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练习科学探究题4_第1页
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练习科学探究题4_第2页
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练习科学探究题4_第3页
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练习科学探究题4_第4页
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练习科学探究题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练习一一科学探究题4

一、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江苏省宿迁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

成若干个小组展开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加学习并填写空格.

K演示实验】将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R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某同学提出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

么?

K猜惠与假设》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补上猜想

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

猜想三:NaCl和HC1猜想四:NaCl、NaOH和HC1

乙组同学认为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不合理的猜想是—,理由是—。

K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C12溶液,—(填实验现象),

证明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o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浇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

纸、K2cCh溶液、AgNCh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的pH滴加K2c03溶液滴加AgNO3溶液

KiCOiAgNO

1溶液3

▼溶液

S1

实验操作1f

pH试纸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C1溶液中有HC1溶液中有HC1

R得到结论X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认为猜想—正确。

R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的活动过程

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以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一。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错误,错误的原因是—o

2.(江苏省无锡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铜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用途广泛。

(1)以氧化铜为原料制取铜。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CO的还原性,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将CuO加水制成糊状,刷在试管内壁,在试管底部加入炭粉,再向试管中

通入CO2(见图甲),集满后立即用气球密封。

实验2:用酒精灯加热CuO部位(见图乙),无明显现象。

实验3:用加网罩的酒精灯加热炭粉(见图丙);一段时间后,利用C02传感器测

得试管内C02含量变小。

实验4:加热CuO(见图丁),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

丙丁

①实验1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②实验2得到的结论是一;

③实验3的目的是一,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

④写出实验4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sS)为原料冶炼铜。

方法1:火法炼铜.Cu2s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

反应1

——-------►Cu2O+SO:

反应2

-2Y-------►CUH-SO:

①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反应2的基本类型是一;

方法2:生物炼铜。Cu2s在酸性环境和微生物菌类的作用下转化为CuSC>4的原理是

CU2S+O2+2H2so4=2CUSCU+2H2O+X。

③X的化学式为一;

④从含有CuS04和H2s04的混合溶液中回收铜,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

步骤1:向一定量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试剂Y,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1。

步骤2:取步骤1中的滤渣,,过滤,得到Cu和滤液2。

步骤3:将滤液1与滤液2合并,冷却结晶,得到FeSO4・7H2O晶体。

写出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1个)。

3.(江苏省无锡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化学兴趣小组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

发生进行了探究。

(1)从压强变化的角度探究。

①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红

色“喷泉”,原因是烧瓶内压强—(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②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盛有等体积

CO2的玻璃容器中。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

③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

①写出图丙中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检验CO2的方法是_;

②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可推知反应过程中浓度

不断减小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3)氯碱工业生产的烧碱样品中常含有Na2c03和NaCl等杂质。为测定烧碱样品中

Na2c03的质量分数,称取20g烧碱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b溶液,

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得到0.197g碳酸钢(BaCO3)固体。

①检验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2c03,可选择的试剂是_(填字母);

a.稀盐酸b.澄清石灰水c.酚儆

②计算烧碱样品中Na2cC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山东省德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化学不仅能提供新物质、新能源,而且还能

“变废为宝”,减少或消除一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在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许多

被大家公认的一些“废物”,经过化学方法的处理,又变为可再次利用的“宝物

小毅同学分别从两个实验室,收集到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中产

生的废液,废液底部都有蓝色絮状沉淀,分别标为“废液废液2”。准备对其进行

处理,得到可以再次利用的硫酸铜。

K成分分析X小毅同学对收集的废液进行分析:

(1)废液1静置后,发现上层溶液呈现淡蓝色,由此推断溶液中含有_(化学式,

下同)。

(2)废液2静置后,发现上层溶液呈现无色,测得溶液pH=13,由此推断溶液中含

有一。

(3)小毅将废液1、废液2混合得到“废液甲”,测得其pH=8o综合以上信息判断:

两废液混合后,沉淀的质量与混合前相比一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K实验设计』用废液制备硫酸铜晶体。

把上述实验中得到的“废液甲”按照下图所示进行处理。

(1)“蓝色固体乙”是_(填化学式);步骤②中,“固体全部逍失,且溶液的pH=7"

说明_,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步骤③中涉及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3)步骤④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中和“滤液丙”中的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__O

K拓展应用11“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后固体的处理。

小毅同学另外收集到“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充分反应后的粉末状物质,分析推断其中

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已知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黑色氧化铜。小毅将收

集的粉末称量(其质量为mi),然后在空气中长时间加热,最后得到的黑色物质是

(填名称,下同),冷却后再称量黑色物质(其质量为m2),发现m2Vm”则加热

前收集的粉末状物质成分是

5.(四川省攀枝花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某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用砂纸打磨去

除氧化物后的铝片不与冷水反应,加热也无明显现象。于是对“A1是否能与水反应”

进行实验探究。

K讨论H铝的金属活动性较强,铝不与冷水反应的原因可能是砂纸打磨后能迅速重

新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因此只有防止其重新生成氧化膜才能证明A1是否能与水反应。

E查阅资料】①将铝片浸入氯化汞(HgC12)溶液中,形成“铝汞齐”(铝汞合金)

可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且能防止其重新生成;②汞不与水反应。

K实验探究』

I.将铝片完全浸入氯化汞(HgCb)溶液中1分钟左右,取出,立即用蒸储水冲洗干

净。

H.将处理后的铝片加入到蒸僧水中(如图),铝片表面生成大量气泡、周围出现白

色沉淀[A1(OH)3]。

in.在导管口a处涂肥皂水,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形成,气泡离开导管后迅速上升,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泡,发出爆鸣声。

K实验结论1铝能与水反应。

R实验反思工

(1)铝与氯化汞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该实验中,铝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一。

(3)在铝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

(4)汞及其化合物有毒。用硫粉将汞处理成难溶于水的HgS,用Na2s溶液处理使用

过的氯化汞废液。Na2s溶液与氯化汞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6.(四川省攀枝花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某学习小组探究氯气(Cb)的性质时发

现:氯气能使用水润湿的品红试纸(染有品红颜料的滤纸)褪色。小组同学对“氯水

中什么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开展探究。

K查阅资料U

(1)C12是黄绿色气体,能溶于水,C12溶于水所得溶液称为氯水,氯水呈黄绿色;

(2)溶于水的部分氯气发生反应:C12+H2O=HC1+HC1O(次氯酸)。

R讨论U

(1)小组同学认为氯水中含有的成分是:H2O、C12、HC1、HCIO;

(2)用水润湿品红试纸时,品红试纸不褪色,说明是氯水中的其它成分使品红试纸

褪色。

K提出猜想》猜想1:氯水中的一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2: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3:氯水中的次氯酸(HC1O)使品红试纸褪色。

K实验探究H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1)试纸不褪色猜想1不成立

(2)把品红试纸放入盐酸中猜想2不成立

K实验结论』氯水中使品红试纸褪色的物质是

R拓展》

(1)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色后褪色。

(2)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的盐除NaCl外,还有

7.(四川省巴中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某实验小组进

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稀盐酸Na2cOs溶液

ICO:

滴有酚酎的J

澄清石灰水澧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AB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中,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现象是一。

(2)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组同学在做完上述实验后,将A、B、C三支试管反应后的废液倒入同一洁

净的烧杯(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指示剂除外)的成分是什么?

[分析推理]同学们一致认为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有Ca(OH)2、NaOH,还不

含有一。

[作出猜想]猜想1:只有NaCl;.

猜想2:

[实验验证]操作: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现象:一。

[结论]猜想2成立。

8.(山东省烟台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因发现青蒿素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

还发现了双青蒿素。查阅资料可知,双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测定

双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K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7.1g双清蒿素生石灰

I

氧氧

化钠

溶液

图-

图二

将7.1g双青蒿素放在装置C的玻璃管中,燃烧至无固体灰分残留。

(1)装置A、B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填序号)。

①足量NaOH溶液、足量浓硫酸②足量浓硫酸、足量NaOH溶液

(2)装置F可吸收从装置E的气流中带出来的少量水蒸气,生石灰与水蒸气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R记录数据力加热前,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再称量装置D的质量、装置E和F的

总质量(反应前的质量)。双青蒿素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

间,再次称量装置D的质量、装置E和F的总质量(反应后的质量)。实验数据如

右表所示。

装置反应前的质量/g反应后的质量/g

D74.780.1

E和F80.396.8

K实验结论1(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双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是_____o

R拓展分析X(4)双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

R实验反思H(5)实验过程中加热前要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该操作的作用是

(6)有同学建议,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需要在装置C和D之间增加图二所示的

装置,其目的是

9.(湖北省恩施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古玩市场惊现“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同款黄金面

具。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鉴别其真假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R查阅资料U(1)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以假

舌L真。

(2)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pW.09g/L。

K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探究方案,请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一截取小块黄金面具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二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铜溶

液。

R实验结论』该面具是假黄金。

E深入探究』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金面具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利用上述

方案二设计了如下实验:

I、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

II、向锥形瓶中加入5.0g黄金面具样品,注射器中吸入25mL稀硫酸。

IIL将注射器中的稀硫酸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稀硫酸、待不再产生

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如下表。

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200400515X525

(1)上表中的数据x=_。

(2)分析数据、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V=_mL。

K数据处理》此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3尸

R反思评价』

(1)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进行分析,认为求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还有

更简便的方法。她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剩余物经系列操作:-—洗涤—干燥一称量。

得到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也可求出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32。

(2)鉴别黄金真假除以上化学方法外,还有许多物理方法:测密度、比较硬度等。

K表达交流》期和32有微小差异,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提出了质疑,认为

自己的更准确。请说出小红质疑的理由:

10.(湖北省襄阳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常用作干燥剂。它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在实验室里

碱石灰应_____保存。

实验室现有一瓶敞口放置的碱石灰,甲同学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R猜想力猜想I:未变质,样品中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H:部分变质,样品中有氢氧化钙、碳酸钙和碳酸钠。

猜想HI:完全变质,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

K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K实验》设计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步骤1:取少量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渣和

溶液M;

步骤2:向滤渣中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得到溶液N;

步骤3: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先滴加酚猷;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再滴加

过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o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证明猜想III正确。

K拓展》乙同学取一定量的溶液N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入溶液M,测得烧杯内

溶液的pH与所加溶液M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o图中(填或“D”)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少。

11.(湖北省宜昌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利用物质性质,开展物质鉴别。

活动探究一:现有一瓶蒸储水和一瓶稀氯化钾溶液,设计实验进行鉴别。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

观察到—的是氯化钾溶

方法一:各取一滴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晾干

方法二:各取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硝酸银溶

观察到一的是蒸镭水

液。

K实验分析11方法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K方法感悟H鉴别物质时,要依据性质差异,选择恰当方法,产生不同现象,达成

鉴别目的。

探究二:老师提供了五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氯化钾溶液、硫

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钢溶液。为鉴别它们,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R研究性质』五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请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各一

个:

(1)有沉淀生成

(2)有气体生成

K实验探究』他们将五瓶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E,然后将B、C、D、E

四种溶液分别取少量,并两两混合观察现象。

操作B、C混合D、E混合

实验一

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

操作B、D混合C、E混合

实验二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操作B、E混合C、D混合

实验三

现象无明显现象

K探究结论》

(1)通过实验一、实验二可以确定溶液A不可能是哪一种溶液?_(填溶液中的

化学式,下同)。

(2)分析实验三中溶液B、E混合的可能现象,综合三个实验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①若B、E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知下列三种溶液分别是A_;B_;C_o

②若B、E混合有气泡产生,则可推知五种溶液的组合是A_;B_;C_;D_;

E_«

③若B、E混合无明显现象,则可推知五种溶液可能的组合有一种。

12.(辽宁省营口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在学习了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后,某化学兴

趣小组的同学对含碳化合物燃烧后的产物进行了探究。

K提出问题』乙醇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K查阅资料U①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会变蓝;②氯化钙有吸水性,可做干

燥剂。

R做出猜想?

猜想一:产物中含有co、H2O;

猜想二:产物中含有CO2、H2O;

猜想三:产物中含有—O

K进行实验U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乙醇燃烧的产物

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B、D、G装置中

均为澄清的石灰水)。

FezOs

无水硫酸铜NaOH溶液CaCb干燥剂

ABCDEFG

(1)装置B的作用是—o

(2)F装置中若发生反应,则化学方程式是

R解释与结论]经过实验,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成立。

(3)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反思与评价11实验结束后,由于小丽同学的操作不当造成了仪器损坏,小组内同

学针对这个事故,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4)为了避免此事故再次发生,同学们对该装置进行了创新和改进,你认为他们的

改进是一(文字说明或画图都可)。

13.(江苏省镇江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用如图装置对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

验探究。

变为蓝色。点燃E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

①点燃E处气体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②镁条与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二:已知I:NH3+H2O=NH3.H2O»打开KI,通入少量NH3观察到溶液变浑浊.

过滤、洗净、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

①某同学猜想此白色固体是Mg(OH)2,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适量的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则该同学

猜想不正确。

资料:此白色固体为碱式氯化镁[Mgx(OH)yCl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加热

分解生成MgO、H2O和HCL

步骤三:取一定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残留2.40g固体,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的

AgNCh溶液吸收,生成5.74g沉淀。则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问题讨论:若步骤三中生成的气体未被AgNCh溶液完全吸收,则测得的Mgx(OH)

yClz中y值一(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4.(辽宁省沈阳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切开的苹果放置不久后果肉逐渐变成黄色,

最终变成褐色,这一现象被称为苹果褐变。通过查阅资料可知:有些水果褐变主要

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且水果中的多酚氧化酶

(成分是蛋白质)是一种催化剂,会加快水果褐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进行

下列探究:

K提出问题2I、苹果中是否含有多酚类物质?

【I、苹果褐变是否与氧气有关?

III、哪些因素会抑制多酚氧化酶的生理活性?

K查阅资料』大多数的多酚类物质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R实验与结论》

实验一:向鲜榨的苹果汁中立即滴入几滴—溶液,苹果汁变为绿色,说明苹果中含

有多酚类物质。

实验二:设计实验证明苹果褐变与氧气有关(实验方法可用文字叙述,也可用图示

并标注必要的文字说明)。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苹果褐变与氧气有关

实验三:将刚刚切开的苹果片分别放入下列液体中(多酚类物质不受影响),浸泡

15分钟后取出观察,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液体90℃的热水pH=13的NaOH溶液pH=l的柠檬酸溶液

实验现象苹果浸泡时没有褐变,取出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没有发生褐变

实验结论—能抑制多酚氧化酶,从而减慢苹果褐变

(1)取出苹果后,需要观察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的原因是

(2)实验三中的方法使多酚氧化酶被抑制的化学原理是

K拓展应用》苹果等含多酚类物质的食物,在食品工业(如制作水果罐头)的加工

过程中,为了抑制褐变保证品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填一种即可)。

15.(四川省眉山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有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

步提纯。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一些物质的溶

解性

OH-Clsofco;

溶、溶、

H+溶

挥挥

Na+溶溶溶溶

Ca2+微溶微不

Ba2+溶溶不不

Mg2+不溶溶微

探究过程:

I.探究一:这包粗盐中可能有的杂质是CaC12和MgC12»

现用实验验证这种假设:取样品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

粗盐中无一;另取样品并溶解,加入数滴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证明:这包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是一。

H.探究二:这包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

①称取ag的样品;

②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

③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

④将③中所得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称量得到bg纯净固体M;

⑤向③中所得滤液逐滴滴入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后,移入蒸发皿蒸发,

称量得到eg纯净固体N;

(1)②③⑤的步骤中,都使用到同一仪器是它在步骤②和⑤中的操作方法相同,

但目的不同,在步骤②中的目的是—。

(2)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_;目的是―。

(3)根据以上实验可知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达)―。

参考答案

1.【答案】NaCl和NaOH;猜想四;NaOH和HC1在溶液中不能共存;无沉淀生

成(或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三;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AgNCh和

NaCl也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有HC1

【详解】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

为:NaCl,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溶质为:NaOH、NaCl,如果稀盐酸过量,则溶

质为:NaCl、HC1,故猜想二:NaCLNaOH;

猜想四不合理,因为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1)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故滴入氯化铜溶

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氢氧化钠;

(2)结论为:溶液中有HC1,碳酸钾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现

象为:产生气泡;

得到结论:溶液pH<7,加入碳酸钾,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HC1,故溶质为:

NaCl、HC1,故猜想三成立;

评价反思:①测定溶液的pH值,应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

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直接伸入待测液中,故操作中

的错误是: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

②硝酸银和氯化钠、氯化氢均能反应生成氯化银,故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溶液

中一定含有HCL

2.【答案】(1)干燥CO2CuO与CO2不反应C和CO2在高温下生成

高温

CO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CO+CuO=Cu+CO2

(2)+1置换反应S加入过量的稀硫酸Fe+CuSO4=FeSO4+Cu(或

Fe+H2SO4=FeSO4+H2?)

【分析】

(1)①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②根据实验2的现象分析;③根据实验的目的

分析;根据网罩可以集中火焰分析;④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

碳;(2)①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析;②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④根据铁与硫酸反应

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分析。

(1)

(1)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1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CO2;故填:干燥CO2;

②用酒精灯加热CuO部位,无明显现象,说明CuO与CO?不反应;故填:CuO与

C02不反应;

③本实验室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因此实验3的目的是C和C02在高温下生成

co:酒精灯加网罩可以集中火焰,提高温度;故填:C和CO2在高温下生成CO;

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④实验4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A

=

CO+CuO=Cu+CO2;故填:CO+CuOCu+CO2:

(2)

(2)①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CU2O中氧元素为-2价,因此铜元素的

化合价为+1价;故填:+1;

②反应2为Cu2s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其特征是单质和化合物反

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由

CU2S+O2+2H2so4=2CuSO4+2H2O+X可以看出,反应前H、S、0、Cu的原子个数

分别为4、3、10、2,反应后H、S、0、Cu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2、10、2,故X

中含有1个S,即为S;故填:S;

④从步骤3将滤液1与滤液2合并,冷却结晶,得到FeSO4・7H2O晶体,可以看出

步骤1向一定量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试剂Y,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1,则试剂

Y为铁,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Fe+H2SO4=FeSO4+H2T,滤渣为铁和铜,因

此要想得到Cu和滤液2,步骤2应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故填:加入过量的稀

硫酸;Fe+CuSCU=FeS04+Cu(或Fe+H2sO4=FeSO4+H2f)。

3.【答案】(1)小于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右侧下

降CO2+2NaOH=Na2CO3+H2O

(2)CaCO3+2HCl=CaC12+H2O+CO2T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

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0H

(3)ab0.53%

【分析】

(1)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吸收,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

大气压,形成红色“喷泉”;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压强变化大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压强变化,因此U型管

内左侧液面上升,右侧下降;故填: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右侧下降;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

Na2cO3+H2O;故填:CO2+2NaOH=Na2CO3+H2O;

故填:小于;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右侧下降;CO2+2NaOH=Na2CO3+H2O

(2)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学

方程式为CaCOs+2HCl=CaCl2+H2O+CO2t;

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由图丁所示可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减小,碱性减弱,因此反应过程中浓度

不断减小的离子是0H;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T;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

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0H;

(3)

a、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

碳,产生气泡;故a正确;

b、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

氢氧化钠,产生沉淀;故b正确;

c.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溶液均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献变红;故c错误;

故选:ab;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03+BaCl2=2NaCl+BaCO,I

106197

x0.197g

106x

而一0.197g

x=0.106g

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然堕xl00%=0.53%

20g

答:烧碱样品中Na2cCh的质量分数0.53%

4.【答案】Na2sCh、CuSO4NaOH和硫酸钠增加Cu(OH)2氢氧化铜

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CU(OH)2+H2SO4=CUSO4+2H2O蒸发结

晶2NaOH+H2sC>4=Na2SO4+2H2OCu氧化铜##CuO木炭和铜

【详解】

(1)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废液1静置后,上层溶液

呈现淡蓝色,由此可知废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钠;

(2)废液2静置以后发现,上层溶液呈现无色,测得溶液pH=13,则废液呈碱性,

由此可知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硫酸钠:

(3)两废液混合以后,其中的硫酸铜与氢氧化钠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的

质量增加;

实验设计:

(1)两废液混合后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则蓝色固体乙是氢氧化铜;向其中

加入稀硫酸固体消失,pH=7,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H2sO4=CUSO4+2H2。;

(2)步骤③是由溶液得到晶体的过程,其操作是蒸发结晶;

(3)由成分分析中废液甲的pH=8,可知滤液丙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与稀硫酸

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C>4+2H2O;

拓展应用:

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充分反应得到粉末状物质中一定含有铜,可

能还含有木炭或氧化铜中的一种;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的黑色物

质是氧化铜。冷却后,称量黑色物质质量为m2,且m2小于mi,因为铜与氧气反应

后,固体的质量增加,木炭与氧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少,氧化铜不与氧气反应,

故可得加热前收集的粉末状物质成分是木炭和铜。

5.【答案】⑴2A1+3Hge12=3Hg+2Ale13

(2)2A1+6H2O=2A1(OH)31+3H2T

(3)关闭活塞KB,气体无法顺利排出,干燥管内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回烧杯,固体

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4)Na2S+HgCl2=HgSi+2NaCl

【详解】

(1)

铝与氯化汞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汞和氯化铝,其化学方程式为

2A1+3Hgeb=3Hg+2Ale13。

(2)

由题目可知,铝和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2A1+6H20=2A1(OH)31+3H2T。

(3)

根据装置特点可知,关闭活塞KB,气体无法顺利排出,干燥管内压强增大,把液

体压回烧杯,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4)

由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可知,Na2s溶液与氯化汞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化

汞,其化学方程式为Na2S+HgCI2=HgSI+2NaCl

6.【答案】氯气(C1Q把品红试纸放入干燥氯气中,试纸不褪色试纸不褪

色HC10变红NaClO

【详解】

由氯水的成分可知,氯水中CL、HCl、HC10三种物质可能使品红褪色,结合其他猜

想可得,猜想1是氯水中的氯气使品红试纸褪色,故①填氯气(Cl?)。

猜想1不成立,即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品红试纸褪色,故②填把品红试纸放入干燥氯

气中,试纸不褪色。

根据猜想2不成立,可知是检验盐酸不能使品红试纸褪色,故③填把品红试纸放入

盐酸中,试纸不褪色。

根据实验探究结果可知氯水中使品红试纸褪色的物质是HC1O故④填HC1O。

氯水显酸性,因此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色,然后在HC10的作用

下再褪色,故⑤填变红。

氢氧化钠和氯水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故⑥填

NaClO-

7.【答案】A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

色Na2cO3+Ca(OH)2=CaCO31+2NaOHNa2co3##碳酸钠NaCI和CaCb

(或氯化钠和氯化钙)有白色沉淀生成

【详解】

(1)以上实验中,若能证明盐酸或氢氧化钙被消耗,就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发

生反应,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酚献变红色,盐酸显酸性、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都不能使酚醐变红色,以上实验中,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现象是A

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1+2NaOH;

(3)[分析推理]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

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小组同学在做

完上述实验后,将A、B、C三支试管反应后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废液缸)

中静置,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碳酸钠溶液(B中过量)与氯化钙(A中反

应所得)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上层清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同学们一致认为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有Ca(0H)2、

NaOH,还不含有碳酸钠(或Na2c03)

[作出猜想]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

猜想1:只有NaCl;.

猜想2:氯化钠和氯化钙(氯化钙过量)

[实验验证]因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

操作: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猜想2成立。

8.【答案】①;Ca(HH2O=Ca(OH)2;45:6:20;15:24:5;排除装置中空气含有二

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干扰:将青蒿素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进行转化,减少实验误

【详解】

(1)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干扰实验结果的测定;故装置A、B需要除

去两者,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可以吸收水,且气体应该先除杂

后干燥防止气体带出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故装置A、B盛放的试剂分别是①足量

NaOH溶液、足量浓硫酸,选①。

(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O=Ca(OH)20

(3)装置D中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装置增加质量就是生成水的质量80.1-

74.7-5.4g;装置E、F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及从装置E的气流中带出来的

少量水蒸气,装置E和F的总质量增加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96.8-80.3-16.5g;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双青蒿素中碳、氢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水中碳、

122

氢元素质量,分另ij为16.5gx7Txi00%=4.5g、5.4gx—xl00%=0.6g,则7.1g双青蒿素

中氧元素质量为7.1-4.5-0.6=2g,故双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5g:

0.6g:2g=45:6:20o

(4)由(3)分析可知,双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

竺幽3=15:24:5。

12116

(5)开始前装置中的空气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感染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加

热前要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该操作的作用是排除装置中空气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

气的干扰。

(6)如果双青蒿素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不能被装置EF吸收造成实验误差,

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铜转化为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为使实验结果更准

确,需要在装置C和D之间增加图二所示的装置。

9.【答案】黄金表面变黑;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从蓝色变为无色;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520;500;29.25%;过滤;氢气在锥形瓶内有残留

【分析】

本题考查计算和对数据的处理。

【详解】

进行实验:根据题意,合金中含有铜,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可以通过

加热来判断该金属是合金而不是黄金;

合金中的锌可以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溶液和红色的铜,因此实验现象为:

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从蓝色变为无色;

深入探究:

I、实验开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分析表格中数据,当第1次加入5mL稀硫酸时,产生200mL氢气,第2次加

入加入5mL稀硫酸时,气体总体积为400mL氢气,以此类推,当第3次加入稀硫酸

时,产生气体的总体积应该是400mL+200mL=600mL,而实际只有515mL,说明第

3次已经将金属中的锌完全反应了,第4次排出的体积是5mL稀硫酸的体积,所以

第4次的体积是515mL+5mL=520mL,所以x=520;

(2)根据分析可知,最后氢气的体积是500mL;

数据处理:求出氢气的质量为:0.09g/Lx0.5L=0.045g,设金属锌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T

652

y0.045g

65_y

0.045g

求得产1.4625g,所以金属中锌的质量分数为:虫等x100%=29.25%

反思评价:

(1)小红采用测算铜的质量,取反应后的溶液,过滤走合金中不反应的铜,用蒸储

水将铜表面的溶液洗涤,再将水分蒸干,就可以得到金属铜。合金的质量减掉铜的

质量就是锌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金属锌的质量分数。

表达交流:小明的实验通过测算氢气的质量来求锌的质量,但是氢气有可能在锥形

瓶中没有完全被排出,会使实验结果受影响。

10.【答案】密封: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由红色变成无

色;Na,CO,+CaCl2=CaCO,I+2NaCl;C

【详解】

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在实验室里碱石灰应密封保存;

实验:猜想in正确,说明完全变质,样品中只含碳酸钙和碳酸钠,取少量溶液M于

试管中,先滴加酚酬溶液,碳酸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酸试液变红,再滴加过量氯

化钙溶液,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过量氯化钙能将碳酸钠除尽,

故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拓展: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稀盐酸过量,故溶液N中含氯化钙、氯化钠、氯化氢,取

一定量的溶液N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入溶液M,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

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这时pH逐渐增大,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pH=7,碳酸钠和

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这时pH始终等于7,后碳酸钠过量,pH>7,故

BC段发生反应为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CaCO3I+2NaCl;

由以上分析可知,A点所含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钙、氯化氢,B点时,氯化氢已经

完全反应,B点所含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钙,C点时,氯化钙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

C点只含氯化钠,D点时,碳酸钠过量,溶质含氯化钠、碳酸钠,故图中C点对应

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少。

11.【答案】有白色固体析出;无明显现

象;AgNO3+KCl=AgClI+KNO,;Ba(OH)2+Na2cOkBaCOj+2NaOH或

Ba(OH)2+Na2SO4=BaSO41+2NaOH;Na2CO3+2HCl=2NaCl+H,O+CO2T;

Ba(OH)2;HC1;Ba(O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