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_第1页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_第2页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_第3页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_第4页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 一、古汉语常用工具书关于字典和词典hh(五)工具书分类hh东汉许慎(字叔重)撰,成书于121年,我国第一系统完备的字典,以分析字形、说解词义、辨识声读为主。文与字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缺点:①检字困难,部首无法确定。许慎分析小篆形体,概括出540个偏旁作为部首,然后把九千多字分列各部,此法虽为首创,但部首排列没有统一标准。篆文形体相近或相关的排在一起,如“三、王、玉、珏”"人、匕(化)、从、比、北;同部首的字意义相近的排在一起,但此法本无法贯彻到底,许氏也没有严格遵守。②释本义多可靠,但亦有牵强附会之说。南朝梁陈顾野王编撰,分542部,收两汉、魏晋书籍及社会通行的用字16917个。释义与《说文》有别,全面分析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已经有了完备的解说词义的条例。每字先注反切,再释词义,于群书古训中援引例证,但所引书籍多已亡佚。《玉篇》仅存残卷5卷。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旨编撰,康熙五十五年(1716)完成,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的基础上编成。康熙称其“可奉为典常而不易者”,后世被奉为圭臬。(圭臬:1.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2.比喻典范;准则。)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字典。214部按地支分12集,每集又分上中下。缺点:①注音用反切,释义用文言,造成理解困难。②在引文和释义方面有很多错误,王引之作《字典考证》。为纠正《康熙字典》的错误而编撰的现代辞书,1915年出版,收字48200多,按214个部首排列,还收了近代方言和翻译字,可与《康熙字典》参照使用。在新的大型字典出版以前,《中华大字典》还是一部比较好的字典,但缺点错误也还不少,如任意删节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共收单字56000多个。单字条目下先列字头,分列该字形体演变的轨迹,从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到楷书,然后解说字形,再注音(现代音、中古反切、上古韵部)释义、引证。必关于汉字部首:《说文解字》分为540个部首。明代《正字通》简化为214个部首《康熙字典》沿用214部《现代汉语词典》有201《新华字典》有189部(旧版)目前一般以201部为标准3.标音兼释义的工具书①《切韵》隋代陆法言著,成于601年,收1.15万字,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原书已失传,其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因《广韵》等增订本而得以完整地流传下来。②《广韵》是韵书,也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弥补了《切韵》释义过于简略的缺憾,按韵部收字,先释义后注反切,也收录了很多魏晋唐宋时的俗语词。hh清张玉书等奉敕而作,成书于1711年,书名源于康熙皇帝的书斋“佩文”,此书也是为当时人写作诗体例:单字—反切一释义—以该单字为末字的二字、三字、四字词语(逆序词典)一文献用例。东汉末年刘熙撰,借鉴《尔雅》的排列方法(义序),所收词语范围比《尔雅》广,1502条词语。刘熙为说明事物命名的缘由,探寻“其所以之意”,首次大量、有意识地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事物根据词语的音义关系探求词与词之间的同源关系。(所谓同源字,就是指同源词,是词汇中那些音义相收集原则:以古韵29部为纲,以声纽为目。同源字必须双声兼迭韵,必须有古代训诂材料作依据。西汉扬雄,与司马相如齐名,汉代最受推崇的经学家、象数哲学家、文学家、天文学家和语言学家,世称“扬马”。被当时人誉为“悬诸日月不刊之书”。收9000多字,今人增补至11000多字,历时27①所涉及的方言区域:东起齐鲁,西至秦、陇、《方言》也包括部分外族语言,如东齐青徐方言包括夷语,南楚方言包括蛮语,西秦方言包括氐羌语,②体例:释词一般是先列举一些不同方言的同义《方言》体例仿《尔雅》,十五卷,卷一、二、三释语词;卷四释衣服;卷五释器皿、家具、农具等卷hhhh“鸡、牛、大、小、笑”等,虽少,却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hh(3)古今词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2.古今词义相异(1)古今多义词的义位(义项)不完全对应①某些义位古有今无——阅读困难②某些义位古无今有③某些义位古今都有,但古常用,今不常用,或古不常用,今常用。①词义范围不同A词义扩大B词义缩小C词义转移②词义的侧重点不同hh③词义的轻重不同古义重今义轻或古义轻今义重。分析古今词义异同,“古”与“今”是历史概念。先秦为古,两汉则为今;两汉为古,则六朝是今。④词义所指名物制度不同⑤古今词义感情色彩不同(词义构成:理性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二)单音词和复音词1.古代以单音词为主(今以复音词为主)原因:(1)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具有极大的独立性,为单音词的产生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2)书写条件等社会因素的制约。(3)口语和书面语分离——重要原因。2.汉语词复音化的原因及方式①内因——新词累增,单音词义位过多。同音同形词增多,表义模糊,影响信息的有效传递。②外因——语音系统简化,同音字增多,使用复音词区别词义。上古汉语音节结构比较复杂阴声韵指没有韵尾或以元音为韵尾的韵。阳声韵指以鼻音m、n、ng为韵尾的韵。入声韵指以塞音p、t、k为韵尾的韵。唐代实际用112韵,宋代用108韵,金元时合并为106韵,汉语拼音35个韵母复辅音声母(b1、pl、k1等);语音的剧烈变化,必然影响交际。(2)古代单音词变为复音词的方式单音词复音词结构方式:联绵词迭音词(一语素或两语素)合成词(两语素)复合词(……)派生词①原语素与添加语素意义上的联合、偏正、动宾、主谓、动补等关系构成复合词。hh②用原单音词之外的另两个单音词作语素构成新的复合词。③原单音词之前或之后附加词缀(派生词)④原单音词重迭,变为迭音词偏义复词、转义复词、联绵词、(1)偏义复词:两个单音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构成复音词,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承载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起陪衬作用。①词义偏落于前②词义偏落于后偏义复词并不科学,结构不固定,只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不起作用,显示出偏义性,有的则仍是两个单音词。(2)转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单音节语素合成,复合词义既不同于两个语素中的任何一个,也不是两个语素义的简单相加,出现词义转化的现象。(3)联绵词(单纯词)①双声叠韵联绵词——字仅代表复音词的两个音节,不能拆开解释。hhD、既非双声又非叠韵常见联绵词还有“逡巡、徘徊、逍遥、抑郁、造次、扭怩、倜傥、仿佛、千于、匍匐”等。①语音是古音匍匐《广韵》:匍——并母模韵匐——并母屋韵逶迤《广韵》:逶——影母支韵迤——喻母支韵②常借别字表示,书写形式多样。委蛇——逶迤委迤逶移匍匐——蒲服匐伏蒲伏扶服仿佛——彷佛劈舅方物放物放茀(4)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重迭成词,古也叫“重言”,迭音词或摹声,或状物。①两音节只包含一个语素。多数迭音词的单一音节在该迭音词中并不表示意义。②两个相同单音词的重迭,其词义与单独一个音节所表示的意义相同,词与字在意义上是一致的。(5)古代为语素组合,今为复音词,但意义差异很大。注意:阅读古籍,要正确分清词与短语的界限。①同义词的自由组合,词序可颠倒(同素逆序词),也可单独成词。每个词素,往往保存着一定的独立性,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hh②泛指,段玉裁叫“浑言”,特指也叫“析言”。浑言则同,析言有别。同义词连用时,是泛指义;同义词对举时,是特指义。(三)同义词同义词只须某一义项相同。既要明其“同”,更要求其“异”。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角度分类:(2)本义和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3)引申义相同形成的同义词(1)有些词从古到今一直同义,如“至、到”、“恐、惧”。(2)有些词在上古原本同义,后来不同义。(3)有些词在上古本不同义,到了中古或近代成为同义词。hh(2)语法意义上的差别(3)附加意义(色彩义等)上的差别hh(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词(字)的本义是从字形方面分析出来的、有古代文献做参证的、最早的意义,引申义的源头。词的原始意义——汉语发生时代的意义。当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时,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另外一个或一些是引申义。2.如何探求字的本义分析字形,以形索义甲骨文,1899年,安阳,王懿荣,4600多个单字,辨识1700多个;金文①据形(义)符求本义。②右文说(据声符求义类)(1)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义。(2)词的本义也不一定是常用义,同基本义有区别,跟假借造词也要区别开。(3)注意字形的讹变,必须依据古文字形体,如莫、射等。hh直接从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与本义关系很近,产生的时间较早,易辨认。由本义辗转再引申而来的意4.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3)相因引申义间有因果条件关系。hh①堤坝(堵水所用的建筑)(2)辐射式引申①竹节——⑤节奏、节拍(用于音乐)——⑦礼节(用于社会)——⑨旌节、节杖(用于外交)(3)综合式引申hh6.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由具体的、个别的引申为一般的、抽象的;由实词引申为虚词。(1)词义的引申与词义的更替要区别开。①词义的更替(转移)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如“脚”本指“小腿”(胫也),后来指“足”。②词义的引申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2)当引申义距离较远时,为求区别,又另造新字来表示,两字音形上常有近似关系。(3)正确辨识假借义,与本义不相关。朱骏声体例:本义——转注(引申义)——假借(本无其意,依声记字)“解”例p99(五)考求词语古义(本义、引申义)的方法1.通过分析字形探求古义造字之初,汉字形体与所表词义有一定关系。2.通观上下文推求古义3.从并列复合词的语素义推求词语古义古文讲求整齐对称,结构相同的句式,对句相应的位置,多出现成对的同义词或反义词。5.通过成语和谚语推求古义hh6.通过词语的同族关系推求古义一、汉字的构造(一)汉字与字体发展脉络甲骨文4500多单字,已认识2000左右。图画性很强,象形字、会意字居多,形声字占27%左右。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特点:部分字有多种写法(异体字多),缺乏统一、固定的样式;因以锐器刻就,笔划细瘦,方折笔居多;字体大小不一,笔划多的字大,少的字小。甲骨文金文周代金石文、籀文、大篆战国文字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俗体流行,齐燕晋楚秦各系文字特点不一小篆秦官方字体,经过整理,规范,异体字减少隶书秦古隶用于处理政务、日常工作;汉今隶,形成现代汉字格局,书写方便,笔画简单。楷书东汉末年,真正意义上的方块汉字南北朝全面应用,因书写材料固定、印刷手段推广、科举考试的规范等,此后汉字字体不再出现大的变化周朝——“六书”为六艺之一。《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吉、嘉、宾、军、凶等方面的礼仪),二日六乐(黄帝、尧、舜、禹、汤、周武王之乐),三曰五射(举行射箭礼时的五种射法),四曰五驭(驾驭车马的五种方法),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九类数学问题的解法)。hh必清代以后论六书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即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文"——构形单一的独体字,如象形、指事。“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字组成的合体字,如会意、形声。(1)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是文字创造初期所用的基本方法,占汉字总量的5%用简单线条表现事物的特征。①与图画的区别:象形字线条简略,成为形象化的符号;能够表示固定的概念;有一定的读音;跟语言里的词发生了联系。③局限:形体往往不统一,书写麻烦;难以表达抽象概念④象形字与象形文字:象形字是六书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各种文字中的一个类型。(2)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用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指事符号来记录某个意义的造字法。指事弥补了象形的某些不足,可以表示抽象的概念意义。与象形字异同:都是独体字,区别在于字内是否有抽象性指事符号。①纯符号指事字基本上是由早期的符号演变而来,由极简单的点画构成,如一二三四上下汉字的造字方法中,指事字最少。(3)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播,武信是也。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字部件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意义的造字方法。比类就是把表示事类的字放在一起;合谊就是把它们的意义合在一起,会意字字义不是几个偏旁意义的简单相加,而常通过提示、比喻、象征等关联方式表现,需要通过“会合成意”来理解。局限:较之象形字,辨识尤难。许多事物和抽象概念很难用会意来表示。hh为书写方言词语的需要,古今都造过一些方言字,其中多会意字,例如:歪、甭、舞、(4)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事兼指事之事、象形之物,言物亦事也“以事为名”,即按照事物的类别特点去选一个字作为新字的一部分,即形符(意符),用以标示字义所属的大致范围。“取譬相成”,即取一个发音相近的字作新字的声符,①几种形声字:A普通形声字:江、胜、基、裁、闽、视B加声符形声字:齿、鼻、鸡、星C加意符形声字:箕、蛇、腰②优点及贡献:1)使汉字具标音功能,造字方便。甲骨文形声字占27%,《说文解字》占87%,《康熙字典》约占90%。由于形声造字法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汉字的标声功能,汉字才没有演变为纯标音的文字。A、同一个声旁,加不同的形旁→新字B、同一个形旁,加不同的声旁→新字C、声旁、形旁位置灵活,但约定俗成,长期固定以后,不可任意变动。2)可以表示抽象的概念,可以表示类属。支(pū)从“支”之字有敲击、驱使意,在字的右边多写作“父。如“寇、敛、牧、攻、放等。乡shān与修饰有关。如:形修彰衫彩彪韦(wěi)(韦)与熟牛皮有关。如:“韬”(弓套),“韧”(柔韧)③形声字识记的缺点及局限:A绝大多数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某种意思的范围,而不能标明形声字的具体含义。B语言的发展,使得形符不能准确表义,声符不能准确表音。C某些形声字义符和声符在表现形式上情况复杂。1)义符和声符的位置不固定。闽hh2)省形省声及隶变使形符或声符不易辨识。C、隶变恭,从心共声唐,从口庚声徒,从是土声归,从帚追声香,从黍从甘书,从聿者声p1691、了解省形和省声,对研究字形与字义的关系颇为有益。2、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与假借义、引申义没有必然的联系。3、后起的形声字,意符不一定表示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不必拘泥于意符去探求本义。4、有些意符所表示的意义范畴关系密切,可互相通用。④意符、偏旁与部首意符是形体构造上的偏旁,原则上意符都可以作部首,但部首不一定都是形声字的意符A部首所统属的字不一定都是形声字。信、休、莫、安B有些部首本身不是形声字的意符,如“首、放、薄”等。建类一首指同一偏旁部首的字。同意相授,谓两字意义相同,并互作解释。转注字三条件:①部首相同。②意义相同。③相互为训。假借,是文字记录语言时,与词汇发生关系的一种现象。本无其字的假借,六书的假借字:汉字和汉语中词的关系不能一一对应时,某一个词,本来没有记录它的字,找一个音同音近的字表示这个词的意义,即假借。①本字和假借字:本字是专为记录某个词而造的字。假借字是使用已有的形体记录另一个音同音近的词。“毕(田网)、旧(鸟名)、我、来、北、而、耳、亦、笨(竹白)、其(畚箕)、何(担荷)”等。hh②假借字的几种情况:③假借字的贡献:A假借突破了表义造字的局限,通过同音借用的方式,为许多意义抽象的语词找到了书写符号。B假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汉字数量的急剧膨胀。当某个字被借用得太多,而在书面语言中难以达意的时候,就不得不再造字。5、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譬)如登高,必自卑。(中庸)假借代表着汉字发展史上曾经出现的一个重要发展倾向——单纯标音。形声字遏制了假借字单纯标音的发展倾向。④与通假字的区别:A通假字——本有其字的假借。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简称借字),B六书中的“假借”是造字的法则,是“本无其字”的“依声托事”,没有所谓本字可言。通假是古人用字的一种变通现象,即放着本字不用而临时借用音同音近的他字来替代,是“本有其字”的“依声托事”。⑤假借与引申:A引申是一个词内部的问题,是一个词词义的发展,是历时的、纵向的。B假借是两个词之间文字的借用,是文字运用位置的移动,是共时的、平面的C假借义是对字义而言,引申义是对词义而言。价值:最重要的三类是象形、形声和假借。象形是汉字造字的基础;形声字数量众多;假借字扩大了字的使用范围,虽没有另造新字,但是创造新字的桥梁。分析汉字结构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hh现代汉语常用汉字表3500个(其中,次常用1000个)少汉字增多的原因:古今字——是同一个词在不同时代的不同书写形式。1.古今字用例(a组今字不见于《说文》,b组今字见于《说文》)2.古今字的几种类型:(1)词义引申造成本字兼职,另造分化字。①为本义造字他如:州——洲止——趾责——债新(取木也)——薪②为引申义造字(2)字形“假借”造成本字兼职,另造分化字。①为本义造字②为假借义造字(3)原词义分化造成本字兼职,另造分化字。hh3.对于古今字的态度:(1)了解古今字的关系,从而掌握古书的词义;(2)承认文字发展的事实,不要厚古薄今。(3)专写"本字"或专写后起字,都是不提倡的,都会掩盖汉字变化的痕迹,混淆汉字发展的历史。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文字学家根据《说文》把异体字分为正体、变体、俗体。如(3)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线(戈声)→线(泉声)(1)同时代读音、意义必须完全相同古为异体字,后代意义区分明晰,不是异体字。有些字,虽然意义相近,后代读音也相同,但不能把它们当作异体字。(2)辨别异体字要注意词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hh(3)有些字通用是有条件的,不能认为是异体字4.关于俗体字(俗字)异体字的一种,是区别于正字的一种通俗字体,是汉字史上各个时期流行于社会各阶层的不规范的异体字。90%以上的简体字都是古代的俗体字,少数简化字来自草书。俗体字在魏晋时开始就有使用,南北朝的碑刻多用俗体字,到隋唐时代简化的俗体字逐渐增多,在民简体字(简化字)可追溯到甲骨文时代。今天通行的简化字,绝大部分都是历代相传下来的。简化的原则是约定俗成。1.繁体字和简化字之间的三种关系:(1)绝大多数简化字跟繁体字是一对一的,只要记住繁体字即可。少数是一对二、一对三或一对四的关系。(2)有些简化字是可以从古书中找到根据。有些是本字,有些是异体字或通用字。今选择笔画较少的。(3)对于繁体字简化的情况要区别对待。词义上毫不相关的两个字,因为同音关系,简化时采用了笔画简单的,要从词义上区分其形体。如hh(1)部分简化字使用“符号代替“,打乱了字族的严整性。如:汉(漠)、权(權)、鸡(難)、仅(僅)、邓(鄧)等。(2)同音代替合并了一些汉字,可能导致表意混乱(特别是在文言文中),引起歧义。一、判断句,也字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做的分类,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句子。现汉:主语+是+宾语秦汉之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1)主语后面加语气词“者”表提顿(王力本)(2)代词“者”复指(郭锡良本),引出谓语。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在上文出现,下文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对话里。hh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蠹)1、“是”作主语,复指前文,较常见。古汉语判断句所判断的不限于人或物,有时是一件事,这件事前面叙述过了,可用“是”字复指,使意义更明确。用于复指的指示代词常常省略,仍是判断句。表复指意义的“是”,由于经常处于判断词的语法位置上,受句法结构的影响,逐渐取得了新的意义,发展成为判断动词“是”。从指示代词到判断动词,“是”经历了秦汉的起源和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成为口语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魏晋以后,口语程度较高的作品作判断词的用例较多,以先秦作品为准则的仿古文言文仍少副词:乃、即、则、诚、皆、非“乃"字肯定意味强,往往带有辩白或申明的口气,相当于现汉语"便(是)、就(是)。hh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否定判断:在谓语前加否定副词“非”表示。“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非”的语法作用是作为否定副词用于否定谓语的,它不是否定性的系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谓语前的语气词“惟、维”(四)判断句的活用有些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但其主语与谓语之间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主语和谓语之间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而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较复杂的内容,属于判断句的活用。主要表现为用于表示解释词语、表达比喻、因果,以及较为复杂的逻辑关系等内容。1、解释词语或者表示类属、等同等关系。3、表示因果关系——常见4、表示内容较为复杂的逻辑关系.注意辨别判断句: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以"为"字句为例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hh“为”字是一个涵义非常广泛的动词,但不是判断词(系词),“为”字句是叙述句而不是判断句。对“为”的解释应该据文意而定。①是②做;造;治;处理;安排③表被动(五)“也”字句(一)煞句的“也”字这种似乎带有疑问语气的“也”字与“邪”(耶)不同,区别在于:(二)句中的“也”字hh2、用在主谓结构作主语之后,语气词,表示顿宕。3、“也”字用在时间副词或时间短语之后,语气词,表示顿宕。4、“也”字是用在复句中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之后,语气词,表示顿宕。二、叙述句,双宾语句,宾语前置句,行为数量表示法,被动句矣字,焉字(一)叙述句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叙述句结构古今一致。(二)双宾语句谓语动词带两个宾语,一个是指物的直接宾语,一个是指人的间接宾语。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1、“给予"义动词可带双宾语,如“赐”"与”“予”“遗”“贻”等。2、具有告知、教示义的动词,如“语”“告”“教”“示”等可以带双宾语。3、有些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带宾语,现汉中此类词汇则不带双宾语。4、“为”字动词双宾语句:hh及物动词“为”(wéi)处于一定的上下文中,涵义随着应用场合的不同,可以把它理解为“作、做、造、治、处理、安排”等。5、有些使动用法的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三)宾语前置1、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谁,孰、何、安、奚"等作动词或介词宾语时,需要前置。(1)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2)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这种宾语前置在上古汉语中比较严格,很少有例外。只有“何如”常说成“如何”,但这两种形式都已成为凝固形式,其意义“怎么样”和“怎么办”。“如何”也可以说成“若何”、“奈何”,中间还可插入代词、名词或其它词语。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不如疑问代词前置规则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例外。3、复指代词宾语前置。前置宾语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置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宾语,比一般动宾式语气强烈。宾语后面常用“是、实、之”等字复指,复指宾语也需前置。此类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无需把用于复指的“是”字或“之”字直译出来。常在前置宾语之前加上语气词"惟(唯)"字,构成“惟(唯)……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更加明显。hh如果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一般就只用"之"字复指。4、强调宾语前置。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即使没有以上的前置条件,即既不是疑问代词,也没有用代词“之”复指时也可以直接将宾语前置。一些介词的宾语也常常可以放到介词的前面。现汉:V+数词+动量词1、数词+动词表示行为数量,2、若要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动词性成分+代词“者”+数词谓语。主语都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主动者。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叙述句的主语也可以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被动句。古今被动句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有结构标志,即某些被动句与主动句在形式上有区别;一类没有结构标志,即二者在形式上没有区别。没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只能通过上下文意去了解主语的被动性质,可称之为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或称意念被动句hh这些都不是上古汉语真正表示被动的句法。先秦时代,真正的被动句所占的比重很小。当说话人有必要运用被动句时,一般在动词后面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2、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式—于、为、见、被(1)“于”字句——先秦常用的被动句式。结构:谓语中心语Vt.+介词“于”+主动者“于”有时作“乎”“于“字本身不能表示被动,而是动词表示了被动的意义,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以后,被动的意义更加明显。"于"字被动句的词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现汉:主语+被+宾语+动词+其它②“为”+动词(无主动者)这种结构形式在秦汉以后的古书中最为常见,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之书面语。(3)“见”字句。见+谓语中心语有时需要引进“于”字,引入主动者,构成"见……于"式,因“见”不能引进主动者。“被”字本来是动词,遭受、蒙受义。“被”字由动词义虚化为表被动。hh(六)语气词“矣”和“焉”1、“矣”字——动态语气词常用于表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并把这种变化发展作为新情况报导出来。(1)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的情况告诉别人。(2)动词前用表示时间的副词“已、既、尝”等,表示某一情况已经如此或曾经有某一情况,句尾用“矣”字,是说话人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3)某一情况还没有出现,但是预料它将会出现,用“矣”字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4)常用于偏正复句中,偏句表示假设,正句表示在这个条件下变化发展的结果。(5)在一些表示可能性的句子里,“矣”字仍然起着报导新情况的作用。注意:“可也”和“可矣”的分别:“可也”是简单的判断,“可矣”则包含“以前未可而现在可以”的意思。(6)形容词谓语句用“矣”字,描写、报导新情况。少形容词谓语句的倒装形式:谓语部分提前,后用“也”字煞句(也有不用“也”字的),可增加夸张的语气,但“矣”字本身并不表示夸张语气。(7)祈使句用"矣"字,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完成某种事情。“矣”字语法意义跟语气词“了”(或“啦”)相当;绝大多数的“矣”字都可以译成“了”。hh(8)“矣”字还可用于疑问句“矣”字仍保持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由于句子里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所以“矣”字似乎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2、"焉"字——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兼词)作为指示代词,常指代某一范围或方面;作为语气词,常用于叙述句的句尾来表示停顿,后面不再加别的语气词。(1)"焉"字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2)“焉”字前若是形容词,则指代比较的对象。(3)“焉”字虽是代词,但由于经常在句尾,逐渐取得了语气词的性质。和“于”字介宾短语同时出现时,代词性更淡,语气词性质更为突出。(4)"焉"有时也完全失去代词性,只是纯粹的语气词,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作用同“啊”(5)“焉”字用于疑问句,仍保持原来的语法意义,由于句中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的作用,“焉”字似乎也可帮助表示疑问语气。(6)还有些“焉”字在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7)“焉"又可写作“安”或“案”“焉”字有人解释为“于是、乃、则”,认为是连词。指示代词的“焉”字用于句尾有可能逐渐取得语气词的性质,当它用于句中从而逐渐取得某种关联词的性质也是可能的。hh“焉”字的这种用法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一般古书上并不常见。1、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2、否定动词:+…无;3、否定代词:莫(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汉代以前很少当“勿”字讲)。上古汉语中“不、毋、未、莫”否定句代词宾语要前置。“弗、勿、非、无”否定句不能运用代词宾语要前置式。因为“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字是否定整个谓语,"无"字本身就是动词。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能用宾语前置。对比:词汇意义相同,都表示一般的否定。语法意义有细微的区别:“弗”字后面的动词带宾语的,非常少见,"不"后面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弗”后面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hh词汇意义相同,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于“不要”或“别”。古书上“毋”字常常写作"无"字。“毋、勿”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勿”字可用于陈述句,不表示禁止,意义同“不”。“未”字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没有”凝固形式“未尝”表示“不曾”或"没有……过"。“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未尝”简单地否定过去。有时候,“未”字并非用来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它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同“不”。“否”字和作为应答的“然”对立,常用于单词句,等于“不”或“不是的”。"否"字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它表示否定的一面。“非”用于判断句,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hh可译成“不是”,但语法意义和“不是”完全不同。“非”在上古汉语里不是系词,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非”又用来否定行为或性质,表示对某一事实的否认,具有撇开的作用。有时候,“非”用于假设,等于“若非”或“若无”。古书上“非”字又写作“匪”。6、无"无"跟"有"相对,否定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与其构成动宾结构。“无”字在某些古书上又写作“无”。《周易》一律写作“无”,《庄子》大多数地方写作“无”。有的古书上又写作"毋"。“无”又可说成“无有”“无有”偶又作“不有”,或者用在否定词的后面表示双重否定;或者用在无主语的分句里。“不”和“无”语法上的区别:“不”adv.+形容词/动词/名词活用。“无”vt.+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活用为名词hh“无”字又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不同意,意义和“毋”字完全相同。7、“莫”“莫”字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可译为“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西(事情)”等。“莫”字前可以出现它所代替的名词,也可以不出现。上古汉语“莫"有时也作否定副词,相当于"不”。汉代以后,“莫”字常常用于祈使句,同“勿”。古汉语疑问句一般要有疑问词,有时候用疑问代词,有时候用疑问语气词,有时候二者都用。孰为夫子?(论语·微子)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也须前置“谁”,指人的疑问代词。“孰”字经常表示选择,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hh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孰为夫子?(论语·微子)“何”字也偶然可以表示选择。此句“何”意义同“孰”,但是“孰”字一般不用作直接宾语,故用“何”。古书常见“孰与”连用,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与此句“孰与”不同:“何”字是指物的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谁”“何”都可以用作定语,“孰”字不能,“谁”后一般用“之”字,“何”后不用。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和状语(更常见)(1)作宾语“安、恶、焉”是指处所的疑问代词,意为“哪里”。“恶”作宾语,只用于“恶在、恶乎”中,很少用在其它动词和介词前面。“途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荀子·性恶)hh“胡、奚、曷”相当于“何”,意为“什么”。(2)作状语作为状语,“安、恶、焉"一般表示反问,可以译成“哪里、怎么”。“胡、奚、曷”一般询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曷”字作状语,和“盍”字相通,表示“何不”。(二)疑问语气词1、乎,诸“乎”表示纯粹的疑问,可译成“吗”或“呢”。是非问句中,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回答的,常译成“吗”。先秦时代,含有疑问代词的特指问句,不用“乎”字,秦汉以后,特指问句用“乎”渐多。特指问句里的"乎"字要译成"呢"。疑问代词……乎?无疑而问,常译成“呢”否定词……乎?译为“吗”岂、宁……乎?译为“吗”其……乎——表示委婉语气吧无乃……乎——表示恐怕是吧得无……乎——表示该不会吧hh“乎”有时不表示疑问,而表示感叹。“诸”字是“之乎”的合音,用于句尾,表示疑问和反问。2、与(欤),邪(耶)“与”(欤)略等于“吗"或“呢”。(1)"与"不表示纯粹的疑问,指说话人对所猜想的事情不能深信不疑,要求听话人加以证实。是鲁孔丘之徒与?(同上)(2)疑问代词句/选择问句……与?此类疑问语气很强,表示纯粹的疑问。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邪”(耶)和“与”(欤)语法作用相同。先秦古书《论语》《孟子》只用“与”不用“邪”;《左传》仅用一个“邪"字;《老子》《庄子》用"邪"很多;《荀子》"邪"多于"与”。“邪”和“与”古音相近,不同之处大概源于方言。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老子)此非以贱为本邪?(老子)3、哉不表示纯粹的疑问(1)疑问代词或“岂”……哉?——表示反问,略等于“呢”或“吗”;(2)表示感叹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hh“乎哉”连用表示纯粹的疑问,“哉”起加强“乎”字疑问语气的作用。“乎哉”连用有时候表示反问。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慊”qiàn,恨。)“哉”字表示感叹时,略等于““哉”字和它前面的形容词也可以提到句首,构成倒装句,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必疑问句或疑问语气词的几种语法现象:1、几种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1)"不亦……乎"古代的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说法。(2)“何以……为”,语气词"为”意义虚化。介词"以"可省略,作“何……为”。“奚以……为”“恶用……为”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夫晋何厌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2、语气词的连用两个疑问语气词连用,如“乎哉”;疑问语气词与陈述语气词连用。词类活用、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名词——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词——作定语、谓语和状语·此类语法现象,古今相同。·古汉语里,有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词的临时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hh古汉语词类活用多见于实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作状语。少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同时拥有几种不同的词性,经常性地具有几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兼类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词类活用只是在一定的句子里,临时具有别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离开这个句子,这些功能和性质也就消失了。活用可以发展为兼类,兼类词,当其中某一类用法在历史中消亡,就变成了单类词,以今之词性看古之语法,多视为活用。现汉名词用如形容词:“很德国、很绅士、很男人、比垃圾还垃圾、有点二。“萌”(一)名词用如一般动词1.普通名词用如动词。2.方位名词用如动词,表示主语向某个方位行动。(1)依据整个句意;(2)注意该词在句中的地位;(3)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等。1.代词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皆肘之2.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晋灵公不君3.能愿动词(能、可、足、欲)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能水”、“欲刃”“可妻也”)。4.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结构,也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名词常活用为动词。5.“所”字之后和“者”字之前的名词活用为动词。(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hh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以使动用法出现时可带宾语了。及物动词用如使动的情况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带有宾语,在形式上和使动用法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使动的宾语不是动作的接受者,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使它具有这种动作。如一些及物动词用于使动时,中古以后改变读音,通常读去声,以与其它用法区别开。使动用法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如“惊姜氏——使姜氏惊”使动用法要比兼语式句法精炼,但不是说使动用法是由兼语式改造过来的。相反,上古汉语里兼语式很罕见。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如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3、名词的使动用法(较罕见)名词用如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三)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判断形容词使动和意动用法标准:(1)代词前的形容词一定用如使动或意动;如“贱之”;(2)肯定了宾语之后,宾语前面的形容词用如动词,“危士臣”“贤勇知”;hh(3)形容词前若有能愿动词“能、足、可”或代词“所”,则用作动词。如(4)同一个形容词在句中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常常是靠上下文来分辨。2、名词的意动用法。指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现代汉语里,时间、处所、方位名词可作状语,普通名词一般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作状语非常普遍。普通名词用作状语,可表示比喻、对待人的态度、处所或工具等等。1、表示比喻作状语的普通名词以它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去描绘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动方式或状态。“像……一样”“跟……似的”,具有浓厚的修辞意味。今存成语:狼吞虎咽、星罗棋布、土崩瓦解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指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当作用作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像对待……一3、表示处所或方位4、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名词作状语和作主语的位置相同,都在动词(谓语)前面。一般来说,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名词前还另有主语。如果不能确定是否有主语,或者是无主句,则要据上下文判断。hh·动词(谓语)前面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时间名词作状语同现代汉语(1)“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有“岁岁、月月、日日”的意思,表示行动的频率或经常。(2)“日”字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当“一天一天”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3)“日”字用在句首,表示"往日",用来追溯过去。·现代汉语“岁、月、日”的义项:岁:年;岁末,岁首,年龄;<书>年成。月:月球;月份;每月的;形状像月亮的。月饼,月琴日:太阳;白天;天数;特指某一天,生日。每天,一天天;如日记、日趋繁荣、日新月异(五)动词用作状语·作状语的动词只限于及物动词,较罕见。·动词作状语用“而”(或“以”)和动词谓语连接较常见。·动宾词组作状语,多数是表示行为的方式,有一些表示时间,有时加"而"字或"以"字,有时不加。hh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报孙会宗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动词(或动宾词组)用作状语,是修饰动词谓语的,有主有次。二、古代汉语代词疑问代词:谁、孰、何、安、恶、焉、胡、奚、曷人称代词:吾、我、予、余/女(汝)、尔、若、而、乃/其、之指示代词:是、此、斯、兹、彼、夫、然、尔、或、莫现代汉语代词分类表: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人或事物谁、什么、哪这(个)、那(个)各某哪儿、什么(地方)时间多会儿、几时、什么(时这会儿、那会儿、这(时候)、那(时候)几、多少式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卬、台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先秦不存在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台”、“卬”等。(1)“吾、我、予(余)”hhhh“吾”在先秦时多作主语和定语,一般不用作宾语,在否定句中可以作宾语。(2)“朕”、“台(与之切,怡、贻、饴、诒)”、“卬”(五刚切áng)也是第一人称代词。“朕”在秦以前是一般的人称代词,并非皇帝专用。※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而”偶尔可用作主语,但绝不用作宾语。3.“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厥、彼”本是指示代词,有时借用为第三人称代词。·先秦时期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hh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用作主语。(1)关于“其”“之”的用法,须注意:①其=名词+之上古汉语里,"其"字不能用作主语,许多用例"其"很像主语,其实,代替“名词+之”:②上古“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在这种情况下,或者重复前面的名词作主语,或者省略主语。③“之”和“其”有时可以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④有时,“其”不能解做“他的、她的、它的”只能解作“那、那样的”,这种“其”字是指示代词,不是人称代词。(3)“彼”,由指示代词“那,那个”演变为“第三人称代词”,可相当于"他”,作主语或宾语。4.古汉语的人称复数表示法。上古汉语中人称代词单复数相同,只能根据上下文意判断某一代词表示单数还是复数。你们——女;他们的——其;他们——之hh古汉语有时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或谦称、尊称后加上“侪、属、曹、等”等字表示多数,相当于“这些人”,但并不是表复数的形态变化,与“们”不同,意思也有差异。5.古汉语常用谦称代替第一人称,尊称代替第二人称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不是代词,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如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但从词义上说,它们又表示"我"或"你"。谦称有“寡人、臣、小人、妾、仆、愚”等;尊称有“子、君、公、先生、足下、王、大王”等。此外,古人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称人之字也是一种尊称。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用得少,有两个原因:(1)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而且“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2)谦称和尊称代替了人称代词。是、此、斯、兹;夫、彼;之、其;然、尔;焉、诸;或、莫。1、近指代词:“此、是、斯、兹”,相当于“这、这个、这里”。hh“是”作宾语有时可放在动词前。“是”还可以单独作判断句的谓语。如·"是"和"此"常可以互换。2、远指代词,主要有“彼”、“夫”,相当于“那,那个,那里”。·"彼"字指示性很强,带有人称代词的性质,等于“他”“他们”,但始终没有完全丧失它的指示性,不是正式的人称代词。“夫”指示性很轻,只用作主语和定语,对译时有时不必译出。位于句首的“夫”字后来虚化为语气词,古称“发语词”。·有时,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被用作宾语,"夫“字放在动词和宾语的中间,还是指示代词。既可以表示“这、这个”,也可以表示“那、那个”,经常作宾语,偶尔作定语,不作主语。hh(一)连词连词是在词、词组、分句、句、句群之间起连接作用,表示它们之间各种关系(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的词。它不独立作句中成分,也没有修饰作用。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同上)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荀子·劝学)(“是故”,本义“这个缘故”)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左传僖公三十年)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1、而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僖公三十年)(2)句+而+句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hh(1)条件分句+则+结果分句可译为“就”或"便"(2)"则"又常用于条件复句的紧缩句(3)有时候不用“则”字,但从句意可以看出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注意:不用“则”字的紧缩句不一定都是条件复句的紧缩,可能是因果关系。如(4)如果第二件事情的出现,不是第一件事情的施事者所预期到的,也可用“则”字。此类不能译作“就”或“便”,而是含有“原来已经”的口气。现代汉语没有和这种用法相当的连词。(5)“则”字用在对举的并列分句,表示对比。(6)“则”字前面的词语有时候也表示时间修饰。4、然而,然则,虽然是真正的连词。(1)然而(2)然则表示连贯关系,犹言“如此,那么”"如此,就……"(3)虽然——虽然如此hh年)(二)介词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以”“于”"为"“与”"之"“由、自、从、向、在、用、被”等也常见于现代汉语,故此略。与,介词——同,跟。“以”,V.意为“用”;以为,认为。(1)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可译成“用”或“拿”(2)引进原因,意义上略等于“因为”“以”字介宾词组+V.(4)介词宾语前置:宾语+以(5)“以”后承前省略宾语hh(6)表示凭借或引进原因的"以"字,它的宾语也可能承上省略。此时“以”仍表示“藉此”“因此”不过这种省略的情况比较少见。(7)“无以”,等于说“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有以”,等于说“有什么可以拿来……”。“于”字的用法:第一种,引进处所;第二种,引进比较的对象;第三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动句)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东拜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1)引进处所;“于"字略等于“在”"到”“从”"对于”“在……方面”等。①表示“在”:②表示“到”③表示“从”:④表示“向”或“对”⑤表示“对于”:⑥表示“在……方面”:上述引进处所的“于”字分为若干小类,是从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对比而言;至于古代汉语本身,并不需要这样分别。两“于”字意义不同,是受了前面动词的影响,“于”字本身的词义和词性都没有发生变化。古汉语“于”字,比现代汉语的“在”“到”等具有更纯粹的介词性。“在于”“至于”往往连用,后世成为复音词,“在”和“至”在古代汉语里是动词,不是介词,hh“于”字引进处所,古人的思想表达中常常有“今……于此”的说法,字面上是说此时此地,实际上是表示一种假设。●有时候只说“……于此(斯)”,也是表示假设。这种假设的情况,通常是作为比喻来说明某个问题的。●“于”字介宾词组,除表示“对于”必须放在动词前面外,其余有的偶尔也放在动词之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史记·项羽本纪)晋军()函陵,秦军()泛南。(左传僖公三十年)●引进处所的“于”字也可以用来引进时间。略等于现代的“比”,一般用于描写句。注意:古今比较句词序不同:有时候,不是比较程度,只是指出异同,也可以用同样的结构。《尚书》《诗经》一般用“于”;hh《论语》除引《尚书》而外,通例不用“于”,《孟子》大多数用“於”,这跟时代或作者编者的方言有关。也有一些古书是“于”“於”并用的,如《左传》。在这些书里,“于”“於”有大致的分工:如果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于”不用“於”;如果在被动句或描写句里,一般用“於”不用“于”。很少例外。②“乎”字也可以当“于”字用。但是,“乎”字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代替“于”字的。(1)被动句通常不用“乎”字(“东败于齐”不说“东败乎齐”);(2)"对于”义的“于”不用“乎”字(“始吾于人也"不说“始吾乎人也”)。有一种特殊情况却只用“乎”不用“于”:“恶乎”的意义是“于何”(词序不同),不能说成“恶于”。在上古时代,一般也不用“于何”。③“诸”字等于说“之于”,是“之”“于”二字的合音。后代有人把“诸于”二字连用,属谬误的仿古。(3)为介词"为"字读wèi,略等于现代的“给”“替”或“因为”。介词“为”字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4)之“之”,Pron.定语+之+中心语主语+之+谓语必对此类“之”,学术界有三种观点:hh1、介词“之”字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把定语介绍给名词,有的略等于现代汉语“的”。2、“之”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所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赖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独立存在。又有两种情况:第一,用在一个分句的主语谓语之间,表示语意未完,让听者或读者等待下文。上古汉语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经常用这种句法。既在主语谓语之间用"之"字,又说“之时”,较少见。第二,用在充当主语或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1)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充当主语:(2)主语+之+“于”字介宾词组,再作主语。(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充当宾语: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字的句法,其主语都是名词。hh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象声词、叹词3、数量少。总共只有五、六百个,常用的200多个。据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收集,总数为549个。可以计数,是封闭型词类(即有确切范有一定词汇意义,能独立作状语,与"实词"有共同之处;hh“虚”是指副词意义较虚,不能表示实物、实事、实情,同时又只能作次要成分状语,而不能作主、谓、宾,也不能作定语。副词在整个虚词中占的比例最大,约在半数以上。1、根据作状语和在句中的位置,能识别其词性为副词;2、根据句意能分辨修饰的角度:或程度或范围或时间……;3、具体理解语义,如是程度副词,程度如何。4、同现代汉语对应,如何对译。虚词的用法比较复杂,可分为几大类:1、程度副词2、范围副词3、时间副词4、表数副词5、情态副词6、语气副词7、否定副词8、谦敬副词9、应对副词(一)程度副词甚、良、至、极,绝、大、深、特、最、颇2.程度稍深:略、少、小、颇、差3.程度加深:益、愈、滋、更、加(二)范围副词1.总括:皆、尽、俱、凡、总、全、悉、都2.仅只:仅、但、徒、独、唯、只、直、特、第。“但”,古作限止义副词,相当于现代的"只”;“仅”,义兼正反,有言少,表“只、才、刚够”之意,这和现代汉语一致;也有言多,表"几乎、将近、多达"之意,现代汉语已没有这种用法。hh(三)时间副词时间:时段(过去、现在、将来);时点(初始,终竟);偶暂恒常(偶然、权且、恒常);缓急(急促、缓慢);接续(紧接、持续)之分。1.过去:既、已、曾、尝、向、业、业已2.现在:今、方、正、会、适、属hh5.终竞:终、竞、卒、迄6.偶然:偶、或、时、间、间或、傥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觉(傥)见(现)7.权且:姑、聊、且、权、暂、姑且8.恒常:恒、常、素、雅、时、宿、向9.急促:忽、突、遽、骤、猝、急、暴、立10.缓慢:渐、浸、稍(稍:古代多表“逐渐”;后来也表“稍微”)11.紧接:即、遂、乃、辄、旋、还、既而。12.持续:仍、犹、尚数有频数、重复、约数之分1.频数:数、亟、频、仍、累、比、屡hh(五)情态副词情态有确定、估计、状态之分(六)语气副词1.反诘:岂(其)、宁、独、讵、庸、岂其hh(七)否定副词否定有叙述性否定、禁止性否定之分:2.禁止性否定:勿、毋、无、莫、休(八)谦敬副词(九)应对副词有肯定应对和否定应对之分:2.否定:否(不)“许子必先织布而后衣乎?”有自指、逐指、互指、偏指之分hh依据在句中的位置,语气词可分为:句尾语气词、句首语气词和句中语气词。常见的句尾语气词“也、矣、乎、与、邪、哉”等,句尾语气词连用的,有“也乎、矣乎、耳哉、耳矣、乎哉、也已、也欤、矣夫、也乎、也与哉”等。位于句首或句中的虚词,同样能起到表示语气的作用。“夫”字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从指示代词“夫”(“这个”或“那个”)发展来的。现代汉语里没有适当的虚词可以和它对译。“且夫”“故夫”“今夫”略等于说“且”“故”"今”,但是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发议论。2、其用于句首或句中,多表示委婉语气。(1)用于陈述句或疑问句里,表示“大概”“恐怕”;(2)用于祈使句里,则简单地表示委婉语气,略等于“吧”或“啊”。hh3、惟(唯、维)(1)"惟"用于句首,也作发语词,往往用在记叙文的开始,引出年月日。(2)“唯”字用作句首语气词时,表示希望。(3)用于句首或句中帮助表示判断语气。4、其它句首句中语气词(三)古汉语中的词头、词尾现代语言学上的词头是指加在词根前面的构词成分,也叫前缀。如“老、阿”等。上古汉语时期,严格意义上的词头尚未形成。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1943)《中国语法通论》(1944)里把《诗经》中出现的词头叫“记号”。后来在《汉语史稿》(1957)和《古代汉语》(1962)中都称作“词头”。●词头、词尾指词中意义不实在、位置固定在前或在后的粘着语素。传统语言学中用“助词”或“语助词”称呼;近年来的汉语学者称“记号、前(后)附加成分、前(后)置成分,前(后)加成分、前(后)置词、接头(尾)辞、辅助成分、词头(尾)、前(后)缀、虚语素、不自由语素、粘着语素”等名称。目前以“词头、词尾”"前缀、后缀"称呼者居多。(1)有①常用于专有名词前面,为了构成复音结构,协调音节。如上古时代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②“有”也用于某些名词的前面。③“有”又用于某些形容词前面。④“有”的特殊用法可以嵌入数目字的中间,表示整数和零数的关系。但这种用法的“有”字不是词头。hh词头"其"一般用于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的前面。(3)言动词词头(4)于动词词头(5)薄动词词头(6)其它词头如“载”“诞”“式”“载”用在句首或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然”作为指示代词,表示“这样”、“那样”,放在形容词后面的时候,其指示性减轻,逐渐具备了词尾的性质。这些词尾加在形容词的后面,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还可以附加在其它词性的词之后,帮助构成形容词,如“飘飘然、跃然”等。hh 第六单元古代汉语音韵音韵,指古代汉语语音十九世纪以前的传统音韵学用汉字作为语音的代表符号,一个汉字代表一个声母或韵部,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字母”,代表韵母的叫韵部。韵部:不区别声调也不区别介音,只要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音韵类聚。隋唐时代汉语的四个调类也用“平、上、去、入”四个字作代表。二十世纪的现代音韵学增加了国际音标作为语音代表符号。一、古今语音的异同(一)韵母系统发生变化:叠韵联绵词今不叠韵,如“仓庚、荣莒”等,说明古今韵母的变化。古代诗歌韵文今不押韵。朱熹认为采叶此礼反,即妻字的上声友叶羽已反,即读作“以”韵脚读音的改变促使叶音说产生: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叶音”和“协句”一样,都是强改字音,以就今读,并非真正探明了《诗经》的本音。朱熹都注叶音。叶音说任意改读,无客观标准,掩盖语音发展的真相,造成汉字读音的混乱,为不懂古韵的发展变化所致。1、要有一些音韵学知识,了解古今语音的不同;2、按照普通话的读音朗诵古诗文,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用古音念古代的诗歌韵文;hh(二)声母系统的变化今双声字先秦不双声,如“威(零声母)望(m)”。古代声母用汉字代表,称为“字母”,上古也称“声纽"或“纽”1、唐宋之间(中古)的声母系统:(1)唐末和尚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2)宋人三十六字母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2、上古三十二个声母(见P544)(三)声调系统的变化1、平分阴阳:(清平变阴平、浊平变阳平)如:弟(定母)、士(床母)、市(禅母)、静(从母)二、上古音简说——汉语古音的分期原始汉语(史前时代)——远古汉语(商代)——上古汉语(西周至汉末)——中古汉语(魏晋至唐五代)——近代汉语(两宋至清)(一)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1、上古音:公元3世纪以前(先秦、两汉)——《诗经》音为代表春秋以前的韵母从《诗经》押韵字、《楚辞》和诸子的韵语归纳出30个韵部(韵母的代表字)。从谐声字和假借字可分析声母的大概情形,plkltl两汉时期的语音材料有诗歌、汉赋的押韵、通假字、经师注音、梵汉对音的佛教著作等,此时复辅2、中古音:公元4世纪至公元12世纪(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中古音《切韵》hhh古音研究的重要途径——反切系联法反切原理的前提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利用反切上下字的同用、互用、递用,可归纳一(1)同用(2)互用(3)递用3、近古音:公元13世纪至19世纪(元明清)——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为代表,归纳元代北曲中古平声不分阴阳,近古平分阴阳,明代入派三(四)声。4、现代音:公元20世纪(“五四”以来)——现代音"普通话"北京音系为代表。(二)上古汉语三十韵部的创立必至。”不免乖剌而不合。”顾炎武(1613年一1682年)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其中有4部成为定论,即歌部、阳部、耕部、蒸部。其余几部也都初具规模,后来各家古韵分部,hh幽沃(药)旁对转柔——弱h月真旁对转h(1)元音相同,但韵尾发音部位不同阳元通转强——健(2)不同元音,但韵尾同属塞音或同属鼻音者,也算通转。此类比较罕见。的合韵(通押)即是此种情况。“洪音”和“细音”中古“二呼”音近代“四呼”洪细洪细(四)上古三十二声母(又叫“纽”或“声纽”)宋人三十六字母,是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字母系统。(见补充材料)上古声母分合为三十二个(王力)章(照三)昌(穿三)船(床三)书(审三)禅h帮(非)庄(照二)影滂(敷)初(穿二)晓并(奉)从崇(床二)匣(喻三)h明(微)山(审二)h(五)上古声母研究的五个重要观点:h来日5、喻三归匣喻四归定通假字:《孟子》:入则无法家拂(弼)士。《荀子·非十二子》:“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本字应为“勃”)平世之俗起焉。”谐声字:招超召诏→刀苕迢笤髫兆→桃逃跳挑眺窕卓桌绰→掉悼竹(知zh)→笃(端d)3、照二(庄组)归齿音精清从心)—齿头音照三(章组)归舌音端透定泥。—舌头音——黄侃正齿音“照穿床审禅”二等字(庄初崇山)归齿头音“精清从心邪”;三等字(章昌船书)归舌头(1)照二(庄组)归齿音精清从心)归齿头例:衰(审sh)——蓑(心s)崇(床ch)——宗(精z)淙琮hh(2)照三(章组)归舌音端透定泥。者——都睹詹——担(担)胆(胆)始(审母)——台(透母)说——脱“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别之,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娘归泥例:女(娘母)——如汝奴(泥n)异文:《韩非子》:自营(喻三)为私。《说文》:自环(匣h)为私。喻四归定例:由(喻四)——迪(定d)炎(喻四)——谈(定t)(六)利用声纽辨析同源字:2、准双声:两类舌音、两类齿音、舌音和齿音三种关系中发音方法相同者(即同类同直行,或舌齿同hh劲——强太——大走——趋负——背跳——跃夜——夕如果韵部相同、声母相差很远,或声母相同、韵部(1)判断上古音同音近的目的:探语源;明通假(2)上古音同音近的判断标准(声调和介音不论):声母——双声、准双声、旁纽、准旁纽(3)判定原则:①声母和韵母必须同时相同或相近(可参考唐作藩《上古音手册》)②利用谐声偏旁同声必同部。(4)可作为古音研究的材料:②谐声偏旁⑥经典异文⑧古书假借韵: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韵脚: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汉语韵例:诗歌中用韵的体例(格律),包括韵在句章篇中的位置,以及韵的转换、通韵的宽窄等。什hh(3)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第三句以下才是奇句不押韵。(4)交韵。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韵”(主要指先秦)的韵部。(一)双声叠韵(1)双声:参差、踟蹰、栗烈、翳发、缤纷、信僚、容与、憔悴、突梯、滑稽、犹豫、便嬖(2)叠韵:窈窕、虺険、窈纠、忧受、夭绍、颇颔、须臾、婵媛、觳觖(3)双声兼叠韵:辗转(1)双声:蟋蚌、蝦竦、伊威(2)叠韵:崔嵬、茉莒、仓庚、螨蛸、薜荔、铋基(1)双声:玄黄、说怿、洒埽、戦羁、饥懂、亲戚、妻妾、肯繁(2)叠韵:涕泗、经营、贪婪、刚强(二)古音通假:(1)本有其字的通假如:支,小击,有时写作“剥”(2)本无其字的通假(六书通假)第一人称代词没有本字,要表示语言中的这个词,就借用“我”(本义一种锯类工具),后来一hhhh“我”字本义的那个词造字。①为假借义造今字(后起的区别字)辟——避、辟、僻②为本义造字孰——熟衰——蓑③为引申义造字坐——座此几种情况均不能以本字、假借字称之,因其不是在同一历史平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