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与发展新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与发展新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与发展新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与发展新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与发展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目标设定1.结合实例,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2.能够结合材料分析出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综合思维)强基础自主诊断析疑难合作探究提能力通关集训刷习题巩固提升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与__________密切相关。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__________。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人类活动环境效应2.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________。但是,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________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__________等问题。3.对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自然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容纳、分解和清除等作用。但是,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_________,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__________等问题。恢复能力承受能力生态破坏净化能力环境污染[微思考]

可再生资源可再生或循环利用,不会出现资源短缺和枯竭问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提示:不正确可再生资源可再生是在人类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如果人类活动的规模、强度超过了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导致各种环境问题。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仅加快了资源的耗竭速度,而且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环境问题的表现1.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表现如下:类型表现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____________、矿产资源短缺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大气污染、_________、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水体污染2.环境问题的表现在城市和乡村有所不同城市地区 乡村地区主要表现__________。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生态破坏。但近年来我国一些乡村地区的__________问题也比较突出原因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_________排放大量废弃物利用资源的_________或强度过大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工业活动方式不当3.环境问题的表现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加严峻)表现_________为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很严重主要表现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原因发达国家不但消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资源,还将______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将_________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污染污染严重4.当前环境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些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的界线,甚至发展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_________等有些环境问题有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如___________、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微思考]

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提示:二者都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其中,自然灾害主要是自然原因引起的。而广义的环境问题包括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和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练习小测]判断正误(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2)近几年频繁出现的雾霾属于环境污染问题。(

)(3)沙尘暴发生时大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属于大气污染。(

)(4)土壤污染后只危害农作物。(

)(5)酸雨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解析:(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2)雾霾属于环境污染。(3)沙尘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破坏而导致的,属于生态破坏问题。(4)土壤被污染后,污染物可进入农作物体内或水体,然后通过食品、饮用水、水生生物进入人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5)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答案:(1)√

(2)√

(3)×

(4)×

(5)√探究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海伦娜岬角位于智利南端。奇怪的是在那里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瞎子。猎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拎起瞎了眼的野兔,将其带回家去享口福;河里捕到的鱼多数是盲鱼;瞎了眼的野生鸟类常常飞进当地居民的院子里或房间里,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下图为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变化示意图。[问题探究]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出现动物“瞎眼”的原因。提示: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不断扩大,强烈紫外线射向地表,对地表生物造成了伤害。1.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2.具体原因分析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其原因具体归纳如下:(1)人口压力(2)资源不合理利用(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环境问题的解答思路(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资料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它的表现特征、分布等。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就容易与所学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2)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应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因为不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完成(1)~(2)题。(1)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促进经济迅猛发展C.新材料应运而生 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2)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解析]

第(1)题,现在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是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资源破坏与短缺。第(2)题,人类对资源无节制地开发,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素质较低。[答案]

(1)A

(2)C探究二环境问题的表现沱沱河是金沙江源头一段的称呼,全长375km。在想象中,它应该是清澈的,笔者20年前见到的它,也确是一江清流,碧绿如玉。然而现在,沱沱河的冰川融水流经50多千米后,便开始渐渐浑浊,河水带有盐碱味儿。到了再下段的通天河,就已是浊浪滚滚,酷似黄河了。源头两岸由于森林被毁,地表裸露,造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沼泽干涸,草甸退化,狂风一来,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谁来保卫母亲河?》[问题探究]文章中描述了哪些环境问题?提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冰川萎缩等。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常见资源枯竭问题资源枯竭原因森林资源减少人口增加,过度采伐森林;非法采伐、重采轻育、森林火灾等水资源危机人口增加和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人均用水量增多;水污染;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矿产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能源需求量增大;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2.常见生态破坏类型生态破坏原因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滥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对表层土壤的保护作用减弱土地盐碱化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合理的农业灌溉等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3.主要环境污染问题表现主要原因典例大气污染工业“三废”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任意排放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泰晤士河的污染、部分农业区的有毒农作物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废弃物任意堆放太原矿区的煤矸石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许多城市噪声超标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赤潮、日本九州岛水俣湾汞污染、海上石油泄漏4.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表现原因典型事例或分布区全球变暖自然:气候的变化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乱砍滥伐森林全球臭氧层破坏自然:太阳活动人为:大量排放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酸雨自然:地形造成酸性气体不易扩散;降水较多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西欧、北美、日本、中国长江以南地区读“四幅景观图”,完成(1)~(2)题。(1)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枯竭问题”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导致下图中环境问题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

第(1)题,图片中的环境问题依次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自然资源枯竭问题包括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第(2)题,图片反映的是大气污染事件。[答案]

(1)A

(2)C[课堂小结]1.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人们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产生的B.是由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产生的C.是由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和退化造成的D.是由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严重依赖造成的解析: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在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答案:C读下面漫画《危险》,回答2~3题。2.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A.水资源短缺 B.全球变暖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沙尘暴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解析:题中漫画形象地展示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危险”,树没了、沙来了,“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沙尘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易造成沙尘暴;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也有比较严重的沙尘暴现象;为了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应禁止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但不能禁止人类合理的开发活动。答案:2.D

3.D阅读下列诗句,完成4~6题。①英国令人毛骨悚然的煤烟云飘然而至……城市如同面对中世纪的教皇。(挪威·易卜生)②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注: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区西,在唐代时是著名的银和铜的产地之一)③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上述诗句描述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5.诗句①描述的景色与下列哪幅图片描述的一致(

)A.甲 B.乙C.丙 D.丁6.诗句②描述的景象不会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A.植被破坏 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 D.酸雨解析:第4题,英国与挪威远隔北海,煤烟云中的SO2等酸性气体可随西风扩散,形成酸雨;银、铜等有色金属的冶炼需要大量的煤炭和木材,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固体废弃物;诗句③描述的是荒漠景观;诗句④描述的是气候特征。第5题,诗句①描述的是酸雨。甲图表示水资源短缺,乙图表示水污染,丙图表示毁林开荒,丁图表示酸雨。第6题,安徽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不会出现土地荒漠化。答案:4.C

5.D

6.B问题研究城市交通如何疏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章

你有经历过交通拥堵吗??结合自身体验,试归纳交通拥堵的概念。

交通拥堵是指交通需求超过某条道路的交通容量时,超过部分交通滞留在道路上的交通现象。我国公安部对交通拥堵路口和拥堵路段分别定义为:车辆在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外,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250m,或车辆在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3次绿灯现实未通过路口的状态定义为拥堵路口;拥堵路段定义为车辆在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1km的状态。定义“城市交通如何疏堵”问题的研究思路讨论:了解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并分析其产生原因。收集资料,了解国外城市疏堵所采用的措施,思考我国可借鉴的经验。了解我国城市为疏堵而采取的措施。为所在城镇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献计献策。一、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1、结合资料1,说出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时空分布特点。资料1: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见教材)补充资料1:空间上看:比较狭窄的路口或路段及主城区的高架路和城市周边的环路。从时间上看: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进出城的时间。北京易拥堵路段全国拥堵热力图1、时空分布特点一、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2、结合概念,分析我国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资料1: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见教材)资料2:夜间停车位置近年对比图、北京市交通出行方式的历史对比图、北京市人均市道路面积变化图北京市人均市道路面积变化图夜间停车位置近年对比图北京市交通出行方式的历史对比图2、拥堵原因一、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交通拥堵交通需求大交通容量小机动车保有量日益扩大道路基本设施等的发展相对缓慢交通管理水平低道路突发事件车流量突然增大宏观宏观宏观微观微观2、拥堵原因(1)交通实际流量与道路设计流量(2016海南)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7—19题。一、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2、拥堵原因(2)职住分离17.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18.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CB

(2016海南)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7—19题。一、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2、拥堵原因(2)职住分离19.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A香港老城区一、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2、拥堵原因(3)老城区道路道路狭窄,结构不合理;停车位少;受道路施工等影响(1)宏观层面:城市交通拥堵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关系。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日益扩大,但相对的道路基本设施等的发展相对缓慢,且受地域等的影响,道路的扩张不能无限继续。(2)中观层面:城市交通拥堵源于交通管理水平与城市交通快速发展间的不匹配关系。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城市面临的严重问题,发达国家对城市交通拥堵研究较早,基础理论也更为成熟,然而也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拥堵问题。(3)微观层面: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车流量突然增大,形成交通瓶颈,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二是道路突发事件造成道路交通容量的减小或吸引过多的交通容量引起的交通拥堵,如交通事故或大型活动等事件的发生。一、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一、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3、分析城市交通拥堵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资料1: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比较普遍,比较严重,尤其是大城市。城市主城区往往是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流量大。从空间上看,道路比较狭窄,出现拥堵的路段和路口较多。主城区的高架路和城市周边的环路,成为客货流主干道之后,也出现了拥堵路段,进出这些干道的路口也会成为堵车点。从时间上看,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进出城的时间,都会延长。从交通运输方式来看,各种私家车上路,拥堵现象比较常见。一方面,城市交通拥堵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表现。另一方面,城市交通拥堵对社会经济产生很多危害,在一定程度上有制约了经济的发展。2、拥堵危害一、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状况4、结合生活体验,描述城市交通拥堵的危害。资料1: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见教材)资料补充3:根据伦敦20世纪90年代的检测报告,大气中74%的氮氧化物来自汽车尾气排放。交通拥挤导致车辆只能在低速状态行驶,频繁停车和启动不仅增加了汽车的能源消耗,也增加了尾气排放量,增加了噪声。交通拥堵给社会整体经济造成了巨额的损失。首先,市民的日常业效率明显下降。拥堵浪费了大量的有效工作和休息时间,所造成的紧张抑郁情绪也让市民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以北京为例,在平均每年每人拥堵耗时100个小时的情况下,每年所造成的时间价值损失高达282亿元人民币。

增加了通勤的时间;影响驾车人情绪;浪费燃料及造成污染;难以应变紧急状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2、拥堵危害资料2:城市交通疏堵的若干经验(见教材)补充资料4:雅典:1高速上班时间,使街道车流更均匀;提高空气净化标准,更新设备,将新建企业迁离雅典;分单双号用车,减少行驶车辆;兴建地下停车场,不让汽车停靠在狭窄街道两旁;采取应急办法,在发现空气污染达危险极限时,全市所有汽车一律停驶半天。新加坡:凡到过新加坡的人都说新加坡的道路秩序最好,不堵车。原来新加坡早在十几年前就在市区征收特定道路使用费,要交了费的汽车才能驶入。那时是在闹市区四周设岗亭,汽车要交了费才能驶入,现在已改由摄像机和电脑组成的自动收费系统,计算出应交的道路使用费并输进车主的帐户。二、外国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1、国外发展公交的做法可归纳为哪几方面。交通工具,交通专用通道,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交通管理系统,交通标识系统。资料2:城市交通疏堵的若干经验(见教材)补充资料4:雅典:1高速上班时间,使街道车流更均匀;提高空气净化标准,更新设备,将新建企业迁离雅典;分单双号用车,减少行驶车辆;兴建地下停车场,不让汽车停靠在狭窄街道两旁;采取应急办法,在发现空气污染达危险极限时,全市所有汽车一律停驶半天。新加坡:凡到过新加坡的人都说新加坡的道路秩序最好,不堵车。原来新加坡早在十几年前就在市区征收特定道路使用费,要交了费的汽车才能驶入。那时是在闹市区四周设岗亭,汽车要交了费才能驶入,现在已改由摄像机和电脑组成的自动收费系统,计算出应交的道路使用费并输进车主的帐户。二、外国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2、国外哪些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建设分系统、分层次的城市交通整体网络;建设智慧交通管理系统;交通标识宣传等。图4.17快速交通及其专用道资料3:我国城市交通疏堵的一些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疏堵城市交通,也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在主城区较窄的道路实行“单行道”制度,车辆只能沿单一方向行驶。设立公交专用道,发展快速公交(图4.17)。调整交通信号灯的切换时间,使其适合十字路口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拓宽主城区部分道路,增加车辆可通行量。修建高架道路和地下通道,减轻地面交通压力。限制外地车辆进入城市,尤其是在交通高峰时段进入城市干道。有的城市限制部分车辆上路,有的城市控制车牌供应。三、我国城市交通疏堵的一些举措1、结合自身体验,从交通相关利益方考虑,上述措施各有哪些利弊?

主城区较窄的道路实行单行道的利弊:利——交通畅通了;弊——严重影响了单行道内周边居民的出行,带来了生产生活不便,增加了生活成本,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限制车辆上路及私家车车牌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