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省太原市历史中考模拟试题_第1页
2022年山西省太原市历史中考模拟试题_第2页
2022年山西省太原市历史中考模拟试题_第3页
2022年山西省太原市历史中考模拟试题_第4页
2022年山西省太原市历史中考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产生在黄河流域古老而神秘的文字A.埃及象形文字B.苏美尔契形文字C.腓尼基文字D.甲骨文2.属于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B.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主张改革,提倡法治3.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4.下列有关西藏历史发展史实的排序,正确的是①清朝设驻藏大臣②文成公主入藏③西藏和平解放④青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④③5.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工农红军长征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重庆谈判7.右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A.中国共产党成立B.中国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8.我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A.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D.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9.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了促进作用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10.反映古代中西文明交往的史实是A.大化改新B.北魏孝文帝改革C.鉴真东渡D.马可波罗来华11.美国最早确立“自由”“平等”政治原则的法律文献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拿破仑法典》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2.下列因果关系搭配错误的是A.伏尔泰等人的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C.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强盛的工业国D.美国霸权政策——匈牙利改革13.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是A.《蒙娜丽莎》B.《哈姆雷特》C.《英雄交响曲》D.《战争与和平》1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特征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美苏两极格局C.一超多强语多极化趋势D.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15.2009年6月5日欧洲外电报道,进行了15年的俄罗斯贾茹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有望于年底结束,这反映了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B.俄美对抗C.跨国公司影响增大D.欧盟扩张二、列举题(本大题含1小题,共8分)16.依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1)曾在太原生活过,有“太原公子”之称的唐朝皇帝是___________________。(2)编写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的宋代史学家是___________。(3)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是____________。(4)提出三民主义,创立中华民国的是_________。(5)在万隆举行的亚洲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中国领导人是________。(6)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_____。(7)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8)为我国“神舟”系列飞船飞行成功做出贡献的太原企业是_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2小题,共20分)17.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7分)(1)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海军在1100~1450年间,包括郑和的船队,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图一所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沿岸和______东海岸。(2)清朝北洋舰队始建于________运动时期。(1分)图二是在此期间中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它曾在甲午海战中一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震惊敌舰。然而,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于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3)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2009年4月23日举行了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军阅兵,有14个国家的海军舰艇与中国海军一起接受了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请举出中国海军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一个具体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上述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时期海军力量变化的原因。(3分)18.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3分)材料: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在一起,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等重大事件。世界大战的惨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是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1)2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革命和危机”分别指什么?(3分)(2)举出加速两次世界大战的事实各一例并作具体说明。(4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3)为应对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请写出新政的特点和中心措施。(4分)新政特点:中心措施:(4)20世纪以来,具有全球意义的两大时代主题是什么?(2分)四、实践应用题(本大题含1小题,共17分)19.根据提示信息完成有关实践活动。农业文明的门槛人类文明最先诞生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孕育了农耕文明。(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中指的是______,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是______。(各1分,共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工业文明的熔炉公元1500年左右,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西欧国家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是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为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人类迈出了由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最先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欧美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大肆殖民扩张。18世纪下半叶,开始与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正式步入工业文明时代。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向全世界扩展,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扩张使亚洲国家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3)人类由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写出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突出成就各一例。(2分)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5)简述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工业文明对中国和日本分别在经济、社会生活和教育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中国:日本:信息社会的前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社会。(6)写出信息化社会的时代性标志。(1分)参考答案:(1)唐太宗/李世民(2)司马光(3)成吉思汗/铁木真(4)孙中山(5)周恩来(6)邓小平(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太重/太钢/太航17.(1)红海;非洲(2)洋务(3)中国海军到亚丁湾/索马里,为中国和外国的商船护航/打击海盗活动或中国海军出访各国,与各国海军交往或与外国海军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或中国海军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的任务(4)古代:明朝初期,国力强盛或当时我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近代:清代统治者愚昧腐朽,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或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或甲午战争时,中国的社会制度、装备、理念都落后于资本主与国家现代: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或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综合国力增强,海军力量不断壮大或我国重视科技强军,由单一军种发展为合成军种。18.(1)战争是两次世界大战;革命是俄国十月革命或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危机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一战:一战后期,美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壮大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战争的结束或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苏俄宣布退出战争或汽车、飞机的运用,坦克的发明和运用,起到了加速战争的作用二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结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协调行动,成为最终战胜法西斯的保障或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苏军东西夹击德军,加速了德国法西斯溃败或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中美英合作,共同打击日本法西斯或苏联对日作战或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促成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或中国国共两党合作或全民族抗战,长期打击日军,消耗日本国力或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加速日本法西斯溃败(3)为对付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整中心措施: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19.(1)水稻粟(2)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3)新航路开辟(4)工业革命:火车(蒸汽机车)或铁路或汽船(蒸汽轮船)(1分)工业革命:火车(蒸汽机车)或铁路或汽船(蒸汽轮船)(1分)(5)中国:【经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并曲折发展【社会生活】新式交通工具,新式通讯工具,新式传媒,西方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教育】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