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当堂练习课堂小结第2课时“边角边”

八年级数学上(RJ)教学课件情境引入学习目标

1.探索并正确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重点)

2.会用“SAS”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及进行简单的应用.(重点)3.了解“SSA”不能作为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难点)

1.回顾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1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为

“边边边”或“SSS”).在△ABC和△DEF中∴△ABC≌△DEF(SSS)AB=DEBC=EFCA=FD2.符号语言表达:ABCDEF知识回顾当两个三角形满足六个条件中的3个时,有四种情况:三角×三边√两边一角?两角一边

除了SSS外,还有其他情况吗?思考讲授新课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角边”定理)一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一个角,那么这两条边与这一个角的位置上有几种可能性呢?ABCABC“两边及夹角”“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它们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尺规作图画出一个△A′B′C′,使A′B′=AB,A′C′=AC,∠A′=∠A

(即使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ABC探究活动1:SAS能否判定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动手试一试ABCA′

DEB′

C′

作法:(1)画∠DA'E=∠A;(2)在射线A'D上截取A'B'=AB,在射线A'E上截取A'C'=AC;(3)连接B'C'.?思考:

△A′B′C′与

△ABC

全等吗?如何验证?②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满足哪三个条件?在△ABC

和△DEF中,∴

△ABC

≌△DEF(SAS).

文字语言: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边角边”或“SAS”).知识要点

“边角边”判定方法几何语言:AB=DE,∠A=∠D,AC=AF

,ABCDEF必须是两边“夹角”例1:如果AB=CB

,∠ABD=∠CBD,那么

△ABD

和△CBD

全等吗?分析:△ABD

≌△CBD.边:角:边:AB=CB(已知),∠ABD=∠CBD(已知),?ABCD(SAS)BD=BD(公共边).典例精析证明:在△ABD

和△CBD中,AB=CB(已知),∠ABD=∠CBD(已知),∴△ABD≌△CBD(SAS).BD=BD(公共边),变式1:已知:如图,AB=CB,∠1=∠2.求证:(1)AD=CD;

(2)DB平分∠ADC.ADBC1243在△ABD与△CBD中,证明:∴△ABD≌△CBD(SAS),AB=CB(已知),∠1=∠2(已知),BD=BD(公共边),∴AD=CD,∠3=∠4,∴DB平分∠ADC.ABCD变式2:已知:AD=CD,DB平分∠ADC,求证:∠A=∠C.12在△ABD与△CBD中,证明:∴△ABD≌△CBD(SAS),AD=CD(已知),∠1=∠2(已证),BD=BD(公共边),∴∠A=∠C.∵DB平分∠ADC,∴∠1=∠2.例2: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C·AEDB证明:在△ABC和△DEC

中,∴△ABC

≌△DEC(SAS),∴AB=D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C=DC(已知),∠ACB

=∠DCE

(对顶角相等),CB=EC(已知)

证明线段相等或者角相等时,常常通过证明它们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或对应角来解决.归纳已知:如图,AB=DB,CB=EB,∠1=∠2,求证:∠A=∠D.证明:∵∠1=∠2(已知),∴∠1+∠DBC=∠2+∠DBC(等式的性质),

即∠ABC=∠DBE.

在△ABC和△DBE中,

AB=DB(已知),∠ABC=∠DBE(已证),

CB=EB(已知),∴△ABC≌△DBE(SAS).∴∠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1A2CBDE针对训练想一想:

如图,把一长一短的两根木棍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摆出△ABC.固定住长木棍,转动短木棍,得到△ABD.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B

A

CD△ABC和△ABD满足AB=AB,AC=AD,∠B=∠B,但△ABC与△ABD不全等.探究活动2:SSA能否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画一画:画△ABC和△DEF,使∠B=∠E=30°,AB=DE=5cm,AC=DF=3cm.观察所得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ABMCDABCABD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结论例3

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C≌△DEF的是(

)典例精析A.AB=DE,∠B=∠E,BC=EFB.AB=DE,∠A=∠D,AC=DFC.BC=EF,∠B=∠E,AC=DFD.BC=EF,∠C=∠F,AC=DF解析:要判断能不能使△ABC≌△DEF,应看所给出的条件是不是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只有选项C的条件不符合,故选C.C方法总结:判断三角形全等时,注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解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的位置来考虑,只具备SSA时是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当堂练习1.在下列图中找出全等三角形进行连线.Ⅰر30º8cm9cmⅥر30º8cm8cmⅣⅣ8cm5cmⅡ30ºر8cm5cmⅤ30º8cmر5cmⅧ8cm5cmر30º8cm9cmⅦⅢر30º8cm8cmⅢ2.如图,AB=DB,BC=BE,欲证△ABE≌△DBC,则需要增加的条件是

()A.∠A=∠DB.∠E=∠CC.∠A=∠CD.∠ABD=∠EBC

D3.如图,点E、F在AC上,AD//BC,AD=CB,AE=CF.

求证:△AFD≌△CEB.

FABDCE证明:∵AD//BC,∴∠A=∠C,∵AE=CF,在△AFD和△CEB中,AD=CB∠A=∠CAF=CE

∴△AFD≌△CEB(SAS).∴AE+EF=CF+EF,

AF=CE.(已知),(已证),(已证),4.已知:如图,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D=CD.证明:∵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D=∠CAD,在△ABD和△ACD中,AB=AC∠BAD=∠CADAD=AD

∴△ABD≌△ACD(SAS).(已知),(已证),(已证),∴BD=CD.已知:如图,AB=AC,BD=CD,求证:∠BAD=∠CAD.变式1证明:∴∠BAD=∠CAD,在△ABD和△ACD中,∴△ABD≌△ACD(SSS).AB=ACBD=CDAD=AD

(已知),(公共边),(已知),已知:如图,AB=AC,BD=CD,E为AD上一点,求证:

BE=CE.变式2证明:∴∠BAD=∠CAD,在△ABD和△ACD中,AB=ACBD=CDAD=AD

(已知),(公共边),(已知),∴BE=CE.在△ABE和△ACE中,AB=AC∠BAD=∠CADAE=AE

(已知),(公共边),(已证),∴△ABD≌△ACD(SSS).∴△ABE≌△ACE(SAS).5.如图,已知CA=CB,AD=BD,M,N分别是CA,CB的中点,求证:DM=DN.在△ABD与△CBD中证明:CA=CB(已知)AD=BD(已知)CD=CD(公共边)∴△ACD≌△BCD(SSS)能力提升连接CD,如图所示;∴∠A=∠B又∵M,N分别是CA,CB的中点,∴AM=BN在△AMD与△BND中AM=BN(已证)∠A=∠B(已证)AD=BD(已知)∴△AMD≌△BND(SAS)∴DM=DN.课堂小结

边角边内容有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SAS”)应用为证明线段和角相等提供了新的证法注意1.已知两边,必须找“夹角”2.已知一角和这角的一夹边,必须找这角的另一夹边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当堂练习课堂小结第3课时

“角边角”、“角角边”

八年级数学上(RJ)教学课件情境引入学习目标1.探索并正确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SA”和“AAS”.2.会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SA”和“A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导入新课如图,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为三块,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吗?如果可以,带哪块去合适?你能说明其中理由吗?情境引入321讲授新课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边角”定理)一问题: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及一边,那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ABCABC图一图二“两角及夹边”“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它们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作图探究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

使A′B′=AB,∠A

′=∠A,∠B′=∠B

(即使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ACBACBA′B′C′ED作法:(1)画A'B'=AB;(2)在A'B'的同旁画∠DA'B'=∠A,∠EB'A'=∠B,A'D,B'E相交于点C'.想一想: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知识要点

“角边角”判定方法文字语言:有两角和它们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几何语言:∠A=∠A′(已知),AB=A′B′(已知),∠B=∠B′(已知),在△ABC和△A′B′C′中,∴△ABC≌△A′B′C′(ASA).ABCA′B′C′例1

已知:∠ABC=∠DCB,∠ACB=∠DBC,求证:△ABC≌△DCB.∠ABC=∠DCB(已知),

BC=CB(公共边),∠ACB=∠DBC(已知),证明:在△ABC和△DCB中,∴△ABC≌△DCB(ASA).典例精析BCAD

判定方法: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例2

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B=∠C,求证:AD=AE.ABCDE分析:证明△ACD≌△ABE,就可以得出AD=AE.证明:在△ACD和△ABE中,∠A=∠A(公共角),AC=AB(已知),∠C=∠B

(已知),∴△ACD≌△ABE(ASA),∴AD=AE.问题: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45°,且45°所对的边为3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60°45°用“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二合作探究60°45°思考:

这里的条件与1中的条件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你能将它转化为1中的条件吗?75°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归纳总结∠A=∠A′(已知),∠B=∠B′

(已知),AC=A′C′(已知),在△ABC和△A′B′C′中,∴△ABC≌△A′B′C′(AAS).ABCA′B′C′例3:在△ABC和△DEF中,∠A=∠D,∠B=∠E,BC=EF.求证:△ABC≌△DEF.∠B=∠E,

BC=EF,

∠C=∠F.证明:在△ABC中,∠A+∠B+∠C=180°.∴△ABC≌△DEF(ASA).∴∠C=180°-∠A-∠B.同理

∠F=180°-∠D-∠E.又∠A=∠D,∠B=∠E,∴∠C=∠F.在△ABC和△DEF中,例4

如图,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1)△BDA≌△AEC;证明:(1)∵BD⊥m,CE⊥m,∴∠ADB=∠CEA=90°,∴∠ABD+∠BAD=90°.∵AB⊥AC,∴∠BAD+∠CAE=90°,∠ABD=∠CAE.在△BDA和△AEC中,∠ADB=∠CEA=90°,

∠ABD=∠CAE,AB=AC,∴△BDA≌△AEC(AAS).(2)DE=BD+CE.∴BD=AE,AD=CE,∴DE=DA+AE=BD+CE.证明:∵△BDA≌△AEC,方法总结:利用全等三角形可以解决线段之间的关系,比如线段的相等关系、和差关系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进行线段之间的转化.1.△ABC和△DEF中,AB=DE,∠B=∠E,要使△ABC≌△DEF,则下列补充的条件中错误的是()A.AC=DFB.BC=EFC.∠A=∠DD.∠C=∠F2.在△ABC与△A′B′C′中,已知∠A=44°,∠B=67°,∠C′=69°,∠A′=44°,且AC=A′C′,那么这两个三角形()A.一定不全等B.一定全等C.不一定全等D.以上都不对当堂练习AB

3.如图,已知∠ACB=∠DBC,∠ABC=∠CDB,判别下面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不全等,因为BC虽然是公共边,但不是对应边.ABCDABCDEF4.如图∠ACB=∠DFE,BC=EF,那么应补充一个条件

,才能使△ABC≌△DEF

(写出一个即可).∠B=∠E或∠A=∠D或

AC=DF(ASA)(AAS)(SAS)AB=DE可以吗?×AB∥DE5.已知:如图,AB⊥BC,AD⊥DC,∠1=∠2,求证:AB=AD.ACDB12证明:∵

AB⊥BC,AD⊥DC,∴∠B=∠D=90°.

在△ABC和△ADC中,∠1=∠2(已知),∠B=∠D(已证),AC=AC(公共边),∴△ABC≌△ADC(AAS),∴AB=AD.学以致用:如图,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为三块,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吗?如果可以,带哪块去合适?你能说明其中理由吗?321答:带1去,因为有两角且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能力提升:已知:如图,△ABC

≌△A′B′C′,AD、A′D′

分别是△ABC

和△A′B′C′的高.试说明AD=A′D′

,并用一句话说出你的发现.ABCDA′B′C′D′解:因为△ABC

≌△A′B′C′,所以AB=A'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ABD=∠A'B'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因为AD⊥BC,A'D'⊥B'C',所以∠ADB=∠A'D'B'.在△ABD和△A'B'D'中,∠ADB=∠A'D'B'(已证),∠ABD=∠A'B'D'(已证),AB=AB(已证),所以△ABD≌△A'B'D'.所以AD=A'D'.ABCDA′B′C′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也相等.课堂小结

边角边角角边内容有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ASA”)应用为证明线段和角相等提供了新的证法注意注意“角角边”、“角边角”中两角与边的区别12.2三角全等形的判定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当堂练习课堂小结

第4课时

“斜边、直角边”

八年级数学上(RJ)

情境引入学习目标1.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难点)2.会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重点)SSSSASASAAAS旧知回顾:我们学过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导入新课如图,Rt△ABC中,∠C=90°,直角边是_____、_____,斜边是______.CBAACBCAB思考:前面学过的四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对直角三角形是否适用?ABCA′B′C′1.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2.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条直角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3.两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口答:动脑想一想如图,已知AC=DF,BC=EF,∠B=∠E,△ABC≌△DEF吗?我们知道,证明三角形全等不存在SSA定理.ABCDEF问题:如果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即∠B=∠E=90°,且AC=DF,BC=EF,现在能判定△ABC≌△DEF吗?ABCDEF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直角边”定理)一讲授新课任意画出一个Rt△ABC,使∠C=90°.再画一个Rt△A′B′C′,使∠C′=90°,B′C′=BC,A′B′=AB,把画好的Rt△A′B′C′剪下来,放到Rt△ABC上,它们能重合吗?ABC作图探究画图方法视频画图思路(1)先画∠MC′

N=90°ABCM

C′N画图思路(2)在射线C′M上截取B′C′=BCMC′ABCNB′MC′画图思路(3)以点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A′MC′ABCNB′A′画图思路(4)连接A′B′MC′ABCNB′A′思考:通过上面的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知识要点“斜边、直角边”判定方法文字语言: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几何语言:

ABCA′B′C′在Rt△ABC和Rt△A′B′C′

中,∴Rt△ABC

≌Rt△A′B′C′(HL).“SSA”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但是“边边”指的是斜边和一直角边,而“角”指的是直角.AB=A′B′,BC=B′C′,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不全等的画“×”,全等的注明理由:(1)一个锐角和这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2)一个锐角和这个角的邻边对应相等;()(3)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4)两直角边对应相等;()(5)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HL×SASAASAAS判一判典例精析

例1

如图,AC⊥BC,BD⊥AD,AC﹦BD,求证:BC﹦AD.证明:∵AC⊥BC,BD⊥AD,

∴∠C与∠D都是直角.

AB=BA,

AC=BD

.在Rt△ABC

和Rt△BAD中,∴Rt△ABC≌Rt△BAD(HL).∴BC﹦AD.ABDC应用“HL”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这是应用“HL”判定方法的书写格式.利用全等证明两条线段相等,这是常见的思路.

变式1:如图,∠ACB=∠ADB=90,要证明△ABC≌△BAD,还需一个什么条件?把这些条件都写出来,并在相应的括号内填写出判定它们全等的理由.(1)

()(2)

()(3)

()(4)

()ABDCAD=BC∠DAB=∠CBABD=AC∠DBA=∠CABHLHLAASAAS如图,AC、BD相交于点P,AC⊥BC,BD⊥AD,垂足分别为C、D,AD=BC.求证:AC=BD.变式2HLAC=BDRt△ABD≌Rt△BAC如图:AB⊥AD,CD⊥BC,AB=CD,判断AD和BC的位置关系.变式3HL∠ADB=∠CBDRt△ABD≌Rt△CDBAD∥BC例2

如图,已知AD,AF分别是两个钝角△ABC和△ABE的高,如果AD=AF,AC=AE.求证:BC=BE.证明:∵AD,AF分别是两个钝角△ABC和△ABE的高,且AD=AF,AC=AE,∴Rt△ADC≌Rt△AFE(HL).∴CD=EF.∵AD=AF,AB=AB,∴Rt△ABD≌Rt△ABF(HL).∴BD=BF.∴BD-CD=BF-EF.即BC=BE.方法总结:证明线段相等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解决,作为“HL”公理就是直角三角形独有的判定方法.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最多,使用时应该抓住“直角”这个隐含的已知条件.例3: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角∠B和∠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解:在Rt△ABC和Rt△DEF中,BC=EF,AC=DF.∴Rt△ABC≌Rt△DEF(HL).∴∠B=∠DE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DEF+∠F=90°,∴∠B+∠F=90°.DA当堂练习1.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有()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2.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CE⊥AB于点E,AD、CE交于点H,已知EH=EB=3,AE=4,则CH的长为()A.1B.2C.3D.44.如图,在△ABC中,已知BD⊥AC,CE⊥AB,BD=CE.求证:△EBC≌△DCB.ABCED证明:∵BD⊥AC,CE⊥AB,

∴∠BEC=∠BDC=90°.在Rt△EBC

和Rt△DCB

中,

CE=BD,

BC=CB

.∴Rt△EBC≌Rt△DCB(HL).3.如图,△ABC中,AB=AC,AD是高,则△ADB与△ADC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

(用简写法).全等HLAFCEDB5.如图,AB=CD,BF⊥AC,DE⊥AC,AE=CF.求证:BF=DE.证明:∵BF⊥AC,DE⊥AC,∴∠BFA=∠DEC=90°.∵AE=CF,∴AE+EF=CF+EF.即AF=CE.在Rt△ABF和Rt△CDE中,

AB=CD,

AF=CE.∴Rt△ABF≌Rt△CDE(HL).∴BF=DE.如图,AB=CD,BF⊥AC,DE⊥AC,AE=CF.求证:BD平分EF.AFCEDBG变式训练1

AB=CD,

AF=CE.Rt△ABF≌Rt△CDE(HL).BF=DERt△GBF≌Rt△GDE(AAS).∠BFG=∠DEG∠BGF=∠DGEFG=EGBD平分EF如图,AB=CD,BF⊥AC,DE⊥AC,AE=CF.想想:BD平分EF吗?变式训练2C

AB=CD,

AF=CE.Rt△ABF≌Rt△CDE(HL).BF=DERt△GBF≌Rt△GDE(AAS).∠BFG=∠DEG∠BGF=∠DGEFG=EGBD平分EF6.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ABC,∠C=90°,AC=10cm,BC=5cm,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上和过A点且垂直于AC的射线AQ上运动,问P点运动到AC上什么位置时△ABC才能和△APQ全等?【分析】本题要分情况讨论:(1)Rt△APQ≌Rt△CBA,此时AP=BC=5cm,可据此求出P点的位置.(2)Rt△QAP≌Rt△BCA,此时AP=AC,P、C重合.解:(1)当P运动到AP=BC时,∵∠C=∠QAP=90°.在Rt△ABC与Rt△QPA中,∵PQ=AB,AP=BC,∴Rt△ABC≌Rt△QPA(HL),∴AP=BC=5cm;能力拓展(2)当P运动到与C点重合时,AP=AC.在Rt△ABC与Rt△QPA中,∵PQ=AB,AP=AC,∴Rt△QAP≌Rt△BCA(HL),∴AP=AC=10cm,∴当AP=5cm或10cm时,△ABC才能和△APQ全等.【方法总结】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关键是找对应边和对应角,由于本题没有说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因此要分类讨论,以免漏解.课堂小结“斜边、直角边”内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前提条件在直角三角形中使用方法只须找除直角外的两个条件即可(两个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是一对对应边相等)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当堂练习课堂小结第1课时角平分线的性质

八年级数学上(RJ)

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验证等方式,探究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难点)2.能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重点)挑战第一关情境引入问题1:在纸上画一个角,你能得到这个角的平分

线吗?

导入新课用量角器度量,也可用折纸的方法.问题2:如果把前面的纸片换成木板、钢板等,还能用对折的方法得到木板、钢板的角平分线吗?提炼图形

问题3:如图,是一个角平分仪,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ABC(E)D其依据是SSS,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挑战第二关探索新知问题:如果没有此仪器,我们用数学作图工具,能实现该仪器的功能吗?ABO尺规作角平分线一做一做:请大家找到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并说明作图方法与仪器的关系.提示:(1)已知什么?求作什么?(2)把平分角的仪器放在角的两边,仪器的顶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且仪器的两边相等,怎样在作图中体现这个过程呢?(3)在平分角的仪器中,BC=DC,怎样在作图中体现这个过程呢?(4)你能说明为什么OC是∠AOB的平分线吗?ABMNCO已知:∠AOB.求作:∠AOB的平分线.仔细观察步骤

作角平分线是最基本的尺规作图,大家一定要掌握噢!作法:(1)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M,交OB于点N.(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

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的内部相交于点C.(3)画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已知:平角∠AOB.求作:平角∠AOB的角平分线.结论:作平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就是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方法.ABOC1.操作测量:取点P的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过点P作PD⊥OA,PE⊥OB,点D、E为垂足,测量PD、PE的长.将三次数据填入下表:2.观察测量结果,猜想线段PD与PE的大小关系,写出结:__________

PDPE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COBAPD=PEpDE实验:OC是∠AOB的平分线,点P是射线OC上的

任意一点猜想: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的性质二验证猜想已知:如图,∠AOC=∠BOC,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求证:PD=PE.PAOBCDE证明:∵PD⊥OA,PE⊥OB,∴∠PDO=∠PEO=90°.在△PDO和△PEO中,∠PDO=∠PEO,∠AOC=∠BOC,OP=OP,∴△PDO

≌△PEO(AAS).∴PD=PE.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证明一个几何命题时,可以按照类似的步骤进行,即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要证的结论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方法归纳

性质定理: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应用所具备的条件:(1)角的平分线;(2)点在该平分线上;(3)垂直距离.定理的作用:

证明线段相等.应用格式:∵OP

是∠AOB的平分线,∴PD=PE推理的理由有三个,必须写完全,不能少了任何一个.知识要点PD⊥OA,PE⊥OB,BADOPEC判一判:(1)∵如下左图,AD平分∠BAC(已知),∴

=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BDCD×BADC(2)∵

如上右图,DC⊥AC,DB⊥AB

(已知).

=

,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BDCD×BADC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EB=FC.ABCDEF证明:∵AD是∠BAC的角平分线,DE⊥AB,DF⊥AC,∴

DE=DF,∠DEB=∠DFC=90°.在Rt△BDE

和Rt△CDF中,DE=DF,BD=CD,∴Rt△BDE

≌Rt△CDF(HL).∴EB=FC.典例精析例2:如图,AM是∠BAC的平分线,点P在AM上,PD⊥AB,PE⊥AC,垂足分别是D、E,PD=4cm,则PE=______cm.BACPMDE4温馨提示:存在两条垂线段———直接应用典例精析ABCP变式:如

图,在Rt△ABC中,AC=BC,∠C=90°,AP平分∠BAC交BC于点P,若PC=4,AB=14.(1)则点P到AB的距离为_______.D4温馨提示:存在一条垂线段———构造应用ABCP变式:如图,在Rt△ABC中,AC=BC,∠C=900,AP平分∠BAC交BC于点P,若PC=4,AB=14.(2)求△APB的面积.D(3)求∆PDB的周长.·AB·PD=28.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PD=PC=4,=1.应用角平分线性质:存在角平分线涉及距离问题2.联系角平分线性质:面积周长条件知识与方法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所得到的等量关系进行转化求解当堂练习2.△ABC中,∠C=90°,AD平分∠CAB,且BC=8,BD=5,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ABCD3E1.如图,DE⊥AB,DF⊥BG,垂足分别是E,F,DE=DF,∠EDB=60°,则∠EBF=

度,BE=

.60BFEBDFACG3.用尺规作图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能说明∠AOC=∠BOC的依据是()A.SSSB.ASAC.AAS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ABMNCOA4.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S△ABC=7,DE=2,AB=4,则AC的长是()A.6B.5C.4D.3DBCEAD解析:过点D作DF⊥AC于F,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DE⊥AB,∴DF=DE=2,解得AC=3.F方法总结: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三角形的高,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线段的长度是常用的方法.EDCBA68105.在Rt△ABC中,BD平分∠ABC,DE⊥AB于E,则:(1)哪条线段与DE相等?为什么?(2)若AB=10,BC=8,AC=6,求BE,AE的长和△AED的周长.解:(1)DC=DE.理由如下: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2)在Rt△CDB和Rt△EDB中,DC=DE,DB=DB,∴Rt△CDB≌Rt△EDB(HL),∴BE=BC=8.∴AE=AB-BE=2.∴△AED的周长=AE+ED+DA=2+6=8.6.如图,已知AD∥BC,P是∠BAD与∠ABC的平分线的交点,PE⊥AB于E,且PE=3,求AD与BC之间的距离.解:过点P作MN⊥AD于点M,交BC于点N.∵AD∥BC,∴MN⊥BC,MN的长即为AD与BC之间的距离.∵AP平分∠BAD,PM⊥AD,PE⊥AB,∴PM=PE.同理,PN=PE.∴PM=PN=PE=3.∴MN=6.即AD与BC之间的距离为6.

7.如图所示,D是∠ACG的平分线上的一点.DE⊥AC,DF⊥CG,垂足分别为E,F.求证:CE=CF.证明:∵CD是∠ACG的平分线,DE⊥AC,DF⊥CG,∴DE=DF.在Rt△CDE和Rt△CDF中,∴Rt△CDE≌Rt△CDF(HL),∴CE=CF.课堂小结角平分线尺规作图属于基本作图,必须熟练掌握性质定理一个点:角平分线上的点;二距离:点到角两边的距离;两相等:两条垂线段相等辅助线添加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垂线段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当堂练习课堂小结第2课时角平分线的判定

八年级数学上(RJ)

学习目标1.理解角平分线判定定理.(难点)2.掌握角平分线判定定理内容的证明方法并应用其解题.(重点)3.学会判断一个点是否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导入新课复习回顾ODPP到OA的距离P到OB的距离角平分线上的点几何语言描述:∵

OC平分∠AOB,且PD⊥OA,PE⊥OB.∴

PD=PE.ACB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1.叙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不必再证全等E2.我们知道,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否在角的平分线上呢?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讲授新课角平分线的判定一PAOBCDE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问题:交换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中的已知和结论,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这个新结论正确吗?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OC平分∠AOB,且PD⊥OA,PE⊥OB∴PD=PE几何语言:猜想:思考:这个结论正确吗?已知:如图,PD⊥OA,PE⊥OB,垂足分别是D、E,PD=PE.求证:点P在∠AOB的角平分线上.证明:作射线OP,

∴点P在∠AOB

角的平分线上.在Rt△PDO和Rt△PEO

中,(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OP=OP(公共边),PD=PE(已知),BADOPE∵PD⊥OA,PE⊥OB.∴∠PDO=∠PEO=90°,∴Rt△PDO≌Rt△PEO(HL).∴∠AOP=∠BOP证明猜想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PAOBCDE应用所具备的条件:(1)位置关系:点在角的内部;(2)数量关系:该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的作用:判断点是否在角平分线上.应用格式:∵PD⊥OA,PE⊥OB,PD=PE.∴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知识总结典例精析

例1:如图,要在S区建一个贸易市场,使它到铁路和公路距离相等,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500米,这个集贸市场应建在何处(比例尺为1︰20000)?DCS解:作夹角的角平分线OC,截取OD=2.5cm,D即为所求.O方法点拨: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要求作的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一般需作这两边直线形成的角的平分线,再在这条角平分线上根据要求取点.活动1分别画出下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你发现了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二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活动2分别过交点作三角形三边的垂线,用刻度尺量一量,每组垂线段,你发现了什么?发现:过交点作三角形三边的垂线段相等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已知: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证明结论证明:过点P作PD,P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