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系集体经济组织_第1页
供销合作社系集体经济组织_第2页
供销合作社系集体经济组织_第3页
供销合作社系集体经济组织_第4页
供销合作社系集体经济组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销合作社系集体经济组织,是我国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与其特点和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一、合作社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决定》对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主要概括为四句话:“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察,可以看出合作社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形式。其一,合作社是通过筹集社会资金而形成自身经营资本的法人组织。社员以其投入合作社的股金份额承担有限责任,合作社以其筹集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和经营风险承担有限责任。其二,合作社是具有独立主体地位的法人组织,它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体制,其经营活动不受其它制约影响。其三,合作社是实行开放型民主管理体制的法人组织。它的基本管理制度即是民主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合作社经社员代表大会通过可以吸收采用任何先进的科学管理制度,实行各种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现代化经营方式。由此可见,合作社制是与现代公司制具有同样优越性的现代企业制度,亦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供销合作社在企业产权、经营责任、管理体制等方面形成了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自身的活力和发展。因此,供销合作社必须严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自身的弊端,增强企业活力,促进自身发展。二、产权问题亦是供销合作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产权问题是国有企业走向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同样也是供销合作社集体企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问题。那么供销合作社目前还存在哪些产权问题呢?(一)外部产权界限仍需明确。80年代初供销社开始脱离国家财政序列,并与国家进行了产权划分,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少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划为国有的供销社集体财产仍未归还。同时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习惯仍把供销社集体企业当作自己的附属物,由其承担因政府责任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使本来没有完全理顺的产权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二)内部产权关系亦需理顺。供销合作社系统内部,上级社与下级社之间,同级供销合作社之间,均是相对独立的法律主体,相互间除下级社向上级社入股外,不应存在其他产权交叉问题。但是在现实中,由上级社下达指令,在下级社之间平调财产,或未经下级社社员代表大会通过,强令若干下级社合并等侵犯合作社独立财产权的事情仍时有发生,因而造成一些供销社企业间产权关系的混乱。(三)存在产权主体虚置问题。供销合作社企业的资产,在理论上归社员集体所有,但实际上所有者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社员主人翁作用的充分发挥,绝大部分社员只满足于取得等于或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而对供销社企业的资产保全及增值并不关心,“主人”不关心自己企业的资产,又如何要求他人。各级供销企业理事会作为供销社社员集体财产所有权的代理人,理应在社员不宜直接管理集体财产的条件下,认真负责地把这部分资产管理起来。但是多年来,各级供销社理事会成员,绝大部分是由上级供销社或同级人民政府提名,社员群众的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只是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各级供销社理事会成员形成了对上级社或本级政府负责为己任,对社员集体的利益及供销社资产的保全增值并不十分重视,有关经营活动和体制改革也主要围绕上级指令和政府政策而开展,而供销合作社实际发展的需要则被放在次要地位。(四)资产流失情况严重。不少供销社企业在近年来利润没有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而工资、管理费用(包括公款吃喝送礼费用),各种打入成本的公款消费、集团消费以及非生产性投资,均呈快速增长之势。同时由于资产管理的内部制约机制不健全,资产使用经营责任不明确,供销社企业资产的经营性损失不断增加。一些社在财务报告中,对本级供销社资本金损益情况做了回避,大量集体资产去向不明。产权问题是供销合作社企业迈向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第一,中共中央从1982年起多次号召:供销合作社要彻底恢复民办性质,真正同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我们认为这是解决供销社产权问题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使供销社财产的所有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真正归位,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供销社产权完整和生存发展,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关心,来维护,从而为解决供销合作社内外部各方面产权问题创造良好条件。第二,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积极支持供销社恢复民办性质,发挥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的作用,为供销社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供销社社员在民主管理、自主经营、产权保护、干部选用、职工招聘等方面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二是积极支持供销社经营活动的开展。第三,要采取得力措施,深入细致地弄清供销合作社的产权现状,坚定不移地维护供销合作社合法财产权益。(1)在供销社系统内部进行广泛的清产核资工作,彻底弄清与外部组织间和系统内各独立财产权主体间的产权关系。(2)各级供销社应严格按照合作社原则管理集体资产,尊重其他供销社独立的财产权益,通过民主程序解决供销社财产权益问题。(3)对于供销社与自身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历史上形成的产权问题,已弄清的,应根据民法原则,作为相互间债权债务处理;短期内难以弄清的,应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妥善划清产权界限,尽快解决欠拖不决的产权归属问题。(4)确立产权管理监控体制,制定产权管理制度,明确产权管理职责,定期向社员公布资产损益情况,及时解决新发生的产权纠纷,依法依章追究损害供销社财产权益的有关责任者的责任,避免形成新的产权问题。三、在合作社原则基础上改革完善供销社组织形式。供销社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恢复民办性质,依合作社原则办社。(一)各级供销社联合社要彻底脱离政府序列,不再享受政府机构待遇,不再承担政府行政职能,不再作为政府机构的附属,不再承担有损于自身经济利益和民办形象的政策性经营行为。(二)作为主权独立的民营经济组织,供销社必须在体制和制度上保证合作社社员的各项民主权利落到实处,保证社员代表大会及常设机构的职权得到正常行使,使社员群众真正成为供销社的主人。(三)供销社企业要大力吸收社员股金,增强民办因素,要注意根据农民的需要设立为农服务项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四)各级供销社组织间,要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的规定,建立经济联合和合作关系,上级联合社要用民主、和谐、融洽的系统指导作风,在尊重下级社在财产、经营、人事、分配和改革方案选定等方面民主自决权的基础上,做好所属系统的指导协调工作,不超越职权干涉下级社事务。(五)对自身的组织形式进行必要的完善和创新。对劳动密集型供销合作社企业(如零售供销社,社办加工业)在吸收社员股金的同时,应大力吸收职工入股,增加股份合作成份,以增强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中小型供销社联合社要加速企业化进程,尽快转变为经济实体,在保证合作社系统指导和管理职能不被削弱的前提下,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运行机制;联合社与直属企业结成统一的经济实体,资金统一安排,贷款统一使用,经营统一组织,风险统一承担,形成整体联合优势。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供销社联合社,在保证系统指导职能不被削弱的同时,可办控股公司性质的联合社组织,对所管理的巨额集体资金实施资产经营。大型供销社联合社所属企业绝大部分为集体所有制的独资企业,在联合社对其所管理的集体资产行使控股经营职能后,其所属企业也可分情况采取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小型企业可办成股份合作制企业;大中型企业可以是独资企业,也可以在吸收外部资金的基础上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实力雄厚,声誉卓著的企业,经联合社推荐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可面向社会发行股票,办成股份有限公司。供销合作社企业应继续围绕自身的传统经营项目,在市场上占优势的经营项目及名牌产品,成立专业经销集团公司或生产营销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可以在合作社内部组建,也可以跨行业跨部门组建,通过多方位的联合与合作,增强合作社组织的经济实力。对于已资不抵债,经营难以维继的供销社企业,应允许破产,允许系统内部或外部其他企业购买兼并。对于长期不履行合作社办社宗旨,不坚持民主管理制度,已丧失了合作社起码特点的供销社,应限期整顿,促其变革。如经整顿无效,经社员代表大会决议可以解散该社,重组新社。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供销合作社同各级政府部门的新型关系。(一)相互独立,依法存在的法律关系。从法律上供销社与政府都是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除依法行使各自的社会职能外,其他方面相互平等,双方应相互尊重对方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和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职能干涉对方的内部事务。(二)宏观调控与自主经营的行政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责主要是把握全局,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调控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生产经营。对于供销合作社来讲,政府负有通过法律和政策规范供销合作社企业模式,指导和支持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职责。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供销合作社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自主经营、自由竞争、自负盈亏,有权抵制政府部门对企业经营的不当干预。(三)诚实信用,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政府部门与供销合作社企业之间发生的各项经济往来,都应遵循商品经济的原则,实行等价交换,任何一方都不得侵犯对方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政府部门根据全局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委托供销社企业进行某项特定生产经营活动,供销社企业作为委托代理人应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及提供的生产条件开展工作。在委托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后果,应由委托的政府部门享有和承担。(四)平等对话,相互配合的组织关系。政府部门是国家组织,供销合作社是经济合作组织,作为两类社会职能不同的组织,相互间均应尊重对方的独立地位。供销合作社应积极支持配合各级政府,搞好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农业科技服务等为农服务项目,促进农业发展;政府部门亦应积极支持供销合作社实现建立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的改革设想,帮助其同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全文阅读链接:/management/enterprise/176059_2.html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全文阅读链接:/management/enterprise/176059.html新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合作社的发展,。1949年11月,成立了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1950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供销合作社由分散到统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章程(草案)》等若干重要文件,通过了成立全国合作社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负责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运输、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选举薄一波任主任、程子华任副主任,负责主持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的工作。1953年,我国结束了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开始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鉴于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所领导的手工业合作社将单独建立组织系统和全国性领导机构,城市和工矿区消费合作社改为国有商业,信用合作社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渔业合作社划归水产部管理。因此,中央决定,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改组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并于1954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总社章程,选举了以程子华为主任的领导机构,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负责统一领导全国供销合作事业。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供销合作社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全国性的组织系统。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这一时期,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从城市到农村建立了批发和零售机构,形成了上下相连、纵横交错的一个全国性的流通网络,供销合作社遍布广大农村。供销合作社本着为农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供应农民生产资料,推销农副产品,廉价向农民供应基本生活用品。同时,接受委托,大力收购农副产品,供应城市和工矿区。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创业,不畏困难,热情为农服务,肩挑背扛,送货上山下乡,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建立了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短短几年时间,供销合作社不仅成为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而且成为联接城乡、联系工农、沟通政府与农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恢复国民经济、统一财经、稳定物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供销合作社自身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组织、培养了一支一百多万人的干部职工队伍,建立了一整套业务经营、企业管理、组织建设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经济实力大为增强。1958年以后,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期。在“大跃进”和“文革”期间,由于“左”的思潮影响,供销合作社与国有商业两次合并,后又两次分开。1982年在机构改革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三次与商业部合并。这次合并与前两次有所不同,机构合并后,保留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牌子,设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行政职能与商业部合并后,作为群众性合作经济组织仍然可以开展必要的对内对外活动。同时,在商业部内设立了供销合作管理司,供销合作社的财务、基建、物资帐户是单列的。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没有独立行使指导、协调的权力。全国各地供销合作社总结了过去两合两分的经验教训,绝大部分省及省以下供销合作社没有同国有商业合并。有的合并了,经过一段实践,效果不好,又改了过来,保留了独立的组织系统,为以后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这一时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在改革开放的宏观环境中,经过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奋发努力,供销合作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在此期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方向、目标、措施作了明确的指示,要求通过体制改革,恢复和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扩大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逐步办成供销、加工、贮藏、运输、技术等综合服务中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由群众民主管理;按照合作社原则,尽快办成农民的合作商业组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全国供销合作社从1982年起,进行了恢复“三性”(就是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五突破”(就是劳动制度、农民入股、经营范围、内部分配、价格管理五个方面的突破),“六个发展”(就是发展系列化服务、横向联合、农副产品加工、多种经营方式、农村商业网点、科技教育)三个阶段性改革。进入90年代,又进一步探索向综合性农业服务组织发展的新路子,朝着建立以骨干产品为龙头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技术等多功能、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方向发展。这是供销合作社发展史上积极探索、锐意改革的时期。经过40多年曲折发展,供销合作社顽强地生存下来了,证明它是合乎中国国情的一种经济组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供销合作社社员达1.6亿户,占全国农户总数近80%,社员股金100多亿元。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现有省级联合社31个(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未包括台湾),地、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300个,县(市)联合社2100多个,基层供销合作社3万多个;经营服务网点近90万个,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企业16000多个;干部职工580万人;社有资产780多亿元,其中固定资产600多亿元;年购销额10000多亿元。供销合作社成为服务我国农业生产,活跃城乡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199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指明了供销合作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向,要求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中央的决定,1995年5月恢复成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合作社运动的新发展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穆励在第五届、亚太地区政府合作社部长会议上的发言中指出:目前,供销合作社是中国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目前有1.8亿户社员,28000多个基层社,近100万个经营服务网点,其中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农膜)和棉花的经营分别占市场份额的70%和100%。1999年10月12日,朱镕基总理接见出席第五届亚太地区政府合作社部长会议代表时指出:合作社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为了大众谋利益的事业。合作经济所特有的优越性,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补充和支持作用。朱总理指出: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和支持合作社发展。几十年来,中国供销合作社在坚持为农服务,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城乡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形成健全的组织体系和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目前,他们正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朱总理相信:中国合作社在21世纪将得到蓬勃发展,成为中国农村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使山东省供销社系统的各项经济指标高居中国之首,然而当地半数供销社仍然度日如年的现状,说明这远远不是故事的结尾本报记者郑重李宇人走到哪里算哪里吧。”坐在满是尘土的办公室里,张建军神色黯然地说道。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回E歌时代来临了!回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回E歌时代来临了!回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0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这个供销社其实已经名存实亡。自1999年开始,200多名职工全部下岗,门市部全都被少数职工承包经营。“说是承包,其实就是干个体户。”张说。“讨债的现在也很少来了,”坐在他旁边的会计老王说,“来了也没辙,都是前些年集体欠下的账。每个月几千块钱的租金,还不够老职工的医药费。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医药费到现在却一分钱也报销不了。”山东省供销合作社主任白志刚说,这是山东省供销社系统的缩影。“伴随着经济转型,供销社失去了一项又一项商品、一个又一个行业的专营权,剩下的是40多万名职工、10万名离退休干部和几万名遗属,还有一笔又一笔的沉重债务。”到2000年底,平邑县供销系统的债务已高达1亿多元,3000多名职工有2000多下岗失业。平邑县供销社监事会主任王守祥说:“即使在岗,领到工资的人也不多。”几乎所有的主任都被法院传讯过王已在供销社工作了30多年,他见证了整个供销系统从辉煌到衰落的过程。“过去的供销社负责农村所有的商品供应和农产品的收购,作为连接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那种辉煌是县里任何一个单位都没法比的。”他说。“后来别说经营,光债务就压得大家抬不起头来。”平邑县供销社主任王光瑞说,“最惨的是基层社的主任们。2001年和2002年,全县几乎所有的基层社主任都曾因为债务被法院传讯过多少次,其中有5个社主任进了拘留所。”该县铜石供销社主任付廷俊,仅2002年就被法院传了20多次,他形容那年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该社200多名职工已经3年多领不到工资了,而他的前任就是因为这种债务被下了逮捕令。明确方向:农村商品流通主渠道王光瑞认为这样下去供销社就只能等死。他将自己的想法向县里做了详细的汇报。从2002年开始,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平邑县供销社通过破产重组、以资抵债、闲置土地划拨部分抵销债务、资产回购等手段,甩掉了1亿多元的债务包袱,贷款余额不足600万元。铜石供销社也卸去了400多万元的债务而重组为铜石农村综合服务合作社。2003年,它在原来的地段上开发了50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建起了600平方米的上海联华超市连锁店,成立了农资合作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它还清了积欠的58万元社员股金,46名离退休职工的工资、医疗费和30多名遗属的补助也有了着落。“你看,我们的办公楼、营业楼是镇上最好的房子。”付廷俊说。他现在的角色是铜石农村服务合作社主任,“现在这个主任当得场面!”减债后的平邑县供销社,对县直公司、基层社经营网点的有效资源进行了整合和开发,组织了9个乡镇基层社加盟到省农资公司并挂牌成立农资合作社,在6个基层社设立了上海联华超市连锁店,日营业额均在3000元以上,是过去普通门店的5倍多,在一个大村设立了超市型便民店,日均营业额也超过2000元。这些供销社的日子好过多了,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山东省,大约还有一半的基层供销社依然艰难度日,而想办法使它们脱贫则成了白志刚的一项日常任务。3年多来,白志刚在基层社调研的时间占去了他全部工作时间的一半。他的想法是卸债和改造商业设施、发展商业流通网络——在县城建购物中心、在乡镇建购物区、在大村或交通要道建便民店或综合服务社——以使供销社成为当地规模最大、业态最先进、形象最佳的经营场所。“这是供销社发展的首要任务,”白说,“供销社完全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成为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进而成为农村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支撑力量。”实际情况正如这个供销合作社主任所说。例如,山东省莒南县供销社实施了一个发展10个大型超市、100处连锁加盟店、1000处村级购销合作社的工程,目前已引进苏果、开元、联华、万福园、三联家电、利群家电、银鹰家电七大品牌超市,销售额占县城消费品市场份额的80%。这些超市并向乡镇、村辐射,在80%的基层社建立起综合服务中心、30%的村建立起购销合作社。2003年,该社共实现商品销售14.5亿元、利税3000多万元。平邑县丰阳供销社也变成了一个所谓的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该社一直担负着当地生猪的外销调运工作,但有一段时间当地生猪却滞销了。在经过市场调查后,该社发现主要原因是当地饲养的生猪品种老化。为此,它组建了一个专业合作社,把业务重点转移到改良新品种上,购进一批瘦肉型种猪,繁殖后由社员饲养。合作社与社员建立了“利润共享、风险共担、共养共销”的合作关系,采取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价格收购”的办法,与上海市食品公司签订了长期包销合同,约定每育出生猪120头,厂家即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1元的价格上门收购。由于农民得到了实惠,丰阳供销社的影响力开始大了起来。它自己也从中发现了新的生存市场,并在生猪专业合作社之后,先后组建了金银花、果品、农资、家具、石材等专业合作社,并且同样生意兴旺。“这就是供销社发展的方向。”白志刚说道,“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供销社必须应对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如何将自身的生存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之上。”他并认为,当前供销社的根本任务,就是基层社要办成农民直接参与的农业合作社,县以上社则应该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的联合组织。还有人望眼欲穿据了解,山东省供销社系统目前已办专业合作社1000多个、村级综合服务站2万多个,拥有职工50万人,经营服务领域涵盖棉花、果品、蔬菜、水产品等各种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2003年,全系统完成销售收入683亿元,实现利润13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各地供销社系统之首。这让山东省政府十分骄傲。该省副省长王仁元说:“供销合作社目前在山东是规模最大、领域最广、影响最深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但是当地政府的官员知道这不是故事的结尾,因为像张建军那样度日如年的乡镇供销社主任还有不少,他们都在等着并且望眼欲穿。供销社的未来:联合起来访山东省供销合作社主任白志刚本报记者郑重《财经时报》:有一种观点认为,供销社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你认为是这样吗?白志刚:合作社是把弱小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联合起来应对市场的一种组织。它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确切地说,供销社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得到了迅速膨胀。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必须有一种联系农民、帮助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经济组织。抛开供销社另起炉灶,这看起来简单,但行不通。抛开现有资源,任何炉灶都起不来。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就是供销社未来的方向,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供销社的使命。《财经时报》:任何一种在市场中占有空间的经济组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供销社未来的市场定位何在?其管理体制如何?白志刚:合作制是目前中国农村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广泛兴起和发展的专业合作社,必将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单一的合作社在市场大潮中仍然非常弱小,所以各种各样的合作社要按照行业和地域联合起来,形成进入市场的强大经济力量。这种联合组织必将成为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服务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成为政府联接农民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和纽带。这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也是供销社特别是县以上供销社改革的方向和应有的定位。供销社必须引导和组织自己的基层组织,和农民一起创办、发展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在带动和推动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各级联社还要拥有自己的企业和资产,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社发挥服务职能和组织功能的一个必要条件。应该注意澄清的一个问题是,经过改革和改制以后,供销社的体制、机构定位、组织形式以及今后的运作应该清晰、明确,人事管理机制应该是开放的,比如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代表和合作社的代表进入这个机构。《财经时报》:我们注意到,在今后的发展中,把供销社发展成为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是下一步山东供销社系统的重点。应该说,目前供销社的网络优势是其他任何流通企业无法比拟的。这一优势如何发挥?白志刚:用新的流通方式整合传统的商品资源,是适应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发展农村商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必然途径。往远处思考一下,新型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很可能会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供销社在农村拥有的商业资源仍是最多的,特别是要建立一个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就更加显现出供销社的优越条件。这是供销社的优势所在、机遇所在、发展所在和价值所在。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配送,二是人才。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认为一方面要遵循一般规律,一方面要结合和依据农村以及供销社的具体情况,不断探索创新,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财经时报》:山东省供销社系统已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根本任务。那么供销企业在这项任务中的优势在哪里?山东省有哪些发展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白志刚: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推动农民的合作事业,在政府和农民、市场和农民之间,都需要一个或一种既兼有社会职能,又参与经济运作的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供销社必须在发展中加快改革和改造步伐。近年来,山东省供销社系统围绕主导产业,突出特色,培育和建立了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龙头带动功能的专业合作社。目前,各级供销社已发展起较为规范的各类专业合作社878个,吸收了51万户农户入社,发展种植基地51万亩。2003年,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为农户推销农产品16亿元。鉴于供销社在组织、带领农民进入市场方面的资源优势及其发挥的作用,全省有30多个县(市、区)已明确授予供销社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职能。现在,我们重点研究探索的是合作社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问题。这是核心问题。一批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带动整个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目前,山东省的重点是选择从农业开发入手,实现优质高产、农业标准化生产,以组建和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财经时报》:山东省供销社系统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能否透露山东供销社改革的时间表?白志刚:总体目标是在2005年以前,全省至少有1/2的县和基层社完成具体的改革和发展目标。计划经济建立起的系统,难以承担“农村现代流通”的重任农村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而供销社却“网破线断”统计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1394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仅10月份,县及县以下的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就高达3750亿元,同比增长15.4%。可见,农村并非没有市场,关键在于供销社如何适应、满足农村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最“受伤”的莫过于乡镇一级的基层社。由于历史的原因,基层社资产流失多、人员包袱重,在改制过程中首当其冲。以新余市渝水区供销合作社为例,几乎80%的下岗职工都集中在基层。“根基牢固是一座大楼的基础,如果没有持续、稳定的基层社发展,供销合作事业是发展不起来的。”渝水区供销合作社主任袁靖认为,农村供销社要借助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东风”二次创业,首要的应该是打好基础。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在农村布有健全的网络,甚至在村、组这样的“市场神经末梢”都有自己的销售网点。但是,按计划经济需求建立起来的那一套系统,无法承担“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的重任。在应对市场竞争、打造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受个体私营经济的冲击,农村供销社原有的经营体系“网破线断”,作为供销合作社传统业务之一的农村日用消费品网络发展缓慢,资金匮乏成为最大的难题。绝大多数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现有网点都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建设的,门面小且破败不堪。“人家觉得你们欠了一屁股债,还能再搞得好?谁都不敢把贷款放给供销社。”新余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张智程说。由于一度债台高筑,供销社申请银行贷款的大门也基本被“堵死”。开拓农村市场,供销合作社仍有优势供销社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具有沟通城乡的多种功能”穷则思变。近10年来,其实供销社从来就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2007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提出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新网工程)”,吹响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全面复兴的号角。11月18日,江西省进贤县长塘村种粮大户周国华来到前途供销合作社,支付自己先前赊欠的1万多元的化肥款。“在这里买化肥也放心,他们还送货上门,而且可以先赊欠,等稻子卖了再付钱,方便得很。”在许多农民心目中,供销社还是以前那家挂着“国字号”的老店,值得信赖。改制期间,进贤县供销社的农资经营一度走入低谷。供销社恢复经营没几年,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的本地市场占有率就超过了80%。除了几十年积攒下的良好声誉,供销合作社还拥有强大的网络优势。在进贤县供销社主任钱江云看来,供销合作社的网络“不是一天两天建立起来的,而是一个从县到村的完整体系,这在农村是没有什么机构能超越的。”随着“新网工程”的推进,通过整合县域资源,鼓励跨区布点,江西省网点覆盖率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已基本搭建“四大经营服务网络”的县级社有40余家,占全省总数的43%;基本建成两个网络以上的县级社有92家,占到总数的94%。“供销社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具有沟通城乡的多种功能,在农村商业繁荣和改善农村消费的过程中,供销社的作用不可替代。”张智程认为,大多数企业受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估计不会把网点深入农村,短期内很难进入农村市场。此外,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合作社还造就了一支熟悉农村环境和市场的人才队伍。在许多基层社,不少人即使下岗之后依然在从事为农服务的工作,成为农村流通领域的“土专家”,也是市场经济下开拓农村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记者卞民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在新形势下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对于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一要加快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副产品现代经营服务和购销网络,营造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扩大和活跃农村市场。二要通过加强专业合作服务、行业协会服务和农村综合服务,不断密切与农民的联系,强化为农服务功能。三要通过调整建制、优化布局、盘活资产、民主管理,加强基层社建设,增强基层社和联合社服务功能。四要创新社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发挥供销合作社联系农民、产业众多、熟悉市场的综合优势,推动社有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五要切实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如何策划市场经济下的供销管理供销社魏运旺供销虽然在我国历来受到重视,但是市场经济的浪潮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工作和经营理念,当前,在一般人的眼里甚至在有的政府部门的意识领域,认为供销部门的存在与否不影响全局,特别是供销内部在观念上也有轻视自己的看法,甚至有少数的内部职工存在着以前有国家政策倾斜扶持而如今什么优惠政策都没有、供销已没有什么政府职能、做不做事都一样从而形成了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滞留了供销部门的发展,与过去相比就更谈不上壮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如何找准供销事业的立脚点,在供销部门特有的平台上发挥最大的作用,是要靠政府的指导和供销人的策划,更要靠科学的管理和自身的追求来实现,把光辉的事业写进历史,才具有现实意义。一、分析供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供销系统的现状在管理上缺乏规范性和目标性。由于各地的资源配臵差别,供销管理模式也迥然不同,各地在供销事业的发展目标上同样也不一致,如何策划供销管理模式很难达到一致共识,导致各地供销管理模式五花八门,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供销”字眼的频率也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一是原有的供销政策优势已一去不复返,我们还停滞在原来的计划经济工作思维当中,没有寻求新的时期必须突破现有思维而融入到市场经济工作领域中去;二是由于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政府职能,服务“三农”的工作性质是一项非常空洞的职能,既没有政府收费职能,也没有政府专项资金,从而开展工作起来困难重重;三是有的地方人员编制还没有进财政笼子,完全是自给自足的企业管理模式,生存的空间也只是靠门点租金或变卖资产等方式来维持生活。这些现象导致供销管理的差异性,更谈不上供销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目标性。2、供销系统的现有局面导致基层随时会发生断层现象,管理缺乏统一性、全面性。“政企不分”的概念在供销系统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县级供销部门是行政事业性单位,而最基层的乡镇基层社还是企业管理模式,在管理上还是上级管下级的行政管理现象,使基层社的企业经营很难步入正常的市场轨道。而当前事实的情况是最基层的村级服务站基本上已经流产了,仅有的几个村级服务站还是属于百姓自己经营的小作坊了,谈不上属于什么组织,完全呈现出一种当地风俗民情了;随着政府的宏观调控,基层供销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运作框架,单位的存在基本上是空壳,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面对这样情况,乡镇基层社既没有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而供销职能又没有打开现有局面的窘境下,想进一步维持好已经建起的供销网络可以说是举步唯艰,具体是年轻的职工已经下岗,退出供销工作舞台,年长的职工享受社保退休政策。这些现象的出现,导致原有的基层网络机构虽然还存在,但已经是人烟稀少,能工作的仅法人代表而已,出现着没有后力军的补充,基层断层现象随时可能会发生。而对基层社的管理上,为了稳步过渡,基本上是以改制手段来变卖资产,把职工进行安顿,而在打造供销二次创业的思路上,没有具体和明确的针对措施和政策出台,使管理缺乏统一性,同时在改革上也没有形成改革的创新性,基层社是否还继续保留还是在探索阶段,也就是说,供销管理缺乏全面性。3、在供销管理的合作性问题上,纵不深,横不广,管理缺乏组织性、科学性。供销的工作主体是服务“三农”,行使的手段是合作管理。供销合作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还非常薄弱,在横向合作方面,没有真正能全面覆盖,一是与有关行政部门没有达到深层次的合作,二是与农产品企业也没进行携手合作;在纵向合作上,各级供销部门的合作程度也明显不够,只是按照行政管理手段对业务进行工作指导,而没有把供销合作的宗旨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去,特别是基层社的定性问题还没有得到确定,合作的问题有种空中飘的味道,政府在指导供销合作管理方面也存在职能不明确的做法,使管理缺乏组织性和科学性。二、策划加强供销管理的措施随着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合作具有全新的观念,合作是一门学问。更新合作观念,建立合作管理应成为供销管理的核心。对供销合作管理进行科学策划,是为了推进整个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也是推进政府服务“三农”的政策走进农庄、走进百姓人家,体现政府扶农、惠农、富农的科学做法。加强供销合作管理,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转变观念,走出原来管理模式的误区。供销管理如何在市场经济下能有自己一席之地,不仅要靠供销人的科学策划,但要健康快速地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各个部门的大力帮助。走供销二次创业之路,一是要走出等待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来发展事业的误区,二是要走出供销在市场经济下没有什么出路的误区,三是要走出行政指导不力而行政干预甚多的误区。2、认清形势,找准发展的机遇,选择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当前开展“求科学发展之真,务项目建设之实”的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中,供销部门在已经形成供销管理制度特别是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下,必须分析好目前的形势,抓住自己的发展机遇,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使供销事业融入到政府的工作体系。一是要着力建立好“新网工程”,在国家对“新网工程”的专项资金扶持上,争取资金的有力扶持,同时必须把资金用好、用到实处,真正配合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建立健全供销的流通服务体系,使供销部门在市场经济下的地位得到明显增强。二是要扩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覆盖面,对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经纪人要进一步扶持和引导,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要有明显的变化,走“专业社”或“公司”带动农户全面致富的发展路子。三是进一步加强机关的科学管理制度,把行政管理与供销的服务“三农”的流通体系有机结合,既要做好农资的物流体系的服务,又要做好农产品加工体系的服务,使供销部门在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的轨道上显示有“供”有“销”,把供销合作体系发挥巨大的市场作用。3、及时调整,做好新时期的工作策划,把供销管理与市场经济接轨。综上所述,供销管理要做到与市场经济接轨,搞好策划势在必行。只有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策划。根据以上观点,我认为一要做好供销在政府结构中的策划,二要做好供销在三农服务上的策划,把这两方面工作做到有机结合。做好这两方面的科学策划,各级供销部门必须因地制宜,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制定科学的工作制度,才能走出一条新时期供销的成功之路!关于全市供销社改革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11-04-2709:37:36访问次数:食205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10]31号),加快推进我市供销社改革发展,受市政府办公室委托,市供销社牵头组织了对全市供销社改革发展情况的调研。调研采取全面调研与重点调研相结合、实地调研与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形式,在组织各县(市、区)开展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市供销社又组织两个调研组分别深入到鱼台、曲阜、邹城、金乡、嘉祥和汶上六县(市)进行了重点调研。调研组在六个县(市)考察了20余个基层现场,在每个县(市、区)分别不同层面组织召开了不同类型的座谈会(一个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乡镇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代表参加的政府及社会层面的座谈会;一个是由供销社直属企业和基层社参加的供销社层面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了不同阶层、不同部门对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评价经过调研,调研组一致认为,成立于建国初期、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供销合作社,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辉煌、市场经济的磨炼后,已经重新确立了在新时期的定位,展现出了在服务“三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已经成为推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供销社已经从经济发展的低谷中走出,基本实现了全行业脱贫解困。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改革逐步深化,市场全面放开,保持计划经济惯性的供销社,受到了严重冲击:主营业务全面萎缩、经济效益急剧下滑、企业不稳定因素骤然增加,一度陷入“网破、线断、人散”的被动局面,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重点关注的“信访大户”和“困难行业”。98年底,全行业汇总亏损高达1.5亿元,亏损面达56%,各项政策性和经营性债务30多亿元,供销社经济发展跌入低谷。进入新的世纪,全市供销社在逆境中觉醒,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大胆改革管理体制,加快创新发展模式,经济效益逐年回升,经济实力逐步增强,2009年度,全市供销社完成销售收入44.3亿元,比1999年增长83.7%;实现利润2010万元,比1999年增加5921万元;上交国家税费5677万元,比1999年增加2516万元。2009年底,全系统净资产总额4.89亿元,比1999年增长8.4倍;企业亏损面11.21%,比1999年下降36个百分点;全系统整体经济运行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二)供销社正在从“服务三农”中显示出新的价值和作用,基本确立了在新时期的发展定位。进入新世纪,全市供销社在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摆脱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后,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立足自己的特殊属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致力于建设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重新确立了供销社在新时期的发展定位,展现出供销社在新时期的特殊价值和作用。全市供销社在原有公司几乎全军覆没和基层组织基本瘫痪的情况下,以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出资企业和植根“三农”的基层组织重新崛起、迅速成长壮大,在保持这个拥有4万名职工队伍的大系统稳定的同时,又为3000多名农村青年提供了就业岗位;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将现代与传统紧密结合,创新经营服务,既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又顺应了农民的传统需求;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从工业品下乡到农产品进城,从农民生产生活到社区服务,直到为农民提供融资服务,其服务领域覆盖了“三农”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改革发展,作为深深扎根于农村且根系最发达的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主渠道作用又日益凸显出来。邹城市张庄镇矬草峪村支部书记在座谈中讲到:改革开放后,供销社逐步弱化,基本退出了农村市场。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后,让老百姓对供销社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两个超市的建设,缩小了城乡差距,同时还为提高农民素质搭建了平台。(三)供销社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出更大作用,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7个一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总体部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既需要向“三农”注入更多的资源,又需要搞好服务。特别是面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农民,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构建一个经营性和公益性相结合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对此各类经营服务主体曾作出艰辛探索,也取得了诸多成效,但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供销社虽然在经济转轨期遭受了重挫,丧失了很多资源,但对于服务“三农”仍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一是供销社融入“三农”,又具备进入市场的能力。大半个世纪以来,供销社生存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没有离开“三农”,基层供销社的职工来自当地农家,他们熟悉每一个村庄甚至每一个农户,了解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供销社以流通为本,具有进入市场、开辟市场的传统优势。二是供销社跨越一二三产业,涉足农村各个领域。既经营工业品又经营农产品,既搞流通又搞生产加工,是连接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和纽带,由此决定了供销社既能为农民生产提供系列化服务又能为农民生活提供综合性服务。三是供销社有经营功能又具公益性。供销社是通过经济活动实现为“三农”服务的组织,其基层组织和公司企业是经济法人,而处于核心支配地位的各级联社可以承接公共资源,行使政府委托的职能,由此使供销社形成了吸纳整合市场资源、社会资源和公共资源等各种资源的能力。四是它的网络遍布乡村,同时上下贯通形成体系,使其直接面对“三农”、占有市场份额,形成经营规模,能够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利益。总之,作为党委政府直接领导、又植根于“三农”的系统经济组织,供销社具有建设新型经营服务体系、为“三农”提供有效服务的优势,是其他组织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随着建立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的深入推进,供销社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真正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二、供销社改革发展的主要措施近年来,全市供销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推进“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全力推进超市下乡,积极构建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服务网络。针对农村消费市场购物环境差、流通方式相对落后、消费安全无保障的现实状况,全市供销社系统充分发挥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络优势,积极引进连锁配送、超市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经营业态,全力推进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几年来,通过培植日用品经营龙头企业、兴建乡镇驻地直营超市、发展村级加盟超市(便民店)等各项举措,已基本构筑起连接城乡、覆盖乡村的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已有10个县(市、区)供销社建立了日用消费品龙头公司,拥有大型物流配送中心3个,县城驻地万平方米以上的超市(大卖场)4个,乡镇驻地1000平方米以上的直营超市80余个,村级加盟超市(便民店)1180个,年日用消费品销售额20亿元,供销社在农村消费市场的引领和主导作用日益突出和明显,已成为推进农村现代流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积极组织农产品进城,着力构建新型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近年来,全市供销社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培育农产品营销网络,大力推进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产品流通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全市围绕小麦等大田作物、棉花、大蒜等经济作物种植以及果蔬、畜禽等特色产品种植、养殖,积极组建新型农产品经营公司,重点扶持农产品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兴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力推进“农超对接”和双向流通,积极组织农产品进超市、进市场,不断开辟农产品在城市市场的销售渠道,逐步形成了上联高端市场,下联生产田间,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技化服务、信息化交易于一体,从基地一直到市场终端的新型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目前,全市供销社已创建各类种植、养殖、加工、营销专业合作社、经济协会246个,组建县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3个,拥有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储存企业30余个,确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0余个,年销售各类农产品近10亿元。供销社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三)不断完善农资经营服务,加快构建农资经营服务新体系。为巩固供销社在农资市场的主渠道地位,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坑农害农,全市供销社积极组织开展了以连锁经营、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和化肥直供等为主要内容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创新活动。目前,全市已有10个县市区确立了农资经营龙头企业,拥有各类农资连锁店1300余个,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基本形成,化肥供应量保持在60万吨以上。今年以来,各县(市、区)供销社进一步转变经营方式,创新经营模式,全面组织开展了由县级农资配送中心直供农户的“化肥直供”活动,化肥价格一般低于市场价格的10%左右;同时组织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一防治等活动,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种田。汶上县供销社还组织开展了以“土地托管”为主要内容的大田作物服务创新活动,通过组建专业服务队,对农户的土地实行种植、施肥、喷药、浇灌、收割等专项服务,逐步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降低了农业生产投入、节约了劳动成本,在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四)创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构建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重要平台。2007年以来,针对农民群众特别是山区群众生活不便利、消费无去处、活动无场所的现实困难,致力于打造为农民购物、休闲、娱乐、医疗、健身等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全市供销社组织开展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邹城市供销社近两年来集中力量在东部山区的张庄镇建设了9处标准化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每个服务中心内都设有农民群众生活必需的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洗澡堂、卫生室、幼儿园、饭店等项目,配有必要的健身器材和文体娱乐场所,有些还设有行政服务大厅、党员远程教育等公共服务项目,山区农民不出村或在就近村庄就能够享受到城市居民一样的商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深受山区农民的欢迎。目前,全市供销社已累计投资2310万元,采取自主建设、联合建设、参与建设等多种形式,兴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60余个,在方便农民群众生活,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市供销社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要使其真正担当起历史重任,还要付出多方面努力,特别是以服务“三农”主渠道的要求去衡量,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从供销社自身来看,一是供销社经济总量不足,经济实力相对弱小,供销社在组织农村购销业务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二是供销社在联合、合作方面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合作社不合作,联合社不联合”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三是供销社人员老化、人才匮乏,全市供销社系统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方面与事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较大差距;四是全市供销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比较突出,个别县(区)供销社工作被动,还没有真正明确和把握供销社在新时期的定位,缺乏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其次,从供销社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来看,一是个别地方的党委政府尚未真正认识到供销社的价值和作用,往往把供销社视为一般的企业,或者仅把其看成是一个流通组织,同时对供销社已经作出的有益探索,又往往看不到其意义和价值,因而不能及时对其注入必要的资源,致使已经出台的一些支持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也不能得到落实;二是部分职能部门对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个别基层执法单位在市场监管等方面还存在着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问题;三是社会各界对供销社还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供销社的社会地位和新时期的价值、定位还有不少偏见和误解。四、意见和建议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现就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加快建设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一)充分认识供销社在服务“三农”中的特殊价值。再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广大农民热切呼唤一个能与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为其提供有效服务的经济组织,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在着力探寻为“三农”服务的新途径,政府各部门也越来越认识到需要一个能把进入农村的资源予以有效转换的服务载体。供销社根在农村,本在流通,质在合作,优势在网络,全市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实现了经营、服务和组织创新的新时期供销社,必会成为农民所需要、政府所信任、各方所依赖的服务“三农”的主渠道。建议认真总结全市供销社已有的成果和经验,充分认识其在服务“三农”中的特殊性质、地位和作用,支持其通过改革发展,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二)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涵盖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惠及民生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要把这项展现出重要价值和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事业作为推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议将健全完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纳入全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供销社和相关部门参加,依据我市“三农”工作实际,借鉴国内外成功做法,抓住健全体系、拓展职能、整合资源等主要问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大力加以推进。要重视发挥作为建设运营主体供销社的主导作用,对其进一步明确任务,注入资源,赋予相应的职能,引导支持其按照经营性与公益性相融合、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现代企业制度与农村改革经验相借鉴的要求,努力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供销合作社。(三)加快推进供销社经济发展。各级供销社要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紧紧抓住各级政府经济发展“转结构调方式”的战略机遇,加快调整供销社经济结构,拓展供销社新的发展领域,扩大供销社经营规模,全面提升供销社经济总量,壮大供销社经济实力;要注重资源整合,大力推进系统内联合合作,特别是要加快市直企业发展,以新型公司的组建为契机,搭建系统内联合发展的平台,逐步形成系统内相互合作、上下联合的发展新格局;要加强企业管理,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建设,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全面实施“人才兴社”战略,加快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供销社干部职工队伍。(四)积极营造供销社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文件要求,加大对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支持和扶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级政府扶持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财政部门拨付的供销社改革发展资金应维持在2008年度的500万元,并每年有所增长;发改、商务等部门在服务业、物流业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方面,应充分发挥供销社的作用,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农业相关部门对供销社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专业合作社发展、测土配方施肥等工作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合作;信息产业等部门对供销社开展报废汽车及废旧家电拆解,农村信息化建设等业务经营给予大力支持;银监、金融等部门要在供销社组建信用担保公司、开展资金互助合作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工商、质量监督、土地、建设、人事劳动等部门在供销社注册登记、农资商品经营、农村超市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职工养老金缴纳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社会各界、新闻舆论部门也要更多地关注、理解供销社改革发展,加大对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宣传报道,为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共同推进全市供销社改革发展。对惠州市供销社与省农资总公司共同“首创”的这种连锁经营模式,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省供销社工作现场会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按照“统一形象、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品牌、统一服务、统一核算”连锁经营理念逐步建立起来的覆盖全市的农资连锁网络,不但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吸纳了一定的社会资金,还实现了农资经营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村信息化服务与农业政策和市场服务的整合,切实地提高了为“三农”服务的水平。(编辑:文芬)基层供销社崛起中的“禹州模式”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11月29日来源:省供销社久雨初霁,秋日的中原大地呈现出一派成熟景象。我们走访了禹州市供销社部分专业公司和基层供销社,深入了解禹州市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情况。禹州市供销社在基层社改革发展中以资产开发为抓手,以网络建设为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