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创新机制研究_第1页
大学文化创新机制研究_第2页
大学文化创新机制研究_第3页
大学文化创新机制研究_第4页
大学文化创新机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机制研究目录1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及结构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大学文化的特性大学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1.2.2大学文化是追求创新精神的文化1.2.3大学文化有其规范性与层次性1.2.4大学文化有其独特性1.2.5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动态性大学文化的功能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激励作用。创新作用。大学文化的构成大学精神文化大学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学校传统和学校作风的综合体现,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象征,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不竭动力,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大学文化反映大学发展的历史积淀,反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中的继承、发展、弘扬和升华的厚重根基。大学是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代表一个国家文明象征的团体,研究大学文化对国家文明的推动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等方面来看,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大学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大学内部管理的科学规范,促进大学科学与技术的创新以及大学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与提高。1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及结构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对大学文化的定义,从广义和狭义方面也有各种各样的阐释.所谓大学文化,是指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有别于其它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着社会文化的精神。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大学文化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存生教授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个定义概括了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大学文化向每一位师生员工传递着自己独有的价值判断、目标信念与行为准则,而师生员工则在文化熏陶同化、辐射防护的作用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其融入心中并指导自己的认知与行为,从而创造出一种亲和一致、诚朴团结的氛围,升华出一种敬业践行、博文至善的境界。大学文化的特性与其他社会文化相比,大学文化具有其他文化所不具有的特点一、大学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大学是文明的集散地,是先进科学文化的摇篮。它既与社会保持着密切联系,使自己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现实社会,服务于社会,又高于现实社会,使培养的人才成为改造现实社会、实现社会理想、构建新的更好更完善的社会的动力。大学人的求知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其对新生事物的高敏感性,使大学时常成为时代的舵手,能够把握时代前进的方向。通常情况下,大学所创造的思想,科学理论以及科技发明成果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所重要的大学对社会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社会组织对社会的影响。例如,在美国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这样一个说法;而在旧中国,也是先有大学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然后才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学中所着重培养的学生的学习方法意识、学习意义意识、独立自主意识、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意识、追求真理的意识、社会批判意识、文化创新意识等,都是以大学师生高尚的情操、崇高的人生境界、崇高的个人品格为基础的.在这些意识的接受、学习、养成过程中,充满了追求美好人生的神圣向往和虔敬之情,寄托了教育工作者们深切的期望和信任。大学生们在学习和养成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中凝聚着深厚的人类文明、正义、美德等内涵,为一般人所不及,因而形成了在校外人看来神秘、高贵的大学思想传统和文化以及学术氛围。正因为大学中有着这样一批积极、自觉地为真理、理想,信仰奋斗的人,存在着追求知识、真理、理想的传统和气氛,所以才被人们称为“精神的殿堂”。校园文化是社会的先进文化,代表社会精神价值的主导流向,始终最先把握时代的脉搏,它以独特的方式、深刻的内涵和超前的意识与志向,引领社会精神的走向,触动社会文化的变革.因此说,大学文化具有其他文化所不具备的先进性。二、大学文化是追求创新精神的文化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大学负有传承文化、融合文化、研究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功能,探求未知也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世界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源于大学,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大学教授。在我国,大学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大学已经成为我国创建创新性国家的中坚力量。同时,大学也担负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使命。社会各界对大学的评价不以教师的授课水平为依据,而是以教师及研究人员的知识创新、学术研究成果和水平为依据。当代许多优秀大学的显赫名声和传统,都是因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获得人们认可的。大学教师地位和声誉,也是依靠自己的学术成就建立的。而支撑和发展了社会文化和文明的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们,其思想飞跃和精神升华,都得益于大学里的知识创新、学术研究空气的熏陶和濡染,得益于学术研究文化的启迪和引导。而大学中学术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往往超过了直接的课堂教学的影响。大学不仅吸收不同的文化,也进行理智的批判和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和创新。大学不仅拥有具有文化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而且存在着多种文化之间的接触与渗透,这为校园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要素上的保证。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的存在就意味着创新,大学文化具有更强的创新性。三、大学文化有其规范性与层次性文化生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杜威认为: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的教育,唯一的方法是控制它们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学校仍然是一种典型的环境,设置这样的环境影响成员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倾向。学校是一种组织化的环境,根据培养人的目标建构,学校教育环境的不同,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即使是培养同样专业人才的学校,教育环境不同其培养的人才质量也会不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就是通过制度等强制性的规范和校风等不具有强制性的规范,对学校进行有效管理的。校园文化可分为隐形文化和外显文化两个层面。隐形文化主要是观念和风气;外显文化包括学校规章制度、学校文化标志和文化活动。不论是何种层次的校园文化,规范性是他们的共同特征。校训、校歌、校徽、校风、校规,它们精炼、严肃、规范地表达出学校的教育环境特征,以一种无形的力量规范着全校师生的行为。而校园建筑、雕塑、仪式和校园活动等具有典型性、审美性、文化性特征的器物层面的校园文化同样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校园文化的规范性是秩序化校园,塑造师生精神人格和素质的基础。大学文化有不同层次的表现,既有外显的和内隐的内容,又有物质层次的和精神层次的表现。外显的文化就是物质文化,即可见之于形的那部分,如校园布局、建筑风格、文化场所、生活设施、校旗、校徽等;内隐的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即潜在于大学内部的属于意识形态的那部分,如大学人的理想追求、精神境界、价值目标、人际关系和校风教风学风等。物质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和制度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四、大学文化有其独特性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先进文化、优质文化,在社会文化整体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大学的传统,既有形又无形,既是一条条抽象而神秘的学理,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和行为表现出来。它凝聚为大学的各种制度和习惯,演变为大学活动的逻辑力量和人们的思维模式,形成大学教育运行、发展的趋势。不同大学之间的大学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同在一座城市甚至是只有一路之隔的两所大学,在文化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就是大学文化的独特性。大学文化正是由一所所富于特色的大学所具有的富于特色的文化汇集而成的。诸如研究高深学问、追求和捍卫真理、社会改革和批判精神、高尚人格追求等。事实上,任何大学都不能不遵循大学的传统,形成严谨而规范的教育秩序,建设和谐、纯洁、高雅的教育生态环境,还应遵循大学传统中的价值和意义原则,不能使大学演变为纯粹的职业训练场所或学历专制的机器。无论任何大学,都不能对流行的大学传统顶礼膜拜,亦步亦趋,成为其奴隶,而应该大胆地革新和改革,创造性地建设更加优秀的大学传统。五、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动态性文化传承是大学文化的基本功能,大学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对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进行严格的选择、认可、加工和整合,充分发挥其对人类文化的积淀作用。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以其培养的人才作为载体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传承下去。文化作为人类精神的载体,它独特的品质在于,虽然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与更替它的整体状貌会发生相应的演变,但其某种精神气质却一定在经济、政治的变迁中传承下来。文化强调深刻的底蕴,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大学从创立起就不断吸纳社会文化,将之进行归整,使之成为自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构成分子予以保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数代人的不断调整、升华,成为大学文化的精髓。例如北京大学在百年的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如今已成为北京大学独特的文化底蕴。大学文化作为社会的一种亚文化,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强烈影响。社会文化是大学文化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和源泉,它深刻影响着大学文化的内容和基调。大学文化的应该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尽管其核心精神可能会延续,但具体内容随着时间的发展、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和办学经验的丰富,会相应地滚动变化。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也会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时代去孤立地、静态地构建大学文化,而要根据社会大气候的变化,及时动态地调控大学文化的小气候,做到与时俱进。大学文化的功能导向作用大学文化的导向功能就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发展条件下将人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广大师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奋斗。大学文化把学校整体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引导到学校所确定目标上,它规范着学校和师生员工的所作所为。如果学校拥有优良的文化,通过共同价值和群体意识的培育,使广大师生对学校产生认同感,与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股强大力量向既定方向努力。人们在自身发展同时,也促进学校的发展。校园互动着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蕴含着教育目的,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发展特别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影响着学生的意识、思维与行动。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教育效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竞争观,塑造健康的人格,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凝聚作用。大学文化是一种无形凝聚力量,它使全体师生认识并体验到彼此具有共同价值追求、价值情操和行为规范,而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上升为责任感、荣誉感。它使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学校集体,视学校为自己的家园,校园文化把师生员工紧紧联系在一起了。由于知识及其学科是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大学的这一根本特征决定了大学是一个高度分权的有机体,它既是“高度分权”的,以学术权力为基础,又是一个“有机体”,在“高度分权”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学存在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有一个共同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它集中地体现在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之中。学校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她是学校师生共创、认同、追求和树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她对高校师生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学校精神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仅表现在师生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也表现为社会的瞩目和认可。激励作用。正确的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大学文化为师生员工提供了文化空间和活动背景,对师生员工的精神愿望生活信念、道德理想与行为规则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而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从而使学校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热情。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学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素养,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优秀的大学文化就是要创造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氛围。这样的文化氛围无疑是一种巨大激发因素和原动力,推动人们积极进取、育才成才、战胜困难、开拓创新。创新作用。校园文化有传统的一面,更有创新一面。创新人才的产生,需要有十分自由、宽松的探究问题的环境,优秀大学文化为此营造有利于师生创新的氛围。这样的氛围既有利于师生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超越前人,又有利于师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大学文化为青年学生个性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浸染其中的青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使他们各自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个性与潜能。如全国的“挑战杯”竞赛,实践活动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的需要与动机。高品味的大学文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拓宽了空间,开辟了新的视角,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锻炼和提高自我的平台。大学文化的构成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历史传承和现实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她的建设实质上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种全面的、有意识且目的明确、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管理行为,涵盖了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大学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她是隐性的,深层次的、无形的和抽象的。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企业、一所大学,都需要一种精神。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空泛的东西,它是一种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转化为一种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巨大物质力量。大学作为一个文化群体,一方面,它与传统的人文价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另一方面,在新世纪的文化情境中,它又往往呈现出某种激进的先锋性,有时甚至甘愿做社会进步的阶梯与动力源泉。因而大学文化精神既承袭文化传统,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将文化传统与时代使命熔铸于一体。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集中体现在大学精神之中。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的治校理念和办学风格。科学的大学精神是建立在对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其实质是一种人文和科学精神,是对人类未来崇高理想的价值追求。所以,作为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大学既要走出更要超越象牙塔,具有一种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这是大学应有的独立品格的具体体现。大学从事的是一项极其伟大而又艰巨的事业,因此,大学的发展、变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其间必然充满着种种矛盾和困难,所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大学战胜困难和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北京大学在百年的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如今已成为北京大学独特的文化底蕴。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它既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具有外显性和感观性,她是大学文化的载体。她的表象往往给人们对学校的直觉判断,即第一印象的判断。学校的建设管理大到校园的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等等,都是物质文化内涵的具体表象。治学育人是大学的中心任务,课程和学科建设是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大学不仅要重视学科建设,还要重视课程建设,尤其要着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专业,它集中地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水平和特色。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道德观念的传播者,担负着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伟大历史使命,在发展国家科学事业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一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和善于治学育人的教授队伍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的人格化象征,是办好大学的决定性力量。大学作为先进文化的生长点和传播点,在教书育人、科研活动中、始终要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学术自由的原则,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和健康的文化环境,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大学的文化层次。校园环境是大学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体现,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存在的。包括大学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大学的花草树木等自然校园景观。大学的中心任务是治学育人,应当为大学建设一个高文化品位的,人文美、科学美与自然美和谐发展的,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人、教化人和多元文化兼容并蓄、自由争辩的,既健康向上又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清洁、优雅、整齐、有序的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师生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而且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影响师生的行动及其人格的培养。大学制度文化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大学物质文化既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又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大学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都需要相应的大学制度文化予以保证。大学精神文化和大学物质文化必须要有相应的大学制度文化予以保证。由于课程和学科设置是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是大学最基本的活动,因此,在大学内部应当坚持以学术权力为基础,为大学创造“学术自由”的环境,确保大学作为教学和学术自治中心的地位,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也就成了大学制度文化的根本特征和今天具体表现。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基础,通常指学校为维持其正常运转和教学、科研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度文化也可以包括那些虽然没有正式成文的制度,但在本校具有广泛大众认同度的传统习惯。制度文化的建设集中体现出大学在建设过程中,使用法律的手段来管理和规范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行为,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大学的制约和影响。一所大学不仅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还要调整好大学内部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形成大学文化建设所要求的组织体系。实践证明,大学的发展与进步既需要教授的创造力,也需要校长的领导力,所以,“教授治学,校长治校”是大学制度的有效模式。大学的存在应当在教授治学的基础上实行校长治校,由大学校长来统辖大学全部事务,实行科学管理,还要结合大学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产业运营的理念和模式,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这是大学制度文化的主要标志。大学是微观办学的主体,政府是宏观管理的主导,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在大学里实行“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的关键是必须实行政校分开,坚持在微观搞活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大学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外在表现,通常指大学的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种行为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是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在师生员工个体身上的折射。对于学校来说,不同岗位结构的人员的行为文化应有各自的特点。如学校领导的行为文化,主要应体现其民主宽容的领导作风和高瞻远瞩的领导能力;教师的行为文化主要应体现在师德高尚、教书育人上,教师要身体力行,加强自身的科学、人文和艺术修养,以其行为品格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文化主要应体现在对学生的细致服务、服务育人上。而学校中受人尊重的模范人物的行为文化则使学校的价值观念人格化,把那些最能体现大学价值观念的知名教授、杰出校友和集体树为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表彰,以此影响大学师生员工的潜意识行为。通过这些不同结构的学校人行为文化的总和,形成校园文化的显性因素,体现出学校整体的风貌和学校的文明程度。2我国大学文化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高校文化建设和市场接轨。招生就业政策的转变,人事制度的调整,后勤社会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行,标志着高校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大学文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2.1我国大学文化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研究我国的大学文化,实际上就是研究我国的高等教育文化。因为我国的大学文化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国在长期的高等教育管理中,将高等专科以上的学校都作为大学统一管理,其政策原则及管理要求和真正的大学可以说都是一样的,使人们很容易将高专和其它大学同等看待。有些冠以大学之名的地方性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有的虽然在以往的教育整顿中被迫在校名中标明其职业学校性质,然而更多的职业高校均未改名,依然保持了大学的称号,除此之外,冠以大学之名的还有一些非全日制的广播电视大学、夜大学、函授大学等。这种大学内涵差异极大的现象,说明我国的大学是所有高等教育机构的统称。尽管在90年代后期,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大学院校调整,进一步理顺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合并了一些院校,但上述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因此,研究我国的大学文化,实际上就是研究高等教育文化。2.2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呈现的特点和趋势2.2.1大学文化发展整体处于向高层次推进的阶段从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层次来看,当前大学文化发展整体处于向高层次推进的阶段。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实践表明,在有形文化建设方面,由于各学校对大学文化建设意义认识的提高,在大学文化设施建设上均增大了投入,新建、改建了一批文化设施,并且在学生组织的倡导下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对大学文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大力开展有意义的文化活动的同时,逐步加强了引导、规范文明言行的规章制度建设,有的学校出台了大学文化建设规划性的文件,明确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原则、指导思想、领导机构等,这些都为大学文化建设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越来越多的教育界有识之士认识到大学精神的重要性,部分高校中己经开始注意对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凝练和提升,一些重点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正在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教育家、思想家和优秀的高等教育管理者。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每所大学文化都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要求和精神文化“特质”的高度概括和浓缩。精彩的校训,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山东大学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中国海洋大学的“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哈佛大学的“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斯坦福大学的“让自由之风吹拂”,张扬出学校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各高校管理者不断探索大学文化建设新的途径和模式。近年来,高校管理者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不断进行着探索与尝试,积极寻找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新途径和新方法。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学者威廉•费尔丁•奥格本在其《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一书中曾这样写到:在变迁社会中,人们的态度都是追求进步,那里总存在更好的方法,他们喜欢新的,进步构成社会观念的特征。从这个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变迁社会中人们行为的基本特点是追求进步,接受新事物迅速。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敏感点,表现得更为激进。北京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较早提出,规定每个大学生必须在文化艺术方面拿到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全国挑战杯科技创造活动,正在突破常规向纵深发展;大学生艺术节在各个高校开展得红红火火等等。一批规模小、条件差、效益低的学校进行合并,也优化了文化资源。所有这些,都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创新创造了条件。只有大胆尝试,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才会使校园文化建设焕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真正营造出高校文化建设美好的春天。2.2.3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为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提出了扩大招生规模、联合办学、私人投资办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开拓创新。教育的发展要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办好学校,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提供保证。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物质条件。这无疑加速了大学文化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这必然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仅要求人材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而且要求能够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寄希望他们参与推动科技文化的变革和长足进步。这是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者的责任。2.3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大学文化发展进程较快,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清大学文化发展现状,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急剧变迁,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敏感点,其建设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手段不断探索与尝试,已初具规模,初有建树,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根据笔者调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大学文化精神倾向实用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机制,行政色彩浓厚,缺乏鲜明的个性文化和独特的治校理念,缺乏系统性和继承性,大学文化建设缺乏世界眼光,片面追求环境建设,资源浪费较严重,制约于一些社会现象,功利化趋向日益突出等方面问题。2.3.1我国高校大学文化精神倾向实用主义我国的大学是国家在积贫积弱的背景下建立的,一开始就承担着国家兴旺的历史重任。大学在历史的缝隙里生存,不断为时代所影响、为时代而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百废待兴,为给各行业输送急需人才,国家各个产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政府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大学。国家依各产业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程度决定其投入资金、给予支持的力度。这种办学的实用主义目的决定了大学以教授学术为主,对个人来说,以生存为根本。这种以服务社会为惟一目的的出发点必然使大学精神的培育受到漠视。2.3.2大学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机制,行政色彩浓厚管理者群体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策划者和引导者。目前不少大学往往把文化建设当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甚至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来开展,把大学文化建设仅当作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育校园精神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还未提上日程,还在沿袭计划经济的模式,教学、科研、人事、后勤等方面的制度已经显示出与时代和社会发展格格不入的落后态势。在教学科研方面,对教师本应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导和主力,但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使一些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责甚至于使少数人沦为市侩;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单纯忙于完成工作量和撰写论文,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少,从而使他们成为文化建设的旁观者。学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而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多地将大学教育视为投资或机会。目前的工作机制使大学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未能形成合力,极大地制约了大学文化的建设,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2.3.3缺乏鲜明的个性文化和独特的治校理念大学文化建设要体现个性文化。大学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是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必要条件。从总体上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主要按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行政指令办学,大学教育中重共性培养轻个性培养,一些大学盲目罪囚大而全,使得专业重复建设,办学思路、特色趋同,个性鲜明的大学比较缺乏。反观我们的周围,具有鲜明特色的校训似乎越来越少。许多学校的校训不过是从“团结”、“严谨”、“求实”、“勤奋”、“文明”、“创新”等词语中选择4个词,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而已。这样的校训形式雷同、平铺直叙,缺乏个性,大而无当,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大学文化既有共性的一面大学文化建设但因学校的历史背景、学校结构、培养目标的不同,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正是大学文化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对学校成员具有巨大的号召力、感召力的根源所在。学校在推进有形文化就当前大学文化整体发展现状讲,相当一部分、行为方式建设,尤其是促进价值观和哲学意念的形成中,尚未注重体现各学校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大学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千篇一律,个性不明显,这将不利于各学校最终形成具有普遍影响,校园人共享的学校精神。2.3.4缺乏系统性和继承性。从大学文化建设操作角度来看,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着缺乏系统性、继承性思想指导。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靠短期突击不但不能奏效,反而是有害的。有战略眼光的管理者应把大学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主要表现是文化活动繁多,而且主要偏重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很少有高校把这类文化活动纳入学校长远规划,势必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校园文化在高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也使校园文化不能形成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的特征。有部分高校管理者缺少整体的文化意识,更少全盘的规划。有时只满足于说说唱唱跑跑跳跳之类的活动,忽视灵魂的塑造,忽视根深叶茂的文化教育培养工作,忽视人的文化素质的培育。这是舍本逐末的。表面的热闹与心灵的空虚同在,表层的欢悦与深层腐朽俱全,便不是真正的繁荣。这是文化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当前大学文化建设没有体现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人文精神,对于思考和消解当今世界个人至上、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以及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我国的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独到的精神内涵,但都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东西。高校无疑应当成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基地。2.3.5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缺乏世界眼光。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传授知识,一部分学说有阶级性,而许多门类的知识,以及知识传授的原则、方法和手段,一般是没有阶级性的。特别是全球化条件下的大学文化发展,需要以广泛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广阔胸襟,思考大学文化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汇点的位置。继承传统而不保守;与时俱进而不猎奇;视野开阔而不媚外。对当代大学文化的使命和作用,应当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辩证的思考,更加理性的审视。这正是具有全球化时代特征的大学文化所必需的。)博采众长,借鉴吸收其他民族和高校的优秀文化。对于外来的校园文化,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而应认真鉴别,分析研究,有选择吸收的态度。要搞清楚哪些是优秀的,哪些是适用于自己的。同时,采借别人的长处、精华,还必须进行一番改造,才能适用于自己的学校。2.3.6片面追求环境建设,资源浪费较严重在优化结构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创造条件适当扩大办学规模将是必要的。但在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又出现了规模求大失控,不注重土地使用效益,区域资源配置和布局不当等问题。目前高校一般在建设方面都占地面积较大,普遍追求大空间、大广场,如数公顷的草坪,数千米长数百米宽的景观大道,数万平方米的广场等,这与校园所需要的安宁、亲切相悖,学生和教师在其中活动,感觉并不舒服,缺少人性化的氛围。校园建筑标准一味求高,同时过度追求视觉艺术效果,建筑的合理规模及朝向等实质性的内容缺乏,从而使得基本建设本末倒置,脱离实际,没有形成舒畅的校园建筑。同时,这种重形式、轻功能的倾向,因为中看不中用缺少宜人的活动设施而无人问津,或者干脆谢绝进入。这些建设很难让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难以达到校园基本建设的预期目的。2.3.7制约于一些社会现象,功利化趋向日益突出大学办学目标的功利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大学办学不讲功利性,不积极主动地为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大学连一天也存在不下去。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还不是很富裕,又有众多的适龄青年迫切需要接受大学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大学采取部分收费的办法增加教育的投入是无可厚非的,我国近几年大学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和大学收取学费办学能力增强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如果大学不注重坚持自身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缺乏远见卓识,过分强调功利性,以赢利为目的,整天跟着市场走,就从根本上失去它存在的意义。这正是我国大学当前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给大学带来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不小的负效应。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对学校教师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制约了大学文化建设的步伐,抵消了大学文化建设的某些成效。尤其是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我们的大多数学校受到了网络垃圾的侵扰,大学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显得应对无力。校园文化的表现是复杂的,各种意识形态纷呈不已,良莠相杂。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错误的东西常常有很大的诱惑力。不同的观念与不同的生活形式,表现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不同。崇高与卑劣高雅与庸俗,常常能表现出人的人格,于某些环境也表现出国格。倘若在大学期间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在一生中是不易改变的,其影响社会也是长久的。大学文化建设存在偏离大学文化根本作用的倾向,总体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根据清华大学社会调查中心数据库《2002年高校学生调查问卷》分析,当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元状态,理想倾斜和信仰迷茫的现象比较普遍;价值观念核心明显地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方向偏移;实用主义比较流行等等。大学文化建设中各个群体参与度低、实效差,对学生的育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热潮在虚假的繁荣中已渐渐透出苍白,师生对校园文化活动也渐渐失去热情,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和教师也逐渐觉得校园文化对学生教育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2.4解析造成大学文化诸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造成大学文化建设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现状与大学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2.4.1市场经济的双刃剑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商业因素时时影响着大学文化建设。在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大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大学为补充经费不足创办的校办产业已经成为重要工作之一;校园行为文化也深深打上市场经济的印记,师生员工中呈现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已占居了一定位置。一方面,大学的功能与其育人主旨要求大学必须游离于商业的、市场的控制之外,守望传统的校园精神;另一方面,大学又需要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地与市场经济和市场实践相联系,否则生存将遇到严重困难。市场经济的双刃剑作用正在考验着高校的发展。2.4.2校园精神构建与大学制度的的冲突。中国的大学在很大程度上运行着官、学、商三种功能和目标完全不同的机制。大学的管理者既是政治家和学术大师,同时还要是理财高手,大学制度事实上是“官本位”的行政主导,且非常普遍和根深蒂固;学术自由、教授治学治校等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学而优则士”观念有很深厚的土壤,许多学者甘愿走上学校或政府的行政岗位,很多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不甘于专门的学术研究;各级政府从大学选调官员的现象愈来愈普遍。凡此种种都与现行大学制度有很大的关系,与大学精神的构建很不和谐。2.4.3长远发展谋划与生存压力下短期功利性的冲突。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重要转型期。如何适应这个转型期,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一方面,从长远考虑大学要弘扬和构建对大学发展起指导性作用、发挥全局性影响的大学校园文化,特别是大学的校园精神,它对全面培养人才至关重要。但另一方面,现实的情况使大学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市场抉择,面对评估的压力、招生的压力、经费效益的压力等等。无奈之下只有选择扩招、扩张、作大,这又从某些方面导致学校物化资源不足、师资缺乏和教育质量下滑。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在实际实施中,亦侧重硬件、专业和教学过程的评估,对校园文化这个大学本质因素却考虑甚少。不少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现实生存压力与长远发展理念、近期办学效益与大学校园精神之间的严重矛盾,鱼与熊掌取舍似难两全。3大学文化建设的思维逻辑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先进性要求,突出主旋律,提倡高品位、高格调。吸收世界进步文明成果,努力建设既有深厚底蕴,又充满生机活力的科学民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3.1大学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3.1.1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完整的大学文化应该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历史性。从不同侧面准确地反映学校的文化、组织、管理、教学、科学、理念发展战略、社会责任等深层次的要素。因此学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必须整体推进。尽管大学文化系统中有层次性,但在内容上各层次之间应具有广泛的统一性,具体表现为学校理念与视听传达的协调性;学校的办学宗旨与其精神文化的和谐性:教学、科研水平,师生员工形象与学校整体形象的一致性。无论大学文化中的哪个部分或要素发生变化,都可用大学文化所开发的基本形象加以包装,从而较快得到社会认同。它应该囊括人类的智慧与文化的精华,历史与现世的文学艺术的精华,哲学的美学的历史学的以及各种学术与科技的成就,文化与教育方面的种种设施,体育与娱乐中的项目,衣食住行及工艺美术活动等,都属大学文化活动的范筹。大学文化建设只有在长期的、持续的努力下,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它是一个不断发展,改革和继承的过程。因此大学文化建设要有全面、系统的规划,要作为高校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来对待。高校领导要在充分认识大学文化内容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从学校发展长远规划的高度予以特别重视大学文化的规划和建设。3.1.2大学文化建设要具有可操作性。大学文化要实现其应有的功能,就必须是实实在在可以具体操作的,能付诸实施的战略与战术,而不是空洞、抽象的哲理。这种操作性表现为三个方面:具有一套渗透宣传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方法;必须有一套可其体执行的行为规范;要有一套能直观体现办学理念的视觉传达计划和方案。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在教师干部中,应有核心的队伍,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学生中,也应有核心力量,并依靠他们去开展全校性的工作。学校应有固定的经费给予支持。大学文化培养工作是经常性的,持之以恒才见成效。通过大学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提高全校师生建设大学文化的意识和整体构建、凝炼大学文化的决心和信心,使大学文化成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强大思想武器,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3.1.3大学文化建设要把握好大学文化的差异性表现为不同的学校在大学为文化建设中应有自己的特色,与其它学校相比,表现为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既表现为内容上的差异性,也表现为形式上的特殊性,千篇一律的大学文化是不能唤起人们对这个学校的记忆和关注的。高等学校应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孵化器,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的差异性是展示一个学校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最好的象征。同时文化建设四个部分从内容和其侧重点上也存在着差异性。不同的学校形象应体现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艺术的特质与不同的专业特色和管理模式,通过这种差异性产生独具魅力的学校形象。3.1.4大学文化建设起到增加内部凝聚力的作用标准化、规范化的视觉综合设计,可以达到为学校美容的目的。一句响亮的口号,能给人以耳目一新、朝气蓬勃的感觉,能激发师生员工的士气。产生良好的外部办学坏境。卓越的大学文化,能吸引人才不断加盟,拓展合作空间,为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学文化建设着眼于人刁培养素质的全面发展、内部管理的科学与规范、科学与技术的创新、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与提高。通过对师生员工价值观和行为观的造就与规范,使人们超脱低层次的狭隘眼光,动员其为共同的学校发展理念、发展战略而主动调节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培养大家的归属意识、群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从整体上提升师生员工的创新精神。在建设一流的先进校园文化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三个方向。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把握先进文化方向伴随20世纪新科技革命,高校的功能和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人们用多元化、巨型化、国际化这样的概念来描述当代大学的变化。高校成为社会的知识工厂和思想库,由社会边缘的“象牙塔”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因此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先进文化,塑造全民族深厚、广阔、灵慧的精神空间方面,高校有着责无旁贷的使命,应当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基本手段,更是培养人才的有效载体。用先进文化占领校园阵地,依托形式活泼、内涵丰富、意义深刻等的校园文化把大学生凝聚起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校园文化内化的教育功能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校园文化要以爱国主义为起点,以学生的内在成才需求为动力,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主流文化。要以德育为核心,用爱国主义的主流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以高尚的校园文化活动塑造人,以优秀的校园文化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他们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自觉地为祖国的富强、社会的进步,积极开拓,奋发努力,促进国家、社会的进步与个人成才的相结合。坚持创新文化内涵,传承高校文化精髓在高校发展的历史沉淀过程中,最能反映一所高校校园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是校训,依托校园文化并由此产生的聚校园精神与高校凝聚力于一体的高校校训,一直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灵魂与精髓。如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等。这些高校的校训精神内涵对社会进步以及自身校园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展示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历史贡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在传承高校精神精髓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丰富和发展以校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挖掘和赋予校训新的内涵,从而激励高校师生进一步弘扬传统,增强对学校的荣誉感、对社会的历史使命感,推动社会和高校的自身发展。发挥学生主体功能,坚持大众文化和精品文化并举。在大学文化活动中,应坚持发挥高校的主导功能和学生的主体功能。高校的主导功能,应发挥在提升大学文化层次、创造精品校园文化以及大学文化的导向性上。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养料和水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校园文化的建设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大学文化建设活动中,应同时注重学生的主体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的知识与智慧、意志与能力以及特长在校园文化中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功能应发挥在普及校园文化活动,创造形式活泼、内容新颖、参与面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上。由此,高校大学文化将形成多层次、多格局大众文化与精品文化并举发展的蓬勃态势,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生成才发展塑造良好的环境。努力做到校园文化的优质化。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校园文化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结构上都必需再上一个台阶。随着大学生知识量、信息量的增加,他们对校园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校园文化要从内容上适应时代的变化,体现其社会的超前性特征,改变校园文化内容多少年不变的状况。校园文化的结构也要走向多层次,不能仅仅停留于娱乐层面,或者活动层面,也不能流于规模。应该使校园文化既有思想理论层面的,又有娱乐、活动层面的,也有学生自发的层面;既有规模宏大、富有感染力的,也有小范围、便于面对面沟通的层面;既有政治时事方面的,也有文体生活方面的等等。只有使校园文化自身优化,才能对大学生产生吸引力,促进校园文化综合质量的提高,才能真正使学生得到锻炼和陶冶。3.3校园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根据校园文化的形成机制及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抓好以下主要环节:3.3.1科学地确定校园文化的内容文化的渐进是一条客观规律,也是实现民族的、大学的新目标、新任务的必然要求。在确定校园文化内容的过程中,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家、大学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文化模式。根据大学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形成大学的文化尤其是个性文化。一个大学的文化个性,是这个大学在文化上与其他高校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大学所有,只适用这个大学,是这个大学生存、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国内外的一流大学,都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哈佛大学重视自由学风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特质,因为这种校风,使它能在教育政策与制度上推陈出新,独创一格。有严格的基础知识训练和治学要求,不断探索培养与工业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在积极构建新的文化体系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学校优良传统的挖掘和梳理。传统即是历史赋予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任何文化的建设无不是从尊重历史缘由开始的,大学文化建设应在学校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优良传统,审视利弊,展望未来。大学文化建设要体现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人文精神,对于思考和消解当今世界个人至上、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以及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我国的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独到的精神内涵,但都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东西。高校应当借鉴吸收其他民族和高校的优秀文化。对于外来的大学校园文化,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而应认真鉴别,分析研究,有选择吸收的态度。要搞清楚哪些是优秀的,哪些是适用于自己的。同时,采借别人的长处、精华,还必须进行一番改造,才能适用于自己的学校。着眼学校发展战略,注重培育大学精神。校园文化要配合学校发展战略的需要,为促进学校发展服务。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大学精神的内容要与学校发展战略相适应。3.3.2领导带头,以人为本大学领导者是校园文化的龙头,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师生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大学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应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学校的价值观。首先,领导者要注重对校园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其次,要表率示范,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体现学校的价值观。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调动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3.3广泛宣传,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广泛宣传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使大学内外对文化建设形成共识,使文化传统能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并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建章立规,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需要依靠高校师生员工的整体努力。那种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宣传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的责任的狭隘意识,正是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也是阻碍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大学人的积极参与,全体大学人都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人,必须增强大学人的主动参与意识,发挥其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对学生是有楷模作用的文化传播者,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起着较强的示范教育作用。教师还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支稳定的重要力量,对大学文化传统的形成、大学精神与大学价值观的建设起着关键作用。学生虽然是一支流动性较大的群体,但却是大学文化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大学文化建设添砖加瓦,要充分调动和保护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还具有很强的使命感,对大学的关注与热爱不亚于教师,其激情一旦被调动起来,发挥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作用不可低估。校园文化是软硬结合的管理技巧。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应“软硬”兼施,相辅相成。在培育师生员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同时,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要调整好学校内部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形成文化建设所要求的组织体系。3.3.4积极强化,持之以恒价值观、信条、口号、作风、习俗、礼仪等文化要素,是不断进行积极强化的产物。强化指的是人们的某种行为因受到一定刺激而获得继续或中断的过程。获得行为继续下去的结果的强化,叫做正强化或积极强化;使行为中断或中止的强化,叫做负强化或消极强化。积极强化的刺激使人们获得奖赏性情绪体验,而消极强化的刺激带给人们惩罚性情绪体验。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法则,在建设校园文化时也应遵循这些法则,对师生员工行为给以积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靠短期突击不但不能奏效,反而是有害的。有战略眼光的管理者应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主要表现是文化活动繁多,而且主要偏重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很少有高校把这类文化活动纳入学校长远规划,势必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校园文化在高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也使校园文化不能形成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的特征。4学术文化与学术生产力学术文化是指高校教师、学生在发展学术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和物质设施中的外在表现。大学学术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大学学者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它形成了大学学术的生产力场。通过学科文化的渗透,院校文化的渲染,优良学风、教风与校风的示范与扩散,大学学术文化对大学学术生产发挥着深刻而奇妙的影响。4.1学术文化的内涵学术文化是指高校教师、学生在发展学术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和物质设施中的外在表现。他们通过从事学术活动,形成特有的文化,拥有共同的学术信念和追求,肩负共同的学术使命并遵守共同的学术规范。这种文化使群体的层次得以提升,使群体的能力得以提高。学术文化是一个大学在探求知识、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形成的良好的特色和氛围,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人才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软环境。健康、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能让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在探求知识、应用知识时思维活跃、心灵净化,从而产生激情和追求,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学术文化的定义出发,大学学术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学术精神、学术质量、学术道德和学术环境。4.1.1学术精神学术精神是高校教师、学生在长期的学术实践过程中经不断形成升华而确定的思想成果和内在力量,反映了教师学生的共同信念,对教师、学生具有很强的凝聚,感化作用。其基本内容包括探索、创新、自由和开放以及科学与人文统一的精神,使学术领域有一种自由、民主、富有时代气息的氛围和空间。科学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求真务实、崇尚真理为命脉的大学学术精神才有其存在的根基。也正是有这样的学术精神的支撑,高等学府作为科学的殿堂,在人们心中才会如此神圣,神圣得让一切渴望知识、寻求知识,渴求真理、追求真理的人所向往。在社会诸多人的眼里,融注了大学学术精神的高等学府,可以让一切受教育者得到真正意义的科学熏陶,而这种熏陶,正是一个社会可用之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当校园中有悖于大学学术精神的现象一出现,就会招致四面八方的猛烈抨击。这种抨击的程度越强烈,说明人们心中固守的大学学术精神越坚定。我们看到作为汇集社会中更崇尚科学、更追求学术精神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高等学府,他们中许多人历来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耗毕生之精力,做世间之学问,成为倍受世人敬仰的学术大师。探索的精神要求实事求是,坚韧不拔,独立思考,相互尊重,主动配合,团结协作,宽容而不求全责备。学术创新就是推陈出新,通俗地讲就是在学术领域里敢于质疑,大胆提出新理论、新见解、新方法,在学术殿堂中不断开辟新领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自由和开放,与大量信息打交道的学术研究自然不能置身其外。科学与人文统一的精神科学精神的实质是求真,敢于怀疑一切非真理,对真理执著追求,严格遵循公正、普遍、客观、理性等原则。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推崇人的全面发展。4.1.2学术质量学术质量是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叙述质量无从保证。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韩庆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术质量主要包括学术价值、学术积累、学术含量和学术规范等,学术创新是学术质量的最高体现。其中,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的关系最为密切。学术质量首先体现在学术积累上,学术质量通过学术积累而影响学术创新。真正符合学术创新精神的科学态度,就是站在前人和他人肩上说新话,要对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清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术创新。”《光明日报》曾经指出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的状况,现已成为中国科技界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严肃话题。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论文数量增长很快,但是真正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论文却不多。有资料显示,从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在国际科学引文检索排名中,各学科被引证最多的前20篇论文中,没有1篇是中国科学家的论文。高校学术水平的下降是学术事业发展的大敌,会扼杀民族的灵魂。试想,如果人们都热衷于弄虚作假,粗制滥造,真正搞学问的人少了,原创性的成果少了,宝贵的创新能力将丧失殆尽,民族复兴的希望最终也将变成纸上谈兵。学术质量要明确质量第一的观念,坚持学术为公、宁缺勿滥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鼓励自由探索和原始性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努力发挥植根于团队协作中的个人创造潜能,攀登世界科学高峰,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要遵循科技发展规律,规范创新行为,树立良好的科技道德,保证创新活动健康发展,把确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作为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建设创新文化,以创新文化促进科技创新。4.1.3学术道德学术道德是学术人在参与学术活动的过程中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这些规范主要包括学术研究、评价和批评规范。自律是维护学术道德的基础。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要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修身正己,自我约束。要具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政治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勇于承担学术责任和学术义务,努力做学术道德和良好学风的维护者。要忠于真理、探求真知,反对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要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潜心研究,努力铸造学术精品,反对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要正确对待学术荣誉,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反对抄袭剽窃、哗众取宠。在各种学术评价活动中,要认真履行职责,发扬学术民主,客观公正、不循私情,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杜绝腐败行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健康的学术批评是净化学术空气、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勇于开展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学术主体和学术道德的维护者、建设者,高校教师必须自觉融入以德治国的伟大方略,落实到以德治学的行动中。要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要厚积薄发,出精品,出上品;要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学术研究成果还影响着他所涉足的学科以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总之,学术人肩负的是对学术、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道德责任。4.1.4学术环境学术环境包括物质方面和人文方面。物质方面是学术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学校提供的物质保证,如基础设施、研究仪器、图书资料、必需的生活条件保障、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基地、科研经费和协作经费等。人文方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术所处的氛围。要让创新的学术思想得到拓展,就要遵循科学研究自身的客观规律,以学术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中提出的科学问题为导向,让科研骨干从单纯追求数量的论文中解放出来。在科研经费上可以加大对优秀团队和研究基地的资助;同时,要重视一些冷僻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人员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大学学术生产力的内涵大学学术生产力是大学学者与学术资源相结合,通过知识的授受、创造与应用而形成的培养专业人才、发展知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它是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得以存在的能量基础,是大学整体学术实力和学术资本的象征。大学学术生产力包括学术活动、学术体制和学术文化三个部分。大学学术生产力在大学学术活动中生成,同时需要大学学术体制为其构建组织载体和制度规范。但活动与体制并非大学学术生产力发展的充分而必要条件,大学学术活动的作用可能有限,大学学术体制也可能失灵,因此,在这两者之上还存在一个更高的层次,那就是大学的学术文化。学术活动的生产力大学学术生产力本质上是大学学者的实践能力,没有实践和劳动就不可能有能力。大学学者的学术劳动是依靠智慧而进行的劳动,是大学学者在一定的学科、专业领域里所从事的知识加工活动。大学学者的学术劳动既表现为传授科学知识、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也表现为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活动,还可以表现为应用知识、为校外机构提供教育培训和参谋咨询的社会服务活动。知识的传播、探索与应用,构成了大学学术劳动的三个中心,也是发展大学学术生产力的最基本途径。4.2.2学术体制的生产力大学学术组织的结构和大学学术制度的制定形成了大学学术生产的组合方式,为学术生产奠定了组织基础,也影响着大学学术生产力发展。从传统的各种书院和各级官学,转为追求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的新式大学体制,根据西方近代理念建立起来的大学,日益成为现代学术研究的中心和基地。大学的学术生产是学者个体无法完全胜任的,必须借助组织的力量来完成。学术研究是一种体制化的研究,体制化和制度化有利地保证了学术研究的正常运转,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迅猛发展。但体制化是一柄双刃剑,既能促进学术的发展,也会束缚学术的进步。学术研究所必需的学术自由,容易为体制化所约束;学术研究所必需的学术独立,也易受到体制中行政关系的干扰。完善学术体制最为关键的无疑是让学术脱离政治与经济的干扰,尽可能获得自己最大的自主性,目前中国学术界最严重的制度性学术腐败现象实际上都是源于学术缺乏基本的独立性,或者说源于政治经济等非学术力量对于学术的强力干涉。4.2.3学术文化的生产力学术文化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学术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健康、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能让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在探求知识应用知识时思维活跃、心灵净化,从而产生激情和追求,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把这样一种氛围形容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学术研究和创新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知识,还可以训练思维、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最终形成探索的习惯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浓厚的学术空气,良好的治学环境,必定会使大学人才荟萃,各种思想观点交融,对于教师而言,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情进发,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术的创新和繁荣。学术文化具有强大的目标导向功能、激励和凝聚功能、软约束功能等,能够由内而外地促进大学学术生产力的发展。大学学术文化提高大学学术生产力大学学术文化对于提升大学及其学者的学术生产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学术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学术文化的目标导向功能。一般而言,组织提倡什么,崇尚什么,组织成员就倾向于追求什么,而组织文化就是最好的组织发展的方向标。良好的组织文化使组织成员潜移默化地接受所在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并朝着一个确定的目标奋斗,这是刻板繁琐的规章制度所不能达到的。为了把学校成员引导到学校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传统作法强调单纯的策略性引导,但对于知识渊博、批判意识较强的大学学者而言,苍白的说教和简单的政策引导并不能使人信服和遵从。所以,如果从组织文化入手,通过文化的渲染和熏陶来影响大学学者,使其接受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与理想追求,就能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尽量统一起来。这种融于文化之中的学校目标更具导向力和感染力,更能引起大学学者普遍的心理共鸣与行为反应。大学学术文化的激励和凝聚功能。出色的大学学术文化是调动学者积极性的重要诱因。在一种“人人受重视,个个被尊重”的大学文化氛围中,每个人的贡献都会及时受到肯定、赞赏和褒奖,学者们就会自觉地为获得新的、更大的成功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大学学术文化作为大学学者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了他们的理想和希望,因而能够产生极大的内聚力,使学者拥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因此,大学学术文化愈发达,群体心理就愈相容,学校对学者的吸引力、凝聚力、激励力就愈大。这样的学术文化不仅具有强大的同化功能,使身处其中的成员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而且能够内化为一种向上的力量,促进成员积极进取,勇攀高峰。大学学术文化的软约束功能。大学学术文化可以形成与制度硬约束相协调、相适应的环境氛围,对各种制度与规范产生心理认同,进而对个体行为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这种软约束比规章制度等硬约束更为特久、稳固而有效。因为刚性的硬约束难以随机应变,而柔性的软约束则能较好地顾及具体而复杂的客观实际和人的各方面的需要,并且在各种情境中都能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学术文化也可以像一般的组织文化那样,被比做“无声的号令”、“无形的管制”。这也体现了大学学术文化所拥有的使每个成员都自觉接受约束的功能和效力。4.4高校学术文化现状分析随着校园学术文化重要性的日渐凸显,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制定相关的政策、实行相关的措施来促进校园学术文化的形成。但是,相对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我国高校的校园学术文化建设明显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4.1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学术活动意识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十分强调应试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学习初期就重书本知识的记忆,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便到了大学,这种现象仍然非常普遍。由于现行的高校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估系统的作用,很多大学生仅仅满足于掌握书本知识,考试得高分,而对锻炼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术活动则很少关心和参与。有的学生虽然已经意识到参与的重要性,但在崇尚学术的意识和实际参与的行为之间存在很大距离,缺乏实践的勇气和能力。大部分高校部是围绕专业培养方向进行课程设置,以课堂授课和一般的实验课为主,而有关培养学生学术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课程则很少设置。因此大学生在科研和分析方法的掌握上非常欠缺,他们对如何正确选题、如何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如何提炼观点等都不甚了解。国内极大部分高校中,学术和科研活动均由教师和研究生完成,本科生很少涉及和参与。缺乏高层次的学术讲座,缺少与名家、大家亲密接触的机会,使高校的学术文化层次不高、氛围不浓。4.4.2学术文化的浮躁与功利当前高校普遍存在急于求成、片面追求论文数量、评价和宣传浮夸不实,以及弄虚作假、包装炒作等现象。它们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击着大学校园,使大学内部浮躁之风和功利行为盛行。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教授指出,现在社会环境处于一种浮躁的心态。一些科研学术人员在名利的诱惑面前心态浮躁,某些制度性的严重缺失又为他们打开了方便之门。现在的高校行政系统和科研项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学校要排行,要综合实力评价,高校领导人需要科研成果、著名学者。所以,一些高校很难对科研项目和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的审查。当下的一些高校,有流于世俗与功利的倾向,为官员、体育明星、企业家等社会成功人士大开方便之门;为挤入各种工程拉关系、走后门、做表面文章;为使学生求职时专业更对口,将基础性学科、人文学科类课程,大量缩减;教授做学问急功近利,难耐寂寞;学生无心向学,求职心切;研究生、博士生留在学校的目的,多是求职不顺。正是优良大学学术文化的缺失与薄弱,才使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大行其道。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强有力的学术精神的指引,大学、学者和学生都可能顺应人之劣根性而趋于自利和急功近利,没有理性和健康的大学学术文化。4.4.3高校学术文化制度存在缺陷在大学的学术生产中,学术评价无时无处不在。它是根据大学学者的工作状况进行赏罚的依据,在职称评定中更是得到了最全面、最直接的体现。好的评价制度可以发挥测量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等,能够促进大学学术生产的发展;而不好的评价制度不仅不能达到测量的信度和效用,而且会压抑人、打击人,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产生与蔓延。当前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均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为了使考核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对科研成果的量化几乎成了必须的选择,成果的数量直接与职称、岗位津贴及随之而来的住房、收入挂钩,多数院校还与研究生能否拿到学位挂钩,使得指标主义大行其道。此种做法看似赏罚分明,公平合理,但催生出的是重数量轻质量和学风的败坏,同时也使过去那种十年磨一剑者难以晋升甚至遭遇下岗的尴尬。为了多出精品,各级行政部门加大了科研投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