杂质种类和数量。10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一、水质指标10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物理指标臭和味:水体受到污染后就可能产生异样的气味颜色:真色和表色浊度:指水中不溶解物质(如粘土、泥沙、浮游生物、微生物等)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固体含量:指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体积的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电导率:水中所含溶解盐类越多,水中的离子数量越多,电导率就越大11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物理指标11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水样未经任何处理,在103-105℃的温度下烘干得到的残渣总量。指水样经过0.45μm的滤膜过滤后,滤液(包括溶解物质和一部分胶体物质)在103-105℃的温度下烘干后得到的固体残渣。指水样经0.45μm的滤膜过滤后,被滤膜截留的残渣(包括悬浮物质和另一部分胶体物质)在103-1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所得残余固体物质总量。总固体含量可滤性固体含量不可滤性固体含量12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水样未经任何处理,在103-105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化学指标一般性化学指标pH酸度和碱度硬度总含盐量溶解氧有毒重金属营养物质等.无机物指标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高锰酸盐指数酚类等有机物指标13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化学指标一般性化学指标pH溶解氧无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氮的水质指标磷的水质指标总氮、氨氮(NH3和NH4+)、亚硝酸盐氮(NO2-)、硝酸盐氮(NO3-)和凯氏氮(有机氮和氨氮)通常用总磷表示,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14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氮的水质指标磷的水质指标总氮、氨生化需氧量:在有氧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等)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而被氧化分解为无机化合物的需氧量,也称生物化学需氧量。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第一阶段碳氧化阶段有机物被转化成CO2、H2O和氨第二阶段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5日生化需氧量:通常采用20℃培养5天的生化需氧量为指标,记作BOD5。15生化需氧量:在有氧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化学需氧量:指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及H2O所消耗的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污染的程度。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16化学需氧量:指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将有机物氧化总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全部被氧化为CO2、H2O、NO2和S02所消耗的氧量。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水质比较稳定的污水,BOD5、COD、TOD和TOC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数值大小排序为TOD>COD>BOD5>TOC.17总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全部被氧化为CO2、H2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细菌数的总和大肠菌群数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目病毒水体中是否存在病毒及其他病原菌的病毒指标生物学指标18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病毒生物学指标1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二、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指为了有效保障人体健康、控制水污染、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结合水体自然环境特征、控制水环境污染的技术水平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各种用水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方面的要求进行规定,明确水中污染物或其他物质的最大容许浓度或最小容许浓度,以限制水中的杂质。19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二、水质标准19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20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20(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以及改善地表水质量和促进生产,2002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IV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22(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目前我国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由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年)。(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3(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为了控制水体污染,保护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和海洋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环境质量,必须从控制污染源入手,制定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适用于排放污水和废水的一切企、事业单位。按地表水域使用功能要求和污水排放去向,分别执行一、二、三级标准。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二节水质24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类: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质,包括石油类、挥发酚类等,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类:第二节水质指25一、水体污染(一)水体是指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的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及海洋。水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综合自然体,包括水中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一、水体污染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26(二)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的定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二)水体污染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272.水体污染的分类按照污染物的来源划分自然污染:自然界自行向水体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现象人为污染: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废物进入水体所造成的污染现象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2.水体污染的分类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28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按污染物的性质划分化学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按污染物的性质划分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29二、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水体污染源是指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面污染源点污染源水体污染源二、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面污染源点污染源30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大

废水成分复杂且不易净化

带有颜色或异味

废水水量和水质变化大1.点污染源工业废水

不易净化,处理困难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大废水成分复杂且不易净化带有颜色或异味31生活污水

主要来自家庭、商业、学校、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包括厕所冲洗水、厨房洗涤水、洗衣机排水、沐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

生活污水中99.9%是水,固体物不到0.1%含氮、磷高有机物质主要有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和尿素等含有多种微生物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商业、学校、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用322.面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城市径流污染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2.面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城市径流污染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331.悬浮物

使水体变浑,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堵塞鱼鳃,导致鱼类窒息死亡;吸附有机毒物、重金属等,形成危害更大的复合污染物沉入水底。2.耗氧有机物

排入水体后能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造成水体变黑发臭。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二)水体污染物1.悬浮物使水体变浑,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堵塞鱼鳃,导343.植物性营养物

主要指含有氮、磷的无机、有机化合物,易引起水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富营养化,使自来水处理厂运行困难,造成饮用水的异味,严重时会使水中溶解氧下降,鱼类大量死亡,甚至会导致湖泊的干涸灭亡。

4.重金属

汞、镉、铅、铬、锌、镍、钴、锡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环境中不易消失,通过食物链的富集进入人体,再经过较长时间积累造成慢性中毒;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几乎都通过及机体结合,使各种酶失去活性而发生作用。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3.植物性营养物主要指含有氮、磷的无机、有机化合物,易引起355.难降解有机物

指难以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能在水中长期稳定地存留,并通过食物链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它们中的一部分化合物即使在十分低的含量下仍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

。6.石油类

主要来源于船舶废水、工业废水、海上石油开采及大气石油烃沉降

。它会阻止氧进入水中,妨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同时,石油还会粘附在鱼鳃上,使之呼吸困难直至死亡,还会抑制水鸟产卵和孵化。食用在含有石油的水中生长的鱼类等水产品,会危及人体健康。

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5.难降解有机物指难以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能在水中长期稳367.酸碱

主要来自矿山排水及许多工业废水

。它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渔业生产,腐蚀船只、桥梁及其他水上建筑。用酸化或碱化的水浇灌农田,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工业、农业、渔业和生活用水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8.病原微生物污染物

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屠宰、制革、洗毛、生物制品等工业废水,常含有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寄生虫,会传播霍乱、伤寒、胃炎、肠炎、痢疾以及其他病毒传染的疾病和寄生虫病。

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7.酸碱主要来自矿山排水及许多工业废水。它会破坏水生生态37自然水体的演化过程水体富营养化自然水体的演化过程水体富营养化38水体富营养化:滞流水体连续接纳过量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使藻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异常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降低,造成水质恶化,加速水体老化,从而使水生生态系统和水功能受到影响和破坏,影响水资源的利用,给饮用、工农业供水、水产养殖、旅游等带来巨大损失,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受氮、磷等污染物所产生的生态效应。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39控制污染源对策湖泊富营养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外界环境输入的营养物质过量,因而最根本的控制措施是减少湖泊营养物质的输入量,即通过对湖泊外源负荷和内源负荷的控制来实现。减少氮、磷的入湖排放量:通过计算湖泊氮、磷环境容量,采取总量控制。削减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的入湖负荷。同时限制含磷洗涤剂在湖区的使用也是一项重要措施。控制湖内污染源:控制湖内底泥、旅游污染、船舶污染和养殖污染等。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污染源对策水体富营养化40湖泊生态修复对策湖泊是有生命的水体,只有修复湖泊良性生态系统,湖泊富营养化才能真正得到控制。包括建立湖泊周围的缓冲带,保护湖区周围及上游的森林植被,保护良性水生生态系统。水体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对策水体富营养化41湖泊管理对策根据国情和经济实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管理对策,是湖泊污染控制的关键任务之一。制订湖区出水质管理规划,确定水环境和湖泊生态目标。制订保护湖泊的法规,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建立湖区管理机构。水体富营养化湖泊管理对策水体富营养化42富营养化水体的植被恢复水生植被是在漫长的湖泊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湖泊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一旦水生植被遭到破坏,其生态环境也将发生重大的变化。①恢复水生植被基本条件的创建将污染负荷(包括内、外源)控制在湖泊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之内。创建适合水生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首要任务。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植被恢复水体富营养化43②恢复水生植被的技术途径恢复水生植被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稳定的逐步发展过程,其中包含了水生植被及环境的相互适应、相互影响和协同发展。自然条件下,要完成这一发展过程至少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人工恢复水生植被则利用不同生态型、不同种类水生植物在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力上的差异,设计出各种人为辅助的种类更替系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演替过程。

水体富营养化②恢复水生植被的技术途径水体富营养化44③水生植被的优化设计健康的水生植被由着生在湖盆上的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所组成,各类水生植物对底质条件和湖水深度有各自的适应范围。挺水植物的分布上限可以高出最高水位线,分布下限可以达到最低水位线下1m左右的深度,但水位年度变幅比较大时分布下限也比较高;浮叶植物的最大适应水深一般在3m左右;沉水植物则可达到10m左右的深度。金鱼草荷叶浮萍石菖蒲水体富营养化③水生植被的优化设计金鱼草荷叶浮萍石菖蒲水体富营养化45④建立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以初级生产者(藻类、高等水生植物)、消费者(食草动物、杂食性动物等)和分解者(微生物)组成的水生生态系统,既能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又能提供足够的生物产量,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最佳方案。初级生产者中有沉水植物(藻类、眼子菜等)、浮水植物(水葫芦等)和挺水植物(芦苇等),不仅能吸收水中的氮、磷,而且能增加溶解氧,并可作为食草动物的饲料。水生生态系统必须达到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平衡,主要表现为应有一定数量的食草动物和杂食性动物,以控制藻类和沉水植物的发展。否则,过多的初级生产者会加重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④建立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水体富营养化46重金属污染在水中不能为微生物所降解,具有累积作用,只能产生各种形态和价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分散及富集,此过程称为重金属的迁移。重金属由于其化合物溶解度极小和带正电吸附负电胶体颗粒,往往沉积于水的底质中,因此,重金属一般都富集于排污口下游一定范围的底泥中。一般污染物,在汛期大量水的稀释下其浓度降低,而重金属则常会升高。重金属污染在水中不能为微生物所降解,具有累积作用,只能产生各47总的来说,重金属污染有以下几个特点(就对生物危害方面来说)产生毒性效应的临界浓度低

。即在天然水体中只要有微量浓度就可产生毒性效应。一般重金属毒性浓度范围1~10mg/L,毒性强的如Hg、Cd等,范围0.01~0.001mg/L。饮用水Hg不超过0.001mg/L。微生物不能降解重金属,相反,有些重金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金属有机化合物产生更大的毒性。重金属污染总的来说,重金属污染有以下几个特点(就对生物危害方面来说)重48重金属在水体中会发生迁移和各种形态转化,且及酸碱条件有关。水体中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达到相当的浓度。如淡水鱼可富集Hg1000倍,Cd3000倍,Cr200倍等。藻类对重金属富集程度更为强烈,可达到4000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产生严重的重金属中毒。主要危害机理:进入人体的重金属与生理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酶等发生作用而使它们失活。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在水体中会发生迁移和各种形态转化,且及酸碱条件有关。重49三、各类水体的污染特征地表水污染特征地下水污染特征海洋污染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三、各类水体的污染特征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50特点:

■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

■染物扩散快

■污染影响大河流污染——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特点:河流污染——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51

特点:

■污染来源广、途径多、种类复杂

■污染稀释和搬运能力弱

■生物降解和累积能力强■湖泊富营养化我国主要湖泊富营养化状况: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滇池、太湖湖泊污染——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特点:我国主要湖泊富营养化状况:湖泊污染——第三节水52

特点:■污染来源广■污染治理难度大■污染危害严重地下水污染——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特点:地下水污染——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53特点:

■污染源多而复杂

■污染的持续性强

■污染扩散范围大海洋污染——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特点:海洋污染——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54四大海区中,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南海近岸海域水质一般,渤海和东海近岸海域水质差;9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和北部湾水质良好,胶州湾和辽东湾水质差,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四大海区中,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南海近岸海域水质一般,渤海55四、水体污染危害危害人体健康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加剧缺水状况影响正常的工农业生产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四、水体污染危害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56五、水体自净水体自净:水体受到污染后,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到受污染以前状的自然过程。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五、水体自净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57(一)物理自净物理自净是指通过污染物在水体中进行混合、稀释、扩散、挥发、沉淀等作用降低浓度,使水体得到一定程度净化的过程。物理自净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污染物自身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形态和粒度等,以及水体的水文条件,如温度、流速、流量、河道弯曲程度、污水排放口的位置和形式等。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一)物理自净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58(二)化学自净化学自净是指水中的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中和、吸附和凝聚等反应,使其浓度降低的过程。影响化学自净能力的因素有污染物的形态和化学性质、水体的温度、氧化还原电位和酸碱度等。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二)化学自净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59(三)生物化学自净

生物化学自净是指进入水体的污染物经过生物吸收、降解作用,使其浓度降低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影响水体生物化学自净的主要因素包括污染物的性质和数量、微生物种类及水体的温度、供养状况等。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三)生物化学自净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60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第三节水体污染及自净61

水环境污染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采用各种管理措施和工程治理技术手段,减少废水排放量,降低水环境污染程度,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各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促进水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水环境污染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62一、水环境污染防治途径(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

用水的利用率(二)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三)控制工业废水污染和面源污染(四)开展流域性水污染防治(五)发展适宜的污水治理技术(六)加强水环境污染管理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一、水环境污染防治途径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63工业废水污染控制优化结构、合理布局

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低水耗低污染

产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就地处理

加强对工业企业污染源的就地处理或工业小区

废水的联合预处理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业废水污染控制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64面源污染控制合理利用农药截留农业污水畜禽粪便处理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城市径流控制充分收集利用雨水减少城市硬质地面增加城市绿地面源污染控制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城市径流控制65二、水污染防治技术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二、水污染防治技术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66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67

利用物理作用使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及污水分离的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格栅或筛网分离法:其去除对象为颗粒的污染物。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互平行的金属栅条及框架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及杂质。筛网:用于纺织、造纸、化纤等工业废水的处理。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68利用物理作用使污水中呈悬浮状态重力沉降法: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重于水的固体物质下沉,从而达到及废水分离的目的,适用于去除20-100μm以上的颗粒。沉砂池:利用重力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沙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物的污水处理构筑物,其作用是避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沉淀池:利用重力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质(SS)的污水处理构筑物。根据池内水流方向不同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和斜板(管)沉淀池。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69重力沉降法: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重于水的固体物质下气浮法:用于分离相对密度及水接近或比水小,靠自重难以沉淀的细微颗粒污染物。其基本原理是在废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大量的细小气泡,并使其附着于细微颗粒污染物上,形成相对密度小于水的浮体,上浮至水面,从而达到使细微颗粒与废水分离的目的。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过滤法:使污水流过一定空隙率的过滤介质以截留污水中悬浮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是从液体介质中分离固体颗粒物的有效方法之一。气浮法:用于分离相对密度及水接近或比水小,靠自重难以沉淀的细70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

利用某种化学反应使污水中溶解物质的性质或形态发生改变,从而从水中除去的方法。

化学处理中和法:利用碱性或酸性药剂将酸性污水或碱性污水调整至近中性的处理方法,被处理的酸和碱主要是无机的。化学沉淀法:通过向废水中投入某种化学药剂,使之及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质发生反应,形成难溶性化合物,然后通过沉淀或气浮加以分离的方法。适用:给水处理中去除钙、镁硬度,废水处理中去除重金属(如Hg、Zn、Cd、Cr、Pb、Cu等)和某些非金属(如As、F等)。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利71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氧化还原法:利用溶解于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能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还原或被氧化的性质,将其转化为无毒无害新物质的处理方法。氧化法:氰化物、硫化物以及造成色度、臭、味、BOD及COD的有机物,也可氧化某些金属离子还原法:含有六价铬和汞化合物的废水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氧化还原法:利用溶解于污水中的有毒有害72混凝法:通过向污水中投加带有及欲去除的污染物质(通常为胶体颗粒)所带电荷相反的电解质——混凝剂,使胶体颗粒变为电中性、失去稳定性,随后通过吸附、卷带和桥连作用凝聚成大颗粒沉降下来,从而使胶体颗粒从污水中分离出来的处理方法。常用混凝剂:硫酸铝,氯化铁,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铁等。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73混凝法:通过向污水中投加带有及欲去除的污染物质(通常为胶体颗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

利用物理化学反应的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的方法。

物理化学处理吸附法:利用多孔固体吸附剂表面的物理和化学吸附性能,去除废水中多种污染物的方法。常用吸附剂:活性炭、磺化煤、焦炭、炉渣活性氧化铝等。离子交换法:借助于离子交换剂上的离子和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反应而去除水中有害离子的方法。适用:工业给水处理中的水质软化和除盐,主要去除金属离子和一些非金属离子。离子交换剂:多孔性结构,带有电荷,并及反离子相吸引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利74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溶解性、胶体的和细微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

生物处理法厌氧法好氧法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利75好氧生物处理法:利用好氧和兼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化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