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减”背景下低年级美术教育实施路径研究摘要:美术教育不只是完成精美的画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1]才是重点。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极为丰富,“双减”背景下,“美术课堂”、“校本课程”、“课后挖掘”都是美术教育的实施路径。笔者在如何扎根美术课堂、融合课程、拓展社区场馆资源,激活、融合、助力美术教育层面做了尝试。关键词:双减、低年级、美术教育、实施路径引言:美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活动,并不只是单一的学习绘画过程,而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双减”政策下,美术技能、美术素养、想象力、创造力如何提高,如何综合实现美术教育“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领域的教学[1],让美术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临摹范画上,本文谈谈笔者的实践与探索。一、扎根美术课堂激活美术教育美术课堂是小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主要途经。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天马行空,本质上来说并不缺乏创造力,主要是缺乏一个良好的契机来唤醒他们的创造力,而美术课堂正是引导学生利用美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良好契机。在低年级美术课堂上,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实施。1.鼓励多样创作形式美术创作形式多样化,能最大程度给予学生自由创作和表达的空间。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是《认识美术工具》,学生需要了解的并不只有绘画工具,对于手工材料和特殊工具的认识和了解更为重要。本课除了介绍课本上的内容,需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一想生活中哪些材料也可以用于美术创作。教学中,学生们从手边的文具说到生活用品,从花卉说到盘中美食,此环的设计可直接打破低年级学生选择美术创作表现形式的的自我限制。创作不一定要画出来、做出来。审美感知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的特征及其意义与作用的发现、感受、认识和反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下雨啦》这一课我认为更适合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雨的声音,感受雨的节奏,品味雨线的美感。引导学生观察雨天的情景,感受雨的线条、地面溅起的水花纹样,用眼睛取景,感受雨中即景的美。欣赏感悟后,让学生用肢体动作去演一演心中最美的雨中即景来达到造型表现的目标。学生舞动裙摆和丝带,来表现风;用鸡毛毽表现走路时溅起的水花;用手电筒演示闪电。学生们在讲台上有创意的演绎,就如同一幅会动的画。2.开展多种创意风暴创意风暴是对想法的集体考虑,团体可以提出新鲜、有创意和有针对性的想法,以最自发的方式激发创造力,形成集体努力的创意结晶,从参与者那里生成一份高质量的想法和作品。面对低年级学生,可以定期和学生们来一场创意风暴。教学中,我随意画出一个图形,不赋予它任何意义,全班同学一人添画一笔或一处,共同完成一幅作。低年级学生的创意是无限的,学生们先是赋予了这个图形不同的意义,变成了蘑菇、冰淇淋、鸭嘴等。随着每个学生的想法不同、创意不同,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一直都在变化,作品逐渐丰富了环境和故事情节,本次教学最终呈现出童话故事《蘑菇王国》、科幻画《未来森林》、宣传画《冰淇淋你要吗》。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每画一笔,都为所有同学点燃了一次思维火花。图3学生接龙绘画完成作品3.坚持多维课堂评价评价有诊断、激励和改善的功能,可持续促进学生发展。[1]懂得欣赏的老师,会捕捉引导有利时机,激发学生创作乐趣和创作欲望。课堂上,美术教师从不同角度去欣赏作品,再认真听学生对作品的表达,会发现学生的世界特别精彩。课堂上,我会着重表扬有创意的、用不同形式表现的作品,而并非都是能呈现精美画面的作品,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期待下一次的创作。如:《彩线连彩点》这一课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点和线组合成有趣的画面。创作中,大多数学生会表现自己的心情,或者一首音乐、一段舞蹈,用点和线表现律动的美感。其中一位学生的作品,受到了部分同学不屑的评价。以下是本堂课的部分教学片段:生1:“老师,我觉得这幅画不好看。”生2:“我也这么认为,这幅作品线条不流畅、没有美感。”师:“我们来听听这幅画的小作者是怎么想的。这幅作品的小作者能告诉我画面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吗?”生3:“老师,这幅画叫《我的大脑》,思绪万千的大脑,数字是我这几天学的,小人是我看的动画片,黄色部分是我怕被病毒感染郁闷的情绪。”师:“多么有创意的想法啊,真了不起。你们试着再去观察这幅画,会有新的感受。”听完,我对他充满了敬佩,他敢想、敢画,不局限于课本中欣赏的图片范围。我也很庆幸我倾听了他,否则我可能会伤害到他闪闪发光的创造力。所以在艺术类的评价环节中,需要倡导评价促进学习,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捕捉、欣赏、尊重学生有创意的、独特的表现,并予以鼓励,不断加深学生的艺术体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艺术潜能,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发展自己的艺术特长。图4学生作品二、深挖劳动课程融合美术教育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现劳动价值。[2]劳动教育和美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功能及教学实践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特别是面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劳动创造美,通过制作课让学生体验劳动创造美的过程,真正在实践中融合美术教育与劳动教育。1.与陶艺教学相融合陶艺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从劳动教育出发,极大地丰富了美术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陶艺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探究,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课堂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陶瓷之美。首先在于技法之美,例如,教师以泥条盘筑、泥板成型、捏塑成型、拉胚成型等不同的技法向学生呈现多元的艺术手段。其次陶瓷之美还在于材质之美,引导学生在认识与了解中欣赏传统陶艺的多样性,例如,彩陶温厚、黑陶庄重、三彩富丽、青瓷莹透、青花素雅、紫砂内敛。在实践阶段学生做出了各式各样的茶杯、碗、篮子等,完成了传统的生活用具的制作,同时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2.与木工教学相融合木工教学是一个全新模式的教学方式,透过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创意思维、统筹思维、注意力集中、文化自信等方面能力。课程中,老师首先会介绍木工坊的区域规则、木工坊的工作流程,并对工具使用进行讲解,同时每节课让学生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刨刀、线锯等工具的安装、使用方法的直接演示,更是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创作环节,再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钉、锯、凿、磨、钻等操作,以此加工、组装、制作木工作品。木工坊劳动课程的引进正是就地取材,直接创造。废旧的木块、枝条通过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和工具去实践,将其变废为宝,既能树立环保意识,又能享受造物的乐趣,是劳动教育和美术教育的相融合。3.与生活技能相融合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3]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学校鼓励美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因此,我鼓励学生走出家门,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完成美术创作。引导学生用生活技能创造美、让废弃物变废为宝。下面是作品分享:秋天,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秋天里寻找金黄的银杏叶、火红的枫叶……,用落叶拼一拼、卷一卷、贴一贴,做一束花,有的学生做了一朵花插在了妈妈的头发上,有的做成花束送给老师,还有的将做好的花朵和树枝一起插在漂亮的瓶子里,美化装饰环境。在《花儿寄深情》的创作中,潜移默化的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作品利用生活用品、劳动工具也可以创作出有趣的作品。选一些喜欢的夹子,拼一拼、夹一夹、组合起来,变成什么了?《木夹变变变》的创作中,学生选取的夹子形状不同、色彩不同、大小不同,在自己的创意下,小小的夹子变成了机器人、蝴蝶、鱼儿、恐龙、蜥蜴、长耳朵狗等。学生作品《水果拼盘》用水果拼一拼、摆一摆,创造喜欢的图案。有的是规律排列的水果拼盘、有的变成穿公主裙的女孩、还有的是一簇兰花、一个大闸蟹等,让学生在家劳动的同时提高美术素养。学生作品《冬日暖阳》的创作中,我呼吁学生走出家门,用手机或者相机,拍摄一组冬天阳光下的美景。学生在创作中对画面的构图能力得到了锻炼,对美的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低年级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而自然与生活是美育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感受生活不仅为学生开启了想象的大门,更是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源泉,学生通过双手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学生作品垃圾袋、塑料瓶、纸盒、蛋壳等废旧材料,在学生们的巧手下,变废为宝,成为漂亮的风铃、雄伟的宝塔、可爱的花瓶、高高的火箭。还有些同学将废弃物变成了生活用品,有时尚的衣裙、精准的天秤、多样的收纳盒、高科技的饮水机。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三、拓展社区场馆资源助力美术教育社区优秀文化资源进美术课堂,拓展了美术教学内容,更是为学生课后学习搭建起了展示个性的舞台。[4]充分利用学生居住社区或者校园周边社区优秀文化资源,培植学生自然而然热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和基因,有助于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在美术教育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1.传统文化资源社区优秀文化资源所包含的优秀美术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同种类的作品蕴含了不同的含义,其中大多蕴含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趣。美术课堂以优秀文化作品为内容载体,社区优秀文化作品所具有地域色彩和时代精神会引发学生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学生从内心深处提升保护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经验和能力。在美术课上《过年啦》这一课,我将传统文化故事融入教学,并联系社区,寻找传统文化继承人了解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增强审美素材。《影子游戏》这一课,我提前学习手影,将手影游戏带入课堂,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去探索皮影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课后传统文化的探索中,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2.基地场馆资源公共美育资源与学校美术教育资源力量相组合才能让美育最大化。如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电影院等。这些都能为课后美术教育提供可利用的资源,都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美术文化的理解,低年级美术教师要打破课堂教学时间的局限,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深入了解当地社会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去发现社会生活中所蕴涵的美术元素,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才能提高美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赛评奖评优管理办法
- 民族政策常识教育课件
- 毒品宣传课件图片
- 麻精药品考试题及答案2025
- 肇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辽宁朝阳烟草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分析2024年
- 小学生储蓄课件图片
- 2024年山东省沂源县移动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陕西省定边县烟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江西省永新县移动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商户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扶臂式挡土墙迎水坡和背水坡堤防整体抗滑稳定计算案例1200字】
-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考试题库
- 四川省广元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无答案)
-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落实与质控优化
- 在线学习课堂《项目管理概论》单元考核测试答案
- 痛经的中医护理
- DB32∕T 5048-2025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验收规范
- 辽阳市“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考试真题2024
- 电信防诈骗培训课件
- 业务技巧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