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上学期传播学_第1页
大一上学期传播学_第2页
大一上学期传播学_第3页
大一上学期传播学_第4页
大一上学期传播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叫传播?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的分类方式。共享说、影响说、互动说、传递行为说社会传播系统性所谓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社会传播的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人际传播: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传播:主要指的是一般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体所从事的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活动。大众传播: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的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大的受众的过程。5•人类传播活动发展阶段口语阶段文字阶段►印刷阶段►电子传播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6•真正进入大众传播时期是从印刷传播开始7•什么是符号?负载并传递着一定信息的代码及代码系统。8•符号的分类信号:(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象征符:(1).象征符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2)象征符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系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4)象征符是能够自由创造的,这就是说象征符在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他们的联系具有随意性。9•象征符与信号的区别(1)信号可以通过生物遗传的方法掌握,而象征符只能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掌握和运用。(2)信号活动一般只能在相当固定的时空场合,并结合特定是客观事物进行。象征符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3)象征符可以表达信号不能表达的抽象概念,可以用来表达事物表象掩盖下的性质特征和范围。10•人类传播的基本要素(1)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2)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3)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受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11•拉斯韦尔的“5W”模式Who(谁)Sayswhat(说了什么讯息)Inwhich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向谁说)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谁一说了什么讯息J通过什么渠占向谁说_►有什么效果12•大众传播学研究五大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13•人内传播、人际传播人内传播:也称向内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14•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特点:(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2):人际传播的信息和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4):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制度化的传播。社会功能: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对个人来说,人际传播也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15•什么是群体压力?所谓群体压力,就是群体中多数意见对成员中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16•什么是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17•大众传播的传播者的通常三项任务(1)收集信息信息具有无限的丰富多样性,大众传播只有从多样性的信息中挑选出符合需要的信息,才能进行传播活动,这是大众传播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2)制作信息传播者要对信息的内容和表达形式进行加工,包括信息的取舍和将信息符号化,使之成为供传播使用的信息。(3)发送信息大众传播的信息发送并不像人际传播那么直接简单,而是一个社会化和技术化程度极高的过

程。18•中共第一座广播电台的创办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西北19公里的王皮湾村,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19■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一):媒介即讯息。媒介本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二):媒介:人的延伸。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三):“热媒介”和“冷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而“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且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麦克卢汉关于“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媒介类型清晰度信息量参与度举例冷媒介高大低照片、象形文字、无声电影、报刊等热媒介低小高漫画、拼音文字、有声电影、电视20・“把关人”理论由库尔特•卢因提出“把关人”“把关人”(gatekeeper)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1特•卢因提出的“把关人”概念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提出: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一则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必须通过传播者的若干“一则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必须通过传播者的若干“检查点”,才能被许可通行。卢因将这些检查点称为“门”,而把那些掌管着发送“通行许可证“的人或组织称为“守门人”大众传播媒介是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大众传媒内部在新闻的提供、采集、写作、编辑和报道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把关人,编辑对新闻的取舍又是最重要的21•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模式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把关人”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

B0仏4川fTf?B0仏4川fTf?的崗挞勺■门模式£据怀林僧显年袁切旨MF*Nt■»3.」—:诟:哺M^/(=选强的竊阐M=S&•NiN4=-^jfr=的蔽M这个模式说明: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22•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社会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休系”它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等。一定的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体现为一定形态的传播制度,因此,传播制度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媒介控制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传播体制的前提。这种控制的目的,是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现国家援助23・“使用与满足”理论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媒介接触可能性媒介接触可能性改图的含义是:(1)人们的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2)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即身边必须有电视机或报纸一类的物质条件,如果不具有这种条件,人们就会转向其他代替性的满足条件;其二是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和评价,它是在以往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3)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4)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5)无论得到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传播效果研究在传播研究领域,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具有以下双重含义:第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第二,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传播效果的层面从纵向来看,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影响程度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认知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2、心理和态度层面。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3、行动层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子弹论”也称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20世纪初至30年代关于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的一种流行观点。这个时期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期阶段,也是大众报刊、电影、广播迅速发展,人们对它们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既寄予高度期待,又感到深深担忧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的宣传与报道具有不可抗拒的强大威力,它们所传播的信息在受众那里就象子弹击中人体,针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大众传播能够直接改变人们的信念,甚至支配他们的行动。这种观点后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子弹论”。“子弹论”是错误的,其错误不仅在于它的唯意志论观点,而且在于它对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作了过于简单的理解:“一方是全能的媒介在发送信息,另一方面是分散的大众在等待着接受它,其间别无他物。”随着传播效果研究的深入和许多中介因素的发现,“子弹论”观点在进入40年代后逐渐被人们抛弃。“议程设置”理论(1)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2)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3)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4)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拟态环境是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环境”。“沉默的螺旋”理论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E•Noelle-Neumann)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一一“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的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意见环境”的形成来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而后者的作用更强大。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从舆论学和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假说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这个假说中的“舆论”(publicopinion)与传统的舆论概念不同,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由此不难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这一点,诺依曼本人也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中作了明确的说明。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社会的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不仅如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第二,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这里所反映的“强大影响”已经不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一判断一行动”的全过程。这个假说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传播学的形成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两级传播两级传播理论最早是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不是直接传向所有人的,人与人之间也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相互影响的;讯息或者观念常常是从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流向意见领袖,然后由意见领袖再流向人群中不太活跃的那一部分,这一过程被称为两级传播(Two-stepFlowTheory)31传播学四大奠基人1、HaroldDwightLasswell,拉斯韦尔(1902-1980)是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5w模式2、KurtLewin,卢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