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王绍曾先生的学术贡献_第1页
我对王绍曾先生的学术贡献_第2页
我对王绍曾先生的学术贡献_第3页
我对王绍曾先生的学术贡献_第4页
我对王绍曾先生的学术贡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对王绍曾先生的学术贡献

王绍增是中国著名的古典文学家。他在学术界与顾廷龙、冀淑英等人享有良好声誉。《世纪学人、百年影像》一书收录的古典文献学家,只此三人,体现了当今学界的公论。王先生是目录版本校勘学专家,是王献唐之后山东文献研究第一人,是国内外研究张元济的权威,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界的领路人之一,他的去世,是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古典文献学界的重大损失。王先生离我们而去已有50天了,悲痛之余,时常回顾和追慕王先生一生的嘉言懿行和学术风范。每当想起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及他对我们面命耳提、谆谆教诲的情景,不禁感念万分,一切恍如昨天。在此,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从几个方面谈谈王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与学术贡献,以表达我们对他永久的思念。1山东大学的具有强的思想引领功能王先生字介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于江苏江阴一个农村穷知识分子家庭。小时候接受了严格的私塾教育,打下了较好的国学根柢。1927年以同等学历考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师从唐文治、钱基博诸大师,研修国学,从此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1930年国专毕业,由校长唐文治介绍,入上海商务印书馆,襄助张元济校勘《百衲本二十四史》,深受张元济的器重和影响。1932年“一·二八”事变,商务印书馆被毁,回母校无锡国专任图书馆主任。在此期间,陆续发表了数篇长篇论文,其中有代表性的,如《二十四史版本沿革考》、《史通引书考初稿绪论》,皆产生了长远影响。1935年任江阴尚仁中学校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辗转四川、西昌,是西昌《宁远报》创办人之一,并任该报社经理;又主编《新宁远》月刊,对开拓西南边疆文化做出了贡献。1951年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一年,52年毕业后分配到山东济南,手创山东省工业中专技术学校、济南机器制造学校图书馆,任图书馆负责人,兼学校的语文教师。建国伊始,捐献人民币1800万元(约合当时黄金20两)和一个工厂的红利,支持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又将自己1116万元存款交付政府,支援国家建设。1958年担任山东机械工业学校、济南工学院图书馆副主任,兼校务委员。1960年,以50高龄考上山东大学中文系高亨先生的函授研究生。高先生曾有意举荐王先生去郑州大学讲授先秦文学,但因济南工学院校领导殷切挽留,未能成行。1963年,济南工学院与山东工学院合并,济南工学院领导同意放人。经高先生推荐,王先生来山大图书馆工作,使王先生在无锡国专所学,又有了用武之地。旋奉高先生之命撰著《商君书集释》,手稿已成,不想在“文革”初被抄家时洗劫一空,数年心血化为乌有。从1966年至1978年,整整13年的时间里,王先生被剥夺了著书立说的权力。直到1979年,在山东大学校领导的干预下,才重新开始学术研究。王先生立志要让时间倒流,把过去的损失夺回来。1981年在做了结肠癌部分切除手术并化疗三个月以后,就发表了《十八世纪我国著名目录学家周永年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胡适校勘学方法论的再评价》等重要论文,并开始撰著《近代出版家张元济》一书。1983年调任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接受了培养研究生的任务。此时,王先生已年过古稀,但王先生在教学之余,以顽强的毅力,高昂的激情,拼搏的精神,完成了等身的著述,走上了事业的辉煌。1984年《近代出版家张元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87年开始主编我国第一部《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共30种,由山东教育出版社陆续出版,1989年获上海市第二届全国优秀图书评选金钥匙一等奖。1988年被山东省科协授予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1992年《山东藏书家史略》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年《山东文献书目》由齐鲁书社出版,1995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同年又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年《近代出版家张元济》增订本出版。1996年2月,应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台湾大学中文系的邀请,到台湾进行历时14天的学术访问和讲学,发表了《如何正确评价黄丕烈在版本学上的贡献》一文,得到台湾同仁的高度称赞,为加强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2000年《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由中华书局出版,2003年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由齐鲁书社出版,2004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至2004年主持整理张元济《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2006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同年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目录版本校勘学论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共收64篇论文,凡100万言。2007年3月,《山左戏曲集成》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出清样,即将出版。2007年4月13日,王先生怀着对数个科研项目的牵挂,怀着对人生的万般眷恋,在济南与世长辞,享年九十有七。2入群玉之府—王绍曾先生的学术渊源如此厚重而数量众多的科研成果,出自一位八九十岁而且是患过癌症的老人之手,实在令人难以置信。王先生真正创造了中国学术界的奇迹。王先生的学术成就是巨大的,这首先要归功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勉与敬业,同时也与他陆续问学名师,从而打下深厚的学术根基有关。王先生17岁考入无锡国专,成为他一生学术的起点。在唐文治、钱基博、朱文熊诸大师的指导下,王先生学业猛进。无锡国专的办学方针,经史子集都要读原本,第一学年着重读古文,先把文言文写通。唐文治先生要求读文要从抑扬顿挫、高下徐疾中去领会文章的奥妙,所以每天早晨无锡国专的校园里,总是一片琅琅的读书声,那时王先生的喉咙天天都是沙哑的。朱文熊先生教古文写作,循循善诱,对学生采取欣赏教育,名次再不好的学生也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鼓励,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普遍提高。邹韬奋曾在《经历》一文中说,自己还能写一些文章,完全得益于朱文熊先生的指点。对此王先生深有同感。王先生出色的写作能力,正是此时获得的。对王先生影响最大,被王先生引以为知遇之恩的要数钱基博先生。钱先生博古通今,讲课时口若悬河,令学生如入群玉之府,美不胜收。每堂课钱先生总要留下几个问题,开一个参考书清单,让学生认真阅读,写出心得体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王先生对钱基博讲授的目录学和《文史通义》最感兴趣,用力最勤,毕业论文《目录学分类论》长达六万言,就是在钱基博的指导下写成的,并受到钱基博的激赏,建议学校破例作为《无锡国专丛刊》第一种于1931年正式出版,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后来钱基博在王先生的下两届即第六届毕业生俞振眉的论文上写下这样的批语:“吾自讲学大江南北以来,得三人焉。于目录学得王生绍曾,于《文史通义》得陶生存煦,于韩愈文得俞生振眉。”把王先生视为自己的衣钵弟子。钱先生的这三位高徒,陶存煦于国专毕业后的第二年(1933),在完成了《姚海槎先生年谱》之后,年仅21岁就与世长辞了,临终前痛以浙东史学“坠绪茫茫、孰继吾业”为念,而俞振眉嗣后则不知去向,惟王先生传承了钱门的目录之学,并将其发扬光大,最终向有知遇之恩的钱基博先生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王先生入商务印书馆校史处,襄助张元济校勘《百衲本二十四史》,亲炙于张氏之门,并得以接触到涵芬楼珍藏的宋元明善本,从此兼治版本校勘之学。张元济亲切的教导,严谨的治学态度,深邃的版本目录造诣,精审不苟、不知老之将至的献身精神,对王先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张先生身边,王先生一开始就从事了高层次的版本学、校勘学的实践与研究,学术起点高,视野开阔,加上自己勤奋努力,因而打下了雄厚的文献学基础。离开商务印书馆后,王先生的学术论文一发而不可收,说明在商务的岁月里,极大地增强了学术功力。影响王先生后半生命运的是高亨先生。高亨1926年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嗣后任教于国内各大学,1953年起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早已是文史哲研究领域久负盛名的学者。王先生师从高亨,进一步形成了治学方法的考据特色,并进一步夯固了自己的学术根基。王先生考上高亨先生的函授研究生时,曾把写于30年代和抗战时期的论文装订成册,献给高先生,得到了高先生的高度评价,建议王先生略加改写,在《文史哲》和《山东大学学报》上重新发表,并向山大中文系推荐,由王先生担任教学任务,但为人所阻,未能如愿。其时高先生正在撰著《文字形义学概论》,其中有大量篆书,正愁于无人书写。王先生乃自告奋勇,计一月而完成,高先生喜出望外,深表满意。对这样一位高徒,高先生一直不作为学生看待,并在王先生人生关键时刻,给予了大力提携。正因为有高先生的推荐,王先生才得以来山大图书馆工作,重操旧业。特别是在一个资料丰富的环境下工作,颇有助于学业的精进。从此,王先生在山大一干就是44年,克服多种困难,努力从事学术研究,铢积寸累,日新月异,成就斐然,并最终在晚年走向了事业的辉煌。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和清华国学研究院,是上世纪培养国学人才的摇篮。两所学校南北辉映,造就了众多的国学大师,为中国学术研究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学术特色看,以无锡国专为代表的南学,重辞章和体系建构,以清华国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北学,重考据和义理抽绎。王先生与南北两所名校的渊源可谓至深,从他的治学风格看,显然兼融了南北学术之长。王先生能成为众多大师中的一员,决不是偶然的。3《清史稿艺文志拾遗》是清代学术的产物最能代表王先生目录学、版本学成就的,是《山东文献书目》和《清史稿艺文志拾遗》。二者都是建国以后目录学研究领域屈指可数的重要收获。《山东文献书目》是应山东省古籍整理规划小组之约而编纂的,目的是摸清现存山东文献的家底,为山东省古籍整理的长远规划提供依据。该书共著录了先秦至民国山东先贤著作有版本可考者5208部,又酌取了与山东文献有关的非山东人著作1336部。本书创立了地方文献书目编制的新体例。著录事项包括书名、著者、版本、书目根据或馆藏,有极强的实用价值;著录方法上诸如对辑佚书的处理,对籍贯与侨居地的取舍,对别集与总集之间的互见,对有争议作者的区分,等等,多有创举,并且带有普遍性的意义,尤值得编目家参考借鉴。本书出版以后,在山东省的古籍整理规划中发挥了指导性的作用。目前《山东文献集成》的辑印,即以此书为坚实的基础。书目在编纂过程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无法做到全面访查山东境内市、县、学校图书馆,因而还存在着漏收现象。为弥补这一缺陷,从出版之日起,王先生就开始了拾遗补缺的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续编》于2004年完成,现已交付出版社,所补几与原书相埓。王先生严谨的学风,极端负责任的精神,以及对工作尽善尽美的追求,由此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清史稿艺文志拾遗》是王先生的精心之作,也是他最有成就之作。这部280余万言的巨著,凝聚了王先生整整十年的心血和汗水。本书收录了《清史稿艺文志》及武作成《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之外的、有版本依据的清人著作54888部,375710卷。较之《清史稿艺文志》著录9633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著录10438部之和,多出了两倍半还有余。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清人著述的大清理,被胡道静先生誉为“有清一代文献括存之大业”。诚然,有此五万多种著作的揭橥而出,不仅使清代学术的繁荣得以重现,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研究清代学术文化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从目录学的角度说,此书是自清中叶补史志目录运动兴起以来二百多年间最大的收获,以体例之新、考据之精、规模之大巍然屹立于补史志目录著作之林的颠峰。王先生在校勘学上的巨大贡献,是年青时参与校勘《百衲本二十四史》,晚年主持整理了张元济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百衲本二十四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史、校勘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被学界称为“保存宋元以来所刻正史之大结集”,“全史中最标准的本子”。伴随《百衲本二十四史》的辑印而产生的《校勘记》,是一部全史的校勘巨著,是张元济二十年校史成果的结晶。《百衲本二十四史》于1930年至1936年陆续出版以后,张元济本打算将《校勘记》一并整理问世,但因卷帙庞大,整理需时,加以抗战爆发而未果。几百册底稿尘封数十载,至上世纪60年代中华书局点校《二十四史》时始被借用以作参考。令人遗憾的是,原本23种的校勘记,在“文革”中被丢失了7种(《晋书》、《周书》、《北齐书》、《北史》、《旧五代史》、《辽史》、《元史》)。从1987年开始,王先生就一再呼吁尽快整理出版《校勘记》。在王先生的极力推动下,1992年商务印书馆决定委托王先生主持整理现存的16种《校勘记》。王先生是当年校史处硕果仅存的元老,多种《校勘记》是自己的手迹和张元济的亲笔。面对已残缺不完的《校勘记》,王先生不禁感慨万千。他抱着对张元济和中国学术极端负责的态度,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校勘记》原稿大都多次添改,朱墨迭加,几不可辨,许多篇卷条目前后叠出,杂乱无序,所以整理时困难重重,往往几易其稿,还不能令人满意。从发凡起例,到一一整理完毕,足足用去了8年的光阴。如今16种《校勘记》已用整理本影印出版,不但实现了张元济未完成的心愿,更促进了史学、校勘学研究的长足发展。《校勘记》的整理问世,以及有关张元济研究的一系列论文的发表,加上《近代出版家张元济》一书的撰著,确立了王先生在国内研究张元济的权威地位。张元济是著名的版本学家和出版家,是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直接关系到学术文化升降的重要人物。他主持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整理影印了《四部丛刊》、《续古逸丛书》及许多大部头的丛书和类书,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广泛赞誉。《近代出版家张元济》是国内外研究张元济的第一部专著,书中详论张元济的学行,特别总结张元济在古籍整理方面的贡献和经验,深入探讨他整理出版古籍的特点,分析总结其校勘全史的重大成就,是迄今为止有关张元济研究的最有深度的开拓之作,对今天的古籍整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王先生对张元济的研究,一方面是出于师生之谊,更重要的方面却是着眼于学术文化的传承。王先生的用心是良苦的,所获得的成效是显著的。4关键:重新确立齐鲁藏书的历史地位王先生寓居济南50多年,对山左文献情有独钟,以前辈文献学家王献唐先生为榜样,把整理弘扬齐鲁文献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出于整理本省古籍的需要而主编《山东文献书目》,既摸清了急需整理的文献的家底,又是地方文献书目编制领域的创获,真可谓慧眼独具,一举两得。《山东文献书目》及《续编》,以其网罗全面和实用性,在山东省的古籍整理实践中越来越发挥出了无以替代的作用。王先生与沙嘉孙合作完成的《山东藏书家史略》,十年之间稿经三易,手上为之磨出老茧。是书著录藏书家多达559人,不仅使山东先贤的庋藏业绩,得以赫然彪炳,辉锵峻明,更重要的是重新确立了齐鲁藏书无庸争辩的历史地位,用雄辩的事实,证明山东藏书非但雄视江苏,甚至超轶浙江,在源远流长方面更非二省所能比拟,这样就势必促成日后藏书史研究中出现南北映辉、鼎足而三的局面。王先生为此书撰长篇序文,被周一良、程千帆等学者誉为“实不啻一部山东学术史”,“献唐先生以后,一人而已”。《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同样是王先生目录学研究和山东文献整理的力作。聊城杨氏海源阁,是清末私人藏书四大家之一,为保存和传承祖国文化典籍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其藏书主要辗转而归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王先生有感于海源阁四代主人鸠集守成之不易以及其书终有良好的归宿,对海源阁藏书一直褒奖有加。为表彰杨氏家族的功绩,再现杨氏藏书的辉煌,提供目录学、版本学、藏书史研究的素材,王先生满怀热情地整理并订补了海源阁书目五种,不仅最大程度地完善了海源阁的书目体系,而且树立了新时期书目考证的典范。《山左戏曲集成》,是王先生完成较早但临终也未见其出版的大部头戏曲丛编。此书收录现存的从元到清山东人创作的戏曲,分为杂剧、传奇两编,附录戏文两种,凡作家29人,戏曲69种。每一作家有小传,每一剧目有内容说明、剧情介绍,酌收前人的有关考证成果,体例完善。每一戏曲皆选择精善之本加以标点、校勘。本书是山东戏曲首次大规模的整辑,挖掘并推出了不少长期被埋没忽略的一、二流的大家和著作,全面展现了古代山东戏曲的光辉成就。该书已列入《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专刊》第四辑,即将出版问世。王先生虽然是江苏人,但他热爱齐鲁大地,55年之久的住济生活,使他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山东人。他的以上四部大书,从不同的方面总结了山东文化遗产,为挖掘和弘扬乡邦文献做出了巨大贡献。5从《续修四库全书》到《存目发行》与顾廷龙、冀淑英二先生一样,王先生是近二十年来国家大型古籍整理出版项目的倡导者和参与者。续修《四库全书》的建议,就是他最早提出的。1987年,王先生给中华书局综合编辑室主任冯惠民写信,特别提到清代乾隆以后的清人著作,国内很难搜求,如果连同四库失收的元明人著作,四库馆禁毁删窜的著作,选出三四千种书,在几年内分批影印出版,是完全可能的,建议冯惠民请中华书局的领导向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反映,并提出实施方案。当时中华书局总编办公室把此信刊登在《业务情况》1987年第3号上,还加了编者按,供中华书局上下参考。1992年5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匡亚明主持召开第三次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王先生又向匡老提出《编印〈四库善本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刍议》。嗣后王先生又写了《论〈续修四库全书〉》,发表于《文史哲》1994年第6期,文章分析当时续修《四库全书》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意义,并指出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最终接收了王先生的意见,使《续修四库全书》变成了现实。大约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正组织影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因对四库存目书学术价值的认识不同,导致了学术界对是否出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激烈争论。王先生于1994年12月2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印行<四库存目丛书>之我见》的文章,声援并支持《存目丛书》的出版,指出四库馆臣之所以把三千多种典籍收入《全书》,把六千七百余种典籍列入存目,是当时清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所承受的能力决定的,乾隆皇帝又惟恐看不到《全书》的最后告成,也使得《全书》的规模不能无限扩大,所以存目中的书并不都是因为所谓“言非立训,义或违经;寻常著述,未越群流”而被打入另册的,很多书事实上是由于《全书》收书数量有限而不得不被著录在存目里,况且时代不同了,对书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而库书和存目书之间并不存在鸿沟。这样王先生就从根本上证明了《存目丛书》的出版价值,推动了该工程的顺利进行。对于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决定编纂的《中国古籍总目提要》,王先生也积极地出谋划策,1992年在《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发表《关于编纂<中国古籍总目提要>的三点建议》,1994年在《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上发表《关于编纂<中国古籍总目提要>的若干意见》,对全书的体例、工作的程序、人员的安排等提出了一系列的看法,很多创造性的建议,后来均得到了采纳。凡此种种,无不说明王先生对全国古籍整理事业的极端热忱和关心。现在这些大项目有的早已结集完成,有的正在继续进行,我们切不可忘记王先生曾为之付出的心血和汗水。6起两落,三自与人王先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上至国家大事,中至学校事务、学科建设、学生培养,下至关系民众生活的琐碎小事,王先生无不关心。他经常给有关部门写信,堂堂正正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而不在乎是否被采纳。作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一名普通党员,王先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2004年被民革中央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为此发表专文介绍了王先生的事迹。王先生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他认为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应该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这是他一切学术活动的动力。据师母穆咏修先生回忆,王先生数十年如一日,晚上总是熬到12点,几乎就没过过星期日,除了子女生病以外,从不过问家务之事,全心扑在了教学科研上。惟其如此,才有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的问世。王先生待人真诚,提携后学不遗余力。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王先生总是有问必答,来信必回。不管是谁拿稿子请他审阅,他总是反复修改,不厌其烦。王先生参考当年钱基博先生的做法,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出了一套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他一贯反对先生讲、学生听那样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是指定一批必读书,规定每周按教学程序,阅读哪些章节,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可以由教师提问,也可以由学生提问,教师起到质疑辩难的作用。王先生还规定,研究生必须有学期论文和学年论文,总结自己的读书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