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敷设施工指南_第1页
电缆敷设施工指南_第2页
电缆敷设施工指南_第3页
电缆敷设施工指南_第4页
电缆敷设施工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缆敷设施工指南本节内容适用于变、配电所内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的施工与安装。电缆施工安装前,前期工程应满足下列要求:1预埋件按设计要求安装牢固,预留孔、洞、槽正确;2电缆沟、电缆层或电缆井的地坪及抹面工作已结束并清理干净,施工道路畅通;3电缆沟排水通畅、盖板齐全,电缆层的门窗完好。1.3电缆盘在滚动前,应检查电缆盘的牢固性,滚动应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电缆的缠紧方向。1.4下列地点敷设电缆如未设电缆沟,电缆应穿管防护,保护管内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1通过水沟、公路、铁路岔线、出入建筑物时;2沿电杆、构架、建筑物引上,其地下0.5

m至距地面2m高内。1.5电缆管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缆管内壁及管口光滑无毛刺;2电缆管在弯制后,应无裂缝和明显的凹瘪现象;3采用金属电缆管应镀锌、涂防腐漆或沥清;4每根电缆管直角弯不应超过二个,弯曲半径符合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1.6明敷电缆管应用卡子固定在支架或墙上,电缆管支持点的距离,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超过3m。1.7电缆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金属管采用带丝扣的管接头时应密封良好,采用大一级的短管套接时,短管两端焊牢密封,短管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2硬质塑料管采用套接或插接,其深度为管子内径的1.1倍以上,插接面粘牢密封,采用套接时套管两端应封焊。1.8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电缆与设备的连接并

不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高度应一致。1.9电缆支架、吊架、桥架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所有钢材调整平直,切口无卷边毛刺;2连接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固定牢固;3金属支架进行防腐处理。1.1

0电缆支架、吊架、桥架安装应牢固,横平竖直,固定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水平面上,在有坡度的电缆沟或建筑物上安装应有与电缆沟或建筑物相同的坡度。支架、吊架、桥架应有良好的接地。1.1

1电缆敷设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按设计要求测量路径,电缆走向短捷;2检查核对电缆型号、规格、电压等级;3测定电缆绝缘,1kV以上电缆作直流耐压试验。1.1

2敷设电缆应将电缆盘安置在专用放线架上,放线架安置稳妥,敷设时电缆从电缆盘上端引出。敷设较长电缆宜用座式或吊式滚轮,避免电缆在支架或地面上摩擦拖拉。电缆不得有铠装压扁、铰拧、铠装或护套折裂等损伤。1.1

3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表1.1

3的规定。1.1

4当现场环境温度低于表1.1

4的数值时,不宜敷设电缆。必须施工时,应将电缆预热加温,加热后的电缆应尽快施工。电缆中间接头示意图DFW8系列电缆分接箱无法获取该音频文件。1.1

5电缆敷设时,不应形成相互交叉;敷设后的电缆排列应整齐。在终端头或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1.1

6每条电缆的两端、电缆层及电缆井内均应设标志牌,注明线路编号,字迹应清晰,不易褪色。标志牌规格统一,宜用塑料标牌挂装牢固。1.1

7电缆在支架上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垂直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处,水平敷设的电缆在其首末端、转弯及接头处均应将电缆固定;2裸铅套电缆的固定处,加软衬垫保护;3单芯交流电缆的保护管及固定夹具或绑扎物不得构成闭合磁路。1.1

8电缆出入电缆沟、槽、建筑物及保护管时,应将出入口用防渗水材料封堵。对易受外部影响着火的电缆密集场所或可能着火蔓延酿成严重事故的电缆回路,必须配备有设计要求的防火阻燃设施。1.1

9电缆在支架上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排列在同一层支架上;2各类电缆在支架上应分层排列,由上而下分别为:高压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照明电缆、控制电缆;3电缆在普通支架上配置,不宜超过一层;在桥架上配置,控制电缆不超过三层,交流三芯电缆不超过二层;电缆可紧密排列。1.2

0明敷在室内及电缆层、沟、井中带有麻护层的电缆应剥除麻护层,并在铠装上涂防腐漆。1.2

1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或按规定进行回填。1.22直埋电缆深度应保证电缆表面距地面不小于700

mm。进入建筑物或接近引出处可以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1.23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23的规定。1.24直埋电缆的上下应铺不少于100

mm厚的软土或砂层并在上面盖混凝土板或砖块保护,软土或砂子中不应有石块等硬质杂物。1.25直埋电缆在下列地方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直线段每隔50

m、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处。1.26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影响交通且不受机械、化学损害的地方,并列敷设的电缆其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位置应相互不受干扰。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和熟悉制作工艺的技术工人制作,并严格遵守有关制做工艺规程。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施工地点应清洁、干燥,施工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应在70%以下。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宜采用预制件结构,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接头连接处导电良好,能长久稳定传输额定电流;2端头和接头处的绝缘能承受电缆工作条件下的额定电压和瞬时过电压;3接头外壳具有良好密封性和足够机械强度。1.29制做电缆头自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进行,缩短内绝缘暴露时间以防受潮和尘埃侵入,剥切电缆不应损伤芯线和保留的绝缘层。1.30电缆芯线连接的要求:1连接前应核对芯线相位;2芯线端部剥切长度应大于接线端子孔深或连接管长度的一半;3接线端子或连接管规格应与电缆配套;4在压接或焊接前应将连接部分表面的氧化层清除干净;5在压接后接线管和接线端子均不得出现裂纹,焊接必须使孔内或槽内焊锡饱满,并不损伤芯线绝缘。电缆终端头的出线应保持固定位置,电缆芯线弯曲应做到不破坏芯线绝缘和根部不受损伤。塑料绝缘电缆在制作终端头和中间接头时,应彻底清除半导电屏蔽层,屏蔽层端部应平整。电力电缆终端头的金属护套和钢铠装应良好接地;塑料绝缘电缆每相屏蔽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