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4T098-2023渔菜共生种养技术规范_第1页
DB3304T098-2023渔菜共生种养技术规范_第2页
DB3304T098-2023渔菜共生种养技术规范_第3页
DB3304T098-2023渔菜共生种养技术规范_第4页
DB3304T098-2023渔菜共生种养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150CCSB52ICS65.150CCSB52浙江省嘉兴市地方标准DB3304/T098—2023渔菜共生种养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forcultivationofaquaponics20232023073120230831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嘉兴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科检测技术服务(嘉兴)有限公司、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渔菜共生种养技术规范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池塘渔菜共生和工厂化渔菜共生种养技术。(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20014.13良好农业规范第13部分:水产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SC/T1132渔药使用规范SC/T7015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3术语和定义SC/T7015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渔菜共生aquaponics3.2池塘渔菜共生pondaquaponics蔬菜固定在浮床上,直接放置在养殖水面上进行水培的生产模式。3.3工厂化渔菜共生industrialaquaponics光照充足,周边无污染源,交通、电力设施便利。水源充沛,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以长方形、东西走向为宜。池底平坦,不渗水,淤泥厚度小于20cm。精养池塘保水性好,池深1.5m~2.5m为宜,排灌方便,并视需要配备防逃、防盗设施。应符合GB/T20014.13的规定。养殖品种以符合当地养殖和消费习惯为宜,主要为淡水养殖鱼类、虾蟹类和龟鳖类,如大口黑鲈、中华绒螯蟹、鳖等。放养前30d,进行干池消毒。注水6cm~8cm,每667m2用生石灰75kg~100kg,化浆后全池泼洒。5d后,排干池水,充分曝晒池底。大口黑鲈鱼种放养前3d~7d,注入经80目筛绢过滤的新水,水深增加至40cm~50cm。放养前1d~2d,全天开启增氧机。根据养殖品种和渔菜共生模式等不同因素,选择适宜的消毒方式。如大口黑鲈消毒时,用3%~5%10min~15min20mg/L~30mg/L(10min~20min152500尾~5000(8m2,40~60尾8cm)/m3GB13078124h~72hpH30cm~35cm5mg/LSC/T1137主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发现病害,应及时对症下药,用药应符合SC/T1132的规定。染疫水产动物按照SC/T7015进行无害化处理。养殖尾水排放应符合SC/T9101的规定。根据水产养殖品种生长规格、市场行情等综合因素适时捕捞上市。6蔬菜栽培技术蔬菜种植面积比例不大于养殖池塘水面积的30%。月~104d2采用育苗移栽种植。采用基质育苗,根据蔬菜种类、浮床栽培孔规格培育壮苗,按15cm~306.2工厂化渔菜共生工厂化渔菜共生工艺设计要求应符合SC/T6104中的相关要求。4~525株/m20℃~195做好种养殖过程中投入品采购与使用、养殖生产、用药和销售记录并保存二年以上。渔菜共生种养技术模式图见附录A。附录A(资料性)渔菜共生种养技术模式图以大口黑鲈-生菜为例的模式图见表A.1。表A.1大口黑鲈-生菜工厂化渔菜共生种养技术模式图苗种及品种选择大口黑鲈选择具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并整齐的苗种。菜等。生菜种植菜等。定植:当幼苗长至4片~5中。定植密度以25/m2方。大口黑鲈养殖1.鱼种放养:水温15℃以上放养,根据生长规格、市场行情等综设备设施要求1.放养密度为40尾~60尾(全长≥8cm)/m3。2.合因素适时捕捞上市。径6m~8m的圆投喂28时~94时主要生产要点1.41.5m2.配备水处理系统、微滤机、水质检测系统、增氧机等。5时,日投喂量为鱼体重3%~8%,投灵活掌握,及时调整。3.pH市场需求及植株长势及时采裹生菜根部并合SC/T1137的规定。处理后放入包存温度为0℃~1对湿度为95%以上。大口黑鲈病害防治大口黑鲈常见病溃烂病、类结节轮虫病等。合SC/T11321.3.生素C,添加量为饲料鱼重量的1‰生菜病虫害防治水培生菜虫害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白粉虱等,常见病害为茎腐病、霜霉病和褐斑病。生产中根据生菜适宜的温湿度进行环境调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防治上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综合防治。如在设施内悬挂黄板诱杀蚜虫等。-3‰。以中华绒螯蟹-水蕹菜为例的模式图见表A.2表A.2中华绒螯蟹-水蕹菜池塘渔菜共生种养技术模式图主要生产要点池塘设施要求1.池塘坡比1:3~1:4,池塘深度1.5m~1.8m,淤泥厚度小于20cm2.可为“田”字型,池塘四周离埂脚3m挖环形沟,沟宽6m~8m,深0.6m~0.8m,中间次沟宽1m~1.5m,深0.5m3.池塘四周用60cm中华绒螯蟹养殖以伊乐藻为主,水草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50%~60%。轮叶黑藻在3kg/667m22月~4月采用植株移栽方式种植,用量为50kg/667m22月~3120/kg~160/kg800只~1200/667m2料。水质管理:水质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5~8.5,透明度30cm~50cm。水蕹菜种植:采用育苗移栽种植于浮床。种植:4月以后水温高于15cm~30cm株15%~30%采收:当株高25cm~30cm时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