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1页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2页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3页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4页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资料整理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笔记00533宋代部分王禹偁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在文学上,反对五代及宋初的浮靡文风,以宗经复古为旗帜,主张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著有《小蓄集》,《小蓄外集》。风格晓畅清新。《村行》背景:被贬谪路途所见。主题思想: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描绘了秋日山水田野的自然风光和作者的游兴,其中又暗寓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因遭贬谪而产生的失意之感。艺术特点:①诗歌用了以乐景反衬哀情的表现手法,哀乐相生,情感益显浓郁。前六句重点写秋天的优美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野兴",是乐景;末两句转入"乡思",是抒发哀情。②动静、远近结合。领联是远景,写山野,重在绘声,两句一闹一静,以闹衬静,突出山野的寂静;颈联是近景,写田园,重在绘色,两句红白相映,色香兼具,突出田园的秀美。《待漏院记》主题思想:本文是作者由待漏院引发的对宰相职责的思考,表现出他对现实政治的忧虑以及希望实现清明吏治的政治主张。作者将宰相分为贤、奸两类,一褒一贬,态度鲜明,意在规劝宰相应当公正无私,勤政为民,以保国家太平,百姓XX;而不能取悦君王,谋取私利,或者碌碌无为、保全自身。艺术特点:①文章构思填密,脉络井然。先由"勤"立说,引出待漏院,由待漏院转出"思"字,又由"思"字切入,描写贤、奸两类宰相的不同表现,最后以"慎"字作结,点明文章主旨。全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具有很强的逻辑性。②艺术上主要采用正反对比的手法。第二段刻画两类宰相形象,采用几乎相同的行文句式,一贤一奸,对比强烈,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也很好地表现了作者的爱憎之情。③本文语言明白流畅,自由灵活。描写贤、奸两类宰相的两段,结构对称,语句齐整。文章以四言为主,采用大量以"之"字收尾的句式,匀称明快,朗朗上口,读来具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世称柳屯田。有《乐章集》。1.柳永的"风气之变"此期词坛成就最大、贡献最大者首推柳永。第一个以毕生精力填词的专业词人,这一时期革新词人的代表。内容上:突破传统词以写艳为主的范围,笔触移向市井和底层的市民生活,反映较为宽广的社会内容。《望海潮》为代表的一类词描写都市繁华景象和社会的富庶;《八声甘州》、《鹤冲天》为代表的一类词属于羁旅行役的作品,反映怀才不遇,倾泄仕途上挣扎沉浮的苦闷,给词的情感增添了个性化、自我化的色彩。艺术上:大胆革新,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也是宋代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慢词占他整个词作的十分之七、八,标志着慢词已经发展成与小令双峰对峙的词体形式。慢词较小令更具生命力,调长字多,可容纳更丰富的内容。语言上:进一步通俗化、口语化,以俚俗语言入词,摆脱浮艳的风气。审美趣味上:变雅为俗,用俚俗化的语言表现市民生活情调和市井风情。《雨霖铃》主题思想: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作者以凄清的秋天为背景,描写了一场难分难舍却又迫不得已的离别。艺术特点:注重层次感,下片的虚景实写特点。手法:铺叙、点染、白描等。《玉蝴蝶》这是一首怀人之作,通过描写萧疏凄凉的秋景,抒发对远方故人的怀念,感情低婉而深挚。范仲淹字希文,宝元三年任XX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庆历三年任参知政事,谥文正。其词善写塞上风光。有《范文正文集》。《苏幕遮》张先字子野。其词多写诗酒生涯及男女之情,语言工巧,风格含蓄,韵味隽永,因所作有三处善用影字,被称为张三影。作有《安陆词》。《天仙子》1这首词是词人老年之作,因春触发,由时光的流逝,想及人事无定,从而透露出一种步入老境,难有作为的无奈。2上片由午及晚,由自己的行止写出心情的愁闷无聊;下片则写晚景,由室外转向室内,最后以伤春作结。3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张先最得意的名句,与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而被称为张三影。宴殊字同叔,谥元献。为人好贤,名臣范仲淹,韩琦,富弼皆出其门。诗属西昆体,词承南唐风。所作多写闲情逸致,风格温润秀洁,有《珠玉词》。《蝶恋花》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工于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反对西昆派词藻华丽,所作多反映民间疾苦。称他为宋诗开山之祖。有《宛陵先生集》《汝坟贫女》1通过汝坟贫女一家的遭遇,来反映人民受苦,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2这是一首叙事诗。以女子口气自叙,是受了杜甫三吏三别的影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人。其文众体兼备,其诗平易疏朗,条达晓畅,其词则多写恋情离思,婉曲清新。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戏答元珍》1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谪后所作,表现出谪居山乡的寂寞心情和自解宽慰之意。对政治上遭受到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悲观失望,而是表现出抗争精神,对前途充满信心。2这首七言律诗在章法上呈现出跌宕变化的特点。这样使诗情抑扬交错,显现出诗人的复杂情绪。《踏莎行》1此词主旨。这首词属闺怨别情题材,通过写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抒发了浓厚的离愁别恨。2写作手法。上下片分言行者与居者。行者为游子,在早春时离家远去,因春色无限而生离愁,这是实写。居者为思妇,在闺中凭栏远望,思念行者,这是推想出来的情境,故是虚拟。从抒情而言,这是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把游子与思妇的闺怨别情相沟通,使抒情更为深挚。3此词表现手法。本篇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春色之美,然后通过摇征辔一转,以情景之间的失去平衡来震慑读者的心灵。4本篇暗用典故:写梅,使人联想起陆凯自江南寄梅给长安范晔,含有怀念家人之意。写柳,又易与古人折柳赠别之举相联系,暗寓离别之意。5结句用递进层深的笔法。本篇结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运用了递进层深笔法,将情景融为一体,在想象中更进一层。《梅圣俞诗集序》《秋声赋》1此文思想内容。此文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应自我反省。抒发了作者难有作为的郁闷心情,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2结构特点。这篇赋以"有声之秋"与"无声之秋"的对比作为基本结构框架,精心布局。作者从凄切悲凉的秋声起笔,为下文铺写"有声之秋"蓄势;然后由草木经秋而摧败零落,写到因人事忧劳而使身心受到戕害,由自然界转到社会人生,这是"无声之秋";最后归结出全篇主旨:"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3表现手法。作者运用铺陈手法,多侧面的描述秋天情状,渲染了秋气摧残自然万物的威力,使读者不仅闻其声,如见其形,而且感受到那种肃杀寂寥的气氛。如第一段以极为贴切的多重譬喻来描摹秋声,展示了秋声自远而近,自弱而强,自隐而显的动态过程。又如对"秋状"的渲染,从"色","容","气","意"四方面加以摹写,使秋状包蕴了丰富的内容。《朋党论》这是一篇驳论文。文章有力地驳斥了保守派的攻击和污蔑,肯定了革新派团结一致搞政治改革的进步行动,指出皇帝是否能辨别"君子"、"小人"之党,并且坚决黜退小人之伪朋,进用君子之真朋,事关国家的治乱兴亡。主旨:一是朋党之说"自古有之";一是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别;一是人君要善于辨别。论证了人君用小人之朋,则国家乱亡;用君子之朋,则国家兴盛。论证特点:不枝不蔓,中心突出,有理有据,剖析透辟,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擅长论辩散文写作,纵横雄奇,老辣犀利,说理透切,有战国纵横家之风。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有《嘉祐集》。《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文章叙事议论,委曲周详,思致明析,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战国策目录》序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为文重视社会意义,讲究实用。散文风格峭拔奇崛,笔力雄健,逻辑严谨,辨理深透,语言精练。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有《XX先生文集》《XX先生歌曲》《明妃曲》1于传统见解中翻出新意:正是由于专制君王对嫔妃只有玩弄之意而并无真实爱情,才导致昭君宁愿舍恨离汉。2此诗在艺术上颇堪注意之处,是对王昭君形象地刻画。《桂枝香*金陵怀古》1此词题旨。作者以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襟来俯仰古今,通过怀古谴责六朝君主繁华竞逐,不修政事,武备衰弛,导致亡国。实有借历史警诫当朝之意。2层次内容。本篇大体上是上片写风景,下片写人事。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展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3这首词意境壮阔高远,与作者豪放深沉之心绪相合。作者抓住对金陵山水风物的鲜明感受加以描绘,自铸新辞,笔力遒劲,意境阔大,含义深广。《祭欧阳文忠公文》宴幾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有《小山词》。《临江仙》1词中抒发了对歌女的相悦,相思之情,通过与歌女的聚散无常,含蓄地表现了欢情易逝,人事多迁的惆怅。2借用古人诗句,有所点化。"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借用在这首词中,却显得极其贴切,浑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乌台诗案中,被诬以作诗讪谤朝廷之罪贬XX,后又以为文讥斥朝廷之罪远谪XX,XX。谥文忠。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荔枝叹》此诗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明确的针对性,体现了苏轼同情人民、勇于批判时政的进步思想。它尖锐指出统治阶级的开颜一笑,往往是建筑在人民"颠坑仆欲、惊尘溅血"之上的。用"君不见"转入现实批判,点名揭露当今权臣进贡茶叶和牡丹两事,从讽古变成刺今,表现了无私无畏的批判精神。○结构特点:布局开拓,笔势腾挪,六十二句扣"荔枝"上,次四句扣在"叹"上,而"君不见"一段,百感交集。决不"就题还题",代表了苏轼诗讲究才学和散文化、议论化的特点,这些散句和议论加强了该诗的表现力。《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1这是一首悼亡词。苏轼与原配王弗,伉俪情笃,十年恩爱,王弗不幸谢世,;而王弗亡故后他又卷入新旧党争,自请外放,抑郁寡欢。这首词在表现对爱妻深情思恋的同时,也流露了仕途多艰的感伤。2此词以"梦"贯通全篇。上片写梦前对亡妻的思念。死别已久,相距又远,但仍切盼相逢,冒起下面的入梦。下片"夜来幽梦忽还乡"五句,记梦中与妻子相逢。虽是梦境,写来却情真意切,恍若生晤。"料得"以下三句,抒写梦醒后的哀思。3在写法上采用了将自己与亡妻时而合说、时而分写的手法。上片起笔"十年生死两茫茫",就关合了自己与亡妻两方,此为合,而"不思量,自难忘"两句,落笔到自己一方,此为分。"千里孤坟"两句,又一笔合写双方均孤独而少慰藉。下面,"纵使"句是合,"尘满面"两句又是分。下片"夜来幽梦忽还乡"写自己,"小轩窗,正梳妆"写亡妻,是分;"相顾无言"两句又合写夫妻梦中相见情景。4这首词写景、记事、抒情,纯以白描取胜。使这首词显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卜算子*XX定惠院寓居作》1词中以孤鸿自喻,表明了作者为人不随流俗,同时也反映政治失意后的孤寂心情。2这是一首咏物词。3本篇属于寄托之作,通过写孤鸿而自拟,可见作者贬谪XX后的操守和处境、心情。4此词在艺术上有运笔空灵的特色。《念奴娇*赤壁怀古》1此词的主旨。词的题目为赤壁怀古,借古代英雄周瑜之少年有为,感叹自身年岁渐老,事业无成。词的结尾,作者似颇达观,以求解脱,其实乃一时形势所迫,其豪迈气魄与用世之心仍在。2词的内容层次。词的上片扣"赤壁"之题,写江山雄奇之景。首两句总写江山、人物,接两句点明赤壁,"乱石"三句,正面描摹赤壁风景。"江山如画"结上,"一时多少豪杰"递下。下片扣"怀古"之题,由江山写到人物,由写景转入抒情。先从各个角度刻画周瑜之年少有为,实在反衬自己老大未能有所作为。"故国"以下三句方自抒内心痛苦,借酒消愁。3此词借宾定主的艺术特色。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此词在艺术上"借宾定主"的写法。4此词所用的各种具体描写手法。此词在具体描写时,还有总括与特写相结合,虚写与实写相结合,概貌与细节相结合等特点。5这首词气势磅礴,境界宏大,格调雄浑,是宋代豪放词的代表作。《前赤壁赋》1此文主旨。本文借游览赤壁,探讨宇宙人生的哲理,内心深处有其复杂的思想斗争,终究归于热爱生活,关怀世事,人生态度仍然是积极。欲有所为的。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在身处逆境时,能有不甘沉沦,忘怀个人得失,总想有所作为,觉得有价值的贡献不会成为过去,实属难能可贵。2本文用主客问答手法表现内心思想矛盾的创造性构思。篇中主客对话,实际上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相互矛盾的侧面,最后抑客伸主,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一面终占上风。3本赋将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会统一,诗情、画意、哲理兼而有之,显得挥散自如,流畅奔放。4作者将跌宕起伏的情感,深有启发的人生哲理,借助于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作形象化地表达,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能传诵千古。《XX韩文公庙碑》《答谢民诗书》苏辙字子由,号颖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文以策论见长,汪洋淡泊,深厚温粹。有《栾城集》《上枢密韩太尉书》1此文的题旨。作者从"养气"立意,阐明了文章家本身胸襟修养、生活阅历对于写作的重要性。2"养气"一意,贯串首尾。开篇由为文需养气写起,举出养气有两途,或重内在修养,或重增广阅历;然后由古人谈及自己,畅论天下奇闻壮观对养气的重要;再由养气需重交游豪杰,已拜见过欧阳修,惜尚未拜识韩琦,道出求见的本意。3本文在构思上有"注意在此,立言在彼"的特点。为求见而写信,却宕开一笔从养气说起。为应试而进京,却说是为养气而游览天下奇闻壮观。急于求见韩琦,却先说已得见欧阳修及其门人贤士大夫承教甚多,将养气为文之理与求见韩琦之意相沟通,前者明写,后者暗示,显得纡徐委曲,殷殷求教,立言得体。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XX派"诗歌领袖人物。其诗富有思致,讲究烹炼句法,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书法亦列入宋四大家。有《山谷全集》。《登快阁》1此诗的情感内容。作者在登临中排遣失意无聊之情,表达了陶然忘机、屏去尘俗的情怀。2全诗围绕"快阁"的"快"字生发。一二句入题,为求解闷而登快阁;三四句绘景,写登阁所见,山水广大明朗,顿有感悟;五六句抒情,虽然世无知音,尽可自得其乐;七八句述志,岂不仍可还乡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仍然归结到一个"快"字。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是写景名句。这两句是写登快阁所见山水秋色实景,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和谢眺"澄江静如练"脱化而来。山天远大,江月分明,生机勃勃。不但顿然开拓了自己的心胸,也屏去了许多尘俗只见。4诗中用典、炼字、对仗的运用。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本篇用典、炼字颇见功力,如"朱弦"、"青眼",用事贴切,且善敷色彩;"快阁东西"、"倚晚晴"中动词写意态宛然如见。五、六两句属对严整,意思流贯,将七言歌行的单行之气寓于排偶之中,显出情致的跌宕起伏。《寄黄幾复》通过寄书不达、回忆相聚、赞友清廉、念友不遇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赞赏和惋情之情。○善用典故,化故为新。○"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两句无一动词,全靠场景的跳跃转换来生发感情;亦无一奇语,全靠诗人的巧妙剪接来创造意境。桃李、春风、一杯酒的组合给人以丰富的相象。"江湖"二字让人透过朦胧的灯光看到诗人辗转飘泊、羁旅客乡的身影。"一杯酒"与"十年灯"是少与多的对照,相聚何其短促,飘泊何其漫长。"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则是"乐景"与"哀景"的反衬,从而起到了"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善诗文,词为北宋大家,正宗婉约派词人,与黄庭坚并称"秦七黄九"。有《淮海词》。《踏莎行*XX旅舍》1本篇题为XX旅舍,抒发了暮春时节在贬所寂寞孤苦、惆怅思乡的心情。2本篇指物喻事,运用了象征表现手法。"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似写夜景,但与后面日暮时间不合,实非眼前之景,连同后面"桃源"云云,应是象征一种美好理想的消息,有前途渺茫之意。3本篇以深挚之情写景,借景现情。《鹊桥仙》1七夕词。在传统神话题材中翻出新意一反相思离别的缠绵伤感,歌颂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立意新颖。2此词中的写景、抒情仅为辅弼,而以议论来点明主旨。3运用象征手法,以天上牛郎织女双星暗语人间男女。句句写天上,又句句喻人间;句句写双星,句句喻人情。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有《东山词》。《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1本词在相思闲愁中托意:借美人迟暮、盛年不偶,来写自己不为世用的寂寞。2结句以景结情,运用复合之比的特点。本篇以结句著称,用烟草、风絮、梅雨等三种景物,将不可捉摸的虚的感情,转化为可见,可体味的实的景,而且运用了复合之比,超迈前人。《鹧鸪天》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词以羁旅闲愁、离别相思等题材为多,长于铺叙,善于琢居,状物工巧,语言秾丽,风格典雅,上承温庭筠、柳永之风,下开吴文英、史达祖一派。有《片玉词》。《兰陵王》1词之主旨为写送别,以抒别恨。作者借柳言情:因久客京师,渐生倦意,在客居他乡而送客之时,未免从别人之行关合自己,而生出了"代行者想"之词。2本篇托柳起兴,借柳言别。第一段先就"柳"之题面写出别情别意,第二段写送别的的感受,第三段写别后情景,而与首段照应。3作者以收纵之笔来转换时空。《六丑》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前期词多涉闺情相思,不乏风韵优美之作,南渡后,故土之思与身世之感入于所作,风格变为低回婉转,凄苦深沉。有《簌玉词》。《永遇乐》○李清照,晚年流寓临安所作。○通过对中州盛日元宵佳节热闹景象和欢乐生活的回忆,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南渡后的凄苦之情。但是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词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忧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表现了对故国的眷念不忘。○对比描写,倍增哀乐:上片着重写今,下片着重写昔。全篇以中州盛日的"三五"与眼前的"元宵佳节"对比,以昔日的欢乐幸福对比今日的寂寞悲苦,以乐景写哀情,借其哀情更显深沉、浓重。○问句写心,深刻入微:明知流落他乡却偏问"人在何处",写出词人物是人非的心理感觉。"春几许"之问既表达了词人晚年由于生活重创因而枯索黯然的心境,也表达了词人对于歌舞升平的现实的怀疑。"次第岂无风雨"之问表面上是写自然界的变化,实际上却隐喻着时代风云的变化,同时也恰切地反映了词人在饱经忧患后悲观疑惧的心理。三个问句,一振一跌,抑扬起伏,深刻入微地写出一个历经人世沦桑的飘泊者的复杂心理。《声声慢》1此词的思想内容。作者遭遇国破家亡、丈夫去世,晚景极为凄凉。词中抒发了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和几乎绝望的哀伤。2划分内容层次,层层铺叙的特色。本篇主要借秋景以渲染愁情。上下片浑沦一气,逐层铺叙,依次写气候多变、酒力不胜风力、北雁南飞、菊花残损、梧桐细雨,最后才逼出无法了得的一个"愁"字。在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中,她借平常景物含蓄地表现愁苦难耐的内心。感情有起有伏,结构次序精严。3运用叠字的艺术效果。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子,声情并茂。十四字分三层意思:第一层写外在动作,第二层写所所处环境气氛,凄清寂寞,第三层写内心感受,满腹绝望哀伤。4语言特色。本词的语言特色语言浅近,感情深厚。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XX派"三宗"之一。有《简斋集》。《伤春》1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国事危急之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反映了他力主抗金、反对逃跑的政治态度。2此诗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抒情。在达情方面,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将XX太守与朝廷的诸公作对比。《临江仙》张元幹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激昂悲愤,开南宋爱国词先声。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1此词的题旨。作者不畏投降派嚣张气焰,表现了个人的刚风劲节,及为国事忧心的忠悲愤概,为天下人共仰。2悲壮沉郁的风格特征。全词感情慷慨激昂,悲壮沉郁。上片叙时事,概括北宋灭亡的史实,对委屈求和表示不满,为胡铨被贬鸣不平;下片叙别情,不仅显示两人情谊之深挚,且均以国事为念。3作者采用了使事用典和比喻象征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离黍"、"天意"、"对床"、"思怨"等句皆活用前人诗句,"昆仑"、"黄流"、"狐兔"则兼用比喻象征。全词抒情曲折,表意含蓄。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是南宋爱国诗人,作诗近万首,题材广阔。有《XX集》、《剑南诗稿》。《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书愤》1此诗题旨。作者追怀壮岁意气,痛惜壮志不酬,愤而作诗,表达了老而弥坚、立誓报国的壮志情怀。2划分此诗的层次内容。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叙事,追忆青壮年时期豪情壮举,刻划出了一位横戈跃马、浩气如山的奇男子形象。五、六句感怀,情绪陡落,为国事、同时也是为自己忧伤;七、八句议论,以对诸葛亮的赞许,表老骥伏枥之志。3此诗对比手法的运用很突出。昔年之壮举与今时之衰颓对比、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当朝权臣之苟且偷安对比,表现出诗人波涛起伏的感情:有自豪,也有悲愤;有崇敬,也有痛恨。4中间两联的意蕴与特色。诗的中间两联,属对工稳,广为传诵。不仅形象鲜明,而且极有概括力,出自诗人的亲身经历和丰富的生活感受。《沈园》1第一首诗写触景生情之悲。首句写斜阳黯淡,画角哀鸣,是通过写景渲染悲凉的气氛。后三句写物是人非之悲,用反衬手法。2第二首写老诗人情感专一,也用反衬手法:以草木无情〔柳老不吹绵反衬人物的深情。体现诗人忠实、笃厚、纯洁、坚贞的品格。《诉衷情》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与尤袤、杨万里、陆游称为"南宋四大家"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集》。《四时田园杂兴》1《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组诗,这两首田园诗,分别写春天和秋天的田园生活景象。2这组诗描述了江南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四季物候变化,草木虫鱼鸟兽状貌,四季劳动场景,农民生活情况,内容十分丰富。诗人把揭示封建剥削、表现农民勤劳、淳朴的美德与描写景物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展现了宋代农村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充溢着江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3语言特色。组诗语言通俗浅显,无刻意经营之痕。文笔清新轻巧,生动自然。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诗作语言通俗,风格清新。有《诚斋集》。《初入淮河》1此诗题旨。这首七言绝句,写山河被割裂、人民被隔离的现实,抒发心头的沉痛之情。2诗中反比手法的运用。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手法,用的是反比,以鸟比人,异类相比,是说人不如飞鸟自由。3"诚斋体"特色。语言朴素自然,脱口而出,表达自然流露的真实情感,恰到好处,体现"诚斋体"的特色。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谥文,世称朱文公。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为文以致用为主,反对浮华。有《朱文公文集》。《诗集传》序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其词气势豪迈,淋漓痛快。有《于湖集》《于湖词》。《念奴娇*过洞庭》1此词题旨。这是一首中秋词。作者月夜泛舟洞庭湖,眼见自然景象的浩渺无垠,触发了仕途失意时的坦荡情怀。其中展露出作者"肝胆皆冰雪"的高洁人格。2物境与心境相融合的艺术特点。这首词,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上片侧重描绘物境,展现水月交辉、表里澄澈的空灵境界;下片侧重表现心境,突出作者处变不惊、超脱尘俗的自我人格。3词中多处用典,并化用了苏轼《前赤壁赋》意境入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未展其用。有《稼轩长短句》。《木兰花慢》《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1本篇即借暮春起兴,以寄托自己政治上的忧愤。2此词低回感叹,风格沉郁顿挫。这借助于开合跌宕的结构艺术。上片伤春,"更能消"三字开头,是从千回万转后倒折出来,下面接写春归之景与惜春之情:春天难经风雨,这是一层;怕春归而担心春早,而今已落花无数,又是一层、苦心留春,又是一层、抱怨春光不解人意,再进一层;至画檐蛛网尚留残春,词意又转。下片闺怨,似与上片不相关涉,其实以陈皇后事暗示自己的遭遇、处境,悲愤之意绪与上片一脉相承,貌离而神合。结尾三句,以残春景象照应开篇,合伤春与闺怨于一处,收束全词。全篇各个层次时见开合,多所折转。3词中比兴手法的运用。作者运用了传统的香草美人比兴手法。上片借物起兴,以伤春、惜春、留春、怨春,来象征宋渡后抗金局势的潮起潮落;下片托古喻今,以陈皇后遭遇比况自己的现实处境,借美人以喻君子;最后的残春景象,也象征着岌岌可危的政局。《贺新郎》《沁园春》《青玉案*元夕》1本篇借元夕灯夜来别写寄托,却写追慕一位不随流俗、自甘寂寞、且又略有迟暮之感地幽独者。作者塑造的这位佳人形象实是他的自画像,表现了虽然政治失意,但宁固其穷,不改其节的品质。2本篇采用对比手法。上片极写花灯满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片引出观灯女子时装悦目,笑语盈盈,但在好女如云之中,找来找去却找不到自己的意中人,偶一回首,却只见她站在灯火阑珊处。可见作者不肯随俗的抱负,亦流露出了悲戚的孤独感。陈亮字同甫,世称龙川先生。有《龙川文集》《龙川词》。《水调歌头》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有《龙洲集》、《龙洲词》。《沁园春》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XX慢》1此词题旨。本篇写作者路经XX,抚今思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寄寓了深沉的"黍离之悲"。词前小序,对本篇写作时间、地点、缘由及题旨均一一交待。2此词今昔对照、曲折见意。上片是对当时XX的实景描绘,极写遭敌人洗劫后屋宇荡然、满目荒凉之"空城"景况;下片则多对史事的虚拟,设想如杜牧重到,也会惊于山河之异。上片侧重写景,下片侧重抒情,写今中寓昔,写昔中寓今,今昔对照,曲折见意。3此词以景现情、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词中黍离之悲、今昔之感,主要用以景现情、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加以表现。上片所写景物,均表达"黍离之悲"而精心选择之特写镜头,"废池乔木"二句主观感情色彩更加鲜明。下片抒情,主要借助于虚拟的景象,传达出作者的伤乱情怀,如"念桥边红药"二句,感慨花开依旧,人事全非。4化用前人诗境以入词境,也是此词一个特色。词中多处化用杜牧咏XX的诗句,构成历史意象,用这类诗中意象所蕴含的风月繁华与风流俊赏之意,来与今日XX的现实见闻感受形成比衬关系,丰富了词境意蕴。《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淞作》1本篇在怀古之中,流露隐居之念。2首两句托物起兴而自况,表现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次两句红尘不到,四顾苍茫,与下片怀古之意相接。这片两句直言己志,亦与"无心""随云"同义,结三句凭栏远眺,沧桑之感油然而生。词虽短但包蕴深广。3本篇可以见出以诗法入词,造就清空意境的特点。《齐天乐》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词以咏物之作著称,描写细腻工巧,时见纤弱。有《梅溪词》。《绮罗香》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有《后村先生大全集》。《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1此词表明的观点。作者借送别之词,表明自己的政治与军事见解,鼓励他同敌占区的抗金义军取得联系,图谋恢复失地。2此词上下片的具体内容。本篇上片谴责朝廷对中原义军的错误态度,勉励陈子华联合义军,平定XX,为北伐收复失地的大业奠定基础。下片感慨近百年来竟无人继武宗泽、岳飞,对当权者唯知沽名钓誉,实际上懦怯无能、毫无作为,作了强烈的讽刺。3本篇有散文化、议论化的特点。全篇皆围绕如何对待义军的问题,展开讨论,表明态度。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是南宋风雅词派代表。有《梦窗词》。《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1一首登临之作。作者借凭吊吴王古迹,抒发了兴亡之慨,其中暗寓着对南宋王朝偏安一隅、荒淫误国的鉴戒。2上片从登灵岩起笔,"幻苍崖"以下怀古,逐一凭吊馆娃宫、采香径、响履廊等吴王遗迹。下片以"宫里吴王沉醉"一句勒上片之意,并与范蠡独醒对举,转入身世沧桑之感。"水涵空"以下,以景结情,借酒消愁。3此词最大特点是古今交错、真幻结合。写景真切,境界渺远,是为"真"。想象奇妙,匪夷所思,为"幻";凭吊古迹,缅想吴王、西施,是为"古",所写对古迹、古人的种种现实感受,则为"今"。《风入松》○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号觉翁,有《梦窗词》传世。○梦窗词:其内容多为恋情相思、登临酬唱与咏物分韵,然不少伤口深蕴着一种勃郁不平之气寄托着身世飘零的感慨。艺术上重创造而少模仿,反陈述而重联想,构思绵密,用笔深邃。○这是一首西园幕春怀人之作,写出自己对一位女人的思念和百计难消的怅怨之情,曲折地描写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善于运用奇特的思想和联想表现独特的艺术感受:听风听雨"、"晓梦啼莺"借助听觉形象来刻画意境;"幽阶一夜苔生"是通过视觉形象来表现无望等待的心境;"料峭春寒"和黄蜂扑索,却是借助触觉、嗅觉乃至幻觉形象来刻画景物,描写痴情。○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因黄蜂时时扑着秋千索,而怀疑是被美人当时纤手的香气吸引。运用奇特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把它幻化为被当时纤手香凝所吸引的意象,把词人因极度思念而产生幻觉的痴情表现得真挚感人。周密字公瑾,号草窗、蘋州、弁阳老人。其词格律谨严,为风雅派代表作家。有《蘋州渔笛谱》《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等。《观潮》1这是一篇写钱塘观潮的散文小品。2本篇篇幅短小,层次清晰。首段写江潮伟观,次段写教阅水军,第三段写吴儿弄潮,第四段写观潮盛况。3作者描写场景,善于抓住特征,勾勒渲染:虽笔墨无多,而场景逼真。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笥山人。词多故国之感,以咏物见长。有《花外集》。《齐天乐》文天祥字履善,号XX。有《XX先生全集》。《正气歌》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词风近于姜夔,后人并称"姜张"。有《山中白云词》。《解连环*孤雁》1这是一篇咏物词,以孤雁写身世之感,以寓亡国后羁旅漂泊、沦落不偶的遭际和心情。2此词在结构上有"以意贯串"的特点。作者意不在写雁,而在写雁之"孤"。先以空阔之境衬托雁之"孤",继以雁足传书故事来传其"孤",再由雁之"孤"转入人之"孤",末又以双燕来反结其"孤"。3本篇紧扣"孤"字使事用典,组织唐宋人诗句入词,运用关于雁的典实,皆能浑化无迹。谢翱字皋羽,自号晞发子。与人结月泉吟社。有《晞发集》。《登西台恸哭记》1此文主旨。本篇写登高哭祭文天祥之事,表达了对民族英雄文天祥壮烈殉国的悲恸之情。2"哭"字是全篇之眼。作者先述与文天祥往昔的交往与情谊,交待"哭"的情感基础。然后依次写始哭于姑苏,在哭于越台,三哭于西台。3写西台恸哭,为全篇重点所在。这段叙述,下笔庄重,对祭奠的时间、地点、场景、心理活动一一交待;又层次分明,按时间顺序分写祭前、祭中、祭后的活动。作者特意借助"以竹如意击石"、"竹石俱碎"的细节描绘,以及风惨、云黯、雪凛的阴凄景色描写,富象征暗示,增悲剧气氛。4本篇行文欲言又止,隐约其词,以"春秋笔法"传言外之意。文章沉郁唱叹,血泪满纸。宋话本《错斩崔宁》1本文通过两个善良青年被无辜冤杀的故事,谴责了"率意断狱,任情用刑"的昏官庸吏,揭露了南宋政治的黑暗腐朽,反映当时人民生命财产毫无保障的社会现实。2本文故事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语言上多用当时口语,通俗生动,间用"有诗为证",使文章更具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文章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穿插说书人的旁白和议论,表现了强烈的爱憎。3本篇故事离奇,纯以世间巧合而构成。金元部分元好问字裕之,自号遗山山人,世称元遗山。有《遗山先生集》。《岐阳》1此诗题旨。这首七律通过对城破后惨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同情人民不幸的思想感情。2诗中每一联表达的内容。一、二句追述蒙军进攻秦地的历史,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三、四句写诗人对岐阳战事的关注。五、六句写城破后的惨景。这是诗人的联想,乃紧承上句而来。末二句以责问上天的语气,揭示全诗的主题。3此诗语言特色。此诗感情真挚沉郁,下字用语精警凝重。如一、二句中,"十年"说明时间之久,"草不横"说明战争之残酷,"暗秦京"说明骚扰之盛。又如五、六句中,"有情"二字既准确形容了白骨遍野的情景,又用反语揭示内心的沉痛。《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对国势倾危、生灵涂炭的现实感叹,又充溢着慷慨壮烈之气,意境苍凉雄阔。用典极贴切,颈联连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愿意矢志救国,但现实严酷,无处可以求援。尾联用刘知远典故,抨击有关将领坐视不救,任凭蒙古军队猖狂肆虐,悲愤交加、痛心疾首。邓牧有《洞霄图志》《伯牙琴》。字牧心,自号三教外人,又号九鉴山人,世称文行先生。终身不仕、不娶。遍游名山大川。与南宋遗民谢翱、周密等友善,来往甚密。著有《洞霄图志》、《伯牙琴》等。《君道》激烈地抨击历史上的暴君,指出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从而对秦及以后的君主集权制度给予了深刻的批判,隐含着从民本走向民主的指向。对比论证的方法,远古之人与秦及以后的君主对比,清楚地显示君主专制的劣根性。观点鲜明,气势充沛,擅用排比,,又多用反诘句式,极为有力董解元名字号籍贯不详。有《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1本文节自《董西厢》。2"白马解围"是莺莺、张生爱情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此处所节选的部分,侧重塑造了白马将军杜确的形象。本部分运用烘托、夸张的手法,有层次地展现白马将军的性格特征。关汉卿号已斋叟。一生从事戏剧创作,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以《窦娥冤》、《单刀会》最为著名。《窦娥冤》1窦娥思想性格变化对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本剧主角窦娥原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安分守己的普通妇女,她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之于命运,愿意忍受巨大痛苦,但无情的现实使窦娥的幻想破灭了。官吏滥施刑罚,屈打成招,最后押上刑场。她负屈含冤,叱天责地,对黑暗的社会提出了愤怒的控诉。窦娥思想的发展变化体现着作品主题的不断深化,它以一个平凡、善良女子的觉醒揭示了封建社会"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严酷现实,指出了产生窦娥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统治的腐败。2窦娥实现三桩誓愿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及其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窦娥三桩誓愿的实现,表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所产生的感天动地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伸张正义的迫切要求。这一戏剧情节,使剧作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体现了剧作家对被压迫人民的深切同情。3窦娥的性格特征,以及作者所采用的细节描写手法。窦娥具有不甘屈辱、不畏强暴的刚毅性格,但又善良、孝顺,对亲人充满细致入微的关怀体贴之情。窦娥形象丰满,性格突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善良、孝顺,在窦娥与婆婆的关系中,例如在她被押往刑场,死到临头的时刻,依然想着如何减轻婆婆的痛苦,向刽子手提出不走前街的细节,更突出了她善良、孝顺的特点;二是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例如她在刑场上义愤填膺,对天地鬼神都大胆的怀疑和强烈的抗议,使其反抗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南吕一枝花》○关汉卿,以浪子班头自居,以勾栏中浪漫生活自夸,反映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和献身杂剧艺术的决心。○流露了他追欢取乐的庸俗情趣和滑稽、放诞的作风,经历了蒙古灭金的大变动和面对蒙古统治者牢固的统治,他心底郁结着深沉的悲愤与不平,而表面上却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他运用富有滑稽传统的戏曲形式,创作了真正的中国式的悲剧,表面看来似乎矛盾着的两方面,辩证地统一在关汉卿的身上。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西厢记》1这折中崔莺莺、张生的性格特征。张生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他热情、诚恳、忠于爱情。为了爱情不惜抛弃功名,表现了他的一往情深。崔莺莺,她出身名门聪敏善良,不仅有"倾国倾城"之美,而且敢于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主婚姻爱情,表现出对张生的强烈的思念和忠贞性格。2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作者选取富有特征的景色,创造了萧瑟悲凉的戏剧氛围。开头的碧云、黄花、风声、雁影、霜林、红叶,结尾的的疏林、残照、淡烟、暮霭、秋风、马嘶,既是富有特征的暮秋景物,又渗透着主人公的离愁别恨,水乳交融,情辞相称。3心理描写对塑造崔莺莺形象地作用。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戏剧情境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有梦也难寻觅"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的现实的强烈不满,对当时司空见惯的金榜题名、停妻再娶的婚姻悲剧的深深忧虑。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心理内涵所体现出的纯净的灵魂美。马致远号东篱,他是元贞书会的中坚人物,有"曲状元"之称,后世把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汉宫秋》等。《汉宫秋》1这一折写的是汉元帝亲自到灞桥为王昭君送行的情景。作者以诗笔写剧,准确、细腻地揭示了汉元帝送别时的心理流程。2本折以曲辞优美。文采斐然著称。曲词首先具有意境美,它所创造的辽阔、广远、粗犷、苍凉的塞上秋景与曲折、幽静、朦胧、凄情的深宫月夜的意境,个性鲜明,令人难忘。其次具有音律美,对仗工稳,韵脚响亮。[梅花酒]、[收江南]二曲运用短句顶真重复的修辞手段,节奏短促,往复回环。《夜行船*秋思》1此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这是散曲中的秋思名篇。作者不满现实,向往隐居,表达了不为物役、自适其适的心志,但也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2这套散曲感情激愤强烈,意象独特鲜明,色彩斑驳绚丽,对读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3运用鼎足对和博喻,形成本曲独特语言风格。作品的语言豪辣动宕,明爽流畅。这种语言风格与曲中特有的鼎足对〔三句对和博喻〔众多的比喻的运用有关。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谥文忠。有《归田类稿》等。《中吕朱履曲》睢景臣字景贤。有散曲集《睢景臣词》。《哨遍*高祖还乡》1此曲题旨。此曲通过乡民对刘邦的嘲笑,显示其流氓无赖的本来面目。2化庄严为滑稽的讽刺手法。此曲采用了代言体形式,从一个熟知底里的乡民的眼光来写刘邦还乡的情况。皇帝还乡的种种排场,甚至皇帝本人,通过乡民眼睛的折光,全都失去了庄严的色彩,变得滑稽可笑,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张可久字小山。曲以清丽见长,是作品传世最多的元散曲作家。有《小山乐府》。《南吕金字经》贯云石号酸斋,别号芦花道人,维吾尔族人。《双调殿前欢》刘时中《正宫端正好》刘因字梦吉,号静修。有《静修集》。《观梅有感》1此诗代梅立言,以梅花向往林逋,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故国之思。2作者用极其含蓄委婉的手法表达故国之思。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封魏国公,谥文敏。他是元代大书画家。有《松雪斋文集》。《岳鄂王墓》1此诗题旨。这首七律是作者瞻仰岳飞墓时所作,对岳飞的屈死及由此而产生的恶果表示了极为沉痛的哀悼之情,对南宋君臣苟且偷安的政策表示了强烈愤恨。2此诗中间四句对比手法的运用。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写南宋君臣的倒行逆施及由此而产生的恶果,显示谴责、愤恨之情。3语言特色。此诗语言平易,真实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李孝光《大龙湫记》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其诗时称"铁崖体",很有影响。有《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题苏武牧羊图》1这首咏史题画诗,歌颂了苏武的民族气节。2首二句推本溯源,点明苏武之所以不降匈奴,是出于忠于朝廷的本心。中四句概括苏武在匈奴期间的表现,而以"心悬日月光"五字加以评价,表示敬意。末二句用李陵劝降不遂后的表情相比衬,进一步显示出苏武的坚贞,形象高大。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蒙古人。有《雁门集》。《上京即事》1第一首写草原风光。前两句写晚霞散绮时的静景,后两句写飞沙走石时的动景。写了草原上的九种景物,写了气候條忽变化的特点,概括力强。2第二首写牧民的狩猎生活,对牧民们的剽悍勇敢刻划得很生动。3两首诗一写自然风光,一写人事生活,合起来成为一幅展现草原雄伟壮丽景象的画卷,色彩明朗,气息清新,意境开阔。语言质朴自然,与诗的意境很谐和。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有《琵琶记》等。《琵琶记》《糟糠自厌》是刻画赵五娘形象的一场重头戏。赵五娘吃糠,是在公婆年迈、丈夫不归、连年灾荒、走投无路的一种必然选择。所有痛苦赵五娘都独力担荷,毫无怨言,体现了中国妇女善良纯朴、任劳任怨的美好品质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赵五娘及蔡公、蔡婆的唱词本色自然,不加修饰;作者善于选取身边事物,运用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比兴手法,巧妙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活动。如赵五娘由糠和米的两处分飞,想到自己和丈夫的天各一方;由糠和米的贱、贵之别,想到自己和丈夫的不同处境;由糠不能救人饥馁,想到自己赡养公婆力不从心。1赵五娘的形象。赵五娘身上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妇女善良纯朴的美好品质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由于这种品质和精神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因此更显得真切动人。2情节描写对塑造赵五娘形象的作用。蔡婆开始对赵五娘存有误解,但一旦发现真情,便悔恨不已,悲恸而亡。蔡公则一再痛则自己不该催儿子上京赶考,致使媳妇受尽磨难。赵五娘一方面为婆婆的猝死而悲痛欲绝,一方面又为"母死父难留"而充满忧虑。这些描写,体现了赵五娘与公婆之间相互体贴、相互关怀的亲情,使赵五娘的形象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血肉丰满。3语言本色自然,运用了古代诗歌中的比兴手法,深入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活动。明代部分刘基字伯温。封诚意伯。有《郁离子》等。《楚人养狙》方孝孺《吴士》王磐字鸿渐,号西楼。有《王西楼乐府》《古调蟾宫》陈铎《水仙子》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以反对王世贞等"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有《震川先生集》。《项脊轩志》1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是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作者将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怀念,托附于对亲人生前的一些平凡小事的回忆之中,真切地再现出祖母、母亲及妻子在世时的音容举止和她们与作者的亲密关系,委婉而又深挚地抒发了他失去亲人后的痛楚哀伤。2此文结构特点。文章所记琐事繁多、人物纷杂,作者围绕对亲人的绵绵思念这个核心,以项脊轩及其周围环境的变迁为经,以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为纬,将所取材料交互编织。3语言简朴精练。如以"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烘托项脊轩环境的幽静,以"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庭"描绘分家后的杂乱无章。人物语言尤其出色,奶母之言、祖母之言、妻子转述诸小妹之言,都是极其普通的家常话,却神情毕现,惟妙惟肖。4文末以景结情表达效果。文末因枇杷树之"亭亭如盖"触发失去爱侣的伤感,托物寄情言近旨远,一往情深。冯惟敏字汝行,号海浮。有多种诗文集散曲集。《玉芙蓉*喜雨》1这首小令写久旱逢甘雨的喜悦心情,纯从农作物的生长农夫的生计着眼,体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可贵精神。2作者笔下的"喜",不仅体现在遍地桑麻欣欣向荣的物象之中,而且体现在花团锦簇、果实累累的想象之中,描绘细腻,想象传神,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喜意,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精通音律,有《浣纱记》等。《浣纱记》1《泛湖》是《浣纱记》第四十五出。《浣纱记》以范蠡、西施泛舟五湖作为结局,既反映了文人功成身退、归隐江湖的浪漫生活理想,又从艺术上打破大团圆结局俗套,令人耳目一新。2剧中既表现范蠡、西施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爱情与幸福的高尚胸怀,也表现了西施因成为政治牺牲品而陷入的深沉悲哀。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这种入情入理的揭示,使作品产生感人的力量。3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既回顾了吴越兴亡的历程,又抒发了伤今吊古的感慨,意境寥廓悠远,给人深长的回味。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与李攀龙为"后七子"领袖。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登太白楼》1本诗缅怀李白,对其文章、风采表示了极为崇敬的心情。2作者巧妙地弃其实事,择其风度、襟怀等精神气质上的情状,从空中落笔加以咏颂,非常传神。3前四句叙事见情,后四句写景见情,明与暗、现与隐、直露与含蓄相结合,避免了结构上的板滞。宗臣字子相。与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徐中形、吴国伦齐名,被称为"后七子"。有《宗子相集》。《报刘一丈书》1此文主旨。这篇讽刺小品,以具体、形象地事例,大胆揭露了当时官场的卑鄙龌龊,上层社会的污浊不堪,辛辣地嘲讽了趋炎附势的奴颜卑膝,当权者的虚伪贪婪以及守门人狐假虎威、敲诈勒索的丑态,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2使用漫画夸张手法的讽刺效果。本文以漫画笔法刻画人物,尽管笔墨不多,但无论干谒者的寅缘钻营、卑鄙无耻,或当权者的骄横贪婪、拿捏作势,以及守门人之刁钻奸滑、仗势欺人,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作者采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淋漓酣畅、纤毫毕现地显出三个反面人物的丑恶嘴脸、肮脏灵魂。3此文详略安排得。本文以"上下相孚"为核心展开,在写法上略于"上"而详于"下"。当本文对相公严嵩着墨无多,详写来访者与门者的交往,以小见大。李贽《又与焦若侯》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与其兄宗道、第中道同为晚明"公安派"代表人物,时称"三袁"。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有《袁中郎全集》。《虎丘记》钟惺字伯敬,号退谷。与谭元春同为竟陵派创始者,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有《隐秀轩集》。《浣花溪记》1这是一篇山水游记。作者不惟再现了浣花溪景色之幽美,而且凭吊缅怀杜甫,表现了其人格之孤傲不群。2以游踪为线索,采用移步现形的写法,故所写为行中之景。写景能抓住景物的清幽特征随处点染,文笔省静。3全文以景物之幽寂与人格之孤傲相互映衬,为其特色。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有《陶庵梦忆》等。《柳敬亭说书》1本文描绘了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也表现出他的人格节概。2作者以生动活泼的描绘,将柳说书时的声情语态,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陈子龙字卧子,号大樽。有《陈忠裕公全集》。《小车行》1这首诗写当时灾民忍饥挨饿、背井离乡的惨况,寄寓了作者的深切同情。2描写一对逃难夫妇的心理变化过程,细致传神。3这首诗属于新乐府体。语言古朴,民间气息浓厚,有汉乐府民歌写实意味。夏完淳字存古。因抗清被捕就义,年仅十七。有《夏内史集》、《玉樊堂词》。《狱中上母书》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杂剧有《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合称《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1它以历史上祢衡骂座的故事为素材,但将剧情设计为祢衡在阴间应判官之请,面对曹操亡魂,重演当年击鼓骂曹的场景此剧是作者借祢衡之口,宣泄由于沉重的压迫所造成的精神痛苦,抒发胸中蓄积已久的愤懑不平之气。2语言不假涂饰而才气飞扬,接近口语而熔炼精警,词锋犀利,富于气势。其中既有痛快淋漓的斥骂,又有入木三分的讥讽。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XX道人。他倡言"天下之生皆当贵重",认为"愚夫愚妇皆有天性",主张写"情","歌诗者自然而然"。所作传奇《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XX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XX四梦》。○主题:本篇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婚姻故事。作品肯定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抨击了封建理学扼杀人性的罪恶,其浪漫主义理想与批判现实的精神,上承《西厢记》,下启《红楼梦》。○剧情:"游园"描写杜丽娘以少女之心将人的奏和自然的春天融为一体,产生了对自由、青春和美的赞美和追求,她欣喜、歌唱,但又感到压仰,"游园"中杜丽娘的女性的青春觉醒了。"惊梦"这部分,杜丽娘在游园之后,杜丽娘春情不已,梦与情人柳梦梅欢媾于牡丹亭上。○杜丽娘:在惊梦这出戏中,杜丽娘的性格产生了飞跃式的发展。此前她受到的是腐朽的封建观念的教育,通过游园,她陡然觉醒发现了青春与生命的真谛,这才有了后面梦中欢媾的惊世骇俗的表现。游园时,大自然的春意激荡着她的少女情窦,[仙吕过曲]、[步步娇]表现了她青春的与少女的羞怯,和向往自然、热爱青春的心理。[皂罗袍]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惊梦》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曲词精美,以词的手法写曲,抒情、写景及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细腻生动,真切感人,流动着优雅的韵律之美。1此出主题。《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复生的故事,对摧残情性的封建礼教作了尖锐的批判,热烈歌颂了青年男女为追求自由的爱情所作出的不懈斗争。2本出曲词对刻画杜丽娘形象地作用。前三曲描写杜丽娘游园前的心情,把她向往自然、热爱青春,但又因初出闺阁而感到娇羞犹疑的微妙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后三支曲是游园时的唱段,作者以杜丽娘之口描绘出一幅动人的春景,并由姹紫嫣红的无人赏识,良辰美景的终乏欢悦,引起美好青春将成虚度的忧虑和伤感。这不仅表现了杜丽娘青春的觉醒,为以下的惊梦直至伤春而亡的情节提供了可信的依据,而且这些充满诗意的曲文本身,就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冯梦龙字犹龙,子犹,别署龙子犹。自号"墨憨斋主人",主张文学作品表现"真情",主张作品要通俗化。他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为"三言",长篇《新列国志》、《平妖传》。拟话本集《古今小说》、《警世通言》与《醒世恒言》是冯梦龙重要代表作,合称"三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1这是一篇拟话本小说,选自《警世通言》,改编自文言小说《负情侬传》。2本篇主题。身为京城教坊名妓的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她依靠自己的机智,在与贪酷的鸨母展开激烈的斗争后跳出了火坑。然而,怯弱又极端自私的李甲在南归途中竟将杜十娘卖给富商孙富为妾。杜十娘愤极恨绝,当众痛斥李甲后,就抱持卖身积蓄的宝匣投入滚滚波涛,用青春和生命,对罪恶的封建社会发出最强烈的控诉。3概括杜十娘和李甲的性格特征。杜十娘美丽、机智而又刚强。李甲,卑鄙、懦弱而又自私。4加强了细节铺叙和情节跌宕,使作品感染力更强。作者改编时加强了细节铺叙和情节跌宕,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而写到李甲向杜十娘解释转卖原因时,作者又添加了"老父位居方面,拘于礼法,况素性方严",以及"父子之伦又绝"之类的理由。这一添加使作品内涵更为深刻:李甲的变心确为造成杜十娘悲剧的直接动因,但根本原因却是杜十娘的生活理想与当时还不可抗拒的封建制度的尖锐矛盾。由于理想破灭,杜十娘才会投江,而这一举动正是完成女主人公刚烈性格刻画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笔。○小说通过下层妇女杜十娘对爱情的追求,以及最后被迫害致死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社会纨绔子弟把妇女当玩物的卑劣行径,揭露了封建主义统治下等级森严的婚姻制度,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与残酷。○杜十娘形象:他是一个聪明美丽而又刚强的女性,不幸沦落烟花,她热烈追求爱情,希望过和普通人一样的幸福自由的生活。由于特殊的生活境遇,使她形成了精细谨慎的性格特点。为了达到从良的目的,她周密安排一切,积蓄珍宝,物色对象而当她一旦发现自己所选非人时,毅然以身殉之,又表现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精神。○李甲:懦弱卑鄙而又自私的花花公子形象。○善于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在尖锐的矛盾中刻画人物,细节描写极为生动细腻。如"十娘微窥公子,欣欣拟有喜色",寥寥数语的描写,生动地提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善于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突出人物,如杜十娘决心殉情时挑灯梳洗耳恭听的一段描写,不仅写出了十娘的美貌,更烘托了她不惜牺牲生命,追求美好理想的高尚品德。又如写柳遇春对十娘先疑后敬和十娘投江后惋惜愤慨,都有力地表现了杜十娘的思想性格。○在结构上,作者运用了"埋伏"的笔法,从而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杜十娘的描金文具就是一个贯穿前后的"埋伏"。当十娘临行告别众姐妹时,众姐妹送她一个描金文具,人们只以为里面收着些许盘缠。可当李甲将杜十娘出卖后,十娘打开文具,里面却盛有百宝,宝箱内的秘密被揭开了,十娘将珠宝一件件抛入江中,痛斥李甲、孙富投江而死,将作品推向高潮后,戛然而止,给读者留有无穷的回味。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过程,概括林冲的性格特征。本篇以林冲面对高俅一伙的步步逼害,终于奋起反抗为内容,描写了他在风雪之夜杀死前来谋害自己的高俅爪牙,走上公开反抗的道路的故事。林冲原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较好的生活环境,这使他形成安于现状、软弱动摇的思想性格;同时林冲又有不满于封建阶级黑暗统治的正义感和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这两者的矛盾斗争构成了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史,而本篇中的"风雪夜山神庙复仇"则是林冲由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转折点。2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特点。作者将林冲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刻画他的个性特点;置于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以及自身思想矛盾中展开他的性格发展。作者通过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动作与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3本篇风雪描写及其艺术效果。作品中关于风雪的描写烘托了人物感情,渲染了场景气氛,同时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作品在描绘风雪时手法灵活多变,既有直接描写,又有侧面衬托,同时又十分注重与人物动作关系,故能成为情景交融的精彩片段。罗贯中号湖海散人。《群英会蒋干中计》1概括周瑜、蒋干、曹操的性格特征。周瑜足智多谋、豪放自信,蒋干愚蠢又自作聪明,曹操老谋深算,但又暴躁多疑、刚愎自用。作者十分注意通过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刻画人物形象,使其性格特征得到充分表现。2周瑜施反间计的步骤及其效果。周瑜先发制人,使蒋干始终无法言说劝降一事。接着,周瑜有意显示军士雄壮与粮草充足,并佯醉吟诗言志,使蒋干陷于劝降无望,回曹营后难以交代的惶恐之中。周瑜造成蒋干这种心态后在巧施反间计,先装醉,似是疏忽让蒋干看到伪造书信,又口出"醉言",加强书信真实感,再故意在帐外"密议"让蒋干窃听,终于使他深信不疑,并通过他使曹操中计。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白骨精先后变化为少妇、老妇人与老公公前来诱骗唐僧,每次都是孙悟空不顾唐僧的反对而坚决除恶,但作者对于三次打杀妖精的写法却并不雷同重复,而唐僧师徒间的矛盾冲突则越来越尖锐。这是一种层层递进推向高潮的写作手法。2唐僧既软弱又无原则地慈悲,在他身上同时糅合着封建儒士的迂腐与佛教信徒的虔诚;孙悟空始终鲜明地显示出英勇顽强、桀骜不驯与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精神;猪八戒则是好吃贪色、粗鲁憨直。清代部分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有《梅村家藏稿》。《圆圆曲》1本文通过陈圆圆与吴三桂的聚散离合,反映了明末清初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委婉曲折地谴责了吴三桂的叛变行为。2这是一首七言歌行体的叙事诗,它突破了以时间前后为序的直线式发展的传统布局。3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抒写深沉的亡国之痛,同时又运用史书典故入诗,从而使诗篇笼罩着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4此诗大开大合而又圆转自如,具有一种跌宕流动、回环往复的音乐美。陈维崧《贺新郎》唐甄《室语》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枷山人,满洲正黄人。大学士明珠之长子。其词风格清新婉丽,近南唐后主。有《通志堂集》、《饮水集》。《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1此词题旨。这首小令写塞上风光,其中流露出思家之情及远行在外的孤寂无聊。2此词情景兼融、纯用白描的特色。首二句写塞上夜景,壮阔中略见萧瑟。三、四句在写景中流露归思,有情景兼融之妙。结三句应首句"人醉",直抒无聊情怀。不缘藻饰,纯用白描,可见纳兰性德小令格高韵远特色。《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1这首悼亡词,抒写了对亡妻卢氏的知己之感,其中隐含有他自己对人生无味的感喟。2上片写暮春季节对亡妻的哀悼,集中抒发了妻子死后自己的孤单伤感。下片设想爱妻在另一世界的境况,担心欲结来生知己而不得,流露出对悲剧人生的忧俱之心。3本篇纯是感情流露,自然本色,全篇痴语入骨,情深辞苦,体现纳兰性德词"哀感顽艳"的特色。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有《聊斋志异》。《司文郎》洪昇字昉思,号稗畦。以戏剧创作的成就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有《长生殿》等。《长生殿》1作者把唐玄宗、杨贵妃的"乐极哀来"集中地浓缩在一出戏中,为后人提供了历史的鉴戒。2前半秋景宜人,清歌倚笛,气氛轻松、欢洽;后半鼓声骤起,人心惶惶,气氛紧张、凄凉。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别号岸堂,自号云亭山人。有《桃花扇》等。《桃花扇》1本篇主旨。本剧凭吊南明的覆灭,抒发对故国的怀念,讽刺向清廷屈服的明朝不肖子孙。2分别说明剧中三个人物的三段唱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老礼赞所唱的神弦歌[问苍天]通过自己与福德星君一贵一贱的对比,宣泄了对丑恶现实的愤懑;柳敬亭所唱的南曲[秣陵秋],概括了一部南明兴亡史,特别是抨击了马士英、阮大铖误国的罪行;苏昆生所唱的北曲[哀江南],则通过吊废垒,吊孝陵,吊故宫,吊秦淮,吊长桥,吊旧院,集中反映了怀念故国的情感。三者所表现的内容与演唱风格虽不相同,但都有一种悲怆的主旋律贯串其中,为全剧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余韵"。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号望溪。为文提倡"义法"。被誉为"桐城派"鼻祖。有《望溪文集》。《狱中杂记》1作者因"文字狱"入狱,深切了解到了狱中的黑暗内幕,并将其形诸笔端,真实地记录下一系列骇人听闻的罪恶事实。作者对狱中负屈含冤的受难者怀有深厚的同情,对为非作歹的狱吏也抱有强烈的憎恨。2文章很少正面议论,其爱憎贯注于对客观事实的具体记叙之中,事例典型,记叙生动。3本文所记头绪纷繁,但作者却组织得有条不紊,从牢房、缉捕、管理、办案四个方面揭露了狱中之黑暗,具体生动地留下了旧时监狱更加暗无天日的事例。郑夔字克柔,号板桥。为"XX八怪"之一,以画竹兰见长。书法自成一格,号称"六分半书"。《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弟四书》《板桥题画》〔三则1作者题画小品,常由画面生发,阐发了关于艺术和人生的深刻道理。2第一则由日常生活经验生发出以造化为师的艺理;第二则触及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根本问题;第三则带有象征意味,借种兰表达了发展个性的社会理想。3在闲言中寓妙趣,文笔爽净传神,亲切自然。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自号文木老人。有《儒林外史》等。《马二先生游西湖》1本文通过对马二先生身在西湖美景中却无动于衷的描写,揭示了他在科举制度窒息下精神世界的狭隘庸陋,对此作了讽刺。2抓住一些基本特征加以突出夸张,使他成为某种类型化的代表。用准确的白描手法如实地描写马二先生游览西湖的历程,未加评论,却凸现了马二先生既迂腐又善良的性格特征。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满洲正白旗人。有《红楼梦》。《宝玉挨打》1贾政与宝玉之间冲突的实质及作品思想意义。荣国府的封建家长将延荣续贵的希望寄托在贾宝玉身上,千方"宝玉挨打"则是《红楼梦》中封建卫道士贾政与叛逆者宝玉之间第一次激烈的面对面的冲突。作品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罪恶与不合理,形象地揭示出封建社会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2概括贾政和宝玉的性格特征。贾政是一个封建卫道士的形象,其主导思想为忠孝,他认为宝玉不考科举不服教训,就是不忠不孝,所以要严加管教。宝玉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他反对八股文,不愿意博取功名,不愿意与官场中的人来往,能够平等对待下人,所以他挨打属于必然。3本篇逐层铺垫、精心组织高潮的表现手法。在描写宝玉挨打之前,作者精心设置了互相关联的逐层铺垫。金钏儿的投井,贾雨村的来访,忠顺王府的索人,贾环的进谗中伤,这层层波澜,逐渐把情节推向高潮。4具体分析薛宝钗和林黛玉在探视宝玉过程中体现的性格差异。宝玉挨打后,薛宝钗与林黛玉独前去探视,但她们的言行举止迥然不同,体现了这两个人物思想性格上的差异。薛宝钗的问候、送药,表现了她考虑周全、细致,城府深沉的特点。林黛玉为宝玉挨打而悲伤,哭肿了眼睛,表现了她的真诚、善良的性格。袁枚字子才,号简斋,筑园林于小仓山,号随园,清中叶著名诗人,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其诗新巧、空灵,多写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黄生借书说》○本文列举种种有书者不读书的事例,结合自己切身的经验,阐述了"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意在说明只有懂得读书机会之难得,才能专心读书。○文章语言鲜明,论述严密,有较强的说服力。○运用多种形式的对比手法进行论证:如第二段说自己幼时好书,家贫难致借书苦读,故能省记,同第一段所说天子、富贵家和和书香门第子孙有书不读的情况,形象鲜明的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观点。再如第三段指出黄生家境贫寒,与自己幼时一样,把自己的"公书"与张氏的"吝书"、自己的不幸与黄生的有幸作了对比,说明两人的遭遇是不同的。通过两人这种异同的对比,阐明只有知道遭遇的"幸与不幸",才能做到读书专心,还书迅速。姚鼐字姬传,因室名惜抱轩,被称为惜抱先生。有《惜抱轩全集》。《袁随园君墓志铭》张维屏字子树,号南山,又号松心子。曾与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结"宣南诗社"。与黄培芳、谭敬昭并称为"岭南三大家"。有《张南山全集》。《三元里》1这首诗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斗争,展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是鸦片战争中最有思想光辉的诗篇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这是一首饱含爱国激情的抗敌颂歌。感情充沛,格调高昂,语言通俗。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讲求经世之学,力主改革内政抵御外侮,是近代改良主义运动先驱。有《定庵全集》。《咏史》1此诗题旨诗中讽刺那些不问世事醉心爵禄者的卑琐面貌,又斥责了朝廷对士子以高压相胁以名利相诱的伎俩。2此诗借古刺今的总体特色。题为"咏史",实借古刺今。诗从咏唱东南金粉地入手,与"咏史"题目贴切。尾联又借汉时田横殉难的历史典故反讽士人无节,仍紧扣题目。在咏史的格局框架内,填入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现实内容,指出问题,发抒感慨,表示态度,批评尖锐。3此诗尾联的反讽作用。尾联借汉时田横殉难的历史典故反讽士人无节。黄遵宪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与梁启超合办《时务报》,鼓吹变法。有《人境庐诗草》。《哀旅顺》1作品写作背景及所表达的感情。甲午战争中旅顺被日军攻陷。诗人作诗哀咏表达了抵御外侮的强烈爱国情怀。2划分此诗层次。以壮语写哀情,是此诗特色。全诗十六句,可分三层:前八句写旅顺地理之险与军威之壮,中六句写旅顺形势足以御敌,至末二句笔锋陡转,写旅顺陷落。全诗充溢豪情,更显出哀旅顺之无限悲愤。3此诗以壮语写哀情的特色。全诗充满豪情,更显出哀旅顺之无限悲愤。4诗中夸饰比喻手法的运用。全诗多用夸饰比喻之语,形象虎虎生动,全诗气势轩昂。刘鹗字铁云,别号洪都百炼生。有《老残游记》。《明湖边美人绝调》1具体分析作者对白妞的演技多侧面、多层次地描写。作者为了方面读者从总体上把握白妞演唱的全局,将其分成"初不甚大"、"越唱越高"、"陡然一落"、"忽又扬起"和"人弦俱寂"五个阶段,以完整表现其演唱的全过程。此外,作者还从听众的感受出发,运用借通感比喻的手法,突出其技艺过人。2关于白妞演唱前的描写对突出其演技的烘托作用。本篇重点是描绘白妞的演唱,但作者在此之前却先描写街谈巷语的议论、开场前戏园的盛况、琴师的弹琴、黑妞的演唱和观众的议论。这种层层进逼式描写,对白妞演唱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3运用通感手法、对比手法的艺术效果。本篇写白妞的演唱,不仅从听觉的角度来描绘,还从视觉的角度写"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篇中作者运用了较多的对比手法,既有在对同一人描写中进行对比,也有对不同人的描写形成的对比;既有通过人物的评论进行对比,也有由观众不同的反映互成对比,竭尽生动描写之能事。李宝嘉字伯元,别号南亭亭长、游戏主人等。光绪年间,先后办《指南报》、《游戏报》、《繁华报》等。有《官场现形记》等。《制台见洋人》1本篇通过文制台见洋人前后过程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晚晴官僚这种卑劣心态。2作者充分运用了对比手法。文制台对待本国的下级官吏是骄横霸道,见到洋人却是奴颜卑膝。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在鲜明的矛盾对比中展示了奴相官僚的丑恶灵魂。3制台与洋人领事对答时显示出圆滑、善于随机应变与擅长权术的性格特点。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清末主办《时务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