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区自主性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与指导策略》 论文_第1页
《骑行区自主性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与指导策略》 论文_第2页
《骑行区自主性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与指导策略》 论文_第3页
《骑行区自主性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与指导策略》 论文_第4页
《骑行区自主性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与指导策略》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骑行区自主性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与指导策略摘要:骑行区游戏作为自主性游戏的一种,它不仅可以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游戏经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本研究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再结合实际观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解小班年龄段幼儿自主性游戏中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现状。研究者发现幼儿在自主性游戏过程中,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技能等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这一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比如:尊重幼儿游戏选择的自主性;教师要做细致的观察者,注重隐性指导等。因此,教师有效的指导策略对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骑行区,社会性发展,自主性游戏,影响,指导策略正文一、绪论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之一,它是幼儿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对我们小班幼儿的自主性游戏观察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儿会因为争抢同一种玩具材料而发生冲突;因为都想当游戏中的主角,不甘于当配角就会说出:“哼,我再也不要跟你玩儿了?”或者是想加入同伴游戏但因不会使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而被拒绝……这些现象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现如今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从小被家人过于悉心地呵护也造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很多幼儿在人际交往中无法合理地处理同伴之间的冲突,只能以“哭泣”、“争吵”、“告状”、“打闹”等方式应对矛盾。如果没有恰当的机会让幼儿自己尝试解决问题,那么对他们完整人格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1.研究背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指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特别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它不是通过教师的教就可以教出来的,而是通过游戏体验逐渐培养起来的。自主性游戏作为一种游戏形式,在促进幼儿良好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的创造力、合作交往能力等社会性发展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在现实游戏过程中,由于幼儿自身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在教师科学地指导下才能保证幼儿游戏的有效开展,因为教师对于幼儿自主游戏的有效指导是激发幼儿游戏兴趣和提高幼儿游戏积极性的动力。2.研究意义本研究立足于研究者的实地观察,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在真实的游戏情境中观察幼儿如何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大胆地探索与尝试,最终在同伴的协商与合作中达到他们满意的游戏效果。而教师作为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在观察幼儿游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帮助幼儿进行相关分析,从而促进他们游戏水平和社会性发展能力的提升。并针对游戏中教师指导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总结反思中提出更为合理的指导策略。3.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1)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相关研究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最主要,也是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范凤霞在《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一文中提到:“自主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变‘个体的经验’为‘大家的经验’,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整体性发展。”自主性游戏在幼儿园中较为常见,但是具体以怎样的方式开展,研究者们有着不同的见解。左丽君认为幼儿是自主游戏真正的主人,自主游戏中环境的创设对提高幼儿游戏效果有着积极作用;自主游戏的目标、内容、材料及教师角色定位都应随着幼儿的发展而调整;教师要根据幼儿活动的现状创造新游戏。综合研究者的观点,关于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研究主要涉及教师如何在日常活动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发展。(2)自主性游戏中教师指导现状的研究幼儿自主性游戏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科学、有效地指导。周红梅在《当前幼儿园结构游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指出幼儿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有:游戏时间安排不科学、游戏主题不充实、游戏材料不充足等。大部分研究者普遍含糊地表述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现状,并没有针对一种类型的游戏活动。(3)自主性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相关研究现有关于自主性游戏指导策略的研究着重体现在教师角色、介入方法和指导效果这几个方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对幼儿教师的角色进行了正确定位。邱学青在《教师游戏指导策略使用的现状分析及建议》一文中,指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半成品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有事可做,并对游戏进行观察指导,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幼儿。国外教育家Brown和Freeman认为教师要尊重幼儿游戏的主动权,鼓励幼儿凭借自己特有的能力,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华爱华把教师的指导分为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两种,认为应根据游戏中幼儿年龄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指导方式。这些研究对幼儿园开展自主性游戏活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对于教师指导策略的具体方法研究较少,这就导致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4)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从儿童心理发展和学前教育学的角度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就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掌握和遵守行为规范、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向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心理能力的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使个体能够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正常地与人交往,接受别人影响,反过来也影响别人,在努力实现自我完善过程中积极地影响和改造周围环境。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认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儿童的自我意识、气质、同伴关系、社会认识、社会性情绪、社会行为、社会技能、道德行为与道德体验、自我控制能力、攻击性、独立性、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等等。从心理学角度,结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幼儿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综上所述,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者将以小(二)班骑行区自主性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以及教师指导策略为研究核心,首先分析骑行区自主性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同时根据分析结果,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如何在幼儿自主性游戏过程中,提出有效的指导策略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主性游戏的质量,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以××省××市某幼儿园小(二)班全体幼儿为研究对象。(二)研究内容研究者观察小(二)班幼儿在骑行区区域内自主性游戏开展的具体状况,以及在游戏中幼儿表现出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分析区域自主性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针对游戏中幼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研究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总结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初步了解国内外对于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的相关研究现状以及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为本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2.观察法(1)观察者此次观察采用的是自然观察法,观察者不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过程中,只是作为旁观者观察并记录被观察者的行为事件。(2)观察对象观察对象主要是骑行区域内的小(二)班幼儿。(3)记录方式研究者通过呈现具体的游戏案例,采用录音录像这一辅助手段记录幼儿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3.案例分析法研究者主要通过记录一些自主性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探究、考察原因,最后反思,提出指导策略。案例研究不仅可以真实了解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现状,更能通过具体的案例观察与分析,帮助教师运用合理的指导策略引导幼儿的游戏深入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三、研究结果与分析1.研究结果幼儿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发展价值。游戏能使幼儿获得更多的适应社会环境的知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技能。无论是在自我意识的发展,社会角色发展,还是在道德情感的发展中,游戏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小(二)班幼儿在骑行区自主性游戏的相关案例的观察与分析中,研究者发现幼儿在开展自主性游戏时,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水平都在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2.自主性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1)自主性游戏促进幼儿认知事物、体验情感、累积交往经验。幼儿期的社会性认知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尤其是小班幼儿表现得更为突出。鉴于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很多幼儿习惯了被家人们过多呵护与关爱的生活,久而久之,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他们常常不能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不能适应角色的转换,难以与同伴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于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幼儿习惯性地告状、哭闹,想以此方式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研究者在观察小二班幼儿在骑行区自主性游戏时,经常会发现幼儿他们在游戏中有强烈的自主选择游戏材料、游戏玩伴的愿望,他们往往会以自身感兴趣的活动方式开展游戏。这恰恰反映了幼儿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他们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交往经验在不断发展。案例一:这天,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在骑行区骑着他们的小车。在玩了一段时间的“交警指挥道路交通”的游戏后,孩子们似乎对这一玩法失去了兴趣。随着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孩子们个个玩得满头大汗。这时,馨馨小朋友突发奇想,她拿了蓝色和橙色的安全锥,然后放到她的小车后面,边骑边吆喝着:“卖冰淇淋喽!卖冰淇淋喽!快来买冰淇淋哟!”这几句吆喝声,随即吸引了瑶瑶和艳艳小朋友前来购买。“老板,可以给我拿一个草莓味的冰淇淋吗?”于是,馨馨看了看她车后,发现没有红色的安全锥。“没有草莓味的冰淇淋了,现在只有蓝莓和橙子口味的冰淇淋了”。两位小朋友思考了片刻,“那就给我们一个蓝莓味、一个橙子味的冰淇淋吧!”拿到冰淇淋后,两人还拿起她们购买的“冰淇淋”品尝了一下。看到小顾客满足的笑容,馨馨对自己卖冰淇淋这个想法也是相当自豪。于是,她回去继续挑选红、绿、黄、蓝各种颜色的安全锥,继续进行她的卖冰淇淋游戏……分析:由于天气炎热,看到同伴一个个满头大汗。馨馨突然想到冰淇淋可以解渴,于是,她看到各种颜色的安全锥的外形跟冰淇淋的外形十分相似,就选择蓝色和橙色的安全锥开始了售卖冰淇淋的游戏。她的吆喝声吸引了瑶瑶和艳艳小朋友前来购买,当小顾客询问有没有草莓味的冰淇淋时,在没有这一口味的情况下,两位小朋友并未放弃购买,而是选择了蓝莓和橙子口味的冰淇淋,还快乐地品尝了一下。作为老板的馨馨为了满足顾客的多种需求,又相应选择了更多颜色的安全锥继续进行售卖。整个游戏过程,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哪些同伴加入其中,都是她们自主自愿选择的。而且,在游戏中幼儿都认真投入地扮演着自身的角色,老板会尽最大努力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在没有买到自己想要口味的冰淇淋的情况下,也会比较理性选择其他口味代替。这是她们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开展的,游戏的热情高,通过切身的体验,她们的认知水平、社会情感、交往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2)自主性游戏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幼儿交往的过程。幼儿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或者根据同伴的意图做出言语反应。在游戏中,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语言学习随处可见。可以说,交往语言是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构建的。案例二:函函小朋友是班级比较小的幼儿,他的各方面发展能力较班级其他幼儿较弱,特别是在语言表达方面,跟他交流时,他的表达总是模模糊糊说不清楚。但在自主游戏开展过程中,却让我们发现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真的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之前,他对某个游戏材料特别感兴趣、特别想要拥有,可是别的小朋友也很感兴趣,他就只会放声大哭,然后哭着跑到老师跟前请求帮助。但现在的他竟然学会了自己想办法去和同伴协商,他会用比较清楚的语言说:“可以把警车给我骑一会儿吗?”、“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分析:自主性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实践机会,也为幼儿创造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游戏中,幼儿想要获得某种游戏材料,表达游戏愿望,很多时候都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函函因自身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还显得不够清晰,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游戏中,我们看见他真的进步很大,在游戏中频繁的同伴交往,促使他学会用比较合理、清楚的语言去交流和解决问题。(3)自主性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需要一定环境的配合,而自主性游戏就是促进幼儿社会技能发展的具体环境。在自主性游戏中,幼儿以游戏的心态开展与他人的互动交往活动,具有新颖、富有吸引力的特点,使幼儿乐于投入其中。而在这种新颖有趣的游戏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游戏带来的困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学会的社会技能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案例三:在骑行区游戏中,幼儿不再满足于一辆一辆车的骑行,他们开始尝试寻找各种连接材料,想要将一辆辆的小车连接起来变成“火车”,在利用胶布、布条、弹力绳等材料的尝试后,幼儿发现弹力绳是最适合用于连接“火车”的材料。于是,他们开始用弹力绳一圈一圈地缠绕在车头、车尾等位置,但还未等车骑行一会儿,弹力绳瞬间松开。孩子们知道要想火车被牢固地连接起来,需要将绳子打上牢固的结才行。可是,这时候很多幼儿烦恼:“老师,我不会打结怎么办?”的确,“打结”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的,但在我们观察过程中有了新奇的发现,萱萱和小杰小朋友有着初步的打结经验,他们能独立地完成穿孔、拉紧等打结动作。在游戏评价环节,我们邀请这两位小朋友在集体面前示范他们打结的方法,其他幼儿也是非常认真地观察。于是,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骑行游戏中,“学习打结”似乎成了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点,他们不断地尝试自己打结,还向萱萱和小杰请教,同伴之间互相学习,经过多次地练习,班级已经有大部分的幼儿都学会了打结。分析:经过多种材料的尝试,幼儿觉得还是弹力绳是最适合连接“火车”的,可“打结”却成为了他们成功连接“火车”的阻碍起初,班级大部分幼儿毫无打结经验,但庆幸的是:萱萱和小杰两位小朋友有初步的打结经验。班级其他幼儿能够主动向他们学习打结经验,并不断地加强练习,最终,会打结的幼儿越来越多。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由不会到会,他们在观察、学习、尝试、练习的基础上,学会了“打结”技能。(4)自主性游戏促进幼儿自主性、探索性、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它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我成长是相当重要的。自我成长是探索性学习能力的成长,是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成长,也是自主性、创造性的成长。因为游戏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自然地融为一体的,它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幼儿在实现游戏意图的过程中会不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其中乐趣,使游戏得以继续下去,愿望得以最终实现。案例四:随着一段时间的打结练习,小朋友们开始尝试将“火车”连接起来,可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了……小衍和煊煊小朋友他们终于学会了给绳子打结,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把他们的“火车”连接成功。于是,一辆、两辆、三辆、四辆……一节一节地连接起来,连接完成之后,他们准备开始试一试自己的成果,可当他们坐上车准备开动时却发现有几节“火车”难以前行。“怎么这么紧呀?骑都骑不动……”小衍表示十分困惑。正当他感到不知如何调整的时候,他发现小杰和其他小朋友连接的“火车”却能够顺利开动,原来小杰的“火车”是车尾与车头交互连接的,而他们连接的“火车”有的是绳子从车头绕到坐垫再绕到车尾,然后再与后面的车相连;有的则是在同一位置缠绕好多圈,甚至绕到了车轮,这样骑行时就会有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最终导致“火车”难以开动。于是,他们开始把结一一松开,模仿小杰的连接方法重新打结,这次,他们发现两车之间不再像上一次那么紧贴在一起了,再次尝试开动时,他们的“火车”终于成功开动啦!分析:在第一次独立尝试连接“火车”失败后,小衍和煊煊并没有放弃,而是及时观察其他同伴怎么去连接的,发现自己连接方式存在的问题,就及时调整连接方式,明白了要将车头与车尾交互连接,不要过多地缠绕,打结打得牢固才能使“火车”顺利开动。在此过程中,幼儿自己探索连接的方式,当连接失败后他们善于及时观察、发现、反思、调整,最终发现失败的原因。在游戏中,他们勇于探索,即使经历了多次的失败与练习,他们不灰心气馁,努力去发现问题、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比起游戏的成功,这些品质的激发更加难能可贵。四、结论与指导策略1.结论研究者通过对小(二)班幼儿在骑行区自主性游戏的观察记录和相关案例的分析,将所获得的资料进行了整合。发现幼儿在开展具有创造性的自主性游戏时,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为幼儿创设自主化的游戏情景、提供种类丰富的半成品材料、在适宜的时机介入幼儿游戏并与幼儿一起讲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既获得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也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满足。但在现实开展自主性游戏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仍存在一定的误区。(1)喜欢以成人视角去预设幼儿的游戏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他们往往对今天要以怎样的方式开展游戏、选择哪些游戏材料、邀请哪些玩伴游戏等都有自己的计划。但是,在真正开展游戏时,教师往往习惯性地就变成了游戏的“主体”,因为不管是游戏的选材还是内容,教师都习惯性地从自身角度出发来选择,很少考虑到这些是否是幼儿感兴趣的。(2)教师过度干预幼儿游戏小班幼儿年龄尚小,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相较于中大班幼儿明显较弱,对于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事物他们也需要经过多次地练习,有时候他们会做出一些令教师比较难以理解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不会去耐心地观察和等待,总是忍不住地去“帮助”他们,但这种看似好心的举动却造成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过度干预,结果让幼儿一次又一次失去了自我探索与尝试的机会。(3)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不当在观察幼儿游戏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游戏的方式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他们往往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某种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乐此不疲,不管结果是怎样的,他们享受的是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和新鲜感。但是,有时候教师想要持续观察幼儿对一种游戏玩法的进展,发现幼儿不再继续他们之前的游戏,教师就会觉得无法再观察幼儿接下来的游戏进展。于是,硬是干预其中,把游戏思路引到自己想要观察的视角去,让幼儿跟随自己的想法做,没有去考虑他们的感受,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的兴趣性并不是很高。(4)游戏后的评价流于形式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它可以让幼儿通过回顾自己的游戏过程,相互沟通和交流,针对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说说哪个方法比较好,哪个幼儿没有遵守游戏的规则,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以及幼儿所说的对本次游戏作一个小结,进而推动游戏进一步向前发展。2.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教师有效的指导策略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不断尝试、不断发现、不断学习。而教师在现实的观察与指导中,都会存在些许误区,但要保证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发展、游戏进程的不断丰富,教师有效的指导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研究者针对教师在实际观察中存在的不足,经过反复地总结与反思,提出以下四点指导策略,希望在幼儿游戏时这些有效性的指导策略可以帮助幼儿更加科学的开展自主性游戏,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1)尊重幼儿游戏选择的“自主性”自主性游戏是以发展幼儿自主性为目的的游戏形式,幼儿是自主游戏的主体,他们有自主选择游戏材料、游戏方式、游戏玩伴的愿望和权利。因此,教师在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时,不能剥夺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体验,教师必须给幼儿适当的自由,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积极引导幼儿获得有意义的游戏经验。就像幼儿在骑行区进行他们的游戏时,无论是选择三轮车、拖拉车,还是两轮车;无论是选择玩交警指挥司机过马路,还是选择连接火车的游戏;无论是选择自己单独玩耍,还是与同伴共同合作游戏……都是他们自主自愿选择的过程,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尊重幼儿游戏“自主性”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适当地进行指导。(2)教师要做细致的观察者,注重隐性指导教师只有细致地观察幼儿游戏,才可能发现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幼儿游戏需要及时调整游戏的材料,做出有效的指导。比起直接介入幼儿游戏,通过动作、表情、眼神等肢体语言介入幼儿游戏行为进行指导往往更加有效。比如:在最初观察到班级小杰小朋友用自己的双手握住前面同伴小车的后把手,想要把他们的车连成“小火车”,虽然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小杰看了看老师,似乎在思考这种危险玩法会不会得到老师的同意?当看到老师点了点头,他知道老师是支持他的这种玩法的,于是,便开启了他们的连接“小火车”之旅……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细致地观察、认真地拍摄,当幼儿发现了新的玩法时,教师点头示意表示赞同他的这一创新玩法,通过眼神的交流,幼儿感受到自己的玩法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他们就更有了继续探索游戏的勇气,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被进一步激发。(3)及时了解游戏进展状况,适时介入游戏幼儿的每一次游戏,在出现新的亮点的同时,他们也会相应地遇到新的难题,这些新的问题往往会成为幼儿游戏继续进行的“阻碍”,但如果能够迎刃而解,那就是游戏得以继续向前发展的突破口。而这时,教师就需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游戏中的问题所在,适时地给予指导,从而帮助幼儿游戏更顺利地开展下去。比如:在幼儿尝试用弹力绳连接“火车”时,个别幼儿因为长期玩“连接火车”游戏慢慢地失去了兴趣,但有的幼儿却始终不放弃连接练习。于是,就出现了“愿”与“不愿”的矛盾。在一次骑行区游戏中,晴晴小朋友说:“老师,我不想玩火车游戏了,可小杰总是要跟我的车连接……”很显然,晴晴小朋友已经不想再连接火车了,可小杰却一直坚持着。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地用言语引导小杰是否可以再去寻找其他愿意跟他合作连接火车的伙伴?或者鼓励两位小朋友是否可以换一种连接火车的方式,两辆车连接成的火车不够长,是否可以再邀请更多同伴加入其中,让火车连接得更长呢?随着连接方式得改变以及更多同伴加入其中,游戏得以继续向前推进。(4)注重游戏后的评价环节,鼓励分享体验在游戏结束时,教师给予适时的评价和总结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在评价游戏时,把游戏过程中拍摄的视频播放给幼儿观看,让他们再次回顾自己游戏时的表现,更多地鼓励幼儿讲述自己进行的游戏,引导他们自发地进行交流,谈论分析游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合理的点评,帮助幼儿梳理零散经验,也可以适时地对游戏中遵守规则、坚持性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有利于在集体中形成榜样效应,帮助幼儿游戏质量得到更多提升的空间。五、结语1.研究反思(1)研究的创新之处本研究不同于前人所关注的在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环境布置等方面着手,而立足于自主游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