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_第1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_第2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_第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_第4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安徽省太和第二中学高一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观察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准确信息是图一骨耜

图二石犁

图三铁器A、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

B、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一直以石器为主C、中国古代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始终世界领先2、纸币的出现反映了商业的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中国的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3、马克思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这里的“活动场所”主要是指A、资本B、黑奴C、世界市场D、原料4、在当今现代化城市里,看到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的景象,不禁让我们想起了100多年前一位与此密切相关的伟大发明家A.毕升B.爱迪生C.达·芬奇D.达尔文5、《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该诗主要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实业救国”6、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发生了巨变。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该时期的是①福建厦门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定单数量急剧增加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③外国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④清政府曾经允许政府和民间私人创办近代民族企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7、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这反映了上海当时实际情况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8、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①、“北京奥运”、“炒股”、②和“雄起”。其中①和②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A、西部开发、解放思想B、入世、市场经济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9、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广…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最准确信息是A.毛鸿宾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B.当时修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C.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路D.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10、近来,大陆与台湾的政界人士的交往对话中,双方多以“先生”“女士”相称。近代以来中国人际交往中逐步采用“先生”“女士”的称呼是在A.鸦片战争时期B.辛亥革命后C.新中国成立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1、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A.资本主义各国矛盾渐趋尖锐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C.资本主义各国战争日益频繁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12、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并发表鼓舞人心的就职演说。该演说的核心内容是A.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B.建立雅尔塔体制C.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13、罗斯福新政最能体现下列哪一经济学家的思想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C.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14、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结构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15、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B.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极大的偶然性C.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D.新政彻底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16、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A.苏俄实行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的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17、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弹的强国。”这里的“他”指的是A、列宁B、斯大林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18、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完全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感到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A、1989年B、1991年C、1999年D、20、俄国前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A.片面发展重工业B.忽视民主与法制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21、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B.以扩大贸易壁垒为宗旨C.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促进了货币问题的国际合作22、9月4日,国务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41亿元。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中国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3、下图是西方一些国家的统一货币。下列有关这一货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是美洲国家的统一货币B.它于20世纪末正式问世C.它在2l世纪初开始进入流通领域D.它的问世有利于加深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2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困和富国、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C.广大发展中国家应该坚决抵制全球化D.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大国主导的25、中国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表示,中国的改革开放很好地利用了世界范围内的三次大的机遇。这三次大的机遇应该是①经济全球化的加强②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③新的科学技术革命④美苏两极格局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其中26题、29题各12分;27题、28题各13分,共50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请回答:(1)据材料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采取这些措施的背景。(6分)(2)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和完善的机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表现。(6分)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材料二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1954年起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1954-1960年,先后开垦四千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就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的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6分)(2)材料二中赫鲁晓夫为解决粮食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做法的认识?(7分)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即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中国是其中哪一个组织的成员国?(4分)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1分)(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能表明这一宗旨?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3分)(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趋势(进程)同时还存在哪些问题?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5分)29、(12分)市场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局部到整体、全球化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说明中国宋代的市场活动有何发展变化?(4分)(2)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市场也就开始具有了国际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则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8分)安徽省太和第二中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ABCBBAADBBADC141516171819202122232425DCBBCBCBAAC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29题各12分;27题、28题各13分,共50分)26、【参考答案】(12分)(1)强制农民减少耕地和牲畜;补贴遵守缩减任务的农户损失;限定生产数额,对超出产品课以重税。(任意两点即可,4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严重破坏了美国的经济。(2分)(2)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