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ADR相关基础知识_第1页
药品ADR相关基础知识_第2页
药品ADR相关基础知识_第3页
药品ADR相关基础知识_第4页
药品ADR相关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品不良反响报告与监测

相关根底知识ADR

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的必要性有关药品不良反响根底知识和概念我国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工作体系我省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进展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开展药品ADR监测工作制药企业如何开展药品ADR监测工作主要内容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国内外重大药害事件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的目的及意义20世纪重大药害事件甘汞:汞中毒,死亡585人苯甲醇—臀肌挛缩,致儿童终身残疾氨基比林:粒细胞缺乏症,死亡2082人磺胺酏:肝肾损害,死亡107人非那西丁:肾损害、溶血,死亡500人二碘二乙基锡:神经毒性、脑炎、失明,死亡110人反响停〔沙利度胺〕:海豹样畸形儿10000多,死亡5000人异丙基肾气雾剂:严重心律失常、心衰,死亡3500人氯碘喹啉:骨髓变性、失明、受害7856人,死亡5%心得宁:眼-皮肤-粘膜综合征,受害2257人反响停海豹样畸形儿苯甲醇—臀肌挛缩2004年湖北恩施州鹤峰县某乡495人〔2-29岁〕。表现:跛行、八字腿、蛙行腿、难翘“二郎腿〞、下蹲受限、皮肤凹陷。

欣弗事件

齐二药事件

假人血白蛋白事件药品不良反响

监测工作目的与意义防止严重药害事件的发生、蔓延和重演为药品监督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促进临床药学和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根底知识为什么说药品也是特殊商品?药品是把双刃剑药物药理作用的两重性

苯巴比妥治疗癫痫时引起嗜睡用吗啡镇痛时引起呼吸抑制抗癌药引起的骨髓抑制生物制剂引起的过敏反响

药品是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可以用来防病治病,促进病人生理、生化机能的恢复;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起生理、生化机能的紊乱或结构变化等机体的不良反响。

什么叫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药品不良反响

〔AdverseDrugReaction,ADR〕

我国?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管理方法?中规定的药品不良反响定义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响。ADR不包括:错误用药引起的作用;超剂量用药引起的作用;病人不合作、不遵守医嘱以及滥用药品导致的意外事故。药品不良反响定义药品合格

疾病有害反响正常用法用量

变态反响药物依赖性继发反响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响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致畸作用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为什么某些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会发生严重ADR,而年龄、性别相同的其他患者却不发生?危险因素

药物暴露疾病严重程度饮酒体重年龄肝肾功能异常药品不良事件/不良经历〔AdverseDrugEvent/AdverseDrugExperience,ADE〕

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医疗的事件或意外事件,该事件并非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不良事件是患者服药时发生的一种不良结果,它的发生不一定与这种药物有关或在现阶段认为根本无关。新药临床研究阶段,所发生的一切ADE全部都要报告。ADR与ADE的区别AdverseDrugReaction,药物不良反响,明确药物与不良反响有必然的因果关系。AdverseDrugEvent,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响,尚未确定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药品头晕摔倒骨折药源性疾病

〔drug-induceddiseases;DID〕是指由于不良反响引起机体某〔几〕个器官或局部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病症和体征,导致机体器官、功能发生障碍的严重ADR那么称为药源性疾病,又称为药物诱发性疾病或药物性疾病。它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响,而且包括超量、误服、错用及不正常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药源性疾病即是严重不良反响的表现形式,又是药物不良反响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可疑药品不良反响定义指疑心而未确定的不良反响。新的药品不良反响定义1.非预期的2.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3.有关文献未报道的药品严重不良反响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响:1.引起死亡;2.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3.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4.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药物不良反响

分类及临床表现形式◆副作用(Sideeffect)◆毒性作用(Toxiceffect)◆后遗效应(Aftereffect)◆变态反响(Allergicreaction)◆药物依赖性(dependence)◆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致畸作用(tertogenesis)◆继发反响(Secondaryreaction)◆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响(Idiosyncraticreaction)(22%)药品不良反响可以分为哪几型

A型药品不良反响〔量变型异常〕B型药品不良反响〔质变型异常〕C型药品不良反响A型药品不良反响(量变型异常)1.可以预测;2.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的加强或延长有关;3.反响的发生与剂量有关;4.发生率高,死亡率低;5.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响等。A型反响是不良反响中最常见的类型!B型药品不良反响〔质变型异常〕1.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响;2.难以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3.发生率低,死亡率高;4.可分为药物异常性和病人异常性,包括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响、变态反响。C型药品不良反响1.背景发生率高;2.非特异性〔指药物〕;3.用药与反响发生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4.潜伏期较长,反响不可重现,有些机理不清,尚在探讨之中。

药品不良反响严重程度分级

一般分级:轻度、中度、重度三级轻度:指轻微的反响或疾病,病症不开展,一般无需治疗。中度:指不良反响病症明显,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有中度损害。重度:指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有严重损害,导致残疾或缩短、危及生命。如何表示不良反响的发生率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onsil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ofMedicalSciences简称CIOMS〕推荐以下术语和百分率来表示ADR发生率:十分常见:≥10%;常见:1%≤常见<10%偶见:0.1%≤偶见<1%罕见:0.01%≤罕见<0.1%十分罕见:<0.01%

我国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现状我国药品不良反响监测

工作有关进展198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已列入了上市后药品的再评价和不良反响监测条款。1989年我国开展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1998年3月正式参加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成为第68个成员国。1999年原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响监察中心更名为国家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中心,设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1999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卫生部联合公布了?药品不良反响监测管理方法〔试行〕?,该方法的公布结束了多年以来ADR监测工作无章可循的局面,有力的促进了ADR监测工作的快速开展。2001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71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制度〞,标志着我国的ADR监测工作正式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2004年3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卫生部联合公布了?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管理方法?,至此我国的ADR监测工作走上了正规化、程序化、法制化的快速开展阶段。总体思路国家局领导在2001年11月19日“全国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尽快实现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点、线、面全面结合〞的要求:在开展药品不良反响监测的监督管理过程中,每一个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每个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机构,每一位有平安用药意识的公民都是药品不良反响与监督管理工作中的‘点’,药品监督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方法等构成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与管理工作的‘线’,通过由点到线,机构到法规,职能与责任的科学的、完整地结合形成科学、高效的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的‘面’。“点—线—面〞相结合要求的提出,为现阶段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与思路。根底建设

31省省以下监测机构成立专家委员会成立协调领导小组设为独立机构编制硕士、博士

各型专职人才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工作体系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工作体系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

卫生部县以上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专业技术机构职责与要求

各级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中心

国家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中心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中心基层药品不良反响监测机构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工作模式

药品生产企业省级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中心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个人基层药品不良反响监测机构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家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病例累积数量病例报告数量持续增长数量增长—根底我省药品不良反响工作进展强化ADR监测保障用药平安根本情况

吉林省食品药品评价中心〔原药品不良反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于2005年3月正式组建。隶属于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事业单位,业务上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的指导。

中心工作职能1、配合省局组织上市药品及医疗器械再评价工作;2、配合省局开展对非处方药品审核登记和技术审评工作;3、负责组织专家对申报国家根本药物产品开展技术审核;4、负责药品不良反响、药物滥用监测报告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审核、评价、上报;5、负责药品不良反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药物滥用等相关知识的培训;6、协助省局开展不良反响监测中心和药物滥用监测网络建设及技术指导工作;7、编辑出版?药品监测与评价?内部专业期刊;8、负责接待药品不良反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药物滥用等相关知识的咨询及药品不良反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投诉工作;9、完成省局交办的其他工作。工作进展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是药品平安性评估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我中心的工作重点。我省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地区局;在全省各基层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和?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按照“点、线、面相结合,最大程度覆盖〞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报告病例数量与质量逐步提高,开创了全省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新局面。

〔一〕全省药品不良反响监测网络建

设初见成效,并发挥重要作用。中心自组建两年来,坚持把监测网络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目前的监测网络已覆盖全省9个地市〔州〕,今年方案将网络覆盖至长白山局及全省48个县〔区〕,能够辐射各药品监管、研制、开发、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我们要求每个监测站都必须有专人负责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省中心还将对所有监测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让所有监测人员都能掌握国家局监测网络的操作和运行,掌握国家、省局的有关文件精神,按时上报地区的有关监测情况。利用这样的一张监测网络可以及时反响人民群众的用药信息。特别是一些严重的、群发的事件,要高度重视,积极核实和确认。省中心也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监测网络掌握患者和其使用的药品情况,及时准确地报告省局和国家中心,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更多的患者发生类似的药害事件。〔二〕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公众用药平安。近两年,国内先后发生了多起涉及全国的药害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省也发生过药品突发和群体事件。全省系统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行动迅速,处置果断,措施得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了隐患,维护了社会稳定,提高了药监系统的公信力。中心密切配合国家局先后调查处理了巴里默尔公司的“穿琥宁注射液〞事件、图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引起的可疑群体不良反响事件、亚泰生物制药“卡介菌素注射液〞某一批号产品在湖北黄岗发生的可疑群体不良反响事件、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静点“葡萄糖注射液〞引起的可疑群体不良反响事件、松原市前郭县医院使用“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引起高热呕吐严重不良反响事件、磐石市大梨河村卫生所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引起抽搐严重不良反响事件、榆树市红星乡卫生院“亮菌甲素注射液〞〔云南大理药业生产〕引起呼吸困难事件、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使用“注射用阿洛西林钠〞引起过敏性休克严重不良反响事件以及倍受关注的“欣弗〞在我省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响事件等。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和严重不良反响事件时的态度是坚决的,应对是严肃积极的,通过这些群体、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响事件也检验了我们的队伍,我们是有能力处理关系人民群众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任何药害事件。〔三〕加强日常监测力度,积极收集药品

不良反响监测信息。2005、2006两年我中心分别上报国家局和国家评价中心可疑药品不良反响报告6607份和9529份,同比2004年增长3.3倍和4.7倍。对于上报的不良反响报告,中心也屡次组织吉林省药品再评价协会会员和药品评价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以及省内知名院校的教授进行分析和评价,高度重视短时间内收集到的类似报告,分期分批对涉及百姓用药平安有效的、临床使用量较大的重点监测品种进行临床有效性、经济性和风险性评价。另外我们还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吉林电视台?药监报告?及其他新闻媒体向公众发出警示。防止类似的药害事件重复发生。收集Vigimed论坛

文献业务期刊其他数据库媒体官方网站依托三个体系法规体系组织体系技术体系坚持为人民效劳宗旨,切实履行职责,保障人民群用药平安,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信息效劳。今年,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宣传广阔群众关心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合理用药。同时也接受社会各界的咨询,我们会高质量、高效率地反响问题。相信,通过我们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在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翻开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的新局面,为我省的药品科学监管、构建和谐吉林奉献力量。影响ADR报告的主因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担忧承担责任。方法规定:药品不良反响是指合格药品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响。生产及经营企业往往认为一旦报告药品不良反响就认为是药品本身质量问题。医疗机构那么害怕患者认为是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或医疗技术问题而导致的,更担忧因此而承担责任或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因此不愿意报告。上述偏见,严重阻碍了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制度的落实。

药品不良反响报告与否与企业及医疗机构的效益无关。

药品不良反响报告与否与效益无关这一原因也是困扰生产、经营企业及医疗机构不报或漏报的一个重要因素,基层涉药单位比较注重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问题,他们认为报告不良反响是一件额外的事情,报与不报都不能给企业或医疗机构增加效益,鉴于此点他们就形成了一种应付心理。

负责该项工作的同志接触面窄及责任心不强。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员虽然大多是药学专业人员,但在医疗机构发现药品不良反响大多是临床上的事,临床医生发现某种药品有不良反响时,他们宁肯写成论文或报道,也不愿主动向监测员通报,从而使监测员失去了临床提供的信息。药品生产企业由于生产品种限制,药品不良反响发现的少,久而久之,思想就麻痹了。药品经营企业,由于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的差异,很难正确判断是否是药品不良反响。另外,监测员责任心不强,不能从宏观上去考虑药品不良反响的危害,认识不到位也是导致药品不良反响不报或漏报的重要原因。

监管与处分不协调。

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管理方法规定,省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除医疗机构外的药品使用单位,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或警告,并可处以1000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也就是说,基层药品监管部门只有监管的权力,而无处分的权利,权责失衡,也是导致工作不利的重要原因。

不报或漏报的危害。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药品不良反响在基层上报的病例寥寥无几,这样一来,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响相对减少,其直接危害是将药品不良反响的潜在危害转嫁给了病人,本应发现或已发现但未报或漏报,不能得到及时更正,致使病人继续使用。

其他因素

错误的认为凡允许上市的药品都应该是平安的;缺乏不良事件确认和因果关系判断的必要知识;不知道如何报告;不能确定该不该报;没时间,怕麻烦不想报。

每一个药物的上市都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不能因为它附带的不良反响就全盘否认,甚至“谈虎色变〞,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ADR,逐步向平安用药迈进。

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开展

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开展ADR监测是医疗机构的工作职责2004年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响监测管理方法?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应建立相应的药品不良反响监测管理制度;负责本单位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响情况收集、报告和管理工作;如医疗机构发现有药物不良反响应报告而未报告的,未按规定报送或隐瞒药品不良反响资料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和相应的行政处分。为什么说医疗卫生机构是开展药品

不良反响监测工作的报告主体?根据?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和监测管理方法?第二条的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响〞。在这些报告单位中以医疗机构最为重要。医疗机构是药品的使用单位,因此它是发现和监测药品不良反响的主要场所,也是ADR报告的最主要来源。以2006年为例,我省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中心共收到报表9529份,其中医疗机构8557份,零售药店943份,生产企业29例,来自医疗机构病例报告占到89.8%。由此可见,医疗机构能否按规定报告ADR,是药品不良反响报告制度能否落实的根底和关键。医疗机构如何开展ADR监测工作争取领导重视,是医院做好药品不良反响监测工作的前提。在医疗机构全面开展ADR监测工作,首先应该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药剂科应经常向院领导宣传开展此项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管理的重要性,定期向院领导汇报开展工作的方案。

建立完善的药品ADR监测体系〔网络〕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坚实保障,要明确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并定期考核。

领导机构常设办公室ADR监测小组专家咨询小组

由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及医院行政、药学、临床各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全面负责ADR监测与报告的总体部署和安排,为ADR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源,监督各监测小组工作,并对其进行考核。领导机构

可设在医院药剂科,负责ADR日常信息收集、整理、核实、分类及储存并上报至省中心。同时接受患者咨询、投诉,通过网络及时、迅速地传递ADR信息并指导和协调ADR工作的开展。常设办公室

主要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药师、护师、药学管理学专家组成,主要对本院上报的ADR病例进行分析、评价,识别与ADR有关的高危药物和患者情况,接受有关咨询,负责ADR学术讨论、相关业务的研究、教育培训工作。专家咨询小组

由各临床科室责任心强的医生、护士担任组长,带着各科医务人员迅速、准确、有效地收集、记录和报告ADR及其有关信息,并协助完成其他诸如ADR患者和疑似患者的监护和治疗等工作。ADR监测小组

按照?药品不良反响报告与监测管理方法?的有关规定,负责收集报告和本科室病人用药后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响病例报告工作。收集药品说明书中已有的和未注明的药品不良反响。一旦发现有药品不良反响及时处理,并在病例中记录发生过程以及采取的措施。发现严重或新的药品不良反响病例,及时通知院常设办公室人员或临床药师,及时处理并整理药品不良反响有关资料,认真填写药品不良反响报告表,及时上报。定期将药品不良反响病例报告汇总上报至院常设办公室人员,以便统一上报省〔市〕ADR监测中心。普及药品不良反响监测的相关知识,加强相关人员宣传与培训是开展药品ADR监测工作的根底。局部医务人员认为ADR是导致医疗事故的原因,担忧引起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而ADR的主体那么是药品。药品不良反响不作为医疗纠纷、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只有消除医务人员的顾虑,才可以让他们放心的报告药品不良反响。

由于医务人员对ADR的认知度较低,阻碍了他们积极、主动的报告临床用药过程中所出现的药品ADR。因此只有经过多种途径逐步宣传、培训、普及ADR监测知识,逐步提高医务人员报告ADR的意识和自觉性。医务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ADR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在ADR监测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到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相继发生的“齐二药〞假药事件,安徽华源“欣弗〞事件,对我们震撼很大,人们对药品的平安性日益关注。院内领导机构在召开全院日常性工作会议上应经常讲到合理用药,防止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响的发生,强调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和临床医师、药师的职责和义务,临床药师更应积极主动深入到临床一线,积极宣传并及时收集疑似病例,逐步提高一线人员对ADR的认知度。对上报及时、填报好的科室给予表扬,正确指导临床各科填报药品不良反响报告病例,由过去的催促上报转为现在的主动上报。

及时反响ADR信息,是医院开展好ADR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临床医师、药师及时将有关ADR监测信息向院内ADR监测小组及专家咨询小组反响,能够促进本院的ADR监测工作;及时向报告人反响报告表的质量和评价结果,可以提高报告人的积极性。将产生严重不良反响的药品信息反响给药剂科,为药品采购提供参考,并通过医务科将严重的ADR病例在院内通报,可以防止ADR的重复发生,有利于提高本院的医疗质量。

医疗单位开展ADR监测病例收集渠道常设办公室病房医护人员监测本科ADR门、急诊医护人员监测以ADR而就医的门诊药房从门诊药品咨询和退药中病区药房从重点科室查房、早交班、审查药疗单中药理基地收集新药的ADR省级ADR监测中心普通严重死亡

医务科、药品采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