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更新教学课件-人民版_第1页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更新教学课件-人民版_第2页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更新教学课件-人民版_第3页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更新教学课件-人民版_第4页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更新教学课件-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第二三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专题四第二三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了解其发展更新过程帆船、马车、轿子表现古代:近代以来水:陆空:轮船(1865年)人力车(1870s)、自行(1868)火车(铁路1881)公共汽车(1924)汽车(1901)、电车(1906)飞机(民航20世纪20年代)(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了解其发展更新过程帆船、马车、轿子表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古代交通工具-----落后图说历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古代交通工具-----落后图人力车、自行车图说历史近现代交通工具---进步人力车、自行车图说历史近现代交通工具---进步图说历史电车(1906年,天津)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图说历史电车(1906年,天津)公共汽车

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就是汽车。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图说历史近代交通工具冯如轮船1865火车和铁路,1881年飞机,20世纪20年代冯如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士;

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秋风。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正处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之下,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不慎暴露了身份。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他在上海市区与特务展开了周旋。在这过程中,他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后来他决定转移到南京,又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呢?说出你的依据。知识运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正处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之下,一近代交通工具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校本第65页第6题,第67页第6题1、20世纪初中国皇帝不能做到的是()

A骑自行车B乘有轨电车

C坐火车旅游D给美国总统发无线电报2、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在()

A民国成立后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D1949年以后近代交通工具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校本第65页第6题,第67页第6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不仅因为中外往来日多,风气日开,更多官员亲自见识了火车铁路,而且当时西方传入中国的相关知识也更为确切、真实。当时不少著名的刊物如《万国公报》等频频出现介绍铁路的文字。如此,铁路已为更多的国人所了解,并且认识亦深化。

——朱浒

《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的铁路政策

》1874年冬,李鸿章“曾谒晤恭邸(见奕訢),极陈铁路利益”……奕訢“意以为然”。——《李文忠公全书》

思想观念转变1867年,李鸿章认为铁路、电报“有大利于彼(洋人),有大害于我”。

——《筹办夷务始末》李鸿章奏章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不仅因为中外往来日多,风气日开(四川成都,相同条件下)苦力(人力)把一吨货物运送750英里,要花费106.25元;铁路只要15元,是苦力的1/7。用苦力运棉花,路上50天,铁路只要2天,从而节省48天的利息,并在更好的条件下运棉花。

——《中国,一次经济调查1923年》美国银行分会哈尔滨原为松花江右岸的渔村,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后因沙俄开筑铁路一跃而起,发展成为东北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青岛昔日也是胶州湾东岸的一个荒僻渔村,1904年胶济铁路的修筑直接缔造了它的繁荣,至1910年,青岛人口已达16.5万人,进出口贸易激增,成为华北地区第二港。——周积明《最初的纪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商贸流通,近代城市兴起。实战演练(四川成都,相同条件下)苦力(人力)把一吨货物运送750英里古代通讯(二)通信工具的进步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等业务的赢利机构。明代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首创。古代通讯(二)通信工具的进步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

时间成就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1、电信事业的发展(1)电报的发展1877年1906年1932年时间成就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无线电报

时间段

成就

电话传入中国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2)电话的发展1882年民国成立后时间段成就电话传入中国电能力训练1、下列通信方式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邮政b无线电报c有线电报d电话

AabcdBacdbCadbcDadcbB能力训练1、下列通信方式在我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第65页第7题,67页第5题第65页第7题,67页第5题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五四运动期间,身居北京的张某有紧急情况需告知在上海的一位亲戚,他可以选择哪些通讯方式?最佳方式可能是什么呢?【情境创设】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报刊电影电视(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报刊一、报刊业走向繁荣戊戌变法时期:近代办报出现高潮,《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报》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形成2、发展一、发展历程《民报》《新青年》1872年:《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1873年:《昭文新报》(艾小梅;国人自办最早)一、报刊业走向繁荣戊戌变法时期:近代办报出现高潮,《中外纪闻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任总主笔。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章太炎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孙中山为其撰写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陈独秀主编。第二年改名《新青年》。《新青年》以传播民主与科学为己任,大力宣传新思想,提倡新道德,猛烈批判封建文化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引导青年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刊物。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陈独秀

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B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报纸所具备的功能有①报道新闻②传播知识③通达民情④舆论监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报纸所具备的功能有①报道新闻②传播知识③通达民情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9世纪末:传入中国1、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进口到国产1905年《定军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1931年《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1934年《渔光曲》: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影片

1935年《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国歌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生死恨》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9世纪末:传入中国1、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演员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广播影视的普及——电影

1934年,公映时创下连映84天的记录。

1935年,《渔光曲》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1934年,公映时创下连映84天的记录。义勇军进行曲聂耳作词田汉作曲义勇军进行曲聂耳作词田汉作曲3、电视事业北京电视台(1978年北京电视台正式改为中央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随后上海、哈尔滨等地也建成了地方性电视台,但全国也只不过十几家。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中国的电视事业发展缓慢,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1)发展:3、电视事业(1)发展:1.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A《渔光曲》B《定军山》C《风云儿女》D《歌女红牡丹》2.“米米奇妙屋”、“快乐男声”等电视节目分别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A.艺术鉴赏性B.传播信息作用C.娱乐功能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DCDC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正面影响:1方便人们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新闻、知识并开启民智2方便人们通过传媒对政府行政进行舆论监督3方便政府了解民情(通达民情)4方便人们通过多种途径受教育(电视教学、网络教育)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1不良分子会利用多种传媒腐蚀人们的思想2沉迷电视网络会破坏人际关系3沉迷电视网络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负面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服饰交通工具社会习俗通信工具报纸影视单元小结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不积跬步,无以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