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煤粉燃烧率降低除尘灰中含碳量_第1页
提高煤粉燃烧率降低除尘灰中含碳量_第2页
提高煤粉燃烧率降低除尘灰中含碳量_第3页
提高煤粉燃烧率降低除尘灰中含碳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煤的燃烧率降低除尘灰中含碳量常勇【摘要】1800m3高炉在提高煤比、强化冶炼的过程中,煤气除尘灰中的含碳量随之升高.为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高风温、高富氧率、高顶压、调整装料制度等措施,并通过精细管理和操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期刊名称】《山西冶金》【年(卷),期】2010(033)001【总页数】3页(P51-52,76)【关键词】含碳量;高风温;高富氧;高顶压【作者】常勇【作者单位】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仙西,太原,03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538太钢1800m3高炉于2007年7月31日开炉,顺利达产,一周后利用系数达2.0。随后冶炼强度逐渐增加,操作参数不断优化,于2008年11月实现煤比200kg/t。但随着煤比的增加,煤气除尘灰中的含碳量也有所增加,在煤比达到185kg/t以上时,重力除尘灰中的w(C)一度达到35%以上,干除尘灰中w(C)达到50%以上,炉况也有一些波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实践,将重力除尘灰中的w(C)控制在15%左右,干除尘灰中w(C)控制在30%左右,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大量的未燃煤粉进入炉渣,超过直接还原所要求的数量,以悬浮状存在于炉渣中,会增加炉渣的黏度,严重时造成滴落带渣流不顺利和炉缸堆积。大量的未燃煤粉附着在料柱表面和空隙中,会降低料柱的空隙度,恶化煤气上升过程中的流体力学条件,也就是煤气通过料柱时的阻力增加。未燃煤粉随气流上升从而较多地沉积在料柱的中心部分,使料柱的透气性变差,造成高炉在高煤比时出现中心气流难开,而边缘气流易发展的现象。大量未燃煤粉滞留在软熔带及滴落带,降低了软熔带和滴落带的透气性和透液性,出现下部难行或悬料,也是造成液泛现象的原因。因此在生产中,提高煤粉在风口前燃烧带内的燃烧率是提高喷吹量的重要课题。实践表明,喷入高炉的煤粉在200kg/t以下时,其燃烧率应达到80%~85%,而且喷吹量越大,其燃烧率应保持在越高的水平,因为在相同燃烧率的情况下,未燃煤粉的绝对数量会随喷吹量的提高而增加,给高炉形成带来麻烦的可能性也越大。高风温一方面提高了实际风速,活跃了炉缸;另一方面给炉内带来了大量直接热收入,为煤粉分解提供了热量补偿,保证了一定的理论燃烧温度,促进了煤粉的燃烧。大喷煤一定要维持合适的煤粉燃烧率,否则既不能降低成本,又会破坏高炉顺行。伴随着煤比的提高,1800m3高炉风温从1100°C逐步提高到1185°C以上,同时保证全风口喷吹,提高煤粉的燃烧率,使各风口的风口回旋区尺寸大致相等,使初始煤气流分布均匀。2.2.1富氧对提高煤比的理论分析(1)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富氧是弥补喷煤后风口燃烧温度降低的有效措施。从维持风口燃烧温度不变的角度计算,根据新日铁、首钢的经验公式,富氧1%可提高煤比22kg/t。(2)对煤粉燃烧的影响。研究表明,富氧使鼓风中的氧浓度增加,加快了氧向煤粉表面的传递速度,从而促进了煤粉燃烧,提高了煤粉燃烧率。(3)对改善透气性的作用。富氧1%可使吨铁的煤气量减少4%。因此,当产量保持相对不变时,随着富氧率的提高,炉腹煤气量减少,从而降低了压差,改善了透气性,有利于高炉接受高煤量。2.2.2富氧的实践效果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国内夕卜企业普遍认可富氧对提高煤比的作用,并把其当作实现高煤比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3%~5%的富氧率是实现200kg/t以上煤比的必要条件。1800m3高炉富氧率从增煤比初期的1.5%提高到3.1%,理论燃烧温度从2050°C提高到2150C,同时煤比从开炉初期的115kg/t提高到2008年11月份的200kg/t。1800m3高炉在顺利开炉后,因原燃料供应紧张,原燃料条件逐渐变差,外购焦炭和小块焦炭使用比例逐步增大到80%以上,矿石种类较杂,而且各种原燃料使用比例经常变化,这就对炉况造成波动,而煤比和产量的压力又很大。针对这些困难,在槽下加强筛分的同时,将小块焦和强度低的外卜购焦排在料批中心;在炉顶布料方面,精细调整溜槽角度,减轻中心矿焦比,为煤气流提供稳定、畅通的中心煤气通路。克服了原燃料条件变差的困难,煤气利用率从49%提高到52.5%。在对布料调整时,不仅参考十字测温温度,还要综合考虑炉墙热负荷变化情况、铜冷却壁壁后温度变化情况、煤气利用率变化情况及通过炉顶摄像观察到的煤气火柱变化情况等,实现〃打开中心,稳定边缘”的煤气分布。提高炉顶压力,使煤气在炉内的流速降低,延长了煤气在炉内停留的时间,改善了煤气的利用,促进了间接还原的发展,有利于高炉的稳定、顺行。1800m3高炉风量为3450m3/min,顶压从开炉初期的180kPa逐步提高到225kPa。顶压提高后紧张的炉内压量关系得到缓和,高炉的顺行和稳定性得到提高。(1)在重负荷、大喷煤的生产情况下,要求炉内操作者勤于观察,细心分析,精心操作,随时了解风口工作状况、渣铁热度变化,并对原燃料成分、综合负荷的变化和冶炼强度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根据条件情况的变动,及时调整操作制度,以避免发生炉况波动。在日常坚持定风温操作方面,操作者可以根据原料的变化情况灵活掌握煤粉的使用,综合负荷可以在小范围波动,通过控制冶炼强度稳定燃料比来稳定热制度,保证炉缸热量充足,铁水物理热稳定在14801以上,提高高炉的适应能力。高度重视炉前渣铁排放,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缩短出铁间隔,加强炮泥的管理和炉前操作管理,加强铁口维护,及时出净渣铁。精料是长期稳定、顺行的关键,及时检查并清理筛网,严格控制筛分效果,严格控制装料计量准确,避免人为的原燃料质量波动。1800m3高炉在装料制度上保持较轻的中心矿焦比,发展中心煤气流,在送风制度上有意识地提高鼓风温度、理论燃烧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