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脾胃病的中医辩证论治_第1页
牛脾胃病的中医辩证论治_第2页
牛脾胃病的中医辩证论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脾胃病的中医辩证论治

牛的脾胃疾病是兽医临床上常见的消化不良症,其类型非常复杂。例如,脾虚、脾寒、脾胃、益气、呕吐、胃冷、胃伤等。几年来我的实践经验,运用中医辩证论治的法则,把脾胃疾病大体归纳为四种类型去处理,比较现实,也容易掌握应用。这四种类型是脾胃湿热、脾胃湿寒、宿草不转、脾胃虚弱(除了明显的膨胀病外),每一种病的发生,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都是不断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因此,灵活掌握中医理论辩证论治是正确治疗家畜疾病的一个关键。现将这四种疾病类型辩证论治作一介绍。1性侵食,质血清气湿牛脾脏和胃皆属于土,称为脏中之母,为后天之本。它的功能是消化食物,输送营养,供给全身各部的需要,是气血生化的来源,有统血、生血、益气、化湿之功能,在家畜使役不当,饲养失调,或受外界风、寒、暑、湿侵袭的情况下,脾胃消化功能会相应的减弱,脾胃虚弱就容易感受湿热或湿寒,湿则伤脾,脾伤则减弱运作水湿的能力,也减弱胃对饲草的消化机能。反之,家畜感受了外界邪热的熏蒸,胃内积热,脾气不能上升,胃气不能下降,清浊不分,直接影响着胃对饲草的容纳和消化,必然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异常一系列的疾病。2病因与辩证法2.1胃不和则口不清、精神不振、精神不振、精神不振、精神不振、精神不振、耳鼻口清扫描是一个重要两本病是由于使役过度,体质损耗,正气不足,气血不全,受外感风寒,或内伤饮冷,湿邪浸入脾胃、湿寒过胜,而发生食欲减少,精神不振,舌色青白,耳鼻口凉,津液滑利严重时口流清涎大便稀脉细沉。2.2清气不和,则平均热多因农忙季节劳役过重,饲养失调、饮喂不及时,胃内积热而又饮了过多的冷水,热则伤脾,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脾胃不和而发生,食欲减少,舌下常有积水,舌鲜红,有黄苔,津液滑利,大便干湿不均,小便短小色黄,被毛干燥,耳稍凉,脉相沉数。2.3胃不和胃不和则胃不三秋季节发生较多,因劳役过重,胃内的消化机能减弱,牛食过多难易消化的饲草,食后又饮了过多的冷水,或受寒感冒,食物停止于胃不能转化而生此病,舌色淡白,舌根较红,津液开始粘稠,后期干燥,耳稍凉,肚腹坚硬膨胀,呼吸快而粗,大便干燥,严重时不通,脉实或洪大。2.4脾土不生,胃火轻,则发生管理不善,体质虚弱,或患其它疾病而引起气血不足,脾土不生,胃火微弱,脾胃不和而发生。食欲大减,反刍迟缓或停止,口色淡白,背毛粗乱、干燥,脊背不灵活,耳稍凉,大便正常,有时干燥,脉细无力。3理论与治疗3.1姜、枣、进行补经利脾治疗平胃散加生姜大枣内服,本方陈皮、川朴、毛术、甘草、姜、枣能燥湿利水和胃暖中,化湿痰利脾胃,如加上炒二丑、半夏、砂仁、山楂、云苓、木通除湿利脾药效果更好,炒二丑不单纯是一种泻水药,少量应用是除湿利水、健胃的有效药物。3.2风味型、酒前、程序、草等药的选择本病仍以平胃散为主(毛术、陈皮、川朴、甘草)适当加进技子、黄柏、茵陈、云苓、车前、滑石等药,本方清热除湿,健胃和中分阴阳利小便适应于舌红津液滑利、小便微黄,如舌色青白、舌下积水,可去枝子、黄柏,重用毛术,加上草果、半夏、二丑、只壳效果更好,如去车前、茵陈加进官桂、小香、白术、半夏、草果可治翻胃吐草。3.3食消味汁加味三消散:麦芽、山楂、神曲、毛术、二丑、陈皮、只壳、川朴、木通、大白、木香等,本方宽中下气,幢胃消食,适用于一般停草病,如食后感胃受寒引起的病,口温不高,体冷打颤,可去木香,适当加上干葛、苏叶、桂子等散寒解表药收效更快。后期大便干燥量少或泌结可用加味承气汤:大黄、只枳、川朴、芒硝加郁李仁、山查、麦芽、陈皮、只壳、木香及猪油或植物油适量灌服,本方宽中破报,散满消积,可通便润肠,推陈出新。3.4强心药的治疗以香砂六君子汤为主加减使用,党参、云苓、白术、木香、甘草、砂仁、生姜、大枣煎服,本方能助阳补气,健脾和胃且助消化,如气血双亏可加黄芪、当归、只壳、升麻、山楂煎服,心脏衰弱者可去木香、云苓改用神曲加远志、枣仁等强心药物。如反刍停止或无力倒嚼者可加木别子、半夏和少量的二丑煎服收效更快。4注意投喂过程中注意的问题4.1作好病畜护理,促使病畜恢复健康,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掌握病情变化。4.2在用药时对不吃不倒的病畜,限制喂草,随着病的恢复由少到多,逐步增加一些容易消化饲草加喂一些精料。4.3不能饮冷水,每天勤喂温盐水。4.5牛铺打扫干净,防止潮湿。4.6停止使役,充分休息,每天上下午可作适当运用,以加速疗效。5药物治疗及用量5.1诊断脾胃病首先做好问诊,了解牲畜的发病原因和时间长短、吃草、倒沫、大小便情况,进一步诊断分析病理。5.2湿寒、虚弱、湿热三种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正确诊断、药量适当,用药多在2~3副,虚弱病症恢复较慢,必须陆续治疗,个别温寒症,用药一剂可以治好,大部分是在两副药痊愈。5.3在药物剂量方面,一般中等体重的牛每样药以100g为标准,根据病的轻重,急重病可适当加大到150g,如温寒过胜,口流青涎毛术、二丑均可加大到150,收效比较大。5.4宿草病后期大便干结,主药芒硝可用到500~750g,郁李仁250~500g,猪油1000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