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简史》第三章_第1页
《中外美术简史》第三章_第2页
《中外美术简史》第三章_第3页
《中外美术简史》第三章_第4页
《中外美术简史》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美术简史秦汉时期美术《中外美术简史》之三章节导读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初期,主要包括秦、西汉和东汉三个阶段。这一时期,绘画艺术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宫殿壁画、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雕塑等方面,其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发展高潮。同时,工艺美术领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如青铜器、陶瓷、玉器、漆器和染织等工艺不断推陈出新,成就卓著。此外,在文字方面,小篆、隶书和草书各具特色,成就了一代书体。总体而言,秦汉时期的美术气势古拙、深沉雄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章节导航第一节绘画第二节画像石和画像砖第三节雕塑第四节书法第五节工艺01

绘画HUIHUA绘画6

一、宫殿壁画秦汉时期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壁画。壁画内容或为精美的图案和宏大的画面,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或为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或为本朝功臣肖像,作为臣僚励志的楷模;等等。第一节绘画7

二、墓室壁画西汉前期的墓室壁画,以1988年发现于河南永城柿园的梁王墓壁画和1983年发现于广州象岗山的南越王墓壁画为代表。第一节梁王墓主室的顶部及西、南壁绘有青龙、白虎和朱雀等,其中龙长约5m,形态矫健,色彩绚丽,十分壮观(一)西汉时期

1.西汉前期梁王墓壁画绘画8

二、墓室壁画西汉后期的墓室壁画,集中发现于河南洛阳一带,以洛阳地区的烧沟61号墓壁画、浅井头墓壁画、卜千秋墓壁画、新安县磁涧镇里河村汉墓壁画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壁画内容以天象、驱邪、升仙为主,也有部分与历史人物故事有关的画面。从绘画技法上来看,所绘线条粗放,笔势洒脱,用色突出块面,缺乏细部刻画。第一节(一)西汉时期

2.西汉后期卜千秋壁画墓绘画9

二、墓室壁画第一节卜千秋墓主室的脊顶由20块空心砖砌筑而成,上面绘有男墓主持弓乘龙、女墓主捧鸟乘三头凤,在持节方士和仙女的引导下,由仙禽神兽护卫升天的景象.画面形象活泼生动,构图繁而不乱,勾线流利挺秀,呈现出极其纯熟的绘画技巧。(一)西汉时期

2.西汉后期卜千秋墓壁画(墓主夫妇升仙图)绘画10

二、墓室壁画第一节烧沟61号墓以保存着精美豪放的历史故事画而著名。后室后壁上方绘有长卷式的“鸿门宴”的故事,该画面突出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虽人物众多,但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刻画,整体格调庄重豪放,代表了西汉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一)西汉时期

2.西汉后期鸿门宴壁画绘画11

二、墓室壁画新莽时期的墓室壁画主要发现于洛阳地区,如洛阳金谷园、尹屯和偃师辛村的壁画墓。第一节(二)新莽时期偃师辛村墓室壁画

洛阳金谷园墓室内的壁画绘有日、月、仙人神灵及奇禽异兽等,在内容方面与西汉晚期壁画有较多类似之处。

偃师辛村墓室壁画除了伏羲女娲、神仙异兽等题材外,还绘有门吏、庖厨(厨房、厨师)、百戏(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宴饮等内容。

山西平陆枣园新莽时期的壁画墓绘有星象下的庄园坞壁(民间防卫性建筑)、车马人物及农耕图像,生动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绘画12

二、墓室壁画东汉前期的墓室壁画,在河南洛阳邙山与金谷园、山东梁山后银山、辽宁营城子等地均有发现。第一节(三)东汉时期辽宁营城子汉墓主室门洞两侧门吏这一时期的壁画题材沿袭了西汉晚期的风格,仍以日月天象、四神(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祝祷升天为主,但也出现了门卒属吏、车骑出行等新内容,生活气息明显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此墓所绘壁画笔法豪放,其中,门吏形貌威武。

1.东汉前期课堂互动

从墓室壁画中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壁画常是和死亡有关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同学们自由讨论,说一说你的生死观。绘画14

二、墓室壁画东汉后期的墓室壁画遗存极为丰富,在河北、河南、内蒙古和辽宁等地共发现二十多处。第一节(三)东汉时期这一时期的壁画主要标榜墓主人生前的地位,于是墓主坐帐、出行车马、衙署属吏逐渐成为壁画的主要内容。具有代表性的有河北望都1号汉墓壁画和内蒙古和林格尔的壁画墓。

2.东汉后期望都1号汉墓壁画鉴赏感知迎宾图壁画(摹本)下图为河南省新密市打虎亭汉墓出土的壁画,请仔细观察下图,从构图、色彩、人物形象、精神内涵等方面分析该壁画的特色。绘画16

三、帛画目前,发现汉朝帛画的遗址主要有三处: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3号墓和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墓。第一节“T”字形帛画长沙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东郊,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d3i

)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坟墓。1972年发掘的1号墓,其墓主人是利仓的妻子辛追。随后发掘的2号、3号墓,墓主人分别是轪侯利仓和其儿子。

在1号、3号墓的内棺棺盖上,均覆盖着“T”字形旌幡帛画,该帛画全长2m左右,构图基本相同,分三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阴间)的景象,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绘画17

三、帛画第一节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长条形西汉帛画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长条形西汉帛画,也属旌幡性质,分三段来描绘。具体来说,上部画日、月及仙山楼阁;中部画宴乐、迎宾和校武(考较武艺)等人间生活;下部画龙虎等。需注意的是,此画用没骨与勾勒相结合的方法来绘制,展现出西汉绘画技法的多样性。绘画18

三、帛画第一节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长条形西汉帛画

天上部分帛画顶端描绘的是天上部分,即想像中死者灵魂可能会去往的空间。其上绘日月并行高悬,太阳内有金乌,月亮内有蟾蜍、云桂,这与汉代帛画、画像石中常用的表示“天”的方式一脉相承。

在日、月图案之下有三座山峰高耸,可能是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关于海止三山的传说我们在秦始皇的传记中已经知道,当然这种传说肯定有更早的渊源,尤其是山东地区,它又是术士较为集中的地区,因此有此图案出现不奇怪。山前的屋宇状建筑物,象征了墓主人生前向往成仙后居住的“琼阁”,富丽堂皇。天上:接上绘画19

三、帛画第一节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长条形西汉帛画

人间部分帷幕以下是人物活动的场面,分为五组,表现墓主人的起居、歌舞、会客、问医纺织、游戏等生活场面,其实这种场面大多数情况还是对生前的经历的复制,尤其是那些在他们看来是“享受人生”的场面。人间:接上绘画20

三、帛画第一节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长条形西汉帛画

地下部分地下部分位于帛画最下方,两条青龙正在张牙舞爪、昂头向上。在两龙头中间,有一熊面人身者,身着绿袍,左手执剑,右手执盾,正在威慑两条青龙,是专门执掌鬼神的官“方相氏”,在墓室中,可以镇墓辟邪。地下:接上绘画21

三、帛画第一节山东临沂金雀山9号汉墓出土的长条形西汉帛画帛画的绘制方法,采用了当时最流行的画法:先勾线后敷色,用朱红色线条勾勒外部轮廓,然后平涂蓝、红、黑、白等色。画面人物面部和衣纹描线,精美而又流畅自然,把画面的内在精神描绘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达到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整幅帛画通过描绘人们向往的平安、宁静、幸福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人们对美的热爱和对生命永恒的追求,反映了汉代社会的风俗,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民俗风情、绘画艺术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接上名词解释没骨,中国画技法名,是指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绘制物象的技法。课堂互动

说一说,宫殿壁画、墓室壁画和帛画这三类绘画,在画面内容上有哪些相似点。02画像石和画像砖HUAXIANGSHIHEHUAXIANGZHUAN

画像石是以石为纸、用刀代笔作画的绘画艺术。根据现有资料,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昭宣年代,新莽时期有所发展,到了东汉时期,其分布范围逐步扩大,造凿数量达到高峰。画像石和画像砖25

一、画像石山东画像石题材内容宽广,技法风格多样,成就最为突出;

豫南画像石风格疏朗粗放,以天文星象图最具特色;

陕北画像石题材相对单纯,风格以简洁明快为主。

山东嘉祥武梁祠画像石、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南阳石桥画像石墓、陕西绥德王得元墓画像石、四川郸(d`n)县画像石棺等皆为汉朝时期画像石的重要遗存,也体现出了不同区域画像石的面貌与成就。第二节画像石和画像砖26

一、画像石第二节武梁祠西壁画像石(拓片)武梁祠位于山东嘉祥武宅村,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祠堂之一,建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该祠堂为单开间悬山顶式祠堂,祠堂内画像石分层分栏布局,坡顶石上刻有祥瑞图;东、西山墙的山尖部分分别刻有东王公、西王母的仙庭;山墙山尖以下部分和后墙分为四栏,刻有人类始祖、先贤帝王、孝子烈女、刺客义士、楼阁人物,以及车马出行、拜谒活动等图像,且多处附有榜题。

整体而言,祠堂内的画像石图像丰富,布局严谨,雕琢精湛,风格凝重典雅,堪称汉朝画像石的典范和集大成者。课堂互动

在汉朝,“孝”是一种社会文化,也可以说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武梁祠内丰富而系统的图像让我们看到了汉朝人所理解的宇宙的样子,有人认为,对汉朝人而言,给逝去的亲人“营造”出无边无际的良田美宅就是最大的“孝”。请同学们自由讨论,说一说你对“孝文化”的理解。画像石和画像砖28

二、画像砖第二节画像砖是一种建筑构件,可分为空心砖和实心砖两种。空心砖多用印模法压印而成,实心砖则多以脱模法翻制而成。汉朝时期,画像砖主要分布在河南和四川地区。西汉时期,画像砖主要分布在河南的南阳、郑州等地,多为空心砖,画像多用小模印制而成。东汉时期,空心画像砖渐趋消失,流行实心砖,画像多是一模一砖。四川是东汉时期画像砖的主要出土区,水平和成就最高。

四川大邑安仁出土的《丸剑宴舞》画像砖,其画面构图严谨,场面热闹,形象地刻画出伎人表演跳丸(以掷丸上下挥舞)、舞剑及弄瓶技巧,生动而具体,尤其是女伎回首挥巾的一刹那,尽显其摇曳多姿的体态。03

雕塑DIAOSU雕塑30

一、汉朝石雕第三节我国现有遗存显示,汉朝的雕塑遗物相当丰富,包括石雕像、陶俑和青铜造像等,其中以石雕像最为突出。陕西兴平市霍去病墓前的人物、动物立体石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雕艺术遗产之一。现存雕刻16件,其中有马踏匈奴、怪兽吃羊、母牛舐犊、跃马、伏虎、卧象、人与熊、石蛙、石蟾等14件,另有题铭刻石2件,都是以动物为题雕刻而成的。

这些石刻造型古朴雄健、浑厚有力,在手法上采用“因材施雕”的技巧,即就整块石材的天然形态进行设计,以石头原样来拟形,就势而凿。马踏匈奴

作品赏析马踏匈奴是汉朝一座纪念碑式的圆雕作品,它象征着汉民族远征的胜利。

作者以其丰富的想象和浪漫主义的手法,把被打败了的匈奴人雕刻成仰卧在马腹之下的姿态——满脸胡须的匈奴人一手持弓、一手拿箭作挣扎状,形象地反映出当时战争的情景。雕塑32

二、秦汉陶俑第三节秦朝时期的陶俑以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为代表,其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1974—1976年先后发现了三个兵马俑丛葬坑。其中,1号坑规模较大,2号坑与3号坑规模较小。

1号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m,南北宽62m,总面积达14260m2。坑内作土棱与坑道栉比相间布局,整齐有序地埋葬着与真人、真马等高的陶塑兵马俑。(一)秦朝陶俑兵马俑1号坑兵马俑1号坑雕塑33

二、秦汉陶俑第三节西汉时期,陶俑沿袭秦朝旧制,也使用大量兵马俑随葬,其种类包括武士俑、御手俑和骑兵俑等。在陕西咸阳正阳乡西汉景帝阳陵的随葬坑中,埋藏了大量按比例缩小的陶俑、家禽及各类生活用品。

其中,陶俑的大小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在制作上融合了北方秦俑和战国楚俑的特点。

具体来说,陶俑的头和身躯系陶土烧制而成,胳膊采用木头制成,后期组合安装。(二)汉朝陶俑汉景帝阳陵外藏坑遗址出土陶俑现场雕塑34

二、秦汉陶俑第三节汉朝时期的伎乐俑与追求宏大场面的兵马俑的风格截然不同,其所构成的欢乐场面,颇具生活气息。(二)汉朝陶俑山东济南历城县无影山西汉墓出土的彩绘陶乐舞杂技俑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彩色陶俑雕塑35

二、秦汉陶俑第三节到了东汉时期,陪葬陶俑不再流行阵容壮观的兵马俑群,取而代之的是日常生活相关的伎乐说唱俑、农夫俑、庖厨(厨师)俑及牛、马、羊家禽家畜俑等。(二)汉朝陶俑击鼓说唱俑这一时期的陶俑,普遍体现出注重姿态和心理的特点,充分表达独特的思想情感与生活情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艺术特征。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墓出土的击鼓说唱俑,表情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是东汉陶俑形象生动、刻画精彩的高超艺术水准的杰出代表雕塑36

三、青铜雕塑第三节(一)秦朝青铜雕塑在1980年的考古中,秦始皇陵西侧墓坑出土了两乘彩绘铜马车。每乘铜车套驾四匹铜马,车上各有一御手俑。铜车、铜马的体形为实际车马的二分之一。同时,铜马比例匀称,昂首挺胸,臀部肥圆,剽悍雄壮。车上的御手俑,神情恭谨肃穆。整体来说,雕塑造型严谨写实,制作非常精巧。彩绘铜马车雕塑37

三、青铜雕塑第三节(二)汉朝青铜雕塑甘肃武威雷台墓还出土了成组的铜车马,包括铜俑45件、铜马39件、铜车14件。其中,有一铜奔马最为精彩,被称为“马踏飞燕”,该奔马昂首挺胸,三足腾空,头微左顾,右后足踏一飞鸟,是青铜雕塑中的一朵奇葩。马踏飞燕04

书法SHUFA书法39

一、秦朝书法第四节秦朝时期,秦始皇推行“书同文”政策,以秦国文字“小篆”作为官方通行文字。秦朝小篆的典型面貌为字体长方,结构匀称,笔势瘦劲俊逸,形态典雅宽舒。《泰山刻石》(局部拓本)阳陵虎符拓展阅读李斯与《泰山刻石》李斯是秦朝政治家、文学家。他长期担任秦国丞相,辅佐秦始皇统一中国,先后随从秦始皇、秦二世巡祀泰山,并在泰山极顶刻石纪功,歌颂秦德。李斯撰文并书写的《泰山刻石》,不仅是秦王朝鼎盛的见证,也开启了泰山碑刻的先河。它是泰山历史的珍贵纪录,也是泰山碑刻艺术中的翘楚。书法41

二、汉朝书法第四节西汉的碑刻篆书比较少,东汉碑刻较多,著名篆书碑刻有《开母庙石阙铭》《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等,其刻篆书结体茂密,体势方圆结合,用笔遒劲,与秦篆的风格大不相同。(一)篆书《袁安碑》(局部拓本)《祀三公山碑》(局部拓本)《孔宙碑》(局部拓本)名词解释

结体,书法术语,是指汉字书写的间架结构。笔法(用笔方法)、结体和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统称为书法技艺的三要素。书法43

二、汉朝书法第四节

隶书是汉朝书法中最有代表性的书体。西汉之初主要是古隶,承秦朝余绪而有发展,如《五凤二年刻石》,其上的字体结构已是隶书的体势,但笔画尚未见典型的波磔。(二)隶书《五凤二年刻石》书法44

二、汉朝书法第四节草书是汉朝时期新出现的一种书体。草书初创时是为了满足快速书写的需要,但不久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进入了纯粹创作和欣赏领域,为之后极具个性的文人书法的兴起打下基础。(三)草书

西汉时期的草书是古隶的简易、草率写法,称为草隶或隶草。

东汉时期的草书逐渐出现波磔,是成熟的隶书的速写法,称为章草。章草的特点是字形扁平,有波磔用笔,字字分离不连写。章草05

工艺GONGYI工艺46

一、金属第五节秦汉时期,以青铜为代表的金属工艺继续朝着世俗日用方向发展,其工艺技术继战国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秦汉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有青铜容器、铜镜、铜灯和博山炉等。青铜容器种类单纯,造型简单,装饰富丽与朴素并行。汉朝时期的铜镜较发达,以博局镜、神仙镜最盛。同时,这一时期的铜灯、博山炉也较引人注目,其造型奇巧,装饰华美,颇具特色。博局镜工艺47

一、金属第五节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构思巧妙,通体鎏金,制作精良。

其整体为一位手擎铜灯的宫女形象,其右臂袖口下垂为灯罩,转动灯盘旁的手柄,可调节灯光的亮度和方向。

此外,可拆开人物和灯盏的各个部分,方便清洗烟尘。长信宫灯工艺48

一、金属第五节河北满城西汉墓出土的错金铜博山炉;

整体造型似豆,底座上饰有错金卷云纹;

足柱上雕有三条出水腾龙,龙首上昂以承托炉身;

炉身和炉盖铸成山峦状,其间点缀虎、豹、猪和猿等野兽及花草树木,并用金丝表现缭绕山间的云气,飘逸流畅。错金铜博山炉工艺49

二、陶瓷第五节秦汉时期的制陶工艺成就显著,在多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制作沿袭了战国时期的传统,具有造型庄重、纹饰艳丽的特色。东汉青瓷

东汉后期,出现于浙江地区的青瓷,胎质坚硬,表面细腻光亮。瓷器的发明刷新了日用器皿的格局,开启了工艺美术的新纪元。工艺50

三、漆器第五节汉朝是继战国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