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汽车业务市场分析_第1页
华为汽车业务市场分析_第2页
华为汽车业务市场分析_第3页
华为汽车业务市场分析_第4页
华为汽车业务市场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为汽车业务市场分析第一性原理:从汽车的属性看行业竞争要素和华为汽车业务前景车企运营考验多维度能力,华为具备较强竞争优势汽车是消费、制造和科技三重属性叠加的工业消费品,产业链较长,整车企业运营覆盖需求洞察、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营销宣传、渠道运营、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且需要保证车型立项到后期上市销售全流程的一致性,即产品落地、营销打法符合产品设计的初衷,因此车企体系化的能力也尤为重要。此外,消费者需求相对细分,在智能化、电动化的趋势下,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逐渐放大,2018-2022年国内平均每年新车型数量约为160款,单个车型的市场份额天花板持续被压缩,车企产品矩阵的开发和迭代能力尤为关键,能够持续打造爆款的整车厂值得长期关注。基于对汽车的三重属性的拆解,我们认为华为在智能电动车赛道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1)“软实力”——复用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多项能力:尽管汽车和智能手机的生产制造、技术研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但从本质上讲均是相对高价值量的可选消费品,因此在卖点挖掘、营销策划、渠道建设等“软实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我们认为华为进军汽车行业有望复用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能力与资源。(2)“硬实力”——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智能化进程中,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迭代是两大重要方向。智能座舱方面,华为自研的鸿蒙OS操作系统成功上车,流畅度等使用体验领先,打造人无我有的“车机天花板”——鸿蒙车机;智能驾驶方面,当前小鹏、蔚来、理想以及领先的自主品牌均实现了高速场景“点到点辅助驾驶功能”的量产,智能驾驶的竞争进入城市场景(根据小鹏2022年“1024科技日”,城市场景的算法复杂度、训练难度是高速场景的数十倍),华为和小鹏率先在广深地区推送城市“点到点辅助驾驶功能”,研发和量产进程位于第一梯队。消费属性:华为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多项能力在汽车领域得以复用汽车消费属性明显,客群相对细分,考验车企需求洞察和卖点挖掘能力。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评价维度相对较多,包括外观、品牌、性价比、驾驶体验、内饰、动力类型、能耗、智能化水平、售后质量等等。在此基础上,不同群体的汽车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重点考虑的因素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根据新出行《2021中国用户新能源车消费决策和态度调研报告》,抛开基本的安全和续航需求外,10万元以内和10万-15万元预算的用户最关注售后服务质量,15万-30万元预算的用户最关注智能化,30万元以上预算用户则最关注外观和内饰。此外,消费者在不同的消费情境下也有不同的优先需求,首购用户的诉求是满足基本的出行需求,考虑安全、动力与空间等,而增购、换购用户则存在着消费升级的倾向,更加重视品牌因素,并且追求智能化、辅助/自动驾驶等附加功能。畅销车型大多有1~2个核心卖点,还需通过营销和渠道能力进行放大。爆款车型的打造,产品力和卖点是基础,营销和渠道是推手。1.产品定义:特斯拉Model3主打操控和智能,蔚来ET5外观和配色吸引眼球,理想L9主打家用定位,建立“奶爸车”标签,欧拉好猫以独特的外观抓住女性用户的需求,极氪001、比亚迪汉均在细分市场拥有良好的操控性和续航表现。2.营销和渠道:一方面,新品上市一般需要发布会、车展等活动放大声量,相关资源的投放效率、营销活动组织与车型卖点的匹配度需要关注;另一方面,销售过程中试乘试驾环节的用户体验、销售人员的卖点讲解对于成交率的提升也尤为重要,因此门店触达度、渠道运营能力也尤为重要。华为在消费电子领域拥有充分的经验和资源积累,需求洞察能力、渠道和营销资源出色。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有着多项“业内首创”,华为捕捉到用户对于摄像的需求,开发出双摄、三摄、四摄机型;外观方面,超薄设计的P6、联名保时捷设计、首创渐变色等,都展现了华为在外观设计上的匠心,引领了行业的审美风潮。渠道方面,华为当前门店包括旗舰店(位于一线城市或核心二线城市,门店数量较少)、华为智能生活馆200多家(直营模式经营,主要位于购物中心,包括华为全场景智能产品体验)、全屋智能体验店100多家、华为授权体验店5500多家(覆盖各线级城市)。华为线上渠道资源丰富,能够为AITO问界品牌充分导流。2022年11月蔚来、理想、小鹏、AITO问界的APP月活量分别为55万/26万/47万/21万人,截至2022年底车型保有量分别为24.2万/23.6万/23.5万/6.6万台。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截至2022年4月,华为应用商城月活量达到9.53亿,能够为AITO品牌充分引流。科技属性:华为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研发成果位于第一梯队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依赖技术积累,华为车BU研发投入水平较高。智能化依赖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尤其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向的投入。华为是国内航母级的科技巨头,从通信运营商到智能手机,华为有着多年研发积累,2011-2021年均保持着15%左右的研发投入,合计研发费用达到8688亿元。汽车业务方面,华为自2013年进入汽车业务以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人员配置,2021、2022年车BU研发投入分别为70亿/105亿元,而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2021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82亿/46亿/33亿/41亿元,上汽、长城、比亚迪2021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06亿/91亿/106亿元,华为车BU研发投入超越国内一线新势力,并逐渐达到传统车企的规模。人员配备方面,华为车BU2021年研发人员达到5000人(2022年扩展到7000人以上),蔚来、理想、小鹏2021年分别为4809/3415/5271人。智能座舱:鸿蒙车机当前被誉为“车机天花板”华为的智能座舱平台由鸿蒙车机系统、麒麟计算平台、显示硬件、相关生态组成,目前实现座舱芯片、系统、显示硬件的全部自研,其中鸿蒙车机当前被誉为是“车机天花板”,打造人无我有的智能座舱体验。运行流畅度高:鸿蒙车机运行流畅,交互更为方便。鸿蒙车机定义“车机天花板”,UI设计、运行流畅度、语义识别等方面优于竞对。根据2022年华为开发者大会披露的信息,2023Q1全面推送的HarmonyOS3.0在设备数量、智联便捷性、流畅性、隐私安全、无障碍信息浏览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提升。对比竞品车机的硬件参数,问界M5/M7车机在座舱芯片、算力、屏幕性能等方面并未领先于新势力车企的产品,我们认为华为将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UI设计、交互逻辑等经验充分运用到车机的开发中,最终实现优于竞品的使用体验。例如,与部分将导航地图作为主界面主体的新势力车企不同,鸿蒙车机采用高画质壁纸结合可滑动式应用卡片(空调、导航、音乐、设置、泊车影像等常用功能)的方式,增加了UI设计的简洁性与美观性。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壁纸与功能图标排布进行更改,实现自主性与便利性,带来类似于手机、平板的使用体验。对于不同的车机应用开发,华为对UI设计有特定的设计规范,对交互方式、页面布局、界面自适应原则有规范化要求,结合自适应UI引擎,可以实现同一应用在车机、手机等不同终端自由流转,无需专门的UI适配,以此实现超级桌面功能。多端流转:鸿蒙车机与华为手机、手表、智能家居共同搭建鸿蒙生态。(1)个性化驾驶模式:登入华为帐号后,座椅自动调整,切换驾驶信息和应用服务内容,支持多帐号切换和访客模式,用户信息隔离;(2)手表控车:华为手表、手机靠近无感解锁车门,抬起手腕就能在手表屏幕上远程控车,完成开关车窗、开启空调等操作;能够查看充电进度,及时掌握车辆信息;(3)导航、通话和音乐流转:上车后,手机导航一键流转车内;下车后,自动转为步行导航流转到手机;通话和音乐上下车同样能够自如流转;(4)车家互联:车机控制中心支持控制已接入华为智慧生活APP的智能家居设备,实现“人、车、家”的全场景互联,例如车主可以在车上一键开启回家模式,让家中的灯和空调等家居设备提前就位。智能驾驶:华为城市高阶智驾落地进度位于第一梯队华为城市场景辅助驾驶搭载量产,整体进程处于第一梯队。华为推出的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是实现智能驾驶全景感知、地图&传感器融合定位、决策、规划、控制等功能的决策系统,4款产品MDC300F、MDC210、MDC610、MDC810算力区间为64~400+TOPS,覆盖L2+~L5智驾级别。其中,算力最高的MDC810平台已经与2022年搭载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阿维塔11实现量产,MDC610搭载长城沙龙机甲龙、哪吒S、广汽埃安AIONLXPlus上车,此外,比亚迪、奇瑞、广汽等车企2023年新车型也将搭载华为的智能驾驶超算平台。智能驾驶进入下半场,新势力车企高速场景下的A点到B点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L2+)已经实现量产,领先国内自主品牌和合资车企,在难度更大的城市场景,华为率先于2022年9月在深圳向北汽极狐阿尔法SHI版车主推送城市NCA(城区智驾导航辅助功能)。制造属性:华为寻求优质主机厂完成最后一块拼图电动汽车代工生产模式常见于造车新势力企业,车型快速落地。不同于传统燃油车动力总成,新能源汽车简化了车身结构,使得电动车零部件数量较传统汽油车减少约40%,在生产上的壁垒得以降低,模块化生产帮助造车新势力在发展初期利用第三方富余产能或新建产能,实现代工生产,加速产业化进程。其中,理想、哪吒等车企通过收购拥有新能源生产资质的整车厂进行产能布局;蔚来则与江淮汽车签订协议,江淮作为蔚来的代工厂帮助实现车型量产;小鹏第一款车型G3选择在海马代工,随后收购广州福迪获得生产资质转向自建;华为通过和赛力斯的合作快速推出了M5和M7,HI模式也有极狐HI版(与北汽蓝谷合作)、阿维塔11(与长安汽车、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等车型落地。商业模式:智选模式充分发挥华为优势,率先跑通华为汽车业务的探索伴随组织架构不断迭代,零部件Tier1模式定位类似于传统零部件厂商,而相较于HI模式,智选模式中华为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产品定义、渠道营销等环节,能够充分发挥华为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积累,以及作为国内科技巨头企业的技术实力。华为汽车业务布局伴随组织架构调整不断进化华为2013年开始探索汽车业务商业模式,“传统零部件”、“HI”、“智选”三种模式下,华为参与度不断提升。华为2013年进入汽车业务以来不断探索商业模式,从类似于传统零部件Tier1模式向整车企业提供标准化零部件做起,到2020年10月推出HuaweiInside(HI)模式,尝试和车企联合开发,提供自动驾驶软硬件、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再到2021年4月推出华为智选模式,更加深入参与产品定义和整车设计,产品进入到华为渠道销售。最终华为形成了零部件Tier1模式、HI和智选三种模式,华为在其中的参与度逐渐加深,其中,与赛力斯的合作为智选模式首个落地案例,双方在2021年12月发布AITO问界品牌,AITO全称为AddIntelligencetoAuto,寓意“将智能带入汽车,让汽车更智慧”。汽车业务组织架构经历多次调整,当前余承东担任车BUCEO。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简称“车BU”),隶属于华为ICT管理委员会,总裁为王军。在华为内部的组织架构中,BG(BusinessGroup)指的是华为的业务集团或事业群,而BU(BusinessUnit)则是指业务单元,一般是BG下属的一个业务模块,BU和BG是并列的一级部门。2020年底,华为将车BU从ICT管理委员会划归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2021年5月,华为消费者BG(现已更名为终端BG)CEO余承东正式被任命为车BUCEO,王军则被调任至车BUCOO(首席运营官)。华为公司希望利用余承东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各项经验充分赋能汽车业务,余承东则在接管车BU后力推智选模式。智选模式车型“含华量”高,以乘法方式发挥华为各项优势智选模式车型“含华量”高,充分发挥华为实力。华为智选模式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无论是公司前沿黑科技的搭载,还是后端营销和渠道运营。1.配置搭载方面:HI模式下的车型,鸿蒙车机用的是华为的模块和系统,但是人机交互界面、UI用的是车企自己的方案,即运用鸿蒙系统的底层能力,车企自身主导智能座舱的定义,未能充分发挥华为在手机领域的UI设计经验。2.营销和渠道方面:HI模式车型并未充分享受华为营销资源的倾斜,如车型发售没有登上华为季度新品发布会,进入的华为门店数量远小于智选模式。此外,我们认为华为能力的发挥并不是简单的加法关系,而是乘法关系,体系化的能力能够更加充分地反应到车型的研发和生产中,减少“产品设计—研发落地——营销宣传”等环节的损耗。智选模式从0到1:问界快速上量印证华为能力,智选模式率先跑通赛力斯和华为合作效率超市场预期,目前三款车型在售。2019年1月,赛力斯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开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2021年1月,赛力斯SF5自由远征版搭载驼峰智能增程系统上市,采用华为双电机系统+全铝合金底盘,搭载Hi-Car车机系统语音交互;2021年4月,赛力斯和华为推出智选SF5,进入华为旗舰店,并在5月开始交付;2021年12月,赛力斯和华为联合推出问界品牌(AITO),并且发布旗下首款增程式SUV问界M5,2022年3月开启交付;2022年7月,发布豪华智慧大型SUV问界M7,并于8月开始交付;2022年9月6日,M5纯电版本正式发布,10月底开始交付。问界月销快速破万:长板够长,弱化短板,利用华为营销和渠道资源尽可能放大。产品端,鸿蒙车机是车机天花板,长板足够长,华为通过一些消费电子宣传的经验将短板(主要是M7的空间和轴距)进行了弱化。此外,M5/M5e/M7均登上了华为季度新品发布会,享受较高的曝光度,并在华为的3C门店中迅速铺开,利用其营销和渠道资源进一步放大声量。(1)广告宣传方面:问界M5/M7/M5e分别登上华为2021年冬季、2022年夏季和2022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均作为压轴产品出场,并由华为车BU总裁余承东负责产品发售。发布会现场享受较高的关注度,其中,问界M7发售当天百度搜索指数达到335万,而理想L9、小鹏G9发售当天百度搜索指数分别为191万、110万。(2)渠道运营方面,问界依靠华为已有渠道实现快速扩张,截至2022年末门店数量接近1000家。当前华为依托原有的手机和IoT门店,能够以较低的边际成本、快速建立数量较多的问界体验门店;截至2022年12月,问界品牌共有合计986个体验中心和用户中心,提供销售、交付、售后等综合服务,数量大幅超越特斯拉和蔚小理。此外,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全国已经有170家AITO用户中心完成形象升级。与HI模式相比,智选模式享受华为的渠道优势,高曝光度转化为高销量。极狐阿尔法S于2021年4月发布,阿尔法SHI版车型于2022年5月上市,7月开始交付;问界M5增程于2022年3月开启交付,7月问界M7开始交付,10月M5纯电版开启交付。阿尔法SHI版没有进入华为3C渠道,也未在华为新品发布会上亮相,导致阿尔法S整体销量欠佳,2022年11月销量449台,1~11月总销量6978台;而问界M5EV/M5EREV/M7EREV三款车型2022年11月销量分别为1810/2938/3529台,1~11月总销量分别为5629/45003/17269台。智选模式进入从1到N新阶段:与赛力斯合作的成功吸引到奇瑞、江淮智选模式合作或潜在合作车企均曾尝试新能源转型。当前,华为将与赛力斯智选模式合作的成功作为一张名片,吸引到其他车企的合作需求,包括奇瑞、江淮,我们发现共同点在于本身冲击高端化失败过,2014-2021年几家公司均尝试推出过15万元甚至2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型,但是销量表现不佳,背后原因包括三电技术落后、渠道运营能力相对较差、或产品性价比不足等等,与华为开展智选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立讯入局后,成为了奇瑞汽车的第四大股东和奇瑞控股的第三大股东。根据立讯精密公告,2022年2月11日,立讯有限公司与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协议约定立讯有限以100.54亿元人民币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2022年5月30日,根据天眼查平台信息,立讯以19.88%的持股比例成为奇瑞控股的第三大股东,前两大股东芜湖市建设投资和芜湖瑞创投资在奇瑞控股的持股比例明显下降,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则退出了前三大股东之列。2022年12月5日,根据奇瑞汽车公告,立讯已经成为了奇瑞汽车的第四大股东,直接持股比例为7.87%。奇瑞汽车的第四大股东由奇瑞创始人尹同跃控制的芜湖瑞创投资变更为立讯有限公司,前三大股东依旧为奇瑞控股、安徽省信用融资担保集团和芜湖市建设投资。江淮汽车的国资背景雄厚,安徽省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截至公司2022年三季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江淮汽车集团控股,股权占比28.18%,江淮汽车集团控股的股东是安徽省国资委和大众汽车,持股比例均为50%,其中安徽省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安徽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则分列江淮汽车的第二、三大股东,股权占比分别为3.67%和3.38%。竞争推演:华为入局加速行业洗牌,有望建立百万级别产品矩阵华为入局将会加速智能电动车行业洗牌华为入局加剧自主品牌的竞争,体系相对落后的合资车企份额下降速度预计将会加快。一方面,鸿蒙车机定义“车机天花板”,作为智能座舱的主要载体,我们认为主机厂对于车机的研发投入将会加大;另一方面,M7零重力座椅的创新被极氪009、蔚来EC7、智己LS7模仿,问界发布会“拉踩”形式的陈述也见于长城WEY蓝山咖啡、极氪009等车型的发布会,我们认为华为的多项创新和优势将会加剧自主品牌竞争。当前,智能电动车赛道部分起步相对较晚的合资、外资品牌已经落后于华为、蔚小理为首的国内造车新势力和新能源转型相对领先的自主品牌(如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对于中国市场的理解相对欠缺,2022年前11月合资车企在国内新能源车的市占率继续下降到11.2%。我们认为华为的各项领先创新将提升优质车型的评价标准,体系相对落后、未能针对国内需求快速反应的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份额下滑速度预计将会加快。华为有望建立百万级别产品矩阵自上而下:华为有望在细分价格带获得10%以上份额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500万辆,对应渗透率达到56.4%,20万元以上价格带销量占比35%(2022Q1-3该价格带燃油车销量占比约为30%,新能源车占比约为38%),对应市场空间约为500万辆,而随着远期新能源渗透率的继续提升,市场空间有望继续扩容,预计将达到700万辆以上的水平;我们预计远期华为在细分市场有望获得10%~15%的市场份额,销量有望达到百万级别(70万~105万台)。自下而上:华为渠道能够支撑百万级别年销量我们采用“单店预计月销量*门店数量*月份数”估算华为渠道能够容纳的汽车销量:(1)单店预计月销量:蔚来/理想/小鹏/问界2022年11月份店效分别为37/59/14/12台(零售销量与月末门店数量的比值),2021年2月到2022年11月的店效平均水平为29/58/29/10台,最高点水平为41/87/48/12台,问界店效相对较低,主要系:①旗下车型相对有限;②相较于运营多年的友商门店,新开门店相对缺少消费者口碑,客户互相之间的推荐率相对较低。因此,我们预计随着华为旗下车型数量的提升、新开门店逐渐转化为成熟门店,店效将稳定提升,参考门店布局相对完善的比亚迪当前店效60台/月(截至2022年12月门店数量达到2957家,其中52%处于三线及以下城市),我们保守预估华为单个门店的稳态月销能够至少达到50台以上,存在3倍以上的增长空间。(2)门店数量:华为目前在全国有5000家3C门店,但门店大小不一,问界品牌刚刚推出时,能够容纳展车的店面较少,而通过门店扩建、翻新等方法,截至2022年年末扩建到近1000家门店,且相较于新势力车企门店数量下沉程度高,我们认为华为能够依靠强大的渠道品牌力进一步提高门店数量,特别是在新势力下沉相对较慢的三线及以下城市,假设华为能在50%的3C门店实现售车功能,对应2500家汽车销售门店。综上,我们认为华为销售门店数量和单店销售效率长期来看均能实现明显提升,假设稳态月销50台,门店数量2500家,对应能够容纳的年销量达到150万台。市场两个核心讨论:智选车企和投资窗口期当前,市场对于华为智选模式存在两个核心讨论:(1)智选车企在华为朋友圈的定位;(2)智选车企投资窗口期。我们认为华为通过问界品牌的快速上量,实现智选模式从0到1的突破,确立了智选模式在汽车业务中的战略地位,当前处在华为从1到N拓展“智选朋友圈”的阶段。短期来看,考虑到华为的诉求核心在于销量,智选生态圈内部竞争有限,而复盘赛力斯的股价走势,我们认为智选车企在预期上修阶段存在投资机会。长期来看,拥有较强制造能力、产能布局的车企预计将帮助华为完善智能电动车三种属性中的最后一块拼图——“制造”,最终伴随华为实现份额的扩张。此外,我们看好华为百万级别产品矩阵建立过程中带来供应链端的投资机会。智选车企车型短期差异化定位,制造能力强的车企长期有望伴随华为放量我们判断智选车企在华为汽车朋友圈的定位将略有差异。我们认为赛力斯是华为智选模式的敲门砖,问界品牌在2022年月销快速过万,吸引到了2020年之前新能源车型销量表现不佳的奇瑞、江淮。我们判断智选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阶段一(2020-2022):扶持赛力斯,打造智选模式的“名片”。华为进入汽车领域,定位增量零部件供应商,早期也曾接触过其他车企,国资背景居多的自主车企决策机制相对较长、且不愿失去话语权(抛开股权性质,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整车企业话语权极强),因此,华为智选业务首个合作车企是重庆地方民企背景、决策相对灵活的赛力斯。赛力斯在前期也是少有的倾公司全部的资源,全力配合华为,合作打造问界品牌,2022年问界M5、M7的快速起量使得华为与赛力斯的智选合作成为一张“名片”,对其他冲击高端新能源车进展缓慢的车企(如:奇瑞、江淮)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应。阶段二(2023-2024):广撒网甄选车企。根据中建集团官网中标信息、界面新闻、产业链相关企业调研,奇瑞和江淮都于2022年加入智选合作的模式。我们认为华为核心诉求在于销量的增长,因此我们认为各个智选车企的第一轮车型周期车型的重叠度会相对较低,内部竞争相对有限。阶段三(2024之后):最有能力伴随华为进行产能扩张的车企将最为受益。华为的强项在于技术和对消费者的理解,在制造端依赖主机厂,而最终的核心目标在于快速做到销量的增长。因此,制造能力较强、产能布局相对完善的奇瑞汽车有望成为华为重点合作的对象,享受到更多的资源倾斜。我们看好奇瑞汽车有望在华为销量层面成为最大增量。阶段四(远期):从目前的商业合作方式来看,我们认为华为最终下场造车的可能性不大,除非赛力斯、奇瑞、江淮都没有在销量上达到华为的预期。长期来看,汽车中“整车制造”的生意并不一定是好生意,但这并不意味着华为在整车制造上不会有布局。我们认为,随着滑板底盘为代表的新技术(上下车身解耦)远期可能商用化,在轻型商用车领域积累相对深厚的江淮汽车有望在中长期通过滑板底盘等新技术拓展出“造车”以外的商业模式。“滑板底盘”的概念由通用汽车在2002年首次提出,2021年,美国公司Rivian的成功上市以及在资本市场的出色表现,让滑板底盘技术吸引了市场与众多企业的关注。滑板式底盘是一种专门为电动车设计的一体化底盘架构,可将电池、电动传动系统、悬架、刹车等部件提前整合在底盘上。滑板底盘继承了非承载车身底盘通用性高、刚性好、实现动力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的集成的优点,而由于滑板底盘集成了三电系统,相比非承载车身重心更低更稳定,且实现了通信软件智能解耦开发。同时,滑板底盘将电池与线控集成,在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命令传输灵敏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整车:关注智选车企车型周期的预期上修带来的投资机会市场认为,选择智选模式的车企自身的研发实力、渠道运维能力相对较差,与华为的合作关系中处在劣势地位,一旦和华为的合作关系破裂,将失去投资价值甚至价值归零,但我们认为如果以此指导华为智选模式的相关标的投资将可能会错失投资机会。我们从最底层的商业原理思考,华为在车BU投入多年、叠加新能源市场竞争日趋积累,华为对于销量增长的诉求非常迫切。因此,我们判断各个智选车企的第一轮车型周期车型的重叠度会相对较低,均将得到华为广泛的资源倾斜。投资方面,复盘赛力斯股价走势,我们预计接下来华为智选合作车企也很可能延续赛力斯的股价走势。赛力斯和华为合作的第一轮车型周期经历了多轮预期调整,而在预期上修的阶段都带来了股价的抬升,股价走势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2020年11月之前:微车业务为主,赛力斯和华为的合作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关注度相对较低,股价低位震荡。(2)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预期出现):涨幅近一倍,和华为的合作不断有信息放出,公司正式开启向新能源乘用车转型,股价开始催化。(3)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以及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预期上修):华为智选SF5于2021年4月推出,赛力斯进入到华为3C渠道,市场关注度进一步提升,车型预期走高,股价到达2021年7月份高点后,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高位震荡。(4)2022年1月至2022年5月(M5车型发布不及预期):华为联合赛力斯于2021年12月发布智选品牌AITO问界,首款车型问界M5EREV亮相,但纸面参数表现平平,市场担心其竞争力,股价震荡下行。(5)2022年5月至2022年8月(M5口碑提升,车型周期预期走高):问界M5增程版实现最快交付破万,M7增程版(对标理想ONE、L8)发售,市场对于第一轮车型周期的预期逐渐走高,赛力斯股价伴随交付量上行。(6)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多因素影响下预期下修):受疫情散发影响,行业需求走弱;公司生产受8月高温限电、11月重庆疫情影响;竞争方面核心对手理想实现从One向L系列的换代,度过最困难的时间;智选模式其他合作车企陆续有信息放出,赛力斯的稀缺性受到市场质疑。诸多因素影响下,交付量增长低于预期,股价下修。因此,我们认为智选车企在第一轮车型周期下可能存在以下时间点的股价催化。2023年:(1)赛力斯:根据公司规划,年中问界M5/M7搭载华为高阶智驾的版本将会推出,华为高阶智驾系统目前已经搭载极狐HI、阿维塔11上车,用户反馈良好;此外,根据公司公告,基于全新平台打造的问界系列旗舰车型问界M9(定位大型SUV)计划在2023Q4上市,配备鸿蒙车机、华为高阶智驾以及其他多项华为“黑科技”,将体现华为最高技术水平。(2)奇瑞汽车:根据产业链相关企业调研,与华为合作的首款智选车型有望在2023Q4推出,根据目前规划预计将会是智选模式下的首款轿车。2024年:(1)赛力斯:我们预计问界M7将迎来改款,根据公司规划,将迁移到全新的造车平台生产;(2)奇瑞汽车:我们预计2024年将看到奇瑞多款智选车型的推出;(3)江淮汽车:结合产业链相关企业调研,我们预计首款智选车型将会推出。零部件:长期关注绑定华为供应链的企业,短期可布局绑定车企有业绩弹性的企业华为与星宇、华阳等优质零件供应商深度绑定。华为当前实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智能车云五大领域全覆盖,包括智能座舱全栈式解决方案、华为HiCar、MDC车载计算平台、激光雷达、4D雷达、三合一&多合一动力系统、HiCharge等多种产品。而华为在布局过程中不断寻求和国内优质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华阳集团、德赛西威、拓普集团、均胜电子、星宇股份等零部件也与华为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智能电动车重要零部件先进技术。重点公司分析赛力斯:携手华为,开启智能汽车二次创业与华为签署深化联合业务协议,2026年产销目标为100万台。根据人民日报消息,2023年2月25日,赛力斯与华为签署深化联合业务协议。其中,华为终端发挥领先的市场和用户需求洞察能力,做好新产品定义;赛力斯持续做好现有车型迭代演进,提升产品体验,同时面向未来推出全新平台,新平台下首款旗舰车型计划于2023年发布,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并在后续陆续推出多款全新车型。此外,根据协议,双方销量目标为2026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100万台。公司深耕传统汽车多年,具有整车生产制造能力、动力总成研发和生产能力,同时拥有新能源车生产资质。2019年以来公司牵手华为发力新能源乘用车赛道,2021年双方推出华为智选品牌问界AITO。我们认为赛力斯系华为首个智选合作伙伴,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看好双方合作的日渐深入。22Q4营收维持高增长,亏损幅度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35亿~350亿元,同比+100.38%~+109.36%,营收高增长主要系公司当前处在传统车向新能源乘用车转型期,华为智选品牌AITO问界在2022年快速上量;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9.5亿~-3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3亿~-38.5亿元,亏损主要系品牌开拓初期费用投入较高、生产和销售等环节规模效应尚未完全释放,亏损幅度符合预期。其中,公司预计2022Q4实现营业收入103.8亿~118.8亿元(中值111.3亿元,22Q3:107.1亿元),同比+96.96%~+125.43%。公司预计2022Q4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8.2亿元(中值-10.5亿元,22Q3:-9.5亿元,21Q4:-7.4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3亿~-9.9亿元(中值-12.1亿元,22Q3:-11.5亿元,21Q4:8.7亿元)。江淮汽车:蔚来、大众多年合作伙伴销量拉动下盈利能力明显改善,22Q3业绩修复向好。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6.01亿元,同比-10.38%;归母净利润-7.84亿元,同比-502.26%。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7.88亿元,同比+17.03%,环比+21.89%;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亏损同比收窄2.11亿元,环比收窄3.50亿元。乘用车销售起量拉动营收增长,公司第三季度销售各类汽车13.65万辆,同比+22.39%,环比+28.97%。其中乘用车销量9.00万辆,同比+41.42%,环比47.67%。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为8.42%,同比+0.73%,环比+1.19%。费用率为12.03%,同比-1.96%,环比-0.80%。公司为蔚来代工多年,新能源车生产经验丰富。公司与蔚来汽车合作建成的世界级智造工厂拥有国内自主品牌首条高端全铝车身生产线,是蔚来汽车ES6/ES8/EC6/ET7/ET5等车型的代工厂,有望充分享受蔚来成长带来的利润增幅。根据江淮汽车公告,2021年5月,蔚来汽车与公司再度签订3年合作协议,公司代工产能扩大至24万辆,2022年上半年公司与蔚来合作交付约5.2万辆。公司与蔚来汽车联合打造的智造工厂,采用“互联网+智造”模式,拥有国内自主品牌首条高端全铝车身生产线,焊装整体自动化率高达97.5%。公司有望与华为实现更深化的合作,继续提振公司收入。奇瑞汽车(未上市):产能、制造能力领先其他智选车企瑶光2025战略启动,加速电动化转型。奇瑞在售的电动车型主要是4万~8万元的奇瑞QQ冰淇淋和小蚂蚁两款入门级小车,在中高端电动车领域尚未有放量车型出现。2022年9月16日,在“瑶光2025奇瑞科技DAY”上,奇瑞汽车正式启动“瑶光2025”战略规划,提出计划未来5年内投入1000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培养2万以上研发人才(软件人才超1万人),建立300个瑶光实验室;还将同步布局包括芜湖、上海、北美、南美、欧洲、中亚六个研发中心。研发方面主要发力车型平台架构“火星架构”,混动、电动、氢能等多种动力形式“鲲鹏动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板块“雄狮科技”,数据应用及合作伙伴生态板块“银河生态”等四大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加速电动化转型。智选模式首款车型将在23Q4推出,看好奇瑞在华为智选朋友圈中的地位提升。奇瑞与华为在2022年确立智选合作,根据产业链相关企业调研,首款高端纯电中型轿车E03将于2023Q4推出,系华为智选模式下的首款车型。2022年1-11月奇瑞汽车乘用车上险量达到51万辆,截至2022年乘用车产能达到163万辆,领先其他智选车企。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华为的诉求在于销量,因此产能相对丰富、乘用车制造能力领先的奇瑞汽车有望在华为智选朋友圈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拓普集团:以底盘为地基的Tier0.5平台型供应商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0亿元,紧跟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与集成化大趋势。3月2日,公司发布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拟向≤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3.31亿股股份(占发行前总股本30%),募集不超过40亿元资金。募集资金计划用于重庆、宁波、寿县、长兴四地轻量化底盘、汽车内饰功能件、热管理系统相关项目和“智能驾驶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合计投资额为78.3亿元,根据公司定增募集说明书,预计将分别于2024年6月-2025年6月逐步竣工投产,完全达产后将每年为公司贡献130亿元收入。届时公司将新增年产610万套轻量化底盘、310万套内饰功能件和130万套热管理系统,共计1050万套汽车零部件产品产能,有效保障订单承接能力。新建智能驾驶研发中心将主要研发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和空气悬架系统,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打造新型智慧工厂,优化管理降本增效。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9月29日公司宣布拟不超过2亿美元新设全资子公司“拓普集团墨西哥有限公司”并投资建厂,公司正不断加快新建工厂的投产速度,提升工艺稳定性,降本增效,实现新建工厂的尽快盈利,为后续更大规模国际化做好管理系统、产业链、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周密准备。12月6日安徽寿县智慧工厂开工建设,新工厂全面实施集团数字化工厂战略,从工厂设计、销售下单、物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交付全过程实现数字化管理,全力打造工业4.0智慧工厂。项目应用DFM+虚拟仿真技术设计虚拟工厂,以模拟最佳的生产效率和设备工艺布局,实现工厂及制造单元的快速投建,以快速响应客户产能爬坡需求,同时全面实施MES管理系统以降低产品PPM水平并追求零缺陷的质量目标。除此之外,公司宁波生产基地可以实现多工艺、多品种的协同,实现工厂及设备利用率OEE的最大化,从而降低成本。公司宁波以外工厂,可以为客户提供最近距离的配套,提升QSTP及客户满意度。星宇股份:经营显著修复,客户不断拓展3Q22业绩环比显著修复,凸显经营韧性。10月27日,公司发布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9.64亿元,同比+5.4%;实现归母净利润7.54亿元,同比+2.1%。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2.46亿元,同比+31.5%;实现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75.5%,符合市场预期。公司业绩同环比修复,主要系因国内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下游需求改善。其中,3Q22公司前照灯实现销量196万只,同比+54.3%,环比+45.2%;后组合灯实现销量410万只,同比+36.2%,环比+43.4%;小灯实现销量1351万只,同比+50.6%,环比+47.7%。公司各类产品销量同环比大幅提升,凸显经营韧性。布局贯穿式前部车灯,产品矩阵迭代升级。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车灯从最初单纯的照明功能,逐步扩展到造型、感知和交互功能。汽车前部车灯造型正向贯穿式和整体式方向发展,发光格栅灯、星环灯、交互灯等新型车灯能够实现动态及律动效果,正逐步成为主机厂的核心卖点。公司致力于攻克相关产品在电子技术与工艺方面的难点,目前研发进展顺利。产线建设方面,公司投资7.5亿元建设“星宇股份智能制造产业园五期”项目,预计建成后年产星环灯50万只、格栅灯50万只。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整车光学的先行者,有望持续受益于车载光学配置升级带来的增量。文灿股份:“一体压铸”行业领先,短期扰动不改长期趋势公司发布业绩预告,4Q22业绩承压。根据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报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0亿-2.70亿元,同比+126%~+1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0亿-2.90亿元,同比+177%~+235%。其中第四季度单季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39亿~+0.11亿元,同比-236%~-6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5亿~+0.45亿元,同比-122%~102%。公司四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要系因子公司百炼经营受到短期负面因素扰动:1)已于12月公告的诉讼计提;2)欧洲电价、铝价22Q4大幅上涨;3)墨西哥产线爬坡;4)22Q4海外有圣诞假期,属于传统淡季。我们认为,诉讼计提的回收可能性大,而生产端成本提升已开始向下传导,墨西哥产线运营也已恢复正常水平。所以总体来说短期扰动因素居多,长期趋势不改。产能布局不断优化,满足订单高增长需求。10月25日,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资不超过35亿元用于建设安徽/重庆/佛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根据该预案披露,安徽/重庆/佛山项目将分别投资10亿/10亿/8亿元,公司测算税收内部收益率依次为16.9%/15.5%/14.1%。目前公司已竞得安徽、重庆相关用地使用权。重庆、安徽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集群,公司此前并无产能布局,通过本次项目,我们认为公司将快速完成全国主要汽车生产基地的就近布局,从而更好地服务西南、华东等地区客户,巩固自身在“一体压铸”领域优势和满足高速增长的新能源订单需求,助力公司营收业绩同步提升。而佛山作为公司最早的生产基地之一,现有压铸设备以1000T以下的小型压铸机为主,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本项目将通过新建厂房和购买先进设备,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订单。保隆科技:空气悬架在手订单充沛,传感器业务高速增长营收再创历史新高,实际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2.16亿元,同比+13.3%;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48.7%。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1.53亿元,同比+22.8%;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48.3%。公司Q3营收再创历史新高,主要系公司传感器、空悬、ADAS等新兴业务快速增长,叠加龙感科技并表影响。公司2021年同期因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获得8692万元投资收益。另一方面,由于汇率大幅波动,公司汇兑损失相比2021年同期增加1299万元。排除上述非经营性因素影响,公司3Q22归母净利润同比+258.4%,环比+77.8%,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保富电子权益100%并表,传感器业务高速增长。公司是全球三大TPMS供应商之一,2022年上半年保富电子盈利529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好转。自8月31日起,保富电子权益100%并表,有望增厚公司业绩。公司凭借在TPMS领域的技术积累,车用传感器产品不断丰富,目前已形成压力、光雨量、速度、位置、加速度和电流类传感器6个序列、40多个产品应用。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外延并购,扩充位置速度传感器、刹车磨损传感器、排气温度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等产品,并通过战略投资布局上游的车规级MCU芯片等领域。参考传感器龙头森萨塔内生发展+外延拓展的发展路径,我们认为公司传感器业务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2022年上半年,公司传感器业务实现营收1.37亿元,同比+73.4%,增长势头强劲。华阳集团:智能座舱平台型公司,产品客户快速扩展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座舱平台型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作为国内领先的智能座舱供应商,公司2022年1-9月实现营收40.08亿元,同比+28.0%;实现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28.3%。其中,3Q22公司实现营收15.23亿元,同比+41.0%;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46.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99亿元,同比+59.7%,在此前业绩预告范围内,符合市场预期,单季度营收归母均创历史新高。公司2022Q3业绩快速增长主要系下游客户需求在疫情控制后复苏,公司汽车电子、精密压铸业务均快速增长。同时新产品除HUD外,数字功放、座舱域控制器等开始贡献业绩,后续业绩贡献有望加快。公司座舱产品储备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