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2023年农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2023年农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2023年农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4页
2023年农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农药行业研究报告2023年4月目录一、农药行业基本情况 PAGEREFToc350527321\h31、农药行业概述 PAGEREFToc350527322\h3(1)耕地面积有限,农产品需求量持续增长 PAGEREFToc350527323\h3(2)农药是提高单产的一个主要途径 PAGEREFToc350527324\h3(3)农药产业链概览 PAGEREFToc350527325\h4二、行业供需状况:全球玉米、大豆增种拉动农药原药需求增长 PAGEREFToc350527326\h61、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上升,草甘膦、麦草畏受益 PAGEREFToc350527327\h7(1)转基因作物相对于传统作物具有明显优势 PAGEREFToc350527328\h7(2)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上升 PAGEREFToc350527329\h8(3)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变化驱动草甘膦、麦草畏需求上升 PAGEREFToc350527330\h102、消费结构调整驱动大豆、玉米增种,吡虫啉价格高位盘整 PAGEREFToc350527331\h15(1)玉米、大豆每公顷种植收益持续上升 PAGEREFToc350527332\h15(2)消费结构的变化将驱动大豆、玉米种植收益维持优势 PAGEREFToc350527333\h15(3)种植收益的相对优势推动大豆、玉米增种 PAGEREFToc350527334\h17(4)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增长推动相关农药品种市场容量提升 PAGEREFToc350527335\h18三、主要农药企业:国外农药巨头制剂销量上升拉动国内原药销售 PAGEREFToc350527336\h211、先正达:农药收入快速增长;嘧菌酯中国专利到期带来产能转移机遇 PAGEREFToc350527337\h222、孟山都:转基因种子及草甘膦制剂销量是国内草甘膦景气的晴雨表 PAGEREFToc350527338\h253、陶农科:增加毕克草等品种的在华采购拉动相关上市公司成长 PAGEREFToc350527339\h27一、农药行业基本情况1、农药行业概述(1)耕地面积有限,农产品需求量持续增长人口增长,食品结构改变,能源作物的增加导致全球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然而,耕地全球的耕地面积增长相对缓慢,从下图可见,全球和中国的人均可耕种面积在过去的50年终下降了将近40%,于此同时,人均粮食消费量却在不断提高,提高单产成为保障农产品供应的主要手段。(2)农药是提高单产的一个主要途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全球由于病、虫、草、鼠害等损失的农作物收获量相当于潜在收获量的1/3,发展中国家损失的数字更大(找数据支持农药使用量是否有关)。一旦停止用药或者严重的用药不当,1年后将减少收成的25%-40%(与正常用药相比),2年后将减产40%-60%甚至绝产。农药的投入产出比高达6-10倍。(3)农药产业链概览农药产业链由原料、农药中间体、农药原药和农药制剂加工构成。其上游为黄磷、液氯等无机原料和甲醇、三苯等基本有机原料,下游为农林牧业生产和卫生领域。我国的农药企业主要集中在农药原药的生产领域,主要包括新安股份、扬农化工、沙隆达、江山股份、长青股份等;农药制剂的主要上市公司为诺普信等;中间体的主要上市公司包括联化科技、雅本化学、天马精化等。全球农药行业目前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在过去的20年间,先正达、拜耳、巴斯夫、陶益农、孟山都、杜邦等六个超级大公司(简称“六大”)通过合作、兼并、收购基本实现各自的全球布局,六大的农药业务集研发、中间体/原药生产、制剂生产、制剂终端销售于一体。孟山都、先正达、巴斯夫、陶氏等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种业-农化一体化经营模式。2023年,全球排名前二十位的农化企业绝大多数实现业绩增长。以美元计算,有14家企业实现双位数的增长。二、行业供需状况:全球玉米、大豆增种拉动农药原药需求增长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和作物消费结构的变化将是种植面积变化的两大驱动因素,深入分析这两大因素可以筛选出预期种植面积上升的作物。1、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上升,草甘膦、麦草畏受益(1)转基因作物相对于传统作物具有明显优势转基因技术及产业在经历了技术成熟期和产业发展时期两个阶段之后,目前已经进入战略机遇时期。在诸多成熟的转基因技术中,转基因种子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显著地影响世界农业的变革和发展,直接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ISAAA研究表明,农民广泛使用转基因种子的主要原因是转基因作物可以在提高单产的同时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从而,相较于使用传统种子,获得明显的效益提升。以农民广泛种植的转基因大豆为例,相比于传统大豆,转基因品种平均可以减少30.7%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18.7%的单产。转基因大豆每公顷效益比非转基因大豆提高143%左右,在总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转基因大豆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是未来趋势。(2)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上升以大豆和玉米为代表的世界主要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近来都保持稳定增长,其中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保持5%左右的增长,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的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主要转基因作物的绝对种植面积显著提升的同时,所占该种作物总种植面积的比例也在持续上升。特别是随着国际种业巨头在新型转基因作物种子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和多种具有叠加性状的转基因作物的涌现,这个比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会不断上升。以全球最大的转基因种子提供商美国孟山都公司为例,其最重要的转基因玉米系列产品GenuityReduced-Refugefamily的种植面积最近三年都有大幅度提高,根据孟山都公司的预计,该系列2023年种植面积仍将有37%的增长。该公司最主要的转基因大豆产品RoundupReady2Yield的种植面积也保持着较高增长,且根据公司预计,2023年增长率还将保持在25%左右。孟山都种业部门的销售数据也不断提升,2023年玉米、大豆转基因种子销售量增速在15%以上。作物种子销售额增速是作物种植面积增速的同步或先行指标,预计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速较为乐观,对草甘膦的需求将会显著提升。此外,孟山都和巴斯夫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转基因大豆RoundupReady2Xtend预计将于2023年通过审批并投入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这种新型种子在原系列RoundupReady2Yield的性状基础上添加了抗麦草畏基因,这使得该转基因作物在种植后,可以使用草甘膦、麦草畏或者二者的混合制剂进行除草作业。这一进展使得一些具有草甘膦抗性的杂草会被麦草畏杀死,清理杂草的效果将好于原系列。如果新系列开始商业化生产并得到大规模推广,麦草畏的需求量将有显著上升。(3)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变化驱动草甘膦、麦草畏需求上升目前转基因作物相关的农药品种主要包括草甘膦和麦草畏,这两个品种的供需情况如下:①草甘膦:4Q12出口价格走高,13年国内增量决定价格走势,需关注中间体双苷膦出口量变动趋势。草甘膦(glyphosate,中文别名:N-(膦羧甲基)甘氨酸;农达)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除草剂。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非选择性)除草剂,主要抑制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酷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是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的,可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多科的植物。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潜藏的种子和土壤微生物无不良影响。草甘膦主要用于耐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中,国内由于尚未推广耐草甘膦转基因作物,故国内草甘膦主要用于田间、轮作及果园除草等领域。需求端:我们认为以下三方面因素将使13年草甘膦原药需求量增速超10%:A.使用草甘膦的主要作物玉米、大豆的种植面积和农药施用量在13年都将有明显的增长,且由于每亩种植收益提升,农户每亩农药成本将随之提升(数据来源:USDA)。预计玉米、大豆相关农药的市场份额明年将提升10%左右,草甘膦市场容量的提升将高于这一数值。B.从种子销量来看,孟山都12财政年的转基因种子增长超15%,其中玉米种子增长21%,大豆种子增长15%。C.草甘膦制剂企业(主要是孟山都和先正达)的销量增长和库存数据也符合我们以上的逻辑:孟山都农药业务12年销售增长15%(农达系列草甘膦制剂占销售收入的70%),先正达非选择性除草剂(主要是草甘膦)增长7%。产品价格动态:与现货小单报价相反,4Q12国内草甘膦原药出口价格走高。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及微观企业调研信息,预计4Q12国内草甘膦原药出口均价将达到3.3-3.4万元/吨,均价较3Q12高5000元/吨,而国内小单价格则出现淡季回落。国内草甘膦原药70%的量出口,出口价格更能反映草甘膦生产企业的盈利情况。另外,本轮草甘膦价格上涨过程中,其主要原材料甘氨酸和IDA的价格均未出现大幅上涨,草甘膦价差扩大,我们测算企业盈利将有明显提升。供给端:孟山都和中国贡献了全球90%以上的草甘膦产量,其中孟山都约30万吨产能。国内12年开机的产能为52.5万吨,08年国内草甘膦产能峰值曾达到100万吨,国内的产能增量将决定草甘膦价格走势。草甘膦的生产技术已被国内很多企业掌握,故技术和生产工艺并不是限制产量增长的瓶颈因素,政府和民间对草甘膦生产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小产能的再投资意愿、能否获得出口订单等因素将成为影响13年草甘膦产量的重要因素。我们的测算基于以下假设。其中乐观、中性、悲观情况下产量将分别增长9%、15%、25%,如果中性情况发生,草甘膦价格将有旺季上行动力。另外,4Q12国内双苷膦(草甘膦重要中间体)出口美国量大幅增加,需关注13年孟山都草甘膦装置动态。②麦草畏:耐麦草畏转基因作物推出推动麦草畏原药市场容量爆发增长,生产工艺或将限制产能扩散麦草畏又名麦草威、百草敌(Banval),化学成分为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属安息香酸系除草剂,是一种高效内吸传导型的旱地选择性除草剂,主要用在玉米、小麦等作物领域。喷洒后能迅速地被阔叶草吸收,从而抑制阔叶杂草生长,但对禾本植物具有良好的抗药性。其具有杀草力强、药效迅速、用量少、持效适中、经济效益高、土壤残留少等特点,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由于抗草甘膦杂草问题日益突出,近年以孟山都为代表的一些国际种业巨头正在培育新的转基因植物品种,由于麦草畏能对超过95种一年生杂草进行有效控制,并能抑制100多种多年生阔叶杂草和木质杂草物种(包括耐草甘膦的紫色苋菜、水萱麻、问荆、牵牛花、三裂叶豚草等),抗草甘膦+麦草畏叠加性状的转基因作物成为目前相对主流的技术路线。孟山都自09年起对抗麦草畏大豆进行大田实验,效果良好,公司拟使用Xtend品牌对耐麦草畏性状商品进行推广,同时以RR2Xtend品牌对抗草甘膦+麦草畏叠加性状品种进行推广。2023年11月,孟山都耐麦草畏大豆获加拿大登记批准,按照公司目前的推广进度,耐麦草畏系列产品有望在2023年种植季开始推广。同时巴斯夫的麦草畏制剂Engenia已于2023年开始向美国等种植大国申请登记,预计将于14年与孟山都的Xtend系列商品一起走向终端市场。不考虑转基因作物推广的影响,目前麦草畏全球表观需求量约1.5万吨,主要用于小麦、玉米、谷物、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供给端全球麦草畏产能约2万吨,供需相对平衡。麦草畏全球供应商相对集中,主要的产能包括:巴斯夫5000吨;先正达作物2023吨;国内主要生产商是升华拜克(2023吨)和扬农化工(1000吨),另外长青股份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达产2023吨麦草畏生产线。麦草畏生产工艺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其中多个高压反应釜工艺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爆炸,因此需求提升后,产能扩张存在较大的限制。耐麦草畏转基因作物推广后,由于叠加形状的种子将具有更高的亩产,保守假设5年后30%的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转为抗草甘膦+麦草畏叠加形状转基因作物,另外假设草甘膦和麦草畏复配比例为90%:10%,对应麦草畏的新增市场容量约为3万吨原药,是目前市场容量的2倍。14年推广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大豆,该作物为阔叶科作物,此前麦草畏基本不用在大豆田中,所以这块市场将是完全新增的市场。2、消费结构调整驱动大豆、玉米增种,吡虫啉价格高位盘整(1)玉米、大豆每公顷种植收益持续上升玉米和大豆的每公顷种植收益在过去5年里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并在2023年达到历史新高。根据USDA的统计和预测数据,我们测算玉米的每公顷种植收益达到221.32美元,而大豆的每公顷种植收益则达到128.66美元,同比分别增加34%、105%。相较于棉花和小麦等其他主要农作物,玉米和大豆的每公顷种植收益有明显的优势。(2)消费结构的变化将驱动大豆、玉米种植收益维持优势近二十年以来,受畜牧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影响,玉米消费由食用转向饲用为主。近几年,世界燃料乙醇需求增长强劲,这一变化促使玉米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食用消费逐年下降、饲料消费稳步增长、工业消费快速发展的格局。短期来看,玉米的需求变化与油价紧密相关。作为石化燃料的替代品,当油价高企时,生物乙醇的需求必然显著上升,从而拉动玉米需求。长期来看,目前在玉米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的饲用部分将是主导因素。发展中国家人均年猪肉消费量的持续增长将提升全球猪肉需求量,从而驱动猪饲料需求量的上升。此外,淀粉糖消费量的上升也对玉米需求量有拉动作用。目前,国内白糖与淀粉糖的价差已经扩大到3500-4000元/吨,高价白糖将不断推动淀粉糖消费领域的扩展,预计将有200万吨的白糖市场为淀粉糖所替代。大豆方面,近年来,美国大豆需求结构逐渐发生变动,直接影响世界大豆市场供给和需求。美国大豆油生产的显著上升,直接原因是生物柴油的使用前景。据估计,到2023年,美国每年生产生物柴油的大豆油达到22亿吨,约有31%的大豆油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大豆的出油率不高,一般大豆的出油率在18%左右,即使是转基因大豆,出油率也仅为20%上下,大豆油产量的大幅提高对于大豆的需求有非常明显的拉动作用。供需关系的变化将直接反映于大豆的种植收益的提升。(3)种植收益的相对优势推动大豆、玉米增种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收益相较于其他品种有着明显优势,且在二者消费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情况下,收益优势还将保持。在总耕地面积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农民倾向于种植更多地大豆和玉米。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2023/2023年,全球玉米的种植面积比重将上升至25.1%,大豆的种植面积比重将上升至15.6%。2023年,作为世界大豆的主要产地,南美大豆产量增加10.5%。其中,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0%,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2%。2023年,预计全球玉米种植面积将增长3.08%。其中美国预计增加4.45%,巴西、阿根廷的增速预计在5%以上。(4)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增长推动相关农药品种市场容量提升根据对大豆和玉米全球种植面积以及每公顷农药用量的预测,可以测算出在2023/2023年玉米和大豆相关农药市场容量将有显著提高。其中,玉米种植相关农药市场容量将有9.22%的增长,大豆种植相关农药市场容量的增长率也将达到12.24%。基于以上逻辑,我们看好玉米和大豆相关的农药品种及相关上市公司。玉米和大豆相关农药市场的扩容将直接利好生产相关原药的上市公司。生产玉米和大豆相关除草剂、杀虫剂及杀菌剂原药的主要上市公司归纳如下。吡虫啉:产品价格、企业盈利高位盘整,需关注国外对吡虫啉等新烟碱类杀虫剂的评估结果吡虫啉(Imidacloprid)是一种传统的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91年上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蚜虫、飞虱等),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较多。09年烟碱类杀虫剂全球销售额约16亿美元,其中吡虫啉是和噻虫嗪是该类杀虫林两个最大的品种,约占该类杀虫剂总容量的80%。11年全球吡虫啉的需求量约2万吨,中国是主要的吡虫啉供应国,11年国内吡虫啉产量约1万吨,占全球总需求量的50%左右;国内产能约2万吨(吡虫啉装置一般较小,转产的产能难以统计),产能利用率50%,主要生产企业为江苏克胜,江苏常隆,长青股份等。吡虫啉大装置开机率较高,红太阳、沙隆达等企业虽然有吡虫啉装置,但常年处于关停状态。对于12年吡虫啉的价量齐升(产量增长60%,价格上涨40%),我们认为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综合结果:(1)市场需求增加:种衣剂(种子处理剂)需求增加约1000吨/年;巴西今年停用了甲胺磷,需求4000吨,对应增加吡虫啉需求量约2023吨/年;国内虫害严重,年初蚜虫,春季稻飞虱,夏秋黏虫导致国内吡虫啉用量增加。(2)部分产能因环保、搬迁等因素停产,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3)国际企业、国内贸易商一季度补库存因素。(4)吡虫啉从2023年连续三年亏损,2023年涨价也有价格回归的因素。(5)原材料2-氯-5-氯甲基吡啶价格上涨推动。展望13年的供需,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1)噻虫嗪作用机理和吡虫啉类似,其专利13年到期,将对吡虫啉国内市场造成一定冲击;(2)有研究指出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危害大,法国现已停用了噻虫嗪;巴西、加拿大也在评估噻虫嗪、噻虫胺、吡虫啉等;(3)目前吡虫啉原药的毛利率水平估算在30%左右,此前具有吡虫啉生产技术的小产能13年的复产情况也是吡虫啉盈利能否维持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吡虫啉原药的生产路线主要有三条,即环戊二烯路线、苄胺-正丙醛路线及吗啉-正丙醛路线。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原料价格和产品质量、成本方面的因素,目前吡虫啉生产企业多采用环戊二烯为原料,通过关环反应直接制2-氯-5-氯甲基吡啶,部分企业直接采购2-氯-5-氯甲基吡啶作为生产原料。三、主要农药企业:国外农药巨头制剂销量上升拉动国内原药销售以拜耳、先正达、巴斯夫、孟山都、陶农科、杜邦六个超级大公司为核心形成的农药市场体系垄断了世界农药制剂市场,制剂销量的上升将促进国际巨头在中国的原药采购,拉动国内农药上市公司的原药销售。国内上市公司主要产品与国际农药巨头相关制剂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1、先正达:农药收入快速增长;嘧菌酯中国专利到期带来产能转移机遇先正达(Syngenta)是世界领先的专注于农业科技的企业,公司在全球90个国家拥有超过26000名员工。通过尖端农业技术的研发,公司旨在改变作物的生长方式,从而让产量有可观的提高。公司有作物保护和作物种子两大业务,其中,作物保护业务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76%。公司拥有多个世界畅销的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品牌。先正达的作物保护和种子部门的销售收入自2023以来保持强劲增长,其中,2023年两个部门的同比增速都在13%以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收入仍然保持增长势头。分产品来看,作物保护业务同比增长7%,其中非选择性除草剂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0%;种子业务同比增长7%,其中玉米和大豆种子同比大幅增长29%。分地区来看,前三季度的增长主要来自南美地区。其中,玉米、大豆种植面积的上升是主要驱动因素。通过逐季跟踪先正达的财报数据,我们能够得到以下两方面对判断国内农药企业景气有帮助的信息:(1)非选择性除草剂的销量增长和展望对应国内草甘膦、百草枯原药的下游需求(详见前文草甘膦部分);(2)杀菌剂的销量、毛利率变动以及相关说明对应国内承接嘧菌酯产能转移的进程。嘧菌酯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士壤处理。它对几乎所有真菌纲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瘸、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且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该产品于1992年在英国布莱顿植保会议上首次报道,1996年首次进入市场,销售额逐年稳步上升。嘧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最主要的品种,占同类杀菌剂市场份额的40%以上。目前,嘧菌酯的主要消费地区为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三个地区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80%以上。先正达对嘧菌酯申请了专利权保护,其中,嘧菌酯在中国的专利权保护已于2023年1月到期。目前国内农药上市公司中华邦制药控股子公司颖泰嘉和正在进行嘧菌酯的工业生产准备。2、孟山都:转基因种子及草甘膦制剂销量是国内草甘膦景气的晴雨表孟山都(Monsanto)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农业相关产品提供商,公司生产的种子、生物技术性状产品以及除草剂向广大农民们提供了有效提高产量并且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公司生产世界最畅销的非选择性除草剂品牌Roundup系列。另外,公司的主要产品还包括具有多种转基因性状的大豆、玉米、棉花及其他作物种子。这些转基因作物具有抗除草剂、抗虫等特性。孟山都的种子业务近年来增长强劲。自2023年以来,大豆和玉米种子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速均保持上升。公司农药业务在2023年之后也逐渐恢复增长。具有除草剂抗性的转基因种子销售量的显著提升直接驱动Roundup除草剂需求增长。孟山都公司的业务发展已经进入全球化阶段,未来增长驱动因素越来越多来自于公司的国际业务。随着孟山都逐渐进入中国和巴西,世界农业大国的广阔市场将给其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另一方面,公司非常注重高新技术的研发。大量的持续的研发投入将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从而保证公司未来能始终位列行业前列。按照公司战略,具有草甘膦抗性的ROUNDUPREADY2YIELD大豆和REDUCEDREFUGEFAMILY玉米将在美国、巴西等农业大国继续推广,具有抗草甘膦性状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将持续上升,这将继续拉动对草甘膦的需求。另外,随着具有抗草甘膦和抗麦草畏叠加性状的ROUNDUPREADY2Xtend大豆种子在多个国家获得登记,麦草畏的需求也将有显著提升。3、陶农科:增加毕克草等品种的在华采购拉动相关上市公司成长陶氏益农(DowAgroScience)是吡啶类除草剂的原创者及生产技术的创新者,也是全球该类产品最大的制剂生产商。公司拥有毕克草产能约1500吨,拥有毒莠定产能约1600吨,均为全球第一。中国的利尔化学是全球排名第二的氯代吡啶类除草剂原药生产商,同时也是陶氏益农最主要的吡啶类原药供应商之一。吡啶类除草剂主要的四个产品在2023年全球销售额为6.7亿美元,占全球除草剂市场份额的3.6%,占所有农药市场的1.7%。在2023年至2023年间,除了氯氟吡氧乙酸持平之外,其他产品都有较大增长。毒莠定和毕克草是最主要的两类吡啶类除草剂,同时也是陶氏益农的主要产品。毒莠定和毕克草的产品基本情况、制造工艺及供需分析如下:毒莠定(又名氨氯吡啶酸)是激素型除草剂。可被植物叶片、根和茎部吸收传导。能够快速向生长点传导,引起植物上部畸形、枯萎、脱叶、坏死,木质部导管受堵变色,最终导致死亡。作用机制是抑制线粒体系统呼吸作用、核酸代谢。毒莠定是苗后茎叶处理传导型除草剂。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用于麦田、玉米田、林地、牧场、草原、非耕地等地域防除大多数双子叶杂草、灌木。毕克草(又名二氯吡啶酸)是一种内吸传导性的激素类除草剂,对杂草施药后,由叶片或根部吸收,在植物体中上下移行,迅速传到整个植株,其杀草的作用机制为促进植物核酸的形成,产生过量的核醣核酸,致使根部生长过量,茎及叶生长畸形,养分消耗,维管束输导功能受阻,导致杂草死亡。主要用于油菜、甜菜、玉米、小麦等作物。目前,陶氏益农拥有世界领先的吡啶类农药原药及制剂合成技术,而利尔化学是世界范围内继美国陶氏益农之后最先掌握氰基吡啶氯化工业化技术的企业,利用该技术合成毕克草和毒莠定的技术路线如下:需求端分析:吡啶与苯是生物电子等排体,吡啶的疏水性明显小于苯,这就使得吡啶取代苯环而制成的新化合物通常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更低的毒性、更高的内吸性以及更高的选择性。因此,含吡啶环结构的化合物已成为近年来农药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吡啶类除草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个品种,毕克草和毒莠定的需求将保持长期的增长。供给端分析:从国际市场来看,陶氏益农是全球最主要的吡啶类除草剂的原创者及生产技术的创新者,也是全球该类产品最大的制剂经销商。从国内市场来看,虽然吡啶类除草剂的盈利能力比较强,毛利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关键技术存在较高壁垒,国内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并不多。目前,除了利尔化学是国内毕克草、毒莠定原药生产和销售的龙头企业之外,河北万全农药厂和浙江永农化工也拥有生产较大规模毕克草和毒莠定原药的能力。

2023年胰岛素行业分析报告目录TOC\o"1-4"\h\z\u一、胰岛素是人体血糖控制的关键 PAGEREFToc368763251\h4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PAGEREFToc368763252\h42、胰岛素分泌异常会导致糖尿病 PAGEREFToc368763253\h53、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快速提升 PAGEREFToc368763254\h54、胰岛素产品已经发展到第三代 PAGEREFToc368763255\h75、不同胰岛素生产工艺差别较大 PAGEREFToc368763256\h8二、医生在处方胰岛素的时候考虑的问题 PAGEREFToc368763257\h91、随着病程的推进,胰岛素使用量逐步加大 PAGEREFToc368763258\h92、胰岛素的注射模拟体内分泌过程 PAGEREFToc368763259\h103、胰岛素一般采用笔式注射,注射部位有讲究 PAGEREFToc368763260\h13三、市场容量能够支撑胰岛素的快速增长 PAGEREFToc368763261\h141、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群体庞大 PAGEREFToc368763262\h152、胰岛素的使用费用 PAGEREFToc368763263\h163、胰岛素国内市场容量超过200亿 PAGEREFToc368763264\h17四、基层需求推动二代胰岛素放量 PAGEREFToc368763265\h181、二、三代胰岛素聚焦市场不同 PAGEREFToc368763266\h182、二代胰岛素在定价和医保报销方面具备优势 PAGEREFToc368763267\h193、价格合理使得国产二代胰岛素进入多省基药增补目录 PAGEREFToc368763268\h204、基层放量,提前布局是关键 PAGEREFToc368763269\h21一、胰岛素是人体血糖控制的关键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血糖是人体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人体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糖分用以提供能量,血糖是人体最为直接的能量供应物质。血糖的含量过高和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过高的血糖含量会引起心血管疾病以及视网膜等组织的病变,而过低的血糖含量则会使人体能量供应不足,产生晕厥等症状。胰岛是人体内调节血糖浓度的关键脏器,其分泌胰高血糖素用于提升血糖浓度,分泌胰岛素用于降低血糖浓度,两者相互制约达到体内血糖浓度的平衡。糖尿病患者就是胰岛素的分泌出现异常,使得体内血糖浓度过高。2、胰岛素分泌异常会导致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腺分泌功能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主要分为I型和II型两种,I型糖尿病主要是自身胰岛细胞受损引起,占比较小约为5%;II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与生活习惯联系紧密,占比较高,在90%以上。3、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快速提升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较快,但保健意识未相应跟上,这直接导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急剧提升。目前我国已经超越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糖尿病患者人群已达9,000万。巨大的患者人群也为糖尿病治疗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提升,国内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也将推升糖尿病发病率。从糖尿病发病的绝对人口数量来看,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发病数量较农村略多;但是从潜在人口来看,农村患前驱糖尿病(葡萄糖代谢异常)的人口远多过城市,农村的糖尿病治疗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增长潜力。4、胰岛素产品已经发展到第三代胰岛素最初是从猪和牛等动物脏器中获取,但是动物源性胰岛素注射到人体内之后会引起较强的排异反应,效果较差,这是第一代胰岛素。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率先体外合成人胰岛素,由于与人自身胰岛素结构类似,人工合成胰岛素逐步替代动物源性胰岛素,这是第二代胰岛素。到2023年的时候,人们发现通过改变体外合成胰岛素的结构,能够控制其在体内发挥效果的时间,效果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胰岛素衍生物应运而生,这是第三代胰岛素。那么在国内这三代胰岛素的使用情况如何?第一代动物源性的胰岛素由于疗效问题在国际上基本已经被淘汰,在国内仅在农村地区使用;第二代胰岛素由于疗效稳定,价格相对便宜,性价比较高,是目前国内使用的主力品种;第三代胰岛素目前正在国内推广,但由于价格相对较高,目前主要在一线城市使用。5、不同胰岛素生产工艺差别较大第一代胰岛素来自于动物,主要从屠宰场猪和牛胰腺中获取。从第二代胰岛素开始,人们首次通过基因工程在微生物中体外合成胰岛素,目前主要以大肠杆菌和酵母两种菌类为载体合成,通化东宝和礼来通过大肠杆菌培养体系合成,诺和诺德通过酵母合成。第三代胰岛素同样以微生物为载体合成,在第二代胰岛素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基因修饰,即基因片段与人体内合成胰岛素的基因片段不完全一致,具备不同的功效,所以也叫胰岛素类似物。二、医生在处方胰岛素的时候考虑的问题1、随着病程的推进,胰岛素使用量逐步加大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I型糖尿病患者,只能通过终生胰岛素的注射来治疗。对于占患者大多数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的II型糖尿病患者,在初次诊疗的时候一般会选用口服降糖药来进行治疗,在治疗后期机体对于口服降糖药不敏感的时候才转为胰岛素治疗。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类口服降糖药的机理,目前口服降糖药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促胰岛素分泌药、胰岛素增敏药、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它们分别从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营养物质吸收等方面来降低血糖。机体对于口服降糖药有一个耐受的过程,胰岛β细胞在药品刺激下超负荷运分泌胰岛素,时间长了之后可能会逐步丧失功能,一旦体内无法分泌正常所需胰岛素,就需要外源注射胰岛素来补充,这个时候就需要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如果控制效果仍不够理想,需要逐步加大胰岛素的使用量,直至完全使用胰岛素。随着病程的推移,大部分糖尿病人在病程的中后期都会开始使用胰岛素,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使用胰岛素病人的比例处于提升的过程之中。2、胰岛素的注射模拟体内分泌过程胰岛素的使用需要模拟体内分泌的过程,因此临床胰岛素的分为基础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基础胰岛素主要用于保持体内胰岛素含量稳定,而短效胰岛素主要用于进餐后血糖浓度快速升高的时候,迅速降低血糖。从下图我们可以很清晰看到,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与进餐时间几乎同步,因此注射胰岛素的时候也应模拟体内分泌的过程,在进餐时注射起效快短效胰岛素,而用长效胰岛素维持基础浓度,理论上凌晨3-4点应该是体内胰岛素含量最低的时候。根据上图我们大概可以将外源注射的胰岛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餐后快速控制血糖的短效胰岛素,一类是用于维系体内胰岛素浓度的长效胰岛素。对于短效胰岛素,要求是注射后能够迅速吸收,使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在短期类达到波峰,用于降低餐后体内迅速上升的血糖,而在血糖波峰过后,又能够快速代谢掉,避免出现低血糖风险;而对于长效胰岛素,要求是注射后能够在体内稳定的释放,不出现明显的波峰与波谷。那么胰岛素类药品为什么会有长效和短效之分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胰岛素在体内吸收的过程。体外合成的重组人胰岛素在溶液中会以六聚体的形式存在,在体内逐步分解为单体后发挥作用。超短效胰岛素就是通过改变胰岛素部分结构,但保留有效部位,这样生产的胰岛素类似物会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进入体内后迅速分解为单体发挥作用,较短效的六聚体更快。后面科研人员又发现胰岛素与大分子的鱼精蛋白结合能够大大延缓体内释放速度,由此便形成了长效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这是在二代胰岛素的基础上添加大分子蛋白形成聚合物从而达到缓释的目的。在三代胰岛素类似物中,科研人员通过改变胰岛素结构使得其释方速度变慢,形成了长效产品,详细原理请见下面表格。3、胰岛素一般采用笔式注射,注射部位有讲究目前胰岛素的注射分为胰岛素注射笔和胰岛素注射器两种,胰岛素注射器相对便宜一些,但携带不太方便,并且每次注射前需要抽取胰岛素,会造成一定不便,所以逐步被淘汰。各厂家生产的胰岛素注射笔基本区别不大,胰岛素注射笔上标有剂量刻度,每次使用能够较为精准的定量,其使用的注射笔用针头非常细小,因此能减少注射时的痛苦和患者的精神负担。此外,胰岛素注射笔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由于胰岛素在脂肪组织中吸收较快,而在肌肉组织中不易吸收,所以胰岛素一般需要注射至皮下脂肪组织。由于腹部脂肪较多,所以一般使用短效或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的时候优先考虑腹部;而使用长效胰岛素的时候,由于希望胰岛素缓慢的释放,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脂肪组织相对较少的上臂,臀部或大腿。三、市场容量能够支撑胰岛素的快速增长接下来我们会对胰岛素的市场容量做一个测算,以便使得投资者有一个定性的认识。在测算之前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胰岛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使用胰岛素的病人群体有多大,使用胰岛素的费用有多高。1、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群体庞大目前糖尿病主要分为I型和II型,I型糖尿病人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约占患者数量的5%,按照9200万的患者数量来计算,I型糖尿病患者数量大概在460万人。II型糖尿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患者约占患者数量的90%,约为8,200万人,部分II型糖尿病人需使用胰岛素,具体用量要根据患者病情而定,一般会在口服胰岛素逐步失效的情况下,开始加用胰岛素。具体使用胰岛素的II型糖尿病人比例目前还没有精确的数据统计,我们在走访临床医生的过程中了解到了一些经验性的数据,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接诊的II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如果按照上面我们测算的II型糖尿病患者8,200万人,那么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II型糖尿病患者数量约为1,600万人。合并以后,我们认为国内需要使用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的数量约为2,000万。2、胰岛素的使用费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目前市场上胰岛素分为三代,每一代之间的价格差别比较大,并且国产胰岛素与进口胰岛素之间也有价格差别。我们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两家企业来进行价格的比较,国产选取通化东宝(二代胰岛素为主),进口选取诺和诺德(占据国内胰岛素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通过以上表格我们对不同类型胰岛素的价格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一个糖尿病人一天应该使用多少胰岛素呢?在临床上医生对糖尿病人胰岛素用量的方法比较复杂,个体差别较大,为了便于计算,我们采用简易的计算方式——按病人体重来测算。对于病情较轻的糖尿病人胰岛素的使用量为0.4-0.5IU/kg,对于病情较重的糖尿病人胰岛素的使用量为0.5-0.8IU/kg,我们择中选取0.6IU/kg,假设糖尿病人的平均体重为65kg(男性,女性患者体重平均数值),一个糖尿病人每天平均使用量约为40IU(如果是I型糖尿病人用量还会略高一些约为45IU/天)。长效胰岛素由于只维持体内基础胰岛素浓度,患者使用量会小一些,大概为0.2IU/kg,对应每天使用量为13IU。对病人每天胰岛素用量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我们就可以根据中标价格来推算每天的费用。3、胰岛素国内市场容量超过200亿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把需要使用胰岛素患者数量的计算方式与日均费用的测算方式向大家阐述清楚了,下面我们对胰岛素内市场容量进行测算,由于临床个体情况可能差别较大,我们的测算结果不一定十分精确,但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数量级上定性的认识。我们再重点看一下二代胰岛素,目前基层农村患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一半,如果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