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作者借助细节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本文的主题并不难,但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激发感恩情怀呢?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呢?在教学中,可以反复朗读为基本立足点,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读出感悟、读出体会,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领悟文中深沉的母爱。2、学习使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抒情。【教学重点】

1、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趣导入一、导入新课1、《母亲》歌曲导入2、幻灯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导入新课学生观看视频,看完后谈谈感受。了解性阅读二、了解性阅读1、朗读课文,粗略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2、联系具体句子分析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发言方式为:从这句话中,我看到的母亲是一个的人。3、联系句子分析“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发言方式为:从这句话中,我看到的“我”是一个的人。4、检测自主学习效果二、了解性阅读1、学生朗读课文,粗略感知“母亲”的形象2、联系具体的语句分析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3、联系句子分析“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检测自主学习效果老师提问学生答——他生点评学生的发言——老师补充归纳总结。理解性阅读三、理解性阅读(一)对于一个残疾人所产生的负面情绪以及母亲的痛苦,同学们的理解比较表面。所以在这个环节分三步走,帮助学生感知人物形象。1、蒙眼走路,模拟残疾人的行动——让部分学生用一块布蒙上眼睛,尝试在教室中走一圈。2、单腿走路,模拟残疾人的行动——两个同学搭档,一个出左脚,一个出右脚给走路,另外两只脚搭起来不动。就以上两个模拟残疾人行动,去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方便,以及产生的负面情绪。3、联想自己妈妈,在自己不小心摔一跤,擦伤手,磕到脚等等这些小伤时,妈妈是什么样的心态。再去推想文中的“母亲”在儿子瘫痪的状态下会有什么样的思想。(二)品读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1、“我”是个什么样的?怎么体现?2、“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体现?参考:1、“我”是一个因瘫痪了而变得暴怒无常的人。二十一岁是人生最好的年华,失去双腿就犹如翱翔天空的鸟儿折断了双翼,面对命运突如其来的残酷打击,他也是无法接受,苦闷至极。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文中说的“暴怒无常”。(1)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他会——

把眼前的玻璃砸碎;

(2)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

猛地把东西摔向前面的墙壁

(3)还有呢,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

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4)他还会猛捶自己的大腿。2、面对这样的儿子,“母亲”是怎么做的?(1)品读第一段,母亲是怎样对待儿子、表达对母亲的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

——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悄悄地”——对儿子的理解、体贴

“偷偷地”——对儿子的牵挂、关切

“扑过来忍住哭”——坚强、坚韧

“好好儿活”——强忍着痛苦,劝儿子要坚强

“抓住我的手”——执着(2)品读第二段,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表达对儿子的爱?

“挡在窗前”——怕儿子触景生情

“一会坐下,一会站起”——为儿子愿意看花而产生的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央求般的神色”——母亲的执着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细心、体贴3、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身患绝症

儿子瘫痪小结:母亲是伟大的,她的母爱是理解,是呵护,是宽容,是牵挂。三、理解性阅读(一)学生进行三步走,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1、蒙眼走路,模拟残疾人的行动。2、单腿走路,模拟残疾人的行动。3、联想自己妈妈,推想文中的“母亲”的思想。(二)品读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1、“我”是个什么样的?怎么体现?2、“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怎么体现?学习过程:1、学生自主品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2、四人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有疑问的请做好记录。3、小组代表发言,除了说答案之外,还把疑惑的问题提出来。4、学生专心倾听同学发言,对答案点评,并对有疑问的问题进行解答。5、老师补充总结创造性阅读四、创造性阅读1、品读结尾段,分析借景抒情的好处。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2、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母亲带我看花,是对生命的热爱

——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3、用借景抒情的方式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200字左右。四创造性阅读1、品读结尾段,分析借景抒情的好处。通过热烈活泼的景物描写,反衬失去母亲的悲哀与痛苦;运用对比手法,排比修辞描写秋天菊的绚烂缤纷,说明菊为秋天带来的盎然生机,衬托对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