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训练_第1页
2022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训练_第2页
2022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训练_第3页
2022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训练_第4页
2022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模拟演练(含详解)(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19世纪40年代,广西都安、隆山、那马等地纱纸制造业非常兴盛,销路极广,“时洋纸尚鲜输入内地”,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当地生产的“纱纸”比“洋纸”的质量好B.当地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C.当地尚未开埠通商D.近代民族工业的抵制【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19世纪4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排除B、D。此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所以中国广西内地的“纱纸”比“洋纸”质量好不符合事实。而“时洋纸尚鲜输入内地”则可判断出当地尚未开埠通商。2.下面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该表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②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④对外贸易出现顺差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从图表数据来看,只是出口数据,故不能体现③④的内容,从表中数据和时间看,只能体现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和逐渐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的信息。3.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英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1914年至1918年徘徊于300万两左右,1919年增至771万余两。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英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B.外国资产阶级剥削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C.一战的爆发促进了山东地区民族手工业的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外国殖民者的在华势力【解析】选B。本题材料反映了英国商人利用在华特权,抢夺中国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草帽辫手工编织方法由英国传入,不属于中国传统的手工业,A项错误;“一战”1914—1918年间草帽辫输出额300万两左右,远少于1911年和1919年项输出额,从材料不能表明C项所说民族手工业发展;D项和本题材料无联系。4.子虚搜集了下列图片:《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模型》《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开埠后前来上海的外国商船》《魏源与<海国图志>》《汉阳铁厂》《1863年洪盛碾米厂》。请你为他选择一个恰当的研究课题()A.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加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和影响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解析】选C。《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模型》反映了工业革命,其他图片反映了工业文明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冲击。5.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这说明了()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②生态环境被破坏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山茶叶失去海外市场④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D。抓住“五口通商后”这一关键信息,可知题中现象发生在《南京条约》签订后,当时列强已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逐渐沦为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清政府不能再维持闭关锁国政策,故①④正确,③错误。再依据“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可知②正确。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B.引进了一批外商企业C.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D.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解析】选A。“旧轨”意指封建制度,洋务运动目的是维护清封建统治,但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却极大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根据题意A项最符合。7.(2022·大同模拟)在研究课上,同学们搜集了以下图片,该研究课的主题不可能是()大生纱厂申新纱厂启新洋灰公司A.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因素B.工业革命与中国近代化C.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革D.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新的经济因素【解析】选D。图片反映的共性是大生纱厂、申新纱厂和启新洋灰公司都近代企业和建立于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并获得初步发展),因此,A、B、C都是正确的,但与题意不相符合;D项显然从时间上可知其说法是错误的,但题意却相符合。8.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在《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有要,饿倒哥哥嫂嫂”。该诗反映了()①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②作者提倡使用国货③民族资本主义此时发展艰难④作者反对机器生产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A。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得以进入中国。洋布质优价廉,很受欢迎,在和中国的土布竞争时居于优势地位。土布生产濒临破产。9.(2022·南京模拟)张謇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其根本目的是()A批判商务立国B主张工业富民C全面学习西方D倡导实业救国【解析】选D。从材料中的“商务立国”、“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御侮”等信息可以得出正确答案。10.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二人是因为他们()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③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④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选A。张之洞属于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张謇属于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故③④错误。11.(2022·汕头学业水平检测)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1850年1887年1914年1936年1949年人口数(千人)414699377636455243510789541670人均收入(元)43.835.941.2250.5134.98A.1850-1887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有关C.1914-1936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D.1936-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有关【解析】选B。本题解答关键在于根据时间信息联系当时的阶段特征。1887—1914年收入增加,应该是当时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等。12.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解析】选C。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获得了较快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13.阅读下表,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1920—1936年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估算单位:亿元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中的%占工农业总产值中的%近代工业产值手工业产值工业总产值近代工业手工业近代工业手工业19201936①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工业有所发展 ②抗日战争前夕中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③手工业在近代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④列强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解析】选A。可用排除法,②不符合史实,列强的侵略阻碍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的工业化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曲折发展,④错误。—1933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年份对外贸易值(当年价格:1000海关两(白银)出口进口192910156871265779193190947614334891933392701893650上表反映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贸易逆差加大B.白银大量外流C.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压制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D.世界经济危机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选C。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进出口贸易值可知在1929-1933年间,中国对外贸易逆差逐年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再联系此时的世界,正处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因而不难判断A、B、D三项的正确性。1927年开始,国民政府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错误。15.1931年,宋裴卿与其弟等人合伙在天津注册“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下图),生产“抵羊牌”毛线(“抵羊”含有“抵制洋货”之意)。一经问世,“抵羊牌”毛线逐渐成为妇孺皆知、有口皆碑的名牌产品。这种现象说明()A.“抵羊牌”毛线迎合了当时举国抵洋抗日的心态B.外国洋货价钱太贵C.“抵羊牌“毛线物美价廉D.外国洋货质量太差【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实业救国思潮对民族工业的推动作用,BD不符合实际,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6.下图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项目1920年产值(亿元)1936年产值(亿元)年增长率(%)官僚资本1.842.221.18民族资本2.5116.3212.41合计4.3518.54上表能够说明1920-1936年问()A.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B.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C.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D.民族资本多于官僚资本【解析】选C。主要考查学生对图标材料的识读能力。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从1920到1936年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都有所发展,但民族工业明显比官僚资本增长快得多。所以,答案为C。A、B本身并不正确,可以轻易排除。D有一定的干扰,但材料的重点不在民族资本或官僚资本的数量上。17.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②民族工业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③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④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选C。考查对材料观点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中,不能体现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的观点。而在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故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之一民族独立仍不具备。18.(2022·莆田模拟)慧聪网称:“(德国西门子公司)1872年向中国提供第一台指针式电报机;1879年交付并安装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台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照明发电;1899年承建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北京马家堡到哈德门)及配套的发电厂,这是中国第一座发电厂;1913年在云南建立起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和水电站与昆明之间中国的第一条高压输电线;……1936~1937年,西门子中国公司的营业额占西门子公司欧洲以外各海外公司总营业额的21%,是欧洲以外最大的海外分公司。”上述材料表明()A.中国是最早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国家B.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的近代化中发挥了一定作用C.西门子公司帮助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D.中国是西门子公司在欧洲以外的最大市场【解析】选B。AC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D项与材料叙述不符。19.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②为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萎缩的原因。20.图7内容反映了()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B.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C.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D.美国扩大了对华经济特权【解析】选C。从民国三十七年可以判断是指1948年。又从公告内容可以分析出体现的是垄断经营,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一览表(单位:英镑)年份1840184318441845货值524198145618023036192394827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生丝数量一览表(单位:万镑)年份184318451853出口量17871322062894材料二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材料三1905年,清政府奏准《出洋赛会章程》……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商部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商部在博览会会场设立事务所,经理华商与会有关事务,向华商提供各种帮助。……1910年6月,南洋劝业会在南京正式开幕……共设农业、医药、教育、工艺、武备、机械、美术等9个展览馆和一个劝工所。另设暨南馆l所,陈列南洋各埠华侨之出品;参考馆3所,主要展出外国产品。——《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2)材料二为我们研究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2分)根据材料二、三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政策与鸦片战争前有什么不同?(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经济与世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3分)【解析】第(1)题,表一反映了英国输华商品连年增长;表二反映了中国出口原料也是连年增长,所以中国越来越沦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这种现象冲击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同时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2)题,材料二中,中国的产品是“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等手工业品和传统手工艺品。第(3)题,材料二三中,清政府积极参加博览会,参与国际竞争,改变了过去闭关自守的政策。第(4)题,围绕材料和问题展开,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现象:英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开始成为英国商品的倾销市场;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加,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影响:外国商品的涌入,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大量出口,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信息: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手工业品发达,传统手工艺品仍驰名中外。(3)不同:改变了闭关自守的政策,打开国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4)认识: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紧密相关;要积极参与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对外交往。22.经济发展与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