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教案_第1页
古代汉语课教案_第2页
古代汉语课教案_第3页
古代汉语课教案_第4页
古代汉语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1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汉语分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大阶段。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从理论上看,应该包括古代口语和书面语,但由于活的古代口语资料没有保存下来,所以古代汉语课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古代书面语。二、汉语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及古代汉语书面语的两个系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汉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前人把整个汉语的发展史划分为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四个阶段。1、上古汉语上古汉语是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汉语,其特点是书面语和口语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一点从《论语》、《孟子》以及先秦时期的记言作品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2、中古汉语中古汉语是指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汉语。这个时期的书面语与口语的分歧开始扩大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固然是脱离当时的口语的,即使是唐代古文运动时期出现的仿古的文言文也与当时的口语距离很大。3、近代汉语宋元明清时期的汉语属于近代汉语。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依然是文言文,但在北方方言口语的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书面语——古白话文,这种书面语主要在通俗文学作品中被使用。4、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后的汉语叫做现代汉语。其特点是书面语和口语又重新归于一致。古代汉语的两个书面语系统古代汉语书面语从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算起,到“五四”之前,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期间,形成了两个书面语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文言文)系统;另一个是六朝以后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而形成的近代汉语书面语(白话文)系统。第一章文字第一节汉字的性质和特点一、性质——语素音节文字二、特点——表意文字第二节汉字的构造一、“六书”说(一)“六书”的名称及其由来“六书”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周礼》。汉代对“六书”进行命名和解释的主要有三家:1、班固《汉书•艺文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2、许慎《说文解字•叙》: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3、郑众《周礼注》: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偕声现在,“六书”说采用的是班固的次第、许慎的细目: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二)六书的内容1、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随着物体的轮廓而弯曲,勾画出那个物体的外形,“日”和“月”就是这样的字。象形字包括独体象形和合体象形两类。(1)独体象形:日、月、女、羊、牛、木鹿、门、车、水、衣、弓(2)合体象形:齿、眉、瓜、果、州2、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字包括:纯体指事、加体指事、变体指事等。(1)纯体指事:一、二、三、四(2)加体指事:上、下、本、末、朱、亦、刃(3)变体指事:乌、夕3、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会意字包括:同体会意、异体会意两大类。(1)同体会意:林、森、从、北、轰、晶、炎(2)异体会意:牢、兵、逐、休、解、受、采、秉、益、莫、好、美4、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1)意符的作用:表示意义类属(范畴)。(2)声符的作用:表示读音(3)省形:考、屦、星(从晶省);(4)省声:豪、荣、毫、删、夜(从夕,亦省声);(5)亦声:娶、琀、志、禮;(6)组合方式:A、左形右声:江、河、村、桃、红、绿、理D、右形左声:影、攻、劾、功、颜、敲B、上形下声:草、花、药、简、宾、管、箭C、下形上声:基、蜃、幕、暮、咨、誓、誉、煎E、内形外声:闷、问、闻、辩、辨F、外形内声:病、避、围、闱、阁、国G、形占一角:栽、裁、载、哉、荆、賸、题、佞、雖、颖;H、声占一角:旗、徒、旌、寐;5、转注:建类一首,同义相授,考老是也。考-老;燬-HUI(从火,尾声)6、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東、西、南、北、离、莫、之、我、於、焉……二、“四体二用”说

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三、“三书”说裘锡圭:象形、象意、象声第三节汉字的形体演变一、甲骨文1、定义: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2、特点:A、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性.B、异体字很多。C、存在不少合文现象。D、书写行款无定式。E、笔画瘦硬。二、金文1、定义: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2、特点:A、仍然有很强的象形性,但形声字的比例明显增加。B、偏旁趋于稳定,行款逐渐固定。C、笔画丰满圆润。三、小篆1、定义:秦朝推行的规范化字体。它的前身是大篆。2、特点:A、线条匀称,字形规整。B、结构定型。C、异体字大大减少。四、隶书1、隶书的产生和分类: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分为古隶和今隶。2、特点:A、笔画方正平直,符号性大大增强。B、改变或混同了很多偏旁。五、楷书1、定义:是从今隶演变而成的一种堪称楷模的字体。又称为真书、正书。形成于汉末魏初,沿用至今。2、楷书与隶书的关系:楷书笔画平直,隶书讲究波势和燕尾。古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今文字:隶书——(草书)——楷书——(行书)附:“隶变”与古文字、今文字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多种不同字体,以“隶变”为界,可以分成两大阶段——古文字和今文字。所谓“隶变”是指隶书对小篆的改变。隶书以前的各种文字称为古文字,隶书以后(包括隶书在内)的文字叫做今文字。第四节古书的用字一、古今字1、定义:古代汉语中同一个词或同一个语素因文献时代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字,先出现的叫古字,后出现的叫今字,合称古今字。2、产生的原因A、词义的分化(引申)B、汉字的假借3、构形方式A、在古字基础上增加形符。B、对古字略加改动:勾:句;大:太C、改换形符:说:悦D、另造新字:身:娠4、常见的古今字举例自——鼻求——裘莫——暮要——腰说——悦暴——曝何——荷受——授益——溢采——彩责——债直——值知——智见——现禽——擒免——娩弟——悌反——返竟——境景——影文——纹奉——捧田——畋取——娶二、繁简字1、定义:古书中,有些词有不同的书写形式,笔画多的叫繁体字,笔画少的叫简化字,合称繁简字。2、简化字的来源3、繁简字的对应关系三、通假字1、定义:通假是指古书中用同音字代替本字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字实际上是古人所写的音同或音近的别字。2、特点:通假字与本字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仅仅是读音相同或相近。3、常见的通假字举例蚤——早拒——距罴——疲寤——牾归——馈信——伸辩——辨芸——耘亡——无矢——屎溺——尿勿——毋佯——祥——详四、异体字1、定义: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仅仅形体不同的一组字。2、分类:(1)造字方法不同(2)造字素材不同(3)偏旁位置不同(4)隶定形式不同第二章词汇几组概念:1、单音词与复音词只有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叫做单音词;由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叫做复音词。2、单纯词与合成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3、词组(短语)词组是词与词的临时组合。词组的意义一般是几个词的意义的简单相加,如古代汉语中“妻子”就经常当作词组用;而合成词往往有一个整体意义,不能拆开来讲,如:足下、布衣、交通等。第一节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一、单音词占优势现代汉语中的很多复音词在古汉语中只是词组而不是词。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在阅读古书时不能以今律古。二、存在复音节单纯词(一)连绵词的类别1、双声: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仿佛、流离、参差、踌躇2、叠韵:两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近。如:蹉跎、仓皇、莽苍3、既双声又叠韵:两个音节声母相同,韵母相近。缤纷、辗转、优游4、既不双声也不叠韵。缤纷、辗转、优游(二)叠音词如:关关、坎坎、辚辚、萧萧、潺潺、霍霍、夭夭、萋萋、历历、灼灼、冉冉、浩浩汤汤(三)译音词:葡萄、苜蓿、浮屠、琵琶、袈裟、罗汉、月氏第二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本义和引申义1、本义:词的本义指词的最原始意义。2、引申义:是指在本义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意义。二、词义引申的方式1、链条式引申:由本义引申出引申义,再由直接引申义引申出新的引申义(间接引申义)……如:朝(早晨)——朝见——朝廷——朝代朝着2、辐射式引申:由本义直接引申出若干引申义。关节︱节操——竹节节约︱节气第三节词义的变化一、词义的扩大:词义所概括的事物本质属性增加了。如:皮:带毛的兽皮→所有的皮;获:猎获→收获:匠:木匠→所有的工匠。睡:打盹儿→一切形式的睡眠。江:长江→大河。河:黄河→所有河流。齿:门牙→所有牙齿。二、词义的缩小:词义所概括的事物本质属性缩小了。如:子:古义是“孩子”,今义是“儿子”;谷:古义是“百谷总称”,今义是“稻谷”。瓦:古义是各种烧制的土器,今义是一种建筑材料。丈人:老者→岳父;丈夫:男子→某女子的配偶。宫:所有房屋→皇宫。朕:第一人称→皇帝自称。史记:所有史书→司马迁的专著。丈人:老者→岳父;丈夫:男子→某女子的配偶。音韵学第一节古代音韵学基础知识一、什麽是音韵学?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古代汉语的文献语音学。它研究的是古代汉语(主要使古代书面语言)的语音结构(声韵系统、音节结构)以及古今语音演变的规律。音韵学是我国的一门传统的学问。音韵学同文字学、训诂学一样,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我国传统语言学从两汉到清代一直叫“小学”,因为古人入小学,首先就是识字,包括辨认字形、懂得字义、会读字音,所以,古人把研究字形、字义、字音的学问也称为“小学”。到了宋代,就把“小学”分为三个学科:文字、训诂、音韵,但那时三门学科还没有完全独立,也就是说还没有形成各自独立的科学体系;直到清代,三门学科的科学体系才完全建立起来:文字学——研究汉字的形体及其演变的科学、训诂学——研究字(词)义及其演变的科学、音韵学——研究汉语语音系统及其演变的科学。清末,由于章太炎的提议,把“小学”称为“语言文字学”。传统音韵学一般可分为三个部门: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古音学以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特别是《诗经》的用韵为主要对象,结合形声字,研究上古汉语时期的语音系统。今音学以《切韵》、《广韵》等韵书为对象,研究中古汉语时期的语音系统。等韵学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为对象,分析韵书反切的语音系统的——研究发音方法和发音原理的一门科学。为了使音韵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现代音韵学家们又增加了近代音韵(北音学)和现代音韵两个部门。近代音韵是以元代的《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为主要对象,研究近代语音(特别是《中原音韵》以来北方汉语语音)的学科。现代音韵则是以现代方言和普通话为研究对象,属于现代描写语言学。在音韵学的四个部门中,我们古代汉语课音韵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古音学和今音学的基础知识。二、为什么要学习音韵学?在漫长的汉语历史过程中,汉语语音作为汉语的三大要素之一,同语法、词汇一样发生了种种变化,古今语音存在明显的差异。学习音韵学目的在于了解古今语音变化规律,更好的阅读古书.三、三十六字母1、重唇音:帮滂并明7、牙音:见溪群疑2、轻唇音:非敷奉微8、喉音:影晓匣喻3、舌头音:端透定泥9、半舌音:来4、舌上音:知彻澄娘10、半齿音:日5、齿头音:精清从心邪6、齿上音:照穿床审禅四、五音和七音五音和七音是古代音韵学家根据发音部位对声母所进行的分类。五音包括: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宋代以后,在五音基础上又分出半舌音和半齿音,于是就成了“七音”。再后来,又有人把唇音分为重唇音和轻唇音;舌音分为舌头音和舌上音;齿音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这种分类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如古代所谓牙音就是今天所说的舌根音,是舌根与软腭接触所发的音,古人误以为是软腭与大牙所发的音。五、清音和浊音清音和浊音是古代音韵学家就声母的发音方法进行的分类。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叫做清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叫做浊音。清音包括全清(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和次清(送气而不带音的塞音和塞擦音);浊音包括全浊和次浊。浊音包括全浊和次浊两类。全浊:声带颤动的塞音和塞擦音;次浊:声带颤动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六、韵母和韵韵是从韵腹算起的,凡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便是同韵的字。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沙”、“家”、“花”同韵(麻韵),也是这首诗的韵脚。七、韵部和韵目古代韵书中把同韵的字汇集在一起便成为一个韵部。由于当时没有音素字母,就从韵部中选一个字来作为这一韵部的标目。所谓韵目就是韵部的标目(韵部的代表字)。八、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古人根据韵尾的不同把韵分为三类:1、阴声韵:没有韵尾或以元音收尾的韵;2、阳声韵:以鼻音收尾的韵;3、入声韵:以清塞音b、d、g收尾的韵。九、反切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唐代以前叫做“反”,唐代以后叫做“切”,合称为反切。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然后拼出被切字的读音。如:都,当孤切。十、等呼、洪细“等”和“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合称为“等呼”。宋元音韵学家分韵母为开口、合口两呼,凡是韵母的介音或主要元音是ū的叫做合口呼,反之就叫做开口呼。每呼之中各分为“洪音”和“细音”两类。又依据ī介音的有无,把两呼分为一、二、三、四等,这便是所谓的“等”。一二等没有ī介音,主要元音发音时舌位较低,口腔共鸣空隙大,故称洪音。三、四等都有ī介音,主要元音发音时舌位较高,口腔共鸣空隙小,故称细音。清朝音韵学家江永:“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到了明清时期,因为语音的演变,开合各四等之分,在口语上已经不能辨别,当时的音韵学家就主张并等增呼,改开合口各四等为四呼,一直沿用至今。古今音变的基本规律:1、声调的变化:A、平声字受声母清浊的影响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类。B、浊声母的上声字变为去声。C、原来的入声字到现代汉语中消失,分别变成平声、上声和去声。2、声母的变化:A、全浊声母消失,分别变为全清音和次清音,其中平声字变为次清音,仄声变为全清音。B、上古部分重唇音到中古时期变为轻唇音。C、上古舌音没有分化为两类到中古汉语时才分化为两类。3、韵母的变化:A、卷舌音声母后的齐齿呼韵头到现代汉语时期消失。B、见组二等字后要加齐齿呼韵头。C、中古唇音可以与合口呼韵头相拼。第三节古代汉语的声母一、中古汉语的声母系统前面所讲的三十六字母代表的是中古后期的声母系统,这里所讲的是《广韵》的声母系统,它代表的是中古前期的声母(35个)。帮(非)滂(敷)并(奉)明(微)精清从心邪端透定泥来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知彻澄日见溪群疑影喻晓匣二、上古汉语的声母系统(见表9.6)A、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钱大昕。古无轻唇音,意思是说上古时期只有重唇音没有轻唇音,轻唇音是中古后期才从重唇音中分化出来的。这一论点已经得到普遍承认。古无舌上音,是说上古时期没有舌上音知组,它是中古时期才从舌头音端组中分化出来的。B、娘日归泥——章太炎。娘母在上古时期归入泥母,这一点已经被多数学者接受,但日母归泥母并没有得到普遍承认。C、喻三归匣、喻四归定——曾运乾。这是关于喻母在上古时期的归并问题的论断,也基本上符合上古语音的实际。D、照二归精、照三归端——黄侃。这一论断主要说明上古时期庄组声母(照二)和章组(照三)声母分别属于精组和端组,没有分化出来。第四节古代汉语的韵母一、中古汉语的韵母系统(详见表9.7)中古汉语的韵母以《广韵》为代表。《广韵》是宋代丘雍、陈彭年等人在《切韵》(193韵)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一部韵书,原名《大宋重修广韵》,共有206个韵部,以四声为纲进行编排。如果不计声调,则只有61个韵类。二、上古汉语的韵母系统关于上古韵母,各家说法不一,根据王力先生的意见,上古汉语有11类30个韵部(详见表9.7)第五节古代汉语的声调一、中古汉语的声调平、上、去、入二、上古汉语的声调目前还没有定论。古代诗律第一节古代的诗歌一、古代诗歌的名称二、古代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五言、七言为主。有“整齐式”和“参差式”之分。第二节古代诗歌的押韵一、韵脚的位置和疏密一般在句末,但也有例外。有句句押韵和隔拘押韵之别;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二、押韵的方式三、押韵的依据和宽严第三节古代诗歌的平仄和谐一、四声与平仄这里的“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二、近体诗的平仄和谐(一)近体诗平仄的一般规律1、五言近体诗的四种基本平仄格式A、平平仄仄平B、仄仄平平仄C、平平平仄仄D、仄仄仄平平2、七言近体诗的四种基本平仄格式a、仄仄平平仄仄平b、平平仄仄平平仄C、仄仄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仄仄平平(二)、近体诗平仄和谐的三个基本原则1、“对”同一联之中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主要是偶数字)。否则叫做“失对”。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粘”所谓“粘”是指相邻的两联之间,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偶数字平仄相同。否则谓之“失粘”。例如:上一联的对句是“平平仄仄平”,那么,下一联的出句就应当是“平平平仄仄”。3、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近体诗一般押平声韵,个别的押仄声韵。但无论如何中间不能换韵。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近体诗创作过程中灵活性的体现,即允许一、三(包括七言诗的第五个字)字自由选择平仄,但二、四(包括七言诗的第六个字)字的平仄不能随意改变。这一点在一般情况下是对的,个别句式则不适合。如“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仄仄仄平平”中的第三个字必须是仄声。(三)近体诗的声病相间、相对、相粘是近体诗平仄和谐的基本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些原则,就被视为声病。主要有以下几种:1、失对——破坏相对原则。2、失粘——破坏相粘原则。3、孤平:(在A、a格式中出现)具体格式为:仄平仄仄平(七言则为:仄仄仄平仄仄平)4、下三连——三平调(在D、d格式中出现),如: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5、鹤膝——除首句外的其它奇数句末都用同一声调的仄声字(原则上要求上、去、入搭配)。(四)近体诗的拗救1、“孤平”的拗救“孤平”必须在本句救,具体方法是把第三个字改为平声。从而使原格式变为:仄平平仄平。(例子见339页)2、“下三连”的拗救如果在五言近体诗中上一联的对句中出现“三平调”,补救的方法是:将下一联的出句第三个字改为仄声字(仄)仄仄平仄。七言则是将第五个字改为仄声字,变为:平平(仄)仄仄平仄。3、偶数字的拗救(1)本句自救如果五言近体诗第四个字拗(改变平仄),则可以在本句中改变第三个字的平仄进行补救。对于七言诗来说,则改变第五个字的平仄进行补救。(2)对句相救一般是出句第四个字(七言第六个字)拗,对句第三个字(七言第五个字)救。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平仄格式本应当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实际上是: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出句的“不”字拗,对句的“吹”字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平仄格式本应当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实际上是: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出句第六个字拗,对句第五个字救。第四节古代诗词的对偶对偶,又称“对仗”、“骈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列为“偶”,都是两两相对,古代的仪仗也是两两相对的,所以称为对仗。诗的对偶是指词语相对,即同一联的两句中位置相同的词要词性相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古体诗的对偶没有明确要求,近体诗则必须讲究对仗,律诗一般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至少颈联对仗。一、对偶的格式(一)近体诗对偶的一般格式(二)变格二、对偶的宽严三、对仗的类型:1、工对是指用意义范畴相一致的词构成的对仗。如以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人伦对人伦器物对器物,颜色对颜色等。如:东风千树岭,西日一州苹。(于武陵《南游有感》)三、对仗的类型:1、工对是指用意义范畴相一致的词构成的对仗。如以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人伦对人伦,器物对器物,颜色对颜色等。如:东风千树岭,西日一州苹。(于武陵《南游有感》)2、宽对是指词义并不相对,而只是词性相对的对仗。例如:元稹《早归》: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沾衣。3、流水对意义相承,又构成对仗。如:既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4、借对诗人利用一字多义和同音字的特点,巧妙的进行对仗。(1)借义例如:李商隐《无题》: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2)借音例如杜甫《独坐》:沧溟恨衰谢,朱绂负平生。写出下联:1、山花山果山西采4、身在广寒难咏月2、烟沿檐沿烟燕眼5、论道良朋常恨少3、寡妇门前是非多6、修身养性先修忍7、梅恋清风伸瘦骨古代汉语语法绪论一、语法及语法学语法是客观存在于语言内部的结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内容。研究客观存在的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叫做语法学。它包括两部分内容:词法学和句法学。其中词法学是研究词的构成及其语法特征的科学;句法学是研究句子结构规律的科学。长期以来,在很多情况下,语法和语法学是混在一起,区分不开的。这首先是因为在西方语言中,语法和语法学共用一词。比如在英语中gramar既表示语法,又表示语法学。而汉语语法的研究起步较迟,最早的汉语语法学专著是清代马建忠套用西洋语法而作的《马氏文通》,它对后代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词的语法特征以及词的类别词的语法特征是指词的形态特点和语法功能(词的组合能力及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汉语此的形态很不发达,划分词类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并参考其词汇意义。传统语法学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五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六类。古代汉语句法(上)第一节名词作状语名词的一般语法特征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这是古今一致的。在现代汉语中,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还可以作状语,而在古代汉语中,不仅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可以作状语,即使是普通名词,也可以作状语。(一)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比喻):可以理解作“象……一样”例如:1、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一》)2、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3、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4、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循吏列传》)(二)表示方式(态度)译为:“像对待……一样”例如: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2、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孙子吴起列传》)3、寡人北向而臣事之。(《黥布列传》)(三)表示工具或凭借译为:“用(按)……”例如:1、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平原君列传》)2、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3、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4、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马说》)(四)表示处所

译为:“在(从)……”例如:1、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五蠹》)4、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淮阴侯列传》)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普遍,其中有的已经凝结为双音节词或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例如:云集、响应、蚕食、席卷、鸟瞰、瓜分、蜂拥而至、狼吞虎咽、虎视眈眈、土崩瓦解、星罗棋布、风起云涌、道听途说、耳闻目睹、日新月异……附:名词作状语与作主语的区别1、从意义上加以区别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或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状语则是对谓语动词进行修饰的,表示动作变化的情状、方式、时间、处所等,因此我们可以依据这一点进行区分。例如:(1)“客何好?”曰:“客无好。”(2)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第二节词类活用(上)在古代汉语里,每个实词一般都属于一个固定的词类,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有的实词可以临时改变原有的词性,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用作动词,动词、形容词等用作名词。一、名词用作动词一般情况下,名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当名词在句子中处于动词谓语的位置上,具有动词的语法特征时,该名词就用作动词了。(一)名词用作动词的标志1、副词或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因为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和能愿动词的修饰,副词及能愿动词经常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例如:(1)晋灵公不君。(2)范增数目项王。(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4)公子怒,欲鞭之。2、代词前面的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一般不能修饰代词,当名词处于代词之前时,与代词构成动宾关系。例如:(5)孟尝君客我。(6)唯君左右之。(7)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3、介宾词组前后的名词用作动词例如:(8)师还,馆于虞。馆:住旅馆。(9)一人升天,仙及鸡犬。仙:成仙。(10)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往往活用作动词例如:(8)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定公八年》)(9)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秦师》)(10)汉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省下食物让我吃)。(《怀阴侯列传》)5、名词前后有“而”连接时往往用作动词例如:(1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12)夫五人之死,去今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1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14)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15)不耕而食,不蚕而衣。6、结构助词“所”之后的名词用作动词例如:(16)置人所罾鱼腹中。(17)食吾之所耕,衣吾之所蚕。(18)此非明主之所臣也。7、结构助词“者”前面的名词用作动词(19)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20)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2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二)名词用作动词的翻译方法1、用一个相应的动词对译。2、用一个相应的动词短语对译。二、形容词用作动词1、代词前面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以一人之言善我,必以一人之言罪我。(《韩非子说林》)(2)敌人远我,必以火器困我也。(《冯婉贞》)(3)渔人甚异之。2、能愿动词后的形容词用作动词(4)传天下而不足多也。(5)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6)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3、形容词如果带上宾语,往往用作动词(7)君子正其衣冠。(8)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9)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三、数词用作动词(1)士也无极,二三其德。(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3)夫旌旗金鼓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孙子兵法》)(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四、动词用作名词(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也。(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3)(农夫)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4)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五、形容词用作名词1、君子谓祁溪能荐贤也。2、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3、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5、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劝学》)第三节特殊述宾关系所谓特殊的述宾关系是指谓语中心语(述语)与宾语之间不是一般的动宾关系,具体包括:使动关系、意谓关系、服务关系、与事关系、目标关系、工具关系、原因关系七种。一、使动关系使动关系表示的是主语使宾语产生某种行为或发生某种变化,具体包括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名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当名词活用作动词时,与其所带宾语之间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而是使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1)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2)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3)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庶其民。(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5)君子正其衣冠。(6)春风又绿江南岸。3、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发出相应的动作行为,简而言之,就是主语使宾语“动”。例如:(7)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8)既来之,则安之。(9)晋侯饮赵盾酒。二、意谓关系(意动、处动)意谓关系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怎么样。具体包括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两大类。动词中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可以与宾语构成意谓关系。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2)是故明主贵五谷而贱金玉。(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2、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4)扁鹊过齐,齐桓公客之。(5)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6)不如吾闻而药之也。(7)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三、服务关系(为动用法)服务关系表示主语为宾语服务,即主语为(替)宾语“动”。例如:(1)夫人将启之。(2)邴夏御齐侯。(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四、目标关系(对动用法)目标关系表示主语向(对)宾语发出某种动作行为。例如:(1)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2)而良人未之知也,迤迤从外来,骄其妻妾。(3)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五、工具关系(处动用法)工具关系表示主语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作工具,可以按照“用(以)+宾语+谓语中心语”的形式理解。六、原因关系宾语所表示的事物是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动作发生的原因,可以按照“因为+宾语+谓语中心语”来理解。第四节古代汉语的特殊语序一、宾语前置(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当否定词是“不”、“毋(无)”、“未”、“莫”时,代词作宾语常常前置。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3、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4、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5、古之人不余欺也!(二)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常常前置。1、“许子奚冠?”曰:“冠素。”2、己不正,何以正人?3、许子奚为不自织?(三)为了强调而前置1、唯余马首是瞻!2、惟陈言之务去!3、姜氏何厌之有?4、尔贡包茅不入,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5、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二、谓语前置为了强调谓语而把谓语放在主语之前的语法现象,叫做谓语前置。它主要出现在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中。例如:1、何哉,尔所谓达者?2、谁欤,哭者?3、甚矣,汝之不惠!4、善哉,斯言!5、快哉,此风!6、亦太甚矣,先生之言!7、勉哉,夫子(将士们)!8、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三、定语后置与定语前置相比较,定语后置有以下特点:1、从意义上看,作前置定语的词或词组可以是表示领属意义的,也可以是限定意义的,但作后置定语的只能是表示限定意义的词或词组。例如:(1)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2)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无告者也。(3)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2、从结构上看,后置定语前面有“之”,或后面有“者”(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8)驾八龙之宛宛兮,载云旗之委婉。第五节强调和省略一、强调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为引起交际对象对某一部分信息的特别注意或重视而采取一定手段使相关的语言成分得到凸现,谓之强调。其手段有语音手段、语法手段或词汇手段。(一)谓语易位为了强调和凸显谓语,古人经常将谓语易位到主语之前。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感叹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中。例如:1、贤哉,回也!(《论语雍也》)2、二、省略句子成分的省略是指句子或词组中某些成分在一定语境中的省略。从所省略的成分在前面还是后面出现,可以分为承上省和探下省两大类。从所省略的成份看,具体包括:主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定语中心语的省略、兼语的省略和介词或其宾语的省略等等。一、主语的省略1、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鞍之战》)2、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七月》)3、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曰:“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行》)二、宾语的省略宾语一般是承上省略。1、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而我独无()。”2、尉剑挺,广起,夺()而杀之。3、归之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3、谓语的省略谓语一般不省略,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省略。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者,不复()也。四、定语中心语的省略定语中心语及其前面的结构助词“之”往往因为语义自明而省略。1、多行不义(),必自毙。2、赏必加于有功(),而刑必加于有罪()。3、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五、兼语的省略古代汉语中兼语句式不常见,但在兼语句中,兼语有时也可以省略。1、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2、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3、必勿使()反。六、介词的省略介宾短语中的介词也常常省略。1、上古有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3、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古代汉语句法(下)第一节判断句什么是判断句?谓语表示对主语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主要是用“是”来表示的,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表现形式则比较多样。早期的判断句多数不用判断动词“是”。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示方法(一)用虚词“者”、“也”相呼应来表示1、……者,……也。(1)陈胜者,阳城人也。(2)南冥者,天池也。(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2、……,……也。(4)制,岩邑也。(5)其巫,老女子也。(6)此,劲敌也。3、……者,……。(7)虎者,戾虫。(8)粟者,民之所种。4、……,……。(9)赵,秦之深仇。(10)贾生,洛阳之少年。(二)在主谓之间加副词表示判断(1)吾乃梁人也。(2)梁父即楚将项燕也。(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三)用判断词“是”表示判断春秋时期,“是”不作判断动词使用,而是作为指示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例如:(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战国后期,才开始出现“是”作判断动词的用例。例如:(1)此是何种?(《韩非子》)(2)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二》)汉代以后,“是”用作判断动词的用例才逐渐多起来。例如:(3)客不知其是商君也。(《商君列传》)(4)此必是豫让也。(《刺客列传》)(5)余是所嫁夫人之父也。(《论衡》)二、古汉语判断句的活用在判断句中,如果主语和谓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不是同一关系或隶属关系,不能用形式逻辑来解释,而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较复杂的内容,就是判断句的活用。(一)表示比喻(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2)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记》)(二)表示原因(3)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4)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三)表示复杂的逻辑关系(5)夫战,勇气也。(6)百乘,显使也。第二节被动句古代汉语被动句分为两大类: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意念被动句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一、意念被动句1、川壅而溃,伤人必多。2、故不能推车而及。3、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二、有标志的被动句(一)用“于”、“於”引进施事者1、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2、卻克伤於矢。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4、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二)用“为”引进施事者5、卒为天下笑。6、适为虞人逐。7、先即指制人,后即为人所制。(三)用“见”引进施事成分8、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9、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10、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也。四、用“被”表示第三节固定结构在古代汉语中,一些词语经常在一起搭配,表示特定的意义,这种结构称为固定结构。了解固定结构的用法和意义,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古书。一、有以……、无以……在这种结构中,“有”和“无”都是动词,其后省略了宾语,“以”是介词,后边也省略了宾语。“有以”表示“有用来……的东西(办法、能力)”;“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能力)”。二、何……为、无……为“何……为”是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结构,意思是“为什么要……?”;“无……为”表示否定祈使语气,意思是“不要……”三、何以……为、无以……为在这种结构中,“以”仍然是介词。前者表示反问语气,后者表示否定陈述语气。意思分别是“要(用)……干什么?”和“用不着……”四、如(若、奈)……何、

如(若、奈)之何这两个固定结构,都是由动词和疑问语气词构成,前者表示“对……怎么样”,后者表示“怎么样”或“为什么”。五、“孰与”、“…与……孰…”1、吾孰与徐公美?我比徐公的美怎么样?2、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谁美?前者重在比较高下,后者重在选择其一。3、礼与食孰重?4、色与礼孰重?六、无乃……乎、得无……乎前者表示委婉的否定,后者表示推测。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2、日食饮得无衰乎?古代文化常识第一节

古代的姓氏和字号现代汉语里,“姓氏”是一个词,“名字”也是一个词,但在古代,“姓”和“氏”、“名”和“字”的概念却完全不同。一、古代的姓和氏(一)古代的姓原始社会的婚姻制度,使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一个氏族由一位老祖母带领其儿孙生活在一起,这个生活群体就是一“姓”。《说文解字·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生’亦声。”表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个女性祖先的子孙。现在,在云南纳西族仍然有母系制度的残余。那里温泉乡阿古瓦村的益稭亲族,是由当地六个氏族之一分衍出来的。“益稭”一词本来就是一位女祖先的名字,因为她开始建立了新亲族,所以她的名字就逐渐成为该亲族的称呼,每个成员的名字前面都冠以“益稭”这个姓。《说文解字·女部》所收的姓有十几个。如姜、姬、嬴、姚、妫等。汉代王充在《论衡·诘术》中解释了这些姓氏的来源:“古者因生以赐姓,因其所生赐之姓也,若夏吞薏苡(yiyi)而生,则姓苡(后来写作“姒”si)氏;商吞燕子而生,则姓为子氏;周履大人迹,则姬(与“迹”同音)氏。”现代学者注意到姓氏与图腾的关系。黄文山先生说:“中国古姓,多为图腾之遗留。如秦姓嬴,是瑞兽之名;周姓姬,是鳄鱼的意义;夏姓姒,为妊娠的药草。”(二)古代的氏随着人口的不断增殖,氏族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发生分解,分解出女儿氏族和孙女氏族等。此外,族外婚往往是两个氏族之间相互通婚,男子往往由此氏族出嫁到彼氏族。在向父系制过度时,就逐渐由男子形成新氏族。这些新氏族逐渐有了自己的称号,这就是氏。可见氏的产生是母系社会逐渐解体、以血缘为纽带的大氏族逐渐分化的结果。古人得氏的途径比较复杂,《通志·氏族略》总结了三十二类。有“以国为氏”、“以郡为氏”、“以邑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