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行少、格外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峻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乐观性,一堂预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教师都获益非浅。因此,寻常,我们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①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②能依据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推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响能否发生。③把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2、过程与方法:②学会观看试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试验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生疏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亲热的联系;②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念。教学重点①酸、碱、盐的反响——复分解反响。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教学难点归纳复分解反响及条件。教学方法:联系实际→比照区分→归纳总结→试验探究。教学用具: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塞子、剪刀、药匙、滴管、火柴。药品:粗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稳固:〔提问〕:什么是盐?〔答复〕:在水溶液里能离解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追问〕:与我们生活中说的盐是一回事吗?〔争论〕:学生答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页。〔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硝酸钾、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屡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大事。〔过渡〕:生活中的盐除食盐以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等。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学问。课讲授:〔板书〕:一、氯化钠〔提问〕:你能写出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它的俗名吗?〔学生答复〕NaCl、俗名:食盐。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碳酸钙:CaCO3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板书〕:1、化学式:NaCl,俗名:食盐;化学式:Na2CO3,俗称纯碱、苏打;化学式:NaHCO3,俗称小苏打;化学式:CaCO3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设问〕:氯化钠是我们生疏的一种物质,它在生活中有那些用途呢?〔板书〕:2、氯化钠的用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71页的有关内容。〔小结〕:生活中作调味品、腌渍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交通上用于去除大路上的积雪等。〔板书〕:3、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学生答复〕〔过渡〕: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我们生活中的食盐就是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将其水份蒸发得到含杂质的氯化钠——粗盐,再将粗盐通过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处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纯。〔板书〕: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引言〕:上节我们了解了氯化钠的重要用途,那这三种盐又会有什么用途呢?〔介绍〕:(播放有关录像)碳酸钠在工业上的用途,碳酸钙在建筑业上的用途,碳酸氢钠焙制糕点、治疗胃酸等。〔回忆提问〕:写出试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答复〕:CaCO3+2HCl=CaCl2+H2CO3CO2↑+H2O〔思考〕: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在化学式的组成上有无共同点?〔答复〕: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设问〕: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响产生CO2气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生类似的反响?〔学生发言〕:能或不能〔引导〕: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上述问题。〔活动与探究〕:(投影)向盛有0.5g2mL盐酸,快速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并将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看现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展上述试验,并分析。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2§6-1铁的性质【教学目的】了解铁的重要物理性质把握铁跟氧气、酸及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响的化学现象和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使学生对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有一个概括的生疏。使学生对铁及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和一般防锈方法有一个常识性的生疏。【教学重点】对铁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1.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2.建立反响条件对化学反响的结果有很大影响的观点。【教学方法】表达法、试验法【教学用具】试管【教学过程】在前几章中,我们学习了氧、氢、碳等非金属的一些性质,在这一章中,将主要学习一种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用途广泛的金属--铁,我们将介绍铁的一些性质。以及一些常见金属的学问。“钢铁”这个名词在生活中是很常用的,可是钢并不等于铁,虽然钢的主要成分是铁,但在性能方面跟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今日我们就先来学习铁的性质。一、铁的物理性质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为7.86克/厘米3,熔点为1535℃,沸点为2750℃,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一般都不是纯铁,争论金属的物理性质主要从色、态、光泽、熔沸点、密度、导电、导热性质和硬度等方面来争论。二、铁的化学性质1.铁与氧气的反响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铁可以氧气中猛烈燃烧,铁还可以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响来制备氢气,这些反响能说明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学过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怎样的?那么,铁在常温下会不会与氧气反响呢?演示:演示试验6-1现象: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了,其次、第三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变化。争论:铁在什么条件下简洁生锈。答: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简洁生锈,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简洁的化学反响。铁锈的成分很简洁,主要是氧化铁,铁锈很疏松,易吸水,因此,铁制品外表的铁锈如不准时除去,会加快铁制品的生锈速度。争论:怎样防止铁生锈?防止铁生锈可承受将铁与空气隔绝,或保持空气的枯燥,固然其次种方法不行行;所以一般承受与空气隔绝,如在铁制品的外表喷上一层漆,在一些铁制品外表镀上其他金属或通过化学反响使铁制品的外表生成的氧化膜,即,在铁制品的外表涂上一层保护膜,以防生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3教学目标学问目标: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试验现象的观看和分析,使学生理解理解物质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初步概念。力气目标:能够区分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留意培育学生科学的观看和分析力气,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教学重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学难点: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分教学方法:探究—归纳总结法教学预备:[试验1-1]-[试验1-5]课时安排:1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课导入:绪言课的几个试验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有很多同学提问:为什么白纸喷“水”会变红,再喷“水”红色又消失了呢?生活中也有很多现象:水在确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介绍]观看试验方法:看、闻、触摸。观看试验的步骤:1、试验前,物质的色、态、味等2、试验过程中,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沉淀等现象;3、试验后,物质的物质的色、态、味等;思考:物质变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1-1]水的沸腾1-2]胆矾的粉碎[试验1-3]胆矾溶于水后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1-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响观看并记录试验现象、填表:试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物质生成液态的水有水蒸气产生;又变成冷凝的水液态的水无蓝色块状胆矾块状变成粉末状蓝色粉末状胆矾无蓝色硫酸铜溶液变成蓝色浑浊物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有块状石灰石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争论、归纳】1-1、1-2中水和胆矾发生了状态和形态的变化,但无物质生成,1-3、1-4中有颜色的变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气体生成,并生成了物质。结论:1、2是物理变化,3、4是化学变化得到:1、定义2、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课堂练习]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2、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熔点和沸点熔化:固态变成液态熔点:熔化的温度沸点:液态变成气态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3)颜色、状态、气味[试验1-5]闻气味的方法[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题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定义:没有生成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变化是生成了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颜色转变、的放出气体的、生成沉淀、吸热和放热、发光等。4、联系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4一、素养教育目标学问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争论的对象。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分;并能运用概念会推断一些易区分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力气目标:培育学生观看、描述试验的力气,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乐观性。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行消灭的,只能在确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展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美育渗透点:以化学试验为载体,向学生呈现化学试验中的仪器美,化学试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宠爱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分)及其应用。难点:如何推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分。解决方法:(1)通过观看演示试验,列表记录试验现象,由学生争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分。(2)通过学生争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分。三、试验及教具预备: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四、学法引导学会概念区分,留意概念间的区分与联系。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分;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查找它们的联系。学会观看化学试验。首先要观看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留意观看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响停顿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看试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缘由,推想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五、课时安排2六、教学过程:导入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觉察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课。课讲授:一、化学是争论什么的?[学生争论]化学是争论什么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化学争论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其次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构造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争论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争论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根底自然科学。板书:化学是一门争论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根底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科学,很多化学概念、化学根底学问都是通过试验形成的,因此必需学会观看试验的方法。教师讲解观看试验的方法。学习化学必需重视试验,留意培育观看力气、动手力气、分析力气、思维力气、表达力气、乐观培育学习化学的兴趣。观看试验现象的程序: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描述试验时应留意语言清楚、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下面请大家观看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试验,主要观看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试验现象。演示[试验1]水的沸腾2]胆矾的研碎试验编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产生的物质1液态的水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又分散成液体液态的水2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被粉碎蓝色粉末状的胆矾3]镁带的燃烧[试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3银白色的镁带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刺眼的白光白色氧化镁粉末4绿色粉末状的碱式碳酸铜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管壁消灭小水滴,石灰水变浑浊三种其他物质:氧化铜(黑色)、水、二氧化碳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23、41、2这两个试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推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推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化学反响)[争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分和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推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争论]推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51、2。[争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发光放热的变化确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确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确定伴随着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过程确定伴随着化学变化解答此类题要生疏以下要点: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响现象物质的状态、外形等发生变化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等实例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木材制成桌椅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食物腐烂根本区分(推断依据)是否生成其他物质关系化学变化的过程中确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愿定有化学变化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四个试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分散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表达]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分两种概念。[投影]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通过化学变化可知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可燃性、复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5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生疏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展溶质质量分数的简洁计算。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配制确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商品的标签,生疏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工具投影仪及相关图片、试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教学过程一、课导入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对寻常我们认为的“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的错误观点有了明确的生疏。那么推断溶液的浓或稀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要争论的问题。(板书:溶液的质量分数)二、课教学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宠爱游泳吗?生:宠爱。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移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生纷纷谈论,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多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师: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图片:(死海图片)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移在水面上吗?生:盐份多,浓度大。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试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消灭这样的奇景。【活动与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如何区分两杯食盐水的浓度大小?生:通过品尝它们的甜味和咸味大小鉴别,更甜或更咸的为浓度大的糖水或盐水,反之浓度小。师:但是在试验室,由于很多试剂有毒,根本不能通过品尝来推断浓度大小。那如何推断它们的浓度大小呢?[试验]在三只试管中各参与10mL水,然后分别参与约0.5g、1.0g、1.5g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一样,推断的依据是什么?[小结]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依据颜色来粗略地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师:对于食盐溶液的浓度大小,也可以通过以下试验推断。【探究试验】鸡蛋在水中漂移取一个烧杯,参与250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按下面的步骤进展试验并照实填写下表。[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一样,推断的依据是什么?[小结]溶液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与死海的漂移原理一样)师:其实,表示溶液浓度大小的方法有很多,今日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呢?请同学们看教材第42-43生:溶质的质量分数=×l00%。师: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这正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刚刚在试验中消灭了多组数据,请你在表中任选1~2组数据来计算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争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