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方证_第1页
浅析《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方证_第2页
浅析《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方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方证

《温病条约》第317条规定,“与疾病谈判的人是服用的。”强调方证相应。方证即方药的适应证。《伤寒论》的六经八纲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反应,辨清表、理病位,辨清阴、阳、寒、热、虚、实病性,但对于临床的实际应用,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后还必须辨清属何方证。方证是《伤寒论》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也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关键就在于方证是否辨正确。小柴胡汤是《伤寒论》少阳病的主治方,临床应用广泛,该方不但治外感热病,而且对内伤杂病也常显效。只要其方证相应,不论外感、内伤诸病,均可运用本方治之。本文结合《伤寒论》中的有关条文,浅析《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方证,具体如下:首先要明白少阳病的含义,根据《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第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可知少阳病为阳热之邪充集于半表半里胸腹腔间的阳热之证。由于火性上炎,故胸中满而烦;热势循孔窍上迫,故出现口苦、咽干、目眩;两耳无所闻,目赤,头痛发热等症。由于病不在表,故脉不浮,不可发汗;病不在里,故脉不沉,不可吐下;病在表里之间,故脉弦细,治以和解。小柴胡汤的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煎服方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小柴胡汤方解:方中柴胡苦、平,《神农本草经》谓:“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可见柴胡是疏气行滞的解热药,有治疗胸胁苦满的功效,为方中的主药;佐以黄芩清热除烦;半夏、生姜化饮止呕;人参、大枣、炙甘草补中健胃,益气生津。可知小柴胡汤具有和解清热、健胃生津的作用。《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可以看出之所以发生小柴胡汤证,因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即是胃气失振,气血生成不足,腠理不密而开,邪气得入于半表半里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因而出现胸胁苦满等症,进入少阳病阶段。由于正邪相争,正进邪退,病近于表则恶寒,邪进正退,病近于里则发热,故往来寒热;分争时则寒热作,分争止则寒热停,故休作有时;邪热郁聚于胸胁,影响胃肠功能,故默默不欲饮食;胸胁之处上有心肺,旁有肝脾,下接胃肠,故谓脏腑相连,胸胁邪热影响胃肠,导致胃肠疼痛不适,胃气上逆而出现呕吐,故用小柴胡汤和解清热、健胃生津治疗,使半表半里热解病愈。本条阐述发生小柴胡汤证的机理是由于胃气不振,气血不足,邪热入半表半里,正邪分争引起。《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本条讲述外感热病于发病五六日传入半表半里而发生少阳病,由于邪热郁聚胸胁,导致胸胁附近脏腑功能紊乱,故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小柴胡汤的主要症状及其他或然次要症状。从本条可以看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是小柴胡汤的四大主要症状。《伤寒论》第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本条讲述患太阳病已经10多天,现出现脉浮细,并身体疲倦等气血不足的症状,已经没有发热恶寒,说明太阳病表证已经消失了,但如果又出现胸满胁痛等症状,说明血弱气尽,腠理开,邪热进入半表半里,发生少阳病,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从本条可以看出患太阳病后出现脉浮细而嗜卧,胸满胁痛等症状,可以使用小柴胡汤治疗。《伤寒论》第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本条讲患太阳伤寒四五日,出现身热恶风项强,说明表证未了;颈强,胁下满,为少阳证;手足温而渴者有里热;此为三阳并病,由于少阳病在半表半里,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少阳禁汗、吐、下法,只宜用和解之法,故用小柴胡汤和解清热治疗。这段强调有表证、里证,又见小柴胡汤证颈强,胁下满等,应该用小柴胡汤治疗。《伤寒论》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本条讲妇人月经期患太阳中风,如出现寒热往来,发作有时等柴胡证,同时月经中断不来,应该使用小柴胡汤治疗。本条同样强调寒热往来,发作有时等是识别小柴胡汤证的要点。《伤寒论》第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本条讲阳明病,虽然已经出现潮热,但大便溏,不干结,小便正常,说明里未成实,特别是还存在胸胁满不去等柴胡证,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本条强调只要存在小柴胡汤证,就可以使用小柴胡汤治疗。《伤寒论》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本条讲阳明病虽不大便,但舌苔不黄而白,说明里有热未成实,但更重要的是存在胁下硬满,呕吐等柴胡证,故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用小柴胡汤后,胸胁郁热得于疏解,则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伤寒论》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第96条说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是小柴胡汤的四大主要症状。本条讲述呕吐为柴胡剂的一个主要症状,同时具有发热,说明是热郁胸胁的少阳病,应该用小柴胡汤治疗。《伤寒论》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本条讲述无论是太阳伤寒或中风,只要患者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热郁胸胁的四大主症之一,即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而不必四大主症都要具备。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小柴胡汤具有和解清热、健胃生津的作用,是治疗热邪郁集半表半里胸胁部位的少阳病主方,适应症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浮细、嗜卧而胸满胁痛者;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妇人热入血室,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呕而发热者。总之,临床中要明白小柴胡汤的发病机制是热郁胸胁、胃气失振,根据患者出现热郁胸胁、胃气失振的症状反应,即可以广泛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热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