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选题,1分)下列关于教学游戏的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无A、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为教学游戏服务的B、教学游戏的结构包括三方面:游戏任务、游戏规则和游戏行为C、根据智力的心理过程,教学游戏可分为健康领域的游戏、语言领域的游戏、社会领域的游戏、科学领域的游戏和艺木领域的游戏D、教学游戏的本质特点是游戏因素与非游戏因素的相互结合2.(单选题,1分)在古典教育中,第一个提出将游戏和教学相结合的教育学家是(
)【答案】C【解析】无A、艾利康宁B、乌申斯基C、福禄培尔D、弗洛伊德3.(单选题,1分)适合出生至1岁婴儿玩的玩具是(
)【答案】A【解析】无A、感知动作类玩具B、糖果记忆盒C、套筒D、魔方4.(单选题,1分)把益智玩具按智力侧重点进行分类,七巧板属于(
)【答案】A【解析】无A、数学逻辑智能玩具B、视觉一空间智能玩具C、自然探索智能玩具D、语言智能玩具5.(单选题,1分)皮亚杰认为,儿童规则行为发展的规则协调阶段指的是(
)【答案】D【解析】无A、第一阶段(3岁左右)B、第二阶段(3~5岁)C、第三阶段(5~7岁)D、第四阶段(11~12岁)6.(单选题,1分)建构游戏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答案】B【解析】无A、模仿多于创造的活动B、创造多于模仿的活动C、纯粹模仿的活动D、纯粹创造的活动7.(单选题,1分)幼儿运用积木、插塑等较小的材料通过搭建、接插等动作组合成较大的物体的游戏活动是(
)【答案】B【解析】无A、玩物游戏B、建构游戏C、益智游戏D、规则游戏8.(单选题,1分)关于角色游戏指导的基本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无A、老师给幼儿指定游戏伙伴B、教师创设一个环境,幼儿直接使用这个环境来开展游戏C、以“问题"为契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D、幼儿园只需要教会幼儿书本知识即可,不需要和社区合作9.(单选题,1分)幼儿时期最典型的游戏类型是(
)【答案】A【解析】无A、角色游戏B、建构游戏C、规则游戏D、益智游戏10.(单选题,1分)下列游戏中,适合小班幼儿的户外集体游戏是(
)【答案】C【解析】无A、滑梯游戏B、沙包游戏C、模仿小兔跳D、接力赛跑11.(单选题,1分)幼儿在户外活动中,通过学习运动的基本技能,提高运动质量,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使身体和运动能力都得到提高,这是(
)【答案】B【解析】无A、身体活动B、学习运动C、通过运动学习D、教学游戏12.(单选题,1分)创设户外游戏环境应注意(
)【答案】B【解析】无A、只计算每个幼儿所需的面积来决定游戏场地的大小即可B、利用园所自然因素,因地制宜创设户外游戏场地C、尽量选择比较空旷的场地,给儿童足够的活动空间D、游戏环境以开放性空间设计为主,不用提供封闭活动的空间13.(单选题,1分)下列幼儿园游戏环境中,属于心理环境的是(
)【答案】D【解析】无A、幼儿园内的人工游戏空间B、幼儿园的玩具C、幼儿园的表演游戏区D、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14.(单选题,1分)教师以儿童合作者或者配合者的身份参与到儿童的游戏活动当中,借助适当的时机给予儿童关于游戏的建议。这种介入方式是(
)【答案】C【解析】无A、指导方式B、平行方式C、交叉方式D、垂直方式15.(单选题,1分)游戏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我们应该寓教育于游戏,从游戏中学习知识、发展道德、培养感情。提出这个观点的学者是(
)【答案】A【解析】无A、陈鹤琴B、刘焱C、虞永平D、黄人颂16.(单选题,1分)教师和儿童一起通过观察总结了“鸟"类的特点,并指出凡是体外有羽毛,靠喙取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都是鸟类。这属于(
)【答案】C【解析】无A、问题发现B、问题解决C、概念同化D、概念形成17.(单选题,1分)儿童规则认知发展过程中,2~7岁属于(
)【答案】B【解析】无A、无规则阶段B、规则他律阶段C、规则自律阶段D、萌芽阶段18.(单选题,1分)幼儿用“医生"来命名自己时,他便做出真实情景中医生应该做的行为和动作,这属于(
)【答案】B【解析】无A、表演游戏B、角色游戏C、建构游戏D、规则游戏监儿童19.(单选题,1分)皮亚杰认为游戏的认知本质是(
)【答案】A【解析】无A、游戏是一种同化大于顺应的活动B、游戏是一种同化小于顺应的活动C、游戏是一种同化等于顺应的活动D、游戏是一种独立的活动20.(单选题,1分)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形式,其开始大量出现是在儿童(
)【答案】A【解析】无A、2岁以后B、4岁以后C、3岁以前D、3岁以后21.(名词解释题,4分)“动即快乐”【答案】“动即快乐”:是儿童规则意识发展的第一阶段,具体表现为儿童只是因为对仪式化的动作感兴趣而不断重复和模仿游戏的动作。这一阶段,游戏规则不具有来自于外部的强制性约束的作用,这种无意识的表现与儿童规则行为发展的第一阶段的表现是相对应的。【解析】无22.(名词解释题,4分)角色意识【答案】角色意识:是指幼儿能够分辨现实中的自己和游戏中自己扮演的角色,知道自己正在假装别人,即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解析】无23.(名词解释题,4分)最近发展【答案】最近发展区:由维果茨基提出,认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通过成人帮助和自己努力后能够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差异,差异的消除就是“最近发展区”。【解析】无24.(名词解释题,4分)游戏【答案】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自由调控参与其中,能够获得愉快和满足的非功利性行为或活动。【解析】无25.(简答题,5分)
选择和利用建构游戏材料应考虑哪些因素?【答案】(1)安全卫生。注意材质的安全,颗粒材料不宜过小,以免幼儿塞入口鼻,发生吞咽、窒息等危险。
(2)尺寸规格。尺寸要适合幼儿,不能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幼儿的建构游戏兴趣和游戏水平。
(3)数量。数量过少会降低幼儿建构作品的复杂程度,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增加;数量过多会造成浪费。
(4)形状。提供多种形状,且确保各形状之间存在准确的比例关系,便于幼儿搭建。
(5)存放。不要塞满玩具柜的所有空间,要留有空隙,方便幼儿拿取。【解析】无26.(简答题,5分)
简述指导大班幼儿户外游戏的方法。【答案】(1)组织和指导大班幼儿户外自由游戏的方法: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给予大班幼儿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游戏中幼儿挑战高难度玩法时,教师要及时指导、正确示范;教师要善于观察,引导幼儿自评游戏。
(2)组织和指导大班幼儿户外集体游戏的方法:选择适宜的户外集体游戏活动,明确游戏规则;游戏难度适中,不断增强幼儿游戏活动的信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培养其创造性意识;引导幼儿创编游戏的新玩法,积极开展新游戏;指导幼儿做好游戏的整理工作。【解析】无27.(简答题,5分)
简述成人介入幼儿游戏的方法。【答案】(1)以自身为媒介介入。主要有三种方式:平行方式、交叉方式、垂直方式。
(2)以材料为媒介介入。通过材料的有选择性提供,可以帮助儿童在社会性、认知、身体等多个方面发展。
(3)以同伴为媒介介入。在儿童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不仅发展儿童的游戏认知永平,也可帮助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解析】无28.(简答题,5分)
简述中西方对于游戏概念的界定的相同点。【答案】(1)游戏的本义都与动作或运动有关。
(2)游戏活动不同于“工作”,其特点是“逸”,是没有沉重的任务负担的、轻松自在的休闲娱乐活动。
(3)游戏一词带有“无意义的”“无价值的”等贬义。【解析】无29.(论述题,10分)
举例分析规则游戏的指导要点。【答案】(1)尽可能多地让幼儿参与而不是旁观、等待游戏。
(2)分组游戏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最佳。
(3)让幼儿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感而不是挫折。
(4)保持规则的灵活性。
(5)降低游戏的竞争性。
(6)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
(7)自愿参与游戏的原则。【解析】无30.(论述题,10分)举例分析不同年龄班角色游戏的指导重点。【答案】(1)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重点:丰富经验,扩展主题;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以角色身份介入丰富情节,引发幼儿之间的角色互动;投放真实或类似真实的游戏材料。(2)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重点:指导幼儿自主分配游戏角色;帮助幼儿深入地展开游戏情节;促进幼儿建立规则意识。(3)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重点:提供时间、空间和机会,允许并鼓励幼儿自由开展游戏;提供丰富的、可改变、可转换的低结构材料;丰富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游戏主题、内容、情节的丰富。(举例展开论述)【解析】无31.(论述题,10分)
举例分析怎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室内游戏环境。【答案】(1)根据室内空间及班级人数设置活动区的数量。如30人左右的班级可设5~6个区域,并根据班级情况、教学计划、季节变化随时调整区域内容。
(2)根据幼儿兴趣及活动内容确定活动区的种类。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全面发展的教育原经尽量避免多次重复设置同一类别的活动区。
(3)合理规划活动区并明确标识区域界限和规则。在安排活动区的位置时要遵循动静分开的原则。
(4)提供丰富安全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注意存放及更新。游戏材料的种类、数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需要。
(5)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区设置,并为其设置“备用区”。(举例展开论述)【解析】无32.(案例分析题,14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小姑娘A在“娃娃家”做妈妈,她手抱娃娃想用小被子把娃娃包起来,可是,如果将被子横着包娃娃,则被子不够长,娃娃的脚露在外面;如果竖着包,则被子不够宽。怎么办呢?小姑娘探索者,尝试哲各种办法......十几分钟过去了,小姑娘终于发现了最佳的包娃娃的办法,即用被子的对角线作为长度把娃娃包起来,这样就可以把娃娃全身都包进去了。小姑娘包好了娃娃,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气。
请分析该游戏对于小姑娘A的发展价值及作用,可从问题解决、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分析。【答案】(1)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游戏为儿童提供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案例中的小姑娘A通过用被子包娃娃的游戏发现了被子无法把娃娃全包住的问题,然后主动不断地探索、尝试,最终自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这对她来说是一种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2)提升了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游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交往方式,它有利于各种情感类型的产生,使儿童感受到不断增长的自信与自我认同感。案例中的小姑娘A在游戏中摆脱了外界的压力,用她对现实世界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