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_第1页
202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_第2页
202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_第3页
202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_第4页
202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目录1、全国卷I(节选自《后汉书·宋均传》)2、全国卷II(节选自《新五代史·安重荣》)3、北京卷4、上海卷5、天津卷(《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6、重庆卷7、湖北卷8、湖南卷(节选自陈奇猷《韩非子校注》)9、浙江卷宋·苏轼《王定国①诗集叙》10、福建卷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节选)11、江苏卷12、江西卷明·江盈科《催科》(选自《雪涛阁集》卷十四)13、四川卷(节选自《元史•贺仁杰传》)14、辽宁卷15、安徽卷明·许獬《古砚说》16、山东卷(节选自《晋书·王戎传》)17、广东卷18、宁夏卷(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1、全国卷I(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译文】宋均字叔庠,是南阳安众人。他任借父亲的官职而担任郎官,当时才十五岁,喜欢读经书,每次沐日休息便向博士学习,精通《诗》《礼》、善于辩论。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攻之先。”竞不肯施行。【译文】到二十多岁时,被调任辰阳长。这里的习俗是很少有人学习而相信巫术鬼神,宋均为他们建立学校,禁绝过分的祭祀,百姓都平静地接受了。后来,宋均升任为上蔡县令,当时官府下令,禁止百姓在丧葬过程过分的奢侈,宋均说:“送终的礼仪超过了礼制,这种过失是很轻的。如今有不知道礼仪的人民,还没有被教化,就仓促对超过礼制的行为进行处罚,这不是施行政策的当务之急。”终究也不肯实行。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夷,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译文】后来(他)调任九江太守,此郡中经常有猛虎横行。多次给百姓带来灾祸,官府常招募猎人设立机关陷阱捕虎,却仍有许多有受到伤害。宋均到任后,给他的下属送去公文说:“虎豹在山中,鼋鼍在水中,它们各有所依托。况且江淮地区有猛兽,如同北方有鸡猪。如今成为百姓的祸害,罪丽在于残酷的官吏,而劳动人力多次张网捕捉,不是担忧求济的根本。还是努力除去奸吏贪官,多想着推举忠诚善良之人,可以一一除去机关陷阱,活学削除减少赋税征收。”此后听说老虎结群向东渡过了长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译文】中元元年,出现了许多蝗虫,那些飞至九江境界的,便都向东西散去,因此宋均的或声受到远近之人的称赞。浚遒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日:“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于是遂绝。【译文】当时浚遒县有唐、后两座山,百姓共同祭祀它们,从巫师于是选取百姓中的少年少女(作为山公山婆来祭祀),年年换人,事过之后人们不敢与做过山公山婆的人家结亲,以前的郡守县令都不敢禁止。宋均就下文书说:“从今以后,为山娶妇的人都从巫师家娶,不要侵扰良民。”于是这种活动从此断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阙乞还者数千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杜尉。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政化大行。【译文】永平元年,宋均调任东海相,在位五年,因犯法被免官。然而东海的官吏百姓思念宋均的恩德教化,为他作颂歌,到朝廷请求让他回去的人有数千人。显宗因为他有才能,永平七年,征召授予他尚书令的官职。他每次与人辩驳,大多符合天子的心意。宋均曾经删略削减可疑的事,皇帝认为他有阴谋,大怒。众尚书很害怕,都叩头请罪。宋均回头严肃地说:“忠臣执行仁义,没有二心。如果因害怕威严而失去公正,宋均即使死,也不会改变心意。”皇帝称赞他不屈服,升任宋均为司隶校尉。几个月之后,他出任河内太守,其地的政治教化得到普遍施行。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固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戎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译文】宋均曾卧病在家,百姓中的老年人为他祈祷请求,早晚前来问候他的起居情况,他就是这样受到百姓的爱戴。宋均因为有病上书请求免去官职,皇帝派中黄门来慰问,于是留下他养病。司徒职位空缺,皇帝因为宋均的才干让他担任宰相,宋均感激涕零,但还是推辞了。宋均性情宽容和颜,不喜欢文书法律,常常认为苛刻的人,自身或许谦洁守法,但为人却狡猾刻薄,毒害百姓,造成灾害和人民流亡的原因就是由此而起。在他任沿书时,常常要叩头与皇帝争辩,只是因为当时皇帝性情严厉而急迫,所以就没敢陈说。皇帝后来听了他的话而追思哀伤他。在建初元年时,宋均在家中去世。(节选自《后汉书·宋均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失:过错。B.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募:招求。C.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祠:祭祀。D.帝菩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挠:阻碍。答案:D解析:挠的意思是屈服不是阻碍。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D项由上文诸尚书“皆叩头谢罪”,只有宋均“虽死,不易志”可知,“挠”不是“阻挠”的意思,而是“屈服”的意思。本题解题关键是因文释义,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准确解释词语。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的一组是①禁人丧葬不得侈长②诣阙乞还者数千人③百姓耆老为祷请④其为民爱若此⑤使中黄门慰问⑥后闻其言而追悲之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类题最快最准确的做法是用排除法。首选排除明显不属于要求或与题意无关的句子,然后把包含句子的选项排除,最后再比较剩下的选项。句①是府下令丧葬不能过于奢侈,和宋均的恩德感动民众无关,故可排除;句⑤是宋均生病后皇帝派中黄门来慰问,也不能体现他感动民众。据此,可排除ABD三项.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A.宋均早年任郎官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宽厚的风格。B.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屏除贪欲,撤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张不应当因此肆扰百姓。C.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又有治绩,固而深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求辞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D.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类题经常中从“曲解文义”、“时序颠倒”、“无中生有”、“是非因果”等方面设置错项,迷惑考生。因此做题时可从这几个方面来审视。D项“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一句明显是曲解了原文的意思。原文说的是苛察之人自身可能廉洁守法,但他会巧黠刻削,毒害百性。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为民害,咎在残夷,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译文:如今成为民豁,罪过在于残忍的役吏,而不辞劳苦地张网捕捉,不是顾怜的根本办法。(2)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译文:忠臣坚持道义,不应有二心。如果惧怕威势丧失公正,我即便是死,也不会改变志向。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在解题过程中,可采用如下步骤:①理解:读懂原文,重点理解虚词、实词、特殊句式。②处理:译文要合乎现代语言习惯,对原句进行语序调整、补足成分,删减不需译的字词等处理。③译词:按调整后的语序对译,或保留原词,或选择合适的词语替换,要注意固定译法的词组及结构。④修句:修改原文,使之通畅。2、全国卷I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旁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译文】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安重荣力大无比,擅长骑马射箭,担任振武巡边指挥使。安重荣虽是武夫,但通晓做官的事务,下面的人不能骗他。有一对夫妇控告他们的儿子不孝顺,安重荣拔出剑交给那位父亲,让他自己杀掉儿子,那位父亲哭着说:“不忍心啊!”他的母亲在一旁大骂,夺下他的剑追杀儿子。问她,才知道是继母,安重荣呵斥他的继母出去。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杀之。【译文】安重荣出身行伍,突然富贵,又见晋高祖从藩侯夺得国家,曾对人说:“天子难道有种吗?兵强马壮的人就能做天子!”虽然怀有二心,但没有表露出来。这时,晋高祖和契丹约定为父子,契丹很骄横,晋高祖对他们更加谨慎,安重荣愤愤不平,认为“委屈中原来尊奉夷狄,使已经穷困的百姓更加困乏,而满足契丹贪得无厌的欲望,这是晋国的万世耻辱”!多次拿这些话指责讥诮晋高祖。契丹使者往来经过镇州,安重荣张开两腿坐着谩骂他们,不给他们行礼,有时还捕杀他们。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译文】这时,吐浑白氏臣服归属契丹,受契丹残暴虐待,安重荣引诱他们入塞。契丹多次派使臣责问晋高祖,并索求被杀的使臣。晋高祖对使臣鞠躬低头,受到责备却更加恭谨,多说好话替自己开脱,而姑息安重荣不加责问。晋高祖天福六年夏天,契丹使臣拽剌经过镇州,安重荣威逼羞辱他,拽剌出言不逊,安重荣大怒,抓住拽剌。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晋高祖对此担忧,为此驾临邺都,回答安重荣说:“前代和契丹和亲,都是为天下考虑,如今我以天下向他们称臣,你以一个藩镇抗拒他们,大小不称,不要自取其辱!”安重荣认为晋君不能把他怎么样,于是决意反叛。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重荣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译文】安重荣虽拿契丹作借口,但暗中派人同幽州节度使刘晞相勾结。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想借机窥伺中原,因此没有对安重荣发怒。这年冬天,安从进在襄阳反叛,安重荣听说这件事,于是也举兵反叛。这年,镇州大旱,又闹蝗灾,安重荣招集饥民几万人,驱使他们去邺都,声称朝见天子。晋高祖派杜重威迎战,交战后,部将赵彦之和安重荣有矛盾,临阵卷旗投奔晋军。安重荣听说赵彦之向晋军投降,非常害怕,安重荣率吐浑几百名骑兵守牙城,杜重威派人抓获他,斩下他的头进献,晋高祖登楼接受他的左耳,下令将首级漆好送给契丹。(节选自《新五代史·安重荣》)注:藩镇:指总领一万的军府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C)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讼:控告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暴:突然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谨:严格D、姑息重荣不能诘。诘:追问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C项属一词多义,“谨”在此应为“谨慎、小心”,而非“严格”的意思。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安重容“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是:(B)A、天子宁有种邪B、兵强骊壮者为之尔重荣箕踞慢骂屈中国以尊夷狄C、重荣诱之入塞D、重荣怒,执拽剌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怀异志”指怀有贰心,“非诮高祖”是指讥讽高祖。A项中“重荣箕踞慢骂”是针对契丹使者的,不是指“非诮高祖”。C项中重诱之入塞“是解救吐浑部落脱离苦海,并非表明安重荣“怀异心”。D项中“重荣怒,执拽刺”是针对契丹使者的,对晋朝来说,与“怀异志”无关。可用排除法将其排除。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B)A、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杀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已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和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D、安重荣肖兵起事,借口朝见,聚集数万饥民前往邺地。高祖派遣部队阻击,在双方交战中重荣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级后将它送给契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概据原文“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一句可知,高祖并没有坚决反对安重荣的做法,而是姑息他,不予以追究。因此,该项中“高祖屈己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是错的。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译文: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2)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译文: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更妥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1)句中“为书”,是“写信”的意思。“遗”应读,“送给”的意思。“以……为言”是“把……作为重要言论”的意思。“可取”,是“可以攻取”的意思。(2)句中“利”,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这里是“认为……有利”的意思,“幸”,是“庆幸”的意思。“期”,是“期望”的意思。“数”是“疲惫、衰败”的意思。3、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译文】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够治理的,不去修治礼义,廉耻观念是不能够建立起来的。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进入正道。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不向往礼义,那么没有法律能够治理了。不懂得礼义,不能够推行法律。法律能够杀死不讲孝道之人,但是不能使人们达到孔子、曾子的高尚品行;法律能够刑断盗窃之人,但是不能使人象伯夷那样廉洁。孔子弟子中贤人七十,受教的学生三千人,都能做到入家讲孝,出家讲悌,言辞具有文彩,行为可以作表率,这是教育所达到的结果;信奉墨子学说的一百八十人,都可以使他们扑向烈火,脚踏利刃,至死不回头,这是教化而养成的。夫刻肌肤,鑱①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译文】刻划肌肤,刺烂皮肉,蒙受创伤,不惜流血,可以说是大的灾难了;但是越国人却把断发文身作为尊荣的标志。圣明的君主处在高位,明确好恶来指示给百姓,衡量诽誉来加以引导,亲近贤才而举用他们,鄙视奸佞而斥退他们,没有蒙受创伤、流血的痛苦,而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百姓谁能够不跟从他们呢?古者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③,礼义修而任贤德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未,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氏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元之而不靡。【译文】古时候法规设立而百姓不会触犯,放置刑律而不去使用,不是可以动用刑罚而不去使用。百官们都能干好自己份内的事,许多功业便可以建成了。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所达到的效果。英俊豪杰,各自凭着他们大小才能而处于自己的位置,得到发挥才能的适宜的处所。这样可以从根本流向末节,用重的来制服轻的;君主倡导而百姓应和,国君行动而臣下跟随;四海之内,一个意念归往一处;背离贪婪之心,而归向大道,这对于感化百姓,就象疾风摇动草木,没有不倒的。今使患教知,使不肖临③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失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豁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译文】现在使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使不肖的面对贤德的,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姓也不会跟从。小的不能制服大的,懦弱的不能命令强大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举用贤才而建立功劳;不肖的国君,举用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周文王举用太公望、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举用贤才而建立功劳。夫差重用太宰豁而失败,秦国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是举用和自己兴趣相同的人。

因此观察他们举用人才的情况,而治乱便可以看到了;考察他们的党羽,而贤能与不肖就能够论说清楚了。

(取材于《淮南子•泰族训》)

注释:

①镵(chán):刺、刻。②熙:光明、兴盛。③临:统管、治理。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弗能正也正:正确

B.死不还踵踵:脚后跟(还踵,指后退)....

C.上唱而民和唱:倡导....

D.察其党与察:仔细看....解析:A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正”在此处应为“按照法律办事”的意思。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不能说它正确与否,只能说它是否具有公正性,困此,该项理解为“正确”的意思,是错的。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被创流血,至难也B、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碧水东流至此回若风之摇草木

C、百工维时,庶绩咸熙D、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解析:C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把句子放在原文中去理解,并把握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A、C两项的第二句都选自课本,掌握课内文言知识,立足于课本很重要。A项前一个“至”为副词,“极、最”;后一个“至”为动词,“到”。B项前一个“之”为代词指代前面“刻肌肤,镵皮革,被创流血”;后一个“之”为助词,用于主谡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水译。C项两个“咸”均为副词,“都”。D项前一个“以”为目的连词,“来”;后一个“以”为介词,“凭、靠”。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非崇善废丑,(则)不向礼义

B.无法不可以为治也,(故)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C.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此)教之所成也

D.非可刑而不刑(之)也解析:B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没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解答时,应把各项句子放在原文中去理解,并注意句间关系。B项省略的词并不是“故”,因为前后两句之间的关系并不同因果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因此省略的应该是“而”。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

①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

②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③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④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

⑤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⑥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A.①③⑤B.①②⑤

C.②④⑥D.③④⑥解析:C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首先要看清并理解题干的要求,以要求作为分析判断的角度和标准,然后找到每一句话在原文的位置,结合上下文先理解意思,再与题干要求对照,作出符合与否的判断。最后运用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排除。①③两句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的思想,而并非直接。⑤句点教化百姓的效果,与题干要求“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要求不符。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小大之材各得其宜,才能一心同归,政通人和。昏庸的君主只会任用那些对自己唯命是从的人。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解析:D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此题要将每项表述与原文相关表述相比较,辨明真伪,抓住细微的差别,尤其要注意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歪曲事关、故意反说等错误。治国离不开刑法,但是原文最后一段也说了让没有才能的人统管贤能的人,即使加重处罚,百姓也不会服从,故本文重点在于重礼义,严刑峻法并不能真正治国,真正治国还须重礼义。“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属无中生有。

第二卷

1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5分)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求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答案: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求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做这类题目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言语段的中心,然后再注意以下几点:①按词性和词语组合顺序来断句。②注意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如“谓……曰……”“自谓……”等。③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曰”、“皆”等。4、上海卷(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译文】仲长统,字公理,是山阳高平人。年少时喜欢读书,广泛地阅读书籍,富于文辞。20多岁时,在青、徐、并、冀四州之间游学,跟他交往的人都觉得他很奇特。并州刺史高幹,是袁绍的外甥。他平素重视有名之人,招揽四方游士,士人常常投奔依附他。仲长统拜访高幹,高幹对他很友善,向他请教当时的事情。仲长统对高幹说:“您有雄伟的志向却没有雄才,爱好士却不会选择人,这是您应该注意的。”高幹自觉不错,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仲长统于是离去。不久,高幹以并州为根据地叛乱,最后失败了。并、冀二州的人士都因此认为仲长统很不一般。仲长统生性卓异不凡,敢于直言,不拘小节,缄默言谈无常,当时有人称他为狂生。每次州郡奉命征召,他都称病不去。常常认为凡是游说帝王的人,都是想要立身扬名罢了,然而名不常存,人生容易消亡,悠闲自得,可以自娱自乐,想卜居清静空旷之处,以满足自己的心志。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中的意思(4分)(1)统过幹()

(2)访以当时之事()(3)幹雅自多()

(4)不矜小节()答案:17、(4分)过:拜访。访:咨询。雅:一向。矜:注重。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该题中加点词均为多义词,多义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词义是确定的,只是随着语境的变化而表现出多义性,所以应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些词语的特定意义。之后,还要将该意义代文原文来推敲,确保万无一失。1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A.博涉书记

B.幹善待遇

C.访以当时之事

D.可以自娱答案:18、(2分)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项“书记”古代指书籍,而现在是一种职务或指担任该职务的人员。B项“待遇”在古代是两个词,“待”与“遇”同义,均指对待、款待;现在多指权利、社会地位或物质报酬、工资福利等。C项“当时”的古今意义相同,均指当今这个时候。D项“自娱”古义指使自己快乐,现在指自娱自乐。19.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想通的两项是(2分)()A.作《师说》以贻之B.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C.欲以立身扬名耳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答案:19、(2分)A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D两项中的“以”为介词,“把”的意思;B项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以是”指“因此”的意思;C项中的“以”为介词,“凭借”的意思。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2)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答案:20、(6分)(1)(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代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3分)(省略部分补全1分;倒装句式1分;“异”1分)(2)不久,高幹凭借并州(之力)反叛,最终落到了失败的结局。(3分)(“以”1分;“卒”1分;“至于”1分)21.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干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3分)答案:21、(3分)敢于直言;善于识人;不重名利。(答对一点给1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介绍了人物的相关事迹,要概括其个性特征,一定要对原文的相关信息进行仔细分析。仲长统对高干的一番大胆而深刻的言论,说明他敢于直言和善于识;原文后面说他对于州郡长官的召见,都称病不去,表明他不重名利。(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酌古论》序文武之道一也,后世始歧而为二。文士专铅椠①,武夫事剑楯,彼此相笑,求以相胜。天下无事则文士胜,有事则武夫胜,各有所长,时有所用,岂二者卒不可合耶?吾以谓文非铅椠也,必有处事之才;武非剑楯也,必有料敌之智。才智所在,一焉而已。凡后世所谓文武者,特其名也。【译文】文武之道是统一的,不过后来的人误解而分开了。文人只会写写画画,武士只会打打杀杀,互相耻笑,以求超过对方。如果天下太平,那么文人发挥的作用更大,如果社会动荡,那么武士发挥的作用更大,文人武士各有各的长处,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用处,难道二者最终不能合起来吗?我认为文人不是只会写写文章,一定有处理事务的才能,武士不是只会弄弄刀枪,一定有预料敌情的智慧。才能与智慧的存在,应该一致啊。后人认为的文人武士,只是从名称上说的!吾鄙人也,剑楯之事,非其所习,铅椠之业,又非所长,独好伯王大略,兵机利害,颇若有自得于心者,故能于前史间窃窥英雄之所未及,与夫既已反之,而前人未能别白者,乃从而论著之,使得失较然②,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大则兴王,小则临敌,皆可以酌乎此也。命之曰酌古论【译文】我是一个粗鄙的人,行军打仗,不是我所熟悉,写文章,又非我所专长,我独自喜欢研究王道谋略,对战争的有利或有害,很有独自的心得,所以能够从史书中窥视到英雄缺乏才智的地方,英雄具备才智,但前人未能分辨的事例,就从中评论或著述出来,使(历代治国用兵的)成败得失更明显,这既可以观赏,又可以学习,还可引以为戒,用在大的方面可以兴国,用在小的方面可以对敌,(无论是兴国还是对敌)都可以从中探究、参酌,学习借鉴。因此把它命名为酌古论。【注】①铅椠:指写文章②较然:明显22.第一段中与”文武之道一也”意思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1分)答案:(1分)才智所在,一焉而已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一句话意在强调文与武是合而为一的,那么后面所说的“才智所在,一焉而已”也是强调整两者的一致性。此题要求找出相呼应的句子,应该在原文中寻找。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B.天下安定之时,文士发挥的作用更大。C.后世的文士、武将只注重自己的名声。D.作者对于写文章和行军打仗都很擅长。答案:(3分)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文章说“文武之道一也”,又说“才智所在,一焉而已”,其侧重所在,是说在才智上是一致的,并不是说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所以A项不对。第一段中说“凡后世所谓文武者,特其名也”,其中“持其名也”是说只不过句义上是这样称谓的,这仅仅是其表面,是一个名分而已,其实是一样的,而不是谛听事世的文士、武将只注重自己的名声,所以C项不对。作者说自己“剑楯之事,非其所习,铅椠之业,又非所长”,显然是说他对于二者都不是很擅长,所以D项不对。24.“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运用了修辞手法,它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2分)答案:(2分)(运用排比的手法)强调了“酌古”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1分),增强了论证的气势(1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可以……可以……可以……”这个句了是一个排比句,那么排比句捕达效果是什么呢?第一,是内容上的效果,就是几个意义并列在一起,增强信息的输出量,使说理透彻,使抒情描写得细致。第二,是形式上的作用,整齐的句子放在一起,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气势。25.作者“酌古”所要研究的材料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__________(2)__________答案:(3分)(1)(史书中)所记载的英雄缺乏才智的事例

(2)英雄具备才智但前人未能分辨的事例(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原文第二段着重交代了作者“酌古”的原因,作者“能于前史间窃窥英雄之所未及,与夫既已反之”,“前人未能别白者,乃从而论著之”,这表现作者研究前世英雄缺乏才智的原因以及英雄具备才智但前人未能分辨出来的事例。26.作者写作《酌古论》的用意是什么?(3分)答案:(3分)是为了探究、参酌历代治国用兵的成败得失(2分),为后人提供借鉴(1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从原文第二段中“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大则兴王,小则临敌,皆可以酌乎此也”,可知作者写作《酌古论》的用意,即对于前人之治国用兵的成败兴亡,可以从中取法,可以以之为借鉴,大处可以治王事,小之可以御敌。再将以上要点进行提炼、整合,便可得出答案。5、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译文】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折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译文】听到传闻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传闻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五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五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性命。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注]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译文】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仔细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像夔这相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夔一个人足够了’,不是‘夔一只脚’。”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个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了水井好比得到了一个人的使唤,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读史书的人说:“晋国军队三头猪渡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与‘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译文】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辨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注]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正夔[注]一足,信乎信:相信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进:进用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节:关键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汲:打水解析:A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对于一词多义的文言实词的意义,要结合上下文来推断。“信”在文中不是作动词,理解为“相信”不对,而是作形容词,应解释为“真的、真实”。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闻而审,则为福矣三人行,则必有我师B.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C.有闻而传之者曰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解析:B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项两个“则”均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B项中两个“于”均为介词,表示引出动作的对象,但两者意义不同,前一个“于”解释为“从”;后一个“于”解释为“向”。C项两个“而”均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解释为“就、然后”。D项两个“之”均为代词,代指事物。1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①夫传言不可以不察。②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③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④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⑤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⑥缘物之情及人之情,此圣人之所以慎也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解析:B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文开篇提出作者的观点:传闻不可以不审察。接着通过列举寓言故事、历史事实、生活事例,进一步论证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仔细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道理进行检验。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遵循事物的规律和伯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②句讲述了审察与不审察传闻所造成的结果;④句在讲述了丁氏的事例后进一步说明不审察传闻,不如不听;⑤句讲述圣人慎重对待言辞。由此可知,④⑤两句不能直接体现出本文的主旨,故就排除含有④⑤两句的ACD三项。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通过齐桓公、楚庄王、吴王、智伯的故事,说明对别人的话要仔细分析,认真核查。B.第三段与夔、丁氏、子夏有关的文字,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误传。C.本文分别以生活事例、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深入浅出。D.文中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解析:D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原文中说“辞多类非而是,似非而是的”,因此,在文中“类是而非”、“类非而是”的是旨言辞,D项指“事例”,这是偷换概念而致误。6、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后两召讲《尚书》大义,称旨,命入京学。天顺八年,年十八,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译文】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住京城。四岁能写直径一尺的字,景帝召见考核他,非常喜欢,抱来放在膝上,赐给果品钱钞。后来两次奉召讲解《尚书》大义,符合皇帝心意,奉诏命进京学习。天顺八年,十八岁,成为进士,选为庶吉士,授官编修。积功晋升任侍讲学士,充任东宫讲官。弘治五年,旱灾求言。东阳条摘《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数千言,上之。帝称善。【译文】弘治五年,朝廷因旱灾征求意见。李东阳摘录《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计几千言,把他呈献给朝廷。皇帝称赞写得好。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奉命往祭。还,上疏言:【译文】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他奉命前往祭祀。回来后上书说: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天津一路,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挽舟者无完衣,荷锄者有菜色。盗贼纵横,青州尤甚。南来人言,江南、浙东流亡载道,户口消耗,军伍空虚,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东南财赋所出,一岁之饥已至于此;北地篒窳[注],素无积聚,今秋再歉,何以堪之。事变之生,恐不可测。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译文】臣奉命急行,恰好遇到大旱。天津一路,夏天的麦苗已枯,秋天的庄稼没有种,拉船的人没有完整的衣裳,扛锄头的面有饥色。盗贼遍地,青州更加厉害。南方来的人说,江南、浙东流亡的人满路都是,户口逐渐减少,军队空虚,仓库没有十天的积蓄,官员们欠缺几年的薪俸。东南地区是财赋出产的地方,一年的饥荒就达到了这个地步;北方地区贫弱,向来没有积蓄,今年秋天再次歉收,怎么经受得起!事变的发生,恐怕不能预料。臣如果不是经过那个地方,虽则久处官府,每天审理奏疏,尚且不能够掌握其详细情况,何况陛下高居深宫呢?臣访之道路,皆言冗食太众,国用无经,差役频烦,科派重叠。京城土木繁兴,供役军士财力交殚,每遇班操,宁死不赴。势家巨族,田连郡县,犹请乞不已。亲王之藩,供亿至二三十万。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国家建都于北,仰给东南,商贾惊散,大非细故。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闸河官吏莫不奔骇,鬻贩穷民所在骚然,此又臣所目击者。【译文】臣在道路上询问,人们都说吃闲饭的人太多,国家费用无常,差役频烦,赋税重叠。京城土木工程频繁兴建,供役军士财物与气力都竭尽了,每次遇到上京城操练,都宁死不去。权势之家豪门大族,田产跨郡接县,还在不停地请求赏赐。亲王的封国,供给达到二三十万。游手好闲之徒,托名皇亲仆从,常常在水陆要冲和都会之地大开店铺,搜刮商税。国家建都于北方,仰仗东南地区供给,商人惊散,大都不是很小的原因。更有织造内官,纵容群小打人,闸河官吏没有不惊骇奔逃的,商贩和穷困的老百姓到处骚动不安,这又是臣亲自看到的。夫闾阎之情,郡县不得而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得而知也;庙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于容隐,成于蒙蔽。容隐之端甚小,蒙蔽之祸甚深。臣在山东,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译文】敕群臣尽言无讳。然诏旨频降,章疏毕陈,而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累岁经时,俱见遏罢。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乞取从前内外条奏,详加采择,断在必行。【译文】民间的情况,郡县不能知道;郡县的情况,朝廷不能知道;朝廷的情况,深宫中的皇帝不能知道。开始于容易隐瞒,形成于蒙蔽。容忍隐瞒的祸患开始很小,被蒙蔽之后祸患就很深了。臣在山东,听说陛下因灾异多次出现,敕令群臣畅所欲言,不要隐讳。虽然诏令多次下发,奏章都陈述了,而事情关涉内廷、贵戚的,动不动就被牵制,长年累月,都被遏制罢除。臣实在担心,今天所说,又成为空文。请求选取从前朝廷内外的条奏,详细加以选择采纳,绝对有必要施行。帝嘉叹,悉付所司。【译文】皇帝赞赏叹息,都交给有关部门。是时,帝数召阁臣面议政事。东阳与首辅刘健等竭心献纳,时政阙失必尽言极谏。东阳工古文,阁中疏草多属之。疏出,天下传诵。(节选自《明史•李东阳传》)【译文】这时,皇帝几次召集阁臣当面商议政事。李东阳与首辅刘健等尽心进献忠言以供皇帝采纳,对于时政的阙失必定尽言极谏。李东阳精于古文,内阁中奏章多交托给他草拟。奏疏发出,天下传诵。[注]皆窳:ziyu,疏懒。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充:担任B.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遄:速疾

C.江南、浙东流亡载道载:负载D.始于容隐,成于蒙蔽容:包庇解析:C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C项中“载”的意思应为“充满”。“常见文言实词”即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言实词;“文中”是给出确定实词含义的具体语境;“理解”“含义”则说明高考既者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但又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照搬和死记,而是借助具体语境,考查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关键是把解释的意思带入原文,联系上下文看解释的意思是否恰当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荷锄者有菜色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B.国家建都于北徘徊于斗牛之间

C.伏闻陛下以灾异屡见,敕群臣尽言无讳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D.诚恐今日所言,又为虚文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解析:C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项两句中的“者”均是结构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B项两句中的“于”均是介词,用以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对象等,可译为“在……”。C项中前一个“以”是介词,可译为“因为”;后一个“以”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而”。D项两句中的“所”均为结构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民生维艰”和“吏治混乱”的一组是

A.夏麦已枯,秋禾未种户口消耗,军伍空虚C.冗食太重,国用无经更有织造内官,纵群小掊击

B.库无旬日之储,官缺累岁之俸差役频烦,科派重叠D.鬻贩穷民所在骚然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解析:D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题干的要求是什么,这是筛选信息的前提和目标;然后逐一分析所给例句,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再看分组情痀,确定答案。A项两句都写的是民生维艰。上句理解,下句“户口消耗”实指“民生维艰”带来的流亡载道。B项上句写的是国库亏空和官俸不力,这并不一定是民生维艰带来的。下句写的是“吏治混乱”。C项两句都写的是“吏治混乱”,不能纲举目张。D项上句写“民生维艰”,下句写“吏治混乱”。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李东阳幼时聪明颖悟,擅书法,深得皇上喜爱。十八岁中进士后进入仕途,不断得到升迁。

B.弘治十七年,李东阳给皇帝上疏,描述了奉命往祭途中所见所闻的严重灾情,令人触目惊心;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C.李东阳一路上听取了各种意见,认为产生灾异的根源在于势家巨族、亲王贵戚、内廷官员互相勾结,危害百姓。

D.为了革除蒙蔽之祸,李东阳请求皇上将以前的各种建议详细地加以整理并择善实施。解析:C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题多角度提问,要求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解答此题,需要仔细阅读全文,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肪络。然后,看题目所要求的作答范围是局部内容还是整体内容。如是前者,需要将选项跟原文有关内容进行对照,以避免错误;如是后者,则不要遗漏细节描述,更重要的是,要判定构成整体的细节之间的逻辑关联是否正确,而考查重点往往在此。本题C项中官员勾结、危害百姓只是灾异的一大原因,而非根源。除此之外,还有天灾等其它根由。1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日理章疏,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4分)

(2)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4分)答案:(1)我假如不是经过那些地方,那么,尽管久居官署,每天处理公文,尚且不能了解详情,何况陛下深居皇宫禁地呢?(2)游荡不务正业的人,假托皇亲国戚手下之人的名义,常常在关卡渡口都市大设店铺,并搜罗商税。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在翻译时,可采用下步骤进行:首先将古今汉语语义基本一致的地方抄下来,将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对译出来,然后将现代汉语无法对译或不需翻译的地方删去,以使将完全不懂的地方凸现出来。其次,将不懂的词语放到原文中去揣测,推断其意思。最后,统一整理答案,注意前后协调和语句通顺、流畅。7、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先祖事略王士祯山人名士祯,姓王氏,字于真,青州诸城人。【译文】我名叫士祯,姓王,字子真,青州诸城人。始祖讳责迁,济南新城著藉焉,称琅瑯公。后逊居新城之曹村,为某大姓佣作。一日大风晦暝,有一女子从空而堕,良久既雾,公于尘垒中得之。云即诸城县初氏女也。晨起取火,不觉至此。时公方螺居,女子年十八九。主人以为天作之合,遂令谐优俪焉。【译文】始祖名叫王责迁,济南新城藉人,世人称琅瑯公。后来避乱居住在新城的曹村,给某大姓人家做佣人。有一天刮起大风,天空昏暗,一女子从天而降,好一会儿风停了,天空明朗,始祖在尘土中看到她。她自称是诸城县初氏之女,早晨起来取火,不知不觉就来到这个地方。当时始祖正好孤身一人,女子十八九岁。主人认为是天赐良缘,就叫他们结为夫妻。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琅瑯公孟子,善人最少,姓醇谨,事父母诸兄皆得其欢心,尤好施予,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枝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诸饿者以次受糜,妨其笠于槐,累累如也。乡人呼之曰“王菩萨”,而称其家曰“大槐王氏善人”。【译文】二世祖名叫王伍,有善良的德行,人们称他叫“善人公”。琅瑯公有五个儿子,善人公最小,他生性淳朴谨慎,对待父母和几个兄长,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他尤其喜欢施舍,时常勤于治理家务,按人定量供给粮食,剩余的全部拿来救济乡里贫困缺粮的人。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繁叶茂,(善人公)时常在下面煮粥给饥饿的人吃,那些饥饿的人依次得到粥。(善人公)还在槐树下编织斗笠,常常像这样。乡里人称呼他叫“王菩萨”,而称呼他家叫“大槐王氏善人”。三世祖讳麟明,经官颖川王府教授,称颖川公。颖川为善人次子,生而警颖强记,于书无所不赌。十四补博士弟子员,每试辄冠其群。数困棘闱,随例应里选,官永平郡司训,劝学兴行,为多士式。最后迁教授颖川王府。既至,疾作,期年而卒。志传称公内廉行修。人伦醇备。事大父琅瑯公王孝,遇诸兄弟门以内。蒸蒸如也。【译文】三世祖名叫王麟明,官至颖川王府教授,世人称颖川公。颖川公是善人公的第二个儿子,生来机警聪明,记忆力强,对于书无所不读。十四岁补博士弟子员,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后来屡试不第,随着常例参加地方官推举选拔,官至永平郡司训,他勉励人们学习并努力实行,成为许多士人的榜样。最后升任颖川王府教授。到任后,疾病发作,一年后去世。志传上称他为公内廉行修。他长幼尊卑分得极细。对大伯父琅瑯公最孝顺,遇到哥哥兄弟们很尊敬,天天如此。高祖讳重光,字廷宣。颖川公卒,哀毁如礼,服阙除户都。当事以其能,晋秩佥事,守云中。【译文】高祖名叫王重光,字廷宣。颖川公去世后,他十分哀伤尽其礼节,补缺升任户部员外郎。因为他做事能干,进升为佥事,做云中郡守。强直奉法,军民赖之。寻晋参议,守上谷。条上谷机宜十二事,悉中要。以忤当事意,调贵阳。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公深入其阻。冲风瘴疠,勤事以死。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壬戍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两弟早夭,抚其遗孤,不殊己子。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遇事慷慨,不避艰险。及卒,无一语及家事。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焉。【译文】他强硬耿直,奉公守法,军队百姓都信赖他。不久升为参议,驻守上谷。呈奏上谷应该做的十二件事,完全符合法则。因为违背了上司的意图,调任贵阳。丁巳年,皇帝新建三大殿,要用大木料,在贵州一带采办。他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所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他深入险要的地方(调查勘采)。冒着寒风瘴疠,劳累过度而死去。皇上听说后,特地加以抚恤,赐祭文以厚葬。壬戍年的秋天,三殿落成,因为他先前有功,皇上下诏追赠太仆寺少卿。他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第二个儿子,刚换牙齿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后来奉养三个继母常氏、岳氏、卢氏,就像对亲生母亲一样。两个弟早亡,抚养他们的孩子,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住在乡里,小心谨慎,谦虚退让,是君子啊。遇到事情十分慷慨,不避艰险。到去世时,没有一句话说到家事。祠堂祭文,有皇帝“忠勤报国”的褒奖,所以称为忠勤公啊。

(选自《渔洋山人自撰年谱》,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久既霁,公于尘盆中得之霁:明朗B.数困棘闱,随例应里选数:屡次

C.劝学兴行,为多士式式:榜样

D.当事以其能,亚秩金事以:凭借

答案:D【解析】以:因为。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D项“以”字不能理解为“凭借”,在句中应理解为“因为”,该句思是,掌权人因为他贤能,破格提升他做佥事官。不管是理解文中实词,还是理解文言虚词,都要结合其所在的句子的语境来琢磨、推敲。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先祖“讲究孝道”和“乐善好施”的一组是()A、事父母诸兄皆得其欢心岁时勤力治家,人产计口给食B.遇诸兄弟门以内,蒸蒸如也余悉以赈乡里贫乏者C.

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

诸饿者以次受糜,纺其笠于槐,累累如也。

D.

颖川公卒,哀毁如礼

遇事慷慨,不避艰险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题干中的“孝道”指奉养父母的准则,“乐善好施”指爱做好事,喜欢施舍。A项前句体现二世祖“讲究孝道”,但后句说的是他勤奋节俭。B项前句表现三世地史弟的态度淳厚友好,是悌,不是孝;后句表现二祖“乐善好施”。C项前句表现高祖“讲究孝道”,后句表现二世祖“乐善好施”,符合题目要求。D项前句可体现,但后句体现他意气激昂,不怕艰难的个性。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琅瑯公的婚姻颇有传奇色彩,夫人初氏从天而降,主人认为是天赐良缘,于是令其结为夫妻。B.善人公生活简朴,乐善好施,人称“王菩萨”,在琅瑯公五个儿子中排行第五,故名王伍。C.颖川公聪敏好好学,博览群书,为官即赴颖川王府任教授,刚到任就患病,一年后去世。D.忠勤公忠孝双全,在上司面前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在家乡父老面前则温文尔雅,恭敬而有礼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的思餘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C项“为官即赴颖川王府教授”不对,文中说“经官颖川王府教授”,“经官”是“曾经做过官”;又说“最后迁教授颖川王府”,因此,颖川公开始为官时并非任颖川王府教授,该官职是他最后担任的。该题考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没有细致分析语义的细微差别,没有留意关键实词的意义,只是粗略地阅读,就不发现问题。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4分)

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繁叶茂,(善人公)时常在属下煮粥给饥民吃。

【解析】植:种。扶疏:大树的枝、干四处延伸的样子。糜:粥。作糜哺饿者于其下:介词结构后置,即“于其下作糜哺饿者”(2)公至,彞人争以所知异未走报公。(2分)

译文: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

【解析】以:把。走:跑。

(3)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面母沈安人亡。(4分)

译文: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解析】孝:孝顺父母。友:友爱兄弟。方:刚。龀:儿童换牙,一般指七八岁年龄。8、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也。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离世。【译文】贤明的君主治国之道,如同有若回答宓子贱的话一样。君主听别人进言,以他巧辩的言辞为最好,观察他的行为,以他行为旷远为贤德,所以群臣士人百姓讲起话来,就会言过其实,他们立身行事就会背离当时实际了。宓子贱治单父。有若见之曰:“子何臞①也?”宓子曰:“君不知贱不肖,使治单父,官事急,心忧之,故臞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今以单父之细也,治之而忧,治天下将奈何乎?故有术而御之,身坐于庙堂之上,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无术而御之,身虽瘁臞,犹未有益。”【译文】宓子贱治理单父。有若见到他说:“您怎么憔悴、消瘦了呢?”宓子贱说:“君主不知我不贤德,无才能,让我治理单父,官邸的政事紧急,心里忧虑它,所以憔悴、消瘦了。”有若说:“从前虞舜弹奏五弦琴,诵读《南风》的诗句,而天下安定,如今凭单父这么个小地方,治理它却如此忧虑,如果治理天下,那将怎么办?所以,能用策略手段来控制群臣,就是自己高坐在朝堂上,脸上有少女般红润的气色,对治理国家没有什么妨害;不讲方法去统治国家,自己即使憔悴消瘦,也还是没有益处。”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译文】楚王对田鸠说:“墨子是个声名显赫的学者。他的亲自实践还是不错的,他讲的话很多,但没有文采,为什么?”田鸠说:“过去秦国君主把女儿嫁给晋国公子,叫晋国公子为他女儿准备好装饰,让七十个衣着华丽的陪嫁侍妾跟随。到了晋国,晋国公子爱那些陪嫁的侍妾而不爱秦伯的女儿,这可以叫做善于嫁侍妾,却不能叫做善于嫁女儿。楚国有一个人到郑国去卖宝珠,他用木兰为珍珠制作一个木匣子,用桂椒之类的香料薰染这个木匣子,还用珠玉、玫瑰、翡翠来装饰它。郑国人买下他的木匣子,却退还了珍珠。这可以叫做善于卖木匣子,不能说善于卖珍珠。如今世人谈论治国的话,都说的是富文采而巧辩的言论,君主读到他们的文章却忘掉它的实际效用。墨子的言论,传承先王的治国之道,论述圣人的话来宣示告诫人。如果说些巧辩的话,那么就担心人们记住他的文辞而忘掉它的实用价值,用言辞害了它的实际效用。这样,就与楚国人卖珍珠,秦伯嫁女儿一样了,所以,他进言大多没有巧辩的话。”宋王与仇齐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如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②,射稽八板;擿③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译文】宋王与齐国有仇,(宋王)修筑练武场。歌手癸唱歌,行走的人停下来观看,筑墙的人听了他的歌,工作起来不知疲倦。宋王知道这件事,召见癸并赏赐他。癸回答说:“我的师傅射稽唱歌比我唱得好。”于是宋王召来射稽并让他唱歌,行走的人没有停下脚步,筑墙的人感到疲倦。宋王说:“行走的人不停下脚步,筑墙的人感到疲倦,射稽唱歌不如癸唱得好,什么原回呢?”癸回答说:“大王试着衡量我们唱歌的功效,癸唱歌时筑墙人只筑了四板,而射稽唱歌时筑墙人筑了八板;用尖锐的器物插入墙中来检验墙的坚实程度,癸唱歌时筑的墙可插入五寸,射稽唱歌时筑的墙只能插入二寸。”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译文】良药苦口,而明智的人勉励病人饮用它,因为知道它(良药)喝进去就能使自己的病治好。忠言轻轻擦过耳边,贤明的君主却听从它,知道它能使人勤勉而获得功效。(节选自陈奇猷《韩非子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57-671页。略有改动。)【注】①“臞”:同“癯”。②板:筑墙用的夹板,此处用作计量单位。③擿:掷,此处指用尖锐之物插入墙中以检测墙的坚实度。10小题(文言实词词义)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

治:害:妨害B.其身体则可

体:实践C.讴癸倡,行者止观

倡:倡导D.王试度其功

度:衡量[简要题析]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文言实词的知识,并应具备从同一实词的若干选项中挑选它在上下文语境中应取义项的能力。命题所涉实词,一般是使用频率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部分实词。考题不是仅仅限于散见于教材附录的常见文言实词表中所列实词。从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大致统计来看,所考实词表中与表外之比大约是3∶2。而在文言文阅读考查中,除直接命题显性考实词外,在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判断中,实际上正确理解实词含义是关键点,文言文翻译实词理解也是关键点,也就是说,在其他考点中,也隐性地考查了实词。但考题中虽然有一小部分实词出自“表”外或者课外,但如果对“表”中重要实词的主要义项有把握,在直接考实词的选择题中采用“排他法”,一般能解决问题,构不成难点。当然,中学生不可能对阅读语段中的文言实词义项尽数掌握,许多情况下,是在考所谓“字不离句,句不离文”原则下的推断能力。[参考答案]C[简要题解]从解题方法考虑,最直接的莫过于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C项语句中的“倡”为形声字,从人,昌声,本义为唱歌的艺人,有引申义为“歌唱”,将命题多给词义“倡导”放到语境中是说不过去的。本题人均分分,得分率为%。11小题(文言虚词用法)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B.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C.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故燕王欲结于君[简要题析]设置这道题是为了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知识与现在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除原文外,其余4个全部选自中学课本,选择课本用例句式上也大体相同,这样做便于考查考生对于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应试难度。和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要小得多,但掌握起来更困难,因为虚词的用法更灵活,使用频率更高,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更大,这道题常常是得分率较低的题。

[参考答案]A

[简要题解]解答这道题须有一定对常用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积累功底,答题方法主要是借助语境比较异同作合理推断。A项“之”的意义用法相同,都作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成分。C、D项容易判别,难在B项。C项“则”一表顺承,一表转折,D项“于”一表比较,一作介词“与”。B项都表指代,但具体指代不同,一指代“言”,一人称指代自己(“我”)。本题人均分分,得分率为%,是全卷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12小题(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评价表现特点)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非子在本文中阐述了“明主之道”,他指出,作为“明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治国有“术”,而不在于事必躬亲。B.在作者看来,“舜鼓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以及“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都是治国有“术”的表现。C.韩非子认为,君主“听言观行”,应注重其“功”“用”,而不应被事物的种种表象迷惑,去追求不切实用的东西。D.文中作者连用三个有关进言的事例说理,进言者有若的论“治”、田鸠的谈“文”和讴癸的说“讴”都极为生动。[简要题析]这道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归纳内容要点。命题形式往往是四个选项各自阐述或解析、评价某一个方面,要求判定其正误,一般采用“选非”形式。构拟这类试题中的错误项,常常在大体正确的句子中设置一二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意正确辨别。这道题涵盖广泛,要求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参考答案]B[简要题解]采用“选非”形式,客观上降低了难度。“非”的设置可以有很多种类,比如“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时序颠倒”,“照应不周”,“合二为一”,等等,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B项形式上是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实际上只要正确理解“人主之听言也美其辩”及下文“故”所带的句子,就能判定此非“治国有‘术’的表现”。本题人均分分,得分率%。13小题(文言语句翻译)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1)身虽瘁臞,犹未有益。译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