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脾胃同治用药规律研究
叶天石是清代著名的中医学者。他不仅建立了卫气营血温病的辩证体系,而且在继承前人脾胃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脾胃分离、注重胃阴调节的理论。这将脾胃的辩证体系融为一体。为了进一步探讨叶天士脾胃分治理论的临证运用规律,掌握其组方遣药特点,文章采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叶天士临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并置于古今医家方药运用背景中加以比较,以期获取客观可信的结论。数据和方法1.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研究资料选取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比医家资料选取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代刘完素《宣明论方》,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金代李东垣《兰室秘藏》,元代朱丹溪《朱丹溪医学全书》,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明代吴又可《瘟疫论》,明末清初喻嘉言《寓意草》、《医门法律》,清代戴天章《广瘟疫论》,清代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清代吴鞠通《吴鞠通医案》,清薛雪《扫叶山庄医案》,清代王孟英《王孟英医学全书·王氏医案》。样本纳入标准:医家医案医论药名记载完备,属于内服的处方。排除标准:非内服用药的处方,或用药含有无法考证的特殊药物以及由地方性偏僻草药组成的处方。从《临证指南医案》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处方中随机抽选100首,其他医案、医论中处方全数收录。见表1。全部处方均录于Excel表中统计处理,采用传统文献与方剂计量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加以分析对比。中药中zp、zpw的比较聚类分析统计《临证指南医案》及其他各医家方药中归脾经、胃经和同时归脾胃经(以经次为单位,即一经出现1次记为1)的频数Fp、Fw和Fpw,并计算其归经频率(以频数除以方剂数之商,单位为经次/方)fp、fw和fpw,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见,金元时期脾经用药比例最大(2.28),而以李东垣最大(2.97),叶氏脾经用药频率(1.94)仅次于金元,居于明代、清代平均值之前,而在薛雪之后。胃经用药频率以明清为大,叶氏居中。各朝代脾胃两经药运用频率均较高,叶氏则较低。为更明确地分析医家运用脾胃两经药物的情况,特引入脾经指数Zp、胃经指数Zw和脾胃分治指数Zpw指标,用以下各式定义并计算:各医家3项指标值计算结果亦见表1。金元时期Zp最大(0.77),以李东垣最高(0.83),叶氏Zp(0.68)高于明清均值,低于薛雪(0.77)、喻嘉言(0.70)。Zw明清为大,叶氏(0.32)居于各家中间,王孟英居各家之首(0.73),李东垣(0.17)最低。叶氏Zpw指标(0.67)高于各代均值,仅次于清代薛雪、王孟英(0.73)与明代喻嘉言并列,张仲景(0.41)排在最后。为显示各家之间综合比较的关系,特分别以Zp、Zw、Zpw3项指标和Zpw1项指标性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图2。从图1可见,叶天士与刘完素最近,次则与金元其他三家接近,再次则与明之吴又可、喻嘉言及清之薛雪较近;而与清之戴天章、杨栗山、吴鞠通稍远,与张仲景更远,而离王肯堂、王孟英最远;从图2可见,单就脾胃分治指标Zpw聚类,叶天士亦与刘完素最近,次之为金元另三家及王肯堂、吴又可,再次则为戴天章、杨栗山、吴鞠通,而离喻嘉言、薛雪、王孟英已远,离张仲景最远。2.胃阴用药药次频率根据《中药学》(新世纪版)教材分类,从案中筛查出常用养胃阴、养胃阳药各4味,对以下8位医家进行药次频数及频率(单位为药次/方)统计比较,见表2。从中可见,胃阴用药合计药次频率名列前位者为王孟英(0.42)、薛雪(0.36)、叶天士(0.28),此位医家皆以胃阴用药为重,而李东垣(0.03)胃阴用药排为最末。各家胃阳用药合计药次频率依次是吴又可(1.03)、吴鞠通(0.80)、李东垣(0.71)、叶天士(0.57),以王孟英为最末。可见,叶天士乃养胃阴与养胃阳并重,而李东垣、吴又可、吴鞠通则均为重阳轻阴者。叶天士的胃经二经用药中医脾胃学说始于《黄帝内经》,发挥于张仲景,形成于李东垣,完善于叶天士。其所著《临证指南医案》是留给我们的宝贵医学遗产,迄今仍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现代医家对叶天士医案的研究以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间或有涉及统计数据者,亦仅以叶氏一家为论,未与其他医家作对比分析。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进行中医学术研究,已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实践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文章即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用药情况加以分析,并与相关医家医案对比,从中揭示叶天士临证处方脾胃分治用药特色。《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称:“脾胃体用各异,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内中将脾胃病明确分为胃阳虚、胃阴虚、脾阳虚、脾胃阳虚四类。通过对叶天士等14位医家临证处方对比分析显示:叶天士脾经指数Zp、胃经指数Zw和脾胃分治指数Zpw排序分别为第6、第9、第2,养胃阴、养胃阳用药分析中胃阴用药第3,胃阳第4。论脾经用药之多,叶氏不及李东垣、薛雪,而李东垣、薛雪用胃经药却少于叶氏;论胃经用药之多,王孟英甚于叶氏,而叶氏用脾经药却多于王孟英。其他明清医家,虽亦有重脾胃分治,却或偏于胃,或偏于脾,各有侧重。可见,若与前代、后世及同时代医家相比,叶氏脾胃用药,既重治脾,又重调胃,不惟养阴,亦善养阳,显示出脾胃分治而无偏颇之用药特色。叶天士脾胃用药不惟重视二经分治,而且尤其注重以养胃阴药而通降和胃。临床善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以濡养胃阴,使津液来复,药物多选麦冬、石斛、沙参、天门冬、玉竹、黄精之属。其门人华云岫按曰:“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虽然温病治疗以胃阴为重,而叶氏同时亦重胃阳,如《医案·呕吐》所载属胃阳虚或与胃阳虚相关的病案有20个,胃阳不足常用药物有姜、厚朴、陈皮、半夏辛温通阳,使胃中阳气升而浊阴降,行使纳谷化食功效。在胃阴胃阳用药分析中薛雪胃阴用药排序最高,胃阳用药仅次于叶氏。可见薛雪虽然未在理论体系中明确提出脾胃分治观点,但在临床应用中已注重脾胃分治实践,叶薛两人同为清代温病大家,的确存在相互学习的关系。传统研究早已认定,金元四家在学术理论中的创新,对明清两朝的医学发展影响极大,其中刘完素六气化火和热病治疗理论与实践,尤为温病学家所尊崇。从文章各项分析之中可以发现,叶天士脾胃用药每与金元四家接近,而与刘完素最近,足以说明,叶氏不但认同刘完素之理论主张,更崇尚其临床实践用药。至于叶氏对李东垣的继承,则主要学其理论,而于李氏特重脾经的用药习惯,却未趋从。叶氏在案中提出“内伤必取法乎东垣”,主张脾阳不足,胃有寒湿,则宜温燥升运,用东垣之法。统计中李东垣脾经用药尤为突出,胃经指数排序最末,脾胃分治体现不明显。由此可见,叶天士在学习和继承李东垣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脾胃学说理论,纠正了世人皆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阴阳不辨的弊病,从而弥补了李东垣详于治脾,略于治胃,温补有余,养阴不足的缺点。也有医家认为脾胃分治思想的提出虽以叶天士贡献为大,但对脾胃分治思想析理之详及陈述理法方药之完备,当首推《伤寒论》,其六经辨证脾胃分属阳明、太阴两经,强调脏腑阴阳有别。但是统计中张仲景脾胃分治指数排序14位,排在最后,脾经、胃经用药频次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亚光膜板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安全咨询服务项目聘用合同
- 客运合同范本简单
- 定做衣服合同范本
- “十三五”重点项目-输液辅助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高纯铜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
- 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A 1a - pronunciation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2025年虚拟现实游戏产品知识产权独占授权合同3篇
- 涤纶丝衣领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裹包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园林聘用劳动合同
- 300亩文冠果树栽培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菏泽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企业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服务协议范本3篇
- 2025-2030年中国巧克力产品市场需求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工作人员招考聘用1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2月北京2024年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0226)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社会服务机构》课件
-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397)试题及解答参考
- 《消费者行为分析》全套课件
- 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实操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