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学期《化学》教案化学上册教学计划绪言_第1页
2022年下学期《化学》教案化学上册教学计划绪言_第2页
2022年下学期《化学》教案化学上册教学计划绪言_第3页
2022年下学期《化学》教案化学上册教学计划绪言_第4页
2022年下学期《化学》教案化学上册教学计划绪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参考教案殷朝辉编2022年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上册)长岭中学殷朝辉指导思想: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之一课程------化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之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细致落实教育的“提质创优”工作,努力培养新世纪能力全面的新人才。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认识生活中和实验室中常见化学物质,并能将物质简单分类。了解物质两种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并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给予描述。初步运用实验技能,通过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验证自己对物质分类的正确性;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比较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评价和置疑,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接受并赞赏化学对促进社会发民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教材分析:当前化学教学正处于新课程改革应用时期,化学教材相对于老义务教育教材有很大改变,是新课程新教材,这样在教学实际工作中,进行教学设计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一定要在教法与学法上下苦功。学生情况分析:学生进入九年义务教育最后一个学年,面临升学压力很大,但对这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又是新开课程,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兴趣,继续让学生加强动脑、动手,努力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技能。所教班级人数只有四十几人,对学生因材施教比较方便,一定要力争让学生全面提高,顺利地毕业、升学。教学措施:抓好科学探究方法学习。落实实验教学。强调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注重能力训练与提高。进行适当的作业练习与考查。进度(课时)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1—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一单元小结14—6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2课题2氧气2课题3制取氧气2第二单元小结16—8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水的组成1课题2分子和原子2课题3水的净化2课题4爱护水资源1拓展性课题最轻的气体1第三单元小结19—11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1课题2元素1课题3离子1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3第四单元小结111—1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2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第五单元小结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2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第六单元小结1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与灭火2课题2燃料和热量2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拓展性课题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1第七单元小结1机动课时7复习课时5九年级上册合计课时61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⒈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⒉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⒈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⒉启发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教学重点:⒈知道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实验准备:碱液能使用酚酞试液写的“化学”两个字的纸变红的实验。教学用具:小烧杯、毛笔、稀碱液、用酚酞试液写字的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课前准备:课前在一张纸上用无色酚酞写上“化学”两字,将纸张贴在黑板中央。教学过程:将碱溶液喷向白纸,出现红色的“化学”两字。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插放录像]:走进化学世界(或幻灯片)[欣赏]:走进化学世界[讲解]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材料产生的神奇效果。这节课,我将与大家一起走进化学世界,领略化学魅力。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化学?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阅读教材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对化学的认识。[介绍]普通铜制品和纳米铜的性质与用途,提高学生对“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认识。从人类衣、食、住、行的角度,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化学与人类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让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深入探究[假设]: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会怎样变化?小组讨论,提交结论归纳总结: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能造福人类,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讨论]化学的历史发展经过了几个什么样的历史发展过程?[说明]什么是“绿色化学”。学习方法: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实活动与作业1.练习:⑴下列的各种运动,其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对象是()A.汽车和摩托车行驶中的加速B把生铁炼成钢,钢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C.山羊和绵羊的DNA杂交,生产出一种特殊的动物——绵山羊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在二氧化碳中熄灭⑵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了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的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D.未来化学的发展方向还是经验化⑶由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市向市民公开征求建议,以下建议中,不可行的是()A.不滥用塑料制品B.回收利用废气塑料C.关闭所有生产塑料的工厂D.开发新型可降解的塑料⑷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是否已经体会到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举1—2例简单说明。⑸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鉴别它们并写出鉴别的方法。①铁丝和铜丝②白糖和食盐③白酒和白醋④汽油和水2.

预习第一单元课题1。板书设计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

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3.化学的历史发展古代――近代――现代――将来4.化学学习方法。(1)

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实。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物质的变化第二课时物质的性质教具学具准备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物质的变化[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板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演示[实验1-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演示[实验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板书]一、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演示[实验1—3]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板书](二)化学变化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练习]口答课本第10页1、2。第二课时物质的性质[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板书]二、物质的性质(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讲解]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1)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2)

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3)

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过渡]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板书](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简单介绍[板书]1、熔点我们知道,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板书]2、沸点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板书]3、密度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有经验的人只要用手分别“掂量”一下,就可以鉴别出哪是铁,哪是铝。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演示[实验1—5][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布置作业习题1、2、3、4、5板书设计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一)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二)化学变化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二、物质的性质(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1、熔点2、沸点3、密度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达实验现象的能力。2、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3)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3.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准备:实验用品:蜡烛、火柴、烧杯(或玻璃杯)、玻璃导管、澄清石灰水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燃烧的蜡烛吗?【学生阅读】P7"活动与探究"【学生讨论及猜想】1、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些变化?2、蜡烛燃烧后的物质到哪里去了?如何验证?3、蜡烛会有哪些性质?【教师点拨】点燃前:观察蜡烛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学生积极讨论,放开思路,并设计实验说明物质的性质。燃着时:关注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观察火焰;火焰三部分温度的高低,比较燃烧后的物质是什么?学生分组实验(二人一组):共同合作:一边实验,一边记录。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设计实验说明火焰温度的高低。(学生讨论,并且按照方案,进行实验)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并且倒置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并且推断生成物是什么。3、熄灭后观察现象:产生白烟,而后点燃蜡烛刚熄灭的白烟(如果实验不成功,学生可以多实验几次)教师提示:还有什么有关蜡烛的实验吗?学生可以进行设计实验小结:关注物质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学生讨论,信息反馈。填写实验报告。板书设计: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蜡烛燃烧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乳白色固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硬度小。燃着时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明亮,内层暗;外层温度最高,内层温度最低;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熄灭后有白烟,白烟燃烧。作业:1.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A.水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和水D.灰烬2.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二氧化碳气体B.氧气C.水蒸气3.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A.数字计算B.化学实验C.逻辑推理D.凭空想象4.实验探究:取鸡蛋壳一个,洗净并研碎放入碗中,加入少量白醋。观察现象并记录,写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探究鸡蛋壳与白醋的反应,学会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二、实验步骤:1.取鸡蛋壳一个,洗净并研碎放入碗中。2.向碗中加入少量白醋。三、实验现象:加入少量白醋后,鸡蛋壳碎片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鸡蛋壳碎片变小、变薄。)5.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燃烧。(1)[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是什么呢?(2)[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小芳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3)[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4)[现象与结论]①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②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③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初步学会人体吸入、呼出空气的有关实验操作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精神。重点、难点:重点:1、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进行探究2、明确表述探究所得的结论难点: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教学准备:集气瓶、玻璃片、饮料管、滴管、澄清的石灰水、木条、火柴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排水集气法的练习:(学生在家自找器皿练习)导入新课:什么是呼吸作用新授课:提问:呼出的气体与吸入气体有何不同猜想、讨论:学生活动:设计实验讨论步骤、方法分组实验: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澄清石灰水区别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带火星的木条区别氧气含量的多少、璃片区别水分含量的多少根据现象归纳结论小结: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水三种物质含量的区别小结归纳实验方法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水---玻璃片整理探究活动记录完成实验报告册实验二4、提问、现象结论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二氧化碳吸入气<二氧化碳呼出气氧气吸入气>氧气呼出气水蒸气吸入气<水蒸气呼出气达标练习:我们学校初三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同学为了探究一堂课后教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教室外草地上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是否一样。如果你是该小组的一员,请你设计一简便易行的方案,并填写实验报告。步骤和方法现象结论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练习,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情感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培养,并进行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意识的教育。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3、初步学会观察、对比、归纳的方法。重点、难点:固体、液体的取用教学准备: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玻璃棒、量筒、铁架台、集气瓶等。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那里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期望你利用他们来探究化学的奥秘。【说明】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他们是你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阅读P151药品取用规则药品的取用指导学生阅读P151药品取用规则,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1、固体药品的取用【说明】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展示广口瓶),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展示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以备下次使用。【演示】1、取锌粒2、取少量碳酸钠【解释】固体药品取用时,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须盖满试管底部即可2、液体药品的取用【说明】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里(展示细口瓶)。【演示】液体的倾倒。【讨论】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到放在桌面上?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到还是缓慢地倒?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标签的一面一定要朝向手心?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说明】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演示】用量筒取用液体。【解释】1、量筒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当接近刻度时,可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至刻度3、取用液体,当不说明用量,一般取1—2毫升【讨论】量取液体时,如果实现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演示】滴管的使用,实验1-3【小结】1、固体的取用方法2、液体的取用方法板书设计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广口瓶取用:药匙、纸槽(粉末状)、镊子(快状)注意: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须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药品的取用保存:细口瓶取用:倾倒注意:当不说明用量,一般取1—2毫升滴管的使用作业:1.实验时,对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是()A.倒回原瓶B.倒入废水池子里C.原地抛弃D.放入指定容器里2.给量筒内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读数为,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mlB.大于mlC.小于mlD.无法计算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练习,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情感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培养,并进行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意识的教育。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3、初步学会观察、对比、归纳的方法。重点、难点:物质的加热、洗涤仪器教学模式:动手操作教学准备:试管、托盘天平、酒精灯、滴管、试管夹、量筒、试管刷等。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在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固体和液体的取用,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其他基本操作二、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演示】实验1-42、给物质加热【演示】实验1-5【阅读】P16酒精灯的使用,并记忆理解观察、思考【实验】取3支试管,各加入3毫升水,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3厘米处加热;另一支的底部与灯心接触加热;第三支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将水加热所需时间。完成P17讨论并归纳出给物质加热的方法。自己动手做实验1-5,并观察现象三、洗涤仪器讲述洗涤仪器的方法、注意点、仪器干净的标准阅读练习洗涤仪器【小结】: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3、洗涤仪器板书设计: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三、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的使用:外焰、内焰、焰心给物质加热的方法:用外焰加热仪器的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作业:1.用酒精灯给试管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A.②③⑤⑥B.③④C.①③⑥D.③④⑤2.某同学要称取克食盐,在称量时错把砝码放在了左盘,实际称取食盐的质量为()(1克以下用游码)克克克克3.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还要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1)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2)作出猜想,你的猜测是应用外焰给物质加热。(3)活动过程与记录:取三只试管,各加入3ml水。①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②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③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需时间如下表。情况①情况②情况③所需时间87s54s25s结论用外焰给物质加热所需时间最少,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给物质加热。(4)问题与讨论:①上述实验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ml水,即要求所取用的水的量相同,若不相同行吗?为什么?②若不用以上探究方法,你认为还可以有其他方法吗?若有,请简要叙述操作过程及现象结论。答:①不行。因为所取水的量也会影响加热所需的时间,在探究实验中,必须控制仅有一个因素不同,即加热位置不同而不同,而其他因素相同,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②有。点燃酒精灯,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放入火焰中,约1~2s后拿出观察,处在外焰的火柴梗最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给物质加热。4.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和药品,当天平达到平衡时游码的位置为克,若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有40克砝码,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质量为多少?由于操作错误,误将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放在了右盘,天平左盘的砝码还是40克,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实际质量是多少?5.实验室里有10ml、50ml、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某同学想量取36ml的水,他该选取哪种规格的量筒?请说出不选另外两种量筒的理由该同学量取时,他俯视读数,则他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填“大于”或“小于”)36ml某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初次仰视读数为16ml,加入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36ml,则实际加入液体体积为()A.一定大于20mlB.一定小于20mlC.20mlD.无法计算6.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燃烧。(1)[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是什么呢?(2)[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小芳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3)[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4)[现象与结论]①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②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③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第一单元小结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了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重点:体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法归纳:⑴仔细阅读认真品味⑵认识探研主动学习⑶学习设计练习操作知识网络归纳:组成结构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性质变化规律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走进化学世界观察走进化学世界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进行实验描述和记录是科学探究,而其重交流要手段是化学实验分析和讨论体验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