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汇编15:种群和群落_第1页
【解析】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汇编15:种群和群落_第2页
【解析】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汇编15:种群和群落_第3页
【解析】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汇编15:种群和群落_第4页
【解析】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汇编15:种群和群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汇编15:种群和群落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汇编15:种群和群落

一、选择题

1.(2023·北京)近期开始对京西地区多个停采煤矿的采矿废渣山进行生态修复。为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从演替的角度分析,以下对废渣山治理建议中最合理的是()

A.放养多种禽畜B.引入热带速生植物

C.取周边地表土覆盖D.修筑混凝土护坡

【答案】C

【知识点】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A、停采煤矿的采矿废渣山的土壤结构被破坏,放养多种禽畜需要采食植被,不利于生态恢复,A错误;

B、引入植被应选择当地物种,热带速生植物不能适应当时气候和土壤条件,无法形成稳定复杂的食物网,不利于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B错误;

C、取周边地表土覆盖有利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重新出现,有利于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C正确;

D、修筑混凝土护坡不利于植被生长,不利于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2023·湖南)“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菜籽油是主要的食用油之一,秸秆和菜籽饼可作为肥料还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油菜花通过物理、化学信息吸引蜂蝶

B.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C.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互利共生

D.秸秆和菜籽饼还田后可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

【答案】C

【知识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种间关系;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解析】【解答】A、油菜花可以通过花的颜色和气味吸引蜂蝶,花的颜色属于物理信息,花的气味是有化学物质挥发导致,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

B、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作用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B正确;

C、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C错误;

D、秸秆和菜籽饼还田后可以为土壤中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因此可以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作用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2)生物的种间关系有: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的种间关系比较:

种间关系物种A物种B关系特点

原始合作有利有利彼此相互有利,两者结合松散

互利共生有利有利彼此相互有利,两者结合紧密

种间竞争有害有害彼此相互抑制

捕食有利有害种群A杀死或吃掉种群B中的一些个体

寄生有利有害种群A寄生于种群B并有害于后者

3.(2023·湖北)胁迫是指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水杨酸可以减轻胁迫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在镉的胁迫下,添加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降低丙二醛和H2O2含量,有效缓解镉对苦草的氧化胁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杨酸能缓解H2O2对苦草的氧化作用

B.在胁迫环境下,苦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C.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镉能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

D.在镉的胁迫下,苦草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

【答案】D

【知识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解析】【解答】A、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降低H2O2含量,故能缓解H2O2对苦草的氧化作用,A正确;

B、胁迫环境下已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不适合苦草生存,苦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B正确;

C、镉属于重金属,能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C正确;

D、胁迫是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因此在镉胁迫下苦草已经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镉胁迫使环境条件显著偏离于苦草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会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降低丙二醛和H2O2含量,有效缓解镉对苦草的氧化胁迫。

4.(2023·浙江)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大蝗灾的主要元凶,在土壤含水率50年)5.74900019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红树林植被恢复进程中,由裸滩经互花米草群落到无瓣海桑群落的过程称为,恢复的红树林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也是多种水鸟柄息和繁殖场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无瓣海桑能起到快速实现红树林恢复和控制互花米草的双重效果,其使互花米草消退的主要原因是。

(3)无瓣海桑是种自南亚地区的大乔木,生长速度快,5年能大量开花结果,现已适应华南滨海湿地。有学者认为无瓣海桑有可能成为新的外米入侵植物。据表分析,提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4)淇澳岛红树林现为大面积人工种植的无瓣海桑纯林。为进一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生态工程自生原理并考虑不同植物的生态位差异,提出合理的无瓣海桑群落改造建议。

【答案】(1)次生演替;间接

(2)无瓣海桑生长快,比互花米草高,在竞争中占优势

(3)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瓣海桑群落中植物种类逐渐减少,林下没有无瓣海桑和秋茄更新幼苗,可能会被本地物种所替代,所以不会引起新的入侵植物。

(4)适当控制引进树种规模,扩大本土树种的种植,增加物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知识点】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解析】【解答】(1)在红树林植被恢复进程中,由裸滩经互花米草群落到无瓣海桑群落的过程,不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演替,因此该过程称为次生演替。恢复的红树林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也可以为多种水鸟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这是描述了红树林在生态系统方面的调节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故填:次生演替;间接。

(2)无瓣海桑能起到快速实现红树林恢复,说明无瓣海桑的生长速度较快,从种间关系考虑,其与互花米草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并且在竞争中占优势,因此可以有效抑制互花米草的蔓延。

故填:无瓣海桑生长快,比互花米草高,在竞争中占优势。

(3)纵向比较表格的数据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瓣海桑群落中植物种类逐渐减少,林下没有无瓣海桑和秋茄更新幼苗,说明其出生率为零,因此无瓣海桑的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大于50年之后,可能会被本地优势物种所替代,故不会造成成为入侵物种。

故填: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瓣海桑群落中植物种类逐渐减少,林下没有无瓣海桑和秋茄更新幼苗,可能会被本地物种所替代,所以不会引起新的入侵植物。

(4)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比如,通过适当控制引进树种规模,扩大本土树种的种植,增加物种,使营养结构变得复杂,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能防止新的物种的入侵。

故填:适当控制引进树种规模,扩大本土树种的种植,增加物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本题是从生态的角度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

(1)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科学家一般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以及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

①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②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例如,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制造有机物、固碳、供氧等功能等。

③生物多样性还具有许多目前人们尚不太清楚的潜在价值。例如,某种目前没有直接价值的植物,有可能在未来被发现含有治疗某种疾病的重要成分。

(3)自生原理: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功能,一方面是源于其中的生物,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再生更新等;另一方面是这些生物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特别是种间关系)进行自组织,实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这一有序的整体可以自我维持。这种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汇编15:种群和群落

一、选择题

1.(2023·北京)近期开始对京西地区多个停采煤矿的采矿废渣山进行生态修复。为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从演替的角度分析,以下对废渣山治理建议中最合理的是()

A.放养多种禽畜B.引入热带速生植物

C.取周边地表土覆盖D.修筑混凝土护坡

2.(2023·湖南)“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菜籽油是主要的食用油之一,秸秆和菜籽饼可作为肥料还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油菜花通过物理、化学信息吸引蜂蝶

B.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C.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互利共生

D.秸秆和菜籽饼还田后可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

3.(2023·湖北)胁迫是指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水杨酸可以减轻胁迫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在镉的胁迫下,添加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降低丙二醛和H2O2含量,有效缓解镉对苦草的氧化胁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杨酸能缓解H2O2对苦草的氧化作用

B.在胁迫环境下,苦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C.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镉能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

D.在镉的胁迫下,苦草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

4.(2023·浙江)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大蝗灾的主要元凶,在土壤含水率50年)5.74900019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红树林植被恢复进程中,由裸滩经互花米草群落到无瓣海桑群落的过程称为,恢复的红树林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也是多种水鸟柄息和繁殖场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无瓣海桑能起到快速实现红树林恢复和控制互花米草的双重效果,其使互花米草消退的主要原因是。

(3)无瓣海桑是种自南亚地区的大乔木,生长速度快,5年能大量开花结果,现已适应华南滨海湿地。有学者认为无瓣海桑有可能成为新的外米入侵植物。据表分析,提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4)淇澳岛红树林现为大面积人工种植的无瓣海桑纯林。为进一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生态工程自生原理并考虑不同植物的生态位差异,提出合理的无瓣海桑群落改造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A、停采煤矿的采矿废渣山的土壤结构被破坏,放养多种禽畜需要采食植被,不利于生态恢复,A错误;

B、引入植被应选择当地物种,热带速生植物不能适应当时气候和土壤条件,无法形成稳定复杂的食物网,不利于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B错误;

C、取周边地表土覆盖有利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重新出现,有利于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C正确;

D、修筑混凝土护坡不利于植被生长,不利于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答案】C

【知识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种间关系;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解析】【解答】A、油菜花可以通过花的颜色和气味吸引蜂蝶,花的颜色属于物理信息,花的气味是有化学物质挥发导致,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

B、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作用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B正确;

C、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C错误;

D、秸秆和菜籽饼还田后可以为土壤中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因此可以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作用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2)生物的种间关系有: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的种间关系比较:

种间关系物种A物种B关系特点

原始合作有利有利彼此相互有利,两者结合松散

互利共生有利有利彼此相互有利,两者结合紧密

种间竞争有害有害彼此相互抑制

捕食有利有害种群A杀死或吃掉种群B中的一些个体

寄生有利有害种群A寄生于种群B并有害于后者

3.【答案】D

【知识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解析】【解答】A、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降低H2O2含量,故能缓解H2O2对苦草的氧化作用,A正确;

B、胁迫环境下已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不适合苦草生存,苦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B正确;

C、镉属于重金属,能通过生物富集作用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C正确;

D、胁迫是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因此在镉胁迫下苦草已经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镉胁迫使环境条件显著偏离于苦草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会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降低丙二醛和H2O2含量,有效缓解镉对苦草的氧化胁迫。

4.【答案】A

【知识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在土壤含水率<15%的情况下,85%以上的受精卵可以孵化,一旦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得到满足,很容易发生大爆发,由此可知,当土壤含水量15%时,可以阻止东亚飞蝗的繁衍,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动物种群数量受生物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受气温、日照和降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

5.【答案】D

【知识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间关系;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解析】【解答】A、海草属于植物,没有活动能力,所以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不符合题意;

B、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会抢夺阳光,所以二者的种间关系是竞争,B不符合题意;

C、由表可知,在低潮带和潮下带上部的海草种类最丰富,即物种丰富度最高,C不符合题意;

D、由表可知,羽叶二药藻和二药藻所分布的潮带最广,即生态位最宽的是羽叶二药藻和二药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样方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弱甚至没有活动能力、活动范围小的生物,如跳蝻、蚜虫、植物等。

2、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6.【答案】D

【知识点】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解析】【解答】A、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所以采伐迹地保留了原有青冈栎林的土壤条件和繁殖体,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不符合题意;

B、罐丛群落比杂草群落结构更为复杂,所以罐丛对阳光的利用更充分,B不符合题意;

C、与罐丛相比,马尾松林群落的植物分层现象更明显,而植物为动物提供栖息环境和食物,所以马尾松林的动物分层现象更明显,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马尾松林群落中只有马尾松林一种乔木,而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中有马尾松和青冈栎两种乔木,所以后者植物种间竞争会增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等的演替。

7.【答案】D

【知识点】种群的特征

【解析】【解答】AB、人口老龄化,即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这样会导致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A、B不符合题意;

C、老龄化会导致人口的年龄结构成为衰退型,使种群密度未来可能降低,C不符合题意;

D、人口老龄化主要是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年龄结构)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8.【答案】A

【知识点】质壁分离和复原;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泡菜的制作;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解析】【解答】A、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上都大液泡,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与细胞液之间形成浓度差,因外界浓度较高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因此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成熟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A正确;

B、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创造内部无氧环境,B错误;

C、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该做到随机取样,而不是在目标个体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定样方调查种群密度,C错误;

D、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可以减少外植体上的微生物,与接种过程中的微生物是否污染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是: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②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具有上都大液泡,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质壁分离发生时表现为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浓度变大,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9.【答案】D

【知识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所观察的是某一年内出生的灰松鼠个体,而不是当地所有的灰松鼠,不属于灰松鼠种群,A错误;

B、准确统计该年出生的所有灰松鼠数量需用逐个计数法,B错误;

C、由题意可知,所观察的是某一年内出生的灰松鼠个体,而不是种群数量,种内竞争的强弱与种群数量和生存资源有关,C错误;

D、由图可知,灰松鼠幼体的存活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对灰松鼠进行保护时应更加关注其幼体,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种群: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逐个计数法

(2)估算法: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标记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法。

(3)其他方法:航拍法、红外触发相机、分析粪便、标记声音等。

10.【答案】B

【知识点】群落的演替

【解析】【解答】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时候竹笋种群自身生长的现象,不属于群落演替,A错误;

B、挺水植物和浮叶根生植物不属于同一物种,且挺水植物比浮水植物更有利于对阳光的利用,故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属于群落的演替,B正确;

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是荷花自身生长的正常现象,不属于群落演替,C错误;

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属于群落中已存在的某一种群的自身数量变化,不涉及物种的更新替换,不属于群落演替,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该过程中会发生优势种的取代。

11.【答案】C

【知识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题干”某年秋季降温提前,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次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秋季降温,说明是温度影响蝗虫种群密度数量下降,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即非密度制约因素;若不是温度提前下降,蝗虫在秋季产卵后也会死亡,以卵越冬,但是因为降温引起大量蝗虫在产卵前死亡,导致蝗虫的出生率下降,综上所述蝗虫种群密度下降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导致出生率下降的结果,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特征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的两大因素是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例如,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越高,该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越大,因此,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例如,在遭遇寒流时,有些昆虫种群不论其种群密度高低,所有个体都会死亡。

12.【答案】D

【知识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A、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可以记录大中型、珍稀兽类、鸟类的活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A正确;

B、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不需要捕捉野生哺乳动物,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B正确;

C、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可以获得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从而计算得其种群密度,C正确;

D、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可以记录所有东北豹种群中的所有个体情况,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逐个计数法: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个体。如柳树、琪桐等。

(2)估算法: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标记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法:①样方法一般适用于植物,也可以用于昆虫卵的数量调查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蜻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一般采用五点取样法或者等距取样法,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②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种群个体总数=标志数(第一次捕获)×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志个体数。③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常用黑光灯诱捕法,如飞蛾等。

(3)其他方法:航拍法、红外触发相机、分析粪便、标记声音等。

13.【答案】D

【知识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两次调查的差异主要在成年雄虫的个体数量,第二次调查成年雄虫个体数量明显减少,其他性别及年龄段的昆虫数量变化不大,应该是在此期间通过性外激素对害虫进行了诱杀,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另外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节约能源。

14.【答案】B

【知识点】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AB、荒漠植被改造恢复成枸杞园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群落物种丰富度增加,食物链和食物网大幅增多,营养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防风固沙能力增强,A正确,B错误;

CD、改造后的枸杞园植被增多,单位空间内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明显增多,保水能力上升,土壤的水、肥条件得到很大改善,C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群落演替的结果

①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②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③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的变化,使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

(2)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来源:①生物的种类、数量多,一定外来干扰造成的变化占总量的比例小。②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途径多,一条途径中断后还有其他途径来代替。③生物代谢旺盛,能通过代谢消除各种干扰造成的不利影响。

15.【答案】C

【知识点】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因频率的概念与变化;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自然选择与适应

【解析】【解答】A、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一个岛上蜗牛物种数不能体现该岛的物种多样性,A错误;

B、基因库是种群中的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该岛上的蜗牛有上百个物种,岛上的所有蜗牛不能构成一个种群,故岛上所有蜗牛的全部基因不能组成一个基因库,B错误。

C、同一区域内的蜗牛生存环境相同,不同蜗牛物种具有相似的外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仅有少数蜗牛物种生存在同一区域是种间竞争造成生态位分化的结果,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

2、基因库是种群中的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

3、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各种资源的幅度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不仅决定于它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决定于它与食物、天敌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包括它吃什么和被什么所吃,以及与其它物种之间的各种关系等。

16.【答案】D

【知识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解析】【解答】A、初始密度介于0~a时,种群密度小于种群生长的最适密度,种群数量增长阻力较大,种群数量最终可能会降为0,A正确;

B、初始密度介于a~c时,在a~b之间时,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c之间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

C、分析题意可知,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保持在c处,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捕获量,C正确;

D、若自然状态下该动物种群雌雄数量相等,人为提高雄性占比会使得种群出生率下降,b点左移,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1、增长率:指新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是一个百分比,无单位)。增长速率:是指新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如个/年,有单位)可用曲线的斜率来表示。

2、"S型曲线增长速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在a~K/2之间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K/2~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速率在不断减小;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围绕K值上下波动。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应该在种群数量超过K/2时捕获,使得每次捕获后,种群数量降低到K/2,这样可以保证此时种群数量尽快地恢复。

17.【答案】(1)增大;直接

(2)生产者;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将CO2转变为有机物

(3)水平

(4)喜欢较高温度;上升

(5)营养级多样性高,食物网复杂

【知识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解析】【解答】(1)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受环境影响,海洋牧场改善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使某些经济鱼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大;海洋牧场实现了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发展了人类社会的经济,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藻类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藻类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能有效降低大气中CO2含量,其主要原因是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将CO2转变为有机物。

(3)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的重要特征,所以海洋生物呈现镶嵌分布,这体现出海洋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4)4月、8月有较高的温度,而12月是冬季,温度较低,可推知12月没有调查到A鱼的原因可能与其喜欢较高温度的生活习性有关;由图可知,4月、8月和12月B鱼的平均资源量密度呈上升趋势。

(5)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所以由表分析可知,与邻近海域相比,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高的原因是该牧场营养级多样性高,食物网复杂。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食用、药用、作为工业原料、科学研究、旅游观赏等,与人有关。

间接价值: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潜在价值:目前尚不清楚的价值。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热、水、空气和无机盐等;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消费者: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3、群落的结构

水平结构: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决定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如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等,生物因素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垂直结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对于植物来说,决定因素包括光照、温度等,对于动物来说,决定因素包括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

4、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18.【答案】(1)生态位

(2)增加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少数几种生物占优势的局面,增加物种多样性。

(3)第三和第四;被过度捕食

(4)物质循环的速度

【知识点】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1)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之间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故为了保证资源充分利用,应尽量保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生态位的不同。

故填:生态位。

(2)据图可知,候鸟可以捕食草鱼和植食性鱼类,引入肉食性鱼类,可以作为水鸟的食物种类减少与候鸟的竞争。因此引入肉食性鱼类可能是增加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少数几种生物占优势的局面,增加物种多样性。

故填:增加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少数几种生物占优势的局面,增加物种多样性。

(3)在食物链浮游植物→植食性鱼类→肉食性动物→水鸟、富水植物→浮游动物→滤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水鸟两条食物链中,肉食性鱼类分别位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若投放过早,可能会造成低营养级生物被过度捕食,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甚至被破坏,因此应较晚投放。

故填:第三和第四;被过度捕食。

(4)经过合理规划布施,该生态系统的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捕食与竞争等多重关系,加快了物质循环的速度。

故填:物质循环的速度。

【分析】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19.【答案】(1)6-10天肉食动物和腐食动物的平均捕获量显著增加,植食动物平均捕获量明显减少

(2)信息(或信号)

(3)种间竞争;垂直和水平

(4)排除人工光照以外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或用于分析人工光照是否会对节肢动物群落产生不可逆影响)

(5)A;C

【知识点】群落的结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城市环境生态工程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与1~5、11~15天相比,6-10天肉食动物和腐食动物的平均捕获量明显增加,植食动物平均捕获量减少,因动物捕获量直接反映动物的活跃程度,故推出人为增加光照时间会影响节肢动物的活跃程度。

故填:6-10天肉食动物和腐食动物的平均捕获量显著增加,植食动物平均捕获量明显减少。

(2)分析题意可知人为增加光照时间会影响节肢动物的活跃程度,即调节了动物的生命活动。因此本研究中人工光照最可能作为信息(物理信息)对节肢动物产生影响,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

故填:信息(或信号)。

(3)肉食动物由多种生物组成,不同生物对环境中有限的资源进行争夺属于种间竞争,故肉食动物在黄昏前活动加强,有限的食物资源导致种间竞争加剧;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因此光照发生改变可使群落的空间结构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两个维度发生改变。

故填:种间竞争;垂直和水平。

(4)1~5天无人工光照,6~10天每日黄昏后和次日太阳升起前人为增加光照时间,11~15天无人工光照,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条件和时间,与10天方案相比,15天方案一方面增加了对照组数量以降低随机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可以排除人工光照以外的无关变量的影响,用于分析人工光照是否会对节肢动物群落产生不可逆影响。

故填:排除人工光照以外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或用于分析人工光照是否会对节肢动物群落产生不可逆影响)。

(5)A、进行城市小型绿地生态景观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还应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故还需考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A正确;

B、设置严密围栏,防止动物进入和植物扩散,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B错误;

C、进行城市小型绿地生态景观设计,属于生态工程建设,不应仅满足短期发展的需要,而应以整体和平衡的观点进行设计,追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C正确;

D、选择长时间景观照明光源时,除有利于植物生长外,还应考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及城市整体的美观性,D错误。

故填:AC。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中信息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①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花瓣的颜色、蜘蛛网的振动频率等。②化学信息是指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③行为信息是指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蜜蜂跳舞等。

20.【答案】(1)时间段,速度较快

(2)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

(3)减少;其它物种数量增多,但空间、资源有限

(4)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知识点】群落的演替

【解析】【解答】(1)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初生演替相比,二者演替的起点不同,并且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的速度更快,演替时间短。

故答案为:时间段,速度较快。

(2)记名计算法是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在丙物种的丰富度调查中采用的记名计算法,则该物种应具有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特点。

故答案为: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

(3)由图可知,在第30年至第50年乙种群的相对多度下降,相对多度指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相对多度下降则乙种群的种群密度下降,主要是因为随着群落的演替其它物种数量增多,而空间、资源有限。

故答案为:减少;其它物种数量增多,但空间、资源有限。

(4)该农田退耕前后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故答案为: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群落演替的特点可描述为:(1)群落发展有顺序、有规律地向一个方向发展,因而是能预见的。(2)演替是由群落引起物理环境改变的结果,即演替是由群落控制的。(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即形成顶极群落。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1.【答案】(1)400;红豆杉属于高大乔木,且是濒危植物;增长型

(2)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为干扰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导致郁闭度下降,不利于幼苗的生长;人为干扰生境下6~25年树龄的个体获得更多的阳光,有利于其生长;高

(3)①③④

【知识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原因;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演替;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解析】【解答】(1)红豆杉属于高大乔木,且是濒危植物数量较少,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应选取较大样方面积400m2。由题图可知,树龄0~5的幼苗所占比例大,而老年树龄个体所占比例小,因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故填:400;红豆杉属于高大乔木,且是濒危植物;增长型。

(2)郁闭度对云南红豆杉生长有重要影响,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为干扰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导致郁闭度下降,光照强度过强不利于幼苗的生长。人为干扰生境中6~25年树龄红豆杉的比例比无人为干扰生境中6~25年树龄红豆杉的比例高可能是人为干扰生境下6-25年树龄的个体因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而能获得更多的阳光,有利于其生长。若要有利于红豆杉野生种群的自然更新,应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高的部分植物,从而减少种间竞争。

故填: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为干扰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导致郁闭度下降,不利于幼苗的生长;人为干扰生境下6~25年树龄的个体获得更多的阳光,有利于其生长;高。

(3)①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内生物的种类、数目及比例,因此会改变红豆杉林的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速度,①正确;

②在无人为干扰生境中播撒红豆杉种子将提高0~5年树龄植株比例,②错误;

③非密度制约因素则是指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如洪水、火灾,严寒等多种因素。气温、干旱和火灾等自然因素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③正确;

④红豆杉是喜湿高大乔木,气候变湿润后可改变红豆杉的种群结构并增加种群数量,④正确;

⑤保护红豆杉野生种群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⑤错误。

故答案为:①③④。

【分析】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分为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两类。密度制约因素是指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竞争、捕食等多种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则是指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如洪水、火灾,严寒等多种因素。

22.【答案】(1)随着营养级的递增,Q含量增加;多年生植物;温度和水分;优势种与其它有生态位重叠的种群会发生生态位分化(重叠程度减小)

(2)物质循环;物质循环

(3)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明显,动植物种类多;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每一营养级都有流向分解者和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的能量

【知识点】群落的演替;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杀虫剂Q,是一种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逐渐积累,随着营养级的增加Q含量增加;同一营养级的不同生物体内Q含量也不相同,与一年生植物相比,多年生植物由于吸收Q的时间长,细胞内Q的含量高。由于环境原因,草原生态系统演替为荒漠,由于荒漠生态系统多为高温干旱地区,故影响演替的关键环境因素为水分和温度。群落演替过程中草原中的优势种与其它有生态位重叠的种群会发生生态位分化(重叠程度减小),以提高对环境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随着营养级的递增,Q含量增加;多年生植物;温度和水分;优势种与其它有生态位重叠的种群会发生生态位分化(重叠程度减小)。

(2)农田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活动会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如在水稻田里采用灯光诱杀害虫、除草剂清除杂草、放养甲鱼等三项干预措施;稻田施用无机肥,减少了微生物的分解,增加的生产者的能利用的物质,干预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

故答案为:物质循环;物质循环。

(3)热带雨林群落结构非常复杂,即体现在垂直结构上,也体现在水平结构上。在垂直结构上,热带雨林群落分层现象明显,动植物种类丰富。雨林中动物种类丰富,但每种动物的个体数不多,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为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流动逐级递减,每一营养级都有被生物呼吸消耗和流向分解者的部分能量。

故答案为: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明显,动植物种类多;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每一营养级都有流向分解者和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的能量。

【分析】1、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随营养级升高,浓度逐级递增,呈现生物放大现象。

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特点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循环流动、反复利用往往是双向的

范围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圈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多种

地位生态系统的动力生态系统的基础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联系同时进行,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形成统一整体

3、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3.【答案】(1)水鸟的同化量;水鸟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2)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有利于不同生物之间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3)不破坏水鸟的生存环境;远距离观赏

【知识点】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某一营养级的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②;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③。

(2)动物的生态为研究包括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生态位的意义是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3)从保护鸟类的角度来看,游客在观赏水鸟时应注意的事项包括远距离观赏、不投喂、不乱丢垃圾破坏环境等。

【分析】1、摄入的能量有两个去向,一是成为粪便被分解者利用,二是同化的能量;其中,同化的能量又有两个去向,一是可以作为呼吸作用消耗掉,二是可以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又可分为:一、死后的遗体(分解者分解),二、次级消费者摄入量(流入下一营养级)。

2、生态位的研究内容:

(1)植物:在研究领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动物: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4)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5)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24.【答案】(1)鸟类的运动能力比较强

(2)消费者

(3)环境条件、天敌和竞争者

【知识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1)活动范围较广,活动能力比较强的生物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故填:鸟类的运动能力比较强。

(2)鱼和水鸟均是异养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

故填:消费者。

(3)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影响环境容纳量的因素包括食物、天敌、竞争者和环境条件等。

故填:环境条件、天敌和竞争者。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环境容纳量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1)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

①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

②调查某种植物或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③调查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④研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动可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三种成分的比较

比较项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

生物

类型①光合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和蓝藻等;

②化能合成生物:硝化细菌等大多数动物;寄生植物(如菟丝子)腐生细菌和真菌,腐食动物

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最

活跃部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

作用①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②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①加快物质循环;

②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3)环境容纳量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环境容纳量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环境容纳量会上升。

25.【答案】(1)消费者;繁殖体;二

(2)水平;遗传;次生

(3)ABC

(4)分解者将有机物快速分解为无机

【知识点】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群落的概念及组成

【解析】【解答】(1)植物通常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