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赵楼中学2023-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赵楼中学2023-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赵楼中学2023-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赵楼中学2023-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解析】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赵楼中学2023-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赵楼中学2023-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赵楼中学2023-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3·潜江模拟)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丰富,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B.医院主要通过尿液直接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

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

D.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则会患呆小症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解析】【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不符合题意.

B、胰岛素能调节血糖的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医院主要通过检测血糖浓度来分析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不符合题意.

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符合题意.

D、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2.(2023·长沙模拟)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A.大脑B.脊髓C.小脑D.脑干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中含有酒精,饮酒多了,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协调全身肌肉活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是小脑。

3.(2023七下·郓城期末)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预防狂犬病的措施之一是注射狂犬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狂犬病毒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的基本结构

B.注射到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抗体

C.狂犬病毒是狂犬病的传染源

D.注射狂犬疫苗让人获得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与核酸构成,注射到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抗原,会使得体内产生抗体,狂犬病毒是狂犬病的病原体。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4.(2023七下·郓城期末)下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不同血管(H、I、J)时氧或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其中H为肺动脉,则图中曲线和血管I分别表示()

A.氧的浓度、肺静脉

B.氧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C.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静脉

D.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H是肺动脉,那么I就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J是肺静脉,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而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里,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故答案为:B

【分析】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5.(2023七下·郓城期末)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③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①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

C.②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D.①②③三种血细胞中只有③没有细胞核

【答案】D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③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①为白细胞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B不符合题意;

C、②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①②③三种血细胞中只有②白细胞有细胞核,②血小板③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6.(2023八下·江门开学考)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

C.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量均较少

D.图中所示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解:A、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是动脉血,血液中氧的含量较高,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该项不符合题意.

B、从肾静脉流出肾脏的是静脉血,尽管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入尿液,但二氧化碳仍存在于血液中;因此,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该项不符合题意.

C、流入肾脏的动脉血中氧的含量较高,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氧的含量较低.该项不符合题意.

D、图中肾小球处的箭头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处的箭头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该项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血液流经肾脏是体循环的一部分,流入肾脏的是动脉血,流出肾脏的是静脉血.

7.某人正在看书,远处有人叫他,他戴上眼镜看清此人面孔,请问这个人戴的是

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太阳镜

【答案】B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分析】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因此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而看不清远处的,看书离得近,因此不戴眼镜就能看清,远处有人叫他,看不清,必须戴上眼镜,表明这个人是近视眼,戴的是凹透镜。故选B。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难度一般,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8.(2023七下·郓城期末)某地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饮食卫生安全排查中,发现有些饮食店没有餐具消毒柜,当即对其进行查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预防()

A.血友病B.甲型肝炎C.阑尾炎D.沙眼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B、某地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饮食卫生安全排查中,发现有些饮食店没有餐具消毒柜,当即对其进行查封。不注意饮食卫生容易传播消化道传染病,甲型肝炎属于消化道传染病,选项B符合题意。

ACD、血友病属于遗传病;阑尾炎是类为病菌侵入阑尾引起的;沙眼是少眼衣原体感染结膜引起的,所以选项A、C、D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9.(2023七下·郓城期末)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血液中会出现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产生这种抗体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B.淋巴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

【答案】B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流感病毒是抗原,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能够消灭特定的抗原。

故答案为:B

【分析】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10.(2023七下·郓城期末)人体内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A.心脏B.胃C.小肠D.大肠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内壁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包括肠液、胰液、胆汁等。胰液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淀粉、蛋白质、脂肪进行彻底消化,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小肠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能够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绝大部分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故答案为:C

【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11.(2023·德州模拟)某中午,小华按照营养需求吃了混合性食物。在消化管内形成食糜之后,能分解得到的一组最终消化产物是()

A.蛋白质、淀粉、脂肪

B.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C.二氧化碳、水、尿素

D.氨基酸、麦芽糖、甘油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所以某中午,小华按照营养需求吃了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形成食糜之后,能分解得到的一组最终消化产物是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故答案为:B

【分析】熟记三大类营养物质彻底消化的产物分别是: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和脂肪酸。据此答题。

12.(2023·德州模拟)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养料B.二氧化碳C.氧气D.废物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肺泡时,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养料减少、废物增多,“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养料减少、废物增多。图中该物质在Ⅰ处增多,Ⅱ处减少,因此该物质最可能是氧气。

故答案为:C

【分析】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扩散的原理: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浓度相等为止。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液中氧的浓度,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肺泡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吸气时:进入肺泡的氧穿过肺泡壁以及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2、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当动脉血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高于细胞中氧的含量,这样氧气扩散到细胞内,同时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这样细胞中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中,结果是由动脉血变为了静脉血。

13.(2023·潍坊会考)如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A.收缩、缩小、下降B.舒张、扩大、下降

C.舒张、扩大、升高D.收缩、扩大、下降

【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4.(2023七下·龙华期中)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

A.血小板、血浆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D.白细胞、血浆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

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

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5.(2023八下·中山期中)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mL).其中的丙是()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甲960.000.001.101.80

乙908.000.100.720.03

丙980.030.100.720.03

A.血浆B.原尿C.尿液D.血浆和尿液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此可以看出:原尿和血浆的不同是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尿液和原尿的区别是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从表中可以看出,甲中不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可以判断是尿液;乙中含有蛋白质,可以判断是血浆;丙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但有葡萄糖,可以判断是原尿.

故选:B.

【分析】原尿和血浆的不同是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尿液和原尿的区别是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结合尿的形成分析解答.

16.(2023七下·郓城期末)下列流程图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B.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

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D.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A、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A符合题意;

B、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B不符合题意;

C、尿的形成过程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其流程应该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尿液,C不符合题意;

D、反射弧的途径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尿的形成过程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3)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7.(2023七下·峄城期末)与艾滋病患者接触,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是()

A.交谈B.共餐C.共用注射器D.握手、拥抱

【答案】C

【知识点】艾滋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解:ABD、交谈、共餐、握手、拥抱,都不会感染艾滋病;C、共用注射器可能会感染艾滋病.因此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是共用注射器.

故选:C

【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18.下列哪项不利于环境保护()

A.大力植树造林B.回收废电池

C.使用一次性筷子D.使用电子贺卡

【答案】C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A、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树木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清新空气,A不符合题意。

B、回收废电池可以减少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B不符合题意。

C、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浪费大量的木材,与环境保护是相背的,不利于保护环境,可见C符合题意。

D、使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环境。可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环境的保护措施,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大力植树造林;、回收废电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制造白色污染;绿色出行等。

19.(2023七下·柘城期末)下列用药方法正确的是()

A.为使病情早日好转,可加大服用非处方药剂量

B.在每日服药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服药次数

C.服药时间.饭前或饭后无所谓,二者可任意选择

D.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改变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解答】解:A、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不符合题意.

B、服药量是能产生药物治疗作用所需的用量,如果减少服药次数一般不能产生治疗效果,要遵医嘱,不符合题意.

C、饭前服的多为健胃药,收敛药,止胃痛药,肠道消炎药,如多酶片,乳酶生,胃舒平,阿托品,四环素等.这些药依各自的作用特点饭前服用能达到最佳效果.此外,中成药丸剂为使其较快通过胃进入畅道不为食物所阻也宜饭前服;绝大部分药物都在饭后服,尤其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保泰松,消炎痛,硫酸亚铁,黄连素等宜饭后服以便为胃内事物稀释而减少其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因此二者不可任意选择,不符合题意.

D、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不能自行改变,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本题涉及的是安全用药和正确用药的知识.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20.(2023七下·郓城期末)小明的妈妈一直注意给他加喂钙粉,可医生还是诊断小明缺钙,原因是在服用钙粉时,没有补充()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

【答案】D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解析】【分析】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发生障碍,就会引起物质代谢失常,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表现为维生素缺乏症,例如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因此,体内缺钙的人在补钙的同时,还要加服维生素D,否则,摄入的钙不会被吸收,缺钙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维生素D有促进钙磷吸收的作用。

二、综合题

21.(2023七下·郓城期末)下图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活与部分器官、系统的关系图,①~⑤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请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此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部位进行的。

(2)②表示氧气,经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之后,流经肺部的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减少),血液由变为动脉血。

(3)血液中运输氧的血细胞是,该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是。

(4)由泌尿系统形成尿液必须经过作用和,作用两个过程。

(5)人体内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试写出该部位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表达式:。

【答案】(1)小肠

(2)增加;静脉血

(3)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

(4)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

(5)组织细胞;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人体能量的供给;食物的消化;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因此图中①表示的是吸收,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

(3)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4)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5)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所以人体内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分析】图示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以循环系统为核心,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皮肤通过一系列的生理活动联系起来,①为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故为吸收;②和③分别表示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⑤为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

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22.(2023七下·郓城期末)下图是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完成一个反射活动,必须由图中的(用序号按顺序填写)五部分参加。

(2)图中的所示结构受损将会出现能反射但不能感知的现象。

(3)直接刺激[5]是否会有感觉,是否会产生运动。

(4)若此图表示人看到酸酶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1表示眼睛的。

(5)若此图表示学生听见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则1表示耳部结构的。

【答案】(1)12456

(2)二

(3)没有;会

(4)视网膜

(5)耳蜗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1)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完成一个反射活动,必须由图中的1→2→4→5→6五部分参加。

(2)在脊髓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脊髓的上都叫灰质,神经纤维集中在脊髓的周围叫白质,图中只有(二)白质结构受损脊髓内的4神经中枢不能通过二白质把神经冲动上行传导到大脑,将导致出现能反射而不能感知的现象。

(3)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直接刺激5传出神经,效应器接收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会产生运动;但没有感觉,因为神经冲动不能传到神经中枢,不能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所以没有感觉。

(4)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如果此图表示人看到“梅”字而分泌唾液的反射弧,视网膜能感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因此1感受器是位于视网膜上。

(5)听见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是由大脑皮层参与而形成的一种复杂反射。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冲动。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①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③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23.(2023七下·郓城期末)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图中[1]、[2]、[3]合称为。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能被全部吸收、大部分重吸收、部分重吸收的依次是。

(3)医生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较多的红细胞和蛋白质,这可能是发生病变而通透性增高所引起的。

(4)与A处血液成分相比,D处血液中成分明显减少。

【答案】(1)肾单位

(2)葡萄糖、水、无机盐

(3)肾小球

(4)尿素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是由3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1肾小囊和2肾小球组成。因此图中1、2、3合称为肾单位。

(2)尿的形成要经过2肾小球的滤过和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2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3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能被全部吸收、大部分重吸收、部分重吸收的依次是葡萄糖、水、无机盐。

(3)若某人尿液中出现血红细胞和蛋白质,可能是因为此人肾单位中的2肾小球发生病变。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来不能过滤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也能过滤到原尿中,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蛋白质和血细胞,因此尿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

(4)A处为血浆,D处的液体为尿液形成后的血浆,由(2)尿的形成可以知道:D处与A处血液成分相比血液中尿素成分明显减少。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24.(2023七下·郓城期末)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血管a、g、h的名称:a,g,h。

(2)根据图中符号写出肺循环途径。(用箭头表示)。

(3)某人感冒引起肺炎,医生为其点滴注射消炎药治疗,

请你写出药物从手部静脉到肺部的路径:。

(4)血液内含有二氧化碳最多的地方是()

A.a处B.b处

C.d处D.h处

(5)血液中含营养最丰富的地方是()

A.f处B.[1]处C.e处D.[4]处

【答案】(1)主动脉;肺静脉;肺动脉

(2)3→h→B→g→2

(3)手部静脉→f→1→3→h→B

(4)D

(5)C

【知识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图示中,a是与左心室相连的主动脉,g是左心房相连的肺静脉,h是与右心室相连的肺动脉。

(2)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即图示中的3→h→B→g→2。

(3)药物从手部静脉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的路径是:手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即图示中的手部静脉→f→1→3→h→B。

(4)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较多的动脉血变成了含二氧化碳最多的静脉血,这些静脉血汇合到上、下腔静脉,再流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因此选项中h处二氧化碳含量最多。

(5)血液流经小肠毛细血管时,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因此选项中,[e]处的血液含营养最丰富。

【分析】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

25.(2023七下·郓城期末)下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请回答:

(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

不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机物是

(2)在观察活体材料时,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行通过,那么,该血管在结构上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3)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4)如果C为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分泌不足。

【答案】(1)维生素

(2)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4)胰岛素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六大类: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需要经过①消化,即可直接经过②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中,其中维生素是有机物。

(2)毛细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物质交换.(3)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组织细胞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把化学能转化成可以利用的能量。因此,物质B氧气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或参与细胞呼吸)。(4)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

【分析】如图是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气体交换的综合图解,①表示消化,②表示吸收,A是二氧化碳交换到肺泡中,B表示氧气交换到血液里.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赵楼中学2023-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3·潜江模拟)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丰富,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B.医院主要通过尿液直接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

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

D.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则会患呆小症

2.(2023·长沙模拟)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A.大脑B.脊髓C.小脑D.脑干

3.(2023七下·郓城期末)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预防狂犬病的措施之一是注射狂犬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狂犬病毒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的基本结构

B.注射到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抗体

C.狂犬病毒是狂犬病的传染源

D.注射狂犬疫苗让人获得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4.(2023七下·郓城期末)下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不同血管(H、I、J)时氧或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其中H为肺动脉,则图中曲线和血管I分别表示()

A.氧的浓度、肺静脉

B.氧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C.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静脉

D.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5.(2023七下·郓城期末)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③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①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

C.②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D.①②③三种血细胞中只有③没有细胞核

6.(2023八下·江门开学考)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

C.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量均较少

D.图中所示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7.某人正在看书,远处有人叫他,他戴上眼镜看清此人面孔,请问这个人戴的是

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太阳镜

8.(2023七下·郓城期末)某地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饮食卫生安全排查中,发现有些饮食店没有餐具消毒柜,当即对其进行查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预防()

A.血友病B.甲型肝炎C.阑尾炎D.沙眼

9.(2023七下·郓城期末)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血液中会出现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产生这种抗体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B.淋巴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

10.(2023七下·郓城期末)人体内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A.心脏B.胃C.小肠D.大肠

11.(2023·德州模拟)某中午,小华按照营养需求吃了混合性食物。在消化管内形成食糜之后,能分解得到的一组最终消化产物是()

A.蛋白质、淀粉、脂肪

B.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C.二氧化碳、水、尿素

D.氨基酸、麦芽糖、甘油

12.(2023·德州模拟)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养料B.二氧化碳C.氧气D.废物

13.(2023·潍坊会考)如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A.收缩、缩小、下降B.舒张、扩大、下降

C.舒张、扩大、升高D.收缩、扩大、下降

14.(2023七下·龙华期中)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

A.血小板、血浆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D.白细胞、血浆

15.(2023八下·中山期中)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mL).其中的丙是()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甲960.000.001.101.80

乙908.000.100.720.03

丙980.030.100.720.03

A.血浆B.原尿C.尿液D.血浆和尿液

16.(2023七下·郓城期末)下列流程图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B.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

C.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D.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7.(2023七下·峄城期末)与艾滋病患者接触,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是()

A.交谈B.共餐C.共用注射器D.握手、拥抱

18.下列哪项不利于环境保护()

A.大力植树造林B.回收废电池

C.使用一次性筷子D.使用电子贺卡

19.(2023七下·柘城期末)下列用药方法正确的是()

A.为使病情早日好转,可加大服用非处方药剂量

B.在每日服药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服药次数

C.服药时间.饭前或饭后无所谓,二者可任意选择

D.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能自行改变

20.(2023七下·郓城期末)小明的妈妈一直注意给他加喂钙粉,可医生还是诊断小明缺钙,原因是在服用钙粉时,没有补充()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

二、综合题

21.(2023七下·郓城期末)下图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活与部分器官、系统的关系图,①~⑤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请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此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部位进行的。

(2)②表示氧气,经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之后,流经肺部的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减少),血液由变为动脉血。

(3)血液中运输氧的血细胞是,该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是。

(4)由泌尿系统形成尿液必须经过作用和,作用两个过程。

(5)人体内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试写出该部位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表达式:。

22.(2023七下·郓城期末)下图是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完成一个反射活动,必须由图中的(用序号按顺序填写)五部分参加。

(2)图中的所示结构受损将会出现能反射但不能感知的现象。

(3)直接刺激[5]是否会有感觉,是否会产生运动。

(4)若此图表示人看到酸酶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1表示眼睛的。

(5)若此图表示学生听见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则1表示耳部结构的。

23.(2023七下·郓城期末)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图中[1]、[2]、[3]合称为。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能被全部吸收、大部分重吸收、部分重吸收的依次是。

(3)医生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较多的红细胞和蛋白质,这可能是发生病变而通透性增高所引起的。

(4)与A处血液成分相比,D处血液中成分明显减少。

24.(2023七下·郓城期末)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血管a、g、h的名称:a,g,h。

(2)根据图中符号写出肺循环途径。(用箭头表示)。

(3)某人感冒引起肺炎,医生为其点滴注射消炎药治疗,

请你写出药物从手部静脉到肺部的路径:。

(4)血液内含有二氧化碳最多的地方是()

A.a处B.b处

C.d处D.h处

(5)血液中含营养最丰富的地方是()

A.f处B.[1]处C.e处D.[4]处

25.(2023七下·郓城期末)下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请回答:

(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

不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机物是

(2)在观察活体材料时,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行通过,那么,该血管在结构上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3)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4)如果C为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它在血液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分泌不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解析】【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不符合题意.

B、胰岛素能调节血糖的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医院主要通过检测血糖浓度来分析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不符合题意.

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符合题意.

D、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2.【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中含有酒精,饮酒多了,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协调全身肌肉活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是小脑。

3.【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与核酸构成,注射到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抗原,会使得体内产生抗体,狂犬病毒是狂犬病的病原体。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4.【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H是肺动脉,那么I就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J是肺静脉,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而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里,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故答案为:B

【分析】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5.【答案】D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③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①为白细胞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B不符合题意;

C、②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①②③三种血细胞中只有②白细胞有细胞核,②血小板③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6.【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解:A、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是动脉血,血液中氧的含量较高,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该项不符合题意.

B、从肾静脉流出肾脏的是静脉血,尽管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入尿液,但二氧化碳仍存在于血液中;因此,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该项不符合题意.

C、流入肾脏的动脉血中氧的含量较高,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氧的含量较低.该项不符合题意.

D、图中肾小球处的箭头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处的箭头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该项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血液流经肾脏是体循环的一部分,流入肾脏的是动脉血,流出肾脏的是静脉血.

7.【答案】B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分析】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因此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而看不清远处的,看书离得近,因此不戴眼镜就能看清,远处有人叫他,看不清,必须戴上眼镜,表明这个人是近视眼,戴的是凹透镜。故选B。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难度一般,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8.【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B、某地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饮食卫生安全排查中,发现有些饮食店没有餐具消毒柜,当即对其进行查封。不注意饮食卫生容易传播消化道传染病,甲型肝炎属于消化道传染病,选项B符合题意。

ACD、血友病属于遗传病;阑尾炎是类为病菌侵入阑尾引起的;沙眼是少眼衣原体感染结膜引起的,所以选项A、C、D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9.【答案】B

【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流感病毒是抗原,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能够消灭特定的抗原。

故答案为:B

【分析】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10.【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内壁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包括肠液、胰液、胆汁等。胰液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淀粉、蛋白质、脂肪进行彻底消化,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小肠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能够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绝大部分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故答案为:C

【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11.【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所以某中午,小华按照营养需求吃了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形成食糜之后,能分解得到的一组最终消化产物是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故答案为:B

【分析】熟记三大类营养物质彻底消化的产物分别是: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和脂肪酸。据此答题。

12.【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如果Ⅰ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肺泡时,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养料减少、废物增多,“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养料减少、废物增多。图中该物质在Ⅰ处增多,Ⅱ处减少,因此该物质最可能是氧气。

故答案为:C

【分析】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扩散的原理: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浓度相等为止。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液中氧的浓度,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肺泡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吸气时:进入肺泡的氧穿过肺泡壁以及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2、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当动脉血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高于细胞中氧的含量,这样氧气扩散到细胞内,同时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这样细胞中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中,结果是由动脉血变为了静脉血。

13.【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14.【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解: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

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

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5.【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此可以看出:原尿和血浆的不同是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尿液和原尿的区别是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从表中可以看出,甲中不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可以判断是尿液;乙中含有蛋白质,可以判断是血浆;丙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但有葡萄糖,可以判断是原尿.

故选:B.

【分析】原尿和血浆的不同是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尿液和原尿的区别是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结合尿的形成分析解答.

16.【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A、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A符合题意;

B、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B不符合题意;

C、尿的形成过程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其流程应该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尿液,C不符合题意;

D、反射弧的途径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尿的形成过程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3)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7.【答案】C

【知识点】艾滋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解:ABD、交谈、共餐、握手、拥抱,都不会感染艾滋病;C、共用注射器可能会感染艾滋病.因此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是共用注射器.

故选:C

【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18.【答案】C

【知识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A、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树木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清新空气,A不符合题意。

B、回收废电池可以减少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B不符合题意。

C、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浪费大量的木材,与环境保护是相背的,不利于保护环境,可见C符合题意。

D、使用电子贺卡可以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环境。可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环境的保护措施,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大力植树造林;、回收废电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制造白色污染;绿色出行等。

19.【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

【解析】【解答】解:A、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不符合题意.

B、服药量是能产生药物治疗作用所需的用量,如果减少服药次数一般不能产生治疗效果,要遵医嘱,不符合题意.

C、饭前服的多为健胃药,收敛药,止胃痛药,肠道消炎药,如多酶片,乳酶生,胃舒平,阿托品,四环素等.这些药依各自的作用特点饭前服用能达到最佳效果.此外,中成药丸剂为使其较快通过胃进入畅道不为食物所阻也宜饭前服;绝大部分药物都在饭后服,尤其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保泰松,消炎痛,硫酸亚铁,黄连素等宜饭后服以便为胃内事物稀释而减少其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因此二者不可任意选择,不符合题意.

D、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不能自行改变,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本题涉及的是安全用药和正确用药的知识.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20.【答案】D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解析】【分析】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发生障碍,就会引起物质代谢失常,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表现为维生素缺乏症,例如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因此,体内缺钙的人在补钙的同时,还要加服维生素D,否则,摄入的钙不会被吸收,缺钙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维生素D有促进钙磷吸收的作用。

21.【答案】(1)小肠

(2)增加;静脉血

(3)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

(4)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

(5)组织细胞;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人体能量的供给;食物的消化;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因此图中①表示的是吸收,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

(3)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4)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5)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所以人体内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分析】图示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以循环系统为核心,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皮肤通过一系列的生理活动联系起来,①为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故为吸收;②和③分别表示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⑤为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

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22.【答案】(1)12456

(2)二

(3)没有;会

(4)视网膜

(5)耳蜗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1)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完成一个反射活动,必须由图中的1→2→4→5→6五部分参加。

(2)在脊髓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脊髓的上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