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中语文唐宋词6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综合演练(含解析)语文版2564_第1页
2019-2020高中语文唐宋词6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综合演练(含解析)语文版2564_第2页
2019-2020高中语文唐宋词6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综合演练(含解析)语文版2564_第3页
2019-2020高中语文唐宋词6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综合演练(含解析)语文版2564_第4页
2019-2020高中语文唐宋词6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综合演练(含解析)语文版256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高中语文唐宋词6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综合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一、基础考查错误!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伫倚危楼春意阑珊断雁叫西风B.拟把疏狂一晌贪欢红烛昏罗帐C.予怀怆然废池乔木独独自莫凭栏D.难付深情黯黯生天际何处教吹箫解析:选D。D项,“难付深情”应为“难赋深情”。错误!下列各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拟把疏狂图一醉..疏狂:生活狂放散漫,不拘小节B.日晚倦梳头..日晚:傍晚C.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俊赏:英才、英杰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阑珊:浓烈解析:选A。B。日晚:指日色已高.C。俊赏:十分欣赏。D.阑珊:将尽;衰残。错误!与“少年听雨歌楼上”句式不一.致的一项是()A.渐黄昏,清角吹寒B.流水落花春去也C.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D.草色烟光残照里解析:选B。除B项以外都是省略句,省略“于”.错误!下列对有关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蝶恋花》作者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层层铺垫,直到最后才突然一转,使感情像冲决堤防的洪水一样,猛烈倾泻出来,惊心动魄,感人至深.B.《武陵春》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出笔极为蕴藉。C.《扬州慢》这首词善于化实为虚,移情于景,不仅使每一景物气韵生动,更体现出了词人意象的波澜起伏。D.“《黍离》之悲”中的“《黍离》”是《诗经·王风》中的篇名,首句为“彼黍离离",后借指故国之思.解析:选A。A项,“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有误,应为“含蓄的手法".1

2019-2020高中语文唐宋词6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综合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临江仙①李煜樱桃②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注】①这首词是李煜于开宝八年初夏所作。开宝七年(974)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②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错误!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是项()A.“蝶翻金粉双飞”一句描绘了一幅粉蝶无知、回翔取乐的画面,这里运用反衬手法,借眼前之景来衬托作者的心境。B.“子规啼月小楼西”一句使用了“子规啼月”的典故,表明作者预感到即将面临国破家亡的境地。C.下阕中的“寂寥”承上阕而来,一腔心事已跃然纸上,而“望残烟草低迷”则赋予了“寂寥”更具体的内容.D.上阕自昼到暮写外景,视线由外转内;下阕自暮入夜写内景,视线由内向外:视线变化拓宽了诗歌的意境。解析:选D。D,项上阕、下阕的描写顺序都是由外向内。错误!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答:答案:①悔恨之情。“樱桃落尽春归去”句,写初夏的典型景物以寄危亡之痛。此时,宗庙难保,樱桃难献,伤逝之感颇深.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②惆怅之情。“子规”句,加深亡国的预感。“西”字指出宋兵自西而来,国家朝不保夕,“暮烟垂”更形象地表现了这种沉重的惆怅之情。③孤苦之情。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纷纷散去,作者凄然欲绝,面对低迷烟草,一腔心事虽未直言而出,但孤苦之情已跃然纸上.④凄凉哀怨之情。在作者眼中,曾经媚态十足的美人而今却只见“空持罗带”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怎能不“回首恨依依”?充满了凄凉哀怨之情.(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南柯子·忆旧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错误!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是项()A.词的前两句先远写“青山",后近写“退潮后的沙滩",远近结合,使画面富有层次感。B.词的前三句觉和听觉的角度,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描绘景物。C.“啼鸟怨年华”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达出词人内心的愁怨.从视生动地表22019-2020高中语文唐宋词6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综合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D.“荷花”在词中有特指,表层是问荷花,实际暗示词人情操的高洁。解析:选B。B项,没有虚实相生的手法。8。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答:解析:注意结合词句“怨年华”“在天涯"“记得”作答。答案: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从“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漂泊的厌倦之情。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词人站在荷塘边,想起从前路过此地,乘着酒意,观赏荷花,发引叩问:“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吗?”(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玉楼春周邦彦桃溪不作从容住【注】,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注】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于桃溪边遇二女子,姿容甚美,遂相慕悦,留居半年,怀乡思归,女遂相送,指示还路。及归家,子孙已历七世。后重访天台,不复见二女。9.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桃溪”引用东汉地长久居留。B.第二句用了一个譬喻,暗示“桃溪”一别,彼此的关系就此断绝,正像秋藕(能重新连接在一起了,语调中充满沉重的惋惜悔恨情绪和欲重续旧情而不得的遗憾。刘、阮遇仙之事典,暗示词人曾有过一段刘、阮入天台式的爱情遇合,从容谐“偶")断后,再也不C.“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两句,转笔宕开写景,它的妙处在于情与景之间存在着一种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联系,使人读来别具难以言传的感受。D.末尾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显示了当日情人倏然而逝、飘然而没、杳然无踪的情景,也生动写出了主人公执着、无法解脱的痴顽之情。解析:选A。A项,首句“桃溪”引用东汉刘、阮遇仙之事典,暗示词人曾有过一段刘、阮入天台式的爱情遇合,但却没有从容地长久居留,很快就分别了,从下文“秋藕绝来无续处”可以看出.错误!词的上阕直抒胸臆,请简要分析上阕在全词中的作用。答:答案:交代了词中人怅惘的缘由,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词中人与情人分别后故地重游,往事历历在目,而今独寻旧路,心中又悔又痛,哀伤不已。三、语言表达32019-2020高中语文唐宋词6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综合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错误!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项目百分比(%)65。040.0非常想父母害怕陌生人觉得自己很一般52。779。343.5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总是害怕被身边的人欺负34.7(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答:(2)请针对留守儿童的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答:答案:(1)(示例)①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2)(示例)留下你的关爱,守护他(她)的心灵。12。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保留加点词语,变换对象,写一个句子.天空的星星常常...如地上的人群一般..拥挤,地上的人们有时却像天空的星星一样..疏远。....答:答案:(示例)①江河的水常常如世间的人一般平静,世间的人有时却像江河水一样咆哮.②奔腾的浪花常常如幸福的人们一般欢快,幸福的人们有时却像奔腾的浪花一样浮躁.③水中的月亮常常如地上的事物一般真实,地上的事物有时却像水中的月亮一样虚幻。④辽阔的大海常常如人们的心灵一般平静,人们的心灵有时却像辽阔的大海一样波涛汹涌。⑤深秋的落叶常常如迟暮的人们一般凄凉,迟暮的人们有时却像深秋的落叶一样辉煌.错误!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孔子特别强调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是迅速扩大知识面的捷径,不注重学习的人不可能很好地发展自己.“思而不学正确方向。由此看来,学固然重要,然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意味着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认真审视、整理甚至提升,意味着创造.“学易上当受骗,越热情越勤奋结果就越可怕。会再加上能思考,则是如虎添翼。所以,孔子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就不能保证思考的科学性.通过学习,人们可以获得思考的坚实基础和而不思”往往容学习42019-2020高中语文唐宋词6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综合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解析:该文段属于总分总结构,阐述“学与思相结宋诗词鉴赏》起句,①处答案可从后句的“思而不学”“学而不思”“会学习再加上能思考”推断得知;②处与前面内容构成转折关系,且由后面内容可知光学不思是不行的,推断出“思考同样不可忽视”;再从整段内容和末句可推断出③处答案。梁衡我想起柳永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的事道理。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柳永大约在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谁知第一次考试就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等了5年,第二次又没有考上,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他说考不上有什么关系?只要我有才,我就是一个没有穿官服的官。要那些虚名有什么用,还不如把它换来吃酒唱歌。他也没想怎么用歌词来发牢骚,它那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已经征服了所有的歌迷,覆盖了所有的官家的和民间的歌舞晚会,“凡有井水处都唱柳词"。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宋仁宗那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因此柳永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终日出入歌馆妓楼,交了许多歌妓朋友,许多歌妓因他的词而走红。你想他一介穷书生流落京城有什么生活来源?只有卖词为生。这种生活的压力,生活的体味,还有皇家的冷淡,倒使他一心去从事民间创作。他是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歌馆妓楼是什么地方啊,是提供享乐,制造消沉,拉你堕落,教你挥霍,引2019-2020高中语文唐宋词6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综合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人轻浮,教人浪荡的地方。任你有四海之心摩天之志,在这里也要销魂烁骨,化作一团烂泥.但是柳永没有被化掉。他的才华在这里派上了用场。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市井这块沃土堆拥着他,托举着他,他像田禾见了水肥一样拼命地疯长,淋漓酣畅地发挥着自己的才华。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的愿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干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但如果当初这一粒籽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将它带到这里,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它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痛下决心,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终于成就了自己。这时它想到多亏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