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考试习题库全考点含答案第一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A.横断科学B.理论科学C.社会科学D.应用科学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D.古希腊的柏拉图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A.山经B.禹贡C.史记D.汉书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A.亚里士多德B.李特尔C.洪堡D.梁启超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A.巴朗斯基B.李希霍芬C.佩舍尔D.拉采尔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相关论C.二元论D.生产关系决定论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A.人地协调论B.人地相关论C.生态论D.适应论二、填充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决定和()决定论。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和()地理问题。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和空间布局。5地理环境包括()和()。6、()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论。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革命”。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三、名词解释1.现代地理学2.二元论3.人地关系适应论4.人文地理学5.人地关系6.人地相关论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四、问答题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五、分析题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第二章一、填空题1、文化组成中的物质文化具有三个特点,即
、
、
。2、文化有三部分组成,即
、、。3、文化景观具有三个特点,即
、
、
。4、文化景观的构成包括
、
、
和
四个部分。5、汤因比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
、和
。6、文化的扩展扩散分为
、
和
三种类型。二、解释题1、文化景观2、文化地理学3、形态文化区4、功能文化区5、文化6、物质文化7、制度文化8、精神文化9、文化整合三、问答题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6、任意写出我国4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四、分析题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第三章一、填空题1、人口分布是一种社会现象,()因素特别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2、人口在国家内部的空间移动包括()、()、和()。3、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指向、()指向和()指向。4、计算人口经济密度时可以采用()、()、()等经济指标。5、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和()来实现的。二、解释题1、人口分布2、人口迁移3、胡焕庸线4、人口算术密度5、比较密度6、国际人口迁移三、问答题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四、分析题1、从中国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出发,谈谈其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2、以周围一定区域范围为基础,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通过实际调查,分析该区域人口空间流动的原因。第四章一、填充题1、人口增长是否过快,应比较人口增长的速度与自然资源()的速度、环境()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2、人口的自然构成主要包括()和()。3、人口的社会构成主要包括()、()、()、()、()和()等。4、适度人口有()和()两种。5、人口因素的两重性是指人既是(),又是()二、名词解释1、适度人口2、人口转变3、人口构成4、人口年龄构成5、人口性别构成三、问答题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四、分析题1、以具体的区域为例,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讨适度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意义。第五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土地荒漠化包括A.草场退化B.土壤肥力下降C.土地沙漠化D.森林锐减2、对我国人口问题的不正确阐述是A.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就业压力大B.人力资源投资不足,人口素质不高C.人口总数持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老年人口数量近年内迅速达到高峰,对社会福利保障带来巨大压力3、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是属于问题A.水污染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资源浪费D.资源供需空间的分布不平衡4、温室效应合全球变暖是属()问题。A.臭氧空洞B.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C.光化学烟雾D.热污染5、我国的“北煤南运”是为了解决()问题。A.后备资源不足B.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资源供需的空间分布不平衡D.资源消耗的迅速增长6、人口迅速增加给许多国家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A.资源短缺B.人地矛盾尖锐C.人口素质下降D.营养不良二、填空题1、自然资源是指()的、()的物质和能量。2、环境问题包括()和()。3、从人类时空关系来定义,持续发展是()且()的发展。4、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最重大的是人口问题、()问题和()问题。5、资源供需不平衡包括资源供需()不平衡和资源供需不平衡。6、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是指环境系统本身()的能力降低,()增多。二、解释题1、持续发展2、人口问题3、环境问题4、土地荒漠化5、自然资源:三、问答题1、如何理解资源问题?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是什么?3、从不同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类型。4、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5、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识主要有哪些?6、资源危机论和资源无限论各自观点如何?两者有何共识?四、分析题1、试以你所熟悉的某一区域为例,针对区域的自然、经济、人文特点分析其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关系。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比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类型。3、什么是持续发展?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是什么?在持续发展研究中,如何发挥地理学的优势?4、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综合福建自然、人文、经济的发展特点,试述21世纪福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和措施。人文地理的一些习题《人文地理学》试卷(考研提高部分)1.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地理学的特性主要是()、();1.2文化由()、()|和()三个层次组成。1.3第一产业指();第二产业指();第三产业指()。1.4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1.5原始宗教主要指(),民族宗教主要有(),世界三大宗教是()。2.解释下列术语:(每个2分,共10分)2.1文化2.2拉采尔2.3人口容量(人口承载力)2.4综合国力2.5领土3.辨析下列术语(指出相互区别,每个2分,共18分)3.1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3.2地理环境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可能论3.3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石油农业、生态农业)3.4种族、民族、国民3.5旅游的客源地与目的地3.6文化景观与文化区3.7城市化与逆城市化3.8环境、资源、能源3.9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4.辨析题(每个2分,共11分)4.1指出下列问题研究基本属于那种研究方法,为什么?(1)中国的地方志;传统的区域地理学(2)中心地理论、区位论;(3)一批激进地理学家研究认为城乡地域差别是资本主义本身造成的;(4)行为地理研究,文化地理研究、历史地理研究(5)利用数理模型说明区域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6)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偏好,探讨生产力布局特点(7)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的不同4.2指出下列现象属于那种扩散,说明原因(1)传染病的扩散(2)巴黎、罗马发布新时装的流行趋势,之后在香港、东京、上海开始流行,在以后在各省会大城市开始流行;最后在中小城市乃至农村流行。(3)在没有现代媒介以前,新生产技术新生产工艺的流行。(4)中国饮食文化在欧美、东南亚的流行。5.论述下列各题(88分)5.1利用文化整合的思想论证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6分)5.2利用人口地理理论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的原因,对中西部发展的影响。谈谈你对解决西部人才匮乏的办法(12分)。5.3我国为什么南方的方言比北方的方言多。?5.4分析中东地区和欧洲巴尔干地域冲突的潜在宗教影响因素。(8分)5.5分析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优势。(10分)5.6试论保护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12分)5.7为什么说种族、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为什么各种族、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文明程度又有很大差别?(12分)5.8全球化将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反全球化的社会动因是什么?(12分)5.9分析西部大开发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意义。(10分)7、我国七大方言的分布状况如何?
8、语言的传播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六章宗教地理学
1、宗教的本质是什么2、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3、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有哪些?
第七章聚落地理学
1、城市的概念?
2、城市体系有着怎样的等级规律?
3、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4、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原则?
5、简述城市内部地域的有关理论(3个模型)。
6、简要分析村落呈集聚现象的原因。
第八章旅游地理学
1、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2、什么是旅游决策,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形成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4、到2003年止,我国已有4A以上景区愈千家。请你列举10个以上你所在省4A景区的名称,并把它们按旅游地的开发类型进行分类。
5、结合你所在地的一个旅游景点的开发,谈谈该旅游景点开发对本区域的影响。
6、什么是旅游“示范效应”?你对旅游“示范效应”有什么看法。
第九章政治地理学
1、政治地理要素有哪些组成?2、如何理解政治地理过程?3、国家政治地理哪些特征,如何体现?4、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实力?
5、论述当代全球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并阐述当代的全球政治格局对我国的影响。
6、论述现代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
第十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1、人口的过快增长给人类带来什么问题?2、可持续发展是怎么样提出来的?
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4、世纪之交的政治格局有哪些表现?
5、新的政治地理的有哪些特点?6、政治格局与人地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7、什么是文化景观?8、简述当前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9、当前文化景观建设表现在哪些方面?10、结合实例,分析某个地方的文化景观建设情况。(1)答案要点一、1C;2A,C;3B;4B;5A,B;6B,C;7D;8A;二、填充题1、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神的意志生产关系3、文化政治4、对立统一5、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地理环境6、人地关系研究人地关系论7、人地相关论8、行为革命9、经济地理10、区域性综合性社会性三、名词解释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四、问答题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3、试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人地相关论人地协调论相同(1)人地相关(2)人地关系中人是主要因素差异(1)人地互为因果(2)或自然论因果观(1)人地相互作用和影响,人是最关键因素。(2)人地对立统一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拉采尔地理决定论(1)直接生理影响(2)心理影响(3)对社会组织和经济的影响(4)对人类迁移和最后分配的影响评价:(1)进步意义:反种权,促进人地关系研究,现实意义(2)消极方面:否定人地相关,否定的能动性,人地关系的直线化。5、什么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1)新的科学理论何方法论(2)新的研究方法何手段。(3)新的研究内容何方向。6、正确阐述人地协调的基本观点。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环境自身的演变规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人必须约束自身的行为,以取得人地协调;人地之间不是简单的因素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三个阶段:包括地理繁荣阶段;否定人文地理阶段;人文地理的复兴。8、如何理解广义的地理环境?古地理环境(地质时期、纯自然环境)现代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9、试述人文地理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三个层次的综合:(1)人文地理与全球问题(2)区域综合研究(3)特定社会现象和问题研究。10、正确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研究之间的关系。(1)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中心之一,也是重要的发展方面之一。(2)人地关系研究不是人文地理研究的唯一课题。(3)并非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五、分析题1、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1)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2)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的中心课题(3)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人地关系的相对性、多样性、动态发展三大特征。2、试析地理环境决定论与生产关系决定论的异同。地理环境决定论生产关系决定论相同(1)否定人地关系(2)人地之间是因果关系差异(1)地理环境为因了人类社会为果(2)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1)人的意志为因,环境发展为果(2)否认地理环境的自然基础3、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如何利用取决于人的选择能力,人地关系是一种或多些的关系。白吕纳的观点:(1)人可以能动地改造环境(2)人地相互作用形成的人生地理事实分为三纲六目。(3)心理因素是地理事实的源泉。评价:(1)较为完善和正确的人地观:认为人地相关,而人是积极的因素。(2)全面强调心理因素的作用。(3)或然论的因果观。(2)答案要点一、填空题1、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2、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功能性空间性时代性4、自然地理背景具象材料非具象材料氛围5、战和应战逆境美德中庸之道6、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二、解释题1、文化景观:附着在自然景观之上人类活动的烙印。2、文化地理学:研究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组织的特征,形成及发展规律。3、形态文化区:具体某种或多种文化特征的人群所分布的地理范围。4、功能文化区:根据政治、经济或社会上的某种机能(机制)而组织起来的地区。5、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6、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7、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8、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9、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体系中,各文化综合体,各综合体的文化特征在功能上形成协调三、问答题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附着在自然景观上人类活动的烙印四个组成要素(1)自然地理背景(2)界象材料(3)非界象材料(4)氛围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五个方面: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起源和传播,文化区、文化综合。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的底色;同一自然景观可以产生不同的文化景观。纯粹的自然景观几乎不存在。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不同地域文化景观5、阐述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扩展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6、任意写出我国4个综合文化圈及其风俗文化特点。略四、分析题1、以我国三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例,说明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略2、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形式文化区的特点核心区: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部位。相对来说是该文化特征表现较为典型的地方。外围区:在核心区周围,该文化的典型性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边缘区:文化上的过渡带,在外围区向外的边缘开始出现另一种文化特征,形成两种化相混现象。功能文化区的特点中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位置是明确。功能联系:该区内部因某种功能活动而相互联系。3、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由于受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必然形成一种对环境的印象。这种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分析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环境感知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共有。人们一旦形成某种环境感知以后,他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就必然受已存在的环境感知的影响,就不可能十分准确地理解现实环境。其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必然是以其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4、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居民从源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就越来越大。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速度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的不连续。(3)答案要点一、1、社会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2、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城市间迁移3、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4、国内生产总值收入商品零售额5、气温雨量二、解释题1、人口分布: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2、人口迁移: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3、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是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4、人口算术密度: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用每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表示。5、比较密度: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6、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越国界改变住所并达到一定时间的迁移活动。三、问答题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自然因素:五大资源,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历史和政治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分布特征:极不平衡一般规律:四大人口密集区(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亚、欧洲、北美洲东部;四类人口稀疏区,高纬、高海拔、湿热、干旱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东西差异:胡焕庸线,瑷珲-腾冲线沿海与内地的差异垂直差异:低地指向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发达地区的逆城市化发展中地区人口空间分布与资源、经济空间分布的协调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永久性国际移民规模下降非永久性劳务输出成为主流国际难民增加:政治难民、生态难民发展中地区智力(人才)外流不断扩大人口迁移空间的转移;主要人口迁入区:北美洲、大洋州主要人口迁出区:欧洲、拉丁美洲、亚洲主流――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规模不断扩大组织性移民增加城乡间迁移是主流:发达地区的逆城市化;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环境变化产生的刺激性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环境移民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四、分析题1、中国三大地形单元,典型的季风气候。东南部、沿海地区及平原地区土地资源、水热资源丰富,人口稠密。2、略(4)答案要点一、填充题1、更新自净2、年龄性别3、职业文化教育婚姻家庭阶级民族种族4、经济适度人口实力适度人口5、生产者消费者二、名词解释1、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理想人口数量。2、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3、人口构成: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4、人口年龄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不同年龄人口的比例关系。5、人口性别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三、问答题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发展中国家:人口高速增长;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后果:(1)南北经济差距扩大,南北冲突尖锐;(2)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和模式加速增长阶段(AG)负增长阶段(NG)高速增长阶段(HG)减速增长阶段(DG)波动增长阶段(FG)持续增长阶段(SG)原因:经济发展、人口控制、社会经济变革对人口政策的冲击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表现:世界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日趋显著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人口迁移特征:渔猎采集经济活动、人口的繁衍带来人口的迁移。人口分布特征: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疏散分布与相对集中,人口密度极低人口发展特征: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高出生、高死亡长期缓慢增长波动性增长:自然灾害、疾病、战争等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原始阶段:极高出生、极高死亡、极低增长中间过度阶段: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现代阶段: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四、分析题1、以具体的区域为例,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与: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社会构成:人口性别构成:人口年龄构成:人口文化构成:人口政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抑制人口增长的政策2、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探讨适度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意义。意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制定,对人口转变的影响(5)答案要点:一、1A,B,C;2D;3B;4B;5C6C,D二、填空题1、自然界中存在可以被人们利用2、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质量下降3、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满足后代人需要既符合局部利益又符合全球利益4、资源环境5、总量空间6、自净有害物质二、解释题1、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的可能;既满足局部人口利益又不损害全球人口利益的发展。1、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发展、资源再生、环境自净能力。2、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质量下降。3、土地荒漠化:人类不合理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土地退化。4、自然资源: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人们可以利用的自然要素。三、问答题1、如何理解资源问题?包括短期资源问题:资源贸易上的冲突引起的暂时性资源短缺。长期资源问题:可再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工程采购合同范例
- 2024年工程项目劳务合作协议
- 2024建筑工程承包合同范文合同范本
- 2024安装合同样本范文
- 2024年工程车辆承包合同范本
- 2024定作承揽合同范本
- 2024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基础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4单元大地的歌吟略读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学案新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年乙方向甲方购买00万股股票的股权转让合同
- 网络教育平台运营合作协议
- 泵房施工合同范例
- 授权书-手机终端销售
- 古代汉语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内江师范学院
- JT-T-1238-2019半柔性混合料用水泥基灌浆材料
- HYT 116-2008 蒸馏法海水淡化蒸汽喷射装置通 用技术要求(正式版)
- 2024保密知识竞赛题库(完整版)
- 人体常见病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4月自考06962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试题
- 金融服务营销报告总结
- SYT 7628-2021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PDF解密
- 设计项目组织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