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问题提出:现今大多数学生缺乏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沟通,缺乏对生活的了解。他们的时间被学习和辅导班占满,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们只能在“题海”中接受训练,经受苦役。这导致学生在军训时晕倒,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不知父母挣钱的辛苦,不清楚食物的来源和加工方式等。如果学生缺乏亲近自然、敬畏生命的真性情,那么他们将失去灵性,善爱和美感。问题解决:针对学生的问题,学校可以打破教室的束缚,走出课堂,将大自然引入课堂,加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户外、校外、社区和大自然中的上课机会。学校可以将思品、生活、社会、科学、活动、健康等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上,加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接近自然。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研究真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我们将整合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拓宽活动空间、丰富活动内容,把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合起来,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发展之路来抓。我们将以山东金宝集团现有的六大产业为依托,将金宝乐园、南屯新村、金宝汽车城、金宝食品厂以及潍坊飞机场等有机地串联起来,并利用好毗邻学校的东南角的20亩农田为种植实验田,兴办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既可以让我们学校的孩子受益,也可以让城区的孩子们来基地进行社会实践,从而实现“小学校办大教育”。本文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该课程的开发是为了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充实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新时代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必须具有生活性、趣味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与经验,贴近不同年龄段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我们的研究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小学生“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体弱多病“的现象。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我们将思品、生活、社会、科学、活动、健康等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编创出了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借鉴了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及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家的生活教育理论,通过专家论证、外地考察、策划研究,确定了亲情教育篇、素质拓展篇、实践操作篇、社会考察篇、三农系列篇、陶冶情操篇等6大类50多项“菜单式”的系列课程。我们的课程通过整体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将真实鲜活的社会、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引入课堂,让学生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对社会、对自我负责的意识;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培养了团队精神,具有了养模勤奋、积极对待人生的生活态度,健全完善了人格。我们的目标是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家庭、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学校按照《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和《潍坊市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地方与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编写了《奎文区金宝双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方案》。方案详细说明了指导思想、内容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还规划了1-6年级分阶段的课程目标。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小学从3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平均3课时,义务教育阶段其所占课时比例为九年总课时的6%-8%。我校从1年级开始将科学、思品与生活(社会)、活动、健康教育等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上课,每周开设4-6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这个大舞台、社会这个大学校,让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教学做合一”。为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开展了广泛的动员,召开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研究”动员大会,让每位老师都明确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学校还利用集体学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机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解了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及陶行知、杜威的教育思想,解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思想支撑、理论基础。同时,采取了文化熏陶、教研推动、同伴互助、反思评价等各种形式进行理论武装、观念更新,并将每次的教研成果、学习心得、教学随笔等以“科研动态”、刊板、博客等形式资源共享。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关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金宝双语小学采取了多种方式,如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演讲、讨论等,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此外,学校还动员孩子们走进社区,感受大自然;向家长、长辈请教,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学习农业、工业、民俗、自然等知识;举办各种活动,如“金宝印象”摄影展、“我心目中的金宝”手抄报展示活动、“我与庄稼同成长”等,让孩子们从理性的角度去了解和感知。此外,学校还成立了志愿者队、文明劝导队活动,通过个人申报、同学推荐、集体决定等形式产生志愿者,组成志愿者队伍,让孩子们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和感想,还负有管理、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传递给全班同学。金宝双语小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组织有创意的、富有童趣、情趣的活动为主线,实现校内与校外的结合、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结合。通过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享受阳光自然、遨游知识海洋,锻炼意志体魄,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温馨,从而磨练意志,锻炼体魄,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研究方面,金宝双语小学得到了领导的指引、关怀和专家的启发、引导。国家教育部的莫景琦处长、陈绪芬处长,潍坊市副市长王冰芬、市委副书记刘玉兰、市教育局长张国华,奎文区张晓梅书记、区教育局陈军华局长、张嵘副局长等,多次到学校视察工作,并对学校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指导性意见。市教科院的潘永庆副院长、薛炳群、侯京友、刘德义、张梅以及刘天宝、刘洪益、陈静、郎光、王海珍等区教研室的主人及各科教研员多次到我校亲临指导,进行调研考察、专题论证、统筹规划。学校成立了市区专家为顾问团,校长一把手为组长,教导处、政教处等中层为领导小组成员,实验教师为研究人员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组”,由教务处负责培训、鉴定考核教师的工作,负责召集课题组成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监督活动的开展。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开发与研究,金宝双语小学还设计了路线,创建了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些措施的实施,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关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该涵盖学生本身、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无论探究的主题是什么,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内在整合,同时也要体现科学、艺术和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以学生的整体性为基础,注重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生成性原则是指每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根据预定目标而急切讲解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的目标和新的主体不断生成,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开放性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生活经验来设计、实施活动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最根本区别。具体表现为:1)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2)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随着学生生活阅历的增加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3)综合实践活动关注每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此其活动过程和结果均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原则是指综合实践活动不受学科、知识和学生逻辑思维的限制。在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方案和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孩子们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指导教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活动的结果。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活动中始终不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性原则是指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尝试”、“实验”、“探究”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增强孩子们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但我们的收获却是十分丰硕的。通过充分挖掘周边丰富的教育资源,探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建兴办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学生的视野更宽阔了,彻底摆脱了学生“体弱多病、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不知生活辛酸,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等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博爱意识以及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教师层面:教师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飞速发展。书本上的知识虽然丰富,但那只能是纸上谈兵。三尺讲台虽然是传播知识的舞台,但它已经不是唯一的教学阵地,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更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因此,开发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迫在眉睫。结合学校生源实际,整合周边丰富的人文、社会、自然等有利资源进行课程的开发成了我们全体教师共同的心声。通过独具金宝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应用,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走进了老师们的心中,走进了老师们的教学。学校层面:独具金宝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已经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贯彻“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教育理念,依托山东金宝集团现有的六大产业及学校周边课内课外、校内和校外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把营造基地与社区、学校、家庭之间课程资源的协调与共享机制,形成校外实践活动实施的立体网络,构建了“小学校办大教育”的模式,为培养具有现代综合素质的人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石走出了一条新路。与此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已经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这是对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程理念,一个非常生动的实践。改写建议:教师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快速发展。书本上的知识虽然丰富,但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更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开发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周边的人文、社会、自然等各种资源,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独具金宝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应用,老师们已经开始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综合实践活动走进了他们的心中。学校坚持“学习即生活、生活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