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有“地球之肺”“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分别是()
A.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2.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奇妙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如图一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如图二为叶肉细胞和口
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田一田二
A.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眼睛应看着②B.如物像不清晰,应微调⑥
C.结构⑩内的能量转换器只有一种D.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都和结构⑨密不可分
3.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这都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和小鱼属于同一结构层次一一器官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C.大树和大鱼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生物体
D.大树和大鱼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保护组织
4.苹果树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
A.提高结实率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
5.下列营养成分都属于有机物的是()
A.脂肪无机盐B.维生素无机盐
C.蛋白质维生素D.水糖类
6.下列关于血液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和运输养料、废物的功能B.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C.可用于亲子鉴定的血细胞是白细胞D.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7.眼球成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A.晶状体视神经B.巩膜视网膜
C.晶状体视觉中枢D.视网膜视觉中枢
8.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结构示意图,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缩手反射结构中的①能接受②传来的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
B.缩手反射中若某人结构④受损,用针刺图中⑤,手会缩回
C.当手被针刺到后,人会先感觉到痛然后再缩手
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⑥,感觉到痛与③有关
9.大山雀和蝙蝠都善于飞行。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胎生哺乳B.用肺呼吸C.体温恒定D.都有脊柱
10.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B.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两种截然不同、互不相关的行为类型
D.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
11.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及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相
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关节结的戏式国莺.关节和吼鬼的关系示意图
A.结构④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B.结构③包裹着关节周围,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C.⑧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D.在运动过程中,⑥起支点作用,⑦起杠杆作用
12.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可以通过芽胞来繁殖后代B.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它属于单细胞生物
C.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13.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一个生物学模型•①②表示血管,A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
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为脑,则①中流静脉血
B.若A为肺,则与②相比,①中的氧气含量增多
C.若A为肾,则与①相比,②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若A为小肠,饭后与①相比,②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14.下列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相符的是()
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也是不定向的
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15.“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国向世界阐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此观点的理
解,不正确的是()
A.过量的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B.开展陡坡种粮、退耕还林还草行动,改善生态环境
C.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
二、科学实验题(每空1分,共5分)
16.(5分)某生物实验小组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图一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
部分实验步骤,图二是小组同学们集思广益,将实验材料由普通天竺葵换成银边天竺葵并进行有关创新
实验。
(1)图一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请按实验的先后顺序排序
(2)图一B步骤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o
(3)图一C步骤中小烧杯内的液体是,能溶解叶绿素。
(4)图一D步骤中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5)图二中,经按正确实验步骤操作后,分别向叶片A、叶片B滴加碘液,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
变蓝、非绿色部分不变蓝;叶片B的绿色部分不变蓝。通过以上现象能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与
有关。
三、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包括17、18、19、20、21题.每空1分,共30分。填序号,填文字)
17.(6分)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昔日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今日
又重现在田境之间。如图是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思考后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o
(2)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固定的。
(3)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者,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可供植物重新利用。
(4)若该生态系统的青蛙被大量捕杀,会使昆虫的数量在短时期内o当人们意识到乱
捕滥杀的危害后,停止了对青蛙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
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5)如表是生态学家为研究三种蜘蛛捕食叶蝉(水稻害虫)的能力,用含有钻元素(这种元素在生物体
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的泥土培育水稻,然后测定稻田中三种蜘蛛体内的铺含量。从表中数据可
知,捕食叶蝉能力最强。
每百头蜘蛛鲜重中的箱含量(微克)
锥腹肖靖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
10.43620.1723.21
18.(6分)如图是大豆种子及大豆不同生长时期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f是由图甲中的【]发育来的。
(2)图乙中大豆植株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通过输导组织中的运输到各个器官。
(3)图丙⑥中的花粉落到①的过程称为。
(4)图甲中由a、b、c、d组成的结构是由图丙④中的发育来的。
(5)大豆从种子萌发到长成图乙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情况是。
19.(6分)小刚同学学习了有关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后,对自己家庭成员眼睑的性状进行了调查。调
查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爷爷单眼皮,父亲双眼皮,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0
(2)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是一对性状。据图信息判断,为显性性状。
(3)若用A、a表示控制眼睑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4)父亲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填写字母)
ABI)
(5)小刚的父母响应国家的二孩政策,再生一个双眼皮女孩的概率是
20.(8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
中①②③④代表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尿液
(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的中被初步分解,再到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才能被吸收。
(2)外界的氧气经肺泡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腔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的线粒体
中,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3)王大爷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这与图中③表示的过滤作用有关。
(4)图中共有条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5)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明显o
(6)某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这六种营养成分,过程①分泌的消化液能
消化该食物中的o
21.(4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在防疫工作中要进
一步做好各级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工作,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做好社区宣传,让人
们知道,要勤通风、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资料二:“疫苗接种有两个保护效果。”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一是对疫苗接种个
体产生的保护效果;二是当接种的个体达到一定比例时就能够形成对群体的保护,即群体免疫。他表示,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达到人群的70%、80%才能产生群体保护效果,否则只能起到个体保护,不能产生群
体免疫。
(1)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结构。
(2)资料一中的“勤通风、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就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属于o
(3)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从而提高对该病的抵抗力。此免疫的类型
是o(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有“地球之肺”“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分别是()
A.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分析】(1)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
较高的生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调节气候、分解净化环境,起到“排毒”、“解毒”的功
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
(2)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森林在涵
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还有地球之肺的美称。
【解答】解: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
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湿地有过滤作用,是指湿地
独特的吸附、降解和排除水中污染物、悬浮物和营养物的功能,使潜在的污染物转化为资源的过程。如
香蒲以及藻类在生长过程中从污水中汲取营养物质的作用,从而使污水净化。生物作用是湿地环境净化
功能的主要方式。沼泽湿地象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
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如
芦苇、水葫芦等还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沼泽湿地能够分解、净化环境,起到''排
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因
此,有“地球之肾”、“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分别是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故选:Bo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以及功能。
2.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奇妙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如图一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如图二为叶肉细胞和口
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田一国二
A.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眼睛应看着②
B.如物像不清晰,应微调⑥
C.结构⑩内的能量转换器只有一种
D.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都和结构⑨密不可分
【分析】观图可知:图一中①是转换器、②是物镜、③是遮光器、④是反光镜、⑤是粗准焦螺旋、⑥是
细准焦螺旋;图二中⑦细胞壁、⑧细胞膜、⑨细胞核、⑩细胞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A、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眼睛应看着②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A
正确;
B、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再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调出更清晰的物像;如物像不
清晰,应微调⑥细准焦螺旋,B正确;
C、植物细胞的结构⑩细胞质内的能量转换器有两种:叶绿体和线粒体,C错误;
D、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都和细胞核密不可分,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这都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和小鱼属于同一结构层次一一器官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C.大树和大鱼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生物体
D.大树和大鱼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保护组织
【分析】(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
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
裂.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
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解答】解:A、种子是器官,小鱼是动物体,不是同一结构层次,错误;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先复制再平均分配,正确;
C、大树是植物体,结构层次是: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体;大鱼是动物体,结构层次是:细胞一组织
一器官f系统一动物体,错误;
D、大树是植物体,具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大鱼是动物体具有上皮组织、结缔
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大树起到保护作用的是保护组织,大鱼起到保护作用的是上皮组织,错误。
故选:Bo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多细胞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
共同结果.
4.苹果树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
A.提高结实率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来的水绝大部分
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当中去了,少部分被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
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所以苹果树在结果期间需要
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故选:Do
【点评】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营养成分都属于有机物的是()
A.脂肪无机盐B.维生素无机盐
C.蛋白质维生素D.水糖类
【分析】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
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
【解答】解:A、脂肪的分子比较大,含碳,属于有机物;无机盐的分子比较小,不含碳,属于无机物。
不合题意。
B、维生素属于有机物;无机盐属于无机物。不合题意。
C、蛋白质、维生素的分子比较大,含碳,都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
D、水属于无机物,糖类属于有机物。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有些含碳的化合物由于其性质与无机物非常类似,一般归为无机物,
如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及其盐等。
6.下列关于血液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和运输养料、废物的功能
B.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C.可用于亲子鉴定的血细胞是白细胞
D.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中富含血红
蛋白,血红蛋白在用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能运输
氧;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养料
和废物,运载血细胞。
【解答】解:A、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和运输养料、废物的功能,A正确;
B、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B正确;
C、白细胞里含有细胞核,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C正确;
D、血红蛋白在用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D错误。
故选:Do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的组成以及功能等。
7.眼球成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A.晶状体视神经B.巩膜视网膜
C.晶状体视觉中枢D.视网膜视觉中枢
【分析】(1)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6角膜和
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
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如图:
门色.望同.
“色水.保护敲球的
巩联-内部小构
中央的小虹爨
♦叫,妆络股
找M兼'•电嫂班第的
埴也.能唱
父尤的婀蒲
光线的通道广N/L
七色.选•你畏
wi.可以
透过此我监城体一选明胶状物域
透W1."削
件,像a凸;一晶状体
透摊.能折.
时九线
一…—.J
(2)视觉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
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
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解答】解:据图可知: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够接受光线的刺激,并形成物像;视神经能够将视网
膜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脉络膜能够营养眼球,并遮光;大脑皮层能够接受神经冲动,产生视
觉;感光细胞位于视网膜上,能够接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可见:眼球成像和视觉生成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眼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8.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结构示意图,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缩手反射结构中的①能接受②传来的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
B.缩手反射中若某人结构④受损,用针刺图中⑤,手会缩回
C.当手被针刺到后,人会先感觉到痛然后再缩手
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⑥,感觉到痛与③有关
【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抠、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五部
分。如图:
传入
【解答】解:A、⑤是效应器,能接受④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A正确;
B、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射活动;因此若某人结构④传入神经受损,
用针刺图中⑤感受器,不能完成缩手反射,B错误;
C、当手被针刺到后,人会先缩手再感觉到痛,C错误;
D、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③,痛觉是在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形成的,因此感觉到痛与⑥大
脑有关,D错误。
故选:A»
【点评】理解掌握反射弧各部分的作用是解答的关键。
9.大山雀和蝙蝠都善于飞行。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胎生哺乳B.用肺呼吸C.体温恒定D.都有脊柱
【分析】(1)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
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2)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
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解答】解:A、蝙蝠属于哺乳动物,生殖为胎生哺乳,大山雀属于鸟类,是卵生,错误;
BCD、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大山雀属于鸟类,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用肺呼吸,体温恒定,体内都有脊柱。
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0.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B.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两种截然不同、互不相关的行为类型
D.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
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适应基本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正确。
B、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
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错误。
CD、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
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错误。
故选:Ao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11.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及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相
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关节结的理式图莺、关节和牝药的关系示意图
A.结构④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B.结构③包裹着关节周围,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C.⑧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D.在运动过程中,⑥起支点作用,⑦起杠杆作用
【分析】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窝,③关节囊,④关节腔,⑤关节软骨,⑥骨,⑦关节,⑧骨骼肌。
【解答】解:A、④关节腔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灵活,正确。
B、③关节囊包裹着关节周围,使关节具有牢固性,正确。
C、⑧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正确。
D、在运动过程中,⑥骨起杠杆作用,⑦关节起支点作用,错误。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关节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12.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可以通过芽胞来繁殖后代
B.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它属于单细胞生物
C.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
体。
【解答】解:A、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
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
厚,形成芽抱,芽也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A错误;
B、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它属于单细胞生物,B正确;
C、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
D、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它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
系统中的分解者,D正确。
故选:Ao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的结构特点。
13.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一个生物学模型。①②表示血管,A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
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为脑,则①中流静脉血
B.若A为肺,则与②相比,①中的氧气含量增多
C.若A为肾,则与①相比,②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若A为小肠,饭后与①相比,②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肺
部右心房左心房
氧气
毛二氧化碳等物质
二肺泡
细组织细胞二
血二氧化碳右心室左心室氧、营养物质
管
网
---肺动脉◄--------------►主动脉-----
肺循环体循环
【解答】解:A、若A是脑,则①可以表示主动脉,流动脉血,A错误;
B、若A是肺,则①可以表示肺动脉,①中流静脉血,其氧气含量减少,B错误;
C、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②肾静脉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C正确;
D、若A是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②小肠静脉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多,D错误。
故选:Co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14.下列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相符的是()
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也是不定向的
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A、地球上的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正确;
B、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原始选择材料,正确;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错误;
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正
确。
故选:Co
【点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
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15.“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国向世界阐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此观点的理
解,不正确的是()
A.过量的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B.开展陡坡种粮、退耕还林还草行动,改善生态环境
C.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
【分析】大力开展植树种草,营造山川秀美的环境,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
还草成果,加快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
【解答】解:A、过量的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正确;
B、我国西部有绵延不断的天然草地,组成了我国重要的绿色屏障,同时又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荒
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土壤沙化、沙尘暴频发的地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毁林毁草开荒和
陡地种粮造成的,错误
C、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确;
D、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
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二、科学实验题(每空1分,共5分)
16.(5分)某生物实验小组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图一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
部分实验步骤,图二是小组同学们集思广益,将实验材料由普通天竺葵换成银边天竺葵并进行有关创新
实验。
(1)图一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请按实验的先后顺序排序DBCAo
(2)图-B步骤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
(3)图-C步骤中小烧杯内的液体是酒精,能溶解叶绿素。
(4)图一D步骤中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耗尽。
(5)图二中,经按正确实验步骤操作后,分别向叶片A、叶片B滴加碘液,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
变蓝、非绿色部分不变蓝;叶片B的绿色部分不变蓝。通过以上现象能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与叶绿体
和光照有关。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
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一部分遮光一光照一摘下叶片一酒精脱色一漂洗加
碘一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
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解答】解:(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步骤:D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B用黑
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放在光下照射、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C酒精脱色、用
清水漂洗叶片、A向叶片滴加碘液、显色观察。故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DBCAo
(2)图一B步骤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
(3)图一C进行步骤2目的是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
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4)图一中D步骤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
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5)图二中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唯一不同的量是叶绿体;A与B形成对照,唯一不同的量是
光照。经按正确实验步骤操作后,分别向叶片A、叶片B滴加碘液,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
非绿色部分不变蓝;叶片B的绿色部分不变蓝。通过以上现象能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与叶绿体和光照有
关。
故答案为:(1)DBCA
(2)形成对照实验
(3)酒精
(4)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耗尽
(5)叶绿体和光照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三、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包括17、18、19、20、21题。每空1分,共30分。【】填序号,填文字)
17.(6分)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昔日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今日
又重现在田域之间。如图是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思考后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水稻一昆虫f蜘蛛f鸟。
(2)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固定的太阳能。
(3)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
物重新利用。
(4)若该生态系统的青蛙被大量捕杀,会使昆虫的数量在短时期内增多。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
的危害后,停止了对青蛙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5)如表是生态学家为研究三种蜘蛛捕食叶蝉(水稻害虫)的能力,用含有销元素(这种元素在生物体
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的泥土培育水稻,然后测定稻田中三种蜘蛛体内的钠含量。从表中数据可
知,拟水狼蛛捕食叶蝉能力最强。
每百头蜘蛛鲜重中的错含量(微克)
锥腹肖峭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
10.43620.1723.21
土■及细・、**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
步增加,解答即可
【解答】解:(1)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
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图中的食物网的3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
f昆虫一青蛙;水稻一昆虫一鸟;水稻一昆虫一蜘蛛一鸟;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水稻一昆虫一蜘蛛一鸟;
(2)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水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3)细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者;
(4)若该生态系统的青蛙被大量捕杀,昆虫失去天敌,在短时期内数量会增多。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
的危害后,停止了对青蛙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5)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水稻一叶蝉一
蜘蛛,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
逐步增加。表中拟水狼蛛体内积累的错元素最多,所以拟水狼蛛捕食叶蝉能力最强。
故答案为:
(1)水稻f昆虫一蜘蛛一鸟;
(2)太阳能;
(3)分解;
(4)增多;自我调节;
(5)拟水狼蛛。
【点评】理解掌握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书写及有毒物质的积累等知识。
18.(6分)如图是大豆种子及大豆不同生长时期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f是由图甲中的【二L】胚芽发育来的。
(2)图乙中大豆植株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运输到各个器官。
(3)图丙⑥中的花粉落到①的过程称为传粉。
(4)图甲中由a、b、c、d组成的结构是由图丙④中的受精卵发育来的。
(5)大豆从种子萌发到长成图乙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情况是先减少后增加。
【分析】图甲中a胚芽、b胚轴、c胚根、d子叶、e种皮;图乙中f是叶、g是根;图丙中①柱头、②
花柱、⑤子房、③子房壁、④胚珠、⑥花药、⑦花丝。
【解答】解:(1)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图乙中f叶是由图甲中的a胚芽发育来的。
(2)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图乙中大豆植株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运输
到各个器官。
(3)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图丙⑥花药中的花粉落到①柱头的
过程称为传粉。
(4)胚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图甲中由a、b、c、d组成的结构是胚,由图丙④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来
的。
(5)种子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
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
故答案为:(1)a胚芽;
(2)导管;
(3)传粉;
(4)受精卵;
(5)先减少后增加。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种子的结构、萌发、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19.(6分)小刚同学学习了有关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后,对自己家庭成员眼睑的性状进行了调查。调
查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ou眼眼力性
爷爷
UHH女女性
单龈吱男性
中史以4dt
(1)爷爷单眼皮,父亲双眼皮,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性状。据图信息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
若用A、a表示控制眼睑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
(4)父亲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D、E(填写字母)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
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
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
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4)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
--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丫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
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丫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
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解答】解:爷爷单眼皮,爸爸双眼皮”,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因此,“在遗传学上”,
这是变异现象。
(2)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等。图中父亲、母
亲都是双眼皮,小刚是单眼皮,表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
(3)“若用A、a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眼皮的单双)的显、隐性基因”,则小刚(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
aa,因此母亲遗传给小刚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母亲(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1:
双眼皮双眼皮双眼皮单眼皮
(4)从图1看出,“小刚的爸爸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D、E。
(5)从图1看出,“若小刚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为双眼皮的几率是75%,
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2:
生嗯细胞受精卵
从图2看出,生男生女的几率都是50%,因此,“若小刚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为男孩的几率
是50队所以,“若小刚父母再生一个孩子”,预计这个孩子为双眼皮女孩的几率一75%X50%—37.5%。
故答案为:(1)变异
(2)双眼皮;
(3)Aa;
(4)D、E
(5)37.5%o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遗传、变异的概念、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
析解答遗传问题。
20.(8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
中①②③④代表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的胃中被初步分解,再到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才能被吸
收。
(2)外界的氧气经肺泡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最先进入心脏的腔是左心房,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的
线粒体中,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3)王大爷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这与图中③表示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过滤作用有关。
(4)图中共有2条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5)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尿素的含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木制小雕像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有机玻璃喷射器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校园OA办公平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星型卸料装置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铅焊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烟炉头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缙云旅游线路设计
- 2025至2030年中国数码立体仿真打样系统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跨文化禁忌语课件
- 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知识点
- 项目二 物流基本功能活动管理
- 融资借款合同协议书范本(2024版)
- 工程项目审核现场踏勘记录表
- 铝型材质检规程
-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图片版):第三单元 第二课时 共和国之恋教案1000字
- 2022-2023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册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
-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公厕保洁服务保洁实施方案
- MOOC 空中机器人-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