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影响意义类设问答题模板_第1页
高考历史影响意义类设问答题模板_第2页
高考历史影响意义类设问答题模板_第3页
高考历史影响意义类设问答题模板_第4页
高考历史影响意义类设问答题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意义类设问[设问特点](1)影响类:①限定性设问,如有何积极影响,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如何,对世界或者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影响如何等。②广泛性设问,如有何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2)意义类:①限定性设问,如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现实意义,有何国意义,其重大国际(世界)意义是什么,说明历史事件、现象的政治(或经济、思想文化)意义是什么。②广泛性设问,如有何历史意义,其历史作用(指积极作用)如何等。[答题模板](1)影响类设问:①政治影响,可从政治格局、制度革新或调整、政权更替、政策制定或改变、新的阶级产生等方面思考。②经济影响,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构造、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③广泛影响,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或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2)意义类设问:①笼统性设问:意义=性质+作用+影响(积极的)。意义=国意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意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②有具体设问角度:政治、文化意义:从事件性质、过去的影响、未来的影响等角度思考。经济意义:从事件背景、经济根底对上层建筑的影响、经济措施不同角度的影响等方面归纳。[典题感悟](2013·高考,节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下表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据表,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表达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答案]表现:经学大义等课程被列为预科根底课程,大学阶段设置经学科,表达了"中体〞思想;设置工科、格致等科,学习近代化学、物理、电气等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表达了"西用〞思想。影响:经济上,从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开展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政治上,从"以经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利于政治化的开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政治化进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反思归纳](1)设问明确要求影响要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分析,经济上可从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等角度作答,政治上可选取积极和消极任一角度分析。(2)影响、意义类设问的答案来源主要来自材料和教材,答复影响类设问的答案用词有讲究:如果设问要求答复的是积极影响,在答案的表述上,一般使用"有利于……〞"促进了……〞"推动了……〞"提高了………〞"打击了………〞"动摇了……〞等句式。如果设问要求答复的是消极影响(局限性),在答案的表述上,一般使用"没有……〞"阻碍了………〞"破坏了……〞"保存了……〞"脱离了……〞"失去了……〞"不利于……〞等句式。[必背术语]1.宗法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①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影响了封建社会中嫡长子继承等原那么的形成。②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③宗法制对今天而言,其重视家庭建立、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宗法制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端,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等。2.近代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双重影响①破坏性:主观动机:奴役、掠夺中国。影响:一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成为其经济附属。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历史根源。②建立性:带来近代科技和思想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瓦解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创造条件,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它的诞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4.起义的意义起义打响了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立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场。5.抗日战争的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局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奉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6.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表达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②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翻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③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开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7.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的多重影响①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促进了世界一体化。②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开展。③对殖民地:殖义是灾难和祸患,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④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开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8.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双重影响①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开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政治上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深重。②客观上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开展。9.文艺复兴对西欧思想领域产生的影响①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促使人的觉醒,使人们把目光从来世转移到现世。②提倡与科学,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的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思想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确实立开辟了道路。10.启蒙运动的影响对法国,对法国封建制度进展了深刻的批判,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欧美,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根底,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亚洲,启蒙运动的许多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鼓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经典例题:〔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开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史实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场。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据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缺乏道。——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开展"等〔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因素。〔4分〕〔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开展产生的影响。〔6分〕〔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4分〕〔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8分〕方面来分析。〔25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清朝建都后,原居住于白山墨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制止关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场,、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摘编自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材料二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我国的东段边界,但直到19世纪初,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缺乏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挽救出被困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中国大前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分别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背腹受敌,崩溃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机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9分〕不同文明的开展、交融,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演进史。材料一西方工业文明是伴随着"血与火〞的殖民扩和商业贸易走向世界的。材料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西方文明强势而来,国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并开场了对西方文明由被动到主动吸收的过程。在政治制度方面,更是经历曲折。19世纪九十年代,观应认为"故欲藉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自有议院,那么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责,草野之民无所积其怨〞,"苟欲安攘外,……其必自设议院始矣。〞1908年,清政府公布"钦定宪法大纲",主要规定有"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公布者,不能见诸施行。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材料四"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拟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兴旺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同志在武昌、、、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西方文明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对亚洲近代历史开展的影响。(10分)指出上述材料对议院与君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