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58初中物理学史问题
初中阶段,学过的力热电光磁知识体系中涉及的物理学史无数。知道历史上物理学家的国籍、发
现的规律对于深入学习意义重大。这些知识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担当不可或缺的养料。是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十分难得的素材。下面列出科学家及其主要贡献。
1.沈括:中国北宋时期科学家,论述了固体传声规律。
2.牛顿:英国物理学家,用三棱镜将白色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光,发现了光的色散,证明了白光由七
色光组成。发现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万
有引力定律。
3.墨翟:中国人,首先进行了小孔成象的研究。
4.爱因斯坦:提出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
5.布朗:1827年,布朗(苏格兰)发现布朗运动。
6.摄尔修斯:瑞典科学家,制定了摄氏温标。
7.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科学家,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误观点)
8.笛卡尔:法国科学家,提出了物体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它就不会改变运动方向.
9.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10.胡克:提出了胡克定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11.帕斯卡:裂桶实验;帕斯卡定律;压强单位用帕斯卡命名。
1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3.托里拆利:1643年,依据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相平衡的原理,首先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
14.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
15.库仑:法国物理学家,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建立静电学中的库仑定律,电量单位用库仑
的名字命名。
伏特:意大利物理学家,发明电压表,电压单位用伏特命名。
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发现欧姆定律,后人把电阻的单位用欧姆命名。
瓦特:英国物理学家,发明蒸汽机;电功率单位用瓦特命名。
焦耳:英国物理学家,发现焦耳定律(电流的热效应);是能量守恒定律发现者之一,功和能量的单
位用焦耳命名。
20.沈括:北宋物理学家,首次发现指南针和地磁偏角及凹面镜的焦点。
21.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
电流方向有关),是第一个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
22.安培:法国物理学家,发现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极性跟电流方向的
关系;电流单位用安培命名。
23.法拉第:英国物理学家,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4.赫兹:德国物理学家,证实电磁波的存在,为了纪念他发现电磁波,将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
25.汤姆孙:英国物理学家,1897年,发现电子,并提出原子“枣糕”模型。
26.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发现质子,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
【例题1】(2021河南)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常微偏
东,不全南也”。人们把指南针指南的磁极叫极,地磁场的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答案解析】(1)南(2)北
【试题解答】(1)人们把指南针指南的磁极叫南极。
(2)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对点练习】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他博阅群书,后来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
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其中我们在初中学过的求解的原理,就是他发现的。
【答案解析】浮力阿基米德。
【试题解答】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
文学家。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在
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J'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
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后来阿基米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
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其原因在于他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了杠杆原理,又用几何演泽方法推出许多杠
杆命题,给出严格的证明。其中就有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例题2](原创)我们学过许多物理量的单位是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以表示科学家对科学发展所
做贡献的纪念。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用下列哪个科学家名字来命名的()
A.焦耳B.阿基米德C.牛顿D.高斯
【答案解析】A
【试题解答】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这
个规律叫焦耳定律,这里热量的国际单位为焦耳,所以A符合题意。
【对点练习】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压强的单位的是()
A.瓦特B.帕斯卡C.阿基米德D.焦耳
【答案解析】B
【试题解答】A.机械功率、电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
B.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
C.初中阶段没发现哪个物理量的单位用阿基米德做单位;
D.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
【例题3】(2021河南模拟)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A.牛顿B.欧姆C.安培D.奥斯特
【答案解析】D
【试题解答】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A、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力学、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不符合题意:
B、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不符合题意;
c、安培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不符合题意;
D、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
符合题意。
【对点练习】发现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进一步解释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联系的物理学家
是()
A.奥斯特B.法拉第C.欧姆D.安培
【答案解析】B
【试题解答】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联系的
科学家;故A错误。
B.法拉第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故B正确。
C.欧姆是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联系;故C错误。
D.安培是发现了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与线圈内电流方向之间的联系;故D错误。
【例题4】(2021安徽模拟)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巨人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为后人
留下了丰硕的知识园地、科学的探究方法及不朽的科学精神。下列关于物理学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提出了相对论学说
C.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答案解析】C
【试题解答】A.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种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
B.相对论包括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提出的。故B错误;
c.卢瑟福提出r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c正确;
D.奥斯特最早发现电生磁现象,法拉第最早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故D错误。
【对点练习】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
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B.物体只要受到了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改变
C.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是能够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来验证的
D.伽利略对理想斜面的研究采纳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
研究方法
【答案解析】D
【试题解答】A.伽利略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故A错误;
B.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改变,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故B错误;
C.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因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在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下,而现实生活中没有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推理得
到来的。故C错误;
D.伽利略对理想斜面的研究采纳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的方法,从而发展了人类
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故D正确。
一、挑选题
1.(原创题)爱迪生常想声音能使细针颤动,反过来针的颤动能否变成声音?在1877年12月6日,爱迪
生发明了留声机。他发明留声机的过程用到的物理科学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逆向思维法,C.模型法D.类比法
【答案解析】
【试题解答】爱迪生自强不息,方法得当,一生在专利局的发明就有1328项,平均15天就有一项发
明问世。他常想声音能使细针颤动,反过来针的颤动能否变成声音?正是采纳正确的逆向思维的方法,
在1877年12月6日,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1879年10月研制出电灯,另外蓄电池,电影等都是爱
迪生发明的。
2.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
上半叶,由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于结构模型与下列哪个图最相似()
【答案解析】D
【试题解答】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外围电子构成.
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总结概括出这重要规
律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托里拆利
【答案解析】C
【试题解答】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状态。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的基础上得到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
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此科学规律是牛顿得到的。
4.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杰出贡献,常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一些物理量单位。电流的单位是用
下列哪位物理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A.法拉第B.帕斯卡C.牛顿D.安培
【答案解析】D
【试题解答】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国际单位;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o
A.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从而致使发动机的诞生,法拉第不是电流的单位;故A错误:
B.帕斯卡是压强的国际单位;故B错误;
C.牛顿是力的国际单位;故C错误;
D.安培是电流的国际单位;故D正确。
5.《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
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A.“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B.“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
C.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
D.增大“重”时,应更换更小的“权”
【答案解析】C
【试题解答】杠杆平衡原理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重增大,则重和本的乘积就增大,
要让权和标乘积增大,权不变,标必须增大,也就是权向A移动。
6.(2021•黄石模拟)为了纪念其在能量转化中发现守恒思想的重大贡献,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功和能单
位的物理学家是()
A.牛顿B.焦耳C.安培D.欧姆
【答案解析】B
【试题解答】A.牛顿是力的单位;故A错误:
B.功和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故B正确;
C.安培是电流的国际单位;故C错误;
D.欧姆是电阻的国际单位;故D错误。
【点拨】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单位,不要将单位相互混淆.功和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
称焦,符号为J.
7.1648年,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
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该实验说明影响
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A.水的深度B.水的体积
C.水的质量D.水的密度
【答案解析】A.
【试题解答】掌握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根据实验情景结合影
响压强的因素进行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
帕斯卡做的实验知,虽然管很细,但高度很大,水的深度大,而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
强,所以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水的深度.
8.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就对导体中电流,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导体而言,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并于1827年在《动电电路的数
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Y・E(S表示导体中的电流;E表示导体两电压;
Y表示导体对电流的传导率,简称电导率)。关于这一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不同的导体,给它们两端加一样的电压,通过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导率成反比
B.对于不同的导体,加入通过的电流一样,电压与导体的电导率成正比
C.电导率反映的是导体对电流的导通作用
D.电导率的大小是由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决定的
【答案解析】C
【试题解答】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导体电阻
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由题知,导体中的电流S与导体两电压E成正比,即S=Y・E,丫表示电导率;
A.由S=Y・E可知,在电压一样时,通过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导率成正比,故A错误;
B.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电压与导体的电导率无关,故B错误;
C.由S=Y-E知,电压E一定时,通过的电流S与电导率Y成正比,所以电导率反映的是导体对电流
的导通功底,故C正确;
D.电导率是导体对电流的传导率,电导率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
体的电流无关,故D错误。
9.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有无数位里程碑式的巨人,以下四位物理学家在物理史上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
贡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欧姆牛顿
A.迄今为止名字未被用作物理量单位的物理学家一一法拉第
B.与其他三位物理学家国籍不同的物理学家一一焦耳
C.运用逆向思维法而得到了电磁学重大发现的物理学家一一欧姆
D.被誉为热学的奠基人,发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物理学家一一牛顿
【答案解析】A
【试题解答】功的单位是焦耳、电阻的单位是欧姆、力的单位是牛顿。初中阶段没发现那个物理
量的单位是法拉第。
10.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
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本+占上伟运动.G⑥七又拘依6注46
①一切勃体位JUT会网外力
不仝力的“它的
作用的N伐.£像力9逸£&8N外力”M.如柔,卜力价M.
M戊但出不之.
仪运靖队0技妙土状6.土ME.物体tM,上下表.4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
【答案解析】C
【试题解答】按照理论成立的先后顺序会议分析解答.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因的错误观点,后来伽利略提出加入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他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即力是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再后来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础上又总结出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情况,
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这三种观点形
成的先后顺序②③①.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1.(原创题)阿基米德是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家,他曾说过:“给我一个我就
能撬起整个地球。
【答案解析】物理学,支点。
【试题解答】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
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
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12.(原创题)牛顿是___国皇家学会会长,著名的物理学家。我们学过的物理量—的单位就是
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答案解析】英。力。
【试题解答】牛顿(IsaacNewton,(1643年1月4I1-1727年3月31!I)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
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他在1687年
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
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
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一样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
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
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13.(原创题)高斯是一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家、大地测量学家。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
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答案解析】德。天文学。
【试题解答】高斯(JohannCarlFriedrich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S),是德国著名数学
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
的数学家之,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他在(1809)中叙述的方法今天仍在使用,只要稍作修改就能适应的要求。高斯在小行星I■智神星」
方面也获得类似的成功。考虑到其他行星对智神星轨道的摄动,高斯改进了他的计算。这时他的声
名远播,荣誉滚滚而来。自那以后,行星、大行星(海王星)接二连三地被发现了。
14.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他的做法是,在一间黑暗的屋
子里,一面墙上开一个小孔,小孔对面的墙上就会出现外面景物的倒像.小华在学习了小孔成像的
原理后,利用如下装置来验证小孔成像的现象.已知一根点燃的蜡烛距小孔20cm,光屏在距小孔30cm
处,小华测量了蜡烛的火焰高度为2cm,则光屏上火焰所成像的高度为cm.若物距增大,像
距不变,则像的高度o
卜一像距一十物距、
【答案解析】3.减小。
【试题解答】u=20cmv=30cmh=2cmH=?
构造两个相似三角形,得到
u/v=h/H
20cm/3()cm=2cmZH
H=3cm
由于像距v,烛焰h不变,根据Hu=hv,物距增大,则像的高度H减小。
15.(2021河南郑州模拟)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无数科学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将发现的科学
原理或规律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例如牛顿发现了光的色散。请你仿照示例再写出
一个应用:发现了。
【答案解析】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试题解答】根据对科学家及其重要贡献的掌握进行解答。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欧姆通过实验发现欧姆定律;
焦耳通过实验得到焦耳定律等。
16.最先发现“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的科学家是;丹麦
物理学家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人。
【答案解析】焦耳;奥斯特。
【试题解答】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常的学
习中加强物理学史知识的识记,以便灵活应用.
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焦耳最先发现J'“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即
焦耳定律,故C正确;
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放在旁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丹麦物理学家奥
斯特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人。
17.(2021济南模拟)1876年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______和组成,在电话的
一端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
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答案解析】贝尔,话筒听筒,
【试题解答】1876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基本结构是主要由话筒和听筒组成。工作原理
是话筒把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
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18.如图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一一司南,它是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
上制成的.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柢”指的是司
南长柄。司南指南北是由于它受到的作用,司南长柄指的是一的北极,也就是地理上的
一极。
【答案解析】地磁场,地磁场,南
【试题解答】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即其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在
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其静止时勺柄指向南方,即指南针的南极用S表示,地理上的南极
是地磁场的北极.
19.(2021河南模拟)最先发现“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的科学家
是;丹麦物理学家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联系的人;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比较
准确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答案解析】焦耳:奥斯特:托里拆利。
【试题解答】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知识。英国杰出的物理学家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
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Q=FRt
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放在旁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是丹麦的物理学
家奥斯特发现的。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是伽利略的学生,他最早利用玻璃管和水银,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后来
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一著名的实验,叫做托里拆利实验。
20.(2021河南模拟)根据“电磁感应现象”人类发明了;利用电流的,制造了电饭锅;
实验室里常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答案解析】发电机热效应验电器
【试题解答】(1)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提示了电和磁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
的发明。(2)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发生电流的热效应时,电
能转化为内能,电饭锅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3)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工作时。
21.德国物理学家欧姆,从1825年开始研究电流与电源及导线长度的关系,并于1826年归纳出了今天所
称的欧姆定律,即: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跟导体的电阻成.伟大的
物理学家,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建立了经典力学著名的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
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
【答案解析】正比;反比.牛顿;爱因斯坦.
【试题解答】能记住欧姆定律,知道运动定律是牛顿的建立起来的。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立的。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的实验研究,得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大
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上和地下一切物体运动的普遍规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著名的
相对论是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答案为:正比;反比.牛顿;爱因斯坦.
22.2021年5月23日,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看我国在高速磁浮技
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磁浮列车“悬浮”是利用了电流的—效应;丹麦物理学家—是第一个发现
电与磁之间有联系的人。
【答案解析】磁效应:奥斯特。
【试题解答】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这是第一个发现了电和磁存在联系的实验。奥
斯特由于这个贡献而载入物理史册;磁悬浮列车也是一种高速列车,它的核心部分是电磁铁,电磁铁
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偶然发现,当导线中
通过电流时,它旁边的磁针发生偏转,这个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
与磁之间的联系。
23.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杰出物理学家提出
了相对论,冲击了经典的时空观;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
【答案解析】爱因斯坦;电子
【试题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物理学史和物质的组成及微粒。20世纪提出相对论理论的杰出物理学家是
爱因斯坦;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
子组成的;答案:爱因斯坦;电子。
24.初中阶段通过教材和其他渠道学过的物理定律有:牛顿第一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
定律和定律。
【答案解析】焦耳;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试题解答】根据物理学史和所学的物理知识可知,初中学过的物理定律有:牛顿第一定律、光的反
射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等。本题答案不唯一。
25.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从能量
转化的角度看,电热器的电热丝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能。
【答案解析】焦耳;内。
【试题解答】(1)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
系,得到了焦耳定律;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电热器的电热丝工作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
26.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强等于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已知水银
密度0=13.6Xl()3kg/m3,g=10N/kg,则10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Pa。
【答案解析】75013.6X103
【试题解答】(1)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为750mm,
因此,测得的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2)10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27.(2021•贵港模拟)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奠定
了经典物理学基础,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
【答案解析】牛顿;爱因斯坦.
【试题解答】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上和地下一切物体运动的
普遍规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
著名的相对论是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
故答案为:牛顿;爱因斯坦.
【点拨】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
应注意.
28.最早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装置是图甲所示“司南”,古文《论衡•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用
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则勺柄应为该磁体的.(选填“N”或"S”)极;某物理研
究所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司南”,图乙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应将磁石的
.(选填“A"、"B"、"C"或"D")处打磨成勺柄。
ZZ][
【答案解析】SC
【试题解答】人们规定磁体静止时指北的一端规定为磁体的N极,指南的一端规定为磁体的S极,
由题意知勺柄应为该磁体的S极;磁感线可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强弱,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由
磁体的N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磁体内部是由S极到N极,故将磁石的C处打磨成勺柄。
29.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丹麦物理学家首.先发现了电流周
围存在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李亮同学自制了一个用开关来控制电磁铁南北极的巧
妙装置,如图所示,当开关S接..(选填或"b")点时,电磁铁4端是N极。
b
【答案解析】奥斯特a
【试题解答】奥斯特把通电直导线放在水平方向静止的小磁针上,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受到磁力作
用,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从图可知,电磁铁的A端是N极,B端是S极,
用右手握住电磁铁,大拇指指向N极,则四指指向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则电流从电磁铁的A端流进,从B端流出,
由此可知,A端应接电源的正极,B端接电源的负极,
所以,当开关S接a点时电磁铁的A端是N极.
30.(2021•山西模拟)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将一根直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然后与另一
个房间的螺旋线圈组成闭合电路,如图所示,他把一根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再跑到另一个房间内
观察小磁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小磁针偏转.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了
上述试验,是为了探究;在实验中,科拉顿用到了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发现“电
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装置.
【答案解析】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奥斯特.
【试题解答】将一根直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然后与另一个房间的螺旋线圈组成闭合电路,
把一根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相当于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小磁针是否偏转,即是否产生感应
电流,故为了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1820年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故答案为: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奥斯特.
【点拨】本题考查了研究“磁生电”的过程和奥斯特实验,明确其原理和实验过程,能对实验的成败做
出正确的分析是解答的关键.同时也应从本题中学到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1)根据产生感应
电流的条件,可对实验的过程进行分析.
(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三、简答类题
31.亚里士多德为了说明抽水机原理,提出自然界厌恶真空的理论。他认为在自然界中,接触到真空
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会上升,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
(1)在下列几个现象中,能支持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A.回声的形成B.彩虹C.用吸管吸饮料
(2)在下列几个实验中,能推翻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A.托里拆利实验B.富兰克林风筝雷电实验C.马德堡半球实验
(3)请你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第2小题中你所挑选的实验可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答案解析】(1)C;(2)A;(3)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内上方有一段是真空,但是玻璃管中的水
银没有去填补,所以与亚里士多德观点不相符,所以可以推翻其观点。
【试题解答】首先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然后判断选项中的内容和什么
知识点相关,最后做出挑选。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他认为在自然界中,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
己填补,会上升。
A.回声的形成是声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声被障碍物反射回来,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B.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与亚里士多德的
观点相符。故选:C。
(2)A.托里拆利实验,当外界大气压是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76cm高的水银柱,玻璃管的长度是
1m,玻璃管内上方有一段真空,水银没有去填补,亚里士多德认为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
所以托里拆利实验能推翻亚里士多德理论。
B.富兰克林风筝雷电实验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相关。
C.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且证明大气压很大,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相关。故选:
Ao
(3)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的上空有一段是真空,但是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去填补,所以与亚
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相符,所以可以推翻其观点。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
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他将一个条形磁
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后修复中心合同范本
- 劳务代管合同范本
- 加盟托管经营合同范本
- 出租吊车服务合同范本
- 单位代建房合同范例
- 2013版建设合同范本
- 单位监控安装合同范本
- 个人雇佣出海作业合同范本
- 加工货款合同货款合同范本
- 个人山林承包合同范本
- 博览会展位装修及布展投标方案技术标
- 肝脓肿教学查房课件
- 物流营销(第四版) 课件 胡延华 第3、4章 物流目标客户选择、物流服务项目开发
- 拇外翻护理课件
- 六年级英语教学随笔5篇
- (完整版)洁净室工程师培训教材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图矢量动态PPT模板(图文)
-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三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法规培训PPT页
- 医疗器械可用性工程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